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駿馬美人黃金白銀,都成了廣興獵取的對象。當他在丰乳肥臀的胡氏身上過足了癮之后,那淫婦的罪名便再也不成立了……嘉慶想不到頭一個參劾和珅的廣興,競會把自己也克隆成了和珅。一個“絞”字出了唇,嘉慶又在心里補了一句:“唉,誰讓你撞在槍口上了呢!” 廣興,全名高廣興,字賡虞,是滿洲鑲黃旗人。當朝大學士高晉是他的父親。他有兩個哥哥,一叫高書麟,一叫高廣厚,均庸庸碌碌,無甚出息。他自己一開始也是不為人注意的,先捐官做了主事,后在其父的蔭護下,做了禮部。他的長相也很平常,除了有一身白淨淨的皮膚之外,別無特點。然而此人絕非平庸之輩,從某种角度上說,他還是個絕頂聰明之人。他深切地知道,要想官運亨通飛黃騰達,就必須有一個堅實的靠山,而最大的靠山,當然莫過于當今皇上了。而要想討得皇上的歡喜取其信任,就必須投皇上所好。所以,乾隆朝時,當許多官吏為巴結和珅不知所措時,他卻在一旁冷眼相看。他清楚地知道,別看和珅今日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似乎能呼風喚雨,但情形只要一變,他和珅准沒有什么好下場。而最主要的,和珅再神通廣大,也得听圣上的。也就是說,和珅遠遠算不上什么堅實的靠山。所以,他在禮部任職期間,除了公干,其余的時間便一門心思去琢磨研究乾隆。乾隆是個風流惆儻之人,嗜詩好文,每遇佳景,必出口成章。鑒于此,一向不甚愛好文章的廣興,也潛心讀經誦典起來。有一次,乾隆大宴群臣,廣興有幸參坐。席間,十數位倡优翩翩起舞助酒。霎那間,大殿內香煙裊裊、舞袖飄飄。一向喜動不喜靜的乾隆坐不住了,走到倡优中間,恰巧就停在廣興的面前。乾隆看得興起,脫口吟誦了一首小詩: 羅袖動香香不已, 紅蕖裊裊秋煙里。 輕云岭上乍搖風, 嫩柳池塘初拂水。 乾隆方吟罷,一大臣立起道:“妙,妙。詩寫得妙,圣上吟詠更是絕妙。所謂輕云岭上乍搖風,嫩柳池塘初拂水,真乃此時歌舞情狀之實景也。”乾隆包斜著那大臣道:“愛卿,你既能解得此時意境,但可知此詩為何人所寫?”那大臣結舌道:“此詩……不是圣上所為?”乾隆笑道:“朕何曾寫過此詩?愛卿若不知曉,還是坐下喝酒吧。”一時殿內笑聲四起,這笑聲分明沖著那大臣去的。那大臣通紅著臉,一邊言道“奴才無知”,一邊木然坐下,再也不吭聲了。乾隆環顧四周高聲言道:“哪位愛卿若能道出此詩為何人所寫,朕就賜他一瓶安南進貢的御酒。”皇上賜酒,那是多大的榮耀?一時殿內議論紛紛,但終究誰也沒有站出來。乾隆搖頭道:“想不到我堂堂大清,群賢畢至,竟無一人知曉此詩的作者。如此看來,那瓶外邦所貢之酒,只好留与朕慢慢品嘗了。”在一片靜穆之中,廣興緩緩地站了起來。“陛下,奴才知道。”乾隆轉身,看著這位相貌平平且又不很熟識的臣于。“這位愛卿,你知道此詩的作者?”一時間,所有的目光都射到廣興身上。廣興倒也不懼。“陛下,奴才昨日無聊,偶團前人詩集,不巧正遇上圣上剛才所詠之詩。它,為唐朝貴妃楊太真楊玉環所寫。”乾隆不由一怔,沒想到這個貌不惊人的臣子卻也博學多識。他走過去,拍了拍廣興的肩頭道:“好,愛卿說的不錯,此詩正是楊貴妃所寫。來啊,將朕那瓶御酒呈來,賜与這位愛卿。”就這樣,廣興算是和乾隆熟識了。他舍不得將圣上所賜御酒喝下,為表孝心,獻与父親高晉享用。雖然乾隆并未因此而擢撥廣興,但廣興心中也不是很著急。他清楚得很,有些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只要圣上能記住他,他也就達到目的了。果如他所料,乾隆還就因此而記住了他。那年春天,乾隆外出踏青,指名道姓要廣興伴駕。廣興那個高興啊,一夜未曾入睡。踏青時,乾隆騎馬,并讓廣興也騎一匹馬伴隨左右,其余人等,皆步行跟隨。顯然,圣上已將廣興另眼看待了。人馬路過一座小村庄。庄上人在辦什么喜事,村邊廣場上聚集了許多人,也無非是猜拳行令。惹人注目的是,有几個十分清麗的小姑娘,不停地在人群中穿梭,她們時而站下和飲酒人說笑,時而又附在一些人的耳邊低語。乾隆一見,詩興大發: 桃花紅,柳煙翠,侍宴美人姝麗。 十五六,解怜才,勸人深酒杯。 黛眉長,檀口小, 耳畔向人輕道:“柳陰曲,是儿家,門前紅杏花。” 乾隆吟罷,輕問廣興:“愛卿,知這詞為何人所填嗎?”廣興恭答道:“陛下适才吟詠之詞,乃宋朝張先所填,調為更漏子。只是……”乾隆笑道:“愛卿但說無妨。”廣興道:“年號如圣諱,奴才也曾讀過此詞,惟開頭兩句,似不是桃花复柳煙,而應是錦筵加羅幕。但不知奴才所言當否?”乾隆贊許道:“卿所言甚是。只是朕見此村并無錦筵,也無羅慕,只有桃花綻放、柳煙層疊,故朕順口改之。如此看來,卿果真是學富五車之人啊。”廣興忙道:“陛下如此夸贊奴才,奴才實難愧當。奴才所學,与陛下相較,何只万一!” 說實話,廣興奮不是胸無點墨之人,但肚中的貨色卻也不多。然而巧的是,他為取悅圣上而死記硬背的詩詞,在乾隆的面前,卻全都用上了。臨近黃昏,微風乍起,一條小溪若白帶一般遠遠飄來,溪邊有一小橋,橋邊坐有一位窈窕淑女,正奏著一支七孔長蕭,蕭聲似很哀怨,而哀怨中又蘊著不盡的期盼。乾隆動了情怀,翻鞍下馬,指著眼前景致道:“此等風光,若不賦詩填詞,豈不有傷大雅?眾愛卿,有誰能即興一首,道盡眼前情思,朕一定重重有賞。”廣興一听有些心慌,因為他肚內雖強記了不少詩詞歌賦,卻都是前人所留,若叫他自己吟詩填詞,那也實在是為難他了。好在眾人一時也都沒開口,廣興始覺有些安宁。也難怪,乾隆平日常以才思泉涌自稱,而所作歌詞也确時有可觀,若非万不得已,哪個臣子愿在他面前賣弄?雖有一人常和乾隆應和,那便是紀曉嵐,然而此時,紀曉嵐卻留在了宮中。乾隆見無人開口,便將目光對准了廣興。“愛卿,朕見你多才多藝,為何此時也緘默不語啊?”要說廣興腦袋靈活,便靈活在這里。雖說他自己不能賦詩,但腹內卻裝著不少現成的內容。“陛下,奴才見眼前情景,別有韻味,本是想聊作一首詩賦,以博圣上一晒,卻忽而憶起前人有一闋慢詞已將眼前之景道盡,故而奴才不敢開口。”廣興此番話可謂靈巧無比,既回答了皇上的提問,又避開了自己的短處,且引著皇上向自己的思路發展。果然,乾隆問道:“愛卿,你憶起的那闋慢詞是何朝何人所寫?”廣興答道:“奴才所言,指的是宋朝詞人史達祖……”乾隆立刻道:“愛卿所指,莫非是史達祖的那首換巢駕鳳?”廣興道:“圣上英明。奴才正是此意。”乾隆的目光又轉向那溪邊的小橋,橋邊的姑娘仍在動情地吹著長蕭。末了,乾隆微微地點了點頭。“愛卿所言极是。那換巢鸞鳳的确已將眼前風光敘盡。愛卿,可否為朕將這闋慢詞吟詠一遍?”廣興即刻道:“奴才正有此意。只恐聲澀音啞,污了圣上耳目。”乾隆道:“愛卿不必過謙,但吟詠便罷了。”好個廣興,使出渾身解數,聲情并茂地將來人史達祖的那闋“換巢鸞鳳”演繹得淋漓盡致: 人若梅嬌,正愁橫斷塢、夢繞溪橋。 倚風融汗粉,坐月怨秦蕭。 相思因甚到纖腰, 定知我今天魂可銷。 佳期晚,漫几度淚痕相照。 人悄,天渺渺,花外語香,時透郎怀抱。 暗握荑苗,乍嘗櫻顆,猶恨侵階芳草。 天念王昌忒多情,換巢鸞鳳教諧老。 溫柔鄉,醉芙蓉,一帳春曉。 廣興所念,前段哀怨如訴,后段卻又溫柔如夢,念到動情處,他身不由己地渾身顫栗起來,竟把一個大清皇上也融入到了他所吟詠的情境之中。他念完了,乾隆還在喃喃自語:“……溫柔鄉,醉芙蓉,一帳春曉……這,不正是這吹蕭女子所獨坐期盼的嗎?眼前之景妙,史達祖的慢詞也寫得妙,而愛卿出神入化的吟誦則更妙。”乾隆走近廣興,對他點頭言道:“愛卿,你當真是前途無量啊!”而這句話,才是廣興最最希望听到的。踏青歸來沒几天,廣興便由禮部遷升給事中。遷升的理由是:敏于任事,背誦案續如瀉水。廣興由衷地笑了。他讀經誦典的辛勤勞動終于有了很大的收獲。誠然,廣興是絕不會只滿足一個給事中的職位,他要獵取更高更大的權位。就從這點而言,他還是很羡慕那個和珅的。然而,和珅的榮華是不會長久的,自己要再向高處攀登,卻又可以利用和珅。 乾隆將帝位內禪給嘉慶之后,雖然年邁的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牢牢地握住大權不放,但廣興憑著其敏銳的嗅覺,認為這种局面只不過是暫時的。嘉慶雖目前只當個儿皇帝,說話几乎毫不管用,但廣興以為,乾隆終究是要駕崩的,而乾隆駕崩之后,天下不就是嘉慶的了嗎?所以,廣興又把全盤心思用在了嘉慶的身上。廣興和嘉慶年紀相仿佛,當時也就三十來歲。嘉慶因手中無權,整日便是吃喝玩樂。若論此道,廣興可是行家里手,他若以此和嘉慶套近乎,兩人會是有許多共同語言的。但廣興并沒有這么做。他深知,此時乾隆還在,和珅又沒有倒,如果一味地和嘉慶來往,是很容易被和珅整治的。故而,廣興當時也只和嘉慶保持著若即若离的關系。廣興只是在等待一個机會。他情知嘉慶最為痛恨的便是和珅。他是在等侍乾隆升天的那一刻早日到來。這等待很苦,卻又很有滋味。終于,在嘉慶四年,也即公元1799年,乾隆皇帝帶著諸多遺憾在養心殿撒手西去了。國喪還未料理完畢,廣興便先將一本奏章呈在了嘉慶的面前。奏章上的言辭极為激烈,清清楚楚地分條陳列著和珅的十大罪狀。奏章的最后寫道:“和珅實為十惡不赦的國之蛀虫、國之罪人,如此貪贓枉法之徒,不殺何以整飭國紀、又何以平百姓之忿?”可以說,廣興的這本參劾和珅的奏章,正好說出了嘉慶一直想說卻又一時不便說出的話,理應得到了嘉慶的特別看待。和珅尚未被賜死,廣興就已經被耀升為副都御史,領欽差往四川整治軍需。之后,廣興屢屢被嘉慶欽差到全國各地按察。嘉慶九年,廣興一下子被嘉慶擢為兵部侍郎兼總管內務府大臣。是時,廣興達到了他權力的頂峰。有一次,嘉慶在圓明園福海里的中心島上飲酒。召廣興和給事中英綸陪飲。這等待遇,本就今朝中上下為之側目。酒過三巡,嘉慶拉著廣興和英綸的手道:“汝等二人,皆朕心腹之人,為朕之左右臂。朕希望汝等,盡心盡力,為國分憂,為朕分憂,為大清帝國繁榮昌盛而鞠躬盡瘁。”英綸答的好:“蒙圣上如此關照,若奴才一味懈怠松馳,怎有顏面再見圣上?”而實際上,這位給事中英綸,在握有大權之后,不僅一味懈怠松馳,而且還一味荒淫享樂,給本已是瘡痕累累的大清王朝,又添了一塊濃重的傷疤。當然這是后話。英綸當時答得好,而廣興比英綸答得更好:“陛下,奴才雖為父母所生,但圣上如此看重奴才,則又胜過奴才父母何止百倍。從此往后,奴才就是圣上的馬前卒。奴才不敢妄言能為陛下分憂解難,但大凡陛下能用得著奴才之處,奴才雖赴湯蹈火也万死不辭。”廣興的話可謂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直听得嘉慶喜笑顏開。嘉慶連連言道:“好,好!二位愛卿既如此以國為重、以朕為重,朕,便也可高枕無憂了!”只是,嘉慶不知道的是,廣興話雖這樣說,但心里卻又是另一种想法。廣興想的是,自己已重權在握,皇上又如此器重,那朝中上下及大小官吏,自己還有什么可顧慮的呢?也就是說,自此以往,廣興要在大清王朝的國土上任意施為了。 廣興是這么想的,也就真的是這么做的。因跟乾隆皇帝時常的外出,廣興逐漸對騎馬有了嗜好,有事沒事地,帶几個人,騎几匹馬,在京城街道上橫沖直闖,見行人唯恐避之不及的那种慌亂模樣,他很是覺得開心与滿足。有一次,他竟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徑自溜進圓明園內。一位通政副使看他不慣,便向嘉慶參了一本,說廣興徑闖圓明園實乃藐視圣上、不守王法,誰知嘉慶卻言道:“廣興素好騎馬,馬入園內,實是無意之舉,何乃大惊小怪?”這位通政副使不僅沒討著好,反而碰了一鼻子灰。廣興得知后,找來那位通政副使,冷笑言道:“你算老几?敢向圣上參我?我看,你是不想呆在朝中了。”沒多久,廣興找著了一個借口,將這位通政副使連降三級,遣往黑龍江當差。如此一來,別說六部三司官員,即便是軍机大臣諸等國家要員,見著廣興也要敬畏三分。廣興便越發驕橫任性。有一位大臣不知從何處得了一匹馬,廣興見著了,立刻喜歡上了它,便對那位大臣直言道:“此馬四肢勁健、皮毛發亮,當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為古人所言千里馬是也,實是人間罕見、世之珍品。請大人將此馬送与廣興如何?”那大臣也是愛馬之徒,若白白送給廣興,實在舍不得,可要是當面拒絕,又怕開罪了正權勢炙人的廣興。大臣權衡再三,拖延道:“侍郎大人既看中此馬,本應即刻奉上,只因此馬某也是剛剛獲得,容某逗留些日再行奉上如何?”廣興心里話,還敢跟我耍滑頭,我就讓你再和此馬相伴几天,到時候看你送還是不送。然而,几天過去了,那大臣毫無動靜,又是几天過去了,情況依然如故。廣興再也耐不住了,招來親信盛師曾和盛時彥兄弟,惡狠狠地道:“我得不到的東西,別人也休想擁有。那老家伙存心跟我過不去,你們就替我把那老家伙的馬處理了。”盛氏兄弟歷來對廣興忠心耿耿,廣興的話,對他們而言,那就是圣旨。很快,那位大臣的那匹千里馬,不明不白地就在馬廄里死去了。大臣雖情知此乃廣興所為,但無憑無据又能拿廣興如何?即便有了證据,卻有圣上庇護,一匹微不足道的馬,也不可能把廣興怎么樣的。所以那大臣只得面對著死去的馬,難過了一整天,還落下了兩行清濁難辨的熱淚。廣興得知后,興高采烈地對盛氏兄弟道:“誰存心跟我作對,他就決沒有好果子吃。”然而,他這話未免說得有些過頭,因為有一個人,他本不應該去惹惱的,可他偏偏也惹惱了。而惹惱了這個人,他就等于在自己的頸脖子上纏了一條繩索。這個人,就是嘉慶特別倚重的身旁大太監,鄂羅哩。 鄂羅哩同廣興說來也是十分熟悉的。廣興尚未發跡之時,鄂羅哩和他就常常在一塊儿敘談。因鄂羅哩年歲遠遠長于廣興,在一塊儿敘談時,鄂羅哩便常以長者自居。那時,廣興還位卑言輕,也沒怎么過多計較。后來,廣興升為侍郎,又兼職總管內務府大臣,便對鄂羅哩的長者姿態著實不滿了,只因廣興也知道鄂羅哩不是一般的太監,是圣上的近侍,所以一時也沒有將心中的不滿表現出來。那一日,二人散朝歸來,在朝廊上相遇,鄂羅哩便喚住廣興,用明顯的教訓口吻道:“廣興,你乃陛下信任之人,為何外延怨恨于你?”鄂羅哩的本意應該說是好的,他是在提醒廣興要注意搞好臣子之間的關系,不要一意孤行,弄得諸多大臣都對自己有意見。誰知廣興卻不領這個情,沒好气地道:“鄂公公,外延怨恨与否,是我廣興自家的事体,本与公公無關,公公又何必操這份閒心?”鄂羅哩有些不快道:“廣興,你如此任性下去,不僅誤了你自己,卻也大大辜負了圣上對你的信任。”廣興答道:“鄂公公,陛下信任我,那是陛下的英明,你只要聆听圣上差遣便罷了,不必在此說三道四。鄂公公以為如何?”鄂羅哩惱道:“廣興,此話何意?莫非我鄂某不能說你不成?”廣興點頭道:“一點不錯。看來鄂公公倒也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啊!”鄂羅哩的气真是不打一處來。“廣興,你不要以為陛下看重于你,你便可以任意妄行。如此下去,你終究要自食其果。”廣興再也按捺不住,勃然大怒道:“鄂羅哩,本大人的名字是你能隨便亂叫的嗎?汝輩閹人,當敬謹侍立,安得与大臣論長道短、信口雌黃?”如果鄂羅哩真的有許多自尊心的話,那廣興此言,可就大大地傷害了他的自尊心了。鄂羅哩尖著嗓門叫道:“廣興,你記著,此恨不報,誓不為人!”言罷气喘吁吁而去。廣興瞪著鄂羅哩的背影道:“汝輩本為閹鬼,豈是人乎?”恰巧,是年冬天,內庫發給官中的綢緞數量不夠,且質量粗劣。鄂羅哩趁机向嘉慶奏上一本,指控內庫作弊,而身為總管內務府大臣的廣興,實難咎其職。嘉慶對鄂羅哩道:“此次內庫所發綢緞,确有問題,但是否与廣興有關,朕斷不敢輕言。朕的意思,此事就由你去查實,但不可過于聲張,弄得滿城風雨。”鄂羅哩是何等精明之人。“陛下,于老奴身份地位,查實此事恐有諸多不便,還望圣上多為老奴著想。”嘉慶道:“這有何難,朕給公公一道手諭便了。”鄂羅哩領了圣旨,徑直找到了廣興,大聲言道:“兵部侍郎兼總管內務府大臣廣興听旨……”廣興笑著坐下道:“鄂羅哩?別裝神弄鬼的了。想拿圣上來嚇唬本大人?你還是從哪儿來再回到哪儿去吧。”鄂羅哩正色道:“廣興,面對圣上的旨諭,你竟如何傲慢輕侮,該當何罪?”廣興也怒道:“閹人,本大臣若不念你年邁,早著人將你轟赶出去。爾若識相,盡快退出。否則,別怪本大臣對你不客气。”鄂羅哩冷笑道:“廣興,算你有种,你就等著瞧好了!”言罷,急轉身朝觀德殿奔去,那速度,當真如脫免一般。嘉慶正在觀德殿与軍机大臣、兩廣總督百齡等人擬議制定《民吏貿易章程》。這是一個有關對外貿易的章程,規定各國護貨兵船,不許駛入內港,夷船銷貨后依限回國;早清商欠;葡人于澳門不准再行添屋;引水船戶須給照銷照等。嘉慶批道:“均准執行!”軍机大臣、兩廣總督等剛要退出,鄂羅哩一頭扎了進來,且口中大呼道:“陛下,奴才奉旨前往調查內庫所發綢緞一事,遇及兵部侍郎,他態度倨傲,言辭輕慢,不僅竭盡侮辱恐嚇老奴之能事,還雙腿交叉,坐听諭旨,實為藐視王法和圣上。老奴見事關重大,不敢延誤,故速來對陛下言明。”嘉慶不覺看了軍机大臣、兩廣總督諸人一眼,輕呼道:“竟有這等事?來啊,喚兵部侍郎廣興進見。”沒多久,廣興悠搭悠搭地進了觀德殿,也不看軍机大臣等人,只掃了鄂羅哩一眼,然后問嘉慶道:“陛下,不知此時急招奴才進見,有何要事?”嘉慶沉著臉道:“廣興,适才鄂公公對朕說,你雙腿交叉、坐听諭旨,可有此事?”廣興回道:“陛下,哪有什么圣旨?只鄂羅哩對奴才胡言亂語,奴才一气,就將他赶跑了。沒想到,他又跑到陛下這里來胡言亂語了。”鄂羅哩急忙跪道:“陛下,廣興一向驕橫,此時見駕,竟態度散漫,站著与圣上論理,足見老奴所言非虛。此等輕侮圣上之罪,實不可饒恕也。乞望圣上明察。”廣興一听,也覺自己有些不妥,忙單腿點地,然而有些過遲。一來對圣旨不恭,也就是對嘉慶不恭,任何皇帝都不會輕待這种事情。二來此殿內尚有諸多臣子,如若一任廣興所為,豈不造成极大影響?嘉慶雖親信廣興,但此時此刻,卻也不能不為自己著想。他厲聲對廣興道:“朕再問你一遍,鄂公公奉旨查事,你卻坐听諭旨,可有此事?”廣興不能不有些心慌:“陛下,鄂羅哩找到奴才,并未拿出圣旨,奴才委實不知……”“住口!”嘉慶大喝一聲,“朕就算你當時并不知曉鄂公公是奉旨行事,可此番前來,你与朕理論,竟直立不跪,又是何道理?”嘉慶似是越說越气憤,自顧站了起來。“像此等藐視王法,對朕不恭不敬之舉,在朕之國家,決不允許發生。來啊,摘去廣興的頂戴花翎。從即日起,廣興罷職反省,視其表現,再行复議。”言訖,匆匆退殿。應該說,在這場爭斗中,鄂羅哩是個胜者。然而,廣興也不是個什么失敗者,因為沒有几天,嘉慶又以“廣興反思深刻表現卓著”之名,將一口頂戴花翎复扣在了廣興的腦袋上。至此,廣興和鄂羅哩之間的矛盾算是越來越尖銳了。廣興恨不能將鄂羅哩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腳,然而嘉慶似乎很是离不開鄂羅哩,廣興對此也是莫可奈何,只得將仇恨牢記在心。鄂羅哩呢,卻從此次爭斗中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要想搞倒廣興,絕非輕而易舉,除非弄到了什么把柄,即使圣上想袒護廣興也袒護不了,到那個時候,便能置廣興于死地了。所以,從此往后,鄂羅哩從不在嘉慶的面前參劾廣興的什么不是了。相反,每遇廣興,他還堆上笑容,主動地打招呼,而暗地里,他卻在絞盡腦汁地搜羅著能置廣興于死地的材料和證据。所謂皇天不負有心人,兩年之后,鄂羅哩一直在苦苦等待的机會終于來了。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