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首相總有小算盤,忙煞蒙氏不得閒; 屢次參与訂計划,鋒芒才干不一般。 話說蒙巴頓在迪耶普之戰失利后,要求辭去聯合作戰總部指揮官的職務,而丘吉爾并沒有立即答應他。由于丘吉爾執意要點燃非洲的“火炬”,攻占法屬北非,美國人也只好答應。“火炬”行動是1942年7月20日至25日,由丘吉爾和霍普金斯(代表羅斯福總統)及英美聯合參謀委員會成員在倫敦召開的聯席會議上作出最后正式決定的。于是,根据丘吉爾的指令,蒙巴頓“暫時忘卻”在迪耶普行動中的痛苦,赶緊集中精力投入制訂“火炬”作戰的計划工作。 “火炬”行動要求英美部隊同時在阿爾及爾和摩洛哥登陸。蒙巴頓是制訂該作戰計划的關鍵人員,因為人們認為他是關于登陸作戰的首席專家。尤其是經過迪耶普突襲失利之后,蒙巴頓的美國同行們几乎一致認為,在涉及什么條件下可以登陸、什么條件下則不可以登陸的問題上,蒙巴頓最有發言權。從中可以看出,迪耶普之戰的价值几乎是立竿見影的。 1942年11月8日,也就是迪耶普之戰的兩個多月后,“火炬”行動拉開了帷幕。英美兩國把13個師及輔助部隊總共近50万人的兵力,投入登陸行動。由于駐北非的法國維希政權的軍隊,對盟軍的登陸只是作了象征性地抵抗,所以“火炬”行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几天之后,英美軍隊便控制了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一些戰略要地。与此同時,蒙哥馬利率英國第8集團軍在埃及亞歷山大城以西的阿拉曼,擊敗了德軍隆美爾將軍指揮的軸心國非洲軍團,并將其逐出埃及。在這种有利的形勢下,盟軍必須盡快确定下一步作戰計划,為此需要英美領導人舉行一次首腦會談。 1943年的新年鐘聲才敲過不久,元月13日,在硝煙剛剛散去的摩洛哥名城卡薩布蘭卡,一位“將軍”和一位“P先生”在嚴格保密的措施下進行會晤。這位代號為“將軍”的是美國總統羅斯福,那位肥胖的“P先生”,即是英國首相丘吉爾。他們之所以選中這座摩洛哥城市為會晤地點,据說是因為“卡薩布蘭卡”一詞,在西班牙語里為“白宮”之意,這樣會令羅斯福總統感到親切。從14日開始至25日,雙方在該城郊外的安法兵營召開了几次會議。參加會談的美國方面有:馬歇爾將軍、海軍上將金、阿諾德將軍;英國方面有:布魯克將軍、龐德將軍、空軍元帥波特爾及蒙巴頓將軍。 在卡薩布蘭卡會議期間,蘇聯軍隊經過數月苦戰,已經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包圍了德國保盧斯將軍指揮的22個師,這次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轉折點的大會戰已接近尾聲。德國人第一次感覺到了失敗的恐怖,而蘇聯紅軍即將轉入戰略反攻階段。為此,丘吉爾和布魯克、蒙巴頓等人在會議上,极力主張通過英國此前已提出過的所謂出擊歐洲軟腹部的“巴爾干戰略”。 何謂“巴爾干戰略”?根据戴高樂的确切說法,該戰略的要旨是:在地中海,“英國既想捍衛它在埃及和所有阿拉伯國家,如在塞浦路斯、馬耳他、直布羅陀已奪占的陣地,還打算在利比亞、敘利亞、希腊、南斯拉夫奪占新的陣地。正因為如此,英國才极力把英一美聯合進攻的矛頭指向該戰場的翼側”。同時,丘吉爾想利用在次要方向作戰的時机來積蓄力量,以便在戰爭的最后階段向德國進攻,摘取走這顆誘人的桃子。 做為丘吉爾參加這次會談的主要助手之一,蒙巴頓在鼓吹“巴爾干戰略”方面頗為賣力。他對美國人說:“俄國人不是一直要我們盡快開辟第二戰場嗎?英國認為第二戰場的地點不僅僅是俄國人限定的法國,誰能否認我們在地中海和巴爾干采取進攻行動就不是開辟第二戰場呢?” 英國要人們以變更內涵的手法,堅持主張開辟第二戰場的“巴爾干方案”,并不僅出于維護自己的勢力范圍和軍事上的考慮,也是從政治上著眼。隨著斯大林格勒會戰即將結束,蘇軍的反攻已是勢所必然。英國要先行一步,擋住蘇軍通向巴爾干之路,制止當地共產党力量的增強,鞏固英國在地中海及其沿岸的陣地,保持它對近東的控制。為了把“巴爾干戰略”付諸具体實施,丘吉爾此前提出過建立巴爾干—多瑙河聯邦的設想,即巴爾干和多瑙河沿岸諸國聯合的計划。該聯邦應以保加利亞科堡王朝為首。其成員有: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土耳其、希腊、阿爾巴尼亞。聯邦對外應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實体,而實際上則受英國領導。1942年1月,希腊和南斯拉夫流亡政府簽訂的政治聯盟條約便是建立該聯邦的一個步驟。當時在倫敦還簽署了關于建立中歐聯盟的波一捷協議,一步步地實現著丘吉爾的設想。羅斯福對自己的儿子埃利奧特說過:“首相一有机會就提出經過巴爾干實施進攻的主張,這使所有与會者都十分清楚他的意圖何在,他是想在中歐打進一個楔子,以便阻止蘇聯軍隊進入奧地利、羅馬尼亞,如有可能,還阻止他們進入匈牙利。” 其實,丘吉爾本人也并不掩飾,他打算在巴爾干,打進一個“把歐洲和蘇俄隔開的盟軍楔子”,在蘇聯周圍建立一個新的“防疫線”。美國記者拉爾夫·英格索爾曾形象地說:“巴爾干就像一塊磁鐵,無論羅盤怎樣抖動,英國戰略的指針始終指向它。”因此,英國代表團在這次“非洲白宮”會議上的一項目標是,協調同美國的立場,再次推遲在西歐開辟第二戰場,雖然按照俄國人的說法,英美兩國政府因未履行1942年開辟第二戰場的義務,而向蘇聯明确許諾過在1943年開辟第二戰場。 在卡薩布蘭卡會議上,英美雙方最終決定:北非戰役結束后,英、美軍隊在西西里島登陸,實施“哈斯基”戰役,迫使意大利退出戰爭,爾后實施地中海戰役。這樣一來,英美軍隊在法國北部的登陸也就是按俄國人所指“開辟真正第二戰場”的事也就再次推遲了。 這次會議的結果是英國人的一次外交胜利。除了丘吉爾本人的雄辯才能外,蒙巴頓也發揮了自己的特殊作用。他以兩栖作戰專家的身份,在會談中旁征博引,大談近期內在法國海岸登陸的困難,使与會的几位美國將軍不得不接受了他的觀點。蘇聯政府認為,卡薩布蘭卡會議對解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聯盟戰略的主要問題是毫無建樹的,進攻西西里島是一個很不起眼的作戰行動。《真理報》援引那位美國記者拉爾夫·英格索爾的話說,“卡薩布蘭卡會議是一次折磨人的難產的會議,……最后只生下了一個西西里島小老鼠。” 1943年5月,蒙巴頓做為英國代表團成員,隨丘吉爾赴華盛頓与羅斯福再次會晤。首相之所以總是帶著他去跟美國人打交道,是覺得蒙巴頓的貴族風度和与羅斯福私人感情融洽,會使美國人喜歡。同時,首相也有意讓蒙巴頓在重大場合表現一下,盡量讓更多地盟國軍政上層人物知道和了解這位資歷尚淺的英國將軍,因為丘吉爾對蒙巴頓下一個職務的安排已有所打算了,盡管還沒有拿定主意。5月12日,英美首腦舉行會談,丘吉爾和他的顧問們提出的主要任務是徹底放棄英美軍隊于1943年在西歐登陸的計划。英國人輕而易舉地說服了美方,因為在前次卡薩布蘭卡會議上,他們雙方已經就此達成了協議。會談后,雙方通過了一項決議,把“英、美攻入西歐的時間推遲到1944年春天”,決定于1944年5月以后大規模在法國登陸,開辟俄國人所說的“第二戰場”。 這個決定自然要秘密通知蘇聯政府。斯大林隨即致函羅斯福指出:“你們的這個決議給竭盡全力同德國及其附庸國主力進行了兩年戰爭的蘇聯造成了极大的困難。法西斯德國能夠同過去一樣把自己的主力保持在東線,并不斷地補充該線的兵力。”斯大林在致丘吉爾的信中抗議他又一次破坏盟國義務的行為,指出:“不應忘記,它涉及到保護西俄和俄國被占領區內千百万人的生命和減少蘇軍的巨大犧牲的問題,同蘇軍相比,英、美軍隊的犧牲只是區區小數。”斯大林不能容忍在反對共同敵人的戰爭中無視蘇聯的切身利益,他臨時召回了當時駐倫敦和華盛頓的大使,這一舉動被英美兩國看作是對兩國領導人所奉行政策的抗議。 丘吉爾不听那一套,他不顧斯大林的抗議,仍堅持進攻西西里島的計划。由于進攻行動預定于當年7月份開始,所以准備工作就顯得非常緊迫。做為作戰計划具体制訂者之一的蒙巴頓,從華盛頓返回英國之后,便整日通宵達旦地投入工作。不過,他很高興地發現在參謀長委員會配給他的主要助手中,有一位是他以前玩馬球時的球友——現海軍部計划處處長萊姆比上校。閒暇時,他倆還可以在一起打會儿馬球,或去看一場馬球比賽,以調劑日常緊張的生活。為了協調作戰計划,他還出差去了几趟非洲,与當時正在那里的艾森豪威爾、亞歷山大、蒙哥馬利和巴頓將軍,進行了多次磋商。 在北非的德意軍隊于5月13日全部投降后,地中海的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占領北非前,英、美只控制直布羅陀、馬耳他、蘇伊士等几個据點。德、意兩國掌握著北岸的撒了島到多德喀尼斯群島,在南岸占有的黎波里至埃爾,法屬北非實際上也是德意的重要据點。地中海兩岸的德意据點對英美在地中海的戰略据點呈現包圍的態勢。占領北非后,整個地中海的戰略形勢改變了:英美重新奪得地中海的制海權;北非可為進攻南歐提供空軍基地和陸軍集結點及出發點;意大利完全暴露在盟軍的襲擊之下,德意8個師在突尼斯投降,大大削弱了意大利的防守能力。丘吉爾和蒙巴頓等英國將軍們抓住這個有利形勢,堅持實施西西里島登陸戰役,從軍事角度看應當說是正确的。 在這次進攻發起前,希特勒認為盟軍很可能在撒了島登陸。撒丁島在第勒尼安海以西,北隔博尼法喬海峽与科西嘉島相望,東距亞平宁半島200公里,是地中海中僅次于西西里島的第二大島。希特勒覺得盟軍如果占領該島,既可進攻意大利,也可進攻法蘭西,加上上了英國情報部門的當,更認為盟軍的進攻目標是撒丁島。 事情是這樣的:蒙巴頓他們在制訂西西里島作戰方案時,認為首先要利用人們的一般軍事觀點,使德軍的注意力集中在撒丁島而不是西西里島方面。為此,他們精心設計了一個騙局。6月份的某天夜晚,情報人員在西班牙海岸附近丟下一具英國軍官尸体,死者身上的公文包里裝有很多文件副本,其中還有一封英國參謀部副參謀長給盟軍副司令亞歷山大將軍的一封信。信上提到英軍將在撒了島和希腊登陸,但在“佯裝計划”中,要使德國人相信盟軍的進攻是西西里。這一騙局使希特勒加深了盟軍進攻目標是撤丁島。据此,希特勒把德軍第1裝甲師從法國南部調到希腊;把新成立的第90裝甲榴彈炮師調到撒了島。而在西西里島仍只駐有2個德國師和4個意大利師。 蒙巴頓他們制訂的西西里島登陸的戰役計划是龐大的:盟軍將動用13個師、3個獨立旅和5個特种偵察登陸支隊;有4000架殲擊机和轟炸机、俯沖机,以及不少于1500架運輸机,從空中掩護海岸登陸和地面進攻;同時,還要使用3200艘各類艦艇運送登陸部隊和作戰物資,并掩護部隊登陸。之所以使用這么大的力量,是由西西里島本身的戰略地位和人口、面積決定的。意大利的西西里島,是地中海中最大的島嶼,它地處亞平宁半島和北非之間,東与意大利本土重心的亞平宁半島僅隔3公里的墨西拿海峽,開戰后守軍獲得增援是容易的。同時,全島面積近3万平方公里,人口數百万,盡管希特勒未料到盟軍會先拿西西里島開刀,平時也駐有十几万德意軍隊。 戰役于7月9日打響。是日黃昏,盟軍在馬耳他島東西兩側集結部隊。夜晚,在西西里島南側空投傘兵部隊,海軍陸戰隊登陸占領灘頭陣地。海灘防線很快就被沖破摧毀,防守海岸的意大利部隊几乎一槍未放就瓦解了。11日,蒙巴頓与蒙哥馬利一道隨后續部隊踏進了西西里島,他看到自己一手搞起的各种兩栖作戰工具在登陸過程中大顯身手,內心十分愉快。 意大利自從參戰以來,無論在希腊、地中海,還是在非洲,都是屢戰屢敗。連年對外侵略,造成消耗不斷增大;屢戰屢敗,使廣大士兵士气低落、厭戰。据蒙巴頓回憶,當英國第8集團軍和美國第7集團軍實施登陸時,許多意大利軍隊實際上沒有抵抗,如奪占潘泰萊里亞島時盟軍只有1名士兵受傷,而且是被騾子咬的;意軍在蘭佩杜薩島的守備部隊,竟向因油料不足而迫降該島的盟國飛行員投降。由此可見,意大利軍隊的士气是何等地低落。 7月22日,盟軍占領了西西里島首府巴勒莫。面對這种嚴重的軍事局面,意大利法西斯統治集團內部發生了內訌,一些軍隊將領包括國王在內醞釀發動推翻墨索里尼的政變,以便同英美停戰。以格蘭第、波太伊和齊亞諾為首的謀反頭子,要求召開法西斯党最高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從1939年12月以來一直沒有開過。委員會在7月24日夜間召開,并以19票對8票通過決議,要求把意大利軍隊的指揮權交還給國王。7月25日,墨索里尼被國王召到王宮,宣布立即解除他的一切職務,并把他押送到監獄。國王讓巴多利奧組成意大利新政府。27日,巴多利奧宣布解散法西斯党,實行全國戒嚴,在戰爭結束前禁止一切政治活動,戰爭將繼續下去。8月4日,意大利通過駐里斯本大使館向盟國試探求和。与此同時,盟軍繼續進攻,于8月17日占領整個西西里島,尚未被殲的大約4万德軍和6万意軍倉皇退往亞平宁半島,歷時38天的西西里島戰役以盟軍的胜利而告結束。 至于1個月后,希特勒派党衛軍突擊隊把墨索里尼從大薩索山谷的關押地點里救出來,扶植他成立“意大利社會共和國”,同時派隆美爾指揮8個師越過阿爾卑斯山脈,占領意大利北部,繼續与盟軍頑抗,這是后話不表。 由于西西里島被盟軍占領,德國人徹底喪失了在地中海的制海和制空權,地中海實際上又成了英國的“內湖”。雖然英美首腦在上次華盛頓會談中,已決定于1944年在法國“開辟第二戰場”,但丘吉爾見這次西西里島戰事順利,又要求美國重新考慮他的“巴爾干方案”,即首先占領羅馬,向意大利北部挺進,然后在巴爾干的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和希腊登陸,他認為,“我們為什么要像蜘蛛一樣順著意大利靴形半島的腳尖往上爬到法國去呢?打擊它的膝部豈不更好”。然而,羅斯福和美國的戰略家們見到蘇軍自1943年初的冬季攻勢以來,“俄國人不停地向西推進”,擔心俄國人首先進入柏林,不但會減損美軍在大戰中的榮譽,還會削弱未來戰后美國在中西歐的地位,因而堅持華盛頓會議作出的決定不容變更。美國軍方還認為,從法國東北通往柏林和其他重要經濟中心的路總共只有600—700公里,是進攻德國的一條捷徑,而從意大利到德國邊境要走1200公里的路,從巴爾干則有1700公里。向巴爾干和意大利進攻,离德國最重要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戰略中心很遠,而且西歐的地形、地理條件對軍事行動比意大利和巴爾干有利得多,法國北部、比利時、荷蘭的稠密道路网能夠保障大部隊順利運動。 為了解決彼此的分歧,丘吉爾和羅斯福商定于8月中旬共赴加拿大的魁北克,舉行首腦會談。 蒙巴頓奉命再次陪同首相出訪。雖然丘吉爾這次率領的代表團中僅現役軍官就有150多名,但蒙巴頓無疑是他的主要助手之一。因為出訪前外交大臣艾登曾建議赴魁北克代表團不應乘船,而應該全体一起乘飛机前往,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也可免去海上顛簸之苦。丘吉爾伯飛机失事或遭德國空軍截擊,對艾登說:“如果我失掉你們,我將會不知所措:我將切斷自己的喉管。雖然這里面包含著愛,但又不僅僅是愛。你們就是我的戰爭机器。布魯克,波特爾,你,還有蒙巴頓。你們是無法替代的。” 英國代表團乘坐的“女王瑪麗”號,在十余艘皇家海軍的驅逐艦、護衛艦的護航下出發了。蒙巴頓同自己的部下——來自聯合作戰總部的12名軍官,住在船首几間相鄰的艙室里。在穿越大西洋的整個旅途中,他除了不時被首相叫去回答有關的問題外,就是緊盯住同船的艦隊司令龐德將軍不放,要他說出讓自己重返皇軍海軍任職的确切日期。龐德對此閃爍其辭,即使蒙巴頓找到他,他拒絕正面回答,因為他清楚,蒙巴頓能不能調回海軍或何時調回,自己是無權決定的,這要看首相打得是什么主意。 特等艙里。丘吉爾已經盤算好對蒙巴頓下一個職務的安排,并以他特有的方式漫不經心地分別征求了布魯克、雅各布和霍利斯將軍的意見,得到了他們并不很情愿的默許,只等下船后找個适當的机會向蒙巴頓本人宣布了。 8月8日,“女王瑪麗”號緩緩駛入素稱加拿大“北方門戶”的新斯科舍省省會哈利法克斯港。該港是世界上最深的不凍港之一,1905年前為英國陸海軍的一個基地。英國代表團上岸后,經過短暫休息,便搭乘加拿大政府安排好的一列裝飾華麗的火車,前往英美首腦會談的地點魁北克。 欲知魁北克有何結果和丘吉爾賦予蒙巴頓什么新任務,且听下章細說。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