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3 蔣介石很不愿意看到新四軍在敵后活動,總是要新四軍集中起來,其中一個集結地點就是皖南歙縣的岩寺。 毛澤東有個設想,新四軍應挺進敵后,開展游擊戰爭,不斷發展壯大革命力量。 這就是矛盾,這就是斗爭,一場生死存亡的斗爭。1938年2月12日,擔任新四軍副軍長的項英回到南昌,同葉挺一起主持召開了一系列會議,研究了新四軍的集結和補充整訓問題。兩天以后,葉挺同陳毅、李一氓等人离開南昌,到績溪第三戰區去找顧祝同,要同顧祝同交涉部隊的駐地和經費問題。 當時,國民党的一些主力部隊尚在新四軍周圍,新四軍駐地的選擇事關重大。就在陳毅离開南昌這天,他同項英一起給中共中央發電報,提出新四軍目前行動不宜全部集中岩寺,建議首先以第1支隊出動,第2支隊暫時留在閩贛,第3支隊則在第1支隊到達岩寺后再行動。電報還告知,葉挺和陳毅去會晤顧祝同時,將要求新四軍不住在岩寺,盡可能向前伸出到浙江、江蘇,安徽的昌化、績溪、孝丰、宣城、宁國等地,以游擊戰在戰略上配合正規軍,并受領一定的机動任務。如果顧祝同不予同意,新四軍就一面到岩寺,一面隨即出發,不在岩寺集結停留。 毛澤東看到項英、陳毅拍來的這份電報,思緒万千。 國民党軍隊被迫放棄淞滬地區以后,日本侵略軍更加瘋狂,短短兩個月,上海失守,南京陷落,杭州等大中城市相繼被敵人占領。在南京,日本侵略者慘絕人寰,屠殺了30万中國人。1938年春,敵華中派遣軍的3個師團沿津浦路北進,企圖南北夾擊徐州地區的中國第五戰區主力。然而,敵人只能控制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無法控制廣大鄉村,江蘇、浙江、安徽的大部分地區已成為敵后。在日軍的大舉進攻面前,國民党軍隊和大部分政權机构都撤走了。 毛澤東在思考,這是新四軍挺進華中敵后,創建華中敵后抗日根据地的一個有利時机。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區,共產党的影響也比較大,有的地方還組織了抗日武裝。 2月15日,毛澤東給項英、陳毅發電報。電文指出: 同意14日電的行動原則,力爭集中蘇浙皖邊發展游擊戰。但在目前最有利的發展地區,還在江蘇 境內的茅山山脈,即以溧陽、溧水地區為中心,向著南京、鎮江、丹陽、金壇、宜興、長興、廣德線 上之敵作戰,必能建立根据地,擴大四軍基礎。如有2個支隊,則至少以一個在茅山山脈,另一個則 位于吳興、廣德、宣城之線以西策應。 毛澤東不愧為偉大的軍事家,几句話就指明了“建立根据地,擴大四軍”的方向。 誰知,毛澤東這份電報發出后僅僅5天,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就發布命令,要新四軍各部隊限時到岩寺集中。 岩寺,古名岩鎮,在安徽省歙縣城西南約10公里的丰樂河畔,是著名游覽胜地黃山的天然門戶。但是,岩寺并非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廣東各省游擊隊之間的中心地區;江西的大庾、福建的龍岩等地的新四軍,需要長途跋涉2000多里,歷時1個月的行程;最近的也需要一周時間才能赶到岩寺。把岩寺作為新四軍的集中地點也是一項艱難的工作。 那時候,許多新四軍部隊餉額不足,糧秣不濟,在向岩寺集中途中,沿途不僅飽受饑餒,還受到了各地軍事當局的無理阻礙,有的人由于在十多年中形成反對共產党領導的革命武裝的錯誤思想,對新四軍部隊惡意造謠破坏。江南的新四軍部隊戰胜种种困難,于4月初先后到達岩寺集中,其中閩西南的新四軍部隊在4月18日才到達岩寺。 國民党方面讓新四軍到岩寺集中是別有企圖的。這里,我們不妨揭開蔣介石耍弄的几個把戲。 一曰:“點驗”。 軍隊的點驗,就是清點槍械數量,核定編制員額。按常理,點驗是軍隊的一項正常工作,但是,蔣介石對新四軍的“點驗”是另有所圖,是要削弱新四軍。在國民党軍隊中,蔣介石常用“點驗”的辦法削弱非嫡系部隊。抗日戰爭初期,蔣介石又想用“點驗”的把戲來削弱共產党領導的武裝力量。但是,八路軍在改編中不同意國民党方面派人進行“點驗”。對此,蔣介石很生气。在南京時,蔣介石當面對葉挺說:南方游擊隊必須派人點驗。 新四軍方面考慮到為了改善部隊的裝備,增加軍餉,接受了蔣介石提出的“派人點驗”的要求。 4月20日,國民党首席點驗官羅卓英中將帶著几十名將、校級“點驗委員”來到岩寺,開始對新四軍“點驗”。羅卓英,字尤青,1896年3月19日生于廣東省大埔縣白侯鄉漁洋坪村。1919年,羅卓英考上了保定軍校第八期炮科。1925年第二次東征作戰時,羅卓英擔任第1師炮兵連連長。攻打惠州時,羅卓英指揮炮兵射擊,摧毀了惠州城樓,使固守了兩天的惠州城得以迅速攻破,立了戰功。葉挺同羅卓英既是廣東同鄉,又是保定軍校的同學和粵軍時期的同事,倆人比較了解。早在保定軍校時,葉挺就知道羅卓英与陳誠是莫逆之交,直至發展成為陳誠派系的主要骨干和智囊人物。盡管陳誠連打敗仗,但依然是蔣介石的心腹,羅卓英背靠大樹來“點驗”,很想在葉挺面前抖一抖自己的威風。 羅卓英雖然擔任第三戰區所轄第15集團軍副總司令,但軍銜同葉挺一樣,都是中將。來到岩寺,羅卓英一眼看見身穿綴有中將軍銜的草綠色將官制服的葉挺,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气。 檢閱開始了。羅卓英下意識地瞄了一眼身旁的葉挺,覺得葉挺身著那副橫扎斜吊的制式武裝帶和黑色長筒馬靴特別精神。那一刻,他想抖一抖威風的感覺飛到九霄云外。葉挺乃北伐名將,軍內軍外誰人不知?与葉挺同行,羅卓英有几分心虛。 一想到蔣介石和陳誠的交待,羅卓英又打起精神對葉挺說:“老兄,你這里老、小、瘦、弱的兵員還不少呢!”說完,故意瞟了一眼那些下山不久的游擊隊員,搖了搖頭。 葉挺微微一笑,說:“你別看戰士們瘦弱,他們可是打不垮、拖不爛的英雄呀!” 羅卓英的心“突”地一跳,想到十多年來“剿”來“剿”去,還使紅軍游擊隊發展成這么一支隊伍,就像挨了一記悶棍。他想了想,又說:“你們的武器殘的殘,舊的舊,怎么和日本人交手?” 葉挺心中一亮,馬上說:“武器問題,還要靠軍委會和第三戰區來解決。前段時間,我多次同何應欽部長和顧祝同長官交涉,至今沒有很好解決。你這次來,可要幫我們出力呀!” 羅卓英臉上挂著一絲冷笑,又問:“你了解這些士兵的素質嗎?” “我同許多戰士談過。”葉挺說,“他們大部分人都打過仗,有作戰經驗。他們都知道國家處于危難時期,抗日的積极性很高。” “他們經過正規訓練嗎?” “軍隊的訓練要經常進行,可以補課嘛!” 盡管羅卓英百般挑剔,葉挺為了使部隊順利通過點驗,盡量應酬。葉挺還為羅卓英及其隨員們准備了几桌宴席。席間,羅卓英說:“新四軍人多槍少,編制還要壓縮呀!” 葉挺知道,羅卓英這個人權力欲很重,為了滿足他們的權勢欲望,葉挺表示可以按“點驗”的要求作些精簡,但這种精簡實際上是新四軍內部的整編、消化,只是瞞過了羅卓英等國民党要員。 第二天,葉挺又陪同羅卓英等人游覽黃山。 黃山以其獨特的風貌聳立在皖南山區,是中國名山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經寫下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名句。黃山上,著名的72峰、24溪、3瀑、2湖,峰峰奇特,溪溪曲折,极盡天下山水之美。羅卓英曾經听說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天下,現在,看到連綿的群巒之間布滿著奇松异石,看到飄曳在群巒之顛的云海,仿佛進入仙境一般,心中暗暗感激葉挺的周到接待。 國民党的“點驗”官离開岩寺時,葉挺集合新四軍机關全体軍官,禮貌地歡送他們。 看到葉挺應付國民党要員的這一切安排,項英暗暗高興。 項英對戰士們說:“葉軍長真有辦法。” 二曰:軍部“搬遷”。 新四軍軍部几經搬遷,其中也表現出了抗日將士与敵斗爭的策略。 毛澤東最初的考慮是:“軍暫駐武漢,南昌、福州設辦事處”。但新四軍軍部在漢口成立后僅僅過了十多天,就移至南昌。自然,江西、福建、浙江、湖南一帶部隊較多,便于指揮。 南昌位于贛江下游東岸,是一個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漢初時已為南方昌盛之地,因而得名南昌。南昌也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歷史的城市,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党反動派的第一槍,從此,革命武裝似星星之火,燃遍中華大地。蔣介石很不愿意讓紅軍游擊隊改編的新四軍在南昌設立軍部,就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命令新四軍軍部轉移到岩寺。 4月4日,新四軍軍部离開南昌,向岩寺遷移。 毛澤東十分注意蔣介石的這一企圖。粟裕將軍也一針見血地指出,蔣介石“將我主要力量限制在面臨長江天險和日寇侵華心髒的南京附近地區”,是“實行借刀殺人之計,企圖借日寇之手消滅我軍于這一狹窄地區。” 4月24日,中共中央發出指示,明确提出新四軍不能在岩寺久駐,主力要開往涇縣、南陵一帶。 5月1日,新四軍遵照中央的指示,軍部离開岩寺,遷至太平。但太平也不是久駐之地,不久,軍部又移至南陵地帶。 7月,新四軍軍部又轉移至安徽涇縣西25公里處的云岭。云岭東接涇云公路,南依青弋江,西靠黃山,北瀕長江,風景秀麗。葉挺很喜歡云岭,曾寫詩贊美新四軍軍部所在地: 云中美人霧里山, 立馬懸崖君試看, 千里江淮任馳騁, 飛渡大江換人間。 這以后,新四軍軍部一直設在云岭,直至皖南事變發生前夕,新四軍軍部和直屬隊共約1万多人才于1941年1月4日從云岭出發,向東擬在蘇南渡江。葉挺万万沒有想到,他日夜渴望馳騁的“千里江淮”,在國民党頑固派的圍攻下,洒下了無數新四軍將士的鮮血。 項英當時對蔣介石等人的陰謀也是警惕的。4月29日,項英給毛澤東打電報,其中講到:國民党當局“以命令強迫”新四軍,“顯然是將我送出到敵區听其自滅,含有借刀殺人的用意”。 軍部不能在岩寺久留,部隊也不能在岩寺久駐。新四軍改編已有數月,國民党方面卻遲遲不發給經費,不發給槍支彈藥,同時還在新四軍游擊活動的地域派遣了許多牽制武裝。蔣介石的企圖早被抗日將士們看透。中共東南分局和新四軍軍部決定,從第1、第2和第3支隊抽調部分干部戰士組成先遣支隊,于4月28日從岩寺出發,向蘇南敵后挺進,進行戰略偵察。 率領這支先遣支隊的是一代名將粟裕。 出發前夕,陳毅赶來了。陳毅對大家說:我們要以打擊日寇的實際行動來爭取江南抗日的領導地位。先遣支隊的任務很重,新四軍挺進敵后靠什么呢?主要靠三條,一條是模范的群眾紀律,另一條是廣泛的統一戰線,再一條是胜利的戰斗,希望同志們旗開得胜。 陳毅還先期赶到南陵,与國民党軍隊交涉,為先遣支隊疏通道路,直至看到粟裕和戰士們都順利地通過了日本鬼子設置的蕪湖——宣城封鎖線,才返回。 但是,主力部隊沒有馬上跟進。新四軍主要領導人對向敵后進軍有不同看法。 項英盡管意識到國民党當局“含有借刀殺人的用意”,但他仍然希望新四軍留在皖南,不到敵后去。項英提出的四條主要理由是: 新四軍還需要從國民党方面爭取補充武器; 敵后水网平原地帶部隊行動困難; 干部戰士需要訓練提高; 深入敵后會触動江浙財團,那是蔣介石的靠山。 這顯然是不行的。實際上,項英對新四軍的行動另有考慮。粟裕將軍回憶當時的情況時說:“項英同志從右的立場看待國民党蔣介石借刀殺人的陰謀,不敢到敵后去,希望通過談判在第三戰區范圍內得到一個‘較好’的防區。” 在這种情況下,毛澤東從發展華中敵后游擊戰爭的戰略高度出發,于5月4日打電報給項英,要他樹立開展敵后游擊戰爭的信心。毛澤東明确指出:在敵后進行游擊戰爭雖有困難,但比在敵前同友軍一道并受其指揮反會要好些,方便些,放手些。敵情方面雖較嚴重,但只要有廣大群眾,活動地區充分,注意指揮的机動靈活,也能夠克服這种困難,這是河北及山東方面的游擊戰爭已經證明了的。 毛澤東還要求新四軍在廣德、蘇州、鎮江、南京、蕪湖五區之間的廣大地區創建根据地。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來之后,還應准備分兵一部進入蘇州、鎮江、吳淞三角地區去,再分一部渡江進入江北地區。 項英看了這份電報,同意陳毅率領1支隊向江南敵后挺進。 5月下旬,新四軍第1支隊途經南陵時,召開干部會議,陳毅特地作了關于新的戰斗條件和新的戰斗任務的報告。蘇南有許多水网稻田地,這同新四軍戰士以往在山地作戰大不一樣。陳毅在講到在平原水网地區作戰的困難時,告訴大家,“寇能往,我亦能往”,要善于利用地形,克服輕敵急躁思想,增加開創蘇南抗日根据地的信心。 在溧水的劇新橋,陳毅率領的第1支隊主力与粟裕指揮的先遣支隊相遇,整整5個小時,粟裕把偵察到的敵后情況詳詳細細地向陳毅作了匯報,陳毅對蘇南的情況更清楚了。 6月中旬,新四軍第1支隊到達蘇南溧陽竹簀橋,很快在鎮江、句容、金壇、丹陽地區展開。 新四軍与敵激戰的序幕即將拉開。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