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華北來了惡煞神,屢屢“掃蕩”用兵狠; 名將左權獻生命,抗日烈焰未消沉。 在日本的官方文件中,其華北方面軍的正式稱謂叫“北支那方面軍”。它的前身是“中國駐屯軍”。其歷史沿革是:1901年,日本作為\國聯軍”的參加國,在《辛丑條約》中,与各列強共同獲得了從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駐兵權。日本遂于同年10月正式編成“清國駐屯軍”。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中華民國成立,日本遲遲于1913年才將駐軍名稱改為“中國駐屯軍”。根据條約規定,它主要駐扎在平津和冀東一帶。“中國駐屯軍”与日俄戰爭后日本建立的關東軍沒有隸屬關系,因為在那時日本就認為“滿蒙地區”不能算中國,包括岡村宁次后來擔任的那個中國派遣軍總司令,也無權指揮東北日軍。關東軍是日本在另一個“國家”的駐軍,怎能歸中國派遣軍管轄呢?這就是日本侵略者的邏輯。 由此可見,華北方面軍在日本擴大侵華以來陸續成立的諸方面軍中,資格最老。“中國駐屯軍”在1936年6月以前僅有兵力1771人;之后,有兵力近6000人,司令部設在天津的海光寺。發動蘆溝橋事變前后,日軍開始向平津一帶大舉增兵,并于1937年8月31日將“中國駐屯軍”改編成華北方面軍。到阿村上任前的1941年7月,該方面軍下轄第1軍、第12軍、駐蒙軍和直屬第27、第35、第110師團及4個獨立混成旅團,成為日本在華的最大一個方面軍,總共約有18個師團的兵力。 華北方面軍的司令部設在北平。沿著紫禁城外那條護城河向東行走,沒多遠便是老北京人所熟悉的翠明庄。翠明庄青磚樓房,綠色的琉璃瓦頂,中西合壁,別具一格。在日軍占領下早已寂寥的北平城內,這片房子給人一种恐怖的感覺,几百米開外就有持槍荷彈的日本兵站崗,另有步兵游動哨,還設置了兩座崗樓。這里就是岡村宁次走馬上任的地方——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部。 從“七七事變”以來,岡村是第6任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他的首要任務是消滅華北的八路軍,“我就任時的形勢是,對轄區內重慶系軍隊的作戰已大致結束,但周圍几乎到處都有共軍活動”。這是多田駿留給他的爛攤子。 在翠明庄,他集中一段時間分析了前任失誤的原因,認為:華北方面軍歷來高度分散部署兵力,由于缺乏确切定期的肅正目標,常常變成靜止的防御。日軍如不主動討伐、掃蕩和剔抉,則中共方面也不進犯。乍看起來,相安無事,宛如締結了互不侵犯條約。但在雙方共存期間,中共卻在民眾中秘密進行工作,充實其力量,一旦時机成熟,即可一舉轉向進攻。百團大戰就是例證。因此,日軍施策的目標,應是采取主動進攻的有計划的措施,要划分地域,限定時間鞏固治安地區,隱蔽准治安地區的兵力,有計划進入治安地區,并以剩余的兵力向未治安地區挺進,使之向准治安區發展。最終目標是把華北1億民眾拉到日方。按照這樣步驟去做,既不宜急于求成,也不可坐失時机,必須要有針對性的戰法。 經過周密策划,1941年8月14日,岡村下令開始他上任以來的第一次“晉察冀邊區肅正作戰”。日軍主要參戰部隊是:方面軍直屬第27、第35、第110師團和獨立混成第8、第15旅團,第五軍的獨立混成第3、第4旅團主力与第9、第16旅團各一部,第36、第37、第41師團各一部,駐蒙軍的第26師團一部和獨立混成第2旅團,再加上偽軍和配署部,共計約10万人。日軍號稱此戰為“百万大戰”,以示對八路軍整整一年前發動“百團大戰”的報复。 8月18日,岡村飛往石家庄,對第110師團進行視察;19日乘裝甲車去晉縣對第35師團進行視察;20日對保定的第27師團又進行了巡視。在他的親自部署下,日軍采取所謂“鐵壁合圍”新戰術,分13路進攻晉察冀邊區,攻擊重點指向邊區的中心——北岳區、企圖將北岳區八路軍主力和邊區軍政首腦机關聚殲于內外長城兩側。“掃蕩”一開始,日軍首先實施封鎖,一部在古北口、密云佯攻,主力則從四周合圍滹沱河沿岸的無极、深澤一帶;接著主力又集結于平漢沿線,22日以后一齊向地處太行山脈的北岳區合圍,先后攻占蓬頭、倒馬關、阜平等地,使大“掃蕩”達到高潮。 在作戰期間,岡村宁次動員了日偽北平的所有報道机關,對這次“百万大戰”大力進行宣傳。 日軍在進行攻擊作戰的同時,更毒辣的手段是對抗日根据地采取“蚕食”封鎖的政策。即通過挖溝、筑牆、開河、修路、建碉堡、制造無人區等野蠻手段,企圖切斷根据地与敵占區,根据地与根据地,根据地与平原之間的聯系。岡村在華北方面軍的作戰主任參謀島貫武治說:“古時候中國的城市用城牆圍繞起來作為民眾對敵人入侵的防護措施。在中國本土和滿洲、蒙古之間建筑了万里長城。這對外敵入侵究竟能起到多大防御作用且當別論,但它是保護中國本土及民眾的象征。值此与中共爭奪民眾之際,把在我保護下的民眾用這樣的隔离線圍繞起來,划出界限加以防護,不但可保居民安定,對于促使民眾向我方靠攏,也有很大效果。在准治安地區和未治安地區的交界處,修筑适當的隔离壕溝或小堡壘,是阻止共軍入侵的有效方法,因而廣泛地采用了這种方法。” 這种方法多田駿在任時就開始實施,但進展不快。岡村上任后根据他早先在北滿推行的所謂“匪民分离”的經驗,加快了步伐。到1942年10月前,日軍重點針對晉察冀邊區修筑完成了兩條戰略性封鎖溝:一條東西走向,東起琢縣經易縣、紫荊關、沫源、靈丘,向西一直延伸到渾源,把北岳區北部和南部分割開來。另一條是南北走向,北起易縣經滿城、完縣、唐縣、曲陽、行唐,向南直到靈壽,与平漢線平行,借此既可維護鐵路交通,又企圖把冀西山區与冀中平原分割開。同時,日軍還在晉東北与河北省交界處的縣与縣、鄉与鄉,以及日軍据點周圍,鐵路和公路沿線,都挖了封鎖溝,有的溝深、寬各2丈,部分還引河水灌人。岡村就任一年多以后向大本營報告聲稱,他們強迫中國老百姓已累計新挖和完善封鎖溝11860公里,為山海關經張家口至宁夏的万里長城的6倍,相當于地球周長的1/4。 岡村宁次的這套囚籠政策,是德克塞的堡壘主義再加上曾國藩對付太平軍的辦法,既有以攻為守的戰略,又有以守為攻的戰略,可謂攻守兼而有之。他把筑路挖溝,筑壘修堡結為一体,用來圍困八路軍。另外,他吸取前几任華北日軍首腦根据“治安”狀況划分區域的經驗,進一步明确:對治安區以清鄉為主,建立各种偽組織,并材編鄉,實行保甲連坐,強化日軍的奴役統治;對准治安區以蚕食為主,一步步走上偽化、特務化道路,廣修封鎖溝牆,筑碉堡,制造無人區,防止八路軍的深入活動;對未治安區則以掃蕩和軍事進攻為主,摧毀和破坏抗日設施,襲擊抗日的軍政党首腦机關。 當時,中共最高領導机關遠在陝北,華北現地的工作主要由彭德怀、左權等人負責。彭德怀后來曾深有感触地對部下們說:“岡村宁次是一個比多田駿更為毒辣、更為老練的對手。他有很多本事,能實事求是,細致周密。他不出風頭,不多講話,對部下不粗暴,你從他的講話里看不出他的動向來。他經常廣泛收集我們的東西,研究我們的東西,是歷來華北日軍司令官中最厲害的一個。”确實,此人上任僅半年,就使八路軍一時陷入被動。華北根据地縮小了,五台只剩阜平,大行只剩涉縣、平順,冀魯豫只剩范縣、觀城加山東一個縣,共剩6個縣城。根据地人口只控制在1300万左右,為歷來最低時期。對華北根据地發展的這段挫折和滑坡,彭德怀曾多次向中共中央檢討,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他所寫的“自述”中,也提到了這個深刻的教訓,但結果還是成為遭极左勢力攻詰迫害的主要罪名之一。閒話不提。 岡村宁次稱,八路軍如附骨之蛆,藥勁儿一過便又迅速生長,此頑症令他頭疼。進入1942年,華北抗日根据地又開始恢复和發展0這一年,他麾下的華北日軍總共進行了75次“掃蕩”,其中以冀中平原的“五一掃蕩”規模最大。 冀中是華北抗日根据地的糧倉,華北八路軍主力部隊和各机關、學校的給養多來源于此。這是岡村發動“五一掃蕩”的主要原因。另外,他發現冀中地區的主要河流子牙河、滏陽河、滹沱河和瀦龍河,每年5月至6月水量缺乏時,對交通构不成障礙,同時高杆作物的高度在5月份還不影響射擊和部隊通行。這次掃蕩的方針是對冀中八路軍主力進行突然襲擊、包圍作戰,企圖將八路軍壓縮到滹沱河、滏陽河与石德路所构成的三角地帶,反复掃蕩,消滅根据地的抗日力量,摧毀根据地設施,使之成為“治安區”。為此,岡村下令以第1軍清水規矩中將指揮的第41師團為主力,獨立混成第9旅團一部,第110師團白瀧部隊,配署第26師團的板本支隊,騎兵第13聯隊和獨立混成第7旅團小川部隊等日軍,加上偽軍共約10万人,在第29獨立飛行隊的配合下,向冀中地區發動進攻。 岡村宁次把這次大掃蕩分為三個階段。 5月1日,日軍開始為期10天的第一階段掃蕩。日以第110師團、第26師團、獨立混成第7、第9旅團一部及騎兵第13聯隊分別向瀦龍河、滹沱河以北地區,石德鐵路以南地區掃蕩。隨后,從邊緣地區逐步增加据點,向冀中的深(縣)、武(強)、饒(陽)、安(平)等縣中心區壓縮,以求聚殲冀中領導机關和主力部隊。由于部分八路軍主力未能突破壓縮包圍,被迫退向根据地的中心區,陷入被動局面。 第二階段從5月11日開始至6月初結束。岡村將其部隊分為“封鎖部隊”与“掃蕩部隊”,形成所謂“鐵環陣”,對冀中中心區實際分割、清剿。11日,日第110師團、獨立混成第7旅團及騎兵第13聯隊分別合圍晉(縣)深(澤)、安平和深縣以南地區。12日,又以奧村、池上部隊向武(強)安(平)公路的東北地區合圍。日軍每次合圍,都是在飛机配合下,采取多梯隊、多層次、大縱深的部署,進行“拉网”,逐步搜索推行,企圖迫使八路軍主力部隊難以机動和轉移。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政委程子華被迫將內線部隊化整為零,以排、連為單位与民兵、群眾相結合,開展地道戰、交通戰、麻雀戰等,与之周旋。 第三階段,自6月初開始到月底結束。這一階段,冀中根据地中心區已被日軍控制,岡村的作戰目標基本實現,隨即轉入全面清剿。日軍在當地漢奸的帶領下,到處捕捉分散斗爭的中共党政軍人員,建立偽政權。6月中旬,中共冀中領導机關被迫從該地區突圍撤出。岡村宁次在北平宣布,對冀中的這次“肅正作戰”結束。 在為時兩個月的冀中大掃蕩中,該地區八路軍共減員16000余人,其中主力部隊占35%,地方部隊約占46.8%,區以上干部犧牲1/3。群眾被殺、被抓達5万余人,造成冀中平原“無村不戴孝,到處是狼煙”的悲慘景象。 特別應指出的是,岡村宁次在其回憶錄中聲稱,他到華北上任以后,鑒于前任的教訓,多次告誡部隊在軍事行動中要“戒殺、戒燒、戒搶”,奉行的是所謂“三戒政策”。并誣稱說,是共產党用恰好相反的文字把它篡改為“三光”政策來栽在他的頭上,還說自己后來听到這個提法時大吃一惊,感到莫名其妙。言外之意就是,他在華北沒有實行過什么“三光”政策。 然而,事實不容狡辯和抵賴。盡管他的官方文件中沒有使用過“三光政策”這一提法,盡管他說過許多漂亮的言辭,日本法西斯軍隊在華北地區、特別是對各抗日根据地犯下的殘暴罪行罄竹難書。遠的不說,就拿他來華北上任之初,1941年8月對北岳區抗日根据地進行的那次大掃蕩來說,据統計該區總共有10多万間房屋被日軍炮火摧毀或直接燒掉,5800万斤糧食和10000多頭牲畜被日偽軍搶掠,根据地群眾累計有4800多人被殺、17000多人被抓走。日偽軍還在該地區制造了几起集体屠殺的血案:8月6日凌晨,盤踞在靈山的日偽軍出動100多人包圍了野北村,除部分青壯年沖出外,其余群眾被日偽軍驅赶到3個院子里,遭机槍掃射。在這次暴行中他們殺害群眾164人,燒毀房屋107間。31日,日軍在深源縣東杏花村,將抓到的23名村干部和群眾綁在木樁上,有的被開膛破肚,有的被刺死。有兩個人的頭骨被砸開,取出腦汁,攙放在白玉米□粥中熬煮,取名“開腦粥”,熬好后,強迫村民喝掉。事后,當地老百姓許多年不敢吃白玉米□粥,有的連看也不敢看。9月22日拂曉,日軍一個小隊包圍了曲陽縣溝里村,將100多人赶到几間房屋中,點火燒房,沖出圍困的群眾又被他們抓獲,其中有50余人被扔到一口井里,然后往下扔石頭和燃燒的木柴,并向井下開槍、投擲手榴彈,將群眾全部殘殺,等等。總之,岡村宁次屬下的日本法西斯獸軍在華北的燒殺淫掠,惡例俯拾即是,這里無需多表。 冀中“五一大掃蕩”開始不久,5月15日,岡村宁次又組織了對晉東南地區的掃蕩,目標是摧毀八路軍統率机關和消滅劉伯承的第129師。 此前,八路軍總部和第129師屢次巧妙地避開日軍掃蕩的鋒芒,岡村宁次認為主要原因是負責討伐的駐晉日第1軍行動不力。因此,他要求第1軍好好研究八路軍戰法,革新自己的戰術,制定出針對性強的作戰計划,并實施抵近靠前指揮。 日第1軍司令官岩松義雄中將遵命將自己的戰斗指揮所從太原搬到長治,并制定了C號作戰計划。該計划規定,第一期掃蕩沁河河谷;第二期掃蕩八路軍總部駐地涉縣以北地區;第三期掃蕩第129師駐地涉縣以南地區。其中,以第二期掃蕩為重點。 岡村宁次認為八路軍之所以与國民党軍隊不同,能屢挫愈奮立于不敗,就在于它的領導層意志堅強和富于謀略,因此要不擇手段去直搗。在他的授意下,岩松義雄從第1軍中挑選了200多名官兵,組成兩支挺進隊,以益于重雄和大川桃吉分別任隊長,化裝成八路軍,捕捉八路軍首腦。挺進隊的分工是:益子重雄隊襲擊八路軍總部,刺殺彭德怀、左權等;大川桃吉隊襲擊129師師部,刺殺劉伯承、鄧小平等。每個隊員怀揣上述領導人的照片、簡歷,自帶給養和雨衣行囊,晝伏夜行,向預定地點突進。 再說岩松義雄率領的大部隊,先以近兩個師團的兵力于5月15日向太岳區沁河兩岸的東峪和馬壁地區壓去。駐守在該地的第129師第386旅聞訊后立即向北轉移。19日,日軍向太行山北部的平定、昔陽、井陘、元氏、贊皇等地進擊,控制了太北區的制高點峻极關。与此同時,東西兩線之日軍向長治、武鄉、遼縣和武安進犯,企圖向腹地之涉縣、偏城進行合擊。25日,万余日偽軍從四面向八路軍總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暫駐地南艾舖實行合圍,彭德怀、羅瑞卿等及大部分机關人員雖几經周折沖了出去,但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卻在指揮突圍時,壯烈犧牲于遼縣麻田十字岭。 左權,原名紀權,1905年生于湖南醴陵縣。1924年3月考入孫中山在廣州主辦的陸軍講武學校,同年11月轉入黃埔軍校第一期。1925年2月加入中共,后被選派到蘇聯學習,先后入蘇聯中山大學、高級步兵學校深造。1930年回國后擔任紅軍重要領導職務,長征時在占領施秉、搶渡烏江、飛奪滬定橋、跨過大渡河、突破腊子口和直羅鎮殲滅戰等作戰中,均有重要貢獻。他文武兼備、著譯丰富,先后撰寫過《埋伏戰術》、《襲擊戰術》、《戰術問題》等著作論文,是中國著名的游擊戰術創始人之一。抗戰爆發后,左權擔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協助彭德怀組織和指揮了百團大戰等戰役。自朱德于1940年夏初從華北前線返回延安后,“彭左”就代替了“朱彭”,成為八路軍將士對自己前方最高首長的親切稱呼。 左權陣亡,是岡村向東京大本營表功的“捷報”,是他大肆宣傳這次掃蕩的戰果之一。相反,它卻使毛澤東失去了一位文武兼備的良將。 延安棗園。25日午夜,毛澤東突然接到129師劉鄧電報,八路軍總部遭到日軍襲擊,北方局机關人員分路突圍。這份電報令毛澤東心神不安,由劉鄧來電報告這個不幸的消息,說明八路軍總部的電台已經和各方都中斷了聯絡,彭德怀、左權等人的安全如何,仍然情況不明。他放心不下,一夜都不曾合眼。彭德怀究竟在哪里?他不知道。 此刻,他焦急地等候著太行前線的消息,為八路軍將士的安全而擔心。他從劉鄧的報告中還得知,在八路軍總部被襲擊的同時,日軍大川挺進隊偽裝八路軍新編第6旅,也潛入了129師的駐地黎城縣的會里村。劉伯承當時剛剛率部轉移,前后只差几個小時,不然,129師也會遭受慘重的損失。現在劉鄧是否甩掉了大川挺進隊,他也不得而知。 26日晚,毛澤東又是徹夜未眠。一天一夜過去了,他既沒得到彭德怀的任何消息,也沒有再接到劉鄧的報告。現實逼著他不得不從最坏處去考慮,万一八路軍總部被日軍徹底摧毀該怎么辦?那种后果將要比皖南事變更嚴重,因為中共党的武裝主要在華北。 27日拂曉,毛澤東才接到了机要人員送上的電報。看完電報后,毛澤東的眼角潮濕了,他為失去左權而感到悲痛万分。慶幸的是,彭德怀已經突圍,八路軍總部沒有被岡村一网打盡。 由于電報還是由129師發來的,毛澤東隨即電示: 劉鄧轉彭: 感日5時電悉。總部被襲,左權陣亡,殊深哀悼。瑞卿、立三已否脫 險?甚念。目前總部電台已全部損坏,建議總部暫隨129師行動。如何望 复。 毛澤東、朱德 這天,朱德還揮淚寫了《吊左權同志在太行山与日寇作戰戰死于清漳河畔》這首詩: 名將以身殉國家, 愿拼熱血衛吾華。 太行浩气傳千古, 留得清漳吐血花。 左權犧牲的所在地山西遼縣,后來被邊區人民政府更名為左權縣,以志紀念。 八路軍總部和北方局被襲,左權和很多重要負責干部的犧牲,是抗戰以來八路軍首腦机關遭受的最大一次損失。第129師在日軍壓迫下,也被迫將主力轉到外線。一時間,華北日軍的C號作戰計划似乎得逞。 由于晉東南地區已被日軍所控制,毛澤東曾提出將八路軍前總机關轉移到晉西北,這樣“不僅安全而且在等待時机中還可來往延安”。毛澤東還提出總部移晉西北后,將北方局取消,以北方局現有机构成立太行分局,以鄧小平為書記。對此,彭德怀表示了不同意見。他總結了總部在晉東南受損失的教訓,認為他對敵人在戰術上高度靈活變化估計不足,5月以來集中注意于日軍對冀中的空前規模的掃蕩,對日軍同時發動對太行區的突襲警惕不夠;總部、北方局机构与年俱增,非武裝人員過多;根据地邊沿民眾發動不充分等等,這是他本人的失誤。但是,他認為總部轉移晉西北只是為了避免損失,但如對外和根据華北抗戰的實際,總部仍在晉東南為宜;而且,岡村已開動一切輿論工具宣揚日軍這次“肅正作戰”的成績,如果我們走掉,正好為他提供了佐證,從振奮抗戰斗志和領導敵后作戰之方便的實際出發,總部應克服一切困難堅持在晉東南。 7月中旬,彭德怀的電報發到延安之后,毛澤東同意了他的意見,同時決定彭德怀兼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書記。 經過1941年和1942年這兩次大規模“肅正作戰”和一系列一般性掃蕩,岡村宁次在華北初步得手。八路軍正規部隊被迫撤至更深遠的山區,有些主力部隊化整為零,以敵后武工隊的形式留下來堅持斗爭。由于根据地面積銳減,無法供應龐大的部隊和各類机關的給養,出于這個最基本的原因,中共中央開始實行“精兵簡政”。1942年在八路軍的三大主力師中,賀龍的120師人數由35000縮減至27000人;林彪擔任師長的第115師及山東分局、山東縱隊司令部,僅三大机關就由1万人精簡為3500人;劉鄧的第129師師直、第385旅、新1旅和各軍分區,由原來420個單位減至269個單位,人員也精簡了1/3。晉察冀邊區動作稍遲,轉年8月5日中共中央致電晉察冀分局指出:“你們現在只有80万人口的比較鞏固的根据地,其他能收公糧的90万人口是處在游擊區中,而你們連馬匹折合計算尚有8万多人脫离生產,這是不能持久的。目前你們應即下決心減去3万,只留5万,其中文武比例,應是文一武四。”依照中央指示,該邊區又進行了一次較為徹底的精兵簡政。 1943年秋季,岡村將方面軍戰斗指揮所遷到保定,“在我親自統帥下,對盤踞在太行山脈的共軍主力又進行了兩個月的清剿作戰”。這次名為“鐵滾掃蕩”的作戰,是該年度華北日軍一系列掃蕩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岡村認為對華北平原和盆地的作戰他已得逞,下一步就是打擊躲至深遠山區的八路軍主力部隊,如果成功,華北的治安也就被徹底“肅正”了。 9月初,岡村宁次在保定精心組織策划,把第36、第69師團和偽軍共4万余人分三線布置在東起白晉線、西至霍山的一二百里的正面上,并在西側的同蒲線、白晉線构成嚴密的封鎖線,妄圖“迫使八路軍背水作戰,不降即亡”,將太岳根据地全部摧毀,建立所謂“山岳剿共實驗區”。他還從各地抽調180余名軍官前來觀戰。10月23日,“參觀團”在臨汾東北50里的韓略村附近遭到由太岳區開赴陝甘宁邊區路過此地的八路軍129師第386旅的伏擊,180多名日軍軍官,除少數几人僥幸逃脫外,全被擊斃,其中有少將旅團長1名,大佐級聯隊長6名,其余也都是中隊長以上軍官。“參觀團”的覆滅對日軍打擊非同小可,如此嚴重的“事故”自侵華戰爭以來還是沒有過的,大本營對岡村提出了嚴厲訓斥,惱羞成怒的岡村認定必是出了內奸,親自對第69師團司令部及周圍日偽人員進行了一次大“甄別”,結果將該師團長井上貞衛中將撤職,第1軍參謀長調离才算完事。由于這次事件的影響,駐晉的日第1軍情緒低落,同時,太岳根据地的八路軍部分主力已分頭向陝甘宁分頭轉移,11月中旬,日軍草率收兵返回原駐地。岡村的這次“鐵滾掃蕩”就這樣不明不白地結束了。 實際上到1943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已整整6年了,戰爭到1941年底已擴大到太平洋和東南亞地區。日本國民已開始嘗到戰爭的真正滋味,因戰爭需要大批的兵員和高額的戰費,使得日本人民生活水平急劇下降,已沒有了戰爭初期的那种狂熱。國內這些情況,通過各种渠道傳到了國外戰場,對日軍參戰官兵的心理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多年遠征异國,親眼目睹戰爭之各种慘狀,使得一些士兵和下層軍官對戰爭開始產生了悲觀情緒。在這种情緒的支配下,日軍內部紀律已逞松弛趨勢,抗命事件時有發生,甚至出現惡性事故。如駐山東的華北方面軍第12軍,曾發生過數起士兵拒絕上前線,并毆打和槍擊軍官的事件,甚至導致了軍司令官土橋一次中將及几名師、旅團長被解職。 岡村對讀職部屬的處理從不手軟,同時也有完絡的一套,特別是他的前任多田駿過去曾兩度擔任華北日軍首腦,下面的關系盤根錯節,這方面他更需小心。華北日軍的旅團長、聯隊長級軍官常年在區縣駐守,一般沒有机會來平、津大城市游樂,岡村認為“華北地區与一般戰場不同,任務單一專搞治安整頓,因而有改變一下气氛的必要”。他提議經常讓這些中級軍官來平、津聚會一下,“表面上布置共同研究課題,實際上向他們提供二三天換換心境的机會”。而換心境的方法,不外乎飲宴逛景、肆意淫樂。結果,“這樣實施的效果甚好,与會者皆大歡喜”。他坦率地承認,“勿宁說這是從維護統率的見地出發的”。 經過連續几年各种規模的“肅正作戰”,岡村命令司令部幕僚編寫了《剿共指南》一書,發給各個部隊,對掃蕩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問題,諸如守備碉堡、警戒鐵路、构筑工事、安排步哨、接近村落、進行搜索、乃至防備手榴彈等等,均作了具体規定。岡村稱“這本書當時起了很大作用,甚至連与共軍作戰堪稱我等先輩的國民党軍,停戰后也立即把這本書譯成中文加以運用”。 但是,盡管他挖空心思研究戰術,企圖徹底消滅華北的抗日武裝,然而卻無法克服兵力不足的根本弱點。從1942年下半年開始,日軍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由盛轉衰、兵力吃緊,不得不從中國戰場上調兵增援,至1943年底,岡村麾下已有五六個師團被調走,占華北日軍師團總數的近一半。剩下的部隊守衛主要城市和重要交通干線猶恐不足,更不用說主動發起大規模軍事進攻了。而中共武裝渡過了1941年到1942年的最困難時期,趁日軍兵力空虛之机,又迅速獲得了恢复和發展。捉襟見肘的岡村宁次手里沒有几張牌好打,只得仰天長歎;良將無兵,猶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他是否為良將?另當別論。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來臨,從大范圍說,東京大本營注意的焦點在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這關系到日本帝國的生死存亡,因為只有美國的海空力量才能直搗它的本士;從中國戰場來說,對蔣勸降不成,軍事打擊的矛頭又集中在國民党軍身上,因為它認為這才是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出路。而這樣一來,自岡村宁次在1943年秋季發起的所謂“鐵滾掃蕩”草草地倡旗息鼓后,華北日軍再也抽不出多少机動兵力發動大規模的主動進攻行動了。中國共產党領導的各抗日根据地,則趁勢得到了恢复和發展。此時,坐在北平翠明庄里的岡村宁次已無計可施。 除了主要對中共武裝進行“肅正作戰”外,岡村赴任華北臨行前,東條英机交辦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勸降。這件事,在日軍里是個机密,當時外界輿論也是眾說紛紜。欲知內中情形梗概,且看下章細說。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