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西歐何時辟戰場,几种意見爭短長; 蒙氏追隨丘吉爾,籌划預案應各方。 從1941年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起,蘇德戰場就成了大戰爆發以來的主要戰場。當時,蘇德戰場上集中了75%的法西斯德國及其附庸國的軍隊,其中有德國的153個師和仆從國的37個師。 在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波羅的海沿岸和摩爾達維亞,蘇聯紅軍与德軍展開了一系列大規模的、异常殘酷的交戰。而与此同時,西歐地區几乎沒有什么地面軍事行動。德軍仗著机械化裝備的优勢和訓練有素,銳不可當,勢如破竹,很快占領了蘇聯的大片國土,使蘇軍陷于被動。斯大林迫切需要英美軍隊在西歐發動進攻,減輕德國對自己的軍事壓力。 在英國,關于蘇軍是否能夠抵擋得住德國的進攻以及能夠堅持多久,人們議論紛紛。但無論如何,在全力支持俄國人這一點上,英國公眾中几乎沒有任何人持有异議。像丘吉爾一樣,蒙巴頓在政治觀點上也是极端反共的,他在寫給女儿帕梅拉的家信中這樣說:“布爾什維克殺死了我在俄國皇室中的大多數親戚,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把他們作為盟友來歡迎。但是,我們決不能讓納粹獲胜,是吧?”只有在打敗共同的敵人——納粹德國這一點上,他們才不得不結盟。 丘吉爾十分清楚打敗德國的決戰地點是在歐洲大陸,所以即使在英國最困難的時候,也先后任命凱斯、蒙巴頓等人建立聯合作戰總部和組訓登陸部隊,以准備重返大陸。但他認為,現在的時机還不成熟。 “第二戰場”一詞是俄國人喜歡用的一個概念,這個名詞意即強調了蘇德戰場的主戰場地位,強調了蘇軍的作用。英美的政治家和軍隊將領們很反感使用這個詞匯,而俄國人卻不理會那一套硬是經常在与對方的來往電文中使用它,英美抗議無效也只好默默地接受了這個詞匯。但是,接受了這個詞匯不等于在解釋它的內容上沒有分歧。按英美的說法,盟國空軍轟炸德國、英美海軍在大西洋同德國海軍作戰,以及后來盟軍在北非、中近東等地進行的戰役,都算是對德戰爭的第二戰場。而按照蘇聯政府的解釋,第二戰場就是歐洲戰場,更准确地說,是法國北部的戰場,因為這一戰場的開辟能直接威脅德國本土的心髒地區,可牽制德國約60個師及其仆從國20個師,從戰略上可成為俄國戰場的補充。 針對蘇德戰爭一爆發,斯大林就要求英國軍隊反攻法國的主張,1941年夏,丘吉爾認為俄國人對軍事戰略“一無所知”,“不懂得登陸戰役的特點”,“不懂得大部隊在敵岸登陸有不可克服的困難”。而俄國人譏諷他,“每個隔岸觀火的人,都自詡是戰略家”,指責英美“在拉芒什海峽彼岸,或者說在大西洋彼岸靜觀蘇聯人民同侵略者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血流成河,而不讓實力劇增、日益強大的英國和美國的武裝力量冒險”。 歷史經驗證明,德國在兩線作戰總是失敗。俾斯麥、毛奇和施利芬都害怕兩線作戰。希特勒遵循他們的遺訓,力圖各個殲滅對手,戰爭爆發以來,他在初期也達到了這一目的,在基本控制了西歐以后才開始進攻蘇聯。 在當時情況下,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是否可行?蘇聯政府認為,根据德國發動進攻以來的軍事戰略態勢,當時德軍大多數兵力都已用在東線,在西歐(法國北部)和北歐(北极地區)開辟第二戰場是完全可能的,這樣做既可大大改善蘇聯的軍事形勢,還可以改善英國的軍事形勢。斯大林稱,他十分了解建立第二戰場的難處,也估計到這將付出巨大的犧牲,然而為了与共同敵人作斗爭的事業,為了英國本身的利益,必須盡快地建立第二戰場。 1941年7月,斯大林致函丘吉爾,向英國政府第一次提出了上述要求。丘吉爾立即拒絕蘇聯關于馬上開辟第二戰場的建議,指出:“現在對法國實施重兵登陸,勢必意味著流血与失敗。”9月3日,斯大林又致函丘吉爾:“德國人認為西線的危險是虛的,并且深信現在和將來在西線都不會出現任何戰場,可以不受懲罰地將全部兵力從西線調到東線。”對斯大林的激將法,丘吉爾不為所動,再次回信告訴斯大林,英國在這樣短的時間里單獨開辟第二戰場是根本不可能的。 同年12月7日發生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后,美國在對日本宣戰的几乎同時,也向德國宣了戰。有美國參戰,盟國是否能夠開辟第二戰場已經不成問題了,唯一的問題仍是什么時候這樣做。 在蘇聯政府頻頻的外交努力下,性急的美國人准備響應斯大林的呼吁,以英國為基地進攻西歐的德軍占領區。1942年5月,羅斯福總統和他的首席顧問哈里·霍普金斯,答應蘇聯政府在當年開辟第二戰場,在西歐登陸的兵力規模不少于100万人。在英國國內,某些輿論和政界上層人物,也敦促丘吉爾赶緊采取大規模軍事行動,支持蘇聯。他們認為,1942年的夏季對俄國戰線來說可能是決定性的,英國必須先派遣8至10個師的兵力越過英吉利海峽,在西歐海岸登陸,以牽制和減輕德國對東線形成的強大壓力。盡管這些登陸部隊有可能全軍覆滅,但這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如果俄國的戰線垮了,盟國的整個戰爭前景也就渺茫了。 丘吉爾對上述看法不以為然,他以自己對共產主義制度長期研究的經驗,認為蘇聯的体制和多年形成的社會結构适于戰爭,能夠經受得了殘酷戰爭的捶打,根本不必擔心它會像波蘭和法國那樣,向希特勒舉手投降。用不著急不可待地為俄國去兩肋插刀。同時,他根据自己的情報系統偵察,認為整個法國海岸都“大炮林立,布滿了鐵絲网、堅固火力點和岸防地雷”,面對德軍在法國西海岸筑成的一道所謂“大西洋壁壘”,他本人“必須要關心美、英兩國的青年,不能讓他們的鮮血染紅大海,不能讓他們的尸体堆滿海灘”。當然,無庸置疑,做為一個老牌反共政治家,丘吉爾希望在長期戰爭中削弱納粹德國的同時,削弱共產主義蘇聯的力量。 對英國的無動于衷,斯大林派代表質問丘吉爾:“如果說英國人在德國狂轟濫炸之下能在7天內從敦刻爾克撤走30多万部隊的話,那么,為什么不能把同樣多數量的部隊再運送回大陸開辟新戰線呢?”丘吉爾回答道:“撤退和進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撤退是以保存力量為目標,進攻則是為了取得和發展胜利,我們不可能像敦刻爾克撤退那樣,連私人游艇都動員起來去進攻敵人。” 他嘲諷俄國人的“奇談怪論”,是讓德國人打昏了頭,居然能進行這樣愚蠢的類比。 蒙巴頓在如何确定開辟第二戰場的時机上,是緊緊追隨丘吉爾的。蒙巴頓在開始時即堅持認為,盟軍在1942年7月以前不可能集結起一支大規模的登陸部隊。他從接管聯合作戰總部的時候起就存有這樣的印象。具有不同特殊功能的登陸器材是反攻成功的先決條件,而指望一些粗制濫造的船只和不具備兩栖戰經驗的士兵是不可能的。為了執行特殊使命,需要有各种登陸艇,每條艇的操縱人員都要受過專門訓練。需要有大型和小型登陸艇,載人的和載武器的,配備重型和輕型武器的,裝載火箭、探照燈、坦克或槍支的,可以用來攀登峭壁、架設橋梁或梯子的,等等。為了制造這些不同种類的登陸艇,需要有新的科學技術和新的工業部門,而在1942年春天的時候,二者都還處于初期階段。更為嚴重的是,如果現在就集中僅有的少數登陸艦船用于進攻法國,就不能用它們來訓練將來掌握新一代艦艇的人員了,實際上會妨礙今后的大反攻。 關于未來登陸反攻選擇的突破口,蒙巴頓也有獨到之處。眾所周知,1944年6月英美軍隊胜利實施了諾曼底登陸,這次宏偉的戰役,其規模之大、企圖之廣、實施之巧妙,都是戰爭史上沒有先例的。其實,還在諾曼底登陸實施的兩年多以前,蒙巴頓就已經選擇了這個地點。 不論丘吉爾內心是怎么想的,1942年春天,在蘇聯政府屢屢呼吁和美國政府的敦促下,英國軍方确實認真研究了重返大陸的有限行動,并把它命名為“重錘行動”,准備隨時付諸實施。當時,這一行動計划提交給聯合作戰指揮部以后,空軍指揮部指揮官肖爾托·道格拉斯和本土部隊總司令伯訥德·佩吉特強烈要求在加來海峽登陸。主張在加來登陸的關鍵論据是此處海峽較窄,便于得到空中掩護,可以把德國空軍吸引出來,然后將其全部或者部分摧毀。他們提出這樣的看法還有地理方面的原因,因為在勒圖凱和布洛涅之間登陸比在諾曼底登陸距离萊茵河要近150海里,距安特衛普港只有130海里。此外,沿這條線路進攻,塞納河和索姆河都不會造成障礙。 蒙巴頓不同意這种選擇,他認為加來一帶的海岸防守甚嚴,港口水位太淺,入口也太狹窄。對德國人來說,很容易加強這一地區的防御。只有把進攻地點轉移到勒阿弗爾以西、諾曼底附近的塞納灣一帶,才有可能使部隊登岸而免遭被殲。在參謀長委員會的會議上,爭論十分激烈,据蒙巴頓自己告訴羅斯基爾上校,“當時真是吵得一塌糊涂”。蒙巴頓堅持認為,無論是像“重錘行動”這樣有限的進攻,還是大規模重返歐洲的計划,如果要取得成功,都必須要避開加來地區。蒙巴頓堅持把諾曼底作為登陸地點,對于最后決定在那里登陸是否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還很難說;但他自己經常說,二者之間的關系密切,諾曼底登陸的決定意味著他的見解戰胜了道格拉斯和佩吉特的主張。因此可以說,在最初制訂“重錘行動”計划的時候,曾把加來海峽作為登陸地點,此后,人們才一致同意諾曼底為登陸地點。在1944年6月諾曼底登陸戰役開始的很久以前,英國軍方已經秘密選定它為唯一可能的目標了。把這种轉變完全歸因于蒙巴頓也許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在這個問題上他确曾作出過突出的貢獻則是無庸置疑的。 1942年5月20日,斯大林派出由外長莫洛托夫和軍事代表伊薩耶夫少將組成的代表團訪問英、美。目的還是敦促它們盡快開辟第二戰場。莫洛托夫一行在倫敦受到了隆重歡迎,丘吉爾把自己的官邸契克斯讓給莫洛托夫住,自己則暫時移住到郊外的一幢簡朴別墅里。 5月21日雙方在契克斯開始會談時,蘇聯代表團介紹了蘇德戰場的形勢,通報了預計于同年夏季進行的大會戰。德軍已將主力集中到蘇德戰場,有可能取得优勢。所以,莫洛托夫說,蘇聯政府想知道:“蘇聯的盟國,首先是英國能否在1942年夏秋至少把德國40個師從我國戰場引開,并通過戰斗把它們牽制在西歐。如能做到這一點,那么打敗希特勒的問題將在1942年解決……,盟國是否能做到這一點?” 擅于辭令的丘吉爾面對莫洛托夫的逼問,只是泛泛地“盛贊蘇聯人民的英勇、頑強”和“俄國軍隊捍衛祖國領土、反對納粹匪徒的偉大斗爭”,然而,他除了跟莫洛托夫簽署了原則性地戰時同盟和戰后合作与互助條約之外,沒有答應俄國人的具体要求。 從英國人這里未得到具体承諾的莫洛托夫,于是飛往華盛頓。5月29日至30日在白宮同羅斯福進行會談時,莫洛托夫直截了當地提出了開辟第二戰場問題。羅斯福回答說:“我們想在1942年開辟第二戰場。這是我們的希望,也是我們的意愿。”結果,會談后雙方發表了聯合公報,指出:“會談中就1942年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這個刻不容緩的任務,達成了圓滿協議。” 在對待俄國人要求迅速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態度上,英美兩國存在著分歧。斯大林正是看到了這种分歧,所以抓住美國為突破口。雖然英美兩國一致認為應當進攻歐洲,摧毀德軍,它們還同意把英國作為發動進攻的基地。但在如何進攻的問題上,雙方想法不盡一致。英國主張消耗戰,在反攻大陸之前先在地中海采取行動,為最后出擊長期積累物質條件。与此相反,美國主張快速猛烈地出擊,同時,對英國要求首先清除北非德軍的動机表示怀疑,并對英國希望在長期無戰事的情況下把美軍部署在英國的主張感到不快;認為如果美國駐扎在那里的部隊無所事事,那么還不如改變“先打德國”的策略,轉而先去擊敗日本。 丘吉爾知曉美國人的心思,當莫洛托夫一行离開倫敦飛往華盛頓時,他知道俄國人會利用美國人的這种心理,使羅斯福答應他們的要求。于是,蘇聯代表團剛一离開英國,他便赶緊令蒙巴頓准備出訪美國。因為蒙巴頓跟羅斯福的私人關系融洽,同時又擔任著對具体實施登陸計划負有責任的指揮官,所以似乎成了就下述事實:即1942年內在歐洲采取任何大規模行動都不會有成功的希望向美國進言的最合适人物。丘吉爾在5月底打給羅斯福的一份電報中說,“(進攻的)准備工作正在以謹慎的方式大規模地進行著”。但他接下去說:“迪基抵達后將向您闡釋1942年的困難。”不僅如此,電報中還提到北非的戰事,其明顯的含義是,在未來的几個月內,英國軍隊將要進行的主要作戰是在那里。 隨后,蒙巴頓啟程飛往美國。在這個短暫的訪問中,他除了与美國軍方首腦舉行會談,闡述了英國的主張外,還同羅斯福總統總共進行了長達6個小時的私下會晤。羅斯福似乎接受了蒙巴頓的看法,即由于登陸艇數量不足,規模有限的登陸作戰將難以迫使德軍從俄國前線撤回來,而大規模反攻現時還不具備成熟的條件。但總統仍然堅持認為,為了要在秋季摧毀德軍的戰斗力,英國應當加快准備。訪問結束后,蒙巴頓顯然相信羅斯福已經接受了英國的觀點,因而顯得頗為洋洋得意。 蒙巴頓回來后,6月17日,丘吉爾帶著英軍總參謀長艾倫·布魯克又親自飛了一趟華盛頓,再次向羅斯福總統陳述1942年不能開辟第二戰場的理由,稱:“英國政府不贊成必敗無疑的戰役,因為這對俄國毫無幫助。”然后,他建議回到在北非登陸的計划即“体育家”計划上來。他清楚,英美軍隊若實施在北非登陸計划,近期內便會使在法國開辟第二戰場的行動告吹。 丘吉爾對羅斯福總統說,實施“体育家”計划,在法屬北非作戰“是1942年幫助俄國戰場的最好机會”。但是,美國軍方的某些高層人士不這樣看,馬歇爾指出:“即使完全成功地實現了‘体育家’計划,也不能迫使德國人從俄國戰場撤走一兵一卒、一輛坦克或一架飛机。”不過,丘吉爾還是說服了他,讓美國取消了1942年在歐洲登陸作戰的計划,改為執行進攻北非的計划。這一計划的新代號是“火炬”。按照丘吉爾的想法,“火炬”戰役不僅應照亮通往北非之路,而且應照亮通往巴爾干之途。 丘吉爾的努力如愿以償了,羅斯福同意立即實施在北非的計划。此后,英美兩國參謀部開始詳細制定進攻西北非的計划。1942年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問題實際上已從日程表上勾銷。 俄國人憤怒了。斯大林譴責英美政府、特別是羅斯福總統違背了自己的諾言,以備忘錄的形式提醒他們,關于1942年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問題,在莫洛托夫訪問倫敦和華盛頓期間已經解決,并与美國簽署了協議,現在還墨跡未干。備忘錄直率地指出,這一行動的目的是“把德國的兵力從東線吸引到西線,并在西線建立起抵抗德國法西斯勢力的重要基地”。同時告訴英美領導人:“蘇軍統帥部在制定自己的夏秋作戰計划時,是考慮到1942年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的,”因此,你們拒絕原已同意的作戰計划,“對希望開辟第二戰場的整個蘇聯公眾是一個精神打擊,這使紅軍在戰場上的形勢复雜化,給蘇軍統帥部的計划造成損害”。 美國人有些吃不住勁儿了,羅斯福覺得自己的信譽受到了損害,感到進退兩難,他想應該做點什么來彌補一下。其實,聰明過人的丘吉爾也想到了這一點。為了平息一下斯大林的憤怒,同時也給羅斯福挽回點面子,丘吉爾決定在法國北部搞點動作。 這次行動的目標軍方早已選好,即法國北部的港口城市迪耶普(一譯第厄普)。進攻這個城市,是蒙巴頓的聯合作戰總部平素擬議出的一系列作戰預案中的一個,行動的總指揮自然非他莫屬。 在有些人看來,除了印巴分治外,蒙巴頓一生中遭到最嚴厲批評的事件就是迪耶普襲擊行動了。欲知詳情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