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1945年新年伊始,紅軍在東普魯士、在布達佩斯城下。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山區、在瀕臨華沙一片廢墟的維斯瓦河沿岸,擺好了准備進攻的陣勢。蘇軍最高統帥部即將完成這場戰爭中最大規模的一次攻勢的各种准備工作。這次攻勢的目的,是要使紅軍橫掃波蘭而直逼柏林。1在此之前,即在1944年11月,已經為這次大規模突擊制訂了計划,這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 -------- 1赫魯曉夫承認,美國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物資援助,對于實施柏林戰役是非常重要的。見《赫魯曉夫回憶錄》,第225頁—第226頁。 在戰爭期間,美國同蘇聯提供了四十万輛吉備車和卡車、一万一千多輛裝甲車輛(其中包括七千輛坦克,足夠裝備二十多個裝甲師)、一万四千多架飛机和大約二百万吨食品。見查爾斯·B·麥克唐納著《巨大的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的美國武裝部隊》,第514頁;羅伯特·休恩·瓊斯著《通往俄國的路:美國對蘇聯的租借》。——原書注 朱可夫的后勤副司令員H·A·安季品科中將對整個計划的制訂過程作了极有价值的記載。 11月19日,K·K·羅科索夫斯基离開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F·R·朱可夫到任接替羅科索夫斯基。安季品科描述了1944年11月最后一個星期朱可夫動身去莫斯科的情景: 快要動身時他才告訴我關于四個新的諸兵种合成集團軍即將到達并編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消息,以及所設想的我軍在進攻前的配置和打算發起迸攻的日期…… 從12月8日到10日,即在進攻前一個月,由方面軍司令員主持的戰役摹擬導演,對于正确組織后方勤務,也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所有集團軍司令員和方面軍各兵种的首長都被叫來參加這次導演。我也參加了。實質上,演練了這次戰役的實際打法,這對于制訂后勤保障措施提供了更大的幫助。1 -------- 1H·A·安季品科著《從維斯瓦河到奧得河》,載蘇聯《軍事史雜志》,1965年3月號,第71頁。——原書注 安季品科還說,下達了嚴格的命令:前來增援的几個集團軍必須隱蔽到達。這些部隊不得在進攻地域下火車。因此,建立起兩個基地區域:一個區域作為部隊人員下車地點,而另一個區域,也是主要的區域,所有輜重都運到那里。 1月初,紅軍部隊作好了准備,即將實施突擊,橫掃中歐、東歐。同德軍對陣的共有蘇軍七個方面軍,從北到南依次為:切爾尼亞霍夫斯基指揮的白俄羅斯第3方面軍位于涅曼河一線;羅科索夫斯基(接替M·B·扎哈羅夫)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位于納雷夫河一線;朱可夫指揮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科涅夫指揮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位于維斯瓦河沿岸;H·E·彼得羅夫大將指揮的烏克蘭第4方面軍位于桑河沿岸;馬利諾夫斯基指揮的烏克蘭第2方面軍和托爾布欣指揮的烏克蘭第3方面軍在匈牙利。 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預定由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科涅夫的方面軍以及烏克蘭第4方面軍之一部,在羅科索夫斯基的方面軍部分部隊的支援下,在華沙一柏林總方向上實施。波蘭第1集團軍也將參加這次戰役。 朱可夫知道,這次進攻的目的地正是柏林,因而他很可能非常愿意指揮這個將擔任主攻任務的方面軍。實際上,也許他想了一些辦法使自已被委派擔任這個能夠為他贏得很大榮耀的重要任務。勞特巴奇評論說:“朱可夫就要享受到把他自己的戰略方針付諸戰術實踐的樂趣,而這是參謀軍官們很難享受到的。” 据蘇聯的資料說,這次戰役的政治目標,是要把波蘭從德國人手中解放出來,并“幫助建立一個強大的獨立的民主國家”。戰略目標是消滅掩護著德國一些极為重要的中心城市的“A”集團軍群,前出到奧得河,并為最后進攻柏林創造條件。另外,這次戰役還有一個意圖,就是“把敵軍部隊從西歐戰場吸引過來,以緩和美軍和英軍由于德國法西斯軍隊在阿登山區和爭日山區的攻勢而陷入的困境。” 這次攻勢的方針是:向波茲南和布雷斯勞方向,對德軍實施兩個強大的突擊。把防御之敵分割成孤立的集團,然后分別殲滅之。 最高統帥部給各方面軍分派了具体任務。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任務是粉碎敵華沙一拉多姆集團,并在不遲于進攻的第十一天或第十二天攻占齊赫林到羅茲一線,然后開始向波茲南進攻。要以四個諸兵种合成集團軍、兩個坦克集團軍和一個騎兵軍從馬格努舍夫登陸場向庫特帶方向實施主要突擊。朱可夫將派出這些部隊之一部到西北方向去,以粉碎他的方面軍右翼對面的德軍防御,并協同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解放華沙。位于朱可夫方面軍右翼的第7集團軍預定從華沙以北地區實施輔助突擊。這個集團軍,与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左翼協同,將肅清維斯瓦河和西布格河之間的德軍,然后從西北面包圍華沙。 与此同時,羅科索夫斯基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部隊,在納雷夫河至馬林堡一線發動進攻后,應以其部分兵力從西邊包圍莫德林,以便准備強渡維斯瓦河,阻止德軍逃离華沙。 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任務是,与朱可夫的部隊協同,粉碎凱爾采—拉多姆集團,并在進攻的第十天或第十一天占領彼得庫夫—拉多姆斯科—琴斯托霍瓦—米肖維策一線,然后向布雷斯勞方向進攻。它以五個諸兵种合成集團軍、兩個坦克集團軍和四個坦克与机械化軍從桑多米埃什登陸場向拉多姆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烏克蘭第五方面軍將使用得到六個炮兵師補充的三個集團軍的兵力,突破登陸場中部的敵軍防御。第二梯隊的兩個諸兵种合成集團軍將投入突破口,一個集團軍進攻什特勞維埃次,并包圍沃斯特羅維埃次集團,另一集團軍用來加強主要方向上的突擊。 烏克蘭第4方面軍准備以其右翼的第38集團軍向克拉科夫方向進攻,配合烏克蘭第1方面軍解放該城。該方面軍左翼和中路的部隊的任務則是繼續在捷克斯洛伐克發動攻勢。 蘇軍最高統帥部給朱可夫和科涅夫派去大量增援部隊。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兩者加在一起的兵力之大令人惊訝:一百六十三個師、三万二千一百四十三門火炮和迫擊炮、六千四百六十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四千七百七十二架飛机和二百二十万人。在即將發動的攻勢中,蘇軍擁有大大超過德軍的优勢兵力兵器:兵力5.5比1、火炮和迫擊炮7.8比1、坦克5.7比l、飛机17.6比1。在各方面軍的進攻地域,部隊的平均戰役密度為每一點三英里正面有一個步兵師。火炮密度達到每英里正面有一百零三門火炮和迫擊炮,而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數量平均每英里為十九輛,《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一書的作者們在一段典型的克制性陳述中說: 在戰線中段,戰略態勢是對紅軍有利的……在獲得對敵軍的巨大优勢,并占領有利的進攻陣地的情況下,蘇聯武裝部隊牢牢地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敵軍盡管還擁有強大的力量,但已不能在蘇軍主要突擊方向上建立足夠的火炮和坦克密度了。所有這些為紅軍在波蘭領土上的胜利進攻,并最后低放波蘭創造了有利的前提條件。 朱可夫和他的司令部人員擬定了進攻的詳細計划,決定對縱深兩英里的地域進行兩個半小時的火炮彈幕射擊,為白俄羅斯第五方面軍部隊實施突擊作准備。工兵部隊則要在布雷區掃清通道,并設置障礙物以阻滯敵軍的反擊。他們修筑了新的道路,修复了原有的道路,并在維斯瓦河上架起橋梁。在馬格努舍夫登陸場和普瓦維登陸場,儲存了大量給養、彈藥和燃料,各個醫療隊准備了治療和后送傷員的設備。僅在朱可夫的方面軍,就建立了共有六万零三百張床位的一百八十所野戰醫院,在后方還另外准備了六万八千張床位。准備好了供輸血用的血漿。在白俄羅斯第五方面軍中,有三万二千五百人獻了血,其中包括四千多名波蘭人。在政治軍事方面。波蘭政府和蘇聯政府的代表進行了磋商,決定把米哈伊爾·羅瓦一齊米爾斯基上校的波蘭第1集團軍,置于朱可夫的戰役指揮之下。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一書,几乎沒有提供每個司令員對于戰役的全面實施所起的作用的細節。而且,由于這本書出版時,正值朱可夫失寵期間,因此,作者們寫到他的時候,總是一筆帶過。所幸的是,在他六十年代中期恢复名譽的同時,人們對他的領導作用作出了一些正直的評价。 一位党的發言人、過去曾擔任過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軍事委員的K·Q·捷列金中將的描述便是一例。他寫道: 朱可夫從擔任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司令員職務的最初階段起,就盡力鼓勵整個領導集体的高度創造精神和團結一致。巧妙地引導它努力完成任務。他以一絲不苟的認真態度從事戰役的准備工作。他緊緊抓住所有各個方面,詳細地擬定計划,進行計算,并与各兵种司令員、勤務主任、集團軍司令員們進行核對;他還在地圖上和沙盤上進行演試。在整個戰役過程中,朱可夫司令員密切地注視著戰役的進展,他嚴格地控制、一絲不苟地要求執行計划和命令。要求有關負責人對缺乏組織和缺乏后勤能力負責。說真的,對于這些做法,并非所有軍事首長都感到高興的。 不應該忘記,即使最小的戰役的胜利,也有賴于許多因素的配合。一個地段出了毛病,立刻就會影響到另一些地段……總的說來,我們方面軍這個集体對T·K·朱可夫的充沛精力、堅毅和果斷一直是很敬重的。他的杰出的組織能力和領導才能在偉大的衛國戰爭的最后几次戰役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1 -------- 1斯維特利申著《從士兵到元帥》,載蘇聯《軍事史雜志》,1966年11月號,第39頁。——原書注 1月12日,攻勢開始了。烏克蘭第雙方面軍的部隊,從他們在維斯瓦河沿岸的陣地出擊了。第二天,經過短暫的、但很猛烈的炮火集中射擊后,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丑方面軍的部隊,從馬格努舍夫登陸場和普瓦維登陸場同時發起突擊。當日日終,從馬格努舍夫登陸場發起突擊的部隊強渡了皮利查河,楔入德軍陣地約達七點五英里。從普瓦維登陸場實施的突擊取得了更大的胜利:紅軍部隊渡過了茲沃倫卡河(拉多姆和普瓦維之間維斯瓦河的一條支流),攻占了茲沃倫防御据點,与德軍展開了爭在拉多姆的戰斗。 朱可夫派遣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進入在第8近衛集團軍地段打開的一個突破口。此后數天,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贏得了引人注目的胜利:它占領了新米亞斯托,挺進到羅茲附近。1月16日,蘇軍攻占拉多姆,次日,朱可夫的部隊,包括波蘭第1集團軍,解放了殘破不堪的華沙。 關于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開頭几次戰斗的胜利,只是在不久前,人們才給予朱可夫以應有的贊揚。那是在朱可夫七十壽辰(這時他還獲得了第五枚列宁勳章)的時候。 蘇聯《軍事史雜志》寫道: ……在指揮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的過程中,朱可夫考慮到敵人將其兵力平均地部署在整個戰線上,因而決定實施三個突擊:兩個突擊分別從位于馬格努舍夫和普瓦維地區維斯瓦河西岸的登陸場實施,第三個突擊則從華沙以北地區實施。戰役的成敗取決于能否迅速突破敵軍戰術防御地域和隨后勇猛地向縱深擴大戰果…… 為了實現這次戰役的一些決定性的目標。并加快實施的進程,朱可夫巧妙地使用了裝甲部隊和机械化部隊。例如,在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開始時,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編成內有兩個坦克集團軍(近衛坦克第1和第2集團軍)、兩個獨立坦克軍和五個獨立坦克旅。根据朱可夫的決定,兩個坦克集團軍,作為迅速擴大進攻的基本力量,是在戰役開始后的第二和第三天,也就是說,是在敵人防御被完全突破以后才投入戰斗的。這樣做,就能保存机動集團的力量,以便用于在敵方防御的戰役縱深,進行持久的、激烈的戰斗。在這次堪稱典范的戰役中,坦克軍和獨立坦克旅則用作為集團軍的机動集群,而坦克則用于直接支援步兵嘟隊。在突破敵人的戰術區域后,增援步兵部隊的坦克不再歸步兵師師長指揮,而是集中起來專門,組建成集團軍机動分遣隊以便追擊敵人。這些分遣隊起著坦克集團軍和諸兵种合成集團軍之間聯絡環節的作用。 由于在維斯瓦河一奧得河戰役中正确使用了坦克部隊,因而實現了一次异常高速度的突擊。在突破敵軍防御以后,坦克集團軍的突擊進度在二十四小時內平均達到二十八英里,有時高達四十三點五英里,而在脫离諸兵种合成集團軍以后,達到六十二英里。 隨著華沙的解放,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的一個重要階段就此結束。在四至六天內,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三百一十英里寬的地段上。向德軍防御縱深突破了六十到一百英里,到達索哈切夫—托馬苗夫—馬佐維茨基—琴斯托霍瓦一線。 鑒于已經為進一步發展進攻創造了特別有利的條件,最高統帥部于1月17日更明确地規定了以后几周的任務。烏克蘭第1方面軍部隊繼續向布雷斯勞推進,不遲于1月30日在雷希諾以南進抵奧得河,并在該河西岸建立登陸場。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奉命向波茲南突擊,在2月4日左右攻占比得哥什—波茲南一線。朱可夫和科涅夫將其机動先遣隊近于排成縱隊前進的坦克集團軍和諸兵种合成集團軍主力之前。當需要擊退翼惻的反攻和殲滅留在突擊部隊后方的大的敵軍集團時,就挑選一些獨立部隊去執行這些任務,并在完成作戰任務后重返主力部隊。 1月19日,科涅夫的部隊攻占克拉科夫,并在三天后強渡了奧得河,開始在河西岸建立登陸場。1月18日,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部隊殲滅了被包圍在華沙以西的德軍部隊,翌日迅速占領大工業城市羅茲,以致德軍來不及進行任何破坏,甚至連已經裝箱准備運往德國的貴重机床和其他設備也來不及運走。在兩天內(1月22日和23日),方面軍前進了大約大十到九十英里。在方面軍右翼,在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和近衛騎兵第2軍進行迂回包圍以后,构成波茲市防線一部分的筑壘城市比得哥什被蘇軍占領。 朱可夫的回憶錄1提供了有關波蘭戰役計划的极有价值的見解。根据他的敘述,當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到達比得開什一波茲南一線時,應与烏克蘭第1方面軍建立聯系。關于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下一步軍事行動,最高統帥部推遲到該方面軍進抵這一線之后再作決定。 -------- 1本章所有涉及朱可夫回憶錄的部分均引自1965年6月—期《軍事史雜志》。前已引用的關于莫斯科會戰的回憶錄,直至1966年夏秋才出版。關于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和柏林戰役的回憶錄,是朱可夫1957年秋被解除國防部長職務以后,首次公開發表的著述。——原書注 朱可夫指出。“然而,在戰役實施過程中,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大大提前完成了最高統帥部規定的進度,到1月23日,方面軍的右翼部隊已經攻占比得哥,并向施奈德米爾和德意志—克龍(瓦烏齊)展開進攻。1月25日,方面軍中路部隊包圍了波茲南強大的敵軍部隊,而方面軍左翼部隊。与烏克蘭第1方面軍密切協同,前出到亞羅欽地域。” 1月25日中午,斯大林打電話給朱可夫。在听取了情況匯報后,他問朱可夫下一步打算怎么辦。朱可夫回答說,敵人軍心渙散,目前已不能作有力的抵抗,他決定繼續進攻,并前出到奧得河。進攻的主要目標是屈斯特林(科斯欽),在那里蘇軍將設法在取一個登陸場。方面軍右翼將向北和西北方向展開,以對付歐東波美拉尼亞集團,該集團目前尚未對蘇軍构成嚴重的宜接威脅。 斯大林表示不贊成,認為一旦朱可夫的部隊前出到奧得河,脫离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距离就會超過九十英里。斯大林說:“目前不能這樣做。應該等待一下,等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結束東普魯士戰役并在維斯瓦河沿岸重新部署好兵力以后。” 朱可夫問東普魯士戰役何時能夠結束,斯大林告訴他,大約需要十天到十五天。斯大林補充說,朱可夫也不能指望烏克蘭第1方面軍從左側給予支援,因為他們需要花一些時間來粉碎奧佩倫—卡托維茲地域的敵人的抵杭。 朱可夫力圖說服斯大林本要停止方面軍部隊的進攻,因為以后要突破曼捷利茨筑壘地域將會更加困難。他還要求另外增撥一個集團軍來加強方面軍的右翼。斯大林答應再考慮一下,但是朱可夫的司令部當天未得到答复。 1月26日,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的偵察部隊到達曼捷利茨筑壘地域,并俘獲一大批敵軍。從俘虜口供中獲悉,這個筑壘地域的許多地段尚無德軍据守,許多部隊剛剛開始調到這里來。朱可夫決定方面軍主力加速向奧得河推進,力求從行進間渡過奧得河,在河西岸建立登陸場。為了保護向奧得河挺進的方面軍主力(近衛坦克第1、第2集團軍、突擊第5、近衛第8集團軍、第33和第69集團軍)不受東波美拉尼亞德軍的攻擊,朱可夫決定派遣第3突擊集團軍、波蘭第1集團軍、第47、第61集團軍和近衛騎兵第2軍(按此順序)向北和西北方向展開。 朱可夫留下近衛第8集團軍和近衛坦克第豆集團軍的部分兵力,用來消滅波茲南的德國守軍。蘇軍領導人當時以為波茲南的敵軍部隊不會超過兩万人,而實際上卻有六万多人,以致在這個城市的戰斗一直拖到2月23日才結束。 經過多次討論后,斯大林終于同意了朱可夫的建議,盡管他不愿意給朱可夫增派部隊。“最高統帥對方面軍右翼的掩護問題表示擔心是有充分根据的。”朱可夫寫道,“隨后事態的進程表明,敵人從東渡美拉尼亞實施突擊的威脅在不斷地增長著。” 蘇軍的攻勢進展很快。方面軍主力在突破曼捷利茨防線后,到2月3日已前出到奧得河,并在其西岸的屈斯特林(科斯欽)地域奪取了一個小的登陸場。“在這時,”朱可夫寫道,“敵人在方面軍右翼的抵抗大大增強。空中偵察查明,在波美拉尼亞有大批敵軍兵力到達和集中。陸軍的偵察證實了上述情報。為了對付來自北面的緊迫威脅,必須采取迅速而堅決的行動。”1 -------- 1朱可夫著《在柏林方向上》。載蘇聯《軍事史雜志》,1965年6月號,第14頁。 朱可夫立即采取了果斷措施,命令近衛坦克第1、第2集團軍將其在奧得河的地段交給友鄰部隊,以急行軍向北面的阿爾恩斯瓦爾德地域集結。他還把得到加強的近衛騎兵第7軍以及大量的炮兵、工程兵部隊和物資調往該處。 最高統帥部命令在朱可夫右側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部隊,于2月10日轉入進攻,占領從格但斯克(但澤)到什切青的整個東波美拉尼亞,并前出到波羅的海沿岸。 2月10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部隊發起進攻,但未能完成所受領的任務。2月24日,最高統帥部預備隊的第19集團軍到達后,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重新發起進攻作戰。3月1日,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部隊也轉入進攻,幫助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部隊加快了前進速度。他們于3月5日前出到波羅的海沿岸,占領了基奧茲林(科夏林),然后即轉向東面,進攻格丁尼亞和格但斯克。朱可夫的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臨時調給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以協助粉碎格丁尼亞地域的敵軍。 朱可夫在他的回憶錄里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嚴厲地譴責了8·N·崔可夫元帥。1964年春,崔可夫寫了几篇文章。他在文章中指責朱可夫、B·D·索科洛夫斯基等人由于缺乏才能和主動性,延誤了攻占柏林的時間。崔可夫指責說,如果朱可夫不是慢吞吞地行進,蘇聯本來會在歐洲奪占大得多的地區。 1965年3月,朱可夫的維護者開始譴責崔可夫和其他赫魯曉夫分子的上述說法。安季品科將軍譴責崔可夫歪曲事實和引用他本來無法看到的材料。曾在朱可夫的司令部中工作過的捷列金將軍攻擊了崔可夫的觀點,并提醒讀者注意,崔可夫的恩人赫魯曉夫再也不能保護他了。1966年,朱可夫也參加了論戰。他寫道: 我認為有必要較詳細地談一談某些回憶錄的作者,特別是蘇聯元帥B·N·崔可夫提出的一個問題,即當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于2月初前出到奧得河后,方面軍領導人為何不要求最高統帥部准許它不停頓地繼續向柏林進攻, 崔可夫在其回憶錄中斷言:“柏林在2月份即可攻克,而這自然會使戰爭早日結束。” 許多同志在我們的報刊上發表意見反對崔可夫同志的這种觀點。然而,崔可夫認為“這些反對意見并非來自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的積极參加者,它們或者來自參与擬制最高統帥部和方面軍關于停止進攻柏林并實施東波美拉尼亞戰役命令的那些人,或者來自某些歷史著作的作者。”必須指出,柏林進攻戰役并非一切都象B·N·崔可夫所想的那么簡單。 朱可夫接著指出,1945年1月26日,當德軍顯然已不可能憑借奧得河接近地上的工事阻止蘇軍進攻時,他和他的司令部人員曾向最高統帥部預先提出過建議,該建議的中心意思是: 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應在五月30日前到達別爾林亨(巴爾利內克)—蘭次貝格(果祖夫一韋耳科波耳斯基)—格列茨(布魯德齊斯克)一線,把后勤机构向前調動,補足儲備品,并在2月2日凌晨強渡奧得河。隨后,方面軍部隊應迅速向柏林方向運動,集中主力從東北、北面和西北包圍柏林。 最高統帥部于1月27日批准了朱可夫的建議。 次日。蘇聯元帥科涅夫也向最高統帥部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保證粉碎敵布雷斯勞集團,并于2月25—28日前出到易北河。与此同時,他打算以其方面軍的右翼部隊,協同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方面軍攻占柏林。 科涅夫的建議(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宣布決定的方式提出的),使總參謀部突然陷入激烈的爭論:怎樣使科涅夫的計划与斯大林早些時候宣布的由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攻克柏林的意見協調起來。安東諾夫將軍同意准許科涅夫的方面軍參加突擊柏林;但最高統帥部(在這里,朱可夫的影響占优勢)雖然原則上表示同意,但建議在兩個方面軍之間划一條分界線。根据朱可夫的方針,最高統帥部只讓科涅夫的方面軍負責解放柏林以南地域,而朱可夫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則在主攻方向上居于壟斷地位。1 -------- 1羅曼·科爾科維茲著《蘇聯軍隊和共產党》,第236頁—第237頁。——原書注 朱可夫對這些細節略而不提,只說科涅夫的建議在1月29日也得到批准。接著,朱可夫繼續回答徑可夫的斷言,即倘若不是朱可夫顧慮重重,本來能夠早日攻占柏林。朱可夫承認,這時德軍在柏林的接近地上只有有限的兵力,但他一再表明,2月初敵人從東渡美拉尼亞實施反突擊的危險,開始對方面軍側翼和后方造成威脅。為了證明他的看法正确,朱可夫引用德國元帥威廉·凱特爾和參謀長古德里安的話說,德軍确曾計划從波美拉尼亞向蘇軍發動突擊。 2月初,在奧得河和維斯瓦河中間地帶活動的德軍,是第2和第11集團軍,包括十六個步兵師、四個坦克師、三個摩托化師、四個旅和八個戰斗群。蘇軍的情報表明,敵軍正向這個地域繼續增加兵力。此外,在什切青地域還有德軍坦克第3集團軍,而德軍指揮部可以將這支部隊用于保衛柏林,也可用來加強東波美拉尼亞集團(實際上后來正是采取了后一种做法)。朱可夫反問道:“在北面存在如此嚴重威脅的情況下,蘇軍統帥部是否還能冒險用方面軍主力繼續對柏林實施進攻呢?”, 朱可夫寫道:崔可夫認為進行這樣的冒險是完全正當的,因為紅軍部隊在維斯瓦河一奧得河戰役中已經前進了三百多英里,而從奧得河到柏林只剩下四五十英里了。朱可夫的回答是:蘇軍雖然也可無視這一危險,讓兩個坦克集團軍和三個或四個諸兵种合成集團軍直搗柏林,但敵人倘若從北面實施突擊,就會切斷蘇軍掩護部隊而前出到奧得河渡口,從而使整個方面軍陷入危險境地。 朱可夫提醒讀者注意厲史上的一個先例,就是由于紅軍部隊前出過遠而付出了沉重代价。他說:“歷史經驗表明,有時确實需要去冒險,但不能隨意妄為。在這一點上,1920年紅軍對華沙的進攻很能說明問題。當時紅軍沒有充分保障就輕率地向前推進,結果不但未能取得胜利,反而造成了我西線部隊的慘重失敗。” 崔可夫在1964年和1965年寫的几篇文章中斷言,只要客觀地估計一下波美拉尼亞的敵軍實力,那么就可确信,敵人對柏林方向蘇軍的任何威脅,都完全可以由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部隊予以消除。 朱可夫反駁道:“實際情況卻駁倒了這一論斷。”此外,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的兵力十分不足,無法粉碎東渡美拉尼亞的德軍。2月10日,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開始進攻,十天后只推進了三四十英里。与此同時,敵人卻在施塔爾加德以南地域實施了反突擊,迫使蘇軍后退,敵人向南推進了五到七英里。 最高統帥部對于東波美拉尼亞的德軍部隊不斷增強(這時總數已達四十個師)感到不安,決定動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四個諸兵种合成集團軍和兩個坦克集團軍。兩個方面軍的聯合作戰行動直到3月底才結束。朱可夫說。“這是多么艱苦的一仗。” 崔可夫估計,在1945年2月,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能夠派出人至十個集團包其中包括三至四個坦克集團軍,對柏林實施進攻。朱可夫不同意這种說法。2月初,在白俄羅斯第1方商軍的八個諸兵种合成集團軍和兩個坦克集團軍中,留在柏林方向的只有四個不完整的集團軍(即第5突擊集團軍、近衛家8集團軍、以及第33和第69集團軍)。有兩個軍(分別從近衛第8集團軍和第69集團軍抽調的)正在波茲南地區作戰,而方面軍的其他兵力不得不轉向東渡美拉尼亞方面以對付來自這個方向的威脅。另一方面,烏克蘭第丑方面軍在2月8日至24日期間,正在布雷斯勞西北地區發動攻勢,它的主力(四個諸兵种合成集團軍、兩個坦克集團軍和第2空軍集團軍)都參加了這一戰役。德軍也向該處調集了大批援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在進攻十七天之后,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部隊推進了六十二英里,前出到尼斯河,但強渡該河的企圖未能實現,因而蘇軍在該河東岸轉入了防御。 使問題更加复雜的是,蘇軍在維斯瓦河一奧得河戰役過程中曾遭受重大傷亡。2月1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各步兵師乎均人數為五千五百人左右,而近衛第8集團軍各步兵師的人數則在三千八百至四千八百人之間。朱可夫的兩個坦克集團軍有七百四十輛坦克,或者說每個裝甲族平均大約四十輛,但其中的許多裝甲旅卻只有十五到二十輛坦克。烏克蘭第1方面軍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因此,1945年2月,不管是科涅夫的方面軍。還是朱可夫的方面軍都不能向柏林實施最后的進攻。“夸大自己一方部隊的能力和低估敵人的兵力与能力同樣都是危險的。”朱可夫寫道,“這就是戰爭給予我們的多方面的經驗教訓,是不可忽視的。” 他進一步指出,后勤方面的情況也是不容忽視的。在進攻的二十天時間里,部隊向前推進了三百多英里,而后勤供應自然落在后面。蘇軍部隊急需作戰物資,特別是燃料不足。同樣地,航空兵也未能向前轉移基地以支援前線的戰斗。 朱可夫說,崔可夫沒有分析在這种條件下后勤工作的整個复雜性,而是求助于一系列假設條件:“倘若最高統帥部和各方面軍司令部能夠組織供應必要數量的彈藥、燃料和給養;倘若航空兵能向前轉移到奧得河附近的机場上;倘若舟橋部隊能保證使部隊渡過奧得河,則我軍的四個方面軍就能在2月初展開對柏林的進攻。” 朱可夫指出:“在討論如此重大問題時使用這么多用‘倘若’,即使對回憶錄作者來說,也不能認為是一种嚴肅認真的態度。而且崔可夫所承認的下述事實,即供應紊亂,航空兵和舟橋部隊掉在后面,就足以說明,在這种條件下要對柏林實行進攻,純粹是冒險。” 德軍對朱可夫的進攻作出了何种反應呢?2月初,古德里安上將曾經強烈要求希特勒推遲在匈牙利發動進攻的計划,而是從巴爾干半島各國、意大利、挪威,特別是從庫爾蘭調集兵力,突擊已經在法蘭克福和屈斯特林之間前出到奧得河的蘇軍先頭部隊。古德里安寫道,蘇軍先頭部隊的兩翼仍很薄弱,可以從南面的格沃古夫和古本一線和從北面的皮日利策和阿爾恩斯瓦爾德一線發動突擊。他希望這樣一次突擊將會增強對柏林和德國內地的防御,并能贏得時間与同盟國進行停戰談判。 希特勒听完古德里安的建議以后,拒絕了這個建議。古德里安堅持己見,他說:“我說我一再建議撤出庫爾蘭并不是因為我頑固不化,你應該相信我。我看不出我們還有什么別的辦法來積聚預備隊,而沒有預備隊,我們就不能期望保衛首都。我向你保證,我完全是從德國的利益出發才這樣做的。” 古德里安的話音剛落,希特勒气得身子發抖,跳起來大聲吼叫道:“你怎么敢這樣跟我說話?難道你不認為我是在為德國而戰嗎?我的整個一生就是為德國長期奮斗的一生。”他繼續嚴厲訓斥古德里安,直到他的怒气平息下來,戈林才把古德里安從房里領走。 當“元首”再次把古德里安召回會議室,古德里安又開始爭辯起來,而這只能使希特勒再一次大發脾气。他站在古德里安面前,搖晃著拳頭,直到古德里安的參謀長把這位將軍拽走,“免得我挨一頓揍” 盡管賴因哈特·格倫的東線外國軍隊情報處估計蘇軍每天能使其在奧得河上的兵力增加約四個師,但古德里安卻未能得到庫爾蘭的部隊。“因此,倘若要使我們的突擊取得效果的話,”古德里安确信,“就必須在更多的俄國軍隊到達和他們發覺我們的意圖之前,以閃電般的速度發起突擊。” 几天后,即在2月13日,在帝國辦公廳舉行第二次會議,希特勒再一次大發雷霆之后,終于同意必須對蘇軍實施突擊,但沒有向古德里安提供他所需要的預備隊。進攻于2月16日開始,頭一兩天取得了良好進展。然而,對于德軍來說,不幸的是,負責指揮這次突擊的瓦爾特·文克將軍傍晚向希特勒匯報后返回部隊途中,因發生車禍而受了重傷。失去了他的領導,突擊停頓下來,而且再也沒有恢复它的勢頭。1 -------- 1古德里安著《裝甲部隊領導人》,第411頁—第415頁。——原書注 朱可夫在他的回憶錄中指出,崔可夫描述了2月4日在第69集團軍司令部開會討論進攻柏林的計划的情形。崔可夫提到,在討論過程中,斯大林打電話給朱可夫。當斯大林得知會議正在討論進攻柏林的計划時,斯大林要求与會者停止上述討論,而是著手擬定粉碎波美拉尼亞德軍的計划。崔可夫還說,朱可夫對此感到意外。 据朱可夫說,他這位從前的部下任意歪曲歷史事實已非首次。朱可夫引用國防部官方檔案說,根本沒有召開過這樣一次會議,因而也不可能有在電話里与斯大林談話這樣的事。朱可夫說,2月4日到5日,他在第61集團軍司令部,當時這個集團軍正准備對波美拉尼亞的德軍集團作戰。是崔可夫故意歪曲史實,還是他把會議的日期和地點弄混了呢?是朱可夫的說法正确,還是他想進一步使作為戰史學家的崔可夫信譽掃地而把問題弄得含糊不情呢?由于可以得到的證据有限,不可能作出确定的結論。 對蘇軍柏林戰役的這一階段,結合歷史來認真地加以研究和分析,就能看出,朱可夫關于推遲向柏林突擊的理由無疑是有根据的。《蘇軍東波美拉尼亞戰役》一書恰好是在朱可夫失寵時期出版的。作者扎維亞洛夫和卡利亞金斷言,在向柏林發動最后的。決定性的突擊以前,“必須首先粉碎從北面威脅柏林方向蘇軍的東波美拉尼亞的敵軍集團,同時,徹底破坏德國法西斯統帥部企圖阻止我軍向柏林方向突擊的計划。除此以外,還必須消滅被孤立在東普魯士的敵軍集團。”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這本書,一般說來,對待朱可夫是相當簡慢無禮的,但它卻支持他的上述說法。該書說,朱可夫決定把第3突擊集團軍和波蘭第1集團軍調到他的右翼,以對付來自波美拉尼亞的威脅。此外,“1月底、2月初,在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右翼和中央展開了最激烈的戰斗。位于比得哥什以西波美拉尼亞統壘地域的德軍的抵抗特別頑固”,不斷反擊第47集團軍的部隊,并在某些地區迫使他們后退。1月29日,波蘭第1集團軍投入戰斗,兩天之后,第3突擊集團軍也被調來參戰。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還支持朱可夫下達說法。由于德軍退卻時破坏了鐵路、公路和橋梁,以致給再補給造成了困難。鐵路和公路修筑部隊投入工作,以盡快修复主要的鐵路線和公路,而工程兵部隊則奉命立即開始在維斯瓦河上架橋。 盡管出現了延誤和挫折,維斯瓦河—奧得河戰役仍是一次輝煌的胜利。蘇聯方面宣稱,俘虜了敵軍十四万七千名官兵、摧毀和繳獲了一千三百七十七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五千七百零七門迫擊炮和一千三百六十架飛机。這一歷時二十三天的戰役,使蘇軍和波軍部隊向前推進了三百一十英里,平均每天前進十二到十四英里。 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既已前出到奧得河,朱可夫使准備向柏林發動最后沖擊(見附圖6)。4月1日,他和科涅夫應召會見斯大林。安東諾夫上將和什捷緬科上將也在場。“我們剛向斯大林問過好,”科涅夫寫道,“他就問我們。‘你們認為你們對最近的形勢了解得很清楚嗎?’” 朱可夫和科涅夫回答說,他們認為,根据他們在各自的方面軍可以得到的情報資料,他們對局勢已經了解得很清楚。 “給他們念一下這份電報,”斯大林對什捷緬科說。 作戰部長念了一份電報,內容是英美軍司令部准備實施一次戰役,以使攻占柏林。已經建立了由英國元帥伯納德。勞·蒙哥馬利爵士指揮的主要突擊部隊。打算在魯爾區以北沿著大部分英軍部隊与柏林之間的最短路線,實施主要突擊。電報中列舉了盟軍司令部已經采取的几個初步措施,包括組織突擊部隊和集結軍隊。 電報最后附了一份報告。這份報告院伺盟國認為,關于在紅軍能夠到達柏林之前攻占柏林的計划是非常切實可行的,各項准備工作正在積极進行中。 當什捷緬科讀完電報。斯大林轉過身來向朱可夫和科涅夫問道:“現在誰將要攻克柏林,是我們還是同盟國?”1 -------- 1關于這次談話,可以得到的几种記載,都只是報道了科涅夫的觀點。1963年4月,對尼利厄斯·瑞安在莫斯科采訪科涅夫時,听到了同樣的敘述。蘇聯政府准許瑞安和約翰·埃里克森采訪柏林戰役的許多參加者,其中有科涅夫、索科洛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和崔可夫,但這兩位歷史學家沒有被准許采訪朱可夫。見科尼和厄斯·瑞安著《最后一戰》,第248頁。——原書注 科涅夫首先回答,他向斯大林保證蘇軍一定能攻占柏林。 “所以說你就是這個脾气,”斯大林他笑非笑,然后又直截了當地問道:“你怎樣才能為這一目的建立起一個突擊集團呢?你的主力部隊在你的南翼,因此你顯然將不得不大規模地變更部署。” “斯大林同志,”科涅夫回答,“你可以放心,方面軍將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我們將在适當的時間內重新部署完畢,為進攻柏林作好准備。” 這時朱可夫作了回答。他說,他已經為攻占柏林作好了充分准備,而且他指揮的無論兵力兵器部處于“飽和狀態”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已經把攻擊的目標直接對准柏林,況且南柏林的距离又最近。 “很好,”斯大林說,“你們兩人應該就在莫斯科這里,在總參謀部擬訂出你們的計划,并在一兩天之內向最高統帥部報告,這樣你們回方面軍去的時候,就可以隨身帶上已經得到全面批准的計划。” 科涅夫不顧一切地想要分享攻克德國首都的榮譽。更确切地說,他想搶先攻進柏林來突出自已,使朱可夫相形見絀。他极不喜歡朱可夫。 現在在莫斯科,這兩個意志堅強的人,每人都希望使斯大林相信,應該采納自已制訂的最后突擊德國的計划。朱可夫認為,他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部隊能夠靠他們自己的力量攻占柏林,而科涅夫則在繼續進行活動,以便推翻最高統帥部早些時候關于讓他的部隊去攻占柏林以南地域的決定。總參謀部的一些成員建議由兩個方面軍發動一次鉗形攻勢,可是這項建議既与朱可夫的正面突擊的概念相沖突,也同科涅夫關于協同實施正面突擊的建議相抵触。 當4月3日清晨再次召開會議時,斯大林听取了兩位司令員的計划,然后走到挂圖前,并在烏克蘭第1方面軍和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之間畫了一條線,從而解決了僵持局面。這條線的終點是在柏林東南大約三十七英里施普雷河上的呂本。据什捷緬科上將說,斯大林這時宜布:“哪個部隊先到達這儿,哪個部隊就參加攻占柏林。” 科尼利厄斯·瑞安寫道:“倘若斯大林把這條線從呂本再往前畫,一直畫到德國邊界,標出一條科涅夫不可逾越的界線,那么烏克蘭第1方面軍顯然就不可能再參加進攻柏林的戰斗了。”盡管“斯大林沒說什么,但卻默許了烏克蘭第1方面軍可以表現主動精神。”雖然一句話沒說,卻向科涅夫的方面軍開放了到柏林去的綠燈。他覺得斯大林摸透了他的心思。正如科涅夫所說的,“斯大林心极不宣地號召進行一場比賽”,然后會議便結束了。1 -------- 1科尼利厄斯·瑞安著《最后一戰》,第256頁。——原書注 朱可夫對會議的敘述,盡管不如科涅夫那樣生動,但卻很可能是比較准确的。他說,對柏林方向的進攻和奪取這一城市的任務交給了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部隊。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任務是從尼斯河發起突擊,粉碎柏林以南的敵軍集團,把敵中央集團軍群的主力与敵柏林集團隔絕開來,從而保障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進攻。但是,朱可夫寫道:“就在最南統帥部的會議上,斯大林給蘇聯元帥科涅夫發山指示:倘若敵人在柏林的東接近地上進行頑強抵抗,以致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進攻受阻,烏克蘭第1方面軍應准備從南面突擊柏林。” 朱可夫的回憶錄透露,他對向德國首都發動最后進攻感到擔心。“對柏林的非同尋常的和极其复雜的進攻戰役,要求所有方面軍和集團軍指揮机构作好异常細致的准備。”他的擔心是有充分根据的。他寫道; 在戰爭過程中。我們從未攻取過象柏林這樣堅固設防的城市。柏林的總面積几乎相當于九百平方公里,城市地下鐵道和眾多的地下建筑物使敵人得以實行廣泛的机動,市區和郊區都為進行頑強防御作了細致准備,每一條街道、廣場、胡同、房屋、溝渠和橋梁都构成這個城市總的防御体系的一部分。 朱可夫曾命令航空偵察兵六次拍攝了柏林、柏林所有接近地和防御地帶的照片。根据拍攝的照片、繳獲的文伴和俘虜的口供,編制了詳細的地圖和附有圖表說明的報告,發給從司令部到連隊的各級指揮員。此外,工程兵部隊為朱可夫及其司令部人員制作了一台柏林及其郊區的精确模型。 4月5日至14日,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召開了戰役准備會議,并利用地圖和模型進行了軍事導演。參加軍事導演的有各集團軍、軍、師、方面軍炮兵部隊和后勤部隊的首長。 進攻的日子臨近時,進行了最后的准備工作。朱可夫決定采用他的另一項著名的別出心裁的辦法,以“震懾和從精神上壓倒敵人”。考慮到守敵在夜間更容易發生混亂和恐慌,他決定在黎明前兩小時實施突擊。將使用一百四十部對空探照燈照射敵人的陣地,以利紅軍的進攻和對紅軍突擊部隊的控制。 与此同時,德軍正在奧得河沿岸瘋狂地构筑防御工事。戈特哈特·海因里齊上將,在1944年复被從后備隊中召回,任命為維斯瓦集團軍群司令官。他奉命把蘇軍阻擋在奧得河上,守住柏林。他特別擅長防御作戰。1942年1月底,他曾擔任在莫斯科附近固守的第4集團軍殘余部隊司令官,在那里制訂了一套极其成功的防御戰術。每當他斷定某一地段即將遭受蘇軍進攻時,他就命令部隊在夜間向后撒退一兩英里,進入新的陣地。通常几乎能夠摧毀一切的紅軍炮兵的彈幕就會傾瀉到已被放棄的前沿陣地上。海因里齊寫道: “他們的炮火准備毫無效果,而我們的戰士,由于絲毫未受損傷,已經作好反擊准備,蘇軍的突擊就會喪失勢頭。然后我的部隊將從未遭到攻擊的陣地向前推進,并重新占領原先的前沿陣地。”1 -------- 1科尼利厄斯·瑞安著《最后一戰》,第70頁—第74頁。——原書注 1945年4月初,海團里齊視察了他在奧得河沿岸建立的兩條防線。德軍部隊預定要在朱可夫的炮兵即將進行彈幕射擊之前撤出最東邊的防線,以便使炮彈落在無人据守的塹壕里。最關鍵的問題,顯然是要判斷出蘇軍進攻的准确時間。蘇軍發動的几次佯攻,使海因里齊的任務變得更加困難。可是,這位承擔了沉重責任的將軍深信,蘇軍在4月中旬以前不會發起進攻。 4月15日(星期日)下午8時過后不久,海團里齊作出了決定。在分析了從戰場上得到的報告之后,他确信朱可夫將在次日凌晨發起突擊。他給德軍第9集團軍司令官特奧多爾·布塞將軍發出只有一行字的命令:“后撤,占据第二道防線的陣地!”德軍在夜幕掩護下立即開始后撤,這一策略性行動整整用了大半個夜晚的時間。 這時,朱可夫急不可耐地想要發起他的強大突擊。4月1o日黎明前很久,他在厄斯特林(科斯欽)登陸場的小山頭上的掩蔽所觀察了德軍陣地。在凌晨4時正,他發出命令:“開始,同志們,現在開始!”頃刻間,三顆紅色信號彈出現在漆黑的夜空,朱可夫的一百四十部探照燈連同坦克和卡車的前燈一齊開亮,把德軍陣地照得通明。1 -------- 1蘇聯的一些回憶錄作者對朱可夫使用探照燈是有爭論的。有些人對這一別出心裁的作法持批評態度,而另外一些人則贊賞朱可夫的想象力。科涅夫寫道,他在自己的方面軍有意不使用任何人工照明。“我們烏克蘭第1方面軍決定采用截然不同的方法。我們當時正要渡過尼斯河,我們制訂了實施較長時間的炮火准備的計划,目的是在确保兩個階段的作戰:渡過尼斯河,并突破敵軍尼斯河西岸的主要防線。對于盡可能地隱蔽渡河意圖來說,照亮突破地段對我們是不利的。相反地,我們希望夜晚越長越好。”見N·C·科涅夫著《1945年》,載《國際事務》(莫斯科),1965年8月—1966年4月,第8頁。 炮兵主帥沃羅諾夫軍道:“我喜歡朱可夫的決定,即在開始進攻柏林之前,進行炮火准備,并使用步兵和坦克在破曉前發起突擊,同時使用探照燈照得敵人睜不開眼睛。”見H·H·沃羅諾夫自《蘇聯人民的功勳》,載《蘇聯歷史》雜志,1965年7—8月號,第21頁。 曾在屈斯特林登陸場在朱可夫指揮下作戰的崔可夫,极力批評人工照明,說它對戰士的夜間視力造成了嚴重影響,“因而事實上弊多利少”。見B。N·崔可夫著《第三帝國的末日》,載《十月》雜志,1964年4月號,第145頁。——原書注 接著,三顆綠色信號彈升上天空,這是開始炮火彈幕射擊的信號。炮聲隆隆,大地震撼,所有村庄頃刻被毀,森林到處火光沖天。炮火之猛烈是東線戰場不曾有過的。猛烈的炮擊引起了風暴性大火。德軍中的幸存者迄今仍在談論突然刮起的怪异的熱風,把灰燼和碎片吹遍原野。 在震耳欲聾的彈幕射擊仍在繼續轟鳴的時候,朱可夫的部隊開始向德軍陣地發起沖鋒。指揮近衛第8集團軍的崔可夫說,在開始突擊的半小時之內,德軍几乎沒打什么炮,只有掩蔽在石頭建筑物和孤立的掩体里的几挺机槍和自行火炮在射擊。它們很可能是海團里齊留在前沿陣地的守衛部隊。 當蘇軍炮兵停止射擊,德軍出來迎擊的時候,朱可夫遇到了麻煩。德率高射炮和防坦克炮開始向蘇軍隊形傾瀉致命的炮火,打得步兵從坦克上掉下來,裝甲車輛著了火。 約翰·托蘭采訪了這場可怕的戰斗的若干幸存者,其中包括格哈德·科德斯(當時是個年僅十八歲的航空兵)。托蘭根据他的采訪,對當時這段戰場上蘇軍的突擊情況作了如下的描述: 科德斯現在能夠看見更多的坦克輪廓了。發動机的隆隆聲和履帶的中咋聲震耳欲聾,大地在顫抖,他拿起一支火箭筒。從后面突然傳來一陣低沉的轟鳴:一排八十八毫米的炮彈呼嘯著從頭上飛過,擊中了第一批坦克。坦克燒起來,金屬碎片和彈片象雨點般落到散兵坑里。至少有六輛坦克被擊中起火,但其他坦克仍在繼續前進。在微紅的火光中,坦克更加醒目了,但它們在大口徑火炮的毀滅性轟擊面前束手無策。然而,紅軍步兵從濃密的大火中突然沖過來,他們必定有八百人之多。他們大聲喊叫著向山頂上爬,科德斯覺得他們好象發了瘋。 航空兵用步槍和沖鋒槍開火,數以百計的蘇軍士兵應聲倒地。其余的人繼續喊叫著往上沖。又有一些人倒下了。最后,就象巨浪猛力撞在防波堤上那樣,進攻者退下去了。1 -------- 1約翰·托蘭著《最后一百天》,第402頁,——原書注 朱可夫不肯相信他的部隊已經受阻。他以怀疑的目光盯著崔可夫,突然發火道。“你說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你的部隊給擋住了嗎?” 崔可夫以前曾經見過朱可夫發怒,這時回答道。“元帥同志,不管我們是否暫時給敵人牽制住了,進攻几乎肯定會成功的。可是眼下敵人的抵抗很頑強,把我們擋住了。”崔可夫解釋說,從澤治高地打來密集的炮火,截擊我們向前推進的部隊。此外,地形對履帶式車輛十分不利。在奧得河沿岸的沼澤地和灌溉渠,自行火炮和坦克都陷住了,遭到猛烈炮火的轟擊。1 -------- 1科尼利厄斯·瑞安著《最后一戰》,第360頁。——原書注 朱可夫很快獲悉,第一梯隊的進攻強度已經證明是不夠的。他知道用他的几個集團軍壓過去,也完全能夠打垮防守的德軍,但他不想把進攻速度放慢下來。因此,他決定改變戰術,派遣轟炸机轟炸敵軍炮兵陣地,并命令炮兵徹底摧毀那座高地。朱可夫原來打算在拿下澤洛高地以后,再把坦克集團軍投入戰斗,現在這位元帥決定讓它們立即參加戰斗。 這時朱可夫气得臉色發青。他既不想讓几門居高臨下的德軍大炮拖延他進攻的時間,也不想讓科涅夫搶先攻占柏林。他從掩蔽部走出來,從他的參謀人員旁邊擦肩而過,轉向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司令員M·E·卡圖科夫上將,厲聲說:“喂!赶快上!” 朱可夫在他的回憶錄里證實,由于他的几個集團軍陷入困境,才迫使他動用坦克集團軍并訴諸航空兵支援。德軍也派增援部隊投入作戰,因而戰斗變得更加激烈了。 4月17日,朱可夫的部隊終于依靠數量的优勢粉碎了澤洛高地的防御,開始向前推進。德軍又運來更多的兵力兵器,其中包括從柏林城防部隊調來的高射炮部隊,以致朱可夫的進攻速度再次減慢了。 与此同時,科涅夫的方面軍卻進展迅速。可想而知,朱可夫在進軍柏林途中遇到麻煩,科涅夫對此是不會感到不痛快的。 4月17日,斯大林打電話對科涅夫說:“朱可夫現在遇到了困難。他仍在設法突破防御。”斯大林沉默了一會儿,科涅夫也沒吭聲。 斯大林終于問道:“能不能把朱可夫的机動部隊調動一下,讓他們通過你們在你們的方面軍地段上打開的突破口進軍柏林呢?” 科涅夫回答說:“斯大林同志,那要花好多時間,而且會造成很大混亂。沒有必要從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調來坦克部隊通過我們打開的突破口。在我們的地段上,形勢的發展很順利,我們的兵力足夠了,我們能夠把我們的兩個坦克集團軍部轉到柏林方向上。” 他談了他的坦克集團軍在哪里調轉方向,并把措森作為調轉方向的地點。措森,位于柏林以南約十六英里,是德軍總參謀部所在地。 斯大林問科涅夫他現在用的是多大比例的地圖。他回答說用的是1:20万比例尺的地圖。 稍停片刻——他顯然想在莫斯科從地圖上找到“措森”這個城鎮,斯大林答道:“很好。你知道德軍總參謀部在措森嗎?” “是,我知道。” “很好,”斯大林說,“我同意。把你的兩個坦克集團軍轉向柏林吧!” 科涅夫欣喜若狂,斯大林很可能注意到這一點。斯大林剛一挂上電話,科涅夫立刻用高頻電台叫通兩個坦克集團軍的司令員,命令他們轉到柏林方向。隨后又下達了更具体的指令。 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奉命在4月17日夜間強渡施普雷河,迅速向費特肖、霍爾森、巴魯特、特爾托和柏林南部邊緣推進。該集團軍應在4月20日夜至21日清晨從南面突入柏林。 近衛坦克第4集團軍奉命在4月17日夜間強渡施普雷河,迅速向德雷布考、卡勞和盧肯瓦爾德推進,以便在4月20日前攻占比利茨、特羅伊思布里茨思和盧肯瓦爾德地域。波茨坦和柏林西南區則是4月20日夜間至21日清晨攻占的目標。 若干年之后,朱可夫敘述了這件事,但他沒有流露出絲毫怨恨情緒。他寫道: “在那些日子里,斯大林顯出非常焦急不安,他擔心我們部隊的進攻受阻。因此,他命令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員用部分兵力從柏林市面實施突擊,正如最高統帥部4月3H批准的作戰計划中規定的那樣。”可是,在1945年4月那些關鍵的日子里,當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已經胜利在望,而他們的榮譽有可能在最后一刻被從他們手里奪走的時候,朱可夫的反應卻是非常強烈的。 蘇聯軍隊報紙《紅星報》高級記者帕維爾·特羅揚諾斯基中校提到了這件事,他寫道:“突擊受阻,斯大林斥責了朱可夫。情況非常嚴重,而且斯大林斥責人的時候,用詞往往是不大客气的。”特羅揚諾斯基能夠清楚地看出,“朱可夫——面部的一切特征都表明他是一個具有鋼鐵般意志的人、一個不喜歡与任何人分享榮譽的人,當時的情緒是非常激動的。” 經過4月20日一天緊張的戰斗,柏林接近地的德軍防線被突破了。在戰后審訊過程中,德軍坦克第56軍軍長卡爾、維德林將軍說:“4月20日,對我的這個軍,很可能是對所有德軍部隊,都是最困難的一天。它們在先前的戰斗中遭到慘重損失。已經极端疲憊,無法抵擋占优勢的俄國部隊的強大突擊。”1 -------- 1朱可夫著《在柏林方向上》援引的村料,第19頁——原書注 4月20日下午三四點鐘,朱可夫的方面軍編成內的第3突擊集團軍步兵第79軍的遠程炮兵,首先向柏林市區開炮。4月21日,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第3突擊集團軍和第47集團軍的部隊突破到柏林城下。朱可夫認識到,柏林市南街道狹窄,容易設置障礙物,那种能夠充分發揮裝甲部隊成力的大面積推進的打法已不适用。因此,他決定把坦克集團軍与諸兵种合成集團軍協同起來,開展一場肅清守敵的戰斗,單憑部隊的沖擊和密集的炮火就能粉碎柏林的守敵。 与此同時,科涅夫正拼命地向他的目標疾進。4月20日,D·C·雷巴爾科將軍的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攻克措森,繼續向柏林方向挺進,其他部隊則同科特布斯的德軍民開了頑強的戰斗。4月21日,科涅夫的坦克部隊續近了柏林防御圈,到達柏林南部邊緣大約十五英里的地方。到了傍晚,在几個地點越過了柏林環形公路防線。 當天夜間,科涅夫作出了一系列新的決定。其中一個決定就是把炮兵突擊第10軍、突擊第25師和高射炮第23師置于雷巴爾科的指揮之下,以加強在柏林南接近地遭到猛烈抵抗的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殲擊航空兵第2軍也撥歸雷巴爾科指揮。 4月22日,對兩個方面軍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日子。因為朱可夫的近衛第8、第33和第69集團軍,科涅夫的近衛第3集團軍、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以及第28集團軍之一部,開始封閉對法蘭克福和古本附近德軍集團的合圍圈。自巴爾科的部隊從前面向柏林推進,省可夫的近衛第8集團軍則向柏林東南部推進,這兩支部隊之間只隔著一條大約七點五英里寬的狹長地帶。于是很快就形成并逐漸收緊的兩個包圍圈:一個包圍了柏林東面和東南的德軍第9集團軍,另一個在柏林以西,包圍了防守柏林本身的那些部隊。 科涅夫的部隊在到達特爾托運河時遇到嚴重障礙——德軍在運河北岸构筑了堅固的防御,配備著大量火炮、迫擊炮、坦克和火箭筒。許多橋梁已被破坏,而其余的橋梁正准備炸毀。 4月24日,雷巴爾科的部隊,在大炮、步兵和轟炸机支援下,開始渡過特爾托運河。調來的几個重炮旅猛表運河北岸的一排建筑物,許多樓房當即被摧毀。在一段不寬的正面上,每一英里集中了九百六十六門蘇軍的大炮,一支支突擊隊,不等大炮停止彈幕射擊,就開始強渡運河。在林奎斯特附近渡到河對岸的几支先頭部隊遭到德軍坦克和步兵的反擊,被迫放棄了他們攻占的登陸場。在運河其他几個地段上,蘇軍守住了登陸場。到了下午,蘇軍工程兵已在河上架起浮橋。 當科涅夫在一座大樓的樓頂觀察這一行動時,傳來捷報: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的部隊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的部隊,在西奧多爾·布塞指揮的德軍第9集團軍背后會師了。 渡河行動從下午開始一直持續到深夜,從而使雷巴爾科的部隊得以突破從南面掩護柏林市區的德軍內圈防線。 斯大林發給朱可夫和科涅夫的11074號命令談到。根据4月23日的情況,在柏林一帶給他們划分的界線如下:“從昌本起,到托伊皮茨、米滕瓦爾德、馬里恩多爾夫、安哈爾特車站。” 瑞安記載了兩個方面軍之間的這條新分界線的影響。 盡管科涅夫不能公開抱怨,但他确實有些垂頭喪气。最光榮的任務交給了朱可夫。這條穿過柏林的分界線,把科涅夫的部隊限制在國會大廈以西大約一百五十碼的地方,而國會大廈恰恰一直被俄國人看作是柏林市最值得占領的地方,蘇聯的旗幟即將在這里高高升起。 第三帝國處于垂死掙扎中,但是柏林守軍仍在繼續抵抗蘇軍的沖擊。在柏林市區進行了激烈的戰斗,德軍被赶到環城鐵路附近。到4月30日,只有政府机關地區,緊挨著動物園的地區。和從動物園向西伸展到哈弗爾河的狹長地帶,尚在德軍手中。 蘇軍在進攻時很講究方式方法,每次實施新的沖擊以前,首先要進行轟炸和炮擊。步兵得到坦克和配備有噴火器和爆破器材的工兵部隊的支援。紅軍步兵部隊一小段一小段地向前推進,從后院、從地下室,甚至經過地下鐵道或下水道滲透進去,攻占每一條街道、每一幢樓房。德國守軍也常常從后面或從地下沖出來。攻擊蘇軍。 后來德軍漸漸不支,撤進防空洞和高射炮塔樓里。德軍炮兵于是不得不在露天廣場、公園和鐵路車場占据射擊陣地。最后,殘存的德軍大炮都集中到了動物園。1 -------- 1威廉·威廉梅爾著《德軍在柏林的防御》(手稿),第58—第59頁。——原書注 斯大林曾經激勵蘇軍部隊說,看誰能在國會大廈上升起一面“胜利的旗幟”,所以柏林市內的每一支蘇軍部隊都希望贏得這一榮譽。 4月30日清晨5時,蘇軍大炮向國會大廈開火。當天下午,朱可夫的部隊沖進國會大廈牆壁的缺口,緊接著在大廈內部進行了激戰。不久,蘇軍終于獲得了胜利,在這座已經遭到嚴重破坏的建筑物上升起了紅旗。 當朱可夫的部隊在國會大廈上升起蘇聯旗幟的時候,希特勒正在帝國辦公廳的地下防空掩蔽部里。他把他的各項事務作了安排,同埃娃·布勞恩秘密舉行了結婚儀式,并且寫下了遺囑。在獲悉本尼托·墨索里尼死訊以后,希特勒默默地吃過午餐。飯后,他和那些在場的人握手告別,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寢室。下午3點30分,他對著自已的嘴開槍自殺了。他的妻子服毒自盡。1“兩具尸体在院子里燒掉了,”溫斯頓,丘吉爾爵士寫道,“希特勒的火葬柴堆,和越來越響的蘇軍炮火的轟鳴,构成了第三帝國的悲慘結局。” -------- 1赫魯曉夫說,有一天,他在基輔接到朱可夫的一個興高采烈的電話:“不久我就要把希特勒這只可惜的野獸關在一只籠子里。當我把他送回莫斯科的時候,我要經過基輔,讓你看看他。”赫魯曉夫接著說:“我祝愿朱可夫成功。我知道,有了他在那里指揮方面軍,我們的攻勢便是交給了信得過的人。后來在德軍投降以后,朱可夫再一次打電話對我說,“我畢竟不能兌現我的諾言了。希特勒這條毒蛇已經死了。他開槍自殺了。他們把他的尸首給燒了。我們找到了他的燒焦了的骸骨。”見《赫魯曉夫回憶錄》第219頁。——原書注 希特勒在自殺前曾通知柏林城防司令官卡爾·維德林將軍說,他准許以小股部隊突圍,但絕對不准投降。“元首”死后不久,約瑟夫·戈塔爾于預其事,下令任何人都不得离開柏林,他將開始同蘇軍司令部談判。已經下達的命令又被撤回,擬定實施的突圍被取消了。這种躊躇不決的狀況,在部隊中造成极大混亂,致使柏林守軍大部就俘。 戈塔爾想同蘇軍談判的企圖失敗了。朱可夫只愿意討論無條件投降。于是戈培爾毒死了他的六個孩子,并命令党衛軍衛兵對他和他的妻子開了槍。當天傍晚,卡爾·鄧尼茨海軍上將在他的設在霍爾施泰因的司令部接到一封電報,“任命他繼任“元首”。 5月2日清晨,B·A·格拉祖諾夫將軍,在近衛第47師指揮所,打電話給近衛第8集團軍司令員崔可夫將軍報告:“前線傳來消息說他們看見德軍部隊排成了隊列。”早晨6時,維德林將軍,在他的司令部的兩名將軍陪同下,越過戰線投降了。維德林說明他的身份是柏林城防司令。當問到戈地爾是否同意投降時,維德林回答說,投降的決定是他自已(維德林)作出的。1 -------- 1B·N·崔可夫著《第三帝國的滅亡》,載《蘇聯軍人》雜志,1964年5月號,第5頁。——原書注 當天下午3時,共有七万多人的柏林守軍全部投降了。1對德戰爭宣告結束。 -------- 15月9日,維德林以及其他一些德國將軍和校官被用一架飛机送往莫斯科1955年11月死于蘇聯一所監獄中。見約翰·托蘭著《最后一百天》,第551頁。——原書注 斯大林在他的“五一”節演說中宣稱,柏林最后一戰,擊斃德軍一百余万,俘虜德軍八十万。紅軍部隊繳獲或摧毀六千架敵机、一万二千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二万三千門野戰炮以及不可計數的武器裝備。 与此同時,美英軍隊在德國境內迅速推進。到4月22日,他們進抵到從漢堡經馬格德堡、萊比錫、克姆尼茨、尼恩貝格到斯圖加特一線——大大深入了議定由蘇軍解放的地區。在匆匆東進的過程中,美軍碰到了逃避蘇軍追擊的成千上万的德軍官兵。各個戰俘營很快便關滿了人。 4月25日,美軍第69師的一支偵察部隊在离易北河兩英里的勒克維茨村附近,遇見了一名蘇軍騎兵。當天晚些時候,第69師另一支偵察部隊制作了一面粗糙的美國國旗,打著旗子走向托爾高附近的一座已被破坏的橋梁。當美軍士兵沿著破爛不堪的橋梁向對岸爬去的時候,一名蘇軍士兵也開始向他們爬過來。他們在易北河上會師了,美軍偵察隊長和這個蘇軍戰士都咧開大嘴笑著,溫厚地相互拍著肩膀。1 -------- 1查爾斯·B·麥克唐納著《巨大的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上的美軍》,第496頁—第497頁。——原書注 不久,美英軍隊領導人會見了蘇軍領導人。至少,在一個短時間內,東西方之間存在著真摯的情誼和美好的感情。 5月初,科涅夫元帥与奧馬爾·N·布雷德利將軍一起進餐。飯后,布雷德利贈給科涅夫一枚美國榮譽勳章和一輛吉普車。科涅夫也送給這位美國將軍一份個人的禮物——他的戰馬。自從他1943年擔任草原方面軍司令員時起,這匹馬一直伴隨他轉戰疆場。這匹漂亮的頓河牡馬,連同馬鞍、馬勒和馬飾一塊儿都贈給了他。1 -------- 1N·c·科涅夫著《1945年》,第220頁—第228頁。——原書注 歐洲的戰爭結束了,剩下的任務是,由盟國代表們去起草德國無條件投降的文件,并解決實現和平的問題。然而,正如全世界不久就認識到的那樣,這并不是一項輕松的任務。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