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法門外的玄机



  人物背景:

  顧鈞:國家973信息技術与高性能軟件工程首席科學家

  1982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1989年于美國Utah大學計算机系獲博士學位。
  1991年被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電子和計算机工程系聘為終身教授。
  現任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机系教授,中國科學院軟件所主任研究員,計算所主任研究員,中國科技大學計算机系教授。
  顧鈞在快速算法和高性能軟件方面取得了許多成就。1987年他首先提出了對計算机核心。難解問題的快速大規模求解方法。計算机理論奠基人之一、圖靈獎獲得者stevecwt教授高度稱贊他的快速算法,并把他的算法列為計算机核心難解問題的兩大解法之一。在19%年美國國家科學技術中心舉行的紀念計算机核心難題研究對周年的活動中,顧鈞被邀請為會議主席。
  顧鈞和他領導的課題組在計算机系統工程\通訊系統工程、軟件系統、多媒体技術、集成電路和金融信息工程等領域取得了許多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并應用在美國、日本以及歐洲許多國家的實際項目中,發展了一系列高新工業技術產品。國家973項目:
  是繼863之后的回家改為發展的高科技項目,主要包括位外信息、貨源環境、人。与健康、材料和農業等6個領域,未來5年內回家將投入8億元,男在鼓勵我國优秀科學家,因此國家發展的戰略目標,在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點領域,選擇關鍵課題開展研究,并以此帶動我國基礎科學乃至是個科技守業的全面發展。顧為教授領導并入選為“信息技術中的應用理論和高科技軟件”項目的預算經費為6700万元,該項目由中科院、北大、清華、中國科大、香港科大、浙大、東南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國泰君安證券。西北工業大學、复旦大學、上海交大、同濟學、信息產業部和科學技術部組成基礎研究隊伍,主要從事加強計算机及格和計算机開法的研究,并集中精力對于若干重點領域如移動通訊系統工程。衛星通訊系統工程月際互聯网及其應用技術、多娘作計算与信號處理工程、視頻网絡的多媒体互動通訊系統、電力系統自動控制和步理工程。交通真對監控与勁悲苦理系統、越大規模其成電路設計軟件系統。网絡系統設計和管理工程、會及市場的分析和預測等領域進行深入的理論研究,并開發出相應的高性能軟件系統。

  人物自白:

  在多個領域學習
  1978年,我進入中國科技大學無線電系微波工程專業學習,當時學校還沒有計算机系,我學的微波專業与計算机并無多少關聯,而且這一技術當時在國內外都已發展得比較成熟,將來的發展潛力相對較小,后來我也開始想轉行。1983年我到國外后,在美國Utah大學讀書,從微波、光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机視覺、計算机体系結构、人工智能到算法研究,我相繼轉了五、六次專業,直到現在我主要從事快速算法和高性能軟件的研究。可以說每個專業我都學到很多東西,做出了∼些成果。那時我也受了一些教授的影響,認為年輕時應當多吃點苦,不同領域的知識對今后的專業發展都會有很多借鑒和支持。
  科研需要新的管理机制
  1998年,我開始進入了國家973項目的全國競爭。這是我們國家科研体制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其意義表現在以前集体管理和行政管理主導的科研机制已經逐漸由學術管理來代替,而且選拔過程体現了公正、公平和公開的原則。我之所以強調這一點,并非因為我被選上,而是這∼選拔過程中体現出的嚴酷性。首先是多層選拔,每一次選拔都是由一個專門委員會組成,組成成員大都是國內院士一級的學術帶頭人,而且每次委員會組成的專家都不一樣。多層篩選以及開放的研究方式,使得這一制度更加完善。
  開放式的研究也提高了研究的水平,我們會跟國內外的很多單位和科學家合作,包括歐共体、美國和香港的科學家都會參加進來。与國際高水平的研究机构進行交流与合作,能使我們項目的研究水平得到提高,使每個人都能夠得到提高。
  面壁練功
  在科大的時候,大家念書都非常辛苦,這也給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直到今天,在科大的教育成為我取得成績的重要基礎。后來到了國外,做研究的條件相對好一些,但這段研究生涯也非常辛苦,過去的十六年里我每天都要工作15小時以上,經常開夜車。多年閉門做研究。我的大儿子過10生日時,曾寫過一篇作文,說10歲了,可父親從未帶我去看過一次電影。當時也是我學習中最艱苦的10年,好像与和尚練功差不多。
  在國內工業界和學術界某些產品之所以缺乏競爭力,就象武士賽拳功夫不夠,只有靠刻苦練功才能彌補。這方面我個人的体會是,要練就一种功夫,就需要脫离鬧市,多年“閉關”,要打通許多堵牆壁,拳頭才過硬。練功是一個慢性積累的過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宁靜無以致遠”《諸葛亮集》卷一《誡子書》)。諸葛亮的這段話是我這些年來工作的一部分体會。尤其是后兩句告訴人們,如果想做出大成績,就必須靜靜地練功,至少要面壁練功多年。
  如何找到潛在市場
  現在社會上大家打個電話說,今天這儿有什么生意,那儿有什么生意,然后到處找關系、拉生意,彌漫著一种浮躁的气氛。浮躁扼殺了學問,不做學問就難以發展有競爭力的技術。市場的技術占有率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种技術對某類產品的技術壟斷程度決定的(當然還要考慮到Inarketing的問題),而不是簡單的打打電話、拉拉關系所能解決的。
  我常听到別人在說,我們要赶快造這產品,要不別人就會占領這個市場。但我發現在我工作的領域中,常常看到上百億甚至上千億的市場,多年來無人問津。為什么大家不做呢?我仔細思考過,能否發現一個潛在的大市場是占領這個大市場的第一步,只有功夫深的人才能看見潛在的大市場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就是為什么需要閉門練功。練功的時候,要用手往牆上打,得打通許多堵牆;在地上練蹲步,得蹲出許多個坑,沒有這樣的功夫,很難找到潛在的大市場。
  因此,在我看來。要占有市場,一定不能离開技術,而要擁有技術,必須像和尚那樣“以儉養德,以靜修身”。
  國計研發与國內研法的差別
  我發現國內与國外產業界做研發的差別在于,國內的研發側重于計算机工程,側重于系統的建立并占領市場;國外的研發側重于計算机科學,總是在研究和提高現有系統的水平。當產品的性能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就會淘汰已經占領市場的現有產品。因此僅僅停留在計算机工程的研究范圍顯然不夠,而必須重視計算机科學的研究。計算机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算法,一個好的算法可以創造、帶動一個產業。
  現在國內產業界的研發只是停留在前者。中科院李國杰院士是我的老師,有一次跟我聊天時說:國內產業界能用計算机算法來考慮問題的人恐怕沒有几個。工業界的這一現狀導致許多產品沒有后勁。厂家可以花費一部分甚至很大的精力去搶占眼前的市場,但一定要投資聚攏一批人做研究,為企業發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動力,否則只能像缺少油料的火車,注定跑不了多遠。
  強大的研究能力才能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直至發展成為具有技術壟斷性的產品。你可以去申請專利,也可以按其它方法對技術進行保護,然后按照技術壟斷的程度來划定市場范圍、穩步地把產品推向市場;沒有壟斷技術的厂家就不一樣了,每天跟著對手激烈競爭,備受煎熬。這就是搶奪市場的兩种方式,一种是見好就上,一种是用壟斷的技術占領,而后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競爭。
  算法很重要,應用更重要
  美國工業界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一個好的理論,如果不能加以及時應用,很快就會死去。在國外讀學位時,我的導師也一直強調一定要使成果得到及時的應用,否則,成果的好坏和价值就無法鑒定。對于算法而言,檢驗其价值的方法就是能否在工程領域中應用。
  具体而言,算法是依賴編程來實現的,但要知道一個程序的好坏,必須通過測試,而獲得測試的例子和環境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必須倚賴工業界的專家。要設計出一個很好的玩具集成電路可能很容易,因為在國內就可以造出這樣的集成電路作測試就行。而如果有人說:“我的算法能把Pll里出現的錯誤給查出來”,那首先得造出Pll來并使用這個算法做測試,才知道這個算法是否正确。這里的關鍵是,算法的實際解題水平不是算法研究人員所能估計到的,而是在不斷解決复雜設計問題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是由一個國家現有的工業發展水平來決定的。如果現在我們能造出一個Pll,你能從中測試出自己的算法能用起來,這才是一個成功的測試Pll的算法,否則人們造出的算法成千上万,但拿到工業界一用,恐怕當天就會被淘汰。
  從另一個方面看,“純’算法研究是以數學為基礎的一個理論性工作,主要是探討一個算法的數學特性,這類算法与實際工業應用和產品有相當大的差距。對工業界來說,真正有用的是將算法中的核心思想与工程中需要解決的重要難題結合起來解決問題,問題是并不是有一個好算法就一定能解決工業界的問題,同樣地并不是工業界的某一難題拿到算法專家那里就一定能找到解決辦法。打一個不恰當的譬喻,就像兩個人之間結婚一樣,能把算法用在實際項目中產生出一個很圓滿的結果,就像生下了一個漂亮、健康的孩子一樣。
  工業應用背景對算法研究很重要。例如,如果一個人不懂集成電路設計,他又怎能將算法應用到集成電路的設計中去呢?我們曾研究過一些很好的算法,解決了集成電路設計中的一些難題。做一個單純的算法設計和實現,我們常常花上3個月的時間,有時甚至只需几個星期,再花2個月時間進行优化和調試。這時得到的算法只有理論研究的价值,离具有實際應用价值還有相當的距离,為此,接下來的工作是如何創造應用這一算法的測試環境和測試例子,這勢必要求造一個集成電路芯片,進而需要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等許多方面的知識。而這項工作卻要花費我們3至5年的時間。從事算法研究的人通常不研究集成電路,自然很難設想他會設計出能在集成電路設計中應用的算法了。
  許多人說,算法是靈魂,此言不虛,而更准确的說法應當是:算法中蘊含的設計思想是靈魂,而工業應用領域則是算法所依附的實体,兩者缺一不可。
  培養“雜种优勢”
  不懂得工程應用環境,就不可能找出有效的工程算法。只有應用領域的專家在有效地應用算法思想來解決具体難題時,才有可能發展出高效的算法來。同時具備應用領域和算法設計的知識,并能夠將其在實際工作中融合起來是需要長時間的磨練的,如我在集成電路和通訊方面作了十多年的研究,才能做到這一點。
  換一個角度來看,搞集成電路、通訊的專家想要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學習并懂得算法也得需要多年的時間。工業界許多人長久以來孜孜以求要解決集成電路、通訊和計算机結构中的問題,進程都一直非常緩慢,而有這方面知識并懂得算法研究的專家在這些領域卻是勢如破竹,解決了許多難題。以我個人為例,我換過若干個專業,能把几個領域內的東西進行“換位”思考,從電子工程、集成電路、通訊到計算机算法,我都涉及過。跨學科的經驗使得自己在工作中能取各個領域的精華、跳出某一個特定領域的思維局限,以非傳統的方式解決難題。多專業背景就形成了達爾文所說的雜种优勢,熟悉各個不同專業才能使人有時能夠透悟,否則,你就只能停留在某一個門坎上。
  對我的學生我也是這樣要求他們,要求他們每個人都要在3.5個領域成為專家,而現在的博士只須專攻一個領域,所以我的學生們成長都非常快,畢業后不久許多人都已經取得了國際性的成就。
  做“前人無解”的題目
  我給自己選擇研究課題定下了三條准則。首先,以實踐為目標,不能經過實踐檢驗的不做;其次,一定要有重要理論和實用价值;其三,做前人無解的題目。
  許多人更傾向于在別人工作的基礎上作一些改善。如果市場上已經存在一個好產品,再跟著它走,只能在別人已經占有的市場份額中分得一小塊,在我看來,這樣的价值并不大。往往是第一個人的發明稱得上聰明,第二人去模仿是糊涂,再有第三個人去這樣做,他顯然就缺少思想。
  在我的研究中,別人已經研究出來的或者已經涉足很深的領域,我都不會去做。一方面,還有無窮多的領域內的難題都沒有人給出解,解一個,就是一個突破——在科學上很有影響,在工業界又有廣泛的應用,而且能形成技術壟斷,占領大批市場,何樂而不為?另一方面,我的個人能力有限,一天我只有四小時,我可以三天不睡覺,但不能天天不睡覺,我為什么要做一些別人已經有解的東西?

  人物印象:

  小時候讀唐詩宋詞,總是為其中透露出的意境所打動,老師經常評价詩歌的一句話就是說,詩人若要覓得好詩,往往是“功夫在詩外”,至于如何在詩外,我們也少有体會。10多年過去了,直到有一次我去成都出差,順便去看了看被譽為“詩多’杜甫的成都草堂,入得院內,只見得來來往往的游覽人群,庭院建筑規模宏大,亭台水樹被修葺一新,各科奇花异草也在晚秋的濕潤气候中開放,伊然不像一位晚景凄涼的落魄詩人的居所,直到行至一處,有杜甫當年草堂的圖景,破敗不堪,邊上也有后人所題的詞句:“先生亦流离有月白風清一草堂”,我的頭腦里才現出杜甫當年的一幅生活圖景出來,心想如果杜甫如果真是住在這樣一所万人仰慕的豪宅里,恐怕也免不了我等凡夫俗子的命運,而古人所說的文章“窮而后工”,正是一語道破了作為詩人的天机。
  作為一名蜚聲業界的計算机科學家,顧鈞一提起從事計算机研究的体會,令他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個人要成功,最關鍵的是必須具備膽量和童心,并且經歷過大大小小的磨難。顧鈞說,這些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現在在海外留學的中國學生有數十万人,留學生中在北美計算机界作出出色成績的人有几位,除了他(顧鈞曾任IEEE計算机學會的副主編)之外,還有堵丁柱、李明等人,都取得了國際性的成就。顧鈞把他們這些人的成功都歸結為大膽。顧鈞曾經下放過;堵丁柱的父母不識字,是從一個貧困的環境中走出來;而李明則是自學成才。之所以他們以后來都能成長為优秀的計算机科學家,只是因為“敢闖”。顧鈞說自己讀初中時成績不好,得過零分,老師跟他說:“你這孩子肯定沒出息,這輩子別想上大學了!”而堵丁柱、李明兩人在國內壓根儿沒有讀過大學。
  顧鈞認為,今天社會上有千千万万的學生因為种种原因沒有上大學的机會,但這些人中就有很多的堵丁柱、李明和顧鉤。顧鉤對大家的忠告是不要泄气,不上大學也沒有關系,只要發奮努力,在每個領域都能實現很高的目標。另一方面,顧鉤認為,教育界應該多開設成人教育和職工教育,讓許多未能回大學夢的人可以從夜校、函授和其他方式獲得學識,而且國家也應該給他們授予學士、碩士、博士的机會。
  顧鈞認為,許多人的成就都表明,一個人能否有創造性的成果,与他是否上過大學或者說受過多少教育并沒有絕對的聯系。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研究,看看人的智商到怎樣的水平才具有創造力,結果他的研究表明,在從事科學技術方面。人的智商只要達到能夠接受普通教育的水平,就有可能做出一流的工作;而在藝術方面人受的教育越多,創造力則越低,像貝多芬這樣的音樂家根本就沒有上過大學,但是他們所創造的价值后人難以逾越,他們的身世造就了他們自己。
  美國一位著名的心理學教授曾做過一個終生試驗,研究青少年將來的成就与他們在學校的成績有什么樣的關系。他對3000多名中學生每隔5年作一次面試,實驗進行了10年,期間教授去世后他的學生繼續從事這一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兩者之間沒有任何聯系,而且恰恰相反,許多在學校成績好的學生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卻沒有做出出色的成果來。顧鈞說,堵丁柱和李明的身世也讓他体悟出了一個道理:一個人要作出一點成績,膽子要大,能抗得住困難,不管在多么艱苦的環境下能堅持下來,而不在乎一定要有高智商。在這個意義上,顧鈞認為,社會上許多沒有受過教育和上過學的人,智力上与常人并無差异,他們也沒有任何做不出一流成果的理由,只是需要社會為他們提供很好的環境。
  顧約有一個心愿,希望將來适當的時候能有机會出來辦學。顧鈞認為,中國是一個很講究學位的國家,對于許多渴望求知的青年人應該讓他們有机會獲得相應的學位,不能上大學的則通過函授等形式也能授予碩士、博士學位。在顧鉤看來,不僅一系列研究表明了這個道理,他自身經歷就說明了這一點。顧鈞JJ、時候成績并不好,老師也經常批評他不行,因此顧鈞認為:對于沒有學位或者說成績不好的學生,社會不應該加以歧視。只要他們有了适當的環境,他們也能給社會作出很大的貢獻人事高水平的工作。這樣的青少年也完全沒有必要為自己的前途擔憂,只要努力刻苦,才華終究會顯現出來。
  顧鈞認為,成功的第二個重要特質——童心就是指人們在對自然界的追求中表現出來的自然反應,比如好奇心。盡情玩耍。趣味游戲、航模活動等。顧鈞擔心現在到處流行的數理化試題、古文和一窩蜂的鋼琴課教育只會固化儿童的頭腦,扼殺創造性。他自己正在寫一本關于創造學方面的書,因為平時接触到許多美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獎和圖靈獎的獲得者和中國兩院院士,發很多感触,驅使他產生了寫這本書的念頭。學術上顧鈞出了許多著作,但他最看重的卻是這本書,他相信自己多年的經驗,加上許多体悟,能給如何激發青少年的創造潛力指出一條明路。顧鈞說,對儿童來說,玩最快活(他和堵丁柱、李明就曾是這樣的快活少年),在玩的過程中,思想開放,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膽子變大,別人不敢做的事情也敢為。
  有一次顧鉤听諾貝爾獎獲得者Leo Esaky的報告,他提到人的能力有兩种,一种是學習,是一個吸收知識的過程;另外一种是創造,是一個輸出成果的過程。前一种是建立在對社會的消耗之上,后者才是社會創新、進步和變革的動力,這兩种過程并沒有因果聯系。有的在大學期間善于考試的學生到了研究生階段居然連寫論文都困難;許多人不善于考試,只是第一种能力不強,但并不說明第二种能力,而這第二种能力往往是老師所看不見的,是一個人在未來50年里自己所表現出來的。
  基于這樣的認識,顧鉤認為,很重要的還是要解放人的思想,尤其要解放人的“第二智慧”。顧鈞把人的智慧也分為兩類:課堂智慧和街頭智慧,具有課堂智慧在街頭并不一定就能“混得好”,因為街頭智慧很大程度上是指人“會混的智慧”。會推銷的智慧和會創造的智慧。通過學位來把人定格就顯得不全面。
  与膽量、童心相關的第三個重要因素是磨難。顧鈞相信,人需要在小時候或年輕時盡早受過一些大挫折或者歧視,人不受歧視、磨難和打擊,則長不了志气。在加拿大時,顧鈞曾這樣教育過自己的儿子。當時家里條件不錯,儿子也視生活中的种种优越條件為理所當然。加拿大的冬天非常冷,溫度在零下一、二十度,顧鈞就讓7歲的儿子去挨家挨戶送報紙,送了几個小時后,儿子回來一算才賺了一塊錢。從此以后,他7歲的儿子也開始懂得珍惜錢了,顧鈞甚至讓他上街去掃街、掃馬路。顧鉤的感受是,這樣的孩子對生活的苦難、痛苦和打擊的承受能力變得特別強,不會遇到挫折一敗不起。所以,長志气不是挂在嘴邊的口號,真正長志气的人通常要受過歧視、侮辱和磨練。經歷了這樣的環境人在大的困難和挫折面前不易倒下,也會去理解社會,理解社會的苦難和每個階層的感受,從而与社會溝通得非常好并融入社會。
  顧鈞認為,如果能把握好這三條,一個人就會健壯地成長起來,同樣社會進步的境況也將大大改善。到那時,社會文明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大街上掃馬路的工作大家搶著去做,餐廳里當服務員的工作很難找到。只有經過了這樣的訓練,孩子才會逐步增長力量、能力和志气。當然這一過程中某些人難免會沾染一點坏習气,但這不要緊,讓他去沾染就是,就像种牛痘一樣,一個人不受毒,將來也防不了大毒,從小讓孩子學會“會混的智慧”,党支“毒”,并不是一件坏事。

  ------------------
  圖書在線制作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