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后記



  一個孕育了十五個春秋的夢。
  一九八五年二月八日凌晨三時三十六分。一個滴水成冰的冬夜。當思緒沿著稿紙上一個個方格,走完了齊白石多彩生命的全部旅程,我如釋重負,熱淚盈眶,不能自己。
  十五年前,當我第一次接触到大師的生平資料時,為他歷盡滄桑、奮進不已的生命力和開宗成派、獨樹一幟的輝煌藝術成就所激動、所折服。不過,萌動寫這本書,卻是以后的事。
  說不清是為了什么。大概是受了先輩的影響,愛畫,愛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愛人,愛各個人物展現的不止是屬于他一個人的生命歷程。我開始逐漸地、不間斷地收集老人的生平資料。目的是朦朧的,目的常常是在整個事情的漫長過程之中,慢慢地趨于明朗、成熟。……
  最初的推動力是《徐悲鴻一生》的問世。我躍躍欲試,用一管笨拙的筆,將收藏的几十万字散亂的資料,編織起來,寄托自己的一點思緒和怀戀。
  白石老人的后代、畫家齊良末、齊金平先生,著名青年畫家李燕、湖南湘潭市文聯主席陽光、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籌備處羅尊柱等同志,以及湖鄉父老兄弟,給我提供了不少白石老人的珍貴資料和寶貴的意見;柳萌、李碩儒、許岱等同志,給予本書的寫作和出版以熱情的支持,北京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劉爾高,對本書圖片的攝制給予了大力的幫助。我深切地感謝他們。
  我是幸運的,我站在前輩的肩上。張次溪、朱屺瞻、龍龔、胡佩衡、胡橐、吳祖光、新鳳霞等先生。白石老人的后代,著名畫家齊良遲、齊良已、齊良芷、齊佛來等先生以及台灣、香港和美籍華人中的作家,記述了白石老人生平和藝術的許多珍貴資料和論著,給了我不少的啟迪。對于他們,我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最后,衷心感謝中國青年出版社的領導和責任編輯,他們為這本書花費了不少心血,他們精心的修改刪削,糾正了原稿的不少缺點。
                          作者
                     1985年6月27日草于北京寓中
                    1986年7月31日改定于北京圖書館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shuku.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