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日文版序



  我小的時候,街上有從事各种職業的人,有煉鐵匠、染衣匠,也有伐木師、燒炭師,還有專門為蓋房而舖基石的人。因為受地域和風土的影響,他們活計的內容總是隨季節而變化。因此,那時候人們不用看日歷便可以從這些匠工手里的活計中感受到季節的變遷。又因為這些匠工常年勞作和生活在我的周圍,于是,自然而然地就給了我一個觀察和接近他們的机會。我時而是透過自家的窗戶,時而又是坐在臨街的堂屋,饒有興致地觀望他們運用那雙巧手做工的模樣。有時看到蓋房子的木工,我會討一塊端木來玩;也會惊异于竹藝師用片刻的工夫竟能將一條條的竹片編成個美麗物件;鐵匠屋里燒火用的風箱在我眼里成了能施魔法的道具,他的主人簡直神奇無比。于是,我幼小時便懂得了,工匠們的手藝是經過時間的積累才磨練出來的,還明白了工匠們所使用的工具是真正的傳家寶。天長日久,匠工這一職業真的成了我的向往。

  后來,在我漫長的旅行生涯中,每當我來到一塊新的土地,又發現那里還有我沒見過的匠工的職業。海邊有以海為生的匠工;江邊有靠江為職的匠工;山林深處的小村庄里也有傍著山林吃飯的匠工。那奇异的工具,作業時發出的美如音樂般的聲音,無不引發著我的好奇,直到現在仍記憶猶新。

  童年時,伙伴們大多都是出自匠工的家庭,所以,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常常是听他們拍著胸脯,豎著拇指大夸特夸自己的父親如何如何了不起,我甚至還有過几次“幫把手”的机會。活計不是只屬于父親一個人的事,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份儿。

  然而,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這些适合于地域風土的匠工的職業,慢慢地不再被人們的日常所需要了。匠工們一個個精工細作、破損后還要修修補補的東西從生活中消失了。它們變成了机械化工厂里統一制造出來的成品。既看不到制造它們的工人,也用不著考慮如果用坏了修補修補再接著用的問題。“用坏了扔掉”看上去是一种新的、合理的消費觀念。再后來,更有了大規模制造、大批量銷售這一今天的市場經濟。消耗与消費的正比体現的是一种文化。

  童年記憶中的各條街道里匠工們作業時工具所發出的聲音沒有了,他們的作坊沒有了,隔窗觀望他們的孩子也沒有了。那是因為這些職業已經不在我們身邊,只一個世代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我是怀著一顆幢憬和向往的心靈,觀望過匠工們做活的眾多孩子中的一個,也是為這些職業不复存在而深感遺憾的一代人的代表。出于這种感情,我用了不短的時間和多次的机會,尋找走訪了現存的一些匠工和他們的作坊。听他們講故事,看他們視為生命的工具。我把這件事看做是我今生中极為寶貴的經歷和事業。然而,在我的尋訪旅途中,事實告訴我:出自匠工之手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少,有的甚至因為沒有繼承人的緣故,現在手里的活計將成為最后一件。

  我努力地尋找著机會,向人們介紹他們的工作是怎樣的了不起,又是怎樣的有趣,因為他們的“活計”是即將從我們身邊消失的一种文化。我通過雜志、報紙上的連載來介紹他們,卻發現總是不能盡我所意。匠工的工作之偉大,之有趣,反映在他們的手藝上、人品中和他們的言談舉止里。因此,文章。圖片遠遠不能讓大家對他們了解得更多。也就在這時候,有人向我建議找一個禮堂,以“脫口秀”的形式把這些工匠請來進行現場采訪。這個建議很快得到了實施。匠工們一個一個地出現在觀眾的面前。他們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語言,現場操作的手藝。這個很受歡迎的活動一直持續了四年。

  這本書正是這四年的一個總結。

  一些現場上進行的操作細節固然不能—一通過這本書体現出來,但是,我在整理出版這本書的時候,盡可能地使用了匠工們的原話,因為他們的語言所代表的是養育他們的人情、風土。那是他們在常年的作業中練就出來的精華,也是只有那個業种的繼承人才具有的一种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感受。

  這本書中共介紹了28位(中文版只選收了14位——編者注)卓越的匠工。听他們的講話,痛感我們所損失之東西的巨大,日本人自古以來的文化和生活正在慢慢地消逝。

  ------------------
  亦凡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