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一心要當愷撒王 對內鎮壓臭名揚 夢寐以求复舊國 對外侵略忙擴張 墨索里尼登上首相的寶座后,就移到羅馬的威尼斯宮去住了,他夢寐以求的“愷撒大帝”的美夢終于變成了現實。如今他是意大利最有權勢的人了。 威尼斯宮位于羅馬中央的威尼斯廣場,聳立于加庇托林丘之麓,是一座中世紀堡壘兼低塔似的龐大的黃色石料建筑。這座宮殿由羅馬教皇始建,業已經過了五個世紀,自17世紀一度讓于威尼斯共和國以來,輾轉于奧皇之手,于1915年由意大利王國從奧地利皇室手中奪回。它构造之精,形体之大,牆壁之厚,凌駕于其他宮殿之上。至于廳堂之大,更是無疑地超過其他建筑了。如今,墨索里尼就坐在昔日帝王的寶座上發號施令了,這里成了法西斯統治4000多万意大利人民的中心。 宮殿的二層樓上,有大小六間修飾一新的房間。樓板仍舊是磚舖的,上面的屋梁是深灰色的。如同在羅馬其他宮殿里所見到的一樣,石料的窗座也成了室內最美觀的裝飾。每間大廳內,除中央有一張古老而笨重的桌子和沿牆壁排列著無人使用的椅子以外,大廳里空空如也。在桔黃色和淡青色的牆上挂著一些著名畫家如韋羅內則和麥拿第的風景畫、肖像畫和圣母像。其他到處都是摹擬拉斐爾作品的壁畫。 此外,尚有几個玻璃櫥,內有燈光照明,陳列著一些寶貴的文藝复興時期的陶器,鑲著寶石的圣母肖像、僧衣、飾帶,以及圣徒的雕像,等等。有一個拜占庭式的象牙制的書櫥,据說是千年以上的古物。還有羅馬帝國從各地掠奪來的各种珍貴文物和造型精致的御用武器,也是這個古宮的一部分裝飾品。 威尼斯宮的大門是日夜開放著的,但有重兵把守。來謁者若取得會面的許可,便有一個守衛隊長前來引領向那內宮的大門走去。推門一看,那里面令人覺得与其說是在室內,不如說是置身于野景之中。 墨索里尼辦公廳的窗子是向威尼斯廣場開著的。因為這大廳是昔日一間備有世界第一個地球儀的房子,所以人皆稱之為“兩半球之廳”。這間大廳是15世紀中葉建造的,后來荒廢了,墨氏奪取政權后才又重新修复。廳長60英尺,寬40英尺,高40英尺。牆上有兩道門,一道通休息室,一道通會議大廳。迎面的一道牆上開著三個大窗,下面是大理石窟座;對面的壁上則繪有圓柱分成數段。這間大廳好似空空如也,既沒有桌子、椅子,也沒有椅子沿壁排列;只是在一個角落里有一座昔日使用的大燭台。在遠得几乎需要望遠鏡才看得清楚的地方,有一個坐在桌旁正在寫著什么的人的側面身影。 走進這間大廳,首先令人注目的便是天花板上豪華的裝橫,其中浮雕著圣馬可的獅子和羅馬牝狼。和窗戶相對的牆壁正中,繪著建筑這座宮殿的三位法王的紋章。再往前跨過重修的地板,到了廳的中央,便見地板上用鑲術細工嵌成近乎成人大小的婦女和手中持有果物的儿童,謁見的人每走到此地,總是繞道而行。在大廳遠處的一個角上,有一張約摸12英尺長的台子放在地毯上,旁邊放著兩把椅子。靠壁有一張寫字台,上面放著現代世界地圖集。地圖集展開的是歐洲地圖。桌子的另一端緊靠著用美麗多彩的花紋石砌成的大壁爐。 面對窗戶坐在桌邊的就是當今的愷撒——墨索里尼。他每天在這里發號施令,同時也每天在這里接待遠方來客和法西斯党政要人。他如今是意大利最有權勢的人,也是最忙的人。辦公室裝著三部電話机。他的書桌看上去倒也簡單朴素,除了日常處理的公文外,就是平日他所最喜歡讀的《俾斯麥傳》和莎士比亞的《裘力斯·愷撒》等著作。他崇拜俾斯麥,但更崇拜愷撒。他十分贊賞愷撒的武功,特別崇拜他在對外侵略擴張中的韜略和英勇獻身精神。 愷撒說:“懦夫在未死以前,就已經死過好多次;勇士一生只死一次。在我所听到過的一切怪事之中,人們的貪生怕死是一件最奇怪的事情,因為死本來是一個人免不了的結局,它要來的時候誰也不能叫它不來。”這段話給墨索里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認為要活著就要像愷撒一樣,耀武揚威,作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為擴大意大利的疆土作出自己的貢獻。他曾多次對部下說過,弱肉強食是人類生存競爭本能的表現,弱者必然為強者所征服。只有像愷撒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民族英雄,才值得受人尊敬。因此,他對愷撒的死是十分同情的。他痛恨刺殺愷撒的“叛徒”;他贊揚忠于愷撒的老臣安東尼,每逢讀到他寫下的這段悼詞時,墨索里尼聲淚俱下,感歎不已。 “啊!你這塊流血的泥土,你這有史以來最高貴的英雄的遺体,恕我跟這些屠夫們曲意周旋。愿災禍降于濺潑這樣寶貴的鮮血的凶手!你的一處處傷口,好像許多無言的嘴巴,張開了殷紅的嘴唇,要求我的舌頭替它們向世人申訴。我現在就在這些傷口上預言:一個詛咒將降臨在人們的肢体上;殘暴慘酷的內亂將使意大利到處陷于混亂;流血和破坏將成為一時的風尚,人們的眼睛將每天接触到恐怖的景象,以至于做母親的人看見她們的嬰孩被戰爭的魔手所肢解,也會毫不在乎地付之一笑;人們因為習慣于殘殺,一切怜憫之心將完全滅絕;愷撒的冤魂借著來自地獄烈火的阿提(希腊羅馬神話中的复仇女神——筆者注)的協助,將用一個君王的口气,向羅馬的全境發出屠殺的號令,讓戰爭的猛犬四出蹂躪;為了這個万惡的罪行,大地上彌漫著呻吟求葬的臭皮囊。” 正是憑著愷撒的教訓,墨索里尼進一步加強了對法西斯党的控制,對一些“叛徒”和不忠者,一經發現,立即處置,以防后患。另外,注意培植親信,強調法西斯党只有一個領袖、一個主義,全党必須絕對忠于墨索里尼。正是在這种思想的指導下,墨氏任命羅伯爾上·法爾納西擔任了党的總書記。 1932年3月23日至4月4日的一段時間里,著名的德國傳記作家盧特維希專門造訪了這個獨裁者,同當今的愷撒進行了長時間的有趣的談話。早在法西斯奪權之前,這個作家就從事于對墨索里尼的研究,并曾試圖對他做一歷史的、心理的、戲劇的描寫。當他們第一次會見時,古羅馬愷撒的形象很自然地就立刻呈現在作家面前了。雖然墨索里尼穿的是黑外衣,打的是黑領結,而且有電話机在他們兩人中間閃著光;但是,墨氏的舉止、風度极力模仿古時的愷撒大帝,給人留下了“朕就是國家”的深刻印象。 和所有的獨裁者一樣,從他的外表看來,好似非常鎮定,但實際上他卻是不斷提防著外部的反對和党內的暗算。為了表示他的政權穩定,他在同客人談話時,故意裝出一副悠閒的樣子。他從不顯露出神經質和不高興的情緒;不過他和人談話時,總喜歡用鉛筆做雜記,或用手指玩弄鉛筆。他往往不安于坐席,就如同一個人久坐而感到不舒适一樣。据說,他有時工作疲倦了,就忽然跨上摩托車,帶著他的孩子們,馳往奧斯蒂亞。警察聞訊,隨即組織車隊尾隨,沿途加以保護。 當作家問到他的發跡和早年所受到的磨難時,墨索里尼以低微的聲調斷斷續續地回答說: “饑餓是一個良師。差不多和監獄与仇敵是一樣的。我的母親當小學教師,月薪50里拉;我的父親是一個鐵匠,沒有固定收入。我們全家只有兩間狹小的房子。一個星期中很難見到餐桌上有一塊肉。家里充滿著激烈的爭論和熱切的希望。我的父親因從事社會主義而被捕下獄。他死時,有好几千人為他送葬。所有這一切,不用說,給了我不少強烈的刺激。其實,我之出身貧賤,乃是握在我手中的一張王牌。” “父親的鐵匠生涯,給了我很大的影響,”他強調說,“這些早年的印象要深刻地保留到人的靈魂消滅的時候為止。你若是在鐵工厂里注視著那鐵錘,你便体會到一個人可以并且必須任意處理事物的情欲。即使在今日,當我看到一個石匠在制造富緣時,我便為之神往,而且我自己也想去干一干。”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它時時在考驗著每一個人。”墨索里尼繼續說,“我在19歲時便寫詩,并且想出去試試我的命運。我急躁得即刻把小學教師的職務辭去。我的父親在獄中,我也只好任他去,一文不名地跑到瑞士當勞工度日。乃至心愿已償,又百感交集起來;然而主要的卻是憤怒在支配著我。我的父親在監獄受著折磨,母親在受著貧困生活的煎熬,我在學校又不時受到侮辱。因此,一個只覺得生活難保的青年便對革命產生了向往。最初,我就成了一個社會主義的激進分子——布朗主義者,后來又成了一個共產主義者。我的衣袋里時時裝有一個馬克思浮雕頭像的圓章,我簡直把它當作一個護身符帶在身邊。” “今日,你看到這個肖像時,又做何感想呢?” “他确有深遠的批評家的智慧,也可以說是一個預言家。但是當時我在瑞士,卻沒有机緣討論這樣的問題。在我的同事中間,只有我的文化水平算是高的,況且我們的工作時間又長。在奧爾貝的巧克力厂里,每天要工作12小時;因為我是一個建筑工人,所以我必須搬運石料送到三層樓上,每天達120次以上。雖然,我也曾經茫然地相信,這只不過是為著將來在受訓練。” “那么在監獄呢?” “監獄中尤其是如此,”墨索里尼接著回答,“我在那里學會了忍耐。在監獄里和航海一樣。一個人,無論在獄中或在船上,都需要忍耐。”隨后他又自我介紹了他在各色各樣的國度里,共嘗過鐵窗風味11次。計在伯爾尼、洛桑、日內瓦、特蘭托,以及弗利等地都曾被關進過監獄。在某些地方甚至不止一次。監獄生活不僅使他受到艱苦的磨練,而且使他學到了克敵制胜的方法。他說:“今天我把政敵關進監獄,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他的從軍生活,墨索里尼興致更濃。他說:“戰爭的确是個偉大的學校,它使人類与赤裸裸的現實接触。逐日地,逐時地,將士面臨的是生与死的搏斗。戰爭不僅使我受到了炮火的鍛煉,而且使我學會了攻擊和防御的戰術。這對我今天統帥三軍和當年進軍羅馬提供了重要的經驗。” 墨索里尼呷了一口水繼續講道:“我時時刻刻感覺到當時我所干的一切,我所經受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取得更重要的地位。我不僅注意向社會學習,而且注意向歷史學習,特別注意向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學習。 “我第一個敬仰的人物是馬基雅弗利1,他是意大利的思想家和歷史學家。他主張結束意大利的政治分裂,建立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君主國。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不惜主張采取暴力手段。” 1馬基雅弗利(1469—1527),意大利政治思想家和歷史學家。出身沒落貴族家庭。1496—1512年任佛羅倫薩共和國要職。主張結束意大利的政治分裂,建立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君主國;為了達到此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所謂“馬基雅弗利主義”)。這反映了意大利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著有《君主論》(一譯《霸術》)、《羅馬史論》、《佛羅倫薩史》等。 “你早年讀過馬基雅弗利的著作嗎?” “我的父親常常在夜晚高聲朗讀他的作品,我們圍著鐵匠舖的火爐飲著我們自家葡萄園生產的紅葡萄酒聆听著。那時,馬基雅弗利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0歲時,我又讀了一遍,從而印象更深刻了。” “你研究過德國歷史上的人物嗎?” “俾斯麥,”他脫口而出,“從實際政治的立場上看來,他是當時最偉大的人物。我認為他決不只是一個禿頭上只有三根頭發而腳步沉重的滑稽人物。我确信他是一個有著丰富統治經驗的人物,他至今有許多經驗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鑒的。” 墨索里尼雖然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由于青年時代刻苦好學,他能操一口流利的英語、法語和德語。根据不同的談話對象,可以變換使用不同的語言。 談到拿破侖時,他用法語說:“我非常崇拜拿破侖的武功,他是一位偉大的軍事家。他所以失敗,主要是樹敵太多。雅各賓派反對他,因為他鎮壓了革命;正統的王朝論者反對他,因為他是王位的篡奪者;信仰宗教的人反對他,因為他和教皇爭胜。同情他的多是下等社會的人物。因為在拿破侖的統治下,他們有飯吃。我很早就對他產生了敬仰之情。有人認為獨裁者使人懼怕,但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哩!” 墨索里尼躊躇了片刻,又用惋惜和崇拜的口气說:“愷撒之被暗殺是人類的大不幸哩!我敬愛愷撒,只有他兼有賢者和戰士的意志。實際上,他又是深知万物之真相的哲學家。他固然是功名心重,但是他的野心卻并沒有使他失去人性。” 隨后,墨索里尼又提高了嗓音進一步強調說:“的确,獨裁者是可愛的,人民一面懼怕他,一面卻又愛他。民眾敬愛強壯的男子。民眾本身好像是女子。”他稍微停了一下又繼續說:“在我看來,群眾并不算得一回事,在他們沒有被組織起來以前,只不過是一群綿羊而已。假若你要去領導他們,則你必須用兩根韁索——熱情和關切——去牽引他們。只用一根的人便會陷于危險的境地。” “撼動山岳是一种信仰而不是理性。理性是一种工具,然而那決不是群眾的動力。”墨索里尼繼續胡謅道,“在今天,民眾不像往昔有那么多的時間來思想。而現代人對于信仰的容量卻是無限的。群眾在我手中像一塊蜡似的,當我激起他們的信仰,或者當我与他們混合起來,并且几乎要被他們壓坏的時候,我便覺得我自己也是他們的一部分。如果雕塑家不能把手中的粘土塑成他所設想的模樣時,情緒一激動,就會把塑像擊成粉碎的,這天然的材料有時也會背叛創造者的!”停了一下,他又說,“正如藝術家似的,一切事情是要以左右群眾的人的腕力如何為轉移的。” 談到對人民的統治,墨索里尼故意裝出一种神秘的姿態說:“我來到這儿就不想走了,打算盡可能久地留在這儿。我過去曾說過,假若必要的話,只要一個人有准備回到帳篷的覺悟,則他便有由帳篷移到宮殿中去的可能。我本想繼續住在米蘭的,但是我曾偶然到過一次羅馬,這儿具有動人的魔力。這個歷史的垃圾堆有它自己的魔術。我居于斯,作于斯,在最近的10年中,我在這里獲得了不少的思想食糧。” “意大利常常是誕生卓越人物的國家。”墨索里尼進一步為自己的獨裁統治辯解道,“在羅馬,可尊敬的羅馬,已經有過不只70次的獨裁政治了。一個有見識的人,假若具備相當的人格,便能代表一個民族,而且統治一個民族。但無論如何,我想不會有第二個墨索里尼吧!即便會有,意大利恐怕也不會忍受得了吧。” 關于侵略擴張的前景,這個獨裁者供認不諱,他的确在為“生存競爭”作准備,同時也在為民族競爭作准備。“血!”他刻薄地重复著:“民眾似乎只有流血的時候,才漸漸曉得戰爭是在進行中。我要把青年和儿童訓練成熱愛國家、熱愛戰爭的人。孩子們對于動物是殘酷的,正因為如此,他們是极容易被訓練成為好戰的人。” 墨索里尼又以拐彎抹角的方法回到獨裁的問題上。他說:“俾斯麥在他統治的30年中所成就的一切,都是有利于德國的。獨裁者長期掌握政權對于政治家是极其重要的。”隨后又侈談他要利用當今技術“造福”于人民。 “如今科學技術在飛速發展,”他說,“人類智慧在這一方面獲得了偉大的成果。假若沒有大輪船、大鐵橋、隧道、飛机的話,我們將怎么樣呢?當人們享用著极其快速、便利而且安全的汽車時,還愿后退到牛車的時代去嗎?人之易于發生過錯,乃由于他自己不斷地企圖‘胜人一籌’,坐在最長的樹枝上与人對抗,或者長時間地舞蹈不休。” 談到他利用現代技術造福于人民,他詳細介紹了他的政府開發龐廷沼澤地帶的業績。原來這是一片方圓數百里的不毛之地,從來沒人居住,除非在獵季的几個月中,獵者居住在四周的山崗上,過著游牧生活,現在終于開發得可以居住。結果,這個蚊虫叢生、痢疾猖獗的地方,10年后將變為有數万人口的城鎮。如今這里滿地蔥綠、稼禾茂盛,已變成法西斯建設的魚米之鄉的櫥窗了。因此一談到它,墨索里尼特別得意。于是,他隨手從書架上取了一本歌德的詩集,慢慢地有節奏地高聲朗讀起來: 沼澤展布在群山之側, 加害著一切憔悴的植物; 快去肅清這惡毒的濕沼, 自是一种崇高無上的功德。 以适當的居處供奉万千群眾, 不,不是要他們去享受那無危險的生活, 倒是要去生活在自由的活動之中。 “為了建設,法西斯意大利需要更多的領土,需要更多的勞動力。”這個獨裁者明目張膽地說,“我們反對馬爾薩斯主義,它是一种謬論,而且在道德上說來,那是一种罪惡!人口的減少,繼之必將造成貧困。意大利的人口只有1600万時,那時的國家較我們現在有4200万人口的國家更為貧困。30年前,我就在自己的家庭中覺悟到這件事!制造工業需要更多的經過教育的職工,而生產力也會增加千倍。” “然而,我對婦女是看不起的。”他說,“試問,在有文化史的几個世紀中,有過女子建筑家嗎?你只能請她替你造一間小屋,建筑一座廟宇卻辦不到。建筑學是一切藝術的綜合,她們是不懂的。因此,我是女權論的第一個反對者。自然,我不主張奴役婦女,然而假若我提議在意大利給予女子選舉權,則要受到社會的嘲笑。但是,我的政府要保護母親,私生子的母親較結了婚的母親尤為需要這种保護。” “你不覺得你今天的世界觀和往日的革命世界觀有什么顯著的區別嗎?” 他略為躊躇了一下說:“形式是改變了。但精神的勇气和肉体的勇气,總之,這個勇气的條件,卻是今昔一貫的,未曾發生任何變化。至于其他,則革命是創造新的形勢、新的禮教、以及新的神話的;革命者在利用舊的傳統時,還必須改變它。他必須創造新的祭典,新的姿勢,以及新的形式,使它成為新的傳統。” “當你回顧你12年前所抱的幻想時,你覺得你所獲得的是否适合你所計划的?” “這倒是一個饒有興趣的問題,”他說。在回答以前,墨索里尼又忖度了一下。“不!”他繼續說,“這不是我自己所預期要走的道路。但我依然和往日一樣,是同一個旅行者。假若我走上了新的道路,那是歷史的意欲。而我依然故我。” “這就是說,經驗在不斷地修正原來的計划嗎?” “自然啦!人類,政治家借以進行活動的材料,是生動的材料。他所從事的工作和以大理石或青銅為材料的雕刻家的工作是大不相同的。我的材料,也就是我的思想,是可變的,是复雜的,甚至連死者、婦女也會對我產生影響。整個的‘物’是如此容易變形,以致必然使一种行為的自然結果時常出于行為者的意料之外。” “作為一個政治家,”墨索里尼繼續說,“不僅要适應形勢的發展,善于變形,而且需要幻想。沒有幻想,他便會枯竭而永遠不能達到任何目的。沒有幻想,沒有詩的才情,不會宣傳鼓動,作為他的結构的一部分,便不能成就任何事業。” “政治家的著作和演說的威力是無從估价的,只不過必須要适當的運用而已。”墨索里尼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經驗。他說:“在向群眾演說時,必須是激勵的,熱情的;在公開的會議上,則必須是論理的;在一個小的集團中,則必須是親切的。許多政客們的錯誤,就在于經常使用同一個老調子。不消說,我在參議院中的演說和我在露天的群眾大會上的演說是不同的。” 談到法西斯哲學的真諦,墨索里尼直率地說:“政治只是一种手段,不是一种目的。當一個人取得了一個新的地位時,他便從另一個角度上去回顧了。”這時他以怨恨的語調說:“在我,那的确不是我建立秩序的唯一目的!” 他在椅子上略微轉了一轉身,隨手從身后的書桌上取出一冊。“我正在讀《愷撤傳》。這是政治家的偉大教訓!”他的手指著一冊莎士比亞著作的法語譯本說:“當我在讀這本書時,我在想,何以在他晚年,就連愷撒也變成了詞藻的奴隸!他為什么不看一看那張謀叛者的一覽表呢?當那張表被塞進他的手中時,或許是他覺得他已經到了智窮力竭的地步了,故意給人暗殺的。無論如何,我在劇院中留神細听,并且以他和我自己相比較,權力的根本問題總是同樣的:如何去統治,以及如何以最小的限度去統治而已。” “你以愷撒為榜樣嗎?” “不盡然,”他回答時,將那本書掩攏,放在一旁:“然而古羅馬的美德,古羅馬人的行為,我是不會忘記的。那都是我所要利用的遺產。不過,愷撒的确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人們總想把他的仇敵龐培的首級奉獻給他,但是愷撒卻為龐培舉行葬禮。是的,我依然非常敬佩愷撒,他的好戰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我,使我為創建新的羅馬大帝國而戰。” “人生自有其价值,”他自信地說,“你卻不能生而不冒險。即使在今天,我也想再冒一次戰爭的危險。”正是,戰爭狂人似豺狼,瞄准獵物帑要張。欲知當今愷撒如何動作,且看下文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