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四十七回 袁公子堅請故軍統 梁財神發起請愿團


  卻說段祺瑞自督鄂還京,雖仍任陸軍總長,兵權已被大元帥摘去,他已怏怏不樂,屢欲辭職,至中日交涉,又通電各省,屢次主戰,袁總統已加猜忌,至是聞徐世昌言,決意去段,只一時想不出替身,猶在躊躇未決。忽見長子克定,自門外趨入,向他稟白道:“籌安會中,已通電各省,現已得几處复電,很加贊成,想此后辦事,當不致有意外呢。他的原電,交儿帶來奉閱,爺可一瞧。”說著,便從袖中取出電稿,雙手捧呈,但見起首列著,統是各省長官的頭銜,接連是某某商會,某某教育會,某某聯合會,以及蒙古、青海、西藏等處,极至華僑處,亦俱列著。入后方敘及正文,詞云:插入籌安會通電,筆法一變。
  本會宗旨,原以討論君主民主,何者适于中國。近月以來,舉國上下,議論風起。本會熟籌國勢之安危,默察人心之向背,因于日昨投票議決,全体一致,主張君主立憲。蓋以立國之道,不外二端,首曰撥亂,次曰求治,今請逆其次序,先論求治,次論撥亂。專制政体,不能立國于世界,為中外之公言;既不專制,則必立憲,然共和立憲,与君主立憲,其義大异。君主國之憲政程度,可隨人民程度以為高下,故英、普、日本,各不相同。共和國則不然,主權全在人民,大權操于國會,乃為一定不移之義,法、美皆如是也。若人民智識,不及法、美,而亦握此無上之權,則必囂亂糾紛,等于民國二年之國會,不能圖治,反以滋亂,若矯而正之,又必懸共和之名,行專制之實,如我國現行之總統制,權力集于元首一人,斯責任亦集于元首一人。即令國會當前,亦不能因責任問題,彈劾元首,使之去位。一國中負責任者,為不可去位之人,欲其政治進步,烏可得也?故中國而行前日之真共和,不足以求治,中國而行今日之偽共和,更不足以求治。只此二語,頗中肯棨。惟窮乃變,惟變乃通,計惟有去偽共和,行真君憲,開議會,設內閣,准人民之程度,以定憲政,名實相符,表里如一,庶几人民有發育之望,國家有富強之机,此求治之說也。或曰:“民權學說,不必太拘,即共和,亦可准人民程度,以定憲政,何必因此改為君主。”不知政党不問形式如何,但使大權不在國會,總謂之偽共和。因戀共和之虛名,不得已而出于偽,天下豈有以偽立國,而能圖存之理?又況禍變之來,并此偽者亦必不能保存,何以故?君主國之元首,貴定于一,共和國之元首,貴不定于一,即不能禁人不爭。曩者二次革命,即以競爭元首而成大亂,他日之事,何獨不然?無強大之兵力者,不能一日安于元首之位,數年一選舉,則數年一競爭,斯數年一戰亂耳。彼時憲法之條文,議員之筆舌,槍炮一鳴,概歸無效。所為民選,變為兵選,武力不能相下,斯決之于相爭。墨西哥五總統并立之禍,必試演于東方。中原瓦解,外力紛乘,國運于茲,斬焉絕矣。未來之禍,言之痛心,即令今日定一适宜之憲政,綱舉目張,百度俱理,他日一經戰亂,勢必掃蕩無遺,國且不存,何云憲政?救亡之法,惟有廢除共和,改立君主,屏選舉之制,定世襲之規,使元首地位,絕對不可競爭,將不定于一者,使定于一。是則無窮隱禍,概可消除,此撥亂之說也。本會以為謀國之道,先撥亂而后求治,我國撥亂之法,莫如廢民主而立君主,求治之法,莫如廢民主專制,而行君主立憲,此本會討論之結果也。謹以所得布告于軍政學商各界,及全体國民。籌安會。
  老袁閱罷,擲置案旁,且沉著臉道:“這等書呆子,徒然咬文嚼字,有甚么功效?你以為各省軍官,复電贊成,還道是天大的喜事?那知我的身旁,如統領陸軍的段祺瑞,尚且不肯助我,你想此事可能成功么?”克定正恨著老段,便道:“陸海軍權,已歸屬大元帥,諒老段亦無能為力,捽去了他,便易成事。”老袁道:“我正為此躊躇,因恐把段撤去,繼任非人,豈不要釀成兵變?”克定道:“何不邀王聘卿出來,聘卿資格,較段為优,得他任陸軍總長,何患軍人不服?”老袁道:“你說固是,倘他不肯出來,奈何?”克定道:“待儿子親往一邀,定當勸他受任。”老袁道:“很好,你且去走一遭罷。”
  看官,你道王聘卿是何等人物?他名叫士珍,与段同為北洋武備學生,惟段籍安徽,王籍直隸,籍貫不同,派系遂因之互异。前清時,士珍官階,高出段上,嗣与段先后任江北提督,有王龍段虎的名稱。惟當小站練兵時,王、段兩人同為老袁幫辦,因此与袁氏亦有舊誼。至清帝退位后,士珍卻無意為官,避居不出。既已高臥東山,不應再為馮婦。此次克定奉命,徑乘了專車,至正定縣中,向王宅投刺,執子侄禮,謁見士珍。士珍不意克定猝至,本擬擋駕,轉思克定遠道馳至,定有要公,不能不坦怀相見。克定抱膝請安,士珍殷勤答禮,彼此坐定,先敘寒暄,繼及國事。尋由克定傳述父命,請他即日至京,就任陸軍總長。士珍忙謝道:“芝泉任職有年,閱歷已深,必能胜任。若鄙人自民國以來,四載家居,無心問世,且年力亦日就衰頹,不堪任事,還乞公子轉達令尊,善為我辭。”克定道:“芝泉先生,現因多病,日求退職,家父挽留不住,只得請公出代,為恐公不屑就,特命小侄來此勸駕,万望勿辭。”段未有疾,克定偏會說謊,想是從乃父處學來。士珍只是不從,克定再三勸迫,一請一拒,談論多時。士珍复出酒肴相待,興酣耳熱,克定重申父命,定要士珍偕行。士珍道:“非我敢違尊翁意,但自問老朽,不堪受職,与其日后曠官,辜負尊翁,何如今日卻情,尚可藏拙。”克定喟然道:“公今不肯枉駕,想是小侄來意未誠,此次回京,再由家父手書敦請便了。”未几席散,克定遂告別返都,歸白老袁,又由老袁親自作書,說得勤勤懇懇,務要他出來相助。克定休息一宵,次日早起,复繼了父書,再行就道,往至士珍家。士珍素尚和平,聞克定又复到來,不敢固拒,重复出見。克定施禮畢,即恭恭敬敬的呈上父書,由士珍展閱,閱畢后,仍語克定道:“尊翁雅意,很是感激,我當作書答复,說明鄙意,免使公子為難。”克定不待說畢,即突然离座,竟向士珍跪下,前跪洪姨,此跪士珍,袁公子雙膝,未免太忙。急得士珍慌忙攙扶,尚是扯他不起,便道:“老朽不堪當此重禮,請公子快快起來!”克定佯作泣容道:“家父有命,此番若不能勸駕,定要譴責小侄。況國事如麻,待治甚急,公即不為小侄計,不為家父計,亦當垂念民生,一為援手呢。”責以大義,可謂善于說辭。說著時,几乎要流下淚來。士珍見此情狀,不好再執己意,只得婉言道:“且請公子起來,再行商議。”克定道:“老伯若再不承認,小侄情愿長跪階前。”于是士珍方說一“諾”字,喜得克定舞蹈起來,忙即拜謝,起身后,士珍乃与訂定行期,克定即回京复命。越日,即由老袁下令,免段祺瑞陸軍總長職,以王士珍代任。士珍亦于此日到京,入見老袁,接篆履新了。千呼万喚始出來。
  老袁既得了王士珍,軍人一方面,自以為可免變動,從此無憂,獨財政尚是困難,所有運動帝制,及組織帝制等事,在在需錢,非有大富翁擔負經費,不能任所欲為。左思右想,尚在徘徊,湊巧有一位大財神登台,演一出升官發財的拿手戲,于是金錢也有了,袁老頭儿也可以無恐了。惟這大財神何姓何名?看官可記得前文敘過的梁士詒么?如梁山泊點將,又是一個登台。梁本為總統府內秘書長,足智多才,能探袁氏私隱,先意承歡,所以老袁非常器重。他遂結識了几個要人,招集了若干党羽,更仗那神通机變的手段,把中央政府的財政權,一古腦儿收入掌握。歷屆財政總長,無論何人,總不能脫离梁系,都中人士,遂贈他一個綽號,叫作梁財神。但梁系粵人,附梁的叫作粵派,另有一派与他對峙,乃是皖派首領楊士琦。楊為政事堂左丞,勢力頗大,聯絡多數舊官僚,与粵派分豎一幟,互相排擠。老袁素性好猜,忽而信梁,忽而信楊,楊既得志,梁漸失勢,秘書長一職,竟至丟去。嗣又以搜括財政,不能無梁,复召為稅務督辦,梁仍靠著財力,到處張權。忽交通部中鬧出一件大案來,牽連梁財神,梁正無法解免,常想尋個机會,迎合袁意,省得受罪,适聞老袁為財政問題,有所顧慮,他遂乘机而入,愿將帝制經費,一力承當。看官!你道梁士詒綽號財神,果有若干私財,肯傾囊取出,替袁氏運動帝制么?無非從百姓身上,想出間接搜括的手段,取作袁氏用費,就算是理財能手。財神亦徒有虛名,究不能點石成金。但袁氏生平揮霍,視金錢若泥沙,什么國民捐,什么救國儲金,什么儲蓄票价,還有种种苛稅,种种借款,多被取用,消耗殆盡。此次梁財神出籌巨款,究從何處下手呢?原來京城里面,本有中國、交通兩銀行,歸政府專辦,平時信用,倒還不失,梁為羅括現款起見,竟令兩銀行濫發紙幣,舉所有准備金,多運入袁氏庫中,供袁使用。老袁倒也不顧甚么,但教有款可籌,便視為財政大家,佐命功臣,因此待遇梁士詒,比從前做秘書長時,還要优渥,所有參案的關系,早已無形消滅了。
  梁士詒复進見老袁,獻上一條妙計,乃是“民意”二字。老袁愕然道:“你也來說民意么?糊涂似費樹蔚,昨來見我,亦說是要顧全民意,究竟‘民意’二字,是怎么解釋?我駁斥了數語,他竟悻悻出去,棄職回籍,若非是克定的連襟,我簡直是不肯恕他呢。”費樹蔚辭職事,就從此銷納進去。士詒不慌不忙,從容說道:“總統所說的費樹蔚,是否任肅政史?”官銜亦隨手敘明。老袁答了一個“是”字。士詒道:“樹蔚所說,是顧全民意,士詒所說,是利用民意,同是民意兩字,用法卻有不同呢。”老袁听了,不由的點首道“燕孫畢竟聰明,能言人所未言。”我說你也畢竟聰明,能識燕孫隱語。燕孫即士詒表字。士詒道:“就借這‘民意’二字,號召天下,不怕天下不從。”老袁道:“談何容易。”士詒道:“据鄙意看來,亦沒有甚么難處。”老袁道:“計將安出?”士詒道:“總統今日,只管反對帝制,照常行事。士詒愿為總統效力,一面聯絡參政院,令作民意代表的上級机關,一面另設公民團,令作民意代表的下級机關,上下聯合,民意便可造成。据士詒所料,不消數月,便可奏效。”老袁道:“我也并不欲為帝,無非因時局艱難,稍有舉動,即遭牽制,你前日做過秘書長,所有外來文件,想亦多半過目,能有几件事不被反對嗎?我現在所居的地位,差不多是騎虎難下,做也不好,不做也不好呢。”士詒道:“似總統英明圣武,何事不可為,要做就做,何必多疑。”一吹一唱,煞是好看。老袁道:“這便仗你幫忙呢。”士詒忙起身离座,應了几個“是”字,隨即辭出,返至寓中,密請沈云霈、張鎮芳、那彥圖等到寓,會議了半日。沈云霈等統是贊成。
  士詒又想了妙法,語沈云霈道:“足下系參政的翹楚,參政院中,目下已代行立法院,便是一個完全的民意机關,得足下提倡起來,怕不是全体一致么?”聯合沈云霈便是此意。沈云霈道:“彼此都為公事,自當盡力。”公字應撤去右邊。士詒又向張鎮芳道:“公系貴戚,應比鄙人格外熱心,我想現在的事情,最好是組織公民請愿團,無論官學商工,及男女長幼,統好入會,京內作總机關,外省作分机關,越多越好,不怕帝制不成。”張鎮芳道:“聞籌安會中,現亦這般辦法,向各省去立分會了。”士詒道:“要做皇帝,就做皇帝,還要說什么籌安,空談學理。俗語說得好,‘秀才造反,一世不成。’這就是籌安會的定評。我等設立公民團,竟從請愿入手,豈不是直捷痛快么?”要想蓋煞籌安會,所以极力批駁。沈云霈等齊聲道:“梁公卓見,的是高人一著,我們就這么辦去,只這會長須借重梁公。”士詒道:“會長一席,我卻不能承認,不瞞諸公說,我是要內外兼籌,未便專任一事,還請諸公原諒。”張鎮芳道:“照此說來,請何人做會長?”士詒道:“沈公責無旁貸,副會長就請張、那二公擔任,便好了。”沈云霈道:“會長須由會員全体推舉,兄弟亦不便私相承認。”士詒捻著几根胡髭微微笑道:“不是士詒夸口,士詒要舉老沈,會員敢另舉他人么?”勢焰可畏。云霈道:“且待開會再議。”士詒道:“明后日就可開會了。”言訖,數人复閒談片時,一同散去。
  過了兩日,士詒已邀集若干會員,尋個公共處所,開起成立大會來。開會結果,舉定沈云霈為會長,張鎮芳、那彥圖為副會長,文牘主任,舉了謝桓武,梁鴻志、方表為副,會計主任,舉了阮忠樞,蔣邦彥、夏仁虎為副,庶務主任,舉了胡璧城,權量、烏澤聲為副,交際主任,舉了鄭万瞻,袁振黃、康士鐸為副。大家各認定職任,協力進行。當由文牘員擬定宣言書,由會長等鑒定。正要刊布,忽聞有一位御干儿,從湖北回京,也來協助帝制。正是:
  到底義儿應盡義,且看功狗互爭功。
  欲知來者為誰,俟小子下回報名。
  王聘卿退歸原籍,家居不出,是民國中一個自愛人物,偏袁公子一再固請,至于情不能卻,再出為陸軍總長。似為友誼起見,不應加咎,但泄柳閉門,干木踰垣,隱士風徽,何等高尚。若徒徇私誼,轉違公理,毋乃所謂不揣其本而齊其末者?馮婦下車,難免士笑,王聘老殆有遺憾歟?梁財神之品格本出王氏下,而智謀則過之,以如此机變才,倘加以德性,何難立大業于生前,貽盛名于身后,乃熱心富貴,不惜為袁氏作倀,身名兩裂,何苦乃爾?總之利祿二字,最足誤人。能打破此關,方不致与俗同汙,王聘卿且如此,而梁財神無論矣。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