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四十七 論遺命密語示正臣 議承嗣忠言陳圣君




  張廷玉和方苞遵照皇上的密詔,一大早便赶往暢春園。他們剛來到那塊宮中禁地“窮廬”門前,就听康熙在里邊說:“是方苞和廷玉嗎?進來吧。”

  隨著皇上這句話,兩個小太監一言不發地打起了帘子。二人進屋叩見行禮之后,方苞先開言了:“皇上恕臣無禮。圣上不該起這么早,就是睡不著,躺著養養精神也好嘛。”

  康熙淡淡一笑:“對,這話有理。年輕的時候,朕把生死看得很開,自古人生誰無死呢?可這些時,朕還真有點怕死了。儿子們不孝,朕如果不多活几年,把后事安排好,怎么去見列祖列宗呢?”

  張廷玉知道,皇上對前天發生的事儿,气儿還沒消呢,忙說:“皇上,据臣的愚見,阿哥們出點差錯,甚至二阿哥久遭禁閉想出來活動一下,都是人之常情。要說他們想叛逆、要謀反,還不至于。皇上已經訓戒了他們,就請把這事放過了吧,不必再生气了。”

  康熙長歎一聲說:“唉!朕不是生气,而是無可奈何。前些時,四阿哥推心置腹地勸朕,把老大、老二、老十三都放出來,讓他們松動一下。朕也想,都是朕的骨肉嘛,老囚禁著也不是個事儿。可是,你們瞧這形勢,不放,他們還胡作非為呢,放了,可怎么得了。如今邊疆有事,他們一窩蜂地都請求帶兵出征。要放在二十年前,朕高興還來不及呢,現在可不敢輕易答應他們。朕不怕什么陳橋兵變,因為他們誰也沒這個本事。朕也不怕西蒙古的阿拉布坦,因為他不堪一擊。朕怕的是大禍起于蕭牆之內呀!”

  張廷玉听康熙說得痛心,想趁机岔開話題,便說:“皇上提到這件事,臣倒想,當初御駕西征時把西域的富八城分給土謝圖汗一半,真是廟算高明,圣慮深遠哪!”

  康熙微微一笑:“嘿嘿嘿嘿,土謝圖汗還是有忠心的嘛。他占著富八城的一半,阿拉布坦就不能為所欲為。唉,多虧了他呀,說起來他還是老十三的嫡親表兄弟呢。”

  方苞沉吟著說:“皇上,既然土謝圖汗王忠于朝廷,皇上何不把人情做大一點,索性赦免了十三爺呢?据臣所知,十三爺并無大錯呀。”

  康熙歎了口气說:“唉,方苞呀,你不知道老十三。他确實沒有什么錯,更沒有罪。這個孩子,忠心可嘉,爽直可愛,這是他的長處;可是,他爭強好胜,倔強膽大,又是致命的短處。朕圈禁他,是要磨一磨他的性子。他既然沒福承受皇位,那就得讓他學得穩健一些,成熟一些。不然的話,在朕的身后,他要是捅了馬蜂窩,誰能護得住他呢?”

  方苞听了這話,惊得眼都直了:“皇上,七年了,臣才明白,原來圈禁十三爺,不是懲罰,竟是為了保護他。圣心思謀之深,臣万万不能及。正如剛才圣上所說,土謝圖汗是十三爺的娘舅家,又与阿拉布坦不和睦。臣斗膽進言:釋放十三爺,讓他統兵西征,豈不甚好。”

  康熙放怀大笑:“哈哈哈哈,方苞啊,方苞,你果然是個書呆子。老十三和老十四這哥倆性情相仿,也都是治軍之才。可是朕思慮再三,正因為十三阿哥与土謝圖汗是甥舅至親,所以還是放老十四去帶兵更為穩妥些,你說呢?”

  方苞心有靈犀一點通,他明白了。在如今阿哥爭權、愈演愈烈之時派十三爺西征,假如他和外婆家聯起手來,里應外合,殺了進來,那京師又將是什么局面呢?哦,別看皇上對胤祥深信不疑,別看老爺子對十三爺疼愛之至,可是在皇位、君權這些大事上,皇上對誰都不放心啊!這難道就是人們常說的“帝王心術”嗎?皇上對自己的親生儿子,尚且如此小心防備,對我和張廷玉又該如何呢?他不敢想下去了,臉色也嚇得變白了。

  方苞的情緒變化,怎能瞞過精明過人的康熙呢?他陰沉著臉冷冷地說:“方苞、廷玉,今天如果不是在這個地方,不是對著你們倆,朕剛才的話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既然你們知道了,就不能再說出去。說了,對你們,對朕都沒有好處。朕今天召你們兩個來,本不是說這件事的,是想听听你們倆對皇子們的看法。這地方絕對机密,方圓半里之內沒有一個閒人。武丹守在門口,太監全是啞巴,而且是終生不許走出院門的。所以,無論你們今天說了什么,只有朕和你們倆知道,無論說了什么錯話,朕也決不降罪。朕要打一打遺詔的腹稿了。”

  張廷玉和方苞一听此言,“扑通”一下全跪下了。張廷玉淚流滿面地說:“請主上慎言。”方苞也說:“陛下剛過耳順之年,圣壽無期,且不可說這樣的話。”

  此刻的康熙卻顯得分外平靜:“起來,起來,坐下說話。朕只是說要打遺詔的腹稿,并沒有說要死嘛,你們何必如此呢。唉,你們都是飽學之士,想必知道,大凡君主帝王,無論是庸碌之輩,或者是英明圣君,都很忌諱這個死字。他們在清醒的時候絕對不想后事,可是死這一關又逃不過去。到了他死期臨近、昏迷不醒之時,才叫來儿孫,召來大臣、糊糊涂涂地指定個繼位之人。這种事儿,史書上還少嗎?”

  方苞和張廷玉默默點頭。皇上這話他們只能听,不敢接茬儿。康熙接著說:“朕既然決意不立太子,那就要在這個‘死’字上做文章。胤礽兩立兩廢,已經讓朕心力交瘁了。你們不要避諱,什么龍体康健,什么圣壽無疆,這些話,不過是讓朕听了心里高興罷了。朕心里很清楚,‘老病已至,無常漸近’,這才是實情。”

  盡管康熙皇上這話說得十分平靜,可是方苞和張廷玉听了,還是覺得頭昏目眩,心肝顫抖。他們終日守在皇上身邊能看不出來嗎?議事的時間稍微長一點,皇上就坐不穩了。剛才皇上說得一點不錯,老了,病了,要見無常了。可是,這話除了皇上自己說,誰敢這樣想呢?

  康熙似乎并不理會他二人的心情,自顧自地繼續往下說:“朕思謀已定,這遺詔要分兩層意思來寫。第一層,指定繼承皇位之人。這只要一句話就行了。可是,朕不想當一個糊涂皇帝,要把一生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全部昭示子孫,留作后世之訓。這是第二層,也是最重要的一層。要分門別類,逐一寫來,要趁著朕頭腦還清醒的時候慢慢寫出來。現在,咱們先說第一層皇位繼承人的事儿。朕想听听你們的高見呢。”

  張廷玉听了這話十分激動。他淚流滿面地說:“皇上如此推心置腹地垂詢臣子,為臣者豈敢不披肝瀝膽直言。臣以為,論學問,皇子之中以三阿哥和八阿哥最好。不過,三阿哥缺少治世之才,八阿哥又似乎待人太遷就了些。”

  康熙注視著方苞問:“嗯,方苞,你說呢?”

  方苞欠身回答:“陛下,若論學問,阿哥們都不能算差,但今日講的是選擇儲君,而不是品評學問。唐朝的玄宗皇帝,明代的嘉靖皇帝,學問都是极好的,可是卻把國家搞亂了。所以臣以為,八阿哥只不過是學了皇上的風度和儀表,卻沒有學到皇上的為君之道。三阿哥埋頭編書,更不必說。這兩位阿哥都不足取。”

  康熙點了點頭說:“嗯,這樣說很好嘛。朕要的就是你們的肺腑之言,要的就是你們毫無掩飾的忠正之言。說下去。”

  張廷玉說:“圣上剛才說,要啟用十四阿哥率兵西征,臣揣摩著,皇上似乎有意于十四爺。十四爺雖机敏干練,爽直敢為,這几年整兵籌餉也頗見功效。但他与八爺交往過密,而且過于大膽,不可不慮。”

  康熙一笑止住了他:“哎——廷玉呀,你心里想什么就說什么,揣摩朕的心思干什么呢?”

  “是。臣以為,若將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相比,兩人性情相仿,十三爺似乎更具忠心。但十三爺卻只是個將才,不是帥才。讓他管一個部,辦一件差,那是沒說的,是個好臣子。更大、更重的擔子,怕他挑不起來。”

  方苞接口說道:“對,廷玉說得是。除了上邊說過的几位阿哥,臣以為四阿哥倒是值得看重。他為人誠孝,這些年辦差最多,且事無巨細,都十分認真。尤其是他自強自立,性格堅如鐵石,從不攀附別人,更不結党拉派。但四阿哥過于認真,以致落了個刻薄之名。這也算是個毛病吧。”

  再往下,他們又議論了老九、老十、老五、老六等人。早膳時刻到了,康熙傳了御膳,讓兩位臣子和他一齊坐下,邊吃邊談。康熙興致很濃,他笑著說:“咱們說了這么長時間,還是一句話,各有長處,也各有不足。你們說,朕這花團錦簇的江山,究竟要交給誰呢?”

  張廷玉這會儿膽大了,脫口而出:“皇上,臣以為四爺和十四爺最好。”

  康熙一怔:“哦?這哥倆是一母同胞,竟都有這福分。那么,老八真的不行嗎?”

  方苞略一思忖說:“陛下,臣适才已經說過,八爺的學問、風度都沒說的,連外國使臣都夸他有帝王之相。可是,如今天下升平日久,人人只思安樂。武將怕死,文官貪財,朝中積弊很多,亟待整飭。八爺似乎難當此任。”

  張廷玉听到這里連忙接口:“對!方苞之言很有道理。臣也以為,繼承皇位之人,一定要精明強干,能矯正時弊。這個人,一要洞察吏治民情,二要剛毅不拔。這樣,才能克難攻堅,使天朝永立于不敗之地。八阿哥沒有這樣的才干。”

  康熙似乎是被他們的話震動了。他放下筷子,急促地在屋里走來走去。忽然,他仰天長歎一聲:“唉——你們說得對,說得好啊!多難興邦,朕要個只會坐享現成的繼位之人有什么用呢?朕已經過于寬厚了,老八比朕還寬厚;朕對下邊已經過于放縱了,他比朕還放縱,大臣們稱朕是‘老佛爺’,可有更多的人叫老八‘八佛爺’。讓他來繼承江山,再過几十年,大清不就完了嗎?有人說,朕是一位太平天子,這話說得混賬透頂。朕這一生經歷了多少磨難,朕這太平江山是一刀、一槍、一滴血、一行淚苦苦掙來的!好儿不靠父母,自己的功名自己掙。得來的太容易了,也就不懂得珍惜了。所以,朕听從你們的勸告,決意不立老八!”

  方苞激動地說:“万歲圣明。臣思之再三,這儲君只在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兩人之中。”

  康熙狡黠地一笑:“哦,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他們倆再好,只能有一個皇上。你說,哪個更好呢?”

  說了大半天,這可到了節骨眼上了。張廷玉和方苞都覺得,今儿個自己說得太多、也大直了。可是事到如今,回避是決不可能了。方苞到底是老辣一些,他略一沉思,便直率地說:“皇上,四阿哥和十四阿哥哪個更好,臣平日從沒有想過,也不敢去想。所以皇上突然問起,臣難以判定。論起為臣之道,臣和廷玉今日的話都是越軌之舉。這件事,唯有皇上乾綱獨斷才能定奪。但臣以布衣之身,受到皇上如此信托,又不能不放膽直言。若皇上已經內定,也就罷了,若陛下尚在猶豫,臣有一法可供圣酌。”

  康熙的目光咄咄逼人:“什么辦法,說下去!”

  方苞擲地有聲、一字一板地說:“是。看皇孫。有一個好皇孫,至少可保大清三代太平江山!”

  康熙眼中一亮,眉頭舒展了。當年在熱河獵狼時,小弘歷那清脆的嗓音,得体的話語,聰明過人卻又少年持重的嬌憨之气,閃現在康熙的面前。多日、多年疑而不決之事,被方苞一語道破。康熙覺得精神振奮,心情舒暢,不覺仰天大笑:“哈哈哈哈……朕得到了,朕決心定了!方苞啊方苞,你這句話說得好,抵得上万兩黃金。”

  康熙得到了什么,他下決心要選哪位皇子,方苞和張廷玉都是聰明過人的。馬上就猜出來了。可是,康熙不明說,他倆當然不敢再說、再問。今天,能做到讓皇上這么高興,能定下這樁大事,這兩人也總算是對得起皇上的信任了。

  康熙卻沒容他們倆松口气。他快步來到方苞面前,神色嚴峻地說:“方苞,從今日起你不必在上書房辦差了,也不要再回你的府邸。這暢春園是宮中禁地,你自然不能住在這里。朕叫人為你安排一下,就在園子附近,另賜你一座宅子。你每天都要待在這窮廬里。朕有空時,來向你口述遺詔,你代朕記錄、潤色。朕不來呢,你就安心在這儿讀書。瞧見了嗎?這里的藏書多著呢,而且全是珍版秘笈。不過,你要小心,不可与外官交結。如果你出了一點差錯,透出一點口風,朕可就難以維護你了。”

  方苞听得心惊肉跳:“万歲,臣、臣只怕才力不足;難當此任。”

  康熙看也不看方苞,又走到張廷玉面前:“廷玉,你的擔子更重。從今天起,方苞寫出來的遺詔草稿,要由你來歸檔保管。稍有差錯,禍滅九族,你明白嗎?”

  倆人扑通一下全跪下了:“圣上放心。臣等以合族性命擔保,決不負皇上千斤重托。”

  康熙嚴厲地說:“不!這不是千斤擔子、万斤擔子。這事關系著大清的江山社稷,關系著朕的一生令名。你們要掂出這個分量來。也要想到,從今以后,你們自己也和朕一樣,處在至危至難之中了。朕當然要設法保護你們,不得已時,恐怕還要采用一些非常措施,你們要心中有數。從今天起,你們倆都有隨時向朕密奏之權。好了,朕要去前邊接見大臣們了。你們倆留下來再商議一下,怎么辦這件差使。”

  二人同聲回答:“是,臣等遵旨。”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