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千軍万馬向西征,道道防線被蕩平; 閃電攻擊奏奇效,敵軍覆沒戰事停。 隆美爾自己明白,他已輸掉了非洲的這場戰爭。但蒙哥馬利卻沒有意識到他已經打贏了這場戰爭。 盡管隆美爾奇跡般地把潰散的部隊結合起來了,但他對當時的形勢感到絕望。要是他能夠自由行動,他會立即從阿蓋拉向西撤退并在加貝斯隘口建立一個堅強的防御陣地。該地离突尼斯邊境和另一支德軍只有120英里,并且車輛只能在大海与杰里德鹽沼之間的寬僅12英里的地帶行進。但隆美爾是不自由的,期望希特勒同意他退卻是痴心妄想。此外,他還受到意大利人的兩种限制:意軍最高統帥部駐非洲代表團和巴斯蒂柯元帥所領導的一超利比亞”司令部。与作戰初期的情況一樣,他現在成了巴斯蒂柯的部屬。因此,他被迫采取一种雙重行動方針:把布雷加港和阿蓋拉的阻擊線构筑得盡可能堅固,同時以直言不諱的方式与他的上司談判撤退的權利。 在談判方面,他是不會成功的,因為墨索里尼已下令必須不惜一切代价堅守這條防線。11月22日,隆美爾与意大利將軍納伐里尼一起,同巴斯蒂柯進行了一場辯論。隆美爾和納代里尼說:“我們只有兩种選擇:或是早4天放棄陣地而保住部隊,或是晚4天既丟失陣地又丟失部隊。”但巴斯蒂柯絲毫也不讓步。11月24日,南線德軍總司令凱塞林元帥和意軍參謀總長卡伐列洛元帥到非洲來与他們舉行會議,會上隆美爾再次遭到駁斥。會后不久,墨索里尼就要求隆美爾向英軍發動進攻。 在絕望中,隆美爾采取了最后的步驟:飛回德國向希特勒呼吁。11月28日,希特勒以极不友善的態度接見了他。隆美爾得到的結果是,希特勒派遣戈林作為全權大使和他一起到羅馬進行另一輪毫無成果的談判。隆美爾這樣寫道:“在飛回非洲的時候,我明白現在只能依靠我們手頭的資源了。”然而,在物資方面,特別是在油料方面,德國裝甲集團軍已經處于饑餓狀態。 相比之下,蒙哥馬利卻掌握著主動權并擁有优勢的兵力。然而,他卻并不完全了解隆美爾當時的處境和心態。當第8集團軍迫近阿蓋拉陣地時,他發現官兵中有一种焦慮情緒,因為他們中的許多人已到這里來過兩次,并且兩次都因隆美爾作了准備,把部隊前出至開闊地帶而將英軍赶了回去。因此,蒙哥馬利“決定必須很快攻下阿蓋拉,以免拖久了士气可能低落”。 當時,第30軍已接替第10軍擔任先頭部隊。蒙哥馬利与利斯一起偵察了阿蓋拉的陣地后,決定于12月5日發動進攻。蒙哥馬利計划由弗賴伯格率領新西蘭師迂回到敵人的南側,奔赴馬腊達北面的陣地,再從那里襲擊隆美爾部隊的后方,同時由第sl高地師和第7裝甲師從阿蓋拉正面發起進攻。他把制訂具体攻擊計划的任務交給利斯,自己則飛往開羅去度周末,去看望亞歷山大,去購置一些新衣服,去參加大教堂星期日的早禮拜。 阿蓋拉從表面上看是一個很難攻的陣地,但它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它的南翼側是開放的。雖然南翼側通行困難,但畢竟是可以通行的。盡管隆美爾十分清楚他的有翼側所面臨的危險,但可悲的是,他缺乏汽油,以至于不能用坦克去攻擊蒙哥馬利可能向南面縱深開進的任何部隊。由于這個原因,不管他的上司有什么樣的指示,他在心理上已作好一有借口就放棄陣地的准備。現在所需要的就是英國人的進攻了。 當蒙哥馬利返回班加西以東的司令部時,發現阿蓋拉之戰的准備工作需要大大提前,因為第8集團軍的巡邏報告表明,隆美爾從12月6日夜間起,就開始把他的非摩托化的意大利部隊向后撤了。為了防止隆美爾不打一仗就溜掉,蒙哥馬利決定提前發動進攻。下令第51高地師從11日晚上起,就對主陣地猛烈襲擊,而全面攻擊則定于14日開始。 第51高地師所進行的最初几次襲擊以及炮兵的火力支援,很快就使隆美爾深信“末日”到來了。隆美爾后來寫道:“很快一切都清楚了,敵人的進攻已經開始。”因此,他急忙把殘余部隊從陣地上撤出,向暫時還安全的埃爾穆格達的防坦克壕開去。 當時,一切都取決于新西蘭師的進展情況。新西蘭師當時駐在离英軍前線很遠的地方,它受領的任務是從埃爾哈塞特進行一次200英里遠的包圍運動。它應于12月15日夜間到達邁拉代一線,在第4輕裝甲旅的配合下,与正面攻擊部隊形成夾擊敵軍之勢。盡管弗賴伯格率領全師晝夜兼程,但卻由于油料缺乏和第4輕裝甲旅遲遲不到而無法采取行動。到12月15日傍晚,弗賴伯格才把他的兩個步兵旅調到了海岸公路區域。但遺憾的是,它們依然相隔6英里。結果,包括坦克在內的小股敵軍很快從這兩個旅旁邊繞過,急急向西撤去,很難截住它們。 12月16日,戰斗較為激烈,有的地方整天混戰,形成拉鋸局面。隆美爾的坦克部隊最后突圍到了西面,但又遭到英空軍的襲擊和新西蘭師的重創,傷亡慘重。英軍在阿蓋拉之戰中俘獲敵軍450名,大炮25門,坦克18輛。 阿蓋拉之戰結束后,蒙哥馬利命令新西蘭師在努菲利阿進行休整,由輕裝甲部隊跟蹤隆美爾的部隊,自己則把前方作戰指揮所移往靠近邁爾杜馬机場的大理石拱門,緊靠第30軍司令部,以便于偵察布埃拉特陣地和制訂向的黎波里推進的計划。 現在,第8集團軍已經深入到的黎波里塔尼亞,連續追擊敵人達1200多英里。隆美爾的部隊已被決定性地擊敗了。為了使部隊振作精神為最后“躍進”到的黎波里作好准備,蒙哥馬利決定讓第8集團軍就地休息,圣誕節后再發動攻勢。他要求部隊在沙漠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盡可能以最愉快的方式度過圣誕節。當時气候寒冷,火雞、葡萄干布丁、啤酒等全都要到埃及訂購,但在參謀人員的努力下,這些東西全部按時運到。 蒙哥馬利向第8集團軍全体官兵發布了圣誕文告,祝大家圣誕快樂。在文告中,他引用了約克郡一位名叫赫爾的姑娘寄給他的圣誕賀信,使文告充滿了親人般的溫情,令全体官兵倍感高興。圣誕節過后不久,他收到第8集團軍一名士兵的信。這封來自普通一兵的信,使他非常高興。他一直珍藏著這封信,并將它一字不拉地引用在他的《回憶錄》中,因為它最真實地說明他在第8集團軍官兵心目中所樹立的形象和他的演講在士兵的精神方面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圣誕節之后,蒙哥馬利的先頭突擊部隊于12月29日逼近了敵人在布埃拉特設置的阻擊線。開羅的廣播電台說,隆美爾的集團軍已被裝進蒙哥馬利的瓶子,瓶塞即將蓋上。但隆美爾卻對參謀人員說,只要坦克能加滿汽油,瓶子里的軍隊很快就會跑掉。實際上,無論是隆美爾還是巴斯蒂科元帥,都不認為布埃拉特陣地能夠長期堅守,隆美爾甚至已經在考慮往突尼斯撤退、以及考慮英美部隊可能通過奪取加貝斯隘。來切斷他的退路的危險了。然而,墨索里尼對德意軍申請撤退的答复卻是:“要盡力抵抗。我再重复一遍,要用布埃拉特陣地上的全体德意軍隊盡力抵抗。”這正中蒙哥馬利的下怀。 蒙哥馬利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我不要敵人撤退,我要敵人堅持在原地打。假如敵人這樣做,他多半會被我消滅……當我襲擊布埃拉特陣地時,我的計划必須是:我軍能長驅直入的黎波里,不能讓敵人延遲或阻止我軍行動。” 然而,隆美爾是一個強有力的雄辯者,他終于迫使意軍最高統帥部在12月31日授予巴斯蒂柯這樣的權力:如果他受到嚴重威脅,可自行決定是否撤退。實際上,隆美爾已開始撤退他所指。揮的意大利軍隊了。當英軍后來向布埃拉特發動進攻時,德意裝甲集團軍已經多少有點分散了,并且由一個仍然企圖保全加貝斯隘口的人負責指揮。 蒙哥馬利認為,突破隆美爾的布埃拉特防線需要速度,而進軍的黎波里,關鍵則在于后方勤務。從班加西到的黎波里為675英里,從布埃拉特到的黎波里為230英里。因此,進攻前必須集結足夠的供應物資,以保障部隊進軍的黎波里的需要。蒙哥馬利下令盡快備足供10天戰斗用的汽油、彈藥和供應物資。參謀人員報告說,必要的軍需品的集結可望在1月14日前准備就緒。于是,蒙哥馬利決定于1月15日凌晨發動攻勢。 蒙哥馬利對布埃拉特防線的突破計划是:由第30軍發動進攻,進攻矛頭有二:第50和第51師沿海岸進攻;第7裝甲師和新西蘭師迂回隆美爾防御陣地開放的右翼側,然后徑直向的黎波谷推進。蒙哥馬利把留在后方的第1裝甲師的坦克全部調了出來,共集結坦克450輛,要求通過10天的連續猛攻,拿下的黎波里,結束整個戰役。 不巧的是,1943年1月4日,地中海狂風大作,給班加酉港帶來了嚴重破坏。船只脫纜,在港內沖撞,惡浪沖坏防波堤,猛擊內港。拖船、駁船与碼頭遭受极大損失。港口的吞吐量立即從每天3000吨下降至1000吨。風暴還在肆虐,所有船只必須离開港口。到1月12日,它的吞吐量減少到每天400吨。 開羅總司令部為此感到焦慮,問蒙哥馬利是否需要改變行動日期。蒙哥馬利決定進攻時間不變,而把第10軍的所有運輸工具調來,讓霍羅克斯去執行運輸任務,從托布魯克和班加西運送1月14日所需的作戰物資。 攻向的黎波里的行動按計划于1月15日開始,蒙哥馬利最后選擇了沿海岸推進的方案,并親自指揮,結果一切順利。先頭部隊于1943年1月23日凌晨4時進入的黎波里。當天中午,蒙哥馬利在的黎波里塔尼亞的意大利副總督處正式受降。 第8集團軍攻占的黎波里之后,為防止部隊沉湎于大都市的物質生活而腐化變質,蒙哥馬利禁止使用宅邸、大樓等作為指揮部和營房,所有人員必須住在沙漠或田野里,以使部隊保持堅韌不拔的戰斗力。 要完成下一個重要任務——突破馬雷斯防線,第8集團軍必須依賴的黎波里港供應作戰物資。因此,一占領的黎波里后,蒙哥馬利便致力于使港口暢通,以便船只進港,每天能卸下大批物資。在第8集團軍的協助下,海軍創造了奇跡。雖然港口設施被徹底破坏,港灣口完全堵塞,但由于海軍的努力,第一艘船于2月3日到達,第一個護航船隊于2月9日到達。到2月10日,港口日卸貨量就超過了2000吨。 2月3日和4日,英國首相和帝國參謀總長到第8集團軍視察。蒙哥馬利為他們舉行了閱兵式。參加檢閱的有蘇格蘭師、新西蘭師、皇家裝甲部隊和皇家陸軍后勤部隊。部隊精神飽滿,威武雄壯,給丘吉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相的視察使部隊士气更加高昂。 隆美爾把他的集團軍從的黎波里周圍的复雜地形中解脫出來以后,到2月初,德軍大部分已在馬雷斯防線站穩了腳跟。隆美爾与突尼斯德軍指揮官馮·阿尼姆之間的責任界限正好定在加貝斯隘口的北面。第21裝甲師已經進入馮·阿尼姆的轄區之內,這樣,兩條戰線互相交錯起來,而它們彼此靠得越近,就越能從“內線”的運用中得到好處。但不幸的是,由于隆美爾撤出的黎波里過于突然,使意大利人十分不滿,因此,意大利人、凱塞林和希特勒的參謀机构全都反對他。這樣,德軍的力量反而被微妙地削弱了。 “火炬”作戰行動從開始之日起,就一直有利于蒙哥馬利。盟國對隆美爾的后方的這一威脅是長期存在的,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日益增大。但此時德國人卻把物資供應重點從第8集團軍當面的德軍轉向第1集團軍當面的德軍,因而使德國非洲軍團在最危難的時刻得不到物資供應。這樣,這兩個以前獨立的戰場便開始相互產生直接的影響。 2月17日,亞歷山大被任命為在法屬非洲作戰的盟國部隊副總司令。3天后,他一接管新指揮職務,就使第8集團軍和第1集團軍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体。2月20日,隆美爾發起卡塞林戰役,在卡塞林隘口大敗美軍,使總的戰況顯得胜負未定。蒙哥馬利說,在那一天,“亞歷山大給我發來一份緊急求援的電報,強烈要求我采取行動以減輕敵軍對美軍的壓力”。當時,蒙哥馬利的部隊已經進入了突尼斯,第7裝甲師和第51師的1個旅已經到達了本加爾丹。因此,蒙哥馬利在其《回憶錄》中說,“我加快了行動的速度,到2月26日,我們施加的壓力明顯地使隆美爾停止了對美軍的進攻。” 隆美爾從第1集團軍的正面撤走后,蒙哥馬利估計他很可能轉過身來向第8集團軍發起攻擊。在2月28日至3月3日這段時間,蒙哥馬利感到十分焦慮,認為他在前線還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來對付隆美爾可能發動的反攻。馬雷斯戰役很快就要打響,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必須進行十分复雜的准備。但那時他主要考慮的卻是离他很近的梅德宁。梅德宁是他的集團軍的前哨,他估計敵人任何時候都可能向那里發動進攻。果然,蒙哥馬利很快就得到了敵人向第8集團軍正面調動軍隊的情報。但是,蒙哥馬利并沒有慌亂。到3月4日,他的憂慮消除了,又恢复了自信。他的參謀長這樣寫道:“我們興奮地工作著,以便作好一切准備……隆美爾喪失了他的机會,我們現在又可以自由呼吸了。”蒙哥馬利本人則決定用阿拉姆哈勒法山戰役的戰法對付隆美爾。他把新西蘭師從的黎波里調來,負責保衛梅德宁地區。第7裝甲師則、署在該師的右翼。第201近衛步兵旅暫時置于第7裝甲師的指揮之下,占領了一座叫做塔杰拉基爾的小山,來填補第7裝甲師与新西蘭師之間的缺口。 3月5日晚上,所有的跡象都表明隆美爾將于明晨發起進攻。果然不出所料,英軍在3月6日清晨的薄霧中看到兩群德軍坦克從馬雷斯防線內陸一端的群山中開出來了,沿著梅德宁与圖堅之間的公路摸索前進。大約在同一時刻,第51高地師面臨著德軍第90輕裝甲師和意軍斯皮齊亞師步兵的攻擊。接著,又發現一支敵裝甲部隊(第10裝甲師)從哈盧夫隘口向梅德宁沖來。 英軍的野戰炮和中型炮向推進的軸心國部隊進行了無情的轟擊,而反坦克炮則盡可能地直到最后一刻才開火。英軍發現,敵人的坦克和步兵之間的協同很差,非洲軍團已喪失了它往常所具有的沖勁。實際上,英軍的陣地沒有遭到任何突破,到中午時分,敵人就向后撤退重新編組了。但重新編組并沒有給敵人帶來什么好處。敵三個裝甲師指揮官在一起協商后,決定派步兵在坦克前面推進。這是一种絕望的行為。敵人的步兵被英軍的炮彈打得焦頭爛額,人心慌亂,敵人的坦克進攻也是半心半意的。于是,隆美爾在下午8時30分下令結束他在非洲進行的最后一場戰斗。在這一天的斷續戰斗中,英軍損失輕微,而隆美爾則傷亡了653人,更為嚴重的是,損失坦克50多輛。 与打阿拉姆哈勒法戰役一樣,蒙哥馬利只在自己選定的地點迎敵,而拒絕在既定的地點以外應戰。隆美爾撤退時,他也不追擊,以便戰斗一結束就繼續籌划馬雷斯戰役。正如阿拉姆哈勒法戰役有助于阿拉曼戰役一樣,梅德宁戰斗也必將有利于馬雷斯戰役。 馬雷斯防線是法國人在興盛時期修建的,用來防止意大利人入侵突尼斯。它從大海向內陸延伸22英里到達邁特馬泰山麓,而荒涼高聳的邁特馬泰群山則把防線向西延伸直到沙海。這片顯然無法通過的沙海提供了強有力的翼側保護。德國人接管防線后,先后進行了改造和加固,結果使這條小型的馬其諾防線即使不能說堅不可摧,至少也可以說很難突破。因此,馬雷斯防線對蒙哥馬利的指揮藝術提出了更嚴峻的挑戰。 蒙哥馬利認為,要對如此堅固的陣地作正面進攻是不大可能成功的,因為在邁特馬泰山和大海之間的回旋余地不大。因此,他計划在邁特馬泰山以西的地區作包圍運動,同時進行有限度的正面攻擊,以資策應。但問題是,能否找到一條通過沙海的道路呢?早在1942年12月當他的司令部還在“大理石拱門”的時候,他就派遣了一個“沙漠遠程偵察組”前去沙海偵察了。大約在1943年1月下旬,沙漠遠程偵察組報告說,他們在沙海找到了一個可以實施翼側包圍運動的隘口,即怀爾德隘口。通過怀爾德隘口,可以到達沙海那一邊的泰拜蓋隘口。通過泰拜蓋隘口,可以到達哈邁平原、加貝斯和大海。 于是,蒙哥馬利的計划也就具体化了:一、第30軍以3個師的兵力進攻東翼,其目的是把敵軍預備兵力吸引到防線的東翼上去。二、抽調其他部隊,組建新西蘭軍,從西翼迂回,打入邁特馬泰山后方,攻取泰拜蓋隘口,爾后直扑哈邁平原。三、保留第10軍作為預備力量,以便一有机會就可投入無論哪一翼的戰斗。四、整個作戰行動需要空中攻擊部隊給以集中而持續的支持。 有關馬雷斯防線及其周圍地區的大量情報,使蒙哥馬利認為,沿海岸大規模進攻而在內陸進行佯攻的作戰方案是可行的,這几乎是在非洲海岸作戰的必然方式。如果兩方面的進攻都能夠發展到把敵人擊潰的地步,而不是其中一個僅僅是佯攻的話,那就具有更大的优勢。蒙哥馬利的馬雷斯戰役計划使他在右翼的猛攻沒有奏效時能夠迅速轉移兵力,在左翼進行猛烈的、決定性的打擊。 3月14日,亞歷山大下達了一項命令。要求美國第2軍向米克納西和加貝斯發起攻擊以威脅德軍的交通線,而第8集團軍則奪取馬雷斯防線。蒙哥馬利早已為奪取馬雷斯防線作好了准備,現在只等把計划付諸實施了。 新組建的新西蘭軍共計25000余人,150余輛坦克,由弗賴伯格指揮。3月11日深夜至12日黎明前,新西蘭軍開始在位于梅德宁与怀爾德隘口中途的富姆泰塔溫集結。3月19日,它已到達泰拜蓋隘口的西面。到20日,已作好突破隘口、向哈邁和斯法克斯進擊的准備。 第30軍對右翼發動的進攻定于3月20日22點30分開始,蒙哥馬利在3月20日向第8集團軍發布文告,號召全軍將士:“向突尼斯前進!把敵人赶到大海中去!” 馬雷斯防線的主陣地由第30軍來突破。該軍的第51高地師扼守戰線,第50師和第23裝甲旅在3月20日23時15分越過戰線向敵人發起沖擊。第50師的151旅企圖在濟格扎奧干河上獲得一個橋頭堡,便在云梯的幫助下,不顧敵人猛烈的防御火力,渡過了干河,奪取了敵人的兩個大据點。但當輪到支援坦克強渡時,事情卻搞得一團糟,參加那天夜里攻擊的是第50皇家坦克團,坦克攜帶著大柴捆前進,以便把柴捆扔在干河里,連成一條簡易道路。然而,坦克廢气的熱度把許多柴捆點燃了,同時領頭的那輛坦克又淹沒在三英尺深的水里,堵塞了道路。工兵們修了一條旁道,使三輛坦克到達了對岸。但后來旁道也堵塞了,直至該坦克團接到撤退命令時,渡過河的坦克只有4輛。 第二天夜里,第151旅得到第69旅第5東約克團的加強,又進行了一次強渡,有42輛坦克渡過干河到達對岸,与前一天渡過去的4輛坦克會合。但這僅僅是一次表面上的胜利,因為這些坦克在強渡時把道路都搞坏了,以致任何運輸工具和任何反坦克炮都不能隨同過河。這一點是致命的。次日下午,敵第15裝甲師就進行了凶猛的反沖擊,消滅了30輛“瓦倫廷”坦克,并把第151旅驅赶到干河的邊緣。到3月22日2時,蒙哥馬利看出這次攻擊已經朱敗,就命令幸存的部隊撤下來,及時地終止了部隊的傷亡。 右翼的攻擊遭到了挫折,蒙哥馬利便馬上把進攻重點轉到左翼,用增援力量把弗賴伯格的軍變成進行突破的主要工具。第30軍被留下來以便將敵人的注意力吸引在馬雷斯陣地上,而印第4師則受領了向邁特馬泰山進擊的任務。這一任務看來是适當的,因為在3月19日夜至20日黎明前,敵第164師就開始撤离其山中陣地,向泰拜蓋隘口開拔了。英軍觀察到了敵軍的這一調動。 3月20日早晨,當蒙哥馬利得知敵人已發覺新西蘭軍正隱蔽在南側時,馬上命令它不必再隱蔽了,而應拼命北進,以完成任務。但是這些新西蘭人在進行了出色的接敵行軍后,動作卻緩慢起來了。雖然蒙哥馬利給弗賴伯格發來了電報,要求他盡快到達哈邁,然后再向加貝斯地區和馬雷斯防線后方推進,但弗賴伯格卻沒有表現出任何緊迫感。在3月21日午夜至22日黎明前,第8裝甲旅和新西蘭第6旅的旅長都想嘗試一下突破泰拜蓋隘口,但沒有得到弗賴伯格的支持。弗賴伯格沒有迅速采取行動,倒不是因為他缺乏斗志,而是因為他認為他的部隊會處于可能招來敵人猛烈反擊的暴露位置。還有一個使他經常感到恐懼的問題,就是他既要使用又要保存新西蘭部隊,因為這支民族部隊代表著一個人力有限的小國。 3月23日,蒙哥馬利給弗賴伯格發來一封電報說,第1裝甲師連同霍羅克斯的第10軍司令部將開來增援他。由于弗賴伯格錯過了一次突破的机會,他的軍的力量顯然已不足以對付德軍必然要緊急調到泰拜蓋隘口來的增援力量。蒙哥馬利很了解弗賴伯格,知道怎樣掌握他。在阿拉曼戰役中,為了保證弗賴伯格進行“增壓”作戰行動,蒙哥馬利曾額外地多給了弗賴伯格几個步兵旅。這次蒙哥馬利也覺得有必要給弗賴伯格以“鼓舞”,而熱情的霍羅克斯正好是從事這項工作的合适人選。然而霍羅克斯卻机敏地指出,弗賴伯格對于把一個軍司令部置于他之上這种做法不會感到舒服,因此他向德·甘岡建議,一切電報和命令都應當同時發送給兩位軍長。德·甘岡同意了這個意見,后來寫給他們的信件都是以“親愛的將軍們”開頭。 霍羅克斯率領第10軍軍部和第工裝甲師于23日20時出發,24日下午赶上了弗賴伯格。雖然受到了冷淡的接待,但他和弗賴伯格都是久經戰火的軍人而不是小孩,因此他們立即討論了蒙哥馬利關于當天在空軍掩護下進行攻擊的建議。15時30分,他們對蒙哥馬利的建議作出答复時指出,由于當地的地形特點,蒙哥馬利的計划不宜執行,并提出了他們的三种方案。然后又進一步交換意見,制訂出最后的作戰計划:先由弗賴伯格軍突入,接著布里格斯的第1裝甲師立即跟進和實施突破。由于布里格斯否定霍克羅斯和弗賴伯格在晝間進行攻擊的要求,結果決定弗賴伯格于16時開始行動,把部隊開到离進攻出發線4500碼的地方;然后,布里格斯把第1裝甲師的坦克開到离該點約3000碼遠的地方休息。第1裝甲師將在這里等待月亮出現,一旦有足夠的月光可以利用,該師即向哈邁長驅直入。 左翼的閃電攻擊于3月26日下午4時開始。白天,太陽在英軍背后,直射敵人的眼睛。當時風沙飛舞,英軍處于上風頭,風卷沙土直扑敵陣。敵人原來只作好了對付夜間襲擊的准備,沒料到下午就遭到了猛烈的襲擊。在這次攻擊中,沙漠空軍用“真正的低空閃電攻擊”進行支援。沙漠空軍出動了22個中隊的“噴火”式戰斗机、“貓”式轟炸机和“颶風”式反坦克飛机,把敵人陣地上的每一輛車輛,所有的可見和移動目標,都炸成了碎片。由于當時的進攻正面很窄,這种攻擊產生了毀滅性效果。 這种“低空閃電攻擊”是沙漠空軍司令哈里·布羅德赫斯特少將設計的,可以說是當時陸空軍緊密協同的典范。但戰術空軍司令部對此舉卻有過嚴重的憂慮。戰術空軍司令科宁厄姆認為風險太大,還派來一名軍官試圖勸阻。但布羅德赫斯特決定承擔風險,拒絕听從勸告。結果,他以最少的損失(損失了8名飛行員)取得了最大的胜利,得到了空軍部的祝賀。 蒙哥馬利把這次進攻也取名為“增壓作戰”,但它比阿拉曼戰役中的“增壓作戰”更為成功。弗賴伯格一開始行動就奪得了必要的地盤。接著,第互裝甲師的坦克按時開到了它們的停駐線。23時后不久,月亮就升起來了。雖然月亮被云層遮暗了,但在午夜時分,布里格斯還是開動了他的裝甲部隊。于是,在逐漸明亮起來的月光下,出現了英軍和德軍肩并肩地向哈邁快速奔馳的奇特景象,有時這兩支軍隊甚至混雜起來了。但是,英軍還是被德軍超過去了。敵第164師指揮官馮·利本斯泰因,費了很大勁才把一些野戰炮和反坦克炮集合起來,組成一條薄弱的防線,使逃跑的軍隊在哈邁村以南几英里遠的地方停了下來。但在那里,戰斗也逐漸變弱而最終停止了。總之,敵人已在主動地退卻。到3月29日,新西蘭軍和第51高地師就向加貝斯開進了,蒙哥馬利已經獲得胜利。 德軍第21裝甲師掩護梅塞的集團軍撤退到了加貝斯隘口以北大約20英里的阿卡里特干河防線。然而,在3月30日和31日,第21裝甲師又离開那里去同德軍第10裝甲師和意軍森泰羅師會合,以阻止美第2軍的推進。 隆美爾一直希望把他的軍隊撤到他所謂的“加貝斯隘口”,實際上,是撤到沿阿卡里特干河的防線。要是過去他能夠從阿蓋拉撤退到這里的話,他可能已經獲得足夠的時間來加固阿卡里特干河的防御工事,把它發展成一條比馬雷斯防線更堅固的防線,從而使他能夠在這里進行相當長時間的抵抗。這里是一個真正的隘道。防線的一側依托大海,另一側位于离海12英里的內陸,是根本不能通行的杰里德鹽沼澤和鹽湖。在离海5英里的地方,有一個高約500英尺、長一英里的鞍狀山脊。該山脊叫做“魯馬納”,十分險峻,大有一夫當關,万夫莫開的气勢。可惜的是,隆美爾已于1943年3月9日最后离開非洲,而且德軍也沒有時間來加固這道防線了。 霍羅克斯早在29日就派第1裝甲師和新西蘭部隊對阿卡里特于河防線進行了偵察。他建議進行另一次閃電攻擊,但蒙哥馬利拒絕考慮這個建議。到3月31日,霍羅克斯就不得不承認單憑他的部隊是不可能突破這條防線的。蒙哥馬利決定先用第30軍的步兵進行常規攻擊,然后由第10軍的机動部隊來擴張戰果。進攻發起時刻定在4月4日深夜至5日黎明前。 蒙哥馬利的作戰計划是:第51師將在右翼進攻,打開一個突破口讓第10軍來擴大戰果;印第4師將在左翼進攻,并向前推進到法特納薩高地下較低的地帶。印第4師開進戰線后,圖克根据巡邏報告和親自偵察的結果,得出了兩點結論:1.即使第51師奪取了魯馬納,法特納薩高地上的敵人仍能居高臨下地威脅整個戰場;2.印第4師能夠奪取法特納薩。當圖克發現第51師師長溫伯利傾向于他的主張后,就向軍長利斯交涉并保證說,如果讓他的師在黑暗中奇襲法特納薩,他的師能夠在一夜之間奪取這塊具有威脅性的高地。利斯被說服后,就向蒙哥馬利進行交涉,于是修改了原計划,滿足了圖克的要求。鑒于敵守軍的力量比最初設想的強,就又在圖克的右翼增加了第50師。 正式進攻于4月6日4時在黑暗中開始,梅塞被打得暈頭轉向,因為他估計蒙哥馬利要等10天后月圓時才會發起進攻。在發起進攻前几小時,圖克的廓爾喀士兵就向法特納薩高地上的哨所滲透了。這些廓爾喀士兵在不斷增強的后續部隊的支援下,非常有效地執行了任務。到早晨,整個法特納薩高地就全被印第4師占領了。但在英軍戰線的右翼,卻是一團混亂。第50師在反坦克壕溝上和魯馬納山脊下面的地雷場上進行了激烈的戰斗。在魯馬納山脊上,第51高地師雖然已經奪得了陣地,但仍然遭到德意軍的凶猛反擊。該師的情況總結報告說:“毫無疑問,本師在這一天經歷了這次戰役以來最激烈的一次戰斗。”但是,該師的英勇作戰并沒有迫使敵人配置在魯馬納山脊下的88毫米大炮退卻。這些大炮把在新西蘭師前面摸索前進的第8裝甲旅的坦克一輛接一輛地擊毀,有效地阻擋了蒙哥馬利部隊的前進。 然而,這場戰役還是打贏了。那天下午,非洲軍團的高級軍官們開始絕望地商量對策。雖然第15裝甲師和第90輕裝甲師這些久經沙場的部隊仍和往常一樣凶猛地作戰,但它們的指揮官已喪失一切希望。4月7日,戰線突然崩潰,梅塞命令部隊向西退卻。到4月12日,与蒙哥馬利對抗的這支德意軍隊已在他們的最后設防地區站穩了腳跟。這是一個名叫昂菲達維爾的小村庄。在這里,突尼斯的主要山脈向海的一側降低了高度,在海与山之間形成了一個狹窄的平原,平原上有向北通往突尼斯首都的公路和鐵路。“打到突尼斯去!”這是馬雷斯戰役前蒙哥馬利向第8集團軍官兵發布的激動人心的文告的主題。4月13日,新西蘭師先頭部隊向昂菲達維爾的防御工事逼近。 4月10日,第8集團軍占領了斯法克斯。艾森豪威爾將軍的參謀長比德爾·史密斯2月間曾在的黎波里与蒙哥馬利討論如何盡快地使第8集團軍和第1集團軍在加貝斯北部會師。蒙哥馬利說,他將于4月15日前到達斯法克斯。史密斯說,如果他果真能做到這一點,艾森豪威爾將軍將滿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蒙哥馬利說他一定能做到這一點,希望能得到一架歸他個人使用的“空中堡壘”式飛机。史密斯同意了這一要求。 進入斯法克斯后,蒙哥馬利給艾森豪威爾發去電報說:“今晨8時30分進入斯法克斯。請派‘空中堡壘’來。”艾森豪威爾弄清情況后,為了搞好關系,就把一架“空中堡壘”連同一個美國空勤組送給了蒙哥馬利。4月16日,飛机飛來了,于是,蒙哥馬利成了一名完全机動的將軍。為了這事,帝國參謀總長后來曾狠狠地責備了蒙哥馬利一頓,說他不應為比德爾·史密斯的一句玩笑話而當真,因為艾森豪威爾得知這個消息時曾大發雷霆。 當第8集團軍推進到突尼斯的大山腳下時,它在軍事上已沒有重大意義,只能作為一支牽制力量,把馮·阿尼姆的部隊盡可能多地牽制在昂菲達維爾。昂菲達維爾這個小村庄座落在离海大約5英里的內陸,它的周圍以及通向海的隘道都有防坦克壕加以防護,但這一切都只不過是要塞的前哨而已。要塞本身由一排聳立在北面的險峻的小山构成,其中1000英尺高的加西山聳立在村子的西面,而在加西山的北后方則是姆代克爾山。此外還有向東北方向延伸的卜利達山、曼古卜山和泰拜蓋山。敵人在這樣的地形上建立的防御陣地有兩大特點:一是敵人能夠看清山下平原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二是設在頂峰線下的敵火器陣地有极好的天然屏障,第8集團軍的炮火打不到那里。因此,對昂菲達維爾進行任何攻擊都必然要付出极大代价,而只能奪取极小地盤。要突破防線是不可能的,除非在人員和彈藥方面付出慘重代价,以至于使昂菲達維爾變成像索姆河或帕森達勒那樣的臭名遠揚的地名。 為了拖住敵人,蒙哥馬利必須不斷地向敵人施加壓力,使敵人誤認為第8集團軍將擔任主攻。新西蘭師的一個營從接敵行進間發起攻擊,“突然襲擊”了加西山,但馬上就失敗了。接著又進行了几次其他試探性攻擊,結果都一無所獲。最后,蒙哥馬利在4月19日深夜至20日黎明前發動了一場大規模的事先部署好的進攻。這次進攻的計划要求印第4師奪取加西山,新西蘭師奪取泰克魯奈及其周圍地區,而第50師則在右翼遂行牽制任務,第7裝甲師照管左翼,并与第1集團軍的法國第19軍會合。印第4師把可供使用的6個營中的4個營投入戰斗,犧牲了500—600人,卻只在加西山上奪得了巴掌大的一塊土地。新西蘭師雖于4月21日下午占領了泰克魯奈,但卻傷亡了大約500人。蒙哥馬利不得不停止攻擊,變更部署。 4月23日至26日這段時間,蒙哥馬利在開羅參与制定“赫斯基”(進攻西西里的代號)作戰計划(他已于2月間被任命為該作戰行動的一個特遣部隊的指揮官)。在离去之前,他對霍羅斯特說:“現在我要你制訂一個計划,通過沿著海岸的強大的進攻來突進到突尼斯。”但血的教訓使蒙哥馬利認識到,有裂縫的山坡能夠吞沒進攻者的、人力,卻使防御者實際上堅不可摧。于是,他最后放棄了進攻的計划。 4月26日蒙哥馬利回到昂菲達維爾后,患了重感冒和扁桃腺炎,臥床不起。鑒于第1集團軍最初對突尼斯的突破作戰并不成功,蒙哥馬利急于同亞歷山大商量怎樣迅速結束在突尼斯的戰爭,并轉而計划西西里戰役,于是,請求亞歷山大來見他。亞歷山大于4月30日來到第8集團軍司令部。蒙哥馬利對他說:“有必要整編第1和第8集團軍,這樣才能在最合适的地帶使用最大的力量來進攻突尼斯。”蒙哥馬利建議,由霍羅克斯帶領印第4師、第7裝甲師、第201近衛步兵旅和若干炮兵部隊前往第1集團軍的戰線,并接管那里的第9軍,負責突破突尼斯的作戰。亞歷山大表示完全同意。于是,蒙哥馬利和亞歷山大一起召見了霍羅克斯,并指示說:“你要突進到突尼斯,結束在北非的這場戰爭。” 霍羅克斯率領部隊前往第1集團軍,并于5月6日率軍從邁賈茲巴卜北面發動強大的閃電攻擊,沿著邁杰爾達河谷一直沖進了突尼斯。5月12日,敵軍有組織的抵抗結束,大約有24.8万敵軍被俘。 5月13日,繼隆美爾負責整個指揮的意軍總司令梅塞陸軍元帥向第8集團軍投降。至此,非洲戰爭全部結束,德意軍隊以慘敗告終。 第8集團軍對北非最后胜利所作的貢獻是巨大的。它把隆美爾和他的軍隊赶出埃及、昔蘭尼加、的黎波里,然后協同第1集團軍將他們全殲在突尼斯。從阿拉曼到突尼斯相距大約2000英里,第8集團軍卻在3個月內拿下的黎波里,6個月內拿下突尼斯,創下了光輝的業績。 6月初,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蒙哥馬利的紀念冊上題詞: “敵軍在突尼斯全軍覆沒,最后投降總數達24.8万人。這標志著阿拉曼戰役以及進軍西北非這個偉大業績的胜利結束。祝你們在以往的成就和新的努力的基礎上,取得更加輝煌的胜利。 溫斯頓·丘吉爾 1943年6月3日于阿爾及爾” 正是:沙漠轉戰几千里,屢破敵關創奇跡。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