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重視深度報道、綜台報道 中央電視台的新聞節目,從過去的每天一次、兩次發展到現今的十一次,這樣才真正使自己成為發布政令、傳播信息的重要的傳播媒介。 新聞的信息量是第一位的,但是真正發揮其輿論影響卻有賴于深度報道、綜合報道。比如70年代尼克松因“水門事件”下台,這轟動一時的“水門事件”,最初只作為零星信息,散見于報端。盡管事態引起關注,但在輿論上未形成聲勢。CBS的晚間新聞主持人活爾特·克朗凱特看到這些零星報告,就与他的同事商量,把各种媒体已發表過的關于“水門事件”的信息,集中起來編輯成專題新聞。同樣的信息,同樣的是非,但一經CBS晚間新聞集束式的報道,立刻在全美引發起一場轟動不息的效應。在這樣的輿論浪潮中,朝野震動,尼克松成為眾矢之的,被迫辭職。“水門事件”成為美國現代政壇上的丑聞,尼克松下台后,如果不是副總統福特自然接替他成為總統,并立即下了赦免令,尼克松難免身陷囹圄。 從這次報道中,可以看出單發的炮彈起不到集束式轟炸的效應。當然,這只不過是一個導致事態惡化的著名的例證。在中國,各种報刊和各种傳播媒介的協同行動,或單一傳媒的有水平的深度報道,所引起的強烈反響,也是有例證的。比如60年代的學習雷鋒運動,《人民日報》穆青等人發表的焦裕祿的專題報道。前者是各類傳媒協同行動,使學習雷鋒蔚然成風,雷鋒精神至今仍是人們行為准則;后者對蘭考焦裕祿的報道以情動人,令每一位讀者無不為之淚下,使得焦裕祿這一光輝形象歷時代而不衰,在人們心中矗立了一座丰碑,這就是綜合報道与深度報道的兩個例證。 當然,這樣感人肺腑的事例本身的价值足以引起轟動,但同樣的事例,如果不是從綜合与深度兩個方面作集中報道,可能該有影響的引不起轟動,也形成不了經久不息的效應。 擴大新聞的信息量,加強深度報道和綜合報道,這是當今世界大台所應具有的宣傳格局。 重視新聞評論的時效性 1993年歲末,中央電視台推出了《焦點訪談》這個評論性節目,在實現全天十一次新聞播放的同時,在綜合報道与深度報道中產生了自己的新聞評論。 《焦點訪談》已經越來越多地受到公眾的矚目,具有很高的收視率,但《焦點訪談》既然是一個新聞類型的專題節目,就應該以它的時效性先聲奪人,如果淡化了它的時效性,就失去了新聞評論的一個屬性。從目前來看,有些節目還不夠貼近最新時效。 對公眾關注的具有普遍意義的事件的評論,既可以是新聞性的,也可以是專題類的,如果离開了“新”這個特性,就成了一般的探討;另外,還有一個問題要想到,就是新聞性評論有連續性和進行式的特征,不必對正在發展的事物急于作出結論性的定論。 可不可以這樣設想,以當天的新聞事件為由頭,根据其在社會中受關注的程度,接著展開類似《焦點訪談》這樣的評論。對于國際上的突發事件,譬如,波黑又燃戰火,請几位專家根据已掌握的來龍去脈作一評述,也可以作一個展望,估計這重開的戰火會不會蔓延?或停停打打,重复歷史上固有的規律,或感到事態的嚴重性來表明我們的立場与憂慮,不必急于有結論性判斷,拭目以待。這樣既能引起公眾的認識,也沒有失誤的風險。這正像一場体育比賽,大賽前的分析,只是分析,并不是押寶,更沒有必要以預言的准确來顯示本身的真知灼見或料事如神,一切正在發生的事情都有不可逆料的客觀規律与過程,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現實。 國際新聞的評論因著种种情況,有時不太容易把握,但相比之下,國內的新聞事件的評論應該是相對容易操作的。對大眾關心的問題,我認為有必要立即進行深度評論。國內的突發性的新聞,大部分屬于在預料之中。譬如天災,如森林火災每年都會發生,一旦發生了,如果屬于人為事件,就應該進行評論,可以從我們并不多的資源和森林覆蓋面積談起,使得人人痛心,引起共鳴。再從火災發生的原因來說明只要努力和嚴格執行規章制度,不是不可以避免的。有些人為的事件甚至不是直接的肇事,譬如澳大利亞夏季火災,往往是碎玻璃瓶引起的,游人把飲料玻璃瓶隨意丟棄,或把瓶子砸碎,這小小的碎片在夏日陽光照射下形成了聚焦效果,而反射到樹干上就了不得,因為澳大利亞的森林主要是桉樹,而按樹到了夏季,桉油浸滿了樹干,一經強光烤灼,就在夏季形成令人頭痛的森林火災,這究其原因還是人為事故。我們林場的廣大干部与職工對于夏季防火是十分重視的,但不幸的是仍有很多事故不斷發生。人為事故、宣傳教育的欠缺与執法的不嚴,這正是任何一場火災報道之后可以進行評論的契机。再如,交通事故、工傷事故以及非法盜竊倒賣文物等,都是一些經常發生的事情,如有較大的案情發生,進行深人報道与評論是并不難的。今年美國政府居然允許李登輝訪美,當這一事件發生到一個嚴重關頭,就可以胸有成竹地進行評論,當然這只是指的負面現象。我們這樣一個偉大的國家每天都會有政治、經濟、科學技術等很多領域的成績信息,這屬于正面報道,對當天新聞發布的某种信息進行評論,也是較容易操作的。 以上的各种舉例只不過是信手拈來的几种類型。每天發生的大量新聞、一經報道就立即有備而評,這就是《焦點訪談》的由來或時效性。當然,并不是也不可能每期的評論都是當天發生的事件。只不過應該重視以新聞由頭作為評論的依据,才能更好地体現新聞性,只有具有很高時效的評論才更容易引起觀眾的興趣与關注。 重視正面宣傳 人們一般認為評論反面信息較為引人注目,很多從業人員也愿讓義正辭嚴的評論來匡扶正義,其實任何現象都有兩种截然相反的存在形式。 對事情進行批評時,最好能在評論時引證一個正面典型來扶正祛邪,這樣更有說服力。比如在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的案件中,在打假的同時,似乎就應找与前者規模几乎一樣的正面典型。如:不久前報道火車為何不能正點,因為一些道口無人管理,但能不能找出同類規模的鐵路道口管理得很好的例子呢?如果連一個也沒有,那就沒有可比性,憑什么根据要對某道口進行指責呢?因為沒有一處管理好的例證,使受批評者与受眾不能心悅誠服。可是一旦以正面例證,來證明只要認真抓管理,就會使火車安全正點和保證過往行人車輛的平平安安。這就使被批評的落后面,無可推諉其責任。 這倒使我想起一條新聞給我的啟示,山西相鄰的某兩個村的土地面積、人口和原來的發展水平一個樣,但是近年來一個村的党支部形同虛設,党的領導成了一句空話,而另一個村的党支部一班人擰成一股繩,領著大家奔小康,几年過去了形成巨大反差,前者越來越窮,后者越來越富。這對比的報道實在是說服力強极了。試想只單方面報道,無論是正面的致富村還是反面的滯后村,都不如對比地報道更能使人認識到,加強基層党組織的重要性。譬如,你如果說因為党支部的作用等于零,才導致了這個村的貧困,試想這個村的原來的領導會說,我們盡了力但沒有用,不信你們來試試,可能還不如我們。可是拿出一個條件相同的正面例子往那里一放,一比較,省去許多語言,就能使觀眾信服。新聞如此,我想新聞評論更應該如此。 有比較才有鑒別,有實例才有說服力。既可以今昔縱向相比,也可以左右橫向相比。焦裕祿同志一句名言就是“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新与舊,前進与落后,保守与開拓,善与惡,美与丑,幸福与痛苦,悲哀与歡樂,多病与健康,失敗与成功,都是相對而言,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沒有黑就沒有白,沒有高就沒有低,沒有正義就沒有邪惡。因此無論是贊揚或批評都應該有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今昔縱向發展的經線,与左右橫向延展的緯線的交匯點。我們的評論立足點是在正中,扶正祛邪,匡正視听,而且要不偏不倚,客觀公正。 告誡人們不應這么做,但必須示以應該如何做,為什么不應這么做,從法律、法規、道德范疇去闡述。同時也應以正面典型樹立在目,使不這么做的人沒有借口。總而言之,新聞性評論要有兩個特性,第一個特性要新,如果焦點不新,就喪失了新聞性,第二個特性就是應該有說服力,如對比性,否則一味指責与一味表揚都不能使人心悅誠服。 我所希望的新或以當天新聞線索為依据為由頭,并不是要占評論全部,只是提出一种思路,如有可能會更加吸引觀眾視听。 但在評論中,無論是提倡或是批評,在一個典型中總有橫向与縱向的可比性,這一點似乎更應予注意,當然絕不意味著一定要并列評論,對任何事物可比性的反方,只要能點到就夠了,但起碼也要點到。 重視發聲的基本功訓練 最近一個時期年輕的編輯記者走上屏幕主持或以自身的聲音与形象進人采訪現場。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現象,使主持、評論、采訪人員的來源擴大了一個必要的,甚至是重要的領域。 多年前中央電視台几位德高望重的記者也曾走上熒屏,也曾取得過很引人注目的影響,但沒有堅持下來,究其原因,我認為是我們的一批前輩記者不是以文字或以寫作為主業的記者,盡管他們運用鏡頭蒙太奇很精采,但運起筆來,大部分人顯得還不到位。寫作能力應該是走上屏幕的主持人、評論員、記者一個重要的基本功。 今天走上屏幕的新人們,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較好的寫作能力,較開拓的眼界和与我們當年走上崗位不可同日而語的對電視的認知。因此,在這樣一支富于朝气的年輕隊伍中培養一批新聞節目主持人与采訪記者,是大有希望的。 當然,任何高水平的人初上熒屏,都應該了解与掌握熒屏上与話筒前的基本要求。 在政治素質上与政策上,我不足以對我年輕的同行指點。但在熒屏上的形象与話筒前的發聲,我有一點体會,可以与大家探討。 不論你思想多么敏銳,報道与評論角度如何精當,多么能說會道,但是一肚子學問,一腦子點子,都必須通過聲音与形象表達出來。所以,屏幕上的形象与聲音就是你傳達自己思想、文化、知識、情感、是非、好惡以及所要傳遞的信息与哲理的載体。 詩人通過節奏与韻律,平仄与對仗巧妙地抒發情感,畫家靠畫筆与顏料勾勒出常人難以描摹的線條和色的堆積濃淡來成就作品,作曲家把心靈產生的稍縱即逝的音響形象化作符號准确地記錄在譜紙上,樂手們通過各种管弦樂器按照作曲家限定的音高,調試配器,奏出美妙的樂聲,同時附加上自我的理解与表現;演講者用火一樣的激情与劍一樣的唇舌煽動起听眾的情緒;而電視主持人和評論員、播音員,靠的是屏幕上自我形象的塑造和話筒前發聲吐字的技巧。不研究這最后一個与觀眾接触的環節,光憑滿腹經綸,一腔熱情和良好的愿望,都永遠不可能在熒屏上達到自己最滿意的效果,也不會激起觀眾對你的喜愛和進一步產生的信任。 我并無意在本文中論述演播技巧的A、B、C。有志鑽研者可自我研習,可向別人討教,但一定不能認為這最后的一環,最可以忽略不計的可有可無的技巧。 主持与演播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領域,有自身的規律与体系,需要探討實踐,也需要理論來指導。 藝術的表達手段与技巧正像武術的各個門派,南拳北腳,內外雙修,十八般兵器各有精妙,各有絕招,但是不可以一上來就無招無式自然門。 聲音能否動人正像造句与練字一樣,句子人人會造,識字的人,人人會提筆寫字,但從中練就的神韻高低有天壤之別。所以要以聲音傳遞信息為公眾服務的人,特別是專業人員,也一定要好好修煉自己的聲音和吐字發聲。尤其是話筒前的吐字發聲,正像一篇錦繡文章配以优美的書法就更能使觀者愛不釋手一樣。 重視塑造自己的形象 我們喜愛的屏幕形象并不應理解為就是生活中我行我素的形象。應該是追求真、善、美的形象,是高于生活中本來面目的形象。 真就是真摯,不矯揉,真有知識,真有情感,而且并不賣弄,恰如其分。 善就是應有一顆愛心,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觀眾,愛生活,愛工作。能在屏幕上盡心盡力為受眾服務的專業人員,具備應有的政治素質与立場。希望國家繁榮,民族興旺,人民安宁,社會穩定,謳歌光明,鞭苔陰暗,扶正祛邪,与人為善。 美就是真誠善良內心完美的体現,屏幕上的專業主持人,不能像選美那樣完全以外觀取人。當然,也不能以美為敵,美有什么不好。形象基本上要順眼,再加上完美的禮儀、形体、表情、動作等勢態語言的修煉,就能給觀眾一個親切、美好的形象。這樣,會使觀眾不論你在講解他感不感興趣的話題,都會喜歡你,多看上你一會儿,這就叫魅力。 不注重外形技巧的修煉,認為你應該欣賞我高人一籌的學識,這就叫自欺欺人,不會有好的效果。 我們的主持人、評論員、播音員,是党、政府和人民給我們設置的工作崗位上的宣傳員。因此,在工作中的個人的因素應該服從于這個崗位的需要,也要去塑造形象。 盡管我們在一個十分重要的崗位上工作,但我們自己又是人民中普通一分子或是党的普通一員。因此,我們要貼近受眾去進行播講,要像在家庭的氛圍里和自己的親人,和自己的長輩,和自己的愛人,和自己的朋友交談一樣,和顏悅色的交流。切忌不可以有凜然不可侵犯的裝出來的聲威,我們不是坐在衙門里升堂的老爺,即使是老爺也要有平民意識,包公我們都沒見過,但電視劇中我們承認的包公的形象,對老百姓也是和顏悅色、溫良有加。 就是在播講一种批評性的稿件,也別忘了,是告訴你的親人發生了什么事,而不要把面前的受眾當成是你在稿件中批判聲討的那個對象或事件。傳遞正義地聲音不可以怒目金剛,我非常不理解一些同志為什么非要對觀眾擺出一副皺著眉頭、冷著面孔的神情,你要知道觀眾不欠你什么,倒是你自己應該時時想想在眾目睽睽之下,不溫和、不親善對得起觀眾嗎?你可以在自己家里愁眉苦臉,你可以在生活中裝成一個硬派小生,但你現在在屏幕上為億万人工作,和顏悅色,心平气和,表現出良好的教養与風度,才是一种中央電視台的大家風范。笑容可掬,親切和藹并不是一件坏事,既是樂觀心態,也是審美上的一种認識。多一點笑容吧,笑這一部分肌肉的牽動,在5百万种動物中,唯有人才具有。 平等待人,這是受眾的需要。 客觀公正,這是我們党的新聞的一個原則。在報道評述一個事件時,能否做到這一點,在很大程度上是靠信息的傳遞人——主持人來完成的。 近一個時期,在一些節目的片斷中,看到我們的一些采訪人員的采訪,有個別同志,太感情有事,有時對采訪對象顯得粗暴,特別是對處在所批評的事物与現象中的人,往往輕蔑之情溢于言表,說話就顯得嚴厲。別忘了,你面前還有億万觀眾在看著你。記者是現場報道者,并不是警察,不是執法者,即使是執法者也不能將自己塑造成對什么人都那么簡單生硬的形象。 听說有個別同志提倡一种所謂粉碎性的追問,這不但不符合新聞道德,也太有點“欺行霸市”之嫌了。面對很多不好的現象,當然會引起我們個人的義憤,但一位成熟的記者,對一些現象也不必大惊小怪、要有大將風度,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嫉惡如仇,不必表現在表面,思悠悠恨悠悠,恨到何時方始休呢? 個別小報記者愛惹事生非,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千万不要降低到那么低的水平。連默羅當年都因愛惹事生非才被逼退出CBS,可見連西方也不見容于報道失度的人。 有一次,我在一個火車站下了火車,忽然一支話筒塞到我面前,再一看燈光、攝像机也對著我,几位年輕人連招呼都不打,就一連串的“請問……”,“請問……”,我搞了這么多年現場采訪,采訪過國內外許多政要,也采訪過許許多多的尋常百姓,我的應對能力,可以說任何突然襲擊都不至于使我手足無措,亂了方寸。但這一回我真的生气了,我為這种現象有悖新聞采訪原則而生气,我想教訓一下這些晚輩。一握話筒我問他們:“你們是哪儿來的?是干什么的?誰答應回答你們問題了?”他們頓時傻了。當然,這只是一剎那,接下來我拍了拍位小伙子的肩膀,我說,別介意,一會儿我一定幫你搞完這個節目。 在隨后的采訪開始前,我對他們說,現在很多人以為新聞自由,就是可以自由地向任何人提任何問題,西方的新聞自由也不是這樣。你必須充分尊重被采訪人員的自由,第一,人家愿不愿接受你的采訪,第二,人家愿不愿回答你提出的所有問題。自由要体現平等,不平等就不民主,當然我們這里所說的自由、平等、民主,只是一般意義上的形容。你采訪國家領導人,采訪你們頂頭上司也是這樣嗎?不是吧,那干嘛對一般人這樣呢?這不是欺負老百姓嗎?誰給你的權利。 采訪提問要像迷路時的問路,不能像公堂上的“審賊”。 現在即使審問犯人也不能搞逼供,所以無論你的采訪對象是什么樣的狀況,采訪者要以客觀的身份出現在采訪現場。 咄咄逼人的提問,逞口舌之利,那不是一种令廣大觀眾心悅誠服的形象,不能持久。 任何一位在屏幕上出現的主持人、評論員、播音員,毫無疑問的是想征服觀眾,博得大家喜愛,但過于想出風頭反而适得其反,尤其在新聞報道与評述中,絕不能追求一鳴惊人或嘩眾取寵的效果。即使在西方,一向素以輿論自由自詡,但在那里也分成兩种流派。試舉大家所熟悉的人為例,一派當屬默羅和仰慕与追隨他的丹·拉瑟。默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這里是倫敦》這一冒著生命危險而現場直播戰況的節目,贏得了高度聲譽。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回國時,美國公眾把他當成凱旋的英雄。可是在他主持《面對面》等欄目,并自掏腰包做廣告,播出了抨擊麥卡錫的節目,并進而動員輿論擊敗了麥卡錫主義以后,CBS董事會卻終于暗地里抱怨他好出風頭,意事生非,逐漸對他的節目加以限制,致使默羅憤而辭職。他的下一代CBS的晚間新聞主持人沃爾特·克朗凱特從一接手就小心謹慎,當后來他的聲望非常高的時候,曾拒絕過董事會給他每天自己評論一分半鐘的決定,盡管他主持過報道“水門事件”以及對要求約翰遜從越南撤軍有過兩回大膽的報道与評論,但就他20年的工作來看,基本屬于穩健型,被同行稱為在最謹慎的行當中工作的一位最謹慎的人。而克朗凱特的接班人丹·拉瑟卻隔代遺傳,非常像默羅,在采訪中也故意穿一件陸軍士兵的軍便服,在他的辦公桌上放著默羅像。我1993年在CBS參觀,他陪著我們首先介紹默羅屋。在80年代他曾在電視上与當時的副總統布什唇槍舌戰,使布什狼狽不堪,但緊接著丹·拉瑟收視率不是上升而是下降,這說明美國公眾也未必喜歡咄咄逼人的主持人。另外一位穩健類型應推約翰·根室,他的宗旨是決不搶發新聞。當然,在現實工作中我們不能簡單划類,也不好輕易判斷誰是誰非,只不過順便說說算作提醒自己吧。 現場采訪者在提問中,應事先有所准備,而且不要在提問題時,搞得花里胡梢賣弄自己的聰明。有的人故意在提問時拉拉雜雜披上一大通背景材料,炫耀自己,這實在令人反感。問的比答的多,這就失去了采訪的意義。采訪人与主持人的最主要功能,是要突出采訪對象,盡量使自己的對象能完美地表現,多管對方著想,可千万不能把對方當成陪襯自己的龍套。否則,這就失去了對人的基本禮儀。有的采訪都不會使用敬語,不懂基本的禮貌,在舉止言談和舉手投足注目上,表現缺少基本教養。在正式場合著裝与儀表也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當成隨便与瀟洒的不修邊幅的文化人。還是一句話,你自己選擇什么生活方式那是你自己的事,可是在工作場合那就不是你自己想怎樣就怎樣的事了。我們的主持人与屏幕上出現的任何工作形象,都應代表整体的水平与欄目的風格,和大眾貼近就要尊重大眾。 我想只要努力,就沒有任何不可改善的難點,只要為電視盡心盡力,觀眾就會看在眼里。沒有天生的完美主持人,但只有不斷追求,才有可能成功。誠所謂:“說者千釣力,聞者始動衷。” 寫于1995年3月北京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