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明熹宗天啟年間,一個七夕的傍晚,杭州名士沈逢吉,迎著涼爽的晚風,信步走出錢塘門,漫步到西子湖畔。 初秋的西湖,清雅而宁靜,薄暮四寵,遠山近水宛如夢幻一般柔和朦朧。這時,游蕩在湖面上的無數畫肪已點起各色彩燈,綿軟悠揚的絲竹聲隱隱傳出,營造出一种溫馨誘人的气氛。舉目遠眺,只見前面橋頭有一家酒樓,酒帘飄舞,燈火融融;沈逢吉頓時酒興大發,快步向前,登上酒樓,撿了個臨窗的座位,面對著光線漸暗的西湖,獨酌獨飲。 約摸半個時辰后,沈逢吉略帶醉意地走出酒樓,慢慢地繞湖而行,清涼如水的湖風吹在發熱的面龐上,感覺特別舒暢。一路上柳條依依,秋虫卿卿,輕輕撫慰著沈逢吉寂寥的心境,他原本是一個有志有才之士,無奈遇上奸佞當道的世態,使他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只好終日寄情于山水酒色之間,內心深處卻總隱藏著一份落寞之感。走著走著,感覺得有些疲倦,順勢坐在路旁的一塊堤石上休息,此處正近荷塘,殘荷飄香,熏得人欲昏欲醉。 坐了一會儿,突然覺得十分口渴,四下打量,發現不遠處有几間樓閣,正亮著燈,于是起身朝前走去。來到跟前,見是一座別致的小院,矮矮的院牆圍著,里面的一棟小樓和三兩個亭台能看得一清二楚。朱漆的院門正敞著,沈逢吉喊了兩聲,無人回應,他便索性踉踉蹌蹌自己進去了,小院內花木扶疏,宁靜优雅,迎面小樓門廳的大門也大開著,正牆上設一神龕,兩旁燃著一對蜡燭。見此情景,醉意朦朧的沈逢吉只以為這是一所寺院,也就毫無顧忌地走進屋里。穿過門廳,后面是一間雅洁的書房,壁上挂著几幅清秀的字畫,窗下置有書案,書案上紙筆硯墨一應俱全,沈逢吉正惊歎寺院院中竟有這般雅室,忽見書案上擱著半杯茶水,上前一試,尚有余溫,口渴已极的他不等細想,端起茶杯,一飲而盡,只覺清苦微甘,煞是解渴。放下茶杯,又發覺案頭正攤著一幀素箋,上面寫著几行娟秀的字跡;捧來細讀,原來是兩闋“憶江南”詞: 七月六,瓜果設庭中,乞巧穿針儿女技,在天在地誓深宮,銀漢自空空。 七月七,駕鵲拆离衰,盡管綢繆今夜里,情魔難障太陽紅,分手各西東。 看箋上墨跡新凝,內容又是寫今晚七夕之感,想必是剛剛寫成;再琢磨這筆跡,纖秀清麗,分明是女子的手筆。難道這里不是寺院,而是閨房?沈逢吉暗自疑惑。心里想著這兩闋情純意濃的詞,他又不禁技痒,忍不住也以七夕為題,拿過紙筆,寫下一闋“多麗詞”: 自古來歡娛磨折相纏,歎雙星恩情過篤,謫居兩地情牽。對朱顏暗惊月冷,白素手頓失珠圓,錦帳長空,鴛幃慣冷,世人還說巧姻緣。花開花謝,尚多時刻,羞見并頭蓮,愿義仲寅賓挽月,寬我流連。恨當前鵲儿誤報,銀河隔斷堪怜,喜相逢前程似后,悲离別后會如前,鐵來歸耕,金梭續織,耐心再到早秋天。一年年良宵一度,歷億万千年,轉胜過紅塵夫婦數十年。 寫完后,沈逢吉心中覺得吐出一口長气般地舒暢,想了想,他又提筆在箋后注上一句戲言:“秋河作此,准算茶金。”秋河是沈逢吉的字,他擅自在人家屋中飲了半杯茶,想用這闋詞來作抵償呢! 正准備离開時,忽听得院中響起一陣細聲軟語,接著又是環佩叮噹由遠而近,朝書房而來。沈逢吉還沒來得及想出對策,兩位艷妝女子已走進門來,看裝束似是一主一婢,兩位女子猛地見到了沈逢吉。惊得花顏失色,那婢女還算膽大,沖上前指著沈逢吉喝道:“那來的竊賊,竟如此猖狂!”并轉身對另一位說:“小姐快來,看丟了什么東西!” 沈逢吉見對方誤會了自己,連忙辯解道:“夜暮迷途,誤入貴宅,酒渴求飲,實非竊賊!”那婢女哪里肯信,仍對他怒目以視,倒是那位小姐已緩和了神情,似乎對沈逢吉半信半疑。沈逢吉忽然想到了一個證据,忙拿起桌上那幀自己題下的詞箋,畢恭畢敬地對小姐說:“小姐不信的話,可看這詞箋,乃是小生剛才拜讀了大作,心生同感,信筆寫下充茶資的!” 那小姐見他气度不凡.談吐文雅,也覺得不象“梁上君子”之類,便接過詞箋細細讀了。讀著讀著,唇邊綻開了笑容,惊喜地說:“公子莫不是姓沈吧?”沈逢吉吃了一惊,自己并沒在詞箋上留姓,卻為何她能一語道破?就問道:“小姐何以知道?” 小姐神秘地笑道:“相逢何必曾相識也。”并不急著解釋,只命侍婢沏茶為沈公子醒酒。待婢女進了廚房,屋內只剩下他們兩人相對而坐,她才慢條斯禮地揭開了謎底:“妾曾在孤山放鶴亭壁間見有詩句,讀了感動不已,便深深記在心中;那詩句落款為秋河沈某,今見詞箋上字跡相同,又有秋河之字樣,所以猜想公子必是放鶴亭題詩的沈秋河了。” 沈逢吉憶起去年醉臨孤山,面對煙籠霧繞的西湖,想到了自己的前程迷茫,感概万千,曾在放鶴亭題下了一首“感怀詩”和一首“自解詩”。這時,對坐的那位小姐已輕聲吟誦起那兩首小詩: 其一: 虛度韶華二十春,昂然七尺屈風塵; 不如死在西湖里,贏得青山葬我身。 其二: 桃李繞池告遇春,歲寒松柏出風塵; 忍將一掬西湖水,斷進經天緯地身。 小姐吟詩時的神情十分專注,沈逢吉默默地在一旁打量著她,這才把她的模樣看清楚。只見她細眉秀目,玉鼻挺直,緊抵著嘴唇,渾身露出一种圣洁高貴的气質,似乎是一名門千金,卻為何孤身住在這僻靜的小院中?真令人費解。 回味完詩句后,小姐緩緩回過神來,幽幽地對沈逢吉說:“當時我初來西湖,心身俱疲。見到公子的詩,感触良深,仿佛一股豪气蕩入胸口,使我有了重生的力量。所以對詩的映象极深。” 沈逢吉听她如此夸贊自己的詩,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謙虛了几句,又把她的“憶江南”詞贊賞了一番。 這時侍婢已捧了茶出來,小姐又說:“值此良宵,遇此佳賓,豈能無美酒助興!”然后又命侍婢會備酒。沈逢吉覺得不便太打攪人家,便客气道:“宿醉未醒,不堪再飲,初次相逢,何敢造次。”接著又探問道:“敢問小姐芳名?不知是否本地人氏?” 那小姐似乎不愿多說自己的事,只是淡淡地回答:“妾姓柳名自華,乃金陵人氏,偶至西湖小住,來去匆匆也。”沈逢吉接口道:“萍水相逢,可算有緣。” 侍婢很快就擺上了酒菜,柳小姐盛情相邀,沈逢吉難以推辭,于是兩人對坐桌前,暢飲起來。酒酣時,沈逢吉念叨著柳自華的名字,巧妙地作一首詩相贈: 腹有詩書气自華,為償渴想到卿家; 問卿姓甚卿言柳,儂笑卿身是柳花。 柳自華甚覺有趣,也把對方的字——秋河巧作安插,依韻回和了詩一首: 薄命誰怜柳自華,秋河今夕照奴家; 勸君莫作楊花看,奴笑君身是菊花。 一往一來,情趣盎然,舉杯頻頻,笑語連連,直喝到天露曙光,兩人才盡興道別。 回家后,沈逢吉帶醉酣睡了一晝一夜,第二天醒來,想起那夜的艷遇,心中挂牽不已,于是穿戴整齊,沿著湖堤,又找到了那座小院。走近一看,不料院門緊鎖,院內寥無人聲,不知佳人何去何從了。他心煩意亂地到附近人家打听,誰知沒人知道這小院中曾住過一位年輕姑娘,只說這是城中一富商的別墅,他很少來住,多半時間都空閒著。 那么那夜見到的柳自華到底是什么人物呢?沈逢吉百思不解,莫非是自己酒后一夢?莫非是七夕織女下凡?他終究找不到答案,只好悻悻而歸。 那柳自華究竟是人是神呢?原來她是金陵城中秦淮河畔的一位名妓。身落風塵,心卻保持著一份高洁,無奈命運不濟,只落得隨波逐流。金陵城繁華似錦,柳自華的門前也是人馬喧囂,然而她并不喜歡那种醉生夢死的生活,一心想找机會尋得解脫。這年夏天,一位杭州富商游玩青樓時迷上了柳自華,提出要帶她到杭州西湖畔金屋藏嬌。柳自華并不中意于那位富商,但對美麗的西湖向往已久,因此答應了那位富商,隨他來到杭州。富商把柳自華和一個侍婢安置在西湖畔的別墅中,自己卻又走南闖北忙做買賣去了。這段清寂的時光倒是成全了柳自華的心意,她攜帶侍婢,流連于西湖的秀水青山之間,十分愜意爽心;那夜偶遇才子沈逢吉,更讓她心蕩神移,興奮不已。誰知好景不久,第二天,富商從外地經商回來,說是已征得家中夫人的同意,要把柳自華以偏妾的身份接到府中同住。陶醉于西湖風景韻致的柳自華哪里想進那個門庭森嚴的家府,可既在人檐下生活,又怎么由得她作主。 于是,那座西湖畔的小院又空了出來,而一段純情無聲地遺落在那里。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