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五章 西歸心似箭


  
  血的教訓,終于使張良下定決心投奔劉邦。這一抉擇他在橫流的滄海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開始進入“帝者師”的角色,為實現他人生的管燕之夢,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公元前206年,中原大地衰颯秋色,楓葉如丹。
  張良与何肩帶著一百來名士兵化裝成楚軍,繞開大路晝伏夜行,一路上有惊無險,眼看已离陽翟不遠了。
  天黑不久,他們隱伏在一個偏僻小村里正打算出發。突然接到先遣探路的人回來報告說,前面二三十里有一支數万人的大軍正安營扎寨,一打探是新韓王鄭昌率部赶往陽翟。
  怎么辦?走還是不走?
  何肩有些沖動,何不去沖擊一下,趁天明熟睡,也無防備,放它一把火,突然襲擊,然后迅速离去。
  張良沉思片刻,搖了搖頭:“不行,人太少,無异于以卵擊石。”
  但是,就這般悄然离去,卻又實在不甘心。
  張良突然問道:“我們不是和楚軍衣著打扮一樣嗎?手中不是還有調兵的節符嗎?”
  “對!司徒想怎么樣?”何肩不解地反問。
  “又叫司徒!”張良很討厭這种叫法。
  “你的意思是……”
  “我們不能与他們拼人多少,要想法掏它的心!”
  何肩拍案而起:“我們何不直接去見鄭昌,就說是霸王派來的,然后就把他劫走,這几万人不就無頭自散了么?”
  張良點頭認可,然后找了几個人來詳細交待了夜襲鄭昌的布置。
  天黑盡了以后,大家上馬直奔大路而去。上了大路之后,就向鄭昌大營明目張膽地急馳二三十里地一眨眼工夫就到了。
  何肩帶著几個人上前,理直气壯地大聲說道:“我們從彭城來,霸王派我們來向韓王下達緊急詔書,赶快通稟,不要耽誤了時間!”
  營門衛士一見這支穿著楚軍戰袍的騎士,一個個威風凜凜,根本沒有敢對他們有絲毫一點怀疑,只是說:
  “請交出符節驗證。”
  何肩從怀里摸出一半調兵符節,從馬上拋給衛兵,他一接過就轉身進去了。
  這一百騎兵沒有誰下馬,更沒有誰想松弛一下。此刻,真可謂如臨大敵。只見這一馬平川上,營寨逶迤,篝火熊熊,步哨林立,戒備森嚴,不禁令人倒吸一口冷气,怦然心跳!
  少許,便有一將尉走了出來,對何肩高聲說道:“韓王有請!其余士兵請下馬進營歇息,然后用繕。”
  何肩回答說:“不必了,就在營門外等候,我們拜見完韓王,還要星夜赶回彭城复命!”然后下馬來,對一邊兩位侍衛說:“我們進去吧!”
  說完就跟隨那位將尉大步走了進去。
  張良化裝成了士兵留在外面,因為他在彭城期間見過這位吳令,所以不能進去。更主要還是,他必須在這里觀察動靜,指揮進退。
  何肩五人被帶至鄭昌的大帳外面,將尉只請何肩一人進帳,其余四人在帳外等候。
  何肩入帳与韓王見禮后,見將尉仍侍立在側,便對韓王說:“霸王有絕秘之言要我稟報,請摒退左右。”
  鄭昌只好叫自己貼身的將尉出去。
  可是這個將尉有些遲疑,正抬步向外走,突然想起了什么,猛然轉身大聲對韓王惊恐地喊道:
  “韓王,他是張良的部下!”
  話音未落,何肩已一劍將他殺死。門外的四位一听見帳中有動靜,便留兩位封住門口,另外兩名飛快地閃了進來。
  原來這位將尉在奉霸王之命隨新韓王西進之前,曾奉范增之命在彭城之外暗中監視張良帶來的這一百人馬,因此見過何肩。帳外燈火暗淡,因此未曾察覺。進帳之后燈光明亮,他便覺得此人怎么這般面熟?剛要出去才猛然想起。但話剛出口,便已成刀下之鬼。
  鄭昌剛要喊人,左右兩柄劍已架在他的脖子上,沖到喉嚨的喊聲又咽了下去。別看這位平日威嚴無比的封疆大吏,此時此刻不禁面如土色,兩眼觳觫,渾身像篩糠一般地抖了起來。
  “壯士饒、饒命!我、我的座椅后面……箱、箱里……有、有金銀珠寶……”
  “你以為我們是打劫的強盜嗎?跟我們走!”
  一個人知道自己非死不可時,反而還會勇敢起來:“你們以為在万軍之中劫持主帥就那么容易嗎?走出帳外不過十步,你們就會陷入重圍。你們可以殺死我,但也別想活著出去。”
  何肩想,先把他誆出營門再說。于是便對兩位同伴說了聲:“放開他!”
  鄭昌以為他的威脅發生了效力,便說:“諸位壯士有什么事要我辦,不妨實言相告。”
  這位新韓王想摸清底細,張良手下這伙人,深夜闖進大營究竟想干什么?要錢,要命,還是另有所圖?
  何肩故意說:“韓王放心,我們深夜造訪,既不圖財,也不害命,子房先生身為韓國兩代宰輔之后,難道新的韓王不該見見他嗎?”
  鄭昌靈机一動,裝出一副熱忱坦然的樣子說:“子房先生為天下名士,我心儀已久,既然駕到,還不快請進來!更何況子房先生身為韓國貴胄,官至韓國司徒,今夜歸來,理當隆重接風!我新拜韓王,尚有許多國事垂詢,有請!”
  何肩洞察其奸:“不打扰韓王了,子房先生只求韓王在營門一見。”
  雙方陷入了僵局,鄭昌明白,此刻張良是不會進來的。要知道張良是何等精明的人物,鴻門宴尚且奈何他不得,自己這點小聰明玩得過他嗎?不能強求他進來,但自己卻不能不出去,除非不要自己這條命!于是他只好說:
  “難道你們就這般劍拔弩張地送我出去?未免太把我這十万軍營小視了吧!”
  “好吧,韓王理當送我們出營,彼此心照不宣就行了。如有意外,我們就難保韓王生命安全了!”
  何肩說完向兩位遞了個眼色,于是各自便收起武器,護衛著鄭昌走出帳外。從中軍帳通向營門的路有那么長,路邊一片篝火熊熊的營寨,崗哨遍布,巡邏的士卒穿行其間,更有不少將尉迎面而來,畢恭畢敬地佇立道旁行禮讓路。
  鄭昌在尋找机會,但他不敢吶喊。他知道稍有异動,身后兩位彪形大漢的短劍就會刺進他的背心。
  一步一步向營門走去,他本來想把腳放慢一些,但前后左右的挾持著他的人,不容他有絲毫放慢。走著走著,冷汗已濕透背心。
  正要靠近營門,他突然听到身后喊聲大作。回頭一看,只見一支衛隊舉著火把追來,兩邊的營地里也聞听沖出許多士兵。
  鄭昌心頭正掠過一絲欣喜。兩柄鋒銳的刀尖,已緊緊頂著他的背心,他耳旁低沉而威嚴地吩咐道:
  “赶快命他們原地不動。否則一刀結果了你!”
  鄭昌只得命令跑在最前面的一個將尉:“傳我的命令,大家勿惊,原地待命,不得放肆!”
  將尉大聲傳令,四面逼進的人立刻停住了,頓時眾口緘默,万馬齊喑,火把照得如同白晝,几千雙眼睛直盯著韓王這几個人。
  營門內外全是刀出鞘、弓上弦,千鈞一發,一触即發。
  營門口的大道中央,只身立著一個單薄瘦削的身影,那是張良。
  鄭昌走上前來,何肩等人散開。他与張良,一個在營門內,一個在營門外,相向而立。
  “子房先生,久違了!”
  “何言久違,不久前才与鄭大人在彭城一別,今夜路過大營,打扰了!”
  張良不愿稱他為“韓王”,他覺得這對自己是一种莫大的恥辱。
  鄭昌說:“子房先生乃天下名士,今夜有幸相見,何不請進營中暢飲,以便討教。”
  “恐怕是進得去出不來吧?”張良微笑著說。
  “鴻門尚且不懼,區區小營算得了什么?”
  “此情此境,恐怕今非昔比了!”
  張良獨自坦然大笑。
  “既然如此,子房先生有何吩咐?”
  “今夜路過大營,只有一件小事相求,我有致霸王書信一封,請大人代為送達。”
  張良從怀里摸出書信一封,雙手交給鄭昌。
  鄭昌說:“請放心,明日即派專人送往彭城。”
  張良說:“臨別有一言相贈:天下扰攘,當擇有道者事之!”
  鄭昌說:“先生教誨,謹記不忘!”
  “告辭!”
  張良轉身上馬,何肩和四位隨從也相繼上馬,然后百余騎縱馬馳去。
  鄭昌手里拿著那封信,一動不動地呆立在大營門口。
  將尉急忙上前說道:“韓王,快下令追吧!要不就讓他們跑掉了!”
  鄭昌轉過身來說:“追什么?霸王在戲下屯兵四十万,尚且不能傷他一根毫毛,去追赶能有什么便宜占嗎?”
  鄭昌只下令今夜格外加強戒備。第二天,他就派專人將張良致楚霸王的書信送往彭城。
  西楚霸王封鄭昌為韓王,命他帶十万人馬前往陽翟,以防劉邦出關,一直左顧右盼日夜難安。北方不僅齊王田榮、代王陳余公開背叛和他作對,而且彭越在田榮的支持下也越來越放肆,不時在梁地扰亂,時時威脅著他的后方。他想西攻三秦,又怕田榮等乘机攻占他的后方,使他有家難歸;如果北討田榮,又恐劉邦西出,使他腹背受敵。
  他正舉棋不定,近來又和亞父范增越來越談不攏,總覺得這位脾气古怪的倔老頭子,事事總是故意和他作對,使他越來越難以忍受。
  衛士通報,韓王鄭昌的使者送信來了。霸王急不可待地叫他馬上來見,使者一進殿他就問道:
  “韓王到達陽翟沒有?”
  “稟霸王,韓王离陽翟已經不遠了。”
  “他派你送信,是不是得到劉邦有什么消息?”
  “回霸王,不是。韓王派我送來的,是張良要他轉致霸王的一封書信。”
  “唔,張良?!”
  他一听到張良的名字就火冒三丈,他竟然從我的眼皮底下又溜掉了!他肯定是寫信來戲弄我和羞辱我,我不看!
  他接過信在手,像捧著一個燃燒得火紅的炭圓,急忙把它扔掉。
  信使拜退后,他還獨自坐在那里生悶气,他的目光又不知不覺地落到地上那封信上。
  他既然已經逃脫,為什么又還要再寫信給我?他突然又強烈地產生想看一看這封信的愿望。我怕它干什么?就算他要罵我,我也要看能罵出個什么名堂來!
  他叫衛士把信拾起來,然后獨自拆開來細細閱讀。讀著讀著,他樂了。這個張良,我要殺他,要他的性命,他卻毫不嫉恨。全當沒有這回事一般,一句話也不曾提起。反而說,來彭城期間承蒙款待,不胜感激之至。有一段話尤其引起了他的注意:
  
  “我想奉告霸王,听說霸王得知漢王從漢中發兵占領三秦之后十分震怒。其實霸王應當息怒,因為漢王得到關中并不算過份,只不過是得到他早就應得的地方,絲毫沒有違背眾所周知的入關約定。只要達到這個目的,就算滿足了漢王的要求,他也就再沒有向東出關的愿望了。”

  項羽把這段話看了又看,心情有十分矛盾。他不斷提醒自己,別信他的花言巧語。別再上他的當,張良和劉邦絕對是一個鼻孔出气。
  但是,看過這封信之后,項羽心中的兩難選擇不知不覺已悄悄發生了傾斜。他突然舉盞將酒一飲而盡,站起身來踱步,一個新的征伐計划正在他的胸中醞釀成熟。
  一陣瑟瑟的寒風吹來,枯干的黃葉正滿院飄飛。他知道齊、魯、燕、趙的北國大地正是冰天雪地,黃河已經封凍,他的江東子弟是難以在這樣的气候條件下作戰的。
  他決心已定,等到一開春,他就要親自率領大軍北征,与齊王田榮來一次生死較量!
  又一陣寒風卷來,把張良的書信卷了起來,正好向他迎面飛來,他伸手一把將它抓在了手里……
  漢王重新占領關中之后,他打算把都城建在櫟陽(今陝西臨潼縣東北約七十里地)。
  一天,劉邦得到來自彭城的一個令他震惊的坏消息:韓王成已被項羽殺死,張良生死不明,鄭昌被項羽封為韓王,正率領大軍進駐陽翟!
  有一點劉項都有共視,他們都看不起韓王成,一個十足的窩囊廢!劉項也同樣各自心中納悶過,精明過人的張良,何以會舉荐這么一個人為韓王?因此,韓王成之死對劉邦來說僅僅同情而已。
  但是當他听到張良生死不明的消息時,他的心情變得沉重起來。說不定他早已遭到項羽的暗算,他知道項羽對張良恨之入骨,只因為張良幫助了他的緣故。身居虎穴,再有智謀也在劫難逃。即使躲過了項羽,也難逃過范增。思前想后,清夜捫心,劉邦難以入睡。等确切地證明張良已死,他要為張良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祭奠,他要痛痛快快地放聲號哭,淚洒關中祭子房!
  他時時感到歉然的是,自己還未來得及對他進行封賞。
  不過近些日子,他又在暗暗地想,既然生死不明,總未蓋棺論定。他打心眼里總不愿意承認張良死了,如果哪一位臣下在他身邊談起張良死了,他總是要說“未可料也!”。他派出了好些人出關外查訪張良的下落,如果他還真的活著,如今韓王成已死,他不是就要實現他的諾言,回到他的身邊來了嗎?說不定什么時候,張良真的出人意料地出現在他的面前!
  他在等待著這一天。
  派出去的人一個個回來了,然而帶回的都是一個個令他失望的消息。相反,令他不安的是等鄭昌站穩腳跟后,便要揮師西進殺入關來,到時候霸王還要派兵援助。等到重新占領了三秦,霸王再全力北上,消滅齊王田榮,最后一統天下。
  關中的气氛又頓時緊張起來。
  劉邦立刻調兵遣將,作好了迎擊鄭昌的周密安排,正嚴陣以待。
  劉邦入關后的第二個冬天又到了,天黑以后,他坐在熊熊的爐火邊飲酒,想去年在霸上扎營,也是一個寒冷的冬夜,張良突然前來向他報告,明天僅距四十里之遙的戲下,項王的四十万大軍要向他的十万人馬扑來。幸好有了張良,才有項伯的通風報信,才有第二天的鴻門之宴……
  子房,如果你還活著,今夜你在何方?如果你真的死了,魂兮何時歸來?
  他心中感到無比沮喪。
  一位姬妾又為他斟滿一盞酒,他揮了揮手叫她退下,獨自默默地坐在那里,炭火把一張眉頭深鎖的臉映得通紅。
  侍衛通稟,有緊急軍情報告。
  樊噲的一名將尉進來稟報說,鄭昌派出一小股部隊,入關偵察漢軍虛實,已深入到离櫟陽几十里的地方。
  漢王大為震惊。
  這小股部隊又冷又餓,行動遲緩,漢軍一舉將他們包圍。楚軍也未曾有絲毫反抗,兵不血刃,束手就擒。
  “人呢?”劉邦高興而又急切地問。
  “已全部押解到。”
  “把為首的几個押進來,我要親自審問!”
  很快,三位楚軍的頭領被帶了進來。兩位身材高大的將尉步履艱難,一位不知是受傷還是病了,被抬了進來放在地上。
  不知為什么,劉邦一雙眼睛死死盯住那一位大胡子的臉,他突然大聲吩咐:“把燈拿過來!”一位衛士把燈舉到那人的面前,他惊呆了:
  “你、你不是……”
  “漢王,我是何肩!”
  “子房呢?你快說!”
  地上躺著的那位掙扎著要坐起來,劉邦突然明白,奔了過去,高興地大聲叫著:
  “子房!子房!你真的回來了嗎?”
  張良用微弱的聲音回答說:“漢王,我回來了……”
  說完又昏厥過去。
  劉邦和大家一起,小心把張良扶上自己的臥榻,為他輕輕脫去身上冰冷的護甲和雨雪飄濕的衣裳,換上厚厚的寒衣,并將火爐挪進他的身旁,讓他的身子暖和起來。
  張良帶領著這一小股隊伍,不敢走大道,盡在崎嶇險峻的山路上爬行。天气越來越冷,大家都沒有寒衣。快到關中時,隨身帶的干糧又快完了。他們只有加緊赶路,又冷、又累、又餓,再加上張良本來就体弱,因此在路上就病倒了。
  他吩咐何肩,進入關中后,遇見漢軍誤會他們是楚軍時,千万不可抵抗,以免誤傷人命,讓他們押去見漢王就行了。
  凍僵的身子暖和過來以后,再吃下了熱騰騰的飯食,張良的精神好多了。他要下榻到他住的地方歇息,劉邦將他按住,今夜就讓張良与他同榻抵足而眠。
  張良堅決不答應,如今畢竟不是當年在下邳城外的第一次夜談了,沛公已身為漢王,他們如今已是君臣關系,豈可無禮!但是漢王說什么也不准他走,君王之命又不可抗拒。他只好坐起身來,在榻上向漢王恭敬地一拜,虛弱身体又支撐不住,劉邦連忙伸手扶住他大笑起來:
  “算了吧,子房!免禮,免禮!”
  等到喘過气來,張良才問道:“漢王,這里是咸陽的宮廷嗎?”
  “咸陽的秦宮早已被項羽燒得干干淨淨,我已經搬到櫟陽來了!”
  “漢王現在有何打算?”
  “等冬天一過,我就殺出關中,和項羽拼個你死我活!”
  “漢王還是宜后發制人。”
  “這話是什么意思?”
  “現在項羽正舉棋不定,不知先西進攻打漢王好,還是先北上討伐齊王好?因此宁可后發制人,讓項羽先去攻打田榮。”
  “的确是這樣。”
  “那么,漢王應該做出得到關中就滿意了的姿態,讓項羽暫時先放開你。等到他率領大軍北上,去攻打田榮的時候,漢王就可以乘虛而去,直搗彭城!”
  “很好!”
  “因此,漢王一定要盡快在關中站穩腳跟,取得民心。”
  “子房,你的身体虛弱多病,就別跟他們去沖鋒陷陣了,以后就留在我身邊,幫助我運籌謀划吧!你回來我的心里就踏實了。”
  劉邦封張良為成信侯。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