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巴克斯戴爾 生年:1944年/曾任職務:网景公司首席執行官兼總裁/成功秘訣:好的觀察。 第一印象 在我所采訪過的所有人當中,沒有一個人如巴克斯戴爾那樣像個大將軍。巴克斯戴爾一頭的銀灰色頭發、個頭高大,不僅气度非凡,行為舉止也非凡。1998年8月28日上午,當我走進香格里拉多功能廳時,個頭高大的巴克斯戴爾和网景公司的几位高層管理者早已坐在了那里,正在商談事情,我的到來一點也沒有影響到巴克斯戴爾,他只是茫然地望了一下我,就把眼睛掉了過去,繼續与旁邊的管理者談話。 我坐了大概5分鐘的冷板凳,他才把臉轉向了我,和我打了一下招呼,他打招呼的樣子很隨意,沒有半點的客气,既沒有站起來,也沒有握手,態度閒散得很。 很奇怪的是,他的這些“怠慢”,并沒有引起我的反感,也沒有感到是對我的一种不尊重。大概我覺得他在做這一切時很自然,基調很高遠。另外,他的体內似乎藏有足夠的份量能壓住各种局面。接下來的采訪告訴我,我的直覺是對的。在采訪中,他對我提出的問題其實很尊重,也很重視,回答問題時也很認真。 一提起微軟,這位“老將軍”便滿肚子的牢騷,“我們已經向美國政府正式投訴微軟的做法,美國20個州政府起訴微軟,如果我們輸了將會對Internet經濟造成非常的危險,因為微軟不但會用同樣的方法打擊瀏覽器市場、還會打擊Internet內容和网站。這對网上經濟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但罵歸罵、抱怨歸抱怨,巴克斯戴爾對比他小十几歲的蓋茨還是相當地尊重。我問他,您手下開發Navigator瀏覽器的天才安德里森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巴克斯戴爾回答說:“安德里森非常有天分,他對Internet技術了解、對Internet動態非常有先見,但他不會成為第二個比爾·蓋茨,誰也不會取代比爾·蓋茨。安德里森會成為他自己,在他自己發展過程中他也會成為最大的成功者。” 巴克斯戴爾還很堅持地說,网景公司(Netscape)并沒有被打敗,“我們沒有打輸,我們只是現在在瀏覽器上沒有賺到錢;我們還學到了很多東西,微軟競爭力非常強,尤其在公眾輿論上。”“我們用了四年時間使我們的年收入達到6億美元,微軟用13年時間才達到這一目標。” 我問:“如果有一天网景准備拍賣自己的話,你認為什么樣的買主是合适的?”巴克斯戴爾當時回答我時的表情很認真、也很嚴肅,他說:“現在我們完全沒有計戈〕与其他公司進行合并,在過去兩年我們已經收購了8家公司,主要是把這些公司的技術引進我們的公司,我們是一家公開上市的公司,別人也可以買我們的股份,因此有被大財團收購的危險,但如果有一天真的發生了,我們希望兩家公司應該是同一性的公司。” 當時我腦里跳出來一种直覺:网景公司可能會被收購,但這种想法僅僅是一個閃念,沒有細究下去,因為當時的网景公司的財務狀況在好轉。 然而,在巴克斯戴爾离開中國后,僅隔了3個月,從大洋彼岸傳過消息說,世界上最大的Internet服務提供商AOI,公司(美國在線公司)以42億美元收購了网景公司。 新創的技術型公司只要選擇一种賺錢的生意就可以興旺發達,然而冒險涉足潛在大市場時,大的競爭對手一旦紅了眼便會很快將其踩在腳下,更何況,网景遇到的又是像比爾·蓋茨這樣的對手。 但网景公司在4年短命中,竟讓自己產生了42億美元的价值,它不僅以這樣高的身价賣給了別人,而且巴克斯戴爾本人也進入了新公司的董事會,而神童安德森在新公司里也擔任了首席技術官的美差,這難道不能說是巴克斯戴爾的老謀深算?誰又能說巴克斯戴爾沒有取得成功呢? 采訪時間:1998年8月于北京 网景之“死” 神童奇遇 一切仿佛于夢幻。1994年3月,年僅23歲的神童馬克·安德森(Mare Andreessen)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會被著名的資本風險投資商吉姆·克拉克(Jim Clark)一眼相中。那天,安德森像往常一樣坐到自己的電腦前,打開電子郵箱,忽然發現有一封陌生的電子郵件,他用鼠標把它點開,原來是硅谷非常有名的風險投資家吉姆·克拉克邀請他一起合作、開發關于Internet例覽、通信軟件的新事業。此前,安德森開發出改變Internet网絡歷史的軟件Internet瀏覽器Mosaic,但剛出爐的Mosaic瀏覽器就像一個幼稚的新生嬰儿,默默無聞。 吉姆·克拉克的出現使得一切都不一樣了。倆人一拍即合,吉姆·克拉克投資共同創建了网景公司(Netscape公司),安德森和他的伙伴們不到兩個月就成功開發出Mosaic的新版本,并把它命名為Navigator(領航員之意),這是世界上第一個Internet网絡瀏覽器。然而,這位12歲就知道編程的神童也絕沒有料到命運之神會因此把他拋向劇烈爭斗的漩渦之中。一年多以后,网景公司走向股票市場,上市那天,网景的股票從14美元狂升至75美元,收盤价為58美元。更讓安德森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在上市的短短4個月內,网景公司的股票被華爾街的投資商推到了天邊,而安德森本人因此也從一個窮小子搖變成為億万富翁,因為他所持股份的价值已升至1.71億美元。24歲的安德森初出茅廬即榮耀加身,成為《時代》雜志的封面人物,被捧為第二個比爾·蓋茨,并成了每一位夢想在Internet上一夜暴富的天才少年心中的偶像。Internet時代似乎成為天才們最好美好的時光。 安德森似乎也不負眾望,几乎每6個月就推出一個非常有創意的瀏覽器,新浪總裁王志東對此曾撰文說:“我們一直在跟蹤网景公司的瀏覽器軟件,看到网景公司的前几個版本,1.0,2.0,3.0這三個版本都有非常強的創意,而且時間也跟得特別緊。” 安德森的美夢還沒有做兩天,就被气勢洶洶的蓋茨一拳打醒。1995年12月7日,微軟宣布了以Internet為戰略重點的計划,并拉走了网景的一些投資者,使得网景公司的股票開始出現下跌。 這一消息對剛剛成立的小公司來說不啻于五雷轟頂。誰又敢小瞧這位蓋茨?當初他以Excel電子表格軟件把蓮花公司Lotus1-2-3一步步擠出市場,硅谷圈里的很多人對此還記憶猶新,因此人們不禁在問,安德森這位新神童,能打贏久經沙場的老神童蓋茨嗎? 在慌亂之中,1996年,网景公司的一些人包括安德森在內都開始向外拋售股票,引起网景股票再次下跌。 然而,安德森在當時网景公司中并不是指揮戰斗的核心人物,它的核心人物是吉姆·克拉克從外面請來的詹姆士·巴克斯戴爾(James L.Barksdale)。 老將軍橫刀立馬 巴克斯戴爾是一位久經“沙場”、屢立戰功、典型的職業總裁。來网景之前他參加過三家公司的董事會。他曾是AT&T無線服務公司(Wireless Services)的CEO;也曾是McCaw的總裁兼CEO,并使該公司財年收入超過20億美元;也曾是聯邦快遞公司的CEO,在他的領導下該公司的財年增長從10億美元上升至77億美元,并發展到135個國家,成為第一個獲得“Malcolm Baldrige國家質量獎”的服務公司。 雖然巴克斯戴爾不是网景公司的創始人,在网景成立4個月之后才作為投資人進入董事會,在該公司成立10個月后才來到阿景,但這位頭發灰白、50多歲的老將憑著多年在商業運作上的聲望及經驗,使他一邁進网景公司便成為該公司的總裁及首席執行官。 巴克斯戴爾來到网景之后的6個月,將网景推向股票市場,并在隨后的4個月內讓网景的股標達到了天价,也讓所有的投資者都樂彎了腰,但也讓當時很多人都感到莫名其妙:一個免費發放軟件的公司怎么會引起當時投資者如此之興趣?當時的分析家們認為,這是由于美國投資者看中的是Internet的未來潛力,网景公司代表了Internet的未來。 巴克斯戴爾在當時占盡了天時,那時的美國人開始認可Internet,而巴克斯戴爾開創免費贈送游覽器是另有其深謀打算,即可以迅速占領市場。他想像著當人們已經習慣使用网景游覽器之后,再回頭收錢,另外還可為再銷售Internet、Intranet服務器軟件等,巴克斯戴爾把這种用免費游覽器開辟市場的作法比喻為進入企業市場“播种”。 巴克斯戴爾的“播种”是成功的,通過這种“播种”,再加上网景首創的WWW游覽器和閃電般的開發速度幫助其重新調整了整個計算机工業的思路,并使其占有85%的Web瀏覽器市場份額,這使其對微軟的未來构成了嚴重威脅。 微軟剛開始進入Internet時,由于巴克斯戴爾的存在,使得网景公司并不像很多人所想像得那樣不堪一擊。事實上,1996年,在微軟的猛烈反擊下,网景公司仍在提供不僅能利用微軟公司Windows 95、Windows NT、而且允許連到其他各种操作系統的產品上。网景在這一年內還銷售了100万套Internet和Intranet服務器軟件,网景公司銷售副總裁Strivats Sampath曾為此得意地說,IBM公司研制的Lotus Notes突破百万件用了7年時間,而同景推出百万套服務器軟件僅花了一年時間。” 网景公司推出的Web服務器在技術上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美國加利福尼亞的Creative Networks公司曾做了一項市場調查,調查對象是85家企業的IT站址,結果表明:就客戶滿意程度而言,网景公司的Enterprise Server的功能和性能獲得最高分,在23個類別中有17個得了最高分,其中包括可伸縮性、工業標准符合程度、總体性能和總体可靠性。 然而在技術多如牛毛的硅谷,僅憑技術出不了頭,因為這個時代再也不是20年前的時代,一家公司的成功靠的是一种綜合性的能量。而初步取得成功后的巴克斯戴爾大概低估了微軟的力量,在策略上犯下輕敵之過。微軟自發布了自己的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后,也聰明地照搬了网景公向用戶免費贈送的辦法,但微軟是通過与其主操作系統相捆綁來向用戶免費贈送的。与此同時,网景公司卻反而開始向用戶收取少量費用,這使得网景獨立的客戶端軟件銷售嚴重受挫。 在后來的技術創新上,网景公司的沖勁也漸漸不如微軟,王志東說,网景公司的瀏覽器在3.0版本之后,就看不見其新鮮的創意,后來大部分創意都來自于微軟,而不是网景。“毫無疑問,誰提供了創意,誰就有可能控制未來的標准。微軟的天天向上和网景的天天向下,使得兩者很快地接近了……在1997年連續看了网景的游覽器的几個版本后,我覺得非常失望,當時我感覺网景完了。” 王志東的直覺是正确的。据IDG報道:到1997年12月,网景仍然占有該市場的50.5%,而微軟只占38.9%。但到了1998年7月微軟在美國市場上所占的份額已上升到43.8%,网景占41.5%,退居第二位。然而在三年以前這一市場卻完全由网景一家獨霸,占有市場份額的80%。 1997年,网景的瀏覽器市場份額開始萎縮,微軟公司繼續吞食著瀏覽器市場份額,网景的Web開發重點從HTML向Java和ActiveX轉移,而IBM/Lotus正迫使网景公司重新考慮其客戶机捆綁策略。 盡管Java聯盟必須有Netscape的Web客戶机的支持才能取得成功,但同景重要的分銷商IBM和Lotus表示,不會以犧牲自己的產品為代价來支持网景公司。IBM公司說它將取消把网景与Lotus Notes捆綁起來的計划,相反,它將与微軟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建立關系。 正像一塊硬幣總有兩面一樣,世界上的好事与坏事總是連在一起的,如果1995年网景沒有被股市炒得那么火爆,也許不會引起比爾·蓋茨的關注,也許比爾·蓋茨不會那么快地揮師Internet,网景就可以悄悄長大。但是网景一開始的策略就不是悄悄長大,它必須靠自己的迅速成名來獲得華爾街投資商的關注,這樣它才能快速地融到它所需要的資金。 比爾·蓋茨是那种善于集中各种力量打漂亮殲滅戰的人,网景成功后,比爾·蓋茨為了爭得Internet軟件霸主地位,不惜解散Windows 97的開發組,將整個業務轉到Internet上來,對网景開始進行窮追猛打。 盡管巴克斯戴爾在一怒之下,把微軟告上了法庭,但老辣的巴克斯戴爾明白以网景的力量根本不是微軟的對手。他在1998年8月28日首次來華訪問接受我們的采訪時,說:“我們在心理上已經准備打輸這場戰役,我們是以失敗的心態來准備我們的策略。” 戰略大轉移 1997年年底,殘酷的競爭形勢使這家新秀陷入困境。1998年是网景公司悲喜交加的日子,這一年的1月底的第4季度報告顯示,曾經業績一路攀高的网景公司在3個月內竟虧損了8800万美元。當然,這是由于Web M覽器銷售的突降和來自微軟和IBM服務器軟件銷售的殘酷价格競爭所致。 网景公司不得不從其3200名雇員中裁減400人。1998年對网景公司將是困難重重的一年,除殘酷的价格戰之外,亞洲出現的金融危机、企業軟件拖長的銷售周期等不利因素外,它還需要向用戶說明其產品為何优于微軟。為了贏得用戶,网景將不得不證明其產品与許多不同的操作系統、傳統系統以及相互之間是相互易操作的。 尺月,网景公司向客戶贈送它的Navigator和Communicatior瀏覽器后,把投資重點轉向了電子商務產品的開發,向企業提供基于Internet的產品,并負責企業与客戶之間的連接。网景負責人說,這种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市場將成為网景公司發展的動力。3月,网景公司公布Communicator5.O源代碼,以期打擊微軟。 巴克斯戴爾心理明白:雖然同景公司仍擁有充滿希望的技術,但可能沒有足夠的財力承受打大折价銷售產品,与對手展開競爭。正如一位分析家所說的,“誰都不希望在Microsoft的火力線上投資”。 然而巴克斯戴爾像是一位大將軍,沉著老練、調度有序、耐心地指揮著网景這只小舟,以期在巨風驟浪里得以逃生。他一邊安慰手下,一邊教育手下,并開始實施一系列的戰略轉移,這一戰略就是將网景的經營重點從瀏覽器市場上轉移開,將主要精力放于企業級電子商務應用程序套裝軟件“我們分析微軟在該市場暫時不會投入太多”。 巴克斯戴爾將网景网址變成商業化的网址,還向其新的Net-center Web站點注入新的資源,希望借此將這個已經十分熱門的商業站點變成客戶心目中的頭號站點。從此,群件軟件不再列為公司的重點業務;而把重點面向中、小型企業業務,和桌面軟件,而准備好在關鍵任務的軟件領域里大顯身手。 新建立起來的Netcenter服務項目的內容主要包括,一,未來的電信服務,用戶可以為在線長途電話簽字、獲得賬單并從网景的网址上付賬,而网景因此便可獲得丰厚的收入。二,金融服務,該公司計划增加在線賬單服務。此外,該公司稱將允許其會員在网景的网址上存儲地址簿和個人金融數据。三,不准備提供內容服務,將在17類上与信息提供商進行合作,并戰略性的領域中達成交易,如計算、商業、新聞、体育等。四,計划代理在線貿易等。 沒過几個月,网景公司又獲得了新生,在网景完成的第三季度的業務報告,其業務較之去年竟有了20%的增長!總收為1.5億美元,其中1.1億美元來自于企業電子商業軟件,其中网址收入只有385万美元。在短短几個月巴克斯戴爾拿出來的戰略轉移收到如此效果也讓華爾街所始料不及,也證明了巴克斯戴爾這個“老姜”辣得不一般。 1998年8月28日首次來中國進行業務考察的巴克斯戴爾,春風得意地對我說,“這次來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我們瀏覽器之仗已經打完,我們已開始扮演新的角色,我們開始提供企業商業電子軟件和服務,我們并沒有被微軟打趴下!” 然而,如此振奮人的好消息,并沒有維持多久,美國市場調研公司公布的報告表明其商用軟件營業額的增長速度開始每況愈下,第四季度僅比第三季度增長2.1%,遠低于第三季度16%的增長率。 1998年10月份,网景針對使用該公司Web應用基礎結构的企業,制定并實施了一項新的電子商務戰略。此次調整的核心是一個即將出籠的營業額模塊,這個模塊可讓用戶訪問企業資源計划(ERP)應用和傳統系統中存儲的營業額信息,用戶還可在Web上獲得這些數据,用戶不必在新的后端系統上投資就可方便地開展電子商務。但觀察家們認為,面對日新月异的市場,這一計划為時太晚。 巴克斯戴爾似乎有些江郎才盡,巴克斯戴爾也不想再戀戰,采取《孫子兵法》里的最后一策——一走了之,將网景公司以非常好的价格賣給了最大的Internet服務提供商AOL公司。11月24日,是网景的消失日,它以42億美元的高价被賣了出去。 理念共享 經營者平台夯誰家 日本政府終于再也忍受不了其經濟狀況,發布了一個《經濟白皮書》,表白要調整其經濟結构,并力陳:日本企業組織落后是導致日本經濟衰退的原因之一,因為日本企業組織扼制了創造力。 日本政府之語如一劑猛醒良藥。然而,一貫號稱如鐵如鋼的日本企業組織何以落后了呢? 台灣著名的宏基電腦公司的董事長施振榮對此一語道破:“講得好听點,日本企業最富有組織性,這樣的組織往往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講得難听點,是一個最僵化的組織,它會限制創新。現在這個社會是爆炸性的、多元化的信息社會,最有价值的便是創造性的產品,IT業更是如此。” 知識經濟的喧囂,將個人的創造力抬到了一個最搶眼之處,有网絡第一夫人之稱的戴森說:“所有的企業都將發現,它們創造的越來越大的部分是無形价值。”因此,能否發揮人的創造性越來越成為衡量一個組織机制、組織管理好与坏的重要參數。 亨達集團董事長孔祥林曾提出這樣一個新概念,即經營者平台。他說:“經營者平台是一個有充分兼容性、立体性的企業系統文化。這個平台能創造出N個企業家、N個財富、N個高科技、N個市場机會。總而言之,能給員工提供無數個創造的机會与平台。” 經營者平台其實是一种寬松環境的營造,這种平台要有兼容性,就必須允許我們的企業家、有犯一些錯誤的權利,有展現個性不受傷害的權利,有發牢騷的權利。硅谷之所以充滿了創造性,無論在大環境、還是在小環境,都充滿了這种寬容。 硅谷公司里的環境寬松得有時令我們中國人無法想像,比如网景公司甚至會允許員工帶著自己的小狗或其他寵物一起到公司來上班,他們的理論是:員工工作很累時,如果与自己喜愛的寵物相處一會儿能放松下來,讓工作不感到乏味,這對員工的創造力有好處。 控制為輔、激活為主的管理体制,讓經營者平台為創造而夯,這一理念在國際上尤其在信息產業已悄然流行。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