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面對蜀王的“造反”,隋文帝心神疲憊,頓覺自己雖為天下之主,卻 空有其名。 楊堅對僭越的事极其敏感,因為他自己是過來人。當蘇威將劉士元給張文詡的書信恭呈給他御覽時,他的臉刷白了,心也涼了。歷來造反都從不遜、僭越開始,是謂“不軌”;而自家人造自家的反,那是沒有不亂的! 他呆坐龍床許久,覺得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于是斷然下旨:著獨孤楷為益州總管,馬上馳往四}!;取代蜀王楊秀,傳楊秀回朝听命。而确定由獨孤楷去四川,卻是心中反复篩選的結果,益州是個大地方,若所用非人,則情同放虎歸山。獨孤楷父親李屯是獨孤信家奴,因听話能干,才賜姓獨孤氏,便如高熲當年賜姓獨孤托一般無二。不過,獨孤楷父子兩代為奴,自然更可靠可喜。中國的奴隸社會雖然早已滅亡,但奴隸意識尚存,有時還得到強化。特另是不可救藥的時代,平庸的君主及其官長,都忌憚能獨立思考的人材,卻情不自禁地喜歡奴才,這是奴隸主的意識積淀下來化作遺傳基因嗎? 楊秀終于回朝了,朝拜之日,楊堅一言不發,臉上濃云密布。楊秀這才感到那密布的陰云之中,包藏一顆沉默的惊雷,一旦爆炸,必定极其可怕。他低聲告退,戰戰兢兢回蜀王府,始終覺得頭上空懸著一顆待炸的天雷,這才感到親情的淡薄和君權的嚴重,但這种認識未免太遲了。 第二天,蘇威來到蜀王府,他代表皇帝嚴厲譴責楊秀。臨去又叮囑楊秀: “可別忘了,明日要赴闕謝思,謝父王教訓之思!” 次日,楊秀像個身負重罪的犯官,到大興殿叩頭謝罪: “臣忝荷岳,不有奉法,罪當万死!” 楊堅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覺得這個老四實是大出他的丑。舉國安定,儿子們卻先亂了,那么他這個圣天子臉往哪儿擱?王子率先圖謀不軌,舉國上下效尤那還得了?若不嚴加處置,怎能以儆效尤?于是他嚴正發語道: “昔日秦王俊奢侈無度,我以父道訓之。今楊秀蠹國,當用君道繩之……” 話猶未了,開府慶整越班諫道: “此事還望皇上三思:庶人勇既廢,秦王俊已薨,若再重責蜀王,試問陛下還有几個儿子……” “給我閉嘴!”楊堅怒喝道。 慶整硬是要把話說完: “那蜀王一向耿介剛烈,今被重責,恐難自全……” “再不閉嘴,我就割掉你的臭舌頭!我就是要殺楊秀以謝天下,快快給我閉住臭嘴!” 慶整見楊堅瘋子一般張牙舞爪,嚇呆了。 楊堅則趁勢下旨道: “此案便由楊素、蘇威、牛弘、柳述、趙綽共同推治,不得徇情!” 諸大臣尚未跪下承旨,太子楊廣卻親率河南王楊昭、齊王(日柬)、趙王杲等三個儿子,跪落殿下為蜀王求情,聞訊赶來的漢王楊諒,入殿后也跪落塵埃,卻是一言不發。 楊堅沉吟許久,又下旨道: “按律推治。退朝!” 語气卻是比先前緩和了許多。 柳述為兵部尚書,牛弘為吏部尚書,趙綽為大理少卿。一個案子,出動了左右相、兵部、吏部和大理寺的首腦共同推治,聲勢之浩大為建國來所少見,群臣雖欲進言,卻望而生畏。 案子很快進行,法网大張,蜀王部屬被捕的多至一百多人。楊素暗做手腳,蘇威善于誘供。不多久,蜀王府幕僚經不起拷打,在用心的誘導下,供認蜀王曾派人到華山埋木偶之事,還說,蜀王連造反的檄文都寫好了。 楊堅、獨孤伽羅的面前果然出現三個小木偶,身上分別刻著楊堅、獨孤伽羅和楊諒的名字,以及出生年月,同時,坑中還挖出各种咒詞,寫著: “請西岳華山慈父圣母賜為開化楊堅夫妻,回心轉意。” “請西岳神兵收楊堅魂神。” “請西岳華山慈父圣母神兵九億万騎收楊諒魂神,閉在華山下,勿令散蕩!” 楊堅見縛手釘心的木偶,又見稀奇古怪的咒文,面面相覷,悚然而懼。 獨孤伽羅“啊”地惊叫,顫抖的纖指遙指著木偶的胸口: “血!有血!怎會有血?” 楊堅也吃了一惊,但定睛一看便即釋然: “那不是血,恐怕是涂上了朱紅。” “會是朱紅嗎?” 獨孤伽羅疑信參半,隱隱覺得胸部有點發痛,抬頭一看,卻見楊堅也以手捂住胸口…… “你也痛了?” “能不痛嗎?” 瞬間,兩人忽然形容大變,老態龍鐘地抱在一起,欷噓不已。 立于一旁的紅葉不禁暗自檢討: ——讓楊家父子互相殘殺果真很好嗎? 她又隨手翻閱了所謂蜀王造反的檄文殘稿。其中“逆臣賊子,專弄權柄”确實是四皇子蜀王的手跡;而下面添寫的“陛下唯守虛器,一無所知”雖然模仿得有模有樣,但墨跡猶新,与前文相隔少說也有數年時光。至于“盛陳甲兵,指期問罪”模仿之拙劣一望而知。 紅葉大為詫异:此中破綻便是紅葉我也一目了然,圣上与二圣怎會如此走眼?那蜀王楊秀真是活該倒霉! 她偷覷了皇上、皇后的神態,揣摩二人或許大智若愚,故意裝作上當受騙的樣子,但二人看來又全無作偽的痕跡。真可謂是古怪之极! 她陷入沉思了,竟忘了上前安慰傷心至极的楊堅夫婦。 紅葉的眼光再次落在胸口滴血的木偶身上,心里一凜,那木偶忽地幻化成楊堅夫婦,雖是剎那間的幻像,但确實体現了詛咒之人心里的愿望。在楊堅夫婦看來,自己的儿子希望父母胸口釘上鐵釘,渾身鮮血淋漓,宁不傷心至极?宁不暴怒發狂?盡管二人聰明之极,但由于年老多病体弱,對自己的情感便往往失控,因而也失去了臨事時應有的冷靜与定力,結果便發生了錯誤的判斷。更糟的是,聰明的老人往往自信有余,精力不足,這樣,便不會也無力對自己的判斷加以重新審視与驗證,于是可怕的悲劇就發生了,這是老年人的悲劇,也是偉人晚年的悲劇! 一种同情、怜憫的情緒油然浮上紅葉的心頭,此時此刻,她倒是希望楊堅夫婦能重新審視大理寺送來的罪證,并從中看出破綻來。她竟然忘了自己也是冤案的制造者。 楊堅夫婦終于各自遲鈍地回座床坐下。由于极度激動,均已精疲力竭,形容憔悴。 楊堅雖是斜靠著座床休息,可心思仍是激動不已。往事歷歷在目,几乎無一樁不是惊到极處,險到极處。 有一回上元佳節,他召了百戲入宮獻藝,有個耍刀的女藝人,雙手拋擲十來把利刀,不住地拋,不停地接,十几把利刀如雪花般在頭頂飛舞,實是蔚為奇觀;但轉念間不覺一惊:倘若那雙纖手接在刀刃上,豈非血濺當場?而如果拋刀失了准頭,兩刀相碰,一刀冷不妨飛插身上,豈不玉殞香消?那薄如蟬翼的緊身衣服,輪廓分明得几乎可以透視一切,怎經得起利刀一插?忽地,他覺得自己便是那耍刀的女藝人,他手下的數十員大將便是她手中耍的一把把飛刀,万一操縱失控,那飛刀隨時都可能向你反噬。 而今回想此事,更覺自身的處境比那女藝人是險過十倍,乃至百倍。女藝人操縱的僅有十來把刀,而且是沒生命的死刀;而他,操縱的數十把都是活刀,你簡直弄不清哪一把刀哪一刻會向你反噬!而异姓將領化刀反噬之險又姑且不論,自己的骨肉手足為刀作劍,往自己身上狠狠地砍,更是防不胜防。四皇子楊秀的圖謀不軌,不正是自己的手足化成刀劍冷不防往自己身上猛砍急刺嗎? 他便是這般耍刀耍了一輩子,于日薄西山之際,統一了中國,為后代爭得了偌大錦繡河山,可子孫并不感謝;不感謝他也罷了,還要化刀化劍,往你身上猛刺! 我這一生究竟是干什么?是心惊膽戰地耍刀給歷代的史官、學者、文人看嗎?由我獻藝讓他們品頭評足嗎?那些目光如炬的文人學士說不定還會指著我哈哈大笑,道我身上的衣服薄如蟬翼,簡直是一目了然!原來當皇帝是這么一回事。 獨孤伽羅臉如死灰,心似火燎,為了不讓万里江山落入异姓手中,她費盡心机使夫君當天發誓:再也不同第三姓養孩子。為了實現這一目的,她把那些与夫君同房怀孕的嬪妃宮人一個個處死,為此,自己欠下了累累血債,夫妻也屢屢因此反目。事后她挖空心思引經据典,列舉前朝帝王因多內寵,孽子奪嗣爭位,以致亡國;今我五子同母,是真正的同胞兄弟,將來一人嗣統繼位,四人裂土封王,代代永享太平之樂,豈不妙极?這道理果然打動了皇上,他也認定為了社稷大局,犧牲個把女人不算什么。可現在,我夫婦二人還健在,五子已然一死一廢一反,特別是楊秀那言生,竟然求神請鬼,用鐵釘釘人我夫婦的胸口,咒我早死早好。如此看來,這一生果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她想起了前日總持大師說法的情景:多么庄嚴!何等自在! “紅葉。”她決然發話。 “小婢在此。”紅葉趨前小心應道。 “傳令宮中,自明日起不得稱我二圣!” “那稱什么?皇后娘娘?” “稱‘總持’!” 楊堅与獨孤伽羅几乎同時得了一种心病,那就是——不知干啥,才是有意義的事。与此同時,兩人都感到累了,全身徹頭徹尾、徹里徹外地累了。他們渴望休息! 這一日,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去游船。 畫舫從內宮的海池出發,順著龍首渠而東,過延喜門出皇城,于崇仁坊南行,轉入漕渠。 楊堅自船窗內瞻望崇仁坊中長孫晟的新府第,心中不覺一凜。當年為了鞏固我大隋帝業,令楊秀与北魏皇族長孫氏聯姻;而今楊秀圖謀不軌,若与長孫氏勾連豈非大大可虞?倘若他們鋌而走險,輕舉妄動,我倒是防不胜防。因為,長孫氏便住在皇城的東門外,而道子楊秀則住在南門外,雖与南大門朱雀門相隔一坊,但一坊僅一箭之遙。要是同時盡出兩府甲兵,几乎片刻之間便可攻進皇城。 想到這里,楊堅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但一轉念,又覺得這想法可笑,以長孫晟的老謀深算豈會如此行動?于是又泰然自若了許多。忽地,他又往深處著想: ——益州乃一大國,兵民百万;長孫晟又几乎控制了突厥數十万步騎。西、北兩方要是同時舉事,我將何以對付? 想到此,不覺又心族動搖。昔日絕招今日怎地會變成了笨招? 然而,長孫晟的驃騎將軍府平安無事,沒有絲毫殺气,這是可以感覺出來的。 畫舫由東而西駛去,當中只隔一坊,几乎与皇城的南牆平行而走。他夫婦是微服出游,只有紅葉、湘裙親隨,畫舫上的近衛一律便裝,散落渠道兩旁的禁衛,全然化裝成市民模樣,出游并不引人注目,這倒安全多了。 畫舫穿過朱雀大街兩旁的開化坊、永隆坊。開化坊是晉王府所在地,永隆坊則是蜀王府的地盤。畫舫貼近蜀王府時,楊堅心中不免又緊張起來,盡管蜀王已經幽禁,但是,万一有党羽偷襲怎么辦?他覺得那蜀王府的每一個臨渠窗戶,隨時都有可能飛出歹毒的暗箭,于是順手把獨孤皇后拉近身邊,不讓她暴露在窗口。獨孤皇后不明丈夫的舉動,還以為是想同自己親熱,便古怪地朝他一笑,那意思是: ——要親熱怎好在光天化日之下、大街鬧市之中? “讓楊秀搬去歸義坊如何?這里可不宜逆子長住!” 楊堅歎著气說,獨孤伽羅點了點頭,也不知是同意這一說法,還是對夫君剛才拉扯舉動的理解。 畫舫蕩到了西市,漕渠于此与永安渠交叉成十字形,船儿一拐彎,便沿著永安渠向北直駛,中間僅隔一條街,与皇宮的西牆平行。 前面有几條貨船擋道,畫舫不好逼近,只得停了下來。 楊堅有點生气:這里的禁衛是誰當值?為何沒有清道? 紅葉連忙出艙,朝岸邊的便衣禁衛招手,一個禁衛迎上前來,拱手稟道: “金城坊正在營建開善尼寺,那些貨船正在卸磚瓦。” 這能算理由嗎?憑這理由就可以擋皇帝的路嗎?紅葉蛾眉一豎,待要發作,卻見禁衛跪落地上磕頭道; “姑娘明鑒,小的還有下情稟告,請姑娘將船靠近一些,以便細說。” 紅葉輕輕揮手,畫舫即時靠岸。禁衛絮絮低語: “開善尼寺乃宣華夫人所立,夫人派專人在此督責。夫人乃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既然圣上、二圣是微服出游,不好公開,小的就沒理由叫人家讓道……” “誰是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獨孤伽羅气沖沖走出船艙。 禁衛嚇得臉色刷白,連忙往自己臉上摔一巴掌,罵道: “小的該死,二圣才是一人之下……小的說漏了嘴,錯了,錯了,出言無狀……” 獨孤伽羅聞說宣華夫人是“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早已气昏了頭,再听說“二圣才是一人之下……錯了,錯了!!”更是怒不可遏,喝道: “臭奴才,你還說哀家一人之下是錯了!你想找死是不是?” 那禁衛嚇得魂不附体,急得哭喊起來: “二圣饒命,小的不是這個意思,不是這個意思……” 早已立在身后的楊堅拍了拍她的肩膀,解釋道: “他沒說錯……” “你還說他沒說錯?他說宣華夫人是一人之下,還沒說錯?我知道你們合伙欺我!” 火冒三丈的獨孤伽羅,開始哭了起來。 楊堅不再撫慰她,獨自轉回艙中,他自己煩惱的事還少嗎?誰來安慰他了?世間的男人太苦了,所以女媧才造出許多女人來安慰他們,可沒說是造出來讓男人安慰的! 紅葉過去扶住了獨孤伽羅,待她火气發過之后,才婉轉地解釋道: “那武夫起先說話确實有失拈量……” 她見皇后又要發火,連忙又加重指責的分量: “不但有失拈量,簡直是胡說八道,放屁!” 那禁衛順著紅葉的話,連連道歉道: “是放屁,完全的放屁……” “不過,他后來認錯都來不及,怎敢繼續……繼續……”紅葉繼續說。 “繼續放屁!”那禁衛見紅葉一時措辭不上,連忙往上湊。 便這么一說,紅葉已憋不住笑出聲來,獨孤伽羅終于覺得是自己會錯了意,也啞然失笑。紅葉便見机訓斥那禁衛道: “既知不宜繼續放屁,還不快滾!” 那禁衛叩了頭: “謝二圣開恩!”又默默朝紅葉一揖,便急急离去。 風波平息了,前頭那几艘船卸完了貨,也急急离開了。 畫舫緩緩前駛,過了金城坊,來到了休祥坊。休祥坊便是周宣帝及五皇后營建万善尼寺所在地,上回楊堅夫婦便是在這里听總持大師說法的。 楊堅忽地想起一件令人不安的事: ——金城坊緊接体祥坊,前朝五皇后在休祥坊建寺,結果五人后來有四人成了該寺的尼姑;宣華夫人何以緊接其后在金城坊建寺,這簡直是步前人后塵,實在大大的不吉! 畫舫至此,几乎繞行了宮城一圈。楊堅心中又是一突:我繞了一大圈怎地又回到北周的……的什么?這很模糊,一個聲音似是要說“……的万善尼寺”,可另一聲音則爭執道:“不!是覆轍之處!” 紅葉上前稟道: “這就返駕回官嗎?” “不!往前一直走!”楊堅以為這樣似乎會吉利一些。 往前順著永安渠一直走,只過京城北面的最后一坊——安定坊,便出了北城牆,進入了城北的禁苑。禁苑的東面,草莽之中散落許多秦冢;西面,則是漢朝未央宮与長樂宮的遺址。 楊堅的游興這才上來。他推開船窗,東望望,西瞧瞧,拉著獨孤皇后又指又說,興致勃勃,簡直有說不盡的野趣。 “嘿!麋鹿!麋鹿!好一群麋鹿!”紅葉興奮地嚷起來。 果然東邊的草莽之中有一群梅花鹿奔馳,大概是受什么惊駭了。 “這里也一群!” 獨孤皇后遙指漢未央宮遺址,灌木叢中也有一群麋鹿在戲要。 楊堅東也看,西也望,當真目不暇給。心想: ——長處深宮,竟然連身旁的好光景都辜負了,我這一生到底是活得聰明,還是笨了? “麋鹿游于郊!” 猛然間,他想起這句极具興亡感的老話。在北郊禁苑中養了大群的麋鹿,豈非大大的不祥? 畫舫隨著永安渠過了禁苑,便注入了渭河。此刻已是未未申初,太陽西斜過半。船上人邊吃邊看,吃的是有限的點心,看的是無邊的野趣。畫舫順著渭河東流,飄飄蕩蕩,這才是心曠神怡。 楊堅已覺船艙的局促,決意上岸游覽。畫舫靠緊南岸,紅葉先自上岸安排禁衛事宜,妥善之后,大家才上岸來。 暮春的渭河,兩岸草青柳長,天空鶯啼燕飛,生气勃勃。 楊堅上了中渭橋,憑欄西眺,頓時被眼前壯麗的景色震懾住了。 其時夕陽西下,彩霞漫天。無論是渭北秦咸陽宮廢墟上的叢林,還是渭南禁苑中灌木叢花,全然沉浸在霞光暮靄之中,生發出奇妙的异彩。 透過霞光暮垓靄,則見渭河自天際垂落,渾身披金帶彩,蜿蜒曲折,如龍如蛇東奔而來,從腳下的中渭橋穿過,再往東即与徑水交匯,而后便注人黃河。 楊堅驀然一惊: ——朕擁有天下,卻連身邊如此多彩多姿的江山也無暇光顧,擁有即不擁有,所謂天下之主,其實空有其名! 再看橋北一老一少,興致勃勃地指點江山,高談闊論,似乎他們倒更像這江山的主人。由于是微服出游,內緊外松,非可疑行入宮衛并不干預。那一老一少因此才得与君同樂。 過了片刻,那一老一少竟過橋南來,紅葉見此,便帶一個便衣宮衛上前勸阻。 紅葉以和善的語气詢問道: “二位貴姓,從哪里來,又打算到哪里去?” 那老人是個白發童顏的道士,見紅葉動問,便笑嘻嘻說: “這小子叫張仲堅,貧道乃世外之人,姓名嘛,早隨世俗的衣裳一起脫下。” 老人一頓,又手指渭北的叢林說: “我們剛從秦朝走來。” 然后,再用手指指橋南道: “打算再去漢朝看看,姑娘問得這么詳細,定是要追隨我們一起玩玩吧?” 紅葉見那道士說得瘋瘋顛顛,莫名其妙,便直接軌道: “請二位哲留步,再過片刻過去可以嗎?” “不可以!”老道士有點激動:“那怎么可以?秦不到漢,中間盡是打仗!” 他說著,便欲往前沖去,紅葉正要攔阻,湘裙已經赶來,附耳說了几句,紅葉只好放行。 湘裙指著老道士的背影,笑嘻嘻道: “听皇上說,這道士古怪得很。早在二十年前,皇上封個官儿給他,還賜給朝服,想不到他竟在朝堂之上,當眾脫下衣服,揚長而去。” “那是楊伯丑!” “他便是楊伯丑!” “楊伯丑?” 紅葉忽然想起在并州時張衡告訴她:他人并州境時,見一長者在路旁樹下歌曰:“紅葉复紅葉,飄飄入帝聞。”預言了她紅葉未來的事,据說那人便是楊伯丑。今日見此异人,怎能交臂錯過,何不上前再問將來之事?心念至此,便快步向南赶去,那一老一少已然立在南端橋頭的一堆土崗之上,眼看靠近了,卻聞那少年張仲堅朗聲說道: “從先秦的咸陽宮廢墟,來到這漢宮遺址,中間相隔數百年,我們只用片刻時間就走過來了!” 楊伯丑則笑嘻嘻應道: “便是不走,秦漢魏晉南北朝還是照樣消逝。不信你就看看那渭河,那河水的波浪,一浪逐一浪,后浪送前浪,每一個浪頭都載著一個王朝,匆匆离開長安東逝!若是前浪賴著不走,后浪強行向前,會是什么局面?嘿,那就是滄海橫流了!再看!那西邊的落日,早晨還是朝气蓬勃,光照人間,現在已然日薄西山,任何柱子也頂不住了!它的升沉恰如歷代帝王,不得不升,不得不落。這便是天數!” 楊伯丑的話,楊堅隱隱約約都听到了,覺得那些話儿都沉甸甸地落入他那心的深淵,發出山鳴谷應的回響,嗡嗡不息。他不禁深情地長望西方的落日。 壯麗的落日! 蒼涼的落日! 慘淡的落日! 一個女子從橋北緩緩走了過來,在獨孤伽羅面前停住。 獨孤伽羅漫不經心地瞧她一眼,便這一瞧,眼神僵直了。臉如死灰,嘴唇欲動而難以啟口,但心里則嘶叫起來: “尉遲明月!尉遲明月!” 獨孤皇后厲喊一聲,昏倒橋上。 橋下,渭河川流不息,后浪推前浪,有爭鳴,有吶喊。 內宮鬧鬼了。 既然皇后白日見鬼,連皇帝都不否認此事,宮人們無不信以為真了。 于是,說鬼,議鬼,夢鬼,見鬼成風,風吹門戶是鬼,樹影搖動是鬼,貓影鼠步是鬼。那數十個被害宮人的居室几乎無不鬧鬼,蔓而延之,那些居室的鄰舍,以至鄰舍的鄰舍,全都鬧了鬼。 整座內宮陰森森的,成了鬼的世界。 楊堅將日常朝政交給太子楊廣處理,自己溜去歧山仁壽宮同宣華夫人過逍遙日子。 這一日,他由宣華夫人作陪,在花廳里听取驃騎將軍長孫晟述職。 長孫晟自從与耿詢分手之日,便獲朝命,作為受降使者護送突厥的啟民可汗,北伐達頭可汗的各個部落,時至今日,已將近一年時光。因朝命緊急宣召,只得日夜兼程回京述職。由于皇上不在京師,他到京師過家門而不入,立奔岐山而來。 “臣与啟民可汗率十万步騎,同大將軍梁默的部隊會師于北河,只求示威漠北,不許浪戰……” “不戰何以克敵制胜?”楊堅不耐煩地打斷了長孫晟的話。 “孫子有言,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故上兵代謀,其次伐交。這樣,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你們是如何伐謀、伐交的?” “達頭可汗敢与中國抗衡,是因為他們有兩個拳頭。兩個拳頭是由十個指頭捏成的。他的下屬十來個部落,便是達頭的十個指頭。我們的目標,就是將他的十個指頭一個一個地剪掉。” “他就乖乖地讓你剪?” “這就需要我們動心思了。皇上以為該當先剪哪個指頭?” “先易后難,小的先剪。” “先易后難,那是不錯;”宣華夫人微笑道:“但是小的指頭未必容易剪斷,有時反而是大指頭好剪。” 說到這里,她伸開了巴掌: “皇上請看:這四個小指頭緊緊挨在一起,好剪嗎?倒是這大拇指偏离在外、獨處一方,反而好剪!” “夫人于武學之道可謂神悟,末將使是照此辦理,先剪達頭手下最強的那一股。” “鐵勒?”楊堅疑信參半。 “正是鐵勒。這是鐵勒的降表,請皇上徹覽。”長孫晟遞上了降表。 楊堅邊看邊說: “鐵勒已降,朕無憂了。宣華夫人,你這料敵功夫不知從何學來,竟然這等高明?” 宣華夫人一惊,但即時又綻開笑臉: “嘻嘻,陛下你這是吃賤妾的醋了!你怎不想想:妾身長期伴隨舉世無雙的兵家,能不沾染一點兵味?” 楊堅哈哈一笑,又遭: “長孫將軍,你還沒說出大拇指好剪的道理呢!” “正因鐵勒族比較強大,他与達頭的關系也就特別,是一种半部下、半盟友的關系,達頭對他固是半信半疑,他對達頭自然也是若即若离,這便如剛才夫人所言:它是偏离在外的拇指。于是,我們派人帶著重禮去策反鐵勒,叫他只要离開達頭就行,至于臣服不臣服天朝,倒是無關輕重。”長孫晟道。 “這怎能說是無關輕重?” “只能這么說,鐵勒人自尊而又驃悍,強令投降那是不成的,但他既然离開達頭,不依靠天朝能行嗎?讓他們自己提出歸附天朝,不更好嗎?” 楊堅不住地點頭,又問: “那下一個目標是剪誰了?” “這,末將不說,恐宣華夫人也已料中。” “我可沒有這种能耐!”宣華夫人急急截住話頭:“我剛才歪打正著,因是沾皇上的靈气,也因為將軍以雙掌十指比喻兵事,這雙掌十指原是婦道人家操作女工最熟悉的事。” “現在仍以十指為喻!”楊堅目含笑意道: 宣華夫人見推托不了,只得答道: “若論我們婦道人家縫補運針,除拇指外,最容易傷的是小指,其次便是中指。小指最邊,中指最長。不知与用兵之道是否相符?” “夫人所料极是,我們第二個說降的目標是仆骨部落,一個最小的部落,見鐵勒部臣服天朝,自然一說即合。第三個是思結部落,這是一個中等部落,先叛達頭他沒那膽量,遲了又怕落后,將來在天朝沒有他應有的地位,所以第三個說他正合時宜。” “這几個說降使者,朕要加封重賞!” “加封倒是不必,重賞卻是應該的。這些使者都是啟民可汗的部屬,不好封……” “你盡叫啟民的部屬去說降?” “正是,說降不光是憑口舌之利,主要還是靠情分,讓突厥人去說突厥人,不僅事半而功倍,而且不著痕跡,這是极其重要的!” 宣華夫人听了大吃一惊,心想: ——這不是我的“借刀殺人、樹上開花”的妙計嗎?他長孫晟又怎知道了?莫非皇上在怀疑我了?因此与長孫晟串通一气,引我進入他們圈套?我剛才實在說得太多了…… 這時,長孫晟又遞上了仆骨、思結二部落的降表,楊堅看得眉笑眼開,實無作偽痕跡,宣華夫人又鎮定下來,心想: ——你長孫晟借突厥啟民可汗之手,將突厥各部落逐一瓦解,迫達頭就范;我借楊堅、楊廣之力,將其骨肉。親信宰的宰,廢的廢,一個對外,一個對內,實在有异曲同工之妙。你長孫晟也見過那本秘笈嗎?莫非我那本書便是他暗地贈送的嗎?那又為了什么呢? 想到此,不禁對長孫晟大為好感,便沖著楊堅言道: “長孫將軍立此大功,不知皇上將如何封賞?” 她可把楊堅問住了。此事他可一點也未曾想過,他急召長孫晟回京述職只是一种借口,他的本意只不過是要長孫晟立即离開突厥的數十万步騎,防止他利用突厥的軍事力量,与西南益州蜀王的兵馬同時起事,從南北兩面挾制朝廷。如今看來,不僅長孫晟毫無不軌形跡,甚至他連蜀王被捕歸案之事也渾然無知。該當賞他,欠他的不僅這次功勳,賞什么好呢?他默然許久,終于結結巴巴地說: “長孫將軍功德,朕心里有數,你先歇息數日,然后轉回塞外,盡展平生抱負,畢收不世之功,到時自當一并封賞,決不相負!” 長孫晟不再認真听取皇帝許諾,他不僅年逾不惑之齡,而且到了知天命之歲,根本不指望楊堅會再給他什么。只不過剛入仁壽宮時,心情不免有點緊張,連他自己也弄不清何以如此之緊張!是朝命反常的緊急?還是皇上破例在小花廳里召見?抑或是皇帝破天荒第一次由寵妃陪伴接見前線的將軍,而且宣華夫人又美得如此灼灼逼人!皇帝的撫慰使气氛寬和了許多,他的拘謹不知不覺中放松了,這才略為自如地環顧周遭。 嘿!櫥架上竟是這等珠光寶气、琳琅滿目,几乎是天下奇珍畢集于此了。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三位王子賀禮了。晉王、蜀王、漢王送此重禮,哪里是為了慶賀小妹子天香公主出生?這分明是超常的重賄,精明之极的皇上怎會熟視無睹?真是不可思議! 楊堅又會錯了長孫晟的心意,他默然起身,從架上取下了一粒貓儿眼,微笑道: “朕今日借花獻佛,便以這顆貓儿眼賜卿。” “皇上万万不可!”長孫晟立即跪下:“臣實無此意!” “既無此意,那就應該得了!” “臣謝主隆恩!但此物臣是斷斷不敢要了,懇請皇上歸還宣華夫人。” “好,哀家這就收回;”宣華夫人笑道:“哀家再將它賜給長孫將軍的女儿,莫知肯笑納否?” 事已至此,長孫晟還能不收嗎?但若收下,又犯了大忌:皇帝賜物不愿收受,而娘娘賜物卻收了,豈非目無君父?他只好伏地叩頭,竟不知所云。 楊堅終于看出他的尷尬,樂得哈哈大笑: “長孫將軍,現又如何?哈哈哈!” 楊堅見宣華夫人笑不可抑,自己也捧腹大笑,把眼淚都笑流出來,最后才解圍道: “收下吧,這也是朕的旨意!”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