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強硬的自信者 他們行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行。 ——弗吉爾 一個有信仰的人抵得上九十九個只有興趣的人。 ——約翰·斯圖亞特·米勒 沒有哥達·梅,不可能實現以色列國家的獨立,她是個執著而富動力的女性。犧牲著自己的個人生活來實現一個夢想——一個自由、獨立的猶太民族;她是這樣一個夢想家,絕不讓日常危机動搖自己對自由的猶太國家追求的自信、旺盛的熱情和執著的愿望。梅的令人不可思議之處在于她只有兩套衣報,但卻被朋友和敵人們,乃至情人的妻子看作是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婦女。她几經饑餓的邊緣,卻依然為自己的政党斗志高昂;多年來過著死神隨時降臨的生活,她卻依然樂觀向上,她隨時愿意犧牲一切來追回童年時的夢想——猶太复國主義。她多年的艱苦卓絕生活,滅頂之災的恐懼練就成無堅不摧的堅強意志,成為她走向頂峰的漫漫征途上的航向燈。 1948年5月14日,聯合國投票通過以色列脫离巴勒斯坦獨立,哥達·梅的夢想終于實現。政界權威們說:“如果本·居利安是以色列之父,那么哥達·梅是以色列之母”。在慶典盛會上,目睹自己畢生奮斗的胜利果實,她不禁泣不成聲,她那時不曾認識到,這場戰斗還要導致25年之久的奮斗,以不至于被阿拉伯人赶到地中海去。如果當時有人告訴她——哥達·梅將在20年后的1968年3月17日被一致選舉為她所摯愛的國家第四任首相,世界上唯一的女領袖,她會震惊万分的。 這位在密爾沃基貧民窟長大,只受過一年大學教育的俄國移民,成為以色列獨立宣言中唯一的女簽名人,第一任駐俄大使,第一任勞動及保險大臣,第一位女外交大臣,是第一位也是僅有的一位女首相。梅的精神、堅韌和自信幫助她建立起以色列王國,并讓她成為國家第一位女首相。梅成為以后的婦女領袖,如瑪格麗特·撒切爾和英迪拉·甘地的先鋒榜樣,也是所有有志于成為世界要人的婦女的激勵榜樣。 個人生活歷史 梅于1898年5月3日出生于俄國(烏克蘭)基輔市,是莫什和布魯瑪的第七個孩子。她的父母也非因襲守舊之人,他們結婚時沒有媒人(有不守舊的父母看來与創造天才的成因极其相關,愛迪生、愛因斯坦、凱瑟琳大帝和瑪格麗特·米德其叛逆天性都淵源流長)。俄國殘酷的環境使她和姐姐莎娜相隔的9年之中有五個兄弟死去,莎娜比她大那么多,在她年幼時期起著母親般的作用,在她8歲時到密爾沃基正式享受讀書机會之前,由莎娜教她讀書寫字。 梅的保姆克拉拉只比她大4歲;在哥迪亞最初8年的生活中,生活境遇很艱難。她在自傳中回憶:“沒有一樣東西是充足的,沒有食物,沒有冬衣,家中沒有取暖”。她絕不會忘記這段不幸的日子以及俄國大屠殺的可怕經歷,這永遠印刻在她心靈深處。哥迪亞第一次是從那些進攻者叫喊聲中听到“基督殺手”的,他們因為那些人的信仰和道德習俗而濫殺無辜,哥達在70歲時說:“我還記得我是多么害怕,多么憤怒”。 哥迪亞的父親前往“金色的麥地娜”——美國——當時哥達五歲,他在密爾沃基找到了工作准備安頓家庭,她母親憑借膽魄買通官員,偽照證明,在哥迪亞8歲時讓她假冒5歲的孩子。護照是另一個5歲女孩的,她們是非法离境,她17歲的姐姐莎娜則頂替一個12歲的孩子,她們所有的包裹全都丟失,在長達1個月的行程中,只有抵抗力強的哥迪亞沒有病倒。莫什在密爾沃基貧民窟安家,有時做木匠,有時在鐵路上工作,哥迪亞的母親在到密爾沃基兩星期后便在他們兩居室的屋子下開了家小雜貨店,她甚至連英語都不會,想想這對年幼的哥迪亞是個多么有鼓舞性的榜樣,她自己9歲便在店里干活。 莎娜對哥迪亞的生活影響最大,幼年在俄國和密爾沃基的時候,她是她的女英雄,革命靈魂和老師,哥迪亞把莎娜當作自己理想的榜樣,說:“對我來說,莎娜對我的生活影響最大…一個閃光的榜樣,我最親密的朋友和良師”。她母親則是另一种榜樣,她單槍匹馬開雜貨店,而她當時毫無銷售知識,買賣產品技巧,也不會英語。 在小女孩時,哥迪亞就拼命看書,她發現了陀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契河夫和狄更斯,她直到8歲在密爾沃基時才正式上學,但在密爾沃基上學畢業生致告別詞(米德和斯坦內姆也推遲正規學校教育)。哥迪亞在家講依地語和俄語,在學校与朋友講英語。對哥迪亞來說,密爾沃基貧民窟的牆板房就像宮殿,她深深迷戀于書籍和學校,以致想成為密爾沃基的一名教師。她在自傳中說:“我從8歲起一直想成為一名教師”。据她的朋友蕾吉娜說,哥迪亞是個极引人的女孩,“有4/5的男孩愛上她了……她有朝气而迷人”。 哥迪亞的姐姐莎娜結婚了,為醫治肺結核前去丹佛,兩人經常通信聯系。哥迪亞的父親認為女孩不必接受正規教育,在14歲時為她安排了一次婚姻,對方是年已30歲的保險推銷員。哥迪亞這個倔強而自信的少女,逃往丹佛与姐姐同住,以能完成高中學業。她与具叛逆性的姐姐生活了兩年,她家中每周有猶太复國主義者聚會,這些聚會迷住了可塑性強的哥迪亞,將她塑造成一個准革命者。莎娜聚會中有個男子莫里斯·麥爾森,哥迪亞后來与她結婚。哥迪亞開始被猶太复國主義運動吸引,立即成為一個熱衷分子,獨立和堅強的意志已深深印人她腦海。她和莎娜產生沖突,她回到密爾沃基完成學業,1916年她從北部高中畢業,當時是班中副主席,但她早已被塑造成堅定的猶太复國主義分子。 哥迪亞在17歲時加入猶太复國組織,在高中時便開始在群眾集會上演講,晚上為移民上英語課。由于她和朋友們對運動的高漲激情,被人們稱為“猶太复國瘋子”。她在密爾沃基師范學院學了一學期,不上課時在猶太人中心教依地語,她是個對任何事傾注滿腔熱忱的女性,成為會英語、依地語和俄語的激情型演講者。1918年冬天19歲時,她成為在費城舉行的猶太人議會中最年輕、最漂亮的代表,這便是這种生活的開端。 哥達19歲時与莫利斯·麥爾森結婚,但這時已決定,她注定要生活在以色列人集居區,她把打算告訴莫利斯,并邀他同行。梅的傳記作家馬丁(1988)說:“在她的想象中,哥迪亞已离開美國,在她內心自我印象中,她已在巴勒斯坦的某塊內陸沙漠上開始工作”。她對莫利斯說,他可去可留,而她自己心意已決。婚后兩星期,她接受任務到美國西海岸通過宣傳猶太复國主義籌集資金,這便是她專注和執著的典型表現。她父親火冒三丈“誰會撇下新婚丈夫獨自出行”,梅是個著魔于猶太复國主義的人,說:“我准備著浪跡天涯”,“讓我做什么,我就去做,党說要我去,我就去”。梅的傳記作家說:“与哥迪亞的生命力相比,莫利斯柔弱得不值一提”。一旦她認識到猶太人的問題沒有其他出路,除非有個民族家園,她便說:“我決定去那儿”。當問她是否會留下新婚丈夫獨行,她說:“我也會去的,但會傷心”。 哥迪亞已被看作運動的領導者,她18歲時曾申請去猶太人集居區,但因年紀太小而被拒絕,但她已夢魂縈繞于巴勒斯坦。這位年輕的“猶太复國瘋子”兩年里走遍美國,籌集搭乘波加紅塔斯船的旅費,這艘船將開往特拉維,由于“我能流利地講英語和依地語,我准備走遍每個角落,踏上那條船”,因此她被委派為此行籌集資金。接下去便是以后50年的故事,梅勸莎娜同行,共同建設巴勒斯坦的新家園,也是“流浪的猶太人”的未來家庭,莎娜离開美國的丈夫,与哥迪亞一起,帶著兩個孩子踏上波加紅塔斯號。波加紅塔斯是前往特拉維的第三次移民潮,接著發生一場災難。哥這說:“我們在此中幸存是個奇跡”。船在1921年5月23日离開,上面有哥迪亞、她姐姐及兩個孩子,23名狂熱的猶太复國主義者,從一開始起航行便是一場災難:有暴動、死亡、饑餓的威脅,還有船長被殺、最后船長的弟弟發瘋了。他們在1921年7月14日抵達特拉維,饑餓難忍,行李也全都丟失。他們的世外桃源是特拉維,這實際上是個只有12年歷史的沙漠小鎮,上面沒有植物和自然資源,就像“另一個星球”,它是如此原始,如此貧脊,同行的每個人都哭著要回去,包括莎娜。只有樂觀的哥迪亞狂喜万分,說:“我真是幸福极了”,而其他人沮喪已极。最后,有1/3的人回到了美國。一上岸,哥迪亞便改名哥達,開始新生活。 職業背景 梅和丈夫在240英里長,0.25英里寬的狹長而荒僻的巴勒斯坦安家,這片荒漠是梅童年時猶太家園之夢的實現,自這天起她便深愛此地。梅經常說:“猶太人有權在地球上找到自己的落腳地,成為自由而獨立的人”。她決意讓這片荒涼的沙漠狹地成為自己永久的家。麥爾森一家被分配到海維亞EMEK的猶太聚集區。這是一個公社村庄,比任何共產主義者所曾有過的大膽創造更集体化。這些村民共享一切:衣服、食物、孩子和伴侶。許多居民患有霍亂,那儿沒有廁所,水遭污染,食物常常難吃而變質,而樂觀的梅是“絕對投入”。她熱愛聚集區生活,23歲時便被選為公社首領,她成為猶太复國主義者集會代表,在那儿遇見了許多未來的國家領導人:李·居里安,貝爾·凱茲內森,賽爾曼·莎沙和戴維·雷姆茲(她以后的戀人)(馬丁,1988)。 梅的姐姐,精神伙伴莎娜說:“哥迪亞不是要成為她已成為的人,而是要成為她應該成為的人”。——這同艾恩·蘭達和亞里士多德一樣!——正是革新和創造性行為的典型,而梅的革新貢獻是對于世界性一种宗教歧視的艱苦卓絕的斗爭。她的創造性斗爭開始之初是:撿杏仁、養雞、照料孩子,在學阿拉伯語和希伯萊語的同時教英語。聚集區的生活對莫利斯來說太艱難,他厭惡已极,他們遷回到特位維生活。莎拉在1923年出生。麥納切姆在1926出生,梅在耶路撒冷的婦女勞動委員會當秘書,靠洗衣服掙錢。1924年她成為財務員,這使她有机會外出參加各种國際性會議,1928—1929年她赴美國參加猶太复國党代表大會,這是她离開后第一次回美國。1929年又成為世界猶太复國會議代表,在那儿她卷入了与她的老師/情人莎沙·賽爾曼的戀情。他推荐她于1932年在美國先鋒婦女部任秘書,組織美國分部工作。梅開始居住在紐約,兩年里四處活動,她流利的英語、俄語、依地語、希伯萊語和一些阿拉伯語是她胜任這份工作和以后許多工作的關鍵。梅在傳記中說:“我沒有選擇職業,沒有選擇事業,一切就這么發生了”。實際上,梅選擇了東西——一個夢想,她追隨永遠的夢想。 梅這段時間的一位男助手說:“梅是主要的發起人,做很多工作,干任何事都很出色”。傳記作家馬丁(1988)說:“她很動人,很漂亮,在她身上有股神秘的气質”。他說:“她眼睛很美”,盡管她30年來衣服從不超過兩件,也從不化妝打扮,但她卻是個革命的女神。她有獨立的人格,盡管從不孤獨,她總是不斷保持一种珍貴可信和羅曼史關系。 在這30年里,梅代表世界猶太复國主義組織和巴勒斯坦猶太人組織走遍世界各地。她擔任許多職務,包括可帕特·奧立姆總部的主席,這一机构為占到半數的巴勒斯坦猶太人提供醫療眼務。這段時間她過著斯巴達式的艱難自律的生活,以猶太复國主義運動的“金色女孩”聞名。她沒有電气、暖气和私人電話,在大部分時間躺在躺椅上睡覺。以色列的要人是她的朋友、同事和情人。据馬丁說,他們愛她,因為:“她往往有勇气顯示軟弱的一面”。在沒有食物時,她會哭,但面對一位持槍男人時卻鎮定自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阿拉伯人加入軸心國時,梅四處游說敦促年輕的國民加入英國軍隊,對33000名猶太复國主義者加入英國部隊起了關鍵作用。戰爭期間,她是猶太复國政治部負責人,在英國戰時經濟顧問委員會工作。1943年時梅負責与英國方面交涉有關巴勒斯坦國家管理問題,她面對英國法官的威嚇決不退縮,當他盛气凌人地對她說話時,她告訴他:“你用不著以這种態勢跟我說話”。人們喜歡她的率直。 在戰后爭取成立永久的猶太人國家的戰斗中,哥達站在本·居里安一派,他們在猶太复國國家歷史上最關鍵的時刻被捕入獄,他們任命梅為政府的執行領導人。這時候,艾格索達斯號載著4700名無家可歸的猶太人,包括400名孕婦,試圖從北歐赶到巴勒斯坦,阿拉伯和英國人共同策划政治陰謀,由英國破坏者阻擋開往巴勒斯坦的航線,制造國際事件。梅只身前往客輪,在甲板上抵抗英國軍隊,說:“你們有膽的往前沖”。在艾格索達斯事件后,英國戰爭委員會主任阿爾伯特·斯本塞說:“哥達是我遇到過的最能干的婦女,像邱吉爾先生一樣,她以最簡單的方法解決一切難題”。 1946年聯合國最后投票通過,以色列脫离巴勒斯坦獨立。秘書長詹姆斯·福萊斯托當時說:“4500万阿拉伯人企圖將35万猶太人推入海中”。正是這時候,猶太人最后停止了為獨立而進行的戰斗,開始為生命而戰斗,戰斗异常激烈。在聯合國決定后的最初兩周里,便有93名阿拉伯人,84名猶太人和7名英國人被殺。梅負責耶路撒冷地區,那是戰斗最為激烈的地區,她剛毅地面對死亡的夢魘和血腥的屠殺,她一連數月每晚只睡4個小時。并告訴新聞界她是如何看待當時境況的:“我們力圖保存生命,我們的鄰國希望看到我們死亡,這已毫無回旋余地了”。1946年戴維·金斯伯格在猶太人會議上說:“活力是對她最恰當的稱呼……這不是一种風格和型態,也不是她刻意培養和學得的,這是她所具備的簡單方法,是她生活中一直有的方法,也是她將永遠保持的方法”。梅這位能言善辯的演講者,能一語中的描繪复雜事情,她對他們的存活作了如下述評:“我們有個秘密武裝,別無選擇”。 以色列獨立前還有兩件重大事情。國家沒有錢。約旦國王揚言,阿拉伯人愿犧牲5000万人的性命來屠殺在巴勒斯坦的50万猶太人,這是惊心動魄的時刻,阿拉伯人愿意犧牲25%的人口來取得猶太人從他們前輩手中購買的這塊狹長荒涼的土地。(大多數土地确實是猶大人在二、三十年代從阿拉伯人手中買下的。)梅是兩次戰爭中的幸運者,在獨立前夕,她奉命前去約見約旦國王阿布杜拉,以制止一触即發的戰爭。當被朋友警告她會被殺時,梅說“只要我的行動能挽救一個猶太戰士的生命,爭取到一絲希望,我入地獄也在所不惜”。 梅假扮成一名阿拉伯妻子,穿過邊界与阿布杜拉會面。后者實際上比她更害怕,阿拉伯司机是“如此害怕,在我們到達目的地前,他讓我們呆得遠點”,國王問她為什么急不可耐地要成立獨立國家,梅毫不畏懼地說:“我不認為兩千年的時間可以被稱為‘倉促急躁’。她告訴阿布杜拉戰爭可以打,以色列肯定會贏。梅在自傳中說:“就我而言,純粹憑借膽量,但我知道我們必須獲胜”。 梅在創立新國家中第二項使命是籌集必需的資金,保護國家免遭包圍在邊境周圍的1000万阿拉伯軍隊的屠殺。阿拉伯人作好了進攻的准備,以色列前線官員讓梅爭取放棄土地,因為他需要用于戰爭的坦克要花費1000万美元,她答應說:“好吧,你守在這儿,我去設法弄來1000万美元的坦克錢”。她后來說:“我是膽大妄為,我到哪里去拿這1000万美元?”她立即前往美國,四處活動爭取援助,從她政治榜樣,女英雄愛莉諾·羅斯福那儿著手。 亨利·曼托是美國猶太复國運動的頭目,他是強硬無情的大國沙文主義者,不認為值得為世界另一頭只有几十万人的區區沙漠小國花費這么多錢,而曼托与許多男人一樣,被梅的魅力迷倒。他告訴報界:“哥達的熱情猶如火爐,這位婦女真是妙不可言”。他以后又稱她是“當今世界最強有力的猶太婦女”,她确實當之無愧。她在以色列爭取獨立的長期斗爭中創造了偉大奇跡,她憑借自己的魅力、吸引力和無盡的能量,在3個月內籌到5000万美元。這一舉動的偉大性顯而易見,你只要想一下5000万美元相當于沙特阿拉伯1947年全年石油贏利的3倍。本·居里安在她回國后說:“以后在寫歷史時,要這么記上一筆:有位猶太婦女籌到錢款,使國家獨立成為可能”。 回來后,到1948的4月13日,從不知疲倦的梅患了心髒病,疲倦和壓力擊倒了她。她馬不停蹄地進行全球努力,籌集避免阿拉伯戰爭的資金取得了成功,但她卻不得不因病休息3個星期。當1948年5月14日在巴勒斯坦宣布以色列國家成立時,梅再度忙碌起來。“金色女孩”的座右銘是:“如果你認為行,它就肯定不是夢。”她剛強的意志使她的夢變為現實。54歲的梅是以色列獨立宣言中唯一的女簽名者。當新國家成立,奏起以色列民族的國政時,梅禁不住泣不成聲,這一宣言結束了猶太人長達1887年沒有國家的流浪生活。梅再次被派往耶路撒冷任職,那儿是斗爭最激烈,最不安定的地區。梅每天面臨死亡的威脅,那儿到處是槍殺。在戰爭前線,梅常常將手榴彈放在內褲和胸章里(馬丁,1988)。 1948年9月,梅被任命為以色列首任駐俄大使,她擔任此職,不是由于通常情況下的政治傾向,而是她最有資格胜任此職位,她俄語流利,又出生于基輔市,深諳那儿的文化;除此之外,她是政府中最擅外交辭令者。梅帶著女儿莎拉同往莫斯科,但于1949年4月回國擔任總理戴維·本—居里安內閣的勞動和社會保險部長,梅成為國家全國保險計划的建构者,在以后7年中,她負責這項計划的推行實施。1956年,梅又被任命為外交大臣,成為以色列駐聯合國的代表,以后10年中,她奔波穿行于世界各地,對非洲許多國家的成立起著積极作用。在對南非民族的幫助中,她成為義務的負有使命的福音傳播者,她擺脫個人恩怨,幫助這一民族存活。 68歲時她辭去內閣職務,擔任稍輕松的瑪派党書記的職位。 梅在1968年7月辭職是因為年事已高、身体欠佳,而几個月以后,她又突然開始繁忙的政治生涯。因為1969年3月17日,前首相列維·艾什科爾突然去世,哥達·梅被一致推選為以色列第四任首相。在任職時她說:“我們的命運不能、也絕不會讓別人來決定”。這位執著的婦女最后掌管著她畢生致力于創建的國家,她成為阿拉伯人難以對付的對手。 和平和讓人滿意是哥達·梅任職期間的主要目標。停火線已談妥,但邊界時有沖突。梅的政府經濟被不間斷的爭執所困扰。她那時為了以色列的阿拉伯敵人,“在70歲時還比過去奔波忙碌時工作時間更長”。當她的批評者說她必須更注意以色列國家形象時,她回敬道:“這是面對死亡而讓人同情,還是生存而給人坏印象的生死選擇,我們情愿生存而讓人留下坏印象”。 和平看來是個短命的奢侈品,危險常常懸在頭頂,然而停火線卻迷惑了她的內閣們,讓他們誤以為安全。梅有种直覺,戰爭一触即發,提醒著她的內閣和助手們,尤其是以色列戰斗机在1973年3月擊中一架利比亞波音727客机,使106人死亡。這駕飛机無意闖入以色列領空,導致事件發生。梅立即飛往華盛頓,与理查德·尼克松總統會面。 約姆·基帕是贖罪日,也是猶太教中最神圣的節日,梅的許多內閣官員在1973年的此刻去過節,而构憑女性直覺感到事態不妙。有報告說俄國人跨出阿拉伯領地,還有其他跡像讓她擔心阿拉伯人的戰爭企圖。她的顧問和官員們說:“別擔心,不會打仗的”。而她的直覺告訴她并非如此,以色列情報机构告訴她,俄國部隊從敘利亞消失。她在約姆·基帕戰爭前一天,10月5日中午召開少數高級官員緊急會議,說:“瞧,我早就有可怕的預感,事情會發生,這令人想起1967年一我感到這一切都有預兆”。梅的主要內閣成員,國防部門、情報頭目,商業部門都一致說:“沒什么异常”。梅后來說:“我真該听從我的感覺,當机立斷采取行動,我知道我應該那么做,我以后一直記住這种教訓”。梅的直覺很准确,但卻未能避免2500名以色列人喪命的悲劇發生。如果梅的內閣們能相信她的直覺力量,這些以色列人可以幸免于難。 梅是勇气十足的人,堅信力量對一個國家和每個人都至關重要;如果她沒有如此巨大的力量,這個民族國家也不可能生存下來,而如果沒有內在的力量,她也不可能具備處置事情的能力。在約姆·基帕戰爭時,梅已75歲,但离開她辦公室從不超過1小時,她每晚睡眠不到4小時,常常為她摯愛的民族和年輕戰士們熬夜,偶爾在辦公桌上打個盹。戰爭第五天,戰火危及全國,她半夜打電話給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他的助手說現在是晚上,等到明天早晨再打來,梅說:“我不管是什么時候,我們今天就需要幫助,因為等到明天就太遲了,我要親自微裝出行,飛來与尼克松會面,我要越快越好”。(基辛格被她說服,邀她到了華盛頓。)梅的毅力和信心起作用了,美國飛机及時赶到,避免了戰爭,挽救了這個國家。這位75歲的堅韌婦女,再次憑其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態度強硬,挽救了她的國家。 在度過5年多災多難的首相生活后,梅于1974年4月10日辭職,她已近76歲,她說::“我已無能力再承受這負重擔了”。她1921年剛到這儿時,巴勒斯坦猶太人有8万人,而她1974年离開時,人口已達300万。這位自信的婦女一直以力量支撐著整個生活,她任職時最后一次講話顯示出她具鷹派味的、力量型的求生欲望:“如果以色列不強壯,就不會有和平”。她還可以說:“如果婦女不堅強和自信,她不會有權勢。”這是這位力量型女性的本質。 气質:直覺—思維者 “哥達具有准确無誤的本能和直覺——在邏輯思維和直覺思維兩方面都如此”,這是傳記作家拉爾夫·馬丁(1988)的評述。馬丁認為梅具有普羅米修斯精神,像大多數創造幻想家那樣是直覺和理智的結合,梅還有另外的品格,幫助她成為世界上偉大的婦女領導人,她有自信的領袖魅力。具備激情鼓舞性的演講才能,她鼓舞人心的講演是她最顯著的才能,這是她与奧普拉·溫弗雷和瑪麗·凱·阿什共有的品格。戴維·本一居里安在听了她在英國議會的講話后評論:“我被她的大膽言辭所震惊,她的話語惊世駭俗,她口若懸河,堅定不移,言詞犀利,一針見血,有膽有識”。美國高級法官阿瑟·哥德伯格稱她是“放火者”。梅始終是個“金色女孩”,而那些只把她看作70歲的管家婆的人,卻往往忽視這點。 梅的自信難以复加。1973年她作為首位受接見的以色列官員前往梵蒂崗,當她以种進攻性而非防御型態勢与主教交談時,紅衣主教被震惊了,她告訴他:“我們永遠同情著別人”。梅的訪問標志著猶太國首次被梵蒂崗承認,她證明了她對猶太复國主義堅定的信念。她在自傳中承認這點,“我的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信”。 梅除了有力量和決心外,還具備外向、活躍的個性,她往往當机立斷。傳記作家佩吉·麥恩在1970年時和她同在特拉維,說:“當她作決定時,主意已定下。”麥恩戲稱梅的內閣是:“哥達的廚房內閣”,“決策往往從哥達的廚房中配制而成”。梅的政治顧問斯密查·迪內茲說:“她具有女人最好的品格——直覺、洞察、敏感和同情——還具備男人的品格——力量、決心、務實、目的明确”。梅的直覺力量給以后的女領導者以信心。梅在1973年約姆·基帕戰爭中的直覺力,就顯示出女領導者憑直覺感知危險的力量,梅的敏銳直覺不被男性內閣成員所重視,致使以色列許多人喪生。 家庭与事業 梅于1917年12月27日与內向的古典音樂家莫利斯·麥爾森結婚,她年方19,但已是一個狂熱的猶太复國主義者,她讓莫利斯保證他們未來共赴巴勒斯坦;他保證了,但并不知道這位著魔型女性的緊迫感,在他們結婚后几周,党就叫她前往西海岸為猶太复國運動籌錢,她臨走時說:“党說我應該去,我就去”。不久,梅又決定巴勒斯坦是他們的理想樂土,她要去那儿,莫利斯不想去但拗不過堅定的梅,莫利斯受不了巴勒斯坦猶太聚集區的艱難生活,說眼妻子一起到特拉維生養孩子。這种情形持續不斷,因為梅總是愿意犧牲任何事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在她1928年遇見莎沙·賽爾曼后,她和莫利斯一直分居。梅總是愿意為以色列犧牲自己、家庭和丈夫。 梅与以色列歷史上許多重要人物聯系密切,她与才華橫溢、追逐女色的塞爾姆·莎沙有戀情,他是個“有著百科全書般腦子的狂人”,成為她的老師和情人,這位迷人而善辯的演說家成為以色列的未來總統,保證她在1968年成為首相,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一位總統向她前情人發誓讓她成為首相(馬丁,1988)。在30年代,他倆走遍世界各地,莎沙曾答應离婚后与梅結婚,但他沒做到,但即使如此,這位有活動力的領袖無疑對她的生活產生重要影響。這便是一系列這种戀情的開端,以致她的敵人貶斥她是“床墊上的梅”。 梅与許多偉大的猶太复國主義者有戀情,戴維·本一居里安,戴維·雷姆茲,伯特·凱茲內爾森,塞爾曼·阿雷內和亨利·曼托,都是她事業生涯中共同工作和戰斗的名人巨士,他們都是她達到頂峰的關鍵人物。雷姆茲的愛持續了一生,他在党內為她提供了許多職位,梅說:“他是我真正的指南針”,很長時間內的良師,她常承認:“我很愛他”。凱茲內爾森以以色列的蘇格拉底聞名,在30年代時首次任命梅為主管,成為互助部部長,梅提到阿雷那給她生活帶來了幻想。曼托是個美國著名的資金籌集人,她30年代去美國籌資時,他成為她的知己和情人。 梅的舉動往往沒有坏心,她只是個充滿激情的女性,憑自己的認識和感覺去生活,她是如此專注,并不會費神擔心有什么結果。雷姆茲是終生情人,甚至他的妻子也被梅的魅為迷住,雷姆茲太太描繪梅具有“巨大的气質魅力”。梅承認自己將事業置于家庭之上:“我知道,我孩子小時候為我忍受許多不幸”。這位專注的工作狂會為猶太复國事業犧牲自己——這等同于她自己的事業,也是她真正的家。 生活危机 自從梅在貧困潦倒的俄國鄉村出生后,她的生活中危机不斷,20歲在耶路撒冷時她几乎死于饑餓,她在俄國屠殺猶太人運動時出世,生活在農村,她從來沒從早年的創傷中恢复,“4歲時,我記得當時是多么害怕,多么憤慨一如果對于我的生活道路方向有什么解釋的話……那就是使猶太儿童們免遭這种經歷的打擊”,她補充說:“我有种大屠殺情結”。對猶太人的殺害便是梅童年留下的記憶。當她的老師兼榜樣的姐姐莎娜成為熱情的革命者時,她注定畢生支持猶太复國主義。 如果大屠殺的創傷還不夠嚴重,那么還有一點是在梅來到人世前,她5個兄弟死于俄國鄉村的惡劣環境。在父親去美國安新家時,她和姐姐与祖母同住,這是梅生活中一段不快活的日子。她永遠忘不了這可怕的日子,70歲時她回憶起像她這樣的儿童所面臨的悲慘遭遇,“所有的男人、女人和儿童,無論什么地方一注定生活在水生火熱,為免遭屈辱而掙扎的生活中”,她的答案是猶太复國主義和自由的以色列,這是建立在她自己早年危机經歷上的答案。梅畢生致力于消除那些折魔她童年的因素。這种“基督殺手”的稱號,在獨立的猶太國度絕不會重現。 遷居是增強未來創造天才的獨立和創造力的重要因素,遷移到新文化環境中強化自我充足,增強應付未知世界的能力,梅具有超常的諸如此類經歷,這成為發展她的創造幻想的重要因素。她5歲時從基輔遷到平斯克,8歲逃脫俄國魔爪來到密爾沃基,沒有机會上學(她姐姐莎娜教她讀書寫字),14歲逃到丹佛,16歲回到密爾沃基,22歲踏上巴勒斯坦。梅為了猶太复國主義在美國各地宣傳。在以后30年,她又成為國際流浪者,在各大洲來回穿梭,而主要住在以色列、美國和俄國。除了簡·芳達,書中沒有一位女性有像她這么多的遷居經歷,也沒有人遭遇過她這么多的死亡威脅,她的剛毅和堅強,無疑是她生活中創傷和危机后的作用。 梅的樂觀使她成功。她如此自信,什么也阻擋不了她的目標。這也不奇怪,在不斷遭受死亡,饑餓和災難危險之后,誰都會變得這么樂觀。梅不斷生活在危机之中,唯有樂觀和巨大的自信使她成功,成為一名創造幻想家。 強硬的自信 哥達·梅是個樂觀的婦女,自信到极點,她鋼鐵般意志与瑪格麗特·撒切爾一樣,后者在梅成為以色列最高領袖后10年成為英國政治制度的統領。梅也要遭到嘲笑的譏諷,她不怕潛伏于每個角落的死亡威脅,在沒有理由需要誠眼時,她的意志不可阻擋,也就是說,梅的信心是她內在自尊和自我形象的表現。即使這樣,她一生保持著偉大的謙虛品格。她說:“我絕不會忘記自己出生于貧苦家庭,也不會自欺欺人地以為自己是憑美麗、智慧和博學來獲得尊重的”。表明她個性力量的事例發生在約姆·基帕沖突時,她說:“不妥協成為我的中間名字,我決定絕不讓希特勒的最后判決重演”。梅在以色列生活到最后一刻,讓國民們也像她這樣,她為以色列的建立而戰斗,不想讓它不經過偉大戰斗而白白丟失。 梅成就中有趣的一點是她的非宗教取向性,她成為一個以宗教异派為高度特征的國家首腦,通常情況是這么熱誠的人一定是虔誠的信徒,而梅不是如此。當她1917年与莫利斯在密爾沃基結婚時,他們決定不在教堂由教士主持婚禮——在她周圍聞所未聞。梅的母親為此簡直要發瘋了,哥達說:“我們是社會主義者,承認傳統,但不受習俗的束縛,我們不想也不需要有宗教儀式”。梅的母親執意不肯,兩人只得由猶太教士主持婚禮。 由于她的執著努力和自信,梅才實現年輕時的夢想,她是“如果你認為行,它就肯定不是夢”這一格言的极好例子。梅少年時綽號“猶太复國瘋子”是個預言,那是她生命中大多數時間里的精神气質。梅堅信不移,而正是這种信仰讓她在選擇的事業中成功。她無所畏懼,勇于叛逆,對任何事毅然決然。梅基本是個非自我者,因為她接受命運的安排,從不試圖利用朋友和情人獲取權勢,他們賦予她職權是因為她有資格承擔。梅憑借她雄辯口才和引人入胜的才能幫助著國家的建立,這一精妙絕倫的技巧是許多人所不具備的,她在全球發動“理解尊重猶太文化”的群眾運動,她在1948年籌集資金拯救了國家,又憑借自身的外交手腕幫助它度過險關。沒有梅的強硬意志和高度自信,以色列國家可能不會出現。 小結 哥達·梅是個堅強而簡單透明的女性,在她選舉到首相職位時她說:“我迷亂恍惚,我從沒想成為首相……我從沒謀求任何職位—…哦只想到巴勒斯坦,列莫拉維亞,積极投身于群眾運動”。梅以极度的謙虛接受著每項任命,又鞠躬盡瘁,盡心盡責,從不多离開辦公室半步。有多少男人能做到這些?以色列報紙說:“對一個宗教習俗是規定婦女只能以持家為榮的人來說,接受婦女成為政治部門首腦是困難的事。出于對婦女有良好感覺和勤奮品格的所有尊重,一個婦女不應占据我們中心政体的神圣職位”。(馬丁,1988)。 他們大錯特錯,梅只有一個上帝,那就是猶太复國主義世界,而這是猶太人得以安家的樂土。幫助它的建立成為她創造活動的中心和生活中唯一的事項。梅承認說:“我沒有野心成為大人物”,她不注重穿著打扮及其他成功像狂,便是她簡單需求的明證。梅所需要的只是實現自己的夢想。從這一點出發,梅是她的民族中最虔誠的信徒。毫無畏懼,她從不逃避任何責任,她的這种無畏,可從下述話語中看來:“我可以坦誠相告,我從不會因為想到可能會失敗而偏离方向”。 哥達·梅是世界偉大女性之一,她幫助世界變得更美好,因為她——像馬丁·路什·金一樣——有一個夢,她從不讓自己個人需要和欲望阻止她追求這一夢想,她執著地創建一個猶太复興國家,當這一成果取得后,她又努力保持其客觀存在安然無恙。當國家讓梅成為首腦時,她离開了家庭、書本和音樂相伴的個人世界,領導國家度過戰爭威脅。她的女儿莎拉結婚生活在以色列,她儿子麥納切姆是受教于派伯拉·凱薩爾斯的大提琴演奏家。她是那种傾注情感、心血和精力追求自己信仰來達到高峰的創造型女性。哥達·梅憑借童年的夢想,畢生追求它,她使世界比她發現的更美好,而只是憑借自己的完美气質和自信達到了這點。 哥達(瑪波維茲)·麥爾森(梅) 以色列政治家 出生:1898年5月3日,基輔;死亡:1978年12月8日,特拉維夫 主導品格:強硬的自信者 信仰:猶太教,不熱誠 座右銘:“不要激動。保持鎮定。處事冷靜。要勇敢”。 哲學觀:“赫茲”如果你認為行,它就肯定不是夢”,“如果你相信什么,你必須試著去實現它”,“教會女孩各种本事,比婦女權力更重要”。 綽號:“金色女孩”(從年輕少女到中年),“猶太复國瘋子”(少年),“床墊上的梅”(政敵稱呼),“強硬派(政治家)。 創造/革新:以色列國家建立的關鍵人物:第一位女首相,1969——1974。 產品/貢獻:猶太复國主義領袖,杰出的資金籌集人,出色的外交家 成功:鼓舞人心、引人入胜的演說家,5年的以色列首相 自我描述:“我的一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信”。 孩次序數:二女儿,姐姐莎娜大9歲,妹妹克拉克小4歲。由于惡劣的生活環境,在她与姐姐之間有4個哥哥,1個姐姐去世。 童年遷居:4歲時俄國內遷移,百歲到威斯康辛,密爾沃基;14歲到克羅拉多丹佛市;23歲到以色列。 父親職業:莫什:本匠;母親:布魯瑪,開雜貨店。 良師:姐姐莎娜,愛麗諾·羅斯福,莎沙·塞爾曼,戴維·雷姆茲,伯特·凱茲內爾森,塞爾是·阿雷那和亨利·曼托(后五位是政界要人和情人) 童年時培養:俄國猶太人大屠殺印人受壓迫的恐懼,莎娜作為革命的猶太复國主義者使她從事猶太复國主義運動。 正規教育:8歲前姐姐教她學習,畢業于密爾沃基高中,榮譽生;在密爾沃基師范學院學習1年,离開后從事猶太复國運動。 生活危机:4歲時俄國猶太人大屠殺,20年代時在耶路撒冷几乎餓死,以色列時每天遭到阿拉伯人的死亡威脅。 婚姻/戀情:1917年19歲時在密爾沃基与莫里斯·麥爾森結婚,1928年分居,有兩個孩子,莎拉和麥納切姆。從25歲起有多次戀情,6人是以色列重要人物。 風險傾向:“別害怕失敗,我可以坦誠相告,我從沒有因為想到會失敗而偏离自己的目標”。怀揣手榴彈,扮成穆斯林人的妻子到約旦會見阿布杜拉國王。 气質:外向—直覺型—思維—判斷者,普羅米修斯气質 行為:無所畏懼的“放火者”,叛逆,自信,意志堅強。 事業与家庭。為猶太复國主義不斷犧牲家庭、丈夫和孩子 自尊:通過在惡劣環境中存活,在童年時便确立 嗜好:唱歌,讀書,在獨立國家講演,包括非洲 英雄偶像:姐姐莎娜,西奧多·赫茲,愛莉諾·羅斯福,戴維·本—居里安,塞爾姆·莎沙,戴維·雷姆茲 榮譽:1969年列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婦女中第四名;威斯康辛大學和猶太希伯萊學院的名譽學位。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