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五章對日本的忠告


  在本書即將結束之際,作者從維護中
  日友好和遠東及世界和平的大局出發,特別是為了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好相處,愿向日本執政者和日本人民發出衷心的忠告。
  一、忠言逆耳利于行
  一提到日本人,無論是中國人還是亞洲人;無論是東方人,還是西方人,都會不約而同地承認日本人聰明、勤勞、有闖勁。日本投降后50年,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在二戰的廢墟上創造了令人惊歎的物質文明,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大國,戴有世界最大債權國、經常收支盈余最大國、最大政府開發援助國等等桂冠,人們雖對此表示欽佩,但對整個日本人的評价仍不高,可見單純錢多并不能贏得人們的尊敬。像一個人一樣,盡管腰纏万貫,并不能得到人們的信任,只有期德既好,又有丰富的物質財富的人,才能在人們的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形象。
  現在,日本人有了錢,但仍被別國人瞧不起,根子在哪里?
  歸根結底,日本帝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向中國和亞洲及英、美諸國開戰,欠下了中國、亞洲和世界人民的血淚債,至今仍沒有像樣的認罪態度。相反,日本某些人,包括日本政界某些執政者仍在固執地否定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滅絕人性的侵略戰爭的性質,為侵略歷史和戰爭罪犯翻案,极大地刺傷了中國和亞洲及世界人民的思想感情,當然得不到世界各國和絕大多數人的信任和理解,根子就在這里。
  造成這一事實的罪魁禍首是誰?是日本右翼分子。
  日本右翼勢力的政策主張可用4個字高度概括,那就是侵略擴張。
  日本的右翼,盡管組織很多,卻有著几乎完全一致的思想、心態、目標和要求。換言之,他們有著几乎完全相同的价值觀、道德觀、世界觀;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著几乎完全一樣的政治主張,而這些政治主張所賴以提出的依据則是具有特性的理論,即右翼理論。
  這种右翼理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很系統,很明确,很完整,如著名右翼理論家北一輝所著《日本改造法案》。戰后,迄今似乎沒有成套的右翼理論提出,也沒有為社會公認的右翼理論家嶄露頭角,而且,在一些重要的問題上,右翼的不同組織之間,還存在著意見分歧。這种情況的出現,當然与戰后國際形勢、日本國內形勢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一言以蔽之,時代不同了。
  在此,我愿向日本執政者發出忠告,歷史事實是掩蓋不住,也篡改不了的,事實終究是事實;歷史終究是歷史,是非曲直,自有公論。
  就拿1995年日本國會通過的不戰決議來說吧,日本執政者忸忸怩怩不痛快地承認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那場戰爭的侵略性質,拿似是而非的決議來蒙混過關,殊不知世界輿論是最嚴格而公正的老師,它給日本打了個不及格的分數,倒頭來還是過不了關,反而遭到中國和世界輿論的強烈譴責。日本進步人士、東亞諸國批評日本眾議院的這個決議缺乏誠意,繼續遮掩二次大戰中的侵略罪行,既未對過去的侵略罪責表示謝罪,也沒有表示不再發動侵略戰爭的決心,一句話:通不過。
  那么,且不說中國的反應,再看看東南亞的看法吧。
  日本當局大概沒有想到,東南亞人民的反應也很強烈:据青年學者袁喜清的文章稱,東南亞各國政府和輿論紛紛發表談話,嚴厲批評日本政府對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頑固立場,并認為日本再次錯過了与亞洲人民和解的有利時机。
  日本《決議》通過以后,新加坡《聯合早報》接連發表署名文章,對此決議進行評述。這些文章分別從日本通過這一決議的原因、對亞洲國家与日本關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和闡述。
  6月11日,《聯合早報》發表了署名黃海彬華的文章《只有"反省",沒有“道歉"》。這篇文章在詳細介紹日本通過這一決議的過程和內幕之后指出,這一決議"只見妥協的痕跡,戰爭的遮掩,卻不見直接承認日本的戰爭責任,反而大耍文字游戲,既沒有'不戰'的字眼,也沒有'謝罪'的表示。"文章藉此反問道:“這是什么'不戰決議'?"這篇文章還指出,如何對待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責任問題決不僅僅是一种抽象的歷史觀之爭,而是日本人如何接受歷史的深刻教訓,認識軍國主義和侵略戰爭的實質性問題。而日本人在這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上卻大玩文字游,將"侵略戰爭"改為"侵略行為",將"深刻反省"及"謝罪道歉"從決議中刪除。這种缺乏真誠道歉的態度确實需要人們對日本另眼相看。文章最后說:“日本通過這樣的國會決議,看來會适得其反,不僅得不到亞洲人的信任,反而會引起更大的反感。"6月14日,《聯合早報》又發表了著名學者卓南生博生的文章《日本國會何必多此一舉--"不戰決議"面面觀》。文章指出,自戰后以來,日本官方(包括日皇、日相与不少的日本政治家)對戰爭問題一直采取回避与不肯正面承認錯誤的態度,加之日本教科書不向年輕一代真實地介紹歷史真相,日本与亞洲各國的"史觀摩擦"從未平息。日本國會通過《決議》,原來是要借戰爭結束50周年的良机向世人闡明其"反省"与"道歉"之意,不料最后通過的《決議》效果卻适得其反。這份《決議》的內容与歷代首相的講話相比實際不是前進,而是后退。
  6月16日,《聯合早報》又發表了署名鄭赤琰的文章《日本開始用法律開脫其侵略罪行》,進一步從法律角度對日本國會這次通過的《決議》進行深刻分析。文章指出,日本玩弄文字游戲的經驗十足,他們這次又要在不道歉、不承認戰爭罪行之余,進一步從法律上去否定"東京大審判"的裁決,進一步從法律上開脫日本的"侵略"罪行。這次日本國會通過《決議》實際上是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寫下可以解釋為"非侵略"的條文,從而把問題越扯越遠,最后變成無法界的條文,從而達到他們為日本侵略行為徹底翻案的目的。
  馬來西亞輿論對日本國會討論"不戰決議"的過程一直給予了极大的關注。6月9日的《決議》通過以后,《南洋商報》即發表了一篇題為《日本對戰罪反省不足》的社論,對這一決議進行了分析和批判。這篇社論指出,為了配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0周年,日本政府准備提出"不戰決議"議案,以表示日本不再對鄰國用武,不再侵略別國主權和殺害無辜百姓,是有一定政治意義的。然而最后通過的決議只對戰爭罪行表示"懊悔",而不向受害國表示"道歉"和"謝罪",反映它對皇軍過去進行的殖民統治和侵略行為反省不夠,欠缺這种道義意識和政治誠信。
  社論指出,正當開明的日本人愿意為侵略戰爭進行反省,為和平作出努力之際,仍有許多日本政要卻為軍國主義涂脂抹粉,企圖為歷史翻案。其實有關日本侵略亞洲的歷史事實早已為世間所公認。史實昭然,不容狡辯。日本如果不想重蹈軍國主義的覆轍,就必須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別再自欺欺人。
  社論還指出,目前日本正挾持其雄厚的經濟實力而欲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一個"政治大國"的角色,而且准備在聯合國成立50周年之際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日本要想爭取亞洲國家的支持,首先必須證明其和平誠意,勇于承擔歷史咎責,并作出必要的彌補措施,以贏回有關國家的信心。如果日本對歷史有個誠懇的交待便不難獲得亞洲人民的諒解与合作。
  泰國輿論同樣對日本最終通過的這一《決議》表示了极大的關注,就在《決議》通過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0日,泰國《曼谷郵報》便發表了題為《道歉可以接受,現在應該放眼未來》的社論,對《決議》進行了分析与其論。
  社論在分析亞洲各國對日本通過這一決議的感受時指出,亞洲各國人民雖然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印象變成越來越遙遠而且模糊,但各國領導人卻對日本通過“大東亞共榮圈"而操縱亞太地區經濟主導權特別敏感,他們認為日本不愿意承認在二次世界大戰的侵略行為,實際上反映了日本人至今仍然希望通過經濟手段控制亞洲各國。如果日本人不愿意用坦誠、開明的態度來認識二戰給亞洲各國帶來的影響,亞洲各國便不可能改變對日本的看法。
  這篇社論也認為,亞洲各國應該承認村山富市政府為通過這個決議所作的真誠努力,同時也應該著眼點更多地放在未來。對日本人來說,更應該理解亞洲各國人民的心情,不要再在這個問題玩弄文字游戲了。
  這篇社論最后指出,日本政府永遠記住,向亞洲各國人民道歉并不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而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日本人應該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向亞洲各國及世界人民展現自己道義感和責任心,這是很重要的。
  在日本國會通過《決議》的前后几天,印尼報紙也不斷發表了亞洲各國對這一問題的反映以及一些專家學者的評价价,但和新加坡及馬來西亞輿論相比,印尼報刊的言論相對來說要平和一些。6月22日,印尼《雅加達郵報》發表了署名S.P.希斯的文章《日本的道歉很有必要》。這篇文章用很大平幅詳細分析了日本人為什么不愿意在戰爭罪行這個問題上道歉的原因之后指出,日本人不應該將自己遭受美國原子彈之苦与日本侵略亞洲給各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相提并論。
  對于亞洲各國人民來說,他們并沒有給日本帶來任何傷害,相反,正是日本人給他們的祖輩們帶來了難以言喻的創傷。日本人應該明白,亞洲各國并不認為日本人當年發動的那場戰爭是將他們從西方殖民者手中解放出來,相反,他們覺得日本在這方面与西方殖民者有過之而無不及。文章還指出,日本要在亞洲乃至世界上充當政治大國的角色,他們就必須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罪行有一個清楚的交待,這就是向亞洲各國人民作出深刻的反省和真誠的道歉。
  二、日本應向德國學習
  日本和德國,同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也是戰敗者,但是,戰后兩國政府對戰爭責任問題卻采取兩种不同態度:德國政府正視歷史,向受害國認罪進行賠償,還將那段歷史如實寫入教科書,用以教育下一代。70年代初,前總理勃蘭特還在華沙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謝罪,結果并不丟人,反而搏得波蘭人民以及國際社會的廣泛贊揚。1995年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胜利50周年時,德國領導人重申:要牢記歷史教訓,以免重蹈复轍。
  日本政府則与德國政府相反,自戰后起至1993年8月結束自民党一党執政之前,歷屆政府對侵略罪行采取回避、推諉及曖昧態度。1993年8月新的聯合政權成立后,內閣首相細川護熙明确表示:日本對外戰爭是侵略戰爭,立即遭到右翼政要的攻擊,細川不得不在"施政演說"中將侵略戰爭改為侵略行為。1995年8月15日,聯合政權村山富市首相就日本戰敗50周年發表談話時,談到"我國在并不遙遠的過去一段時期,國策有錯誤,走了戰爭道路,使國民陷入存亡危机","殖民統治和侵略給許多國家特別是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和痛苦","我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這几句話也受到右翼政要攻擊和批評。
  由此觀之,作為日本為政者,還不如采取老老實實的態度,對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低頭認罪,才能取得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諒解和信任。否則,就會极大地傷害中國和世界人民的感情。因為,日本發動的瘋狂的侵略戰爭給亞洲各國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犧牲,其手段之殘暴在人類文明史上絕無僅有。日本在侵略戰爭中殺害了2000多万亞洲人民。中國抗戰8年犧牲的人數就達1000万人以上。如同新加坡輿論指出的那樣:“日本侵略鄰國,造成2000万以上的人命平白的犧牲。這個數字之大,如跟奪走5500條人命的阪神大地震相比,前者等于后者的3600倍左右,即使每天發生如此大地震和造成如此慘重傷亡,也要10年左右才能達到2000万。"在這個問題上,日本為政者自覺地早承認早主動;不承認,永遠被動。日本曾把1995年視為入選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絕好机會,但中國、朝鮮、韓國等亞洲國家都認為,日本不承認發動侵略戰爭的罪行,就沒有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資格,日本不配當。村山首相1995年10月23日在第50屆聯大的講話對此不敢再提,大概也是自慚形穢,自己也感到在歷史認識方面形象欠佳。因此,我們忠告日本當政者,決不能听任右翼分子去否定侵略戰爭性質,應痛痛快快地認罪,爭取被侵略國家和人民的諒解和信任。
  三、對日本的再次忠告
  常言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雖不掌握國家大權,但也對國家大事負有一定責任。特別是日本人民是偉大的人民,日本民族是偉大的民族,決不能任平日本右翼分子牽著政客的鼻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滑越遠,而應當明事理,辨是非,造正确的社會輿論。
  還要考慮日本的選舉制度和組閣規則,因為日本是通過選民對各党國會議員候選人直接投票選舉國會議員的,就是說,國會議員是你們投票選舉出來的,再由獲國會眾議院多數議席的政党執政,而在選舉中各党都不過半數的情況下,可由聯合起來過半數的几個党聯合執政;各省大臣不是全由首相決定,而是根据議席數目分配的。因此,你們的選舉投票就要慎重行事,千万不能選那些公開為侵略歷史翻案的人當議員。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一些鷹派議員往往為了迎合"遺族會“的意見而去參拜靖國神社。如果選民的是非觀念分明,不投這些逆歷史潮流而動者的票,就會對他們的行動有所約束。
  在這种意義上說,作者同意日本著名歷史學家、愛知大學法學部部長江口圭一教授的意見。
  江口認為,除了天皇為首的戰爭指導外,日本國民也不能逃避戰爭責任。他們雖然身受國家利己主義之害,但除了极少數的例外,壓倒多數的國民支持了戰爭,有時甚至達到狂熱的程度。究其原因,在于長期教育形成的把天皇和國家絕對化的信念,進而產生頑固的軍國主義的排外思想;在于嚴厲的新聞管制下只能獲得錯誤的信息;在于那种不許批判和反對天皇、國家、軍隊乃至戰爭的嚴厲的鎮壓机构。導致對侵略戰爭錯誤認識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日本國民未能放棄以“己"為中心的認識觀。往往只把自己看成戰爭受害者,而很少想到自己是加害者,這使得他們很難認識到自己的戰爭責任。這种以己為中心的認識觀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昭和天皇沒有根据其應負的責任作出進退選擇;戰后日本政府會在以天皇為首的日本戰爭責任問題上一直態度曖昧;教科書審定故意掩蓋日本的侵略、戰爭犯罪及暴行等學校教育上的問題等等。
  最后向遺族會成員進一言。不要只看到自己的親屬中的戰死者,而應想到他們為什么而死,更要想到他們參加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不義之舉,分清加害者与受害者的是非問題。
  能逃避戰爭責任。他們雖然身受國家利己主義之害,但除了极少數的例外,壓倒多數的國民支持了戰爭,有時甚至達到狂熱的程度。究其原因,在于長期教育形成的把天皇和國家絕對化的信念,進而產生頑固的軍國主義的排外思想;在于嚴厲的新聞管制下只能獲得錯誤的信息;在于那种不許批判和反對天皇、國家、軍隊乃至戰爭的嚴厲的鎮壓机构。導致對侵略戰爭錯誤認識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日本國民未能放棄以"己"為中心的認識觀。往往只把自己看成戰爭受害者,而很少想到自己是加害者,這使得他們很難認識到自己的戰爭責任。這种以己為中心的認識觀是由下述原因造成的:昭和天皇沒有根据其應負的責任作出進退選擇;戰后日本政府會在以天皇為首的日本戰爭責任問題上一直態度曖昧;教科書審定故意掩蓋日本的侵略、戰爭犯罪及暴行等學校教育上的問題等等。
  最后向遺族會成員進一言。不要只看到自己的親屬中的戰死者,而應想到他們為什么而死,更要想到他們參加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戰爭的不義之舉,分清加害者与受害者的是非問題。

  ------------------
  書路 掃描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