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普王開疆憑武功,功名利祿賜扈從; 征戰殺伐成職業,將台筑自白骨成。 德國東部的天气,在每年11月份的時候,時常是寒冷而干燥。 在這個季節中,來自大西洋的暖濕空气,就像一個溫柔多情而又性格柔弱的小伙子,往往抵擋不住來自亞洲大陸像一位剽悍、粗獷的大漢一樣的寒冷气流。 這位來自大西洋的痴情小伙子,又不甘心就這樣离開盤桓達數月之久的丰腴而多情的姑娘——東部德國的廣袤起伏的大地,也時常會像所有熱戀中的情人一樣,与競爭者挺身而斗。決斗的結果,來自大西洋的這位溫文爾雅的小伙子自然不是西伯利亞大漢的對手,被殺得精疲力竭、滿身傷痕,然后依依不舍地离開自己心愛的戀人。只等那位西伯利亞的大漢肆虐一個冬天之后,自己隨著春天的腳步,再重新回到戀人的身邊,挾帶著多情淚水般的充沛雨水,灌溉著饑渴了一個季節的田野。 每逢這兩种分別來自東北和西南的气流交鋒的時候,也正是當地的農人收獲的季節。那德國在全歐洲而言,雖非天府之國,卻也是自給有余。德國北部的平原土地肥沃,多為農田和牧場;尤其是易北河中游的黑鈣土帶,農作物生長所需的肥料充足;加之德國中北部的森林附近的棕色土壤,比較适合于農田耕作,倒也吃穿不愁。他們把每三塊土地中的一塊,种上小麥、甜菜、燕麥和黑麥,而讓另外的兩塊休閒,待來年之后,再換种這經過休閒的兩塊地中的一塊;這种耕作方法被形象地稱之為“三田制”,反正打下的糧食已經足夠一年的吃用,樂得清閒。 每當冬季的第一場雪之后,這些勞累了一年的人們便拾掇好農具,圍起火爐,喝起了上一個季節釀好的燕麥啤酒,這里盛產啤酒,味道醇美是遠近聞名的。家境稍好的人,往往就近找一個啤酒館,在品嘗啤酒甘美的同時,听一听丰滿的日耳曼姑娘動人的歌聲,再即興跳一會儿充滿原始活力的舞蹈,于是,整個勞作季節的辛苦,就像啤酒上面的泡沫一樣,煙消云散了。 在德國東普魯士,卻生活著一些不靠農事勞作而過活的人,他們靠的是另一种更加危險、更加充滿刺激的方式,那就是殺戮和戰爭,他們效勞于普魯土邦國的邦主,替他來開疆獵土,博取功名;他們不必從事一般的勞作,如果沒有戰事,他們的任務就是進行軍事訓練,造就一個強健的、具有充沛体力和作戰技能的軍人。 普魯士國王自是不會虧待這些賣命的武士,他依賴他們,他們也依賴他;由于掌握作戰的技能要比掌握農民稼穡的技能困難得多,這些武士自然而然地實行了世襲制,以便在這些家庭中出生的孩子,自幼就接触武功的熏陶,一旦長成,就能效命于王室。 慢慢地,久而久之,就在普魯士形成了職業軍人的家族,這些家族中,依仗与王室的密切關系和握有兵家權柄,其名聲和地位遠在經商、從政等職業的社會地位之上。 單表這其中一個家族,姓李文斯基,其祖上最初乃是普魯士國王的親隨侍衛,跟隨國王沙場征伐,屢屢出生入死,積有戰功,被普魯士國王分封了爵位,并賜采邑,是以祖輩相傳。 那歷代的普魯士國王,可算得上是馬背上的皇帝。大約是在公元19世紀初,普魯士還是由日耳曼民族組成的400多個邦國中的一個。以后普魯士日漸發達,普魯士國王尤其重視武功征伐,逐漸吞并許多小邦,1815年,組成“德意志同盟”,日耳曼邦國從360個合并為39個。 1871年,以普魯士為中心,組成了近代德意志帝國。這是位于歐羅巴洲中部的一個強大帝國,它西北瀕臨北海,東北靠著波羅的海,北面是丹麥,東面是波蘭,東南臨捷克斯洛伐克,西南与瑞士和法國為鄰,西面同盧森堡、比利時、荷蘭接壤,面積約35万平方公里,人口數千万。但其內部成員仍然有26個,包括22個王國、3個城市和1個帝國直轄區。這些成員有著相當大的獨立性。26個邦國中,以普魯士邦國面積最大,占德國總面積的2/3,其他較大的有巴伐利亞、薩克森等。1871年到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這48年間,一直都是普魯士國王兼任德意志帝國的皇帝。 构成普魯士人口的主要民族,就是大名鼎鼎的日耳曼民族。這個民族的出現,要比那些邦國的出現早得多。 日耳曼民族,雖然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但早先卻不是德國境內的居民,而是通過不斷的遷徙來到這里的。 大約從公元前5世紀開始,日耳曼人居住在波羅的海南岸一帶,尚處在原始部落。公元3世紀到4世紀,羅馬帝國的國界是在萊茵河和多瑙河。后來,日耳曼民族的原始部落隨著鐵制生產工具的發展,實力不斷增長,逐步向南面擴張,把原先居住在這里的主要居民——克爾特人逐出德國中部和南部。 那被赶出家園的克爾特人,其經濟發展和文明程度,原本高于日耳曼人,掌握冶鐵技術也較日耳曼人為先,但卻打不過驍勇善戰的日耳曼民族,皆因日耳曼人把冶鐵技術主要用于制造殺伐武器,如刀、劍、戈、矛;而克爾特人卻多把此項技術用于生產工具,如鏵犁之類;因此戰斗力自是不如日耳曼人。 日耳曼人后來竟越過了萊茵河侵入高盧,同奴隸制已經高度發達的羅馬人發生了沖突,屢次侵扰羅馬帝國的邊界。到了公元5世紀末,日耳曼人顛覆了西羅馬帝國,因此就引起了日耳曼民族的大遷徙。 那最先越過萊茵河的一支。被高盧人和克爾特人稱為“日耳曼人”。日耳曼民族的稱謂,最早見于史書是在公元前的98年,古希腊人波息同尼烏斯的《歷史》一書中。從古羅馬的愷撒大帝以來,古羅馬的文獻也把“日耳曼”作為對當時萊茵河右岸的原始部落的通稱。 何謂“日耳曼人”?經過一位著名的德國學者,也是無產階級的導師卡爾·馬克思在其《摩爾根(古代社會)一書摘要》中考證,原來那“日耳曼”在羅馬語中,乃是“令人生畏的、好戰的戰士”之意。 日耳曼民族自形成以來,非常崇尚武功,這也從一個角度為日后的兩次世界大戰均是起源于德國,作出詮解。早在公元前l世紀,日耳曼部落就形成了軍事民主制度,部落中的軍事首領掌握大權,部落內的軍政事務往往集于一身。部落內的大事多由戰士大會決定。日耳曼民族中最強大、最好戰的一支——蘇維匯人,把整個部落分為100個區,每個區選出1000名年輕剽悍的男子當戰士,其余男子和婦女留在家中耕种土地,照顧家畜。 戰爭和掠奪成了日耳曼部落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掠奪戰爭的結果,有時是滿載而歸,有時也不盡然——在一次与羅馬人的戰爭中,日耳曼族中的一支條頓部落和基姆布利人,青壯年男子全部戰死,部落中余下的婦女、老人和儿童為了不當俘虜,竟然集体自殺。 自古道:兵無常胜,水無常形;日耳曼人征服別人,自己也免不了被別人征服。在公元前后,日耳曼人就曾為愷撒大帝的羅馬征服,使日耳曼人也飽嘗了亡國奴的滋味。羅馬人所寫的《羅馬史》中記載道:“羅馬征服者來到這個被征服的國家時,這個國家是富裕的,而這些征服者卻是一些窮光蛋;當他們离開的時候,他們成了富翁,而這個國家卻成了窮光蛋了。” 中歐的日耳曼人,分別向几方面發展,有的向西跨過了萊茵河,有的向東跨過了易北河,有的向南跨過了多瑙河。從公元8世紀起,歐洲的另一個強大民族——法蘭克人征服了大部分的日耳曼部落,組成了神圣羅馬帝國。 在整個中古時代,日耳曼各部落還是各自獨立的,以后就逐漸形成了各邦國,例如南部的巴伐利亞、東部的薩克森,都是比較強大的,所謂神圣羅馬帝國,只不過是一個空名而已。 普魯士用軍事征伐的手段統一了近代的德國,定都柏林。為了体恤親隨們征戰的艱辛,現在已經成了德國皇帝的普魯士國王,恩准一部分積有戰功的部下也隨皇帝一起居住于柏林。 李文斯基家族自然也是在德國皇帝的寵幸之列,遷入了在柏林近郊皇帝欽賜的宅地,這是一座美麗的庄園,周圍長滿了茂盛的橡樹、云杉林和山毛櫸林,雖然比不上親王們的住宅那么富麗堂皇,美侖美矣,卻也不是柏林市的一般尋常百姓人家可比,房屋建筑得高大結實,倒是与一個領兵習武的武夫身分頗為般配。 他們自己不事稼穡,卻擁有一些土地,靠著皇帝的俸祿和佃農交的租子過活,日子過得殷實舒适。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李文斯基家族到了19世紀中葉,就傳到了愛德華·李文斯基手中。當時的普魯士國王,名義上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但于1857年,這威廉四世忽然患了一种神經錯亂之症,不能理事,乃由其弟威廉親王攝政主事。 未出五年,威廉四世病情轉重,不久一命嗚呼。攝政的威廉親王于數月之后加冕稱帝,是年為1861年。這位普魯士新君篤信基督教,頭腦冷靜,善于用人,只是殺伐之心忒重。這愛德華·李文斯基自也脫不了家族的營生,自幼習武從軍,參加過數次普魯士開疆獵土之戰和普法戰爭,出生入死,東擋西殺,有所建樹,掙得功名超過乃祖,官至炮兵上將之職。 那炮兵上將為何等官職?讀者恐不知其詳,在此還須稍費筆墨。 原來近代西方軍隊中,皆設有軍銜,一來獎勵軍功,二來標明軍人之間的等級,以便明确隸屬,利于指揮調動,中國古亦有之,只不過是稱謂不同而已。西方軍官的軍銜分為四等,從上至下分別為元帥、將官、校官和尉官。元帥通常只有一級,最早出自法國,原是用來稱呼宮廷中管理馬廄的官員,從字面上看,法語的“元帥”一詞是由“馬”和“仆人”結合构成;后來又把軍隊中負責行軍和作戰隊形、監督警衛及選擇營地的軍官稱為元帥,16世紀以后,各國才開始把軍隊中的最高軍銜稱之為元帥,因為是最高軍銜,故而并不曾輕易于人,獲得者鳳毛麟角。 故彼時德國軍銜雖有四級,其元帥一級并未實設,只是作為最高軍事指揮官的一种榮譽。另外的將官、校官和尉官三級為實設軍銜。校官和尉官又各有三級,為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惟有將官軍銜,在德國卻有四級,為上將、兵种將軍、中將和少將。 愛德華·李文斯基所獲得的軍銜為“炮兵上將”,即是屬于上將之下的兵种將軍的一种,其軍銜低于上將,高于中將,因此也有把兵种將軍叫成“二級上將”的(兵种軍銜之上的上將稱為“一級上將”)。德國軍制,少將指揮一個師,中將指揮一個軍,兵种將軍軍銜還在中將之上,能指揮千軍万馬,軍中地位自是顯赫。 那愛德華·李文斯基官至炮兵上將(即“二級上將”)之后,即上書德皇,言道眼下無重大戰事可效力,懇請解除現役,回家頤養天年。蒙德皇恩准,在家盡享天倫之樂。 愛德華·李文斯基的原配之妻,本來瘦弱多病,況且為丈夫在外征殺戰守而整日擔惊受怕,惊憂成疾竟成了不治之症,不久即撒手人寰,撇下了這位年輕有為的普魯士軍官,嘗遍了鰥夫的酸甜苦辣,好不凄惶。 雖然說是大丈夫何患無妻,但精力充沛的愛德華·李文斯基畢竟是內室匱乏,又怎么肯獨守空房,遂起了續弦之心。 自有親朋好友為其張羅。正是應了那句“家有梧桐樹,何愁招不來金鳳凰”的古話,經年之后,愛德華·李文斯基再作新郎,娶了普魯士大戶希普林氏為續弦。 這位未來的普魯士炮兵將軍的第二位妻子名叫海倫·希普林。雖然沒有古希腊《荷馬史詩》傳說中的美女海倫那閉月羞花、傾國傾城之貌,倒也長得十分端庄賢淑,不失大家閨秀的風范。 海倫·希普林自幼有宜男之相,自從嫁給愛德華·李文斯基之后,已經為他生了九個孩子,仍是不見歇息,眼見又是六甲在身,添丁進口,闔家無不歡喜。 不覺秋去冬來,已近1887年的冬季。這一年的冬天也煞是与往年不同,天气异常的溫和濕潤,本該干燥寒冷的季節卻又雨雪不止。 1887年11月24日,也就是距离圣誕節快一個月的時候,海倫·希普林又為愛德華·李文斯基家產下一男嬰,這是自嫁到李文斯基家之后,海倫所生的第10個孩子。海倫因是輕車熟路,生產順利。富貴人家得生貴子,自有一番忙碌,不必細說。 單說海倫所生這第10個孩子,長得一頭金黃色的細發,雪白色的皮膚,藍色的大眼睛,很是逗人喜愛。按照族譜上的排行,愛德華·李文斯基為他的第10個孩子取名為埃里希·李文斯基。 這埃里希·李文斯基降生之后,也不甚哭鬧,只是体質瘦弱,似有先天不足之症,蓋因其父母生養他之時,已年逾40,精力不足之故。且喜柏林的這年冬天,天不甚冷,倒也不覺日子難過。 埃里希·李文斯基滿月之日,恰好正是圣誕節的前夜,少不得大請親朋好友,前來祝賀一番。這一夜,柏林市內的各教堂慶祝圣誕節的鐘聲齊鳴,似為小埃里希來到世上的第一個滿月增添几許喜慶的气氛。那李文斯基家族本已是柏林望族,而海倫·希普林的家族,也非等閒之輩。 埃里希·李文斯基的生母海倫·希普林家族,在柏林也有著顯赫的地位,自不必說。單是這個家族中的三個女儿,所嫁之人都非比尋常,嫁的都是軍界較有聲望之人。大姐海倫嫁到了李文斯基家族,她的丈夫日后官升至德國炮兵二級上將;二姐嫁到了曼施坦因家族,他的丈夫最后官升到步兵二級上將;三妹嫁給了興登堡——那興登堡更是非同小可,日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了德國家喻戶曉的人物,被晉升為德軍元帥,并出任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德國總統。曼施坦因家族、李文斯基家族和希普林家族,本是東普魯士三家非常有名望的家族,而且互相又有聯姻之誼,互相提攜關照,自不待言。 眾人前來賀喜,自然少不了將小埃里希抱出內室,由大家觀瞧。說來也怪,小埃里希似与二姨曼施坦因一家有緣,看他神情,竟比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還難舍難分;老曼施坦因也是對這個小外甥喜歡得要命,自此,常有把小埃里希收為己嗣的念頭,更動了二姐曼施坦因婦人的一點心事。 常言道“龍生九子,各不相同”,同是希普林家的姐妹,這二姐曼施坦因婦人可不比大姐李文斯基夫人連年開花結果,一連生育了10個孩子。她生養無多,膝下冷落,由此對老曼施坦因身怀歉疚之情。 見李文斯基家人丁興旺,曼施坦因夫婦也曾動過收養其一之意,只是一來沒有投緣的——万般都講個緣字;二來李文斯基家的其他几個孩子都有了一定的年齡,收養之后有沒有隔閡尚且難說;孩子大了,人家舍不舍得給,也是個未知數。故而沒有提出這個問題。 見丈夫有收養小埃里希之意,曼施坦因夫人找到了姐姐,姐儿兩個徹夜長談,推心置腹。姐姐起初覺得親情難舍,架不住妹妹苦苦哀求,終于同意把小埃里希過繼給曼施坦因家族,親上加親,以姨當母,自然不會在生活上虧待了孩子。 既然雙方都同意,于是便擇吉日將小埃里希抱過府去。自此,李文斯基家的小埃里希又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埃里希·曼施坦因,他的全名是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施坦因。可別小覷這姓名中的“馮”字,那在德國可是非同小可,它標志了曼施坦因的貴族血統。 當時,不管李文斯基還是曼施坦因恐怕都料想不到,這位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施坦因,即以前的埃里希·曼施坦因,就是日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希特勒手下赫赫有名的26名元帥之一,他在軍界的成就之大,名聲之隆,軍銜之高,都遠遠超過了生父李文斯基家族和養父曼施坦因家族中的任何一個人。 不知過繼到曼施坦因家之后,小埃里希·李文斯基受到何等的疼愛和栽培,且听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