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在德軍對蘇聯發動大規模進攻的前一天,當海因茨·古德里安將軍1到現場偵察地形的時候,他确信紅軍“對于我們的意圖毫無所知”。布格河蘇聯那一側河岸上的各個支撐點無人守衛,而且在過去的几周時間里,蘇聯在加強其筑壘陣地方面几乎毫無進展。實際上,古德里安認為實現突然襲擊的前景是极好的,一以致于他甚至怀疑是否還有必要進行預定的炮火准備。 -------- 1海因茨·古德里安——德軍將領,記錄進攻蘇聯時任坦克集群司令官,后任集團軍司令官,1944年任東線總司令。1945年5月被盟軍俘虜。——譯者注 6月21日夜間10時,在德軍步兵某師服役的一名捷克共產党人,在利沃夫地區偷越了國境。他警告俄國人說,德軍計划翌日凌晨3時發動進攻。這個情報通過指揮系統逐級上報到莫斯科,因而浪費了寶貴時間。 “直到6月21日,在收到關于德軍將于6月22日深夜至6月23日凌晨向我國發動進攻的無可辯駁的情報以后,收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一書評論說。“蘇聯政府才決定警告邊境各軍區司令部和海軍各艦隊司令部注意迫在眉睫的危險,并使武裝部隊進入戰斗准備。”該書指出:“使武裝部隊進入戰斗准備”的命令,是在6月22日零時30分發布的。然而,由于通訊設備遭到破坏,許多負責人只是在德軍發動進攻之后才獲悉了這個命令的內容。列宁格勒軍區、波羅的海軍區、西部軍區、基輔軍區和敖德薩軍區的部隊,受命在拂曉前占領邊界一帶的筑壘地域,并把全部飛机分散到各個簡易机場。 德國人出色地執行了他們的戰略計划。在1940年完成了在西歐的作戰行動以后,他們開始把部隊調到東普魯士和波蘭。到1941年5月,德軍沿俄國國境巳集結了差不多七十個師。蘇軍在其西部邊界也部署了大約七十個師,但其中許多師仍然缺乏必不可少的武器裝備 5月25日,德國的几條鐵路線轉入按他和的運行時刻表運行,每晝夜開行大約一百列軍用列車。到6月初,三個集團軍群已經擺好向蘇聯發動進攻的陣勢:中央集團軍群由費多爾·馮·柏克元帥指揮;北方集團軍群山威廉·馮·利布元帥指揮。南方集團軍群由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元帥指揮。 中央集團軍群從盧布林一蘇瓦烏基一線出擊,承擔了主要任務,即消滅白俄羅斯的蘇軍,然后向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發動大規模強攻。這個集團軍群的編成內有五個集團軍,其中有兩個坦克集團軍。北方集團軍群有三個集團軍,內有一個坦克集團軍,它們從蘇瓦烏基——波羅的海一線出動,目標是粉碎波羅的海各國的蘇軍,并同曼納海姆元帥指揮的芬蘭軍隊配合,攻占列宁格勒。切斷通向摩爾曼斯克的交通線。南方集團軍群位于盧布林和喀爾巴阡山之間,任務是向基輔總方向發動大規模強攻。同北方集團軍群一樣,它擁有三個集團軍,內有一個是坦克集團軍。它的南翼,由安東奈斯庫元帥的羅馬尼亞軍隊和里特爾·馮·朔貝特將軍的德軍第11集團軍來掩護。1 -------- 1海因茨·古德里安著《裝甲部隊領導人》,第145頁—第150頁。——原書注 軸心國方面總兵力約為一百四十個師,組成三個突擊集群,部署在蘇聯國境上。一般說來,它們的裝備精良,特別是坦克較好(約三千五百輛),并得到三千九百架飛机的支援。蘇聯方面,總兵力約一百個師,分布在北起摩爾曼斯克北部的巴倫支海,南至黑海的多瑙河口的國境線。此外,約有六十個師正從邊境備軍區的內陸地區調來增援邊境各部隊。(德軍)進攻前不久,朱可夫開始從內地調集五個集團軍以便編成最高指揮部預備隊,打算用它來進行一次反攻,可是這些部隊用即將成為根場的地區還有二百五十到三百一十英里。 這就是德軍進攻前夕的軍事形勢。 通過外交途徑把德國的意圖通知給蘇聯政府一舉,是突如其來的,對于(德國)那樣的政權來說,這也是可以想象的。 4月22日凌晨3時,德國駐莫斯科大使收到一份電報,命令他去會見莫洛托夫,通報如下的信息:蘇軍在德國邊界附近集結已經到了柏林認為它無法容忍的地步,因此不得不采取适當對策莫洛托夫聞听此言,大為震惊,意識到德國人已經向他宣戰,至于蘇軍集結之說則“純屬無稽之談”。況且,德國政府如果覺得蘇軍的駐扎是對它的冒犯,它本來可以向蘇聯政府發出一項用會,這就足以使蘇聯撤出它的軍隊了。可是德國沒有這樣做,而是不顧种种可怕的后果,發動了一場戰爭。莫洛托夫最后向來訪者說了這么一句凄槍的話:“諒必我們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類似的。場面在柏林重演了一番——里賓特洛甫把德國的“防御措施”通知了蘇聯使節。1 -------- 1古斯塔夫·希爾杰与文爾貝雷德·邁耶合著《不相容的盟國——德蘇關系史回顧,1918—1941》,第336頁,——原書注 這樣,6月22日,也就是當年拿破侖入侵蝕國的前兩天,希特勒的軍隊蜂擁越過國境,發動了突然襲擊,致使邊界沿線蘇軍各部隊紛紛報告說:“我們遭到轟擊!我們怎么辦?”据德國元帥貢特爾·馮·克盧格的參謀長貢特爾·布盧門特里特將軍說,他們從蘇軍總部得到的回答是:“你們一定是發瘋了。你們報告情況為什么不用密碼?”1 -------- 1貢特爾·布盧門特里特著《莫斯科》,載弗雷丁与理查森合編的《致命的決定》,第69頁。——原書注 對于德軍的集結遲遲才采取對策,因而造成了混亂。而朱可夫在最后一劾下達的使蘇軍進入全面戰斗准備的命令,可能使這种混亂局面變得更加嚴重了。許多部隊的司令部收到此項命令已為時過晚,還有一些部隊的司令部,剛剛來得及把部隊拉到公路上排好隊伍,反倒成了空襲和迅速推進的德軍裝甲兵團逐一殲滅的現成目標。例如,基輔特別軍區直到6月22日晨3時至6時,即在戰爭開始以后。還沒有接到通知。一波羅的海特別軍區屬下的第48步兵師,正在從里加前往邊境途中,在离邊界約十八英里的地方突然遭到空襲和突破邊界防御的德國地面部隊的進攻。這個師差不多已被全部消滅。 蘇聯飛机來能及時疏散到緊急簡易机場,因而大部分飛机在其永久性基地上迅速被擊毀。實際上,西部特別軍區的大多數空勤人員都在短期休假,他們甚至未能回去保衛他們的基地。蘇聯方面承認,在西部軍區,飛机損失尤為嚴重,從而使德軍立即掌握了這個地區的制空權。 擔負掩護邊境任務的其他部隊的情況也差不多。在利布的集團軍稅的對面。第5師的主力部隊還呆在距國境三十一英里的兵營中,而第126師則位于遠离國境四十三英里的地方。此外,西部軍區和基輔軍區的許多軍、師的炮兵部隊,正在遠离它們所要支援的部隊的火炮打靶場進行訓練。基輔軍區的防安部隊,正在明斯克附近參加訓練,离司令部几乎有二百五十英里。在作戰計划中,預定起重要作用的其他部隊,還在敷設通訊線路。 進攻的那天凌晨,德軍擁有九十三個師可供使用,他們把大部兵力部署在普里皮亞特河以北。蘇軍各師則分散在一條長得多的戰線上,而且有些部隊尚未進入陣地。因此,軸心國軍隊在每個選定的正面上与蘇軍相比的兵力优勢,從2.5比1到更大的倍數不等。例如,在蒂爾錫特地區,蘇軍第125步兵師,負責掩護二十五英里寬的正面,必到德軍整個坦克第4集群的進攻。這個集群的第一梯隊由三個坦克師和兩個步兵師組成,第二梯隊則由三個摩托化師組成,因而一舉攻占了這個地段。蘇軍用了几天時間才調來四個師,企圖堵住這個缺口。在其他地段,紅軍各部隊也未能及時抵達作戰地域參加戰斗。因此,總的說來,它們無法完成1941年蘇聯邊境防御計划中指派給它們的任務。 在戰爭的暈初時刻,由于遭到空襲和炮擊。紅軍的通訊線路大部被破坏,這就進一步加劇了守牢的困難和混亂狀況。各級指揮机關不能把命令下達到它統轄的陷入惊慌失措的部隊。反過來,防守邊境的各部隊告急的消息也無法傳送到上級司令部。德軍最初的炮兵彈幕射擊開始以后,德軍突擊部隊和偵察部隊便破坏了邊界沿線的帶刺鐵絲网,消滅了或許可以較早地報告情況的蘇軍哨兵和觀察所。攻擊的突然性對德軍來說几乎是圓滿的,以致整個正面上對于進攻者具有重大意義的重要橋梁都被完好無損地攻占了。擔負炸橋任務的蘇軍崗哨,還沒來得及引爆爆破炸藥,就被殲滅了。隨后蘇軍曾企圖轟炸這些橋梁,但遭到慘重損失。在某一地段,僅在一天之內就有六十四架實施攻擊的蘇聯飛机被擊落。1 -------- 1埃里希·馮·曼施泰因著《失去的胜利》(安東尼·鮑威爾英譯),第182頁—第186頁。——原書注 從參加這次作戰的人們的敘述中可以看出,德軍輕而易舉地占領了他們的目標——仿佛象進行軍事演習一般。弗朗茨·哈爾德日記6月82日的2段記載是不動聲色的陳述的杰作:“敵人被德軍的進攻打得措手不及。他們的部隊沒有作出防御戰斗部署。邊界地區的部隊在各自的防區內分得很散。國境線本身絕大部分地段的警戒是薄弱的。” 在分析德軍在戰爭初始階段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功的原因時,蘇聯歷史學家們常常提出一些不能令人信服的理由,例如他們說紅軍“缺乏進行現代戰爭的足夠的經驗”。他們忽略了在西班牙、中國、哈桑湖、哈勒欣河、芬蘭以及波蘭的戰役。然而他們當中有一位直言不諱的歷史學家提出了跟他的同行們相對立的看法。他說: “在戰前的歲月里,坦克部隊同整個蘇聯紅軍一起,得到了發展和完善,進一步提高了戰斗准備。在那些歲月里,他們取得相當多的作戰經驗。在西班牙觀標上、在哈桑湖、在哈勒欣河、在芬蘭的森林中——這些地方都是我國坦克部隊經受嚴峻考驗的見證。”1 -------- 1《在陸軍部隊的前衛中》,載蘇聯《武裝力量共產党人》雜志。第15期(1966年8月),第39頁。——原書注 蘇聯的歷史學家們還把紅軍隨后繼續遭受挫敗,歸咎于1941年沒有開辟對德作戰的第二戰場。他們說,在進攻蘇聯的時刻,德軍地面部隊在歐洲的作戰行動已經停止,因此德國能夠集中其兵力入侵俄國。可是人們發現丘吉爾的話是有道理的。他在1941年寫給呆在古比雪夫的斯坦福·克里普斯爵士1的一封信中評論了第二戰場的論點。他寫道:“俄國人無權責備我們,他們是自作自受……” -------- 1克里普斯爵士當時擔任英國駐蘇聯大使。——譯者注 然而,關于紅軍初期失利的另一個切實的原因,乃是1941年夏季軍隊手中的新式武器數量太少。實際上,裝配線上生產出來的武器中,有許多武器胜過德軍的武器。蘇聯歷史學家們在這個問題上的育論是中肯的。他們說:“新式裝備和武器剛剛開始送到部隊手里,官兵們還沒有熟練地掌握它們。”例如,蘇聯人研制并生產了一种出色的新式坦克,并把它們配備給部隊。這种坦克比德國的無論哪一种坦克都优越。据古德里安說,1941年春,希特勒特地下個准許一個蘇聯軍事代表團參觀新建的德國坦克學校和坦克工厂,什么都給他們看,不要隱瞞。可是俄國軍官們不肯相信。潘策爾-IV”坦克是德國最重型的坦克,一再指責德國人把最新式的坦克賜起來不給他們看,違反了希特勒關于讓他們全面參觀的命令。蘇聯人很執拗。以致德國軍工部門和制造厂的官員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即:紅軍已經研制出比德軍更优良的、更重型的坦克。古德里安寫道:“1941年7月底,俄國的T-34型坦克在前線露面,俄國新型坦克之謎終于解開了。” 蘇聯歷史學家們對于紅軍最初和隨后遭受挫折所列舉的其他原因也都是确實的,即清洗造成的遲遲無法消除的影響,武裝部隊正處在進行改組的過程中,最后是工業企業向東撤退造成的減產。 對于戰爭初期損失慘重的主要責任,人們一直歸咎于斯大林,說他忽視了來自多方面的警告,過分擔心激怒德國人。同時,人們還認為朱可夫也要承擔都分責任。但是蘇聯的戰史書籍在某些方面替朱可夫作了辯護。雖然沒有指名,但《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一書的第一卷,重复了朱可夫提出的關于使用裝甲都隊的概念,提到他曾請求斯大林保留大型机械化集群而沒有成功等情況。書中說,紅軍本來應該利用在西班牙、哈桑湖、哈勒欣河以及同芬蘭的戰爭中取得的經驗。 蘇聯最高指揮部得知1939年和1940年德國坦克兵團在波蘭和法國作戰取得了异乎尋常的成功以后,不得本把重建坦克師作為當務之急。但是正當它倉促地重組坦克部隊的時候,紅軍就遭到了德軍的進攻,于是建立五十個坦克師的長遠計划被打斷了。尚未完全組建完畢的坦克部隊不得不勉強投入戰斗。不出、所料,這些坦克部隊,如同大多數出后給各步兵師的獨立坦克營一樣,很快被擊潰和消滅。蘇聯坦克部隊無法同德國坦克師相匹敵,后者雖然數量上居于劣勢,但活動半徑大、突擊力強。到1941年底,蘇軍坦克兵團不是打光了,就是因為損失嚴重而不得不重新改編。 面對德軍席卷邊境地區的嚴酷現實,蘇聯急忙從軍事上和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步驟,來提高整個國防机构的效能。第一項步驟是6月23日采取的。蘇聯政府和党中央委員會建立了統帥部1,國防人民委員侯本辛哥被任命為主席。委員有斯大林、朱可夫、莫洛托夫、伏羅希洛夫、布瓊尼和庫茲涅佐夫。統帥部負責切導武裝部隊的全部軍事活動。兩天以后,統帥部建立了預備隊集團軍群,由蘇聯元的布瓊尼指揮。以朱可夫為首的總參謀部隸屬于統帥部,作為統帥部賴以制訂作戰計划和獲取情報的机构。 -------- 1据朱可夫回憶錄說,統帥部于當年7月10日被改組為最高統帥部。斯大林任主席,成員有莫洛托夫、鐵木辛開、布瓊尼、伏羅希洛夫、沙波什尼科夫和朱可夫。8月8日,斯大林被任命為蘇聯武裝力量最高統帥。——譯者注 7月3日,斯大林宣布成立國防委員會,由國防委員會集中掌握全部領導權力。該委員會最早的成員有斯大林(主席)、莫洛托夫(副主席)、伏羅希洛夫、馬林科夫和貝利亞。國防委員會成了蘇聯的軍事。政治、工業的最高戰略指揮部。它初期發布的一些指令,規定了全國成付緊急狀態的种种對策的主要原則。其中包括眾所周知的焦土政策和盡可能地把工業東遷的決定。在軍事方面,把整個戰線划分為三大區段,即三個方向,并各自成立指揮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下放了指揮權。伏羅希洛夫任西北方向總司令,鐵木辛哥任西方方向總司令,布瓊記任西南方向總司令。在政治方面,廢除了“單一首長制”原則。并于7月16日重新設立了軍事委員。 軸心國部隊已經深人到俄國內陸。据布盧門特里特將軍說,德軍的推進非常迅速,以致德軍步兵部隊為了跟上其他部隊而大吃苦頭。他寫道: 一天當中要行軍二十五類里,無論怎么說也是不尋常的,況且道路又非常糟。在那些個星期里,一直呈現在人們面前的,始終是紛紛向后撤退的俄國大隊人馬和窮追不舍的德軍步兵部隊揚起的遮天蔽日的塵煙。气候十分炎熱,忽而又下起一陣雨,使道路變得泥泞不堪。可是等到太陽出來,道路很快又被烤干,行走起來仍舊塵土飛揚。 6月27日,德軍進抵明斯克市郊,完成了對蘇聯大部隊的合圍。這塊被圍地域,就是人們常說的。明斯克——比亞韋斯托克孤立地區。德軍裝甲部隊指揮官希望繼續向莫斯科挺進,把消滅這個孤立地區的蘇軍的任務留給尾隨而來的步兵免團軍。于是,6月30日,德國陸軍最高司令部批准裝甲部隊向第聶伯河推進。但這時希特的干預其事。下令動用一切可用的部隊,來消滅這個孤立地區,在接到進一步退知以前不得繼續東進。 陷入這塊孤立地區的蘇軍部隊奮力突圍,此舉為鐵木辛哥和朱可夫爭取了喘息時間,從而能夠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集中兵力。6月27日。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命令蘇軍占領從拉脫維亞的克拉斯拉瓦到杰斯納河、波洛次克筑壘地域,經維切布斯克和奧爾沙,再沿第聶伯河到洛耶夫(戈麥爾以南約三十七英里)一線。一從布瓊尼領導的統帥部預備隊抽調部隊組成了一個集團軍群,其編成內有第20、第21和第22集團軍,共計二十八個師。為了加強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之間的地區的防御,鐵木辛哥和朱可夫采取了進一步的措施,并從內陸各軍區的第二戰略梯隊調來了增援部隊。在主要防踐以東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英里,在濕利多沃—別雷伊—第聶伯河上游—耶爾尼亞—沿杰斯納河到茹科夫卡和洛普什(勃良斯克西南)一線組織了第二條防線。守衛這兩條防線的責任交給了鐵木辛哥元帥,他既是西方方向總司令,又是西方方面軍的司令員,從而保證了防御的統一指揮。他還可以指望從邊界地區撤退下來的第3、第4、第10和第13集團軍的援助。鐵木辛哥企圖据守別烈津河,但還沒等他建立起有效的防御,德軍就已渡過了這條河。統帥部至少撥出三十七個師給鐵木辛哥,以便防守西德維納河和第聶伯河。可是有些部隊沒有到達,因為它們在別的地方投入交戰而逐漸消耗殆盡了。 德軍遲遲無法消滅明斯克—比亞韋斯托克孤立地區的蘇軍,這种延遲對于德軍裝甲集群的指揮官們來說是無法容忍的。因此,盡管最高當局作出了決定,古德里安還是說服了他的上司克盧格相信了繼續向前推進的必要性。最后,終于得到批准,并于7月10日夜間到11日凌晨在若干地點渡過了第聶伯河。渡河過程中德軍遭受的損失很小。蘇聯防御部隊僅在局部地段上成功地阻止了德軍渡河。例如,在奧爾沙附近,德軍第17坦克師被迫從它的登陸場后撤,把浚河地點改在科雷斯。可是,實際情況仍然是蘇軍統帥部沒有足夠的時間把部隊有效地集結到第聶伯河沿岸,結果在這條漫長的戰線上僅僅部署了不超過二十四個師的部隊,因而德軍突破這條河并沒有遇到嚴重困難。 到7月20日,德軍坦克第2和第3集群向前推進了一百七十五英里以上,攻占了奧爾沙、斯摩棱斯克、耶爾尼亞和克里切夫諸城。蘇軍的反擊被打退。而在緊接著進行的戰斗中,蘇軍第16和第20集團軍被包圍在第聶伯河西岸。至此,斯摩棱斯克戰役的第一階段宣告結束。 蘇軍組織的新的反擊終于成功地阻止了德軍的推進,而且第16和第20集團軍也終于突出重圍,撤退到第聶伯河東岸。7月23日,耶爾尼亞附近的反突擊尤為猛烈。到7月26日,蘇軍先頭部隊已經突入第聶伯河北岸的斯摩棱斯克的登陸場。猛烈的反擊一直繼續到8月的第一周。7月30日一天,蘇軍部隊向耶爾尼亞發動了不下十三次沖擊,然而都沒有成功。德軍于8月1日重新開始向羅斯拉夫爾推進,在這次戰斗中,蘇軍第28集團軍被包圍,遭到慘重損失,集團軍司令R·R·卡格洛夫陣亡。 很明顯,在蘇軍這首次獲得成功的協調一致的防御作戰過程中,統帥部作出了不屈不撓的努力,它堅持不懈地要求各級司令員更好地指揮作戰部隊。7月30日,莫扎伊斯克防線各預備集團軍(不包括第29和第30集團軍,因為它們已經在西方方面軍作戰)。組成預備隊方面軍。朱可夫獲准辭去總參謀長職務,出任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毫無疑問,這個方面軍的有效的防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朱可夫的堅強領導。 朱可夫被任命為方面軍司令員是由于,次爭論促成的。7月29日,朱可夫向斯大林報告說,不得不放棄基輔,并在耶爾尼亞突出部組織一次反突擊,以免德軍利用這個橋頭堡來進攻莫斯科。斯大林質問說,怎么能把基輔交給敵人,真是胡說八道!朱可夫忍不住反駁道。“如果你認為總參謀長只會胡說八道,那末還要他干什么。我請求解除我的總參謀長職務,并把我派到前線去。”几小時以后,朱可夫便獲准動身去指揮預備隊方面軍。 盡管蘇軍在阻滯德軍推進方面獲得了成功,但仍很明顯的是,蘇軍在組織和實施進攻作戰方面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缺點。一些突擊集群力量比較薄弱,每個集群只有三四個師的兵力,而且投入作戰的正面過寬,友鄰部隊之間未能協同配合;未能進行遠距离偵察。進攻時間上也未能加以配合。航空火力支援和炮兵支援也很薄弱。在各個進攻方向上沒有取得兵力上的优勢8許多指揮員缺乏組織進攻作戰所必需的經驗,一有不少在1936年和1937年擔任團長的軍官,如今指揮著集團軍,甚至擔任方面軍副司令員,而以前擔任過師長的人,如今則指揮著整個方面軍。 德軍的推進遭到阻滯以后的一段時期,對德國人來說是一段猶豫不決的時期。蘇聯防御的頑強程度肯定是他們沒有料到的。而且,希特勒對于進攻列宁格勒、莫斯科或烏克蘭這三個目標的先后順序似乎一直躊躇不決。有時候還把這三者同時作為主要目標。前線指揮官們強調莫斯科的壓倒一切的重要性,他們确信進攻莫斯科是唯一具有決定意義的戰役,但卻毫無結果。德國“元首”終于在8月4日前往中央集團軍群指揮部所在地新博里索夫。馮·柏克元帥扼要報告了前線指揮官們關于繼續向莫斯科推進的意見。希特勒提出把列宁格勒作為主要目標,但關于下一個目標是莫斯科還是烏克蘭,沒有作出決定。 烏克蘭的經濟資源,對于希特勒顯然是具有吸引力的。此外,他認為除掉克里米亞“這個被用來攻擊羅馬尼亞油田的蘇聯‘航空母艦’”是十分重要的。可是一他還表示希望在冬季來臨時占領莫斯科和哈爾科夫。1 -------- 1古德里安著《裝甲部隊領導人和第180頁、第190頁。--原書注 可以肯定。這些表示跟戰爭最初几周那种洋洋得意的預言已經大不相同了,蘇軍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頑強防御,嚴重地破坏了希特勒的時間表,并且動搖了他早日結束這次會戰的信心。實際上,希特勒就古德里安1997年寫的一本書所講的那段出人意外的話,正是在這种情況下講的,希特勒說;“倘若我當時知道你在你的書中列舉的關于俄國坦克實力的數字實際上是正确的。那么——我相信——我是決不會發動這場戰爭的。”1 -------- 1古德里安著《裝甲部隊領導人和第180頁、第190頁。——原書注 8月23日,終于作出了決定:烏克蘭被選定為主要目標。在集團軍群指揮部的一次會議上宣布:“無論是列宁格勒戰役。還是莫斯科戰役部不進行了,當前的目標應該是奪取烏克蘭和克里米亞。” 古德里安被推選前往希特勒設在東普魯士的總部,去向他當面闡述前線指揮官們的看法。然而,這位元首在他的隨從人員當中所占的支配地位。使得古德里安不可能得到他曾期望得到的支持。他意識到,繼續討論下去是毫無用處的,于是只好盡其所能去執行希特勒的命令。等待已久的“元首”的指令于8月底發布: 冬季尚未來臨之前必須達到的主要目標,不是奪取莫斯科,而是在南方占領克里米亞、占領頓涅茨的工業區和煤炭產區,同時孤立俄國在高加索的石油產區。而在北方,則要包圍列宁格勒并同芬蘭軍隊會合。 只有在把列宁格勒“緊緊包圍”,同時中央集團軍群摧毀從北面保衛基輔的蘇軍第6集團軍以后,才允許部隊向鐵木辛哥集群發動進攻。8月15日,從中央集團軍群抽出了一個坦克師、兩個摩托化師去支援利布的北方集團軍群,以對付蘇軍在舊魯薩附近的猛烈反擊。這樣一來,德軍在兩個半星期之內無所作為,向莫斯科方向的推進完全停頓下來。机警的朱可夫首先察覺到敵軍戰略目標的這种變化,立即報告給斯大林。 8月的頭几天,古德里安曾打算向莫斯科方向發動進攻,但終于決定把矛頭裝向南方。以消除蘇軍中央方盲軍對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右翼的威脅。兩位蘇聯軍事史學家的敘述如下。 中央集團單群的部分軍隊轉向南方方向一事,并未逃過蘇軍指揮部的眼睛。8月18日,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大將向最高統帥報告如下:“敵人獲悉我已在通往莫斯料的道路上集結大批兵力……所以暫時放棄了對莫斯科的進攻,轉入對我西方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的積极防御,而把所有的快速突擊力量和坦克部隊用來對中央方面軍、西南方面軍和南方方面軍作戰。敵人的企圖可能是:粉碎中央方面軍、進抵切爾尼戈夫——料諾托普——普里盧基地區,從后方實施突擊以粉碎西南方面軍。”1 -------- 1B·伊凡諾夫与R·切列穆欣著《評一書》,載蘇聯《軍事史雜志》,1965年6月號,第74頁—第75頁。——原書注 為了挫敗這一圖謀,朱可夫建議在動良斯克地區集結一支強大的部隊,用以對敵之側翼實施突擊。當天,他收到最高統帥部的如下复電: 你關于德軍可能向切爾尼戈夫、科帶托普、普里盧基方向挺進的意見,我們認為是正确的。為了預防和制止這种复雜情況的發生,已組成以葉廖緬科為首的勃良斯克方面軍,并正在采取其他措施(另行通知)。我們相信能夠阻止德軍的前進。 這封電報落款的署名是斯大林和沙波什尼科夫。 8月中旬,西方方面軍的一部和朱可夫的預備隊方面軍所屬第24集團軍,准備對耶爾尼亞和杜霍夫施納地域的德軍實施反突擊。8月17日,蘇軍部隊開始出擊,達到了攻占有限地盤的目標,并在進攻的整個地段上壓倒了敵軍。;在耶爾尼亞地域的戰斗中,德軍損失慘重,不久便不得不把兩個潰不成軍的坦克師、一個摩托化師和一個摩托化旅撤出防線。這次戰斗也是蘇軍首次使用一种新武器——“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的有記載的戰例。直到三十年以后,這种武器仍以它的現代化型號列人紅軍的軍械中。 与此同時,古德里安向德國陸軍最高司令部建議說:“關于耶爾尼亞突出部,鑒于它現在已經沒有意義,而且繼續在造成傷亡,應予放棄。”這個主張遭到拒絕,借口是軟弱無力的:“它對敵人比對我們更加不利得多。”古德里安對此十分痛心。后來他寫道:“我的建議的主旨,即保全人的性命,被一筆勾銷了。” 在8月末和9月初,即在這次會戰的第四階段,在從托羅佩茨到諾夫哥羅德——塞維爾斯克的廣闊戰線上,戰斗打得十分激烈。德軍奪取托羅佩茨以后,蘇軍的西方方面軍的第16、第19一第20和第30集團軍發動了攻勢,但是它們很快遇到猛烈的抵抗,因而只向前推進了几英里。從9月5日至9月8日,蘇軍終于停頓下來。9月10日,沙波什尼科夫元帥下令停止進攻,并命令方面軍司令部占据防御陣地。 与此同時,德軍第占集團軍受命撤出耶爾尼亞突出部。古德里安后來說;“8月份,我曾試圖爭取及時撤出部隊以避免傷亡。但這時傷亡已經造成了。”古德里安遭到慘敗。1參加這次戰斗的是朱可夫的部隊,特別是第24和第43集團軍。德國人知道他們的困境并未就此結束,因為他們察覺到蘇軍沿鐵路線從莫斯科向勃良斯克調動部隊,而龐大的摩托化部隊正向斯摩棱斯克方向机動。 -------- 1据失可夫回憶錄說,這次戰斗,蘇軍粉碎了敵軍五個師,打死打傷敵軍四万五千到四万七千人,擊毀德軍大量火炮。——譯者注 當這次會戰進入第三個月的時候,蘇軍再次轉入防御。朱可夫及其戰友們建立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功績。德軍深知這一切的后果。斯摩棱斯克會戰,使希特勒的閃電戰喪失了大部分勢頭。正如亞歷山大·沃思1所說:—— -------- 1亞歷山大·沃思——英國著名記者和作家,1941年至1948年期間擔任英報駐莫斯科記者。——譯者注 “斯摩棱斯克防線”是一塊盾牌,蘇聯各集團軍在這塊盾牌掩護下,得以重新組合并調集預備隊。以保衛莫斯科,否則的話,莫斯科很可能會象希特勒原來計划的那樣,在冬季來臨之前被攻陷。 從德軍的觀點來看,蘇軍在斯摩棱斯克地區的据守,是對他們的計划的首次打擊。由此而造成的犛誤,使他們面臨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 由于最高統帥部運籌帷幄,在西方方向上配置了充足的預備隊,使紅軍在兵力上已能夠与德軍相匹敵,因而能夠發動一系列反擊,遏止了德軍對莫斯科方向的攻勢。 布盧門特里特描述了這次會戰的影響。他在談到7月底的戰局時說:“五十万俄軍似乎已被合圍,包圍圈几乎已經封閉(只差大約六英里),可是切國人再一次成功地使大部分部隊擺脫了困境。由于此次功敗垂成,希特勒立刻面臨著一個困難的抉擇:是否中止進攻。我軍這對已經深入俄國四百多英里,离莫斯科還有二百英里。” 斯摩棱斯克會戰迫使德國人就戰略問題進行了后果不堪設想的辯論。布盧門特里特說:“我們進抵斯摩棱斯克以后,在杰斯納河上停頓了好几個星期。這一方面是因為必須調集補給品和增援部隊,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德軍指揮部內部對于今后的作戰方針的看法發生了新的分歧。人們無休止地進行爭論。”正在烏克蘭展開的戰役迫使希特勒作出了決定。 9月上半月,基輔戰役開始。這次戰役,紅軍遭受了慘重損失。錯誤不在于決定保衛這個重要的烏克蘭城市,而在于部隊未能及時撤出包圍圈。這主要是斯大林本人的失誤。尼基塔·赫魯曉夫當時是西南方向總司令部軍事委員會委員,總司令是布瓊尼元帥。當基輔突出部的紅軍預備隊已經精疲力竭之后,赫魯曉夫和布瓊尼決定撤退,并盡可能地保全部隊。9月11日,斯大林斷然反對放棄基輔和在普肖河一線建立新防線的計划,命令不惜任何代价守住基輔。此外,他還指出蘇軍要擊敗科諾托普敵軍集團。當時斯大林解除了布瓊尼的總司令職務,指派鐵木辛哥接替他。 不久以后,德軍完成了對基輔的包圍,合圍了數十万紅軍部隊,奪取了大量武器裝備。布瓊尼、鐵木辛哥和赫魯曉夫,在基輔陷落前乘飛机离開了該城。 基輔戰役結束以后,希特勒必須決定是滿足于這一年內取得的戰果,還是再一次試圖在1941年決一胜負。龍德施泰特認為,德軍在奪取基輔以后應當在第聶伯河上停下來。布勞希奇同意他的意見,可是希特勒為基輔的胜利所陶醉,想要繼續向前推進。但由于紅軍擁有鐵木辛哥、朱可夫這樣一些人以及成千上万的無名英雄,德軍的推進受阻。正如布盧門特里特寫道;“德軍在這一年的最佳月份——八九兩個月受阻,這在后來被證明是致命的。”1 -------- 1利德爾·哈特著《德國將軍們的談話》,第181頁。——原書注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