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五 曹操改革掌權柄 吳質三請得賢才


  當上丞相的曹操,見劉備三請諸葛亮,又想起神駿司馬懿:“此番三請,抬也要抬來!”張氏說:“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方能成常人之不能成。”
  司馬懿知曉是夫人逼死秋香的后,十分惱火地質問張氏:“你這賤人,不知道我司馬懿最講誠信忠義的么?竟如此殘暴冷酷。秋香是你帶過來的,三年來忠心奉主,鮮有差錯,怎么能如此待她?”
  張氏凄惋他說:“你道我愿意殺她?我還不是為了你?曹孟德可是個宁讓天下人負他,他不負天下人的。他什么手段使不出來?古往今來,都有丟卒保車之說。她走了,我也沒有薄待她。我這樣做,只有對天地、質鬼神說一句:用霹靂手段,藏菩薩心腸。
  司馬懿捶胸頓足哭道:“秋香,我怎能用你的命來保我的命呀!”
  張氏歎口气說:“說什么你的命她的命,其實眼下,我們都是棋盤上身不由己任人擺布的棋子而已。問題是我們如何時時注意去改變這個現狀。操婦人之仁,則會誤天下蒼生。孰輕孰重,夫君自己掂量吧。”
  “夫人,夫人!”話音未落,司馬忠引著一瘦小女孩進來,忙不迭地對張氏說:“夫人,你看,這姑娘今年一十二啦。”
  司馬懿看那女孩,又瘦又弱,頭發蓬亂,衣衫破舊,便皺了眉。
  張氏問:“叫什么名字?”
  女孩低眉垂眼嚶嚶地:“青梅。”
  張氏嗯了一聲,吩咐她每天該干的事儿,無非是擦桌掃地端飯喂藥。然后讓她到秋香房中梳洗換衣裳。再出來時,竟与方才判若兩人,司馬懿見了,臉上由陰轉晴,不禁對夫人暗暗佩服。難得她對我的事業如此操心,有這樣賢達干練的內助,何愁宏圖大業不成?
  曹操挾持獻帝遷都許縣后,采納了毛介的“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軍資”的主張,推行屯田令,當年就獲得好收成,兵力迅速強盛起來。
  建安十三年元月,曹操在朝中完成了改革大業,廢除三公,恢复丞相、御史大夫職,自任丞相,權傾朝野。
  這日,听到他的對手劉備三顧茅廬,請南陽臥龍諸葛孔明為軍師,心中不免有些懊侮。怎么沒發現這個人才,网羅過來呢?要加快搜羅人才的步伐。對了,那個司馬懿可不能再讓別人挖走了。許助品評的臥龍不可得,神駿豈可再錯過?戰爭,實際上是人才之爭。誰有人,誰的賢能之士多,誰就能致胜。有道是得士者昌,失士者亡。想到此,他即刻叫來侍郎吳質和侄儿曹爽,命他們即刻到河內延請司馬懿。
  特別叮囑道:“此行,已是三請。只能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他就是神仙,也要動心;就是癱瘓,也要抬來。”
  曹爽一拍胸脯:“叔叔放心,侄儿挾也要把他挾來。”
  曹操:“不得魯莽。你要听吳侍郎的安排。”
  吳質乃冀州名士,身材修長,体態安閒,喜怒不形于色,頗工于心計机巧,他和曹爽配搭,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司馬懿正和弟弟司馬孚下棋,听說曹丞相派吳質、曹爽前來,忙由婢女青梅攙扶相迎。
  “吳大人曹大人遠道而來,仲達抱病在身,不能遠迎,恕罪恕罪。”
  吳質施禮道:“吳某奉曹丞相之命,來為恩公司馬防大人祭奠。”說著,讓軍校抬上祭禮。
  祭祀過后,司馬懿命家人設宴款待。
  吳質道:“仲達兄客气什么?你我都是為主公效力之人,唯有唯命是從。今曹丞相差吳某來還有一事,便是恭請仲達兄。望勿推辭,即刻到洛陽見曹丞相复命。”
  司馬懿:“這……我的風痹病曹丞相又不是不知……”
  吳質打斷他的話頭道:“這病嗎,曹丞相委任你為文學掾,又不讓你領兵打仗,這有何妨?依愚兄之見,你就不要再推辭了吧?”
  “這…………”
  曹爽一旁瞪圓了雙眼:“什么這呀那呀的,男子漢,大丈夫,如此优柔寡斷,豈不太娘儿們气啦?”
  吳質一听,忙扯他衣角道:“你怎么如此對待司馬賢士?
  誤了丞相大事,豈是你我能擔待得了的?”
  此話雖是訓斥曹爽,司馬懿也听出弦外之音,知道此次是斷不能拒絕了。再者,他已經听說諸葛亮被劉皇叔三顧茅廬請去當了軍師。自己已心有不忿,躍躍欲試。眼下,曹操兵強勢壯,挾天子以令諸候,大有一統天下之勢,投于此公麾下,正可施展自己的才智和抱負。此時不出山,還待何時?
  曹爽見司馬懿半晌不語,早等急了。道:“來人,扶司馬大人上馬。”
  便有四軍校威風凜凜牽馬來在廊下恭候。
  面對如此“恭請”,年輕气盛的司馬懿早已熱血上涌,直沖腦門。但此刻發火不得,只好不悅他說:“如此匆忙,我也得到郡守那儿說一聲呀。”
  吳質笑道:“曹丞相攫升你,他敢阻擋嗎?”
  張氏躲在屏風后偷听,總怕夫君忍不住惹出意外,此刻听出了火藥味儿,忙出來笑吟吟地勸他道:“夫君,曹丞相延請,這么好的事,還不快去!”低聲地又說:“夫君莫要忘了為妻腳心的兩塊紅斑,你注定是要發達的。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方能成常人之不能成。千万不可莽撞。”
  司馬懿深情地看了愛妻一眼,默默地點了點頭,來到父親靈前,跪下,禁不住淚水奪眶而出。這淚,是對父親的怀念和告祭,也是對自己不能安排自身的命運而哀傷。他重重地磕了四個頭,便任由軍校攙扶著上了馬。
  ------------------
  白鹿書院 王錦掃描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