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1636—1799) 明 1636年崇禎9年 丙子 石濤生。 清 1645年順治2年 乙酉 五月,南都破。石濤父朱亨嘉起事,旋被殺,石濤為內官以逃命。 1646年順治3年 丙戌 石濤約于此時為僧,住泉州數年。 1650年順治7年 庚寅 石濤与師兄喝濤云游東下,至廬山。 1651年順治8年 辛卯 石濤至常熟,見錢益謙。 1655年順治12年 乙未 石濤云游黃山。 1657年順治14年 丁酉 石濤在嘉興,丁元公為其寫小象,僧服無發。 1661年順治18年 辛丑 石濤在江宁。過天龍書院,作山水軸。 1662年康熙元年 壬寅 石濤在江宁一枝閣。此時拜旅庵為師。 1666年康熙5年 丙午 石濤在宣城。 1679年康熙18年 己未 石濤隱居宣城約15年。康熙12年,曾有署“客廣陵之靜慧寺”畫幅,疑似曾去揚州。 1680年康熙19年 庚申 石濤与喝濤定居南京一枝寺,6年不复他出。 1684年康熙23年 甲子 康熙南巡,石濤在長干見駕。 1686年康熙25年 丙寅 李鱔出生于興化。 汪士慎出生于皖歙縣黃山腳下之富溪村。 1687年康熙26年 丁卯 石濤至揚州,參与秘園詩會。寓大樹(堂)下。 金農出生于浙江錢塘。 黃慎以端午生于福建宁化蛟湖。 1688年康熙27年 戊辰 高翔生于揚州府甘泉縣。 1689年康熙28年 己巳 石濤于平山堂再見康熙。同年,應友人之約,北上京師。 1692年康熙31年 壬申 石濤在京3年,寓慈源寺、海潮閣、大悲院及友好寓中。曾過津門。本年南歸,定居揚州。 1693年康熙32年 癸酉 鄭板橋10月25日生于興化。 1695年康熙34年 乙亥 李方膺生于通州。 1698年康熙37年 戊寅 石濤之大滌堂建成。本年有作品即署作于此堂。 1700年康熙39年 庚辰 黃慎父客死湖南。 1702年康熙41年 壬午 黃慎別母离家,從師學畫。 1705年康熙44年 乙酉 石濤于端午作《重午即景圖》,題句中說明“見享太平年七十”。 1706年康熙45年 丙戌 金農于蕭山拜見毛西河。是年冬,与丁敬訂交。 鄭板橋繼母郝氏卒。 1707年康熙46年 丁亥 石濤于是年7月病腕,以后不再有作品出現。逝世當在7月以后,葬蜀岡南麓。 金農赴吳,拜何焯為師,讀書二年。 1709年康熙48年 己丑 鄭板橋讀書于真州之毛家橋。 1711年康熙50年 辛卯 李鱔中舉。 1712年康熙51年壬辰 黃慎娶妻張氏。 1713年康熙52年 癸己 李鱔9月獻詩口外,為康熙賞識,入南書房行走。 1714年康熙53年 甲午 李鱔供奉內廷,以詩畫名動公卿。 金農与厲鶚訂交。 1715年康熙54年 乙未 鄭板橋迎娶徐氏。 1718年康熙57年戊戌 李鱔9月前“乞歸,給假歸里”,离開宮廷。 鄭板橋在真州之江村設塾授徒。 1719年康熙58年 已亥 黃慎出游建宁、贛州、南昌、廣東、南京等地賣畫。 1720年康熙59年 庚子 金農至揚州,与陳撰、厲鶚相聚,常出入程夢星之“篠園”。 1722年康熙61年 壬寅 鄭板橋父立庵先生卒。 1723年雍正元年癸卯 金農往山東蓬萊,次年入京,又次年南下入娘子關,過太原、臨汾,于澤州午亭山村陳幼安家作客3年。 1724年雍正2年 甲辰 黃慎至揚州賣畫。次年移居平山下李氏三山草廬。 鄭板橋出游江西等地。 1725年雍正3年 乙己 鄭板橋、李鱔、黃慎同寓揚州之天宁寺。 鄭板橋出游北京。 1727年雍正5年 丁未 黃慎回宁化接母、弟來揚州供養。往瑞金時,晤上官周。 鄭板橋客于通州。 1729年雍正7年 己酉 黃慎游邵伯艾陵湖,与邊壽民、李鱔等合作作畫。 鄭板橋完成《道情十首》初稿。 1730年雍正8年 庚戌 李鱔被召回宮廷,題畫有“梵王家异帝王家”之句。 黃慎重游金陵。 李方膺為朝廷破格試用,以生員任樂安知縣。因救災放賑被劾。 1731年雍正9年 辛亥 鄭板橋妻徐氏病歿。 1732年雍正10年 壬子 鄭板橋赴南京鄉試,中舉。 李方膺調任蘭山知縣。因抵制上峰盲目開荒入獄,蒙冤3年。 1733年雍正11年 癸丑 汪士慎于馬氏兄弟之小玲瓏山館作《竹石圖》。是時,汪已參加“邗江吟社”,与金農、高翔等唱和。 汪士慎游吳、越。 金農《冬心先生集》《冬心齋硯銘》開雕于廣陵般若庵。 羅聘生于揚州樊家園舊宅。 1734年雍正12年 甲寅 李鱔二次离開宮廷,臨行題句取与宮廷畫派決裂態度。 1735年雍正13年 乙卯 金農由江西返揚州。是年浙江歸安知縣裘魯青荐金農應博學鴻詞試。 黃慎奉母回里,次年抵閩。 鄭板橋讀書鎮江之焦山。 1736年乾隆元年 丙辰 汪士慎作《粉梅圖》。 金農赴京應試。報罷南歸,逗留于曲阜。年底返揚,复返杭。 是年起,金農開始賣字畫。 黃慎輾轉于閩地賣畫。 鄭板橋赴北京,中進士。 李方膺冤獄昭雪,面覲乾隆。敕任安徽滁縣令,因母病不就。 1737年乾隆2年 丁己 3月后,李鱔任山東臨淄縣令。 高翔50初度,馬氏兄弟与汪士慎等均有詩賀。 1739年乾隆4年 己未 汪士慎游越歸來,仍堅持作畫。 1740年乾隆5年 庚申 李鱔罷滕縣縣令,縣志稱他“為政清簡,士民怀之”。 1741年乾隆6年 辛酉 李鱔寓歷下,先后一年有余。 鄭板橋入京,結交慎親王。 1742年乾隆7年 壬戌 李鱔輾轉歷下,滕縣等地。 高翔在小玲瓏山館誦怀人詩120首。 鄭板橋為范縣縣令。 1743年乾隆8年 癸亥 汪士慎、高翔合作《梅花帳》巨制。 1744年乾隆9年 甲子 李鱔是年底,返回興化。 高翔作《彈指閣》圖。 汪士慎在揚州城邊買茅屋,作《移居圖》,金農等有詩祝賀。 1745年乾隆10年 乙丑 李鱔至揚州賣畫,寓小東門內西雷壇。此后若干年,往返揚州興化間。 王慎母去世。 1746年乾隆11年 丙寅 金農在杭州度過60壽辰。是年冬,寓揚州。 鄭板橋自范縣調濰縣,是年山東大饑。 1747年乾隆12年 丁卯 鄭板橋隨高斌放賑,并在濟南試院參加鄉試評選。 1748年乾隆13年 戊辰 金農徙杭州城南妹婿之“何氏書屋”,种竹百竿。 高翔在留云館為焦五斗畫梅。 乾隆東巡,鄭板橋被任命為書畫史,住泰山頂40余日。 李方膺為安徽潛縣令,后調合肥縣令,复因賑濟被誣而辭官。 1749年乾隆14年 己巳 李方膺寄居南京項氏花園,題畫室名“借園”,往來揚州。 1750年乾隆15年 庚午 金農重至揚州,客謝司空宅(天宁寺)。 1751年乾隆16年 辛未 黃慎又至揚州,先后住楊倬云刻竹齋和楊開鼎雙松堂。 1752年乾隆17年 壬申 汪士慎左目失明,成為全盲。盲后能作狂草,急走告金農。是年或稍后,馬曰琯為汪《巢林集》刻板。 1753年乾隆18年 癸酉 高翔卒于揚州住地五岳草堂,享年66歲。 是年春,鄭板橋以忤大吏罷官。 羅聘与方婉儀結婚。方能詩,擅畫梅。 1754年乾隆19年 甲戌 鄭板橋于春日游杭州、湖州、會稽。 李方膺因噎疾卒于南通,享年60歲。按遺囑,袁枚為撰墓志銘。 1755年乾隆20年 乙亥 李鱔定居揚州之竹西僧舍。 金農等人參与盧雅雨紅橋修禊,相与唱和。 黃慎游如皋。 1756年乾隆21年 丙子 金農寓揚州西方寺。 1770年乾隆35年 庚寅 約于是年,黃慎卒于宁化家中。兩年后,葬于宁化北郊茶園背。 1771年乾隆36年 辛卯 羅聘攜《鬼趣圖》赴北京,住万明寺。 1773年乾隆38年 癸巳 羅聘在天津小住,整理冬心先生詩集。同年過泰安,三登泰山。 1777年乾隆42年 丁酉 羅聘游江西。 1779年乾隆44年 己亥 羅聘兩次赴京。5月19日,其妻方婉儀病逝。次年,羅返鄉。 1781年乾隆46年 辛丑 羅聘賣畫金陵,与袁枚、吳先之等往還。 1789年乾隆54年 己酉 羅聘應聘,任“瓜洲育嬰堂”董事。 1790年乾隆55年 庚戌 羅聘攜幼子第三次到北京,滯留8年之久。 1798年嘉慶3年 戊午 羅聘得老友資助,由長子允紹赴京接其返鄉。 1799年嘉慶4年 己未 羅聘逝于舊宅“朱草詩林”,享年66歲。11月12日,歸葬甘泉西鄉小胡家厂,出殯時執紼者數千人。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