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在八路軍配合友軍進行山西保衛戰的同時,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已經意識到,如果要發揚八路軍的优勢,壯大自己的力量,就必須積极地發動群眾,創建根据地。隨后,八路軍抽出一部分力量分散到各地鄉村,進行創建根据地的工作。115師也因此一分為二。 到1937年11月上旬,在整個華北地區,國民党軍隊的抗戰以失敗告終。忻口和太原保衛戰失利后不久,沿同蒲路南下之敵,已進至太谷、平遙,而沿平綏路(北京至呼和浩特)西犯之敵,早在10月中旬即占領歸綏和包頭。至此,國民党軍已退出冀(河北)、察(察哈爾)全境和晉、綏大部及山東北部地區。這時,日本侵略者于11月17日成立了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同時,設立了大本營与政府首腦的聯絡會議。11月24日,大本營召開了第一次御前會議,听取和批准了參謀本部對華作戰計划,确定在華北首先對殘存于占領地區的中國軍隊實行“掃蕩”,力求安定這些地區。日軍的決心是以其第1軍主力在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協同下,對活動于晉察冀邊區、晉西北和晉東南的八路軍進行大規模圍攻,企圖消滅或驅逐八路軍,以确保其后方,特別是平漢、同蒲、平綏、正太等主要鐵路交通線安全。 在這种情況下,毛澤東在11月9日給八路軍的指示中指出,在華北的正規戰爭已經結束,游擊戰將成為主要作戰形式。同時,毛澤東還作出判斷,日軍不久將以主力向八路軍所在的晉西北、晉西南、晉東南各要點進攻。為此,他命令八路軍在上述四地區活動的部隊,應控制一部,執行襲擊日軍的任務,大部分散于各要點,組織群眾武裝,在統一戰線基本原則下,放手發動群眾,擴大部隊,爭取給養自給,打擊漢奸,發展抗日力量,以充分對付日軍對八路軍發動的進攻。11月12日,毛澤東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戰爭的形勢和任務》的報告中進一步指出:“在華北,以國民党為主体的正規戰爭已經結束,以共產党為主体的游擊戰爭進入主要地位。在江浙,國民党的戰線已被擊破,日寇正向南京和長江流域進攻。國民党的片面抗戰已表現得不能持久。”因此,爭取實現全面抗戰是“一切中國人民的共同的迫切的任務。”13日,毛澤東在給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總部負責人的電報中明确指出,八路軍的當前任務是“發揮進一步的獨立自主原則,堅持華北游擊戰爭,同日寇力爭山西全省的大多數鄉村,使之化為游擊根据地……” 這樣,創建根据地已經成為中國共產党和八路軍的主要工作之一。 開辟和擴大根据地,是中國共產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關鍵。無論什么力量,如果失去了活動的基礎,就如無源之水,是沒有辦法繼續生存下去的。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之所以在很短時間內變得十分強大,就是開辟了中央蘇區,有當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同樣,要想取得抗日戰爭的胜利,使八路軍的游擊戰得以進行下去,也必須開辟抗日根据地,贏得群眾的支持。 開辟抗日根据地,不但可以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而且還可以擴大八路軍和共產党在群眾中的影響,使共產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根据毛澤東的指示,八路軍總部确定了八路軍的中心任務,應以山西為主要陣地支撐華北抗戰,獨立自主地開展游擊戰爭,創建根据地。并決定115師除以一部創建晉察冀邊區抗日根据地外,師部率343旅創建以呂梁山脈為依托的晉西南抗日根据地。 在八路軍總部下達創建抗日根据地指示之前,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晉察冀三省邊界地區完全成了敵后。早在1937年9月20日,毛澤東在給八路軍的指示中就指出:“五台山脈應使之成為重要的游擊戰爭區域之一,現在就宜加緊准備”。据此,八路軍總部在平型關戰斗之后,即令115師以一部兵力開展群眾工作,著手創建抗日根据地。115師政治委員聶榮臻根据中共中央的決定,率師獨立團、騎兵營、教導隊兩個隊,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大部和第3營營部帶兩個連,第685團1個連,第343旅和第359旅各1個工作團,及一部分干部,共3000余人,開始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据地。 創建晉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工作分為4個地區進行:一是楊成武和鄧華率領獨立團,在以淶源為中心的北部活動;二是趙爾陸率八路軍總政治部工作團和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一部,在以五台、定襄為中心的西部地區活動;三是王平率騎兵營和教導隊的一部分干部,在以阜平為中心的東部地區活動;四是劉道生率一個連、一個干部隊和一部分太原來的知識分子共250人,在以平山、盂縣為中心的南部地區活動。各部隊和工作團在上述地區,一方面打擊敵人,消滅日本侵略軍;另一方面,充分發動和組織群眾,瓦解敵偽組織和偽政權,建立抗日政權、抗日團体和人民武裝,擴大共產党組織和八路軍。不久就新建了几十支游擊隊,出現了武裝抗日的新局面。 1937年11月上旬,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決定,林彪率115師主力由五台山地區南下,留下獨立團、騎兵營和兩個連,共約2000人,由聶榮臻領導,在晉察冀3省交界地區,創建抗日根据地。11月8日,晉察冀軍區正式成立。這樣八路軍115師就一分為二,成為兩個部分。 要成立新的軍區,就要把115師的家當分一下。其實也沒有什么家產,最主要的是人員。關于作戰部隊的划分,中央軍委在指示中已經明确了,剩下的工作主要是對机關人員的划分。机關人員的划分工作,主要由政治部主任羅榮桓負責(八路軍的政訓處已在10月22日恢复為政治部)。聶榮臻的回憶錄中在寫到這次“分家”時是這樣說的:“我對他(羅榮桓)說,你來分好,你公平。司令部、政治部、供給部、衛生部几個部門由你決定。哪些人留下,你有決定權,我不爭一個人。羅榮桓同志對我非常支持。他親自挑選了一些人,留下的同志雖然人數不多,但很得力。” 晉察冀軍區屬八路軍建制,由八路軍總部直接指揮。中央軍委任命聶榮臻為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唐延杰為參謀長,舒同為政治部主任。11月13日,晉察冀軍區以在北部、西部、南部和東部的部隊和工作團為基礎,分別組建第1軍分區、第2軍分區、第3軍分區和第4軍分區,各軍分區主力部隊均整編為支隊,每個支隊轄3個大隊(相當于團),每個大隊轄3∼4個中隊(相當于營)。 第1軍分區兼第1支隊,轄第1、第2、第3大隊,司令員楊成武,政治委員鄧華。該軍分區以原115師獨立團為骨干組建。活動范圍包括淶源、廣靈、蔚縣、易縣、繁峙、靈邱等27個縣,稱為冀西北區。 第2軍分區兼第2支隊,轄第4、第5、第6大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趙爾陸。該軍分區以八路軍總部特務團為骨干組建。活動范圍包括五台、代縣、崞縣、定襄、忻縣、盂縣等9個縣,稱為晉東北區。 第3軍分區兼第3支隊,轄第10、第11、第12大隊,司令員陳漫遠,政治委員王平。該軍分區以115師騎兵營為骨干組建,活動范圍包括阜平、唐縣、完縣、曲陽、新樂、定縣、望都等7個縣,稱為冀西中部地區。 第4軍分區兼第4支隊,轄第7、第8、第9大隊,司令員周建屏,政治委員劉道生。該軍分區以115師第685團2營第6連為骨干組建。活動范圍分為晉東北、雁北、直西、和冀察邊等地區。 11月18日,聶榮臻帶領分出來的人員和所成立的机關,轉到河北省阜平縣城。1938年1月10日至15日,晉察冀邊區軍政民代表大會在阜平召開。會議決定統一邊區的軍事、行政、財政經濟、文化教育和民運工作等各項方針政策,并以民主選舉的方法產生了邊區的政權机關——晉察冀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由聶榮臻等9人組成。軍區和為區抗日民主政權的建立,標志著晉察冀邊區抗日根据地的胜利建成。115師的家當分了,人手就顯得不夠,特別是對知識分子的需求就更為迫切。為此,師政治部主任羅榮桓就到處去搜羅人才。有一次,他在同當時的北方局代表栗再溫和平山特委書記李德仲談話時,就直截了當地說: “我們115師的人也不多,特別是缺乏知識分子。你們這里地下党的基礎很好,文化素質也比較高,能不能幫助我們增加一些知識分子?” “需要多少?”栗再溫和李德仲問。 “百十來個吧,當然,多多益善。” 過了半個月后,115師果然得到了130多名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羅榮桓同志非常高興,說這幫他解決了很大困難。后來這些人大都成了115師的骨干。 晉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初步形成和游擊戰爭的蓬勃展開,對其四周日軍所占領的鐵路線和北平、石家庄、太原等中心城市构成了嚴重的威脅。日軍為消除后顧之憂,遂于1937年11月下旬,以其第5、第14、第109師團及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各一部共万余人,從平綏、平漢、正太和同蒲鐵路沿線,分8路圍攻晉察冀抗日根据地,企圖消滅這一地區的八路軍,摧毀共產党剛剛建立不久的抗日根据地,以确保其后方和交通線的安全。 晉察冀根据地雖然已經建立起來,但實力弱小,經驗不足,而它面對的敵人卻十分強大。這樣,晉察冀根据地面臨著第一次嚴峻的考驗。 早在10月中旬,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即根据毛澤東和八路軍總部的指示,著手進行反圍攻的作戰准備。首先對根据地軍民普遍深入地進行政治動員,增強軍民反圍攻作戰的胜利信心;并在政治動員的基礎上,組織与武裝群眾,加速抗日自衛軍、游擊隊的組建与訓練,加強各軍分區主力部隊的建設和反圍攻作戰的各項准備。 聶榮臻等軍區領導人根据從各方面得來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判明日軍圍攻晉察冀的目的在于驅逐八路軍,确保其交通線的安全。但日本侵略軍也有其弱點,即作戰范圍大,而兵力則顯得不足。据此,晉察冀軍區确定了自己的反圍攻作戰部署:以部分老部隊為骨干,帶領新組建的游擊隊,在人民群眾配合下,廣泛開展游擊戰,不斷襲扰、消耗進入根据地的日軍;以部分游擊隊日夜不停地襲擊敵后方据點和交通線;以第1軍分區主力于廣(靈)、靈(丘)、淶(源)之間,第2軍分區主力于五台地區,第4軍分區主力于上社鎮、洪子店地區,第3軍分區主力于阜平地區隱蔽集結,待机殲敵。11月23日,聶榮臻發出了反圍攻作戰指示,要求各軍分區加強偵察,迅速完成作戰部署和各項准備,發動与組織群眾,實行堅壁清野和封鎖消息。 從11月24日開始,日軍分8路向晉察冀根据地進犯。一路3000余人,于11月24日從保定和易縣出動,在飛机掩護下向淶源進犯。其中由易縣西犯之敵于12月2日進占大龍華。該敵由于沿途遭八路軍游擊隊襲扰,已十分疲憊,疏于戒備。据此情況,晉察冀軍區第1支隊,以一部于當日夜間襲擊大龍華,一舉突入鎮內,与敵展開巷戰,激戰一夜,殲敵200余人,殘敵100余人逃回易縣。而由保定西犯之敵,則被原115師騎兵營(當時尚未整編)阻止于滿城附近。与此同時,由定縣、新樂向曲陽、行唐進犯的1000余名日軍,于高門屯和豆家庄遭八路軍第4支隊的有力阻擊。于是企圖進占曲陽之敵退回保定。由新樂出動之敵在進占行唐后,也停滯不前。至此,由平漢鐵路西犯之敵遂停止向晉察冀邊區腹地進犯。 由同蒲鐵路東犯的日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一部1400余人,由應縣出動,在占領渾源后繼續向廣靈進犯。為打擊該路進犯之敵。11月27日,晉察冀軍區第1支隊以主力于渾源、廣靈間的亂岭關的道路兩側高地設伏。當敵進入伏擊區,第1支隊突然發起猛攻,經數小時激戰,殲敵200余人,隨即主動撤出戰斗。日軍占領了廣靈縣城,但未敢繼續前進。由平綏路南犯的日軍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以3400余人由怀來、天鎮分兩路南犯,并于12月4日占領蔚縣后,分別向廣靈、淶源進犯。5日,八路軍第1支隊主力一部占領蔚縣南部的北口村,截擊由蔚縣南犯的日軍。當敵人進入該地谷口時,八路軍居高臨下,以猛烈火力襲擊敵人,并乘敵混亂之際發起沖擊,經半天激戰,迫敵退守蔚縣。 在反圍攻作戰的關鍵時刻,毛澤東于12月5日致電八路軍總部指出:晉察冀邊區反圍攻作戰應避免正面抵抗,襲擊敵人的后尾部隊;在敵人的遠近后方活動,使敵處于八路軍的包圍之中;在确實有利條件下,集結适當力量給敵以部分殲滅和有力的打擊;同時要求其他八路軍部隊給予晉察冀軍區以有力配合。晉察冀軍區部隊遵照上述指示,積极在日軍遠近后方活動,抓住有利戰机打擊敵人。 12月14日,晉察冀軍區第2支隊乘代縣、原平、忻口的日軍第109師團一部1000余人進占繁峙、后方空虛之際,夜襲原來鎮,一舉攻克該鎮,殲敵100余人,殘敵分別向代縣、忻口逃竄。此時進占繁峙之敵迅速回援,第2支隊隨即轉移。 雖然從行政序列上講,115師与晉察冀軍區已經屬于兩個單位,但由于剛剛分開,115師的部分部隊仍与晉察冀軍區的部隊一起戰斗,共同打擊進犯晉察冀根据地的日軍。12月中旬,沿正太鐵路進攻的日軍第5、第109師團各一部共4000余人,分別向平山、盂縣進犯,在晉察冀第3支隊与群眾武裝連續打擊之下,日軍十分疲憊。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有利戰机,令115師344旅由五台西南的東冶鎮進至平山以西的洪子店地區,協同第3支隊伺机打擊進犯平山之敵。15日,敵第109師團一部1500余人,由壽陽、平定出動合擊盂縣。第3支隊集中主力于盂縣東南地區隱蔽待机,當由平定出動之敵進至清城鎮時,該支隊乘其立足未穩,突然發起攻擊,激戰至黃昏,殲敵200余人,爾后主動撤出戰斗。同日,115師344旅第687團一部于小寨地區設伏,擊退由井陘北犯之敵,殲敵100余人。21日。敵第5師團的第21聯隊1000余人由平山出動,繼續向溫塘地區進犯,第344旅主力与第3支隊一部,于溫塘地區占領有利地形伏擊該敵,當敵進入八路軍的伏擊地域時,即以优勢兵力對敵突然展開猛攻,敵頓時陷于混亂,經數小時激戰,殲敵400余人,殘敵逃回平山,未敢复出。 到12月21日,分8路圍攻晉察冀根据地的日軍,除以一部兵力占据蔚縣、廣靈、渾源、定襄、盂縣、平山和行唐等縣城外,其余大部都退回鐵路沿線。至此,晉察冀軍區經受住一次嚴峻的考驗,反圍攻作戰胜利結束。在這次作戰中,晉察冀地區軍民及其他友鄰部隊共殲敵2000余人,繳獲部分武器彈藥和其它軍用物資。 事實證明,新生的根据地仍保持了主力部隊的光榮傳統和作風。其中,原115師的老部隊在這次作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