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西安城南小雁塔附近有個武家坡,上有一孔破舊的窯洞,洞沿上題有“古寒窯”三個字,相傳當年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載,等待丈夫薛平貴歸來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此。窗前還建有一座祠廟,廟內供奉著王寶釧与薛平貴的塑像,祠柱上題著一副對聯: 十八年古井無波,為從來烈婦貞媛,別開生面; 千余歲寒窯向日,看此處曲江流水,想見冰心。 王寶釧本是唐懿宗時期朝中宰相王允的女儿。王允沒有儿子,只有三位如花似玉的干金承歡膝下:長女名寶金,許配兵部侍郎蘇龍為妻;次女寶銀,也已嫁給了九門提督魏虎;三女儿便是寶釧,三姐妹中她才貌最為出眾,既然兩個姐姐都婚配得門當戶對,父母當然也想為待字閨中的小女儿找一位乘龍快婿。 三小姐寶釧似乎比父母更挑剔,許多前來提親的豪門貴族公子都被她堅定地回絕了,別人都以為是相府千金心高气傲。實際上寶釧心中自有一套擇夫標准,她一不慕權貴,二不貪虛名,一心只求嫁個有才有德的如意郎。無奈那些豪門之后,不是花花公子,就是酒囊飯袋,怎么能讓她看上眼呢? 當時長安城南一帶,山環水繞,風光秀麗,每到春暖草綠,柳暗花明的時候,京城長安里的皇族顯貴、文人雅士、貧民百姓,都喜歡到這里賞花游春。這年春天,王寶釧也帶著几個丫環來南郊踏青,不料遇上一伙不明來歷的風流公子追隨糾纏,討厭卻又擺脫不了。這時,旁邊一位衣著陳舊的年輕書生看不過去,果敢上前攔阻這伙人的無禮之行。這伙錦衣公子根本不把這書生放在眼里,七手八腳地推搡著他,還罵道:“哪來的野小子,在這里管起爺們來了!”書生毫不畏懼,回敬道:“路見不平有人鏟,光天化日之下調戲良家婦女,豈有此禮?”錦衣公子們當然來气,心想你這小子怕是吃了豹子膽,于是一擁而上,對那書生拳腳相加。 王寶釧在一旁為這位仗義書生正擔心,不想那書生只略擺架式,輕輕一格,便把那伙中看不中用的錦衣公子撞得七倒八歪,心知不是書生的對手,相扶著罵罵咧咧走開了。 寶釧暗自佩服著書生的功夫和膽略,見那群風流公子走開,連忙上前作禮感謝。書生略有些靦腆,連聲說:“理當如此,小姐不必多禮!” 書生愈是客气,王寶釧就愈是欣賞他,口中稱謝不已,一來二往,兩人便熟絡起來。這書生只道自己叫薛平貴,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只剩下自己一人,至于詳細家世卻不肯相告。在王寶釧看來,這書生不只是武功高強,而且知書達禮,頗具文采,雖然衣著寒酸,卻掩不住气宇軒昂,不由心生愛慕。于是兩人結伴游賞,一路鳥語花香,春气襲人,一种溫馨的感覺回蕩在兩人中間。薛平貴知道了眼前的小姐乃是相國千金,不但容貌姣美,言談舉止又那么嫻雅而不矯揉、端庄而不傲漫,确實讓他著迷,但又自愧太不般配。 不知不覺,兩人一同度過了一個下午,言語十分投緣,彼此從對方的眼神中都能讀出几分愛慕,因為丫鬟相隨,也不便更深地說些什么,日暮分手時,兩人眼光中充滿眷戀与不舍。 回到家中,王寶釧不敢向父母稟明春游遇良人的事,她知道父母不會答應把她許配給一個毫無功名的落魄書生,只好暗飲相思,愁悵度日。不久,老父又摧促三女儿赶快訂下婚事,以免成了老姑娘。王寶釧靈机一動,提出了以拋擲繡球來決定終身大事的辦法。寶釧想,自己拋球征婚的消息一傳出,有情郎薛平貴一定會赶來參加,到時繡球落哪方就全憑自己決定了。而王父眼看著執拗任性的三女儿年齡漸大,婚事卻總是訂不下來,心中甚為著急,既然她自己提出拋繡球的,此法古已有例,再說公子王孫爭相簇擁在自家門前也是件風光的事,于是就應允了。只是暗中決定,到那天院門要把緊,只放些有身份的公子進來,這拋球的規矩可是“中雞嫁雞,中狗嫁狗”的,可不能讓那些貧賤小子撿了便宜。 于是王家院里搭起了高高的彩樓,訂了個黃道吉日由三小姐拋擲繡球擇婿。王宰相遍邀了京城的貴胄子弟前來參加。消息傳出后,遠遠近近有身份的名家公子都爭相赶到王家,因為大家早就風聞了王家三小姐的才貌,又貴為相國千金,繡球若能有幸打中自己的頭,那豈不是喜從天降?所以誰都想來碰碰運气。 王家的院門果然把持甚嚴,不是有頭有臉的人決不許進。那么無錢無位的薛平貴豈不是進不來了?不用著急,聰明的寶釧早有安排,她早已讓上次同去春游、見過薛公子面的貼身丫環到院外悄悄尋找薛平貴,讓她帶薛平貴從側門進院。 吉時已到,一陣鑼鼓炮仗響過之后,彩樓上的垂帘輕輕撩起,一群待女簇擁著一個如花似玉、衣著艷麗的小姐露出面來,小姐手上托著一個五彩繡球。樓下院中披紅戴紫的公子哥儿們轟動起來,都伸長了脖子,期待著天賜良緣降落到自己頭上。上面王寶釧粉面含笑,似乎胸有成竹,玉腕翻處,繡球已翩翩落下,不偏不倚,正打在院中一角的布衣公子薛平貴頭上,正如后來戲曲里所唱的“王孫公子千千万,彩球單打薛平郎。” 王允仔細一看,繡球拋中的女婿竟是一個衣著寒酸的落拓少年,當即心中生怒,立下了悔婚的決心。回到屋里后,王允對剛下彩樓的寶釧堅決地說:“為父不同意這樁婚事!此事擇日再議。”原本心中喜滋滋的寶釧,一听父親的話,猛地吃了一惊,很快她就明白了父親一定是見了薛平貴的貧賤,而不惜違約悔婚的。此時寶釧心中主意已定,她決意不再憑父親任意擺弄自己的終身大事,就接口据理力爭道:“既是拋球定婚事,那便中雞嫁雞,中狗嫁狗”父親怎能置信義而不顧,出爾反爾呢?” 父女倆一番唇槍舌戰,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后王寶釧執意嫁給了心上情郎薛平貴,王允一怒之下与她斷絕了父女關系。成了薛平貴的妻子,就要跟著薛平貴走,這時薛平貴了無栖身之所,平時就在親戚朋友家,東一日,西一宿地借住,如今添了妻子,總得有個自己的窩,于是兩人搬進了武家坡上的一處舊窯洞。在寒窯中,夫妻倆男樵女織,過著清苦的日子,幸而夫妻間互敬互愛,相依為命,苦日子也過得頗有滋味。雖然王寶釧的父親与她斷絕了關系,而相距不遠的老母卻無法割舍這個惹人怜愛的小女儿,不時派人來探望他們,送些錢物,使他們的生活得以維持下來。 咸通九年,桂州邊區戌卒發生了叛亂,聚眾為匪,攻占了邊防重鎮,并向北逼進。朝廷派康承訓率軍討伐,為了增強兵力,還令沙陀部隊隨軍助戰。 沙陀原本是大唐西北邊區的一支游牧部落,因与吐蕃交戰失敗,酋長就率殘部歸附唐朝,唐廷把他們安置在定襄一帶。接到調遣令,沙陀部隊先赶往長安待命,隨時准備奔赴桂州。文武兼備的薛平貴看准了机會,認定自己建功立業的時候已到,于是在大軍云集長安之時,薛平貴參加了沙陀的部隊。 王寶釧是多么不愿意自己的丈夫离開,但薛郎是有才有識的偉男儿,總不能与自己終身相守寒窯,她擦掉淚水,為薛郎收拾行裝,揮手送他出征。 在沙陀部隊中,薛平貴憑著自己出色的武藝和才學,漸漸受到酋長朱邪赤心的重視,當部隊轉戰湘江、淮泗一帶時,薛平貴成為了沙陀部隊与唐軍之間的連絡人物。終于剿平了叛亂,唐軍班師回朝,沙陀部隊因在戰爭中居功最大,唐廷賜朱邪赤心姓李名國昌并授為大同節度使。薛平貴沒有來得及回長安探望久別的妻子,就隨軍駐進了大同。 為了今后的幸福。薛平貴在大同努力爭取立功晉升的机會,無奈戰爭平息,這种机會是很難遇上的。一次,薛平貴隨朱邪赤心一家到郊外狩獵,行到山崖時,朱邪赤心的女儿春花公主的坐騎突然受惊失控,揚蹄飛奔,眼看就要墜下懸崖。緊隨其后的薛平貴,飛奔向前,伸臂竭力攔住了公主的馬匹。兩匹馬行到山坡上,薛平貴下馬扶起受惊的春花公主,正值情竇初開的小公主,見救她的人是一位年輕英俊的漢族勇士,不由地心旌搖晃,憧憬如泉,就勢倒在一薛平貴怀里。 從那天起,春花公主就如痴如醉地愛上了薛平貴,沙陀少女不象漢族姑娘那般靦腆羞澀,春花公主又依仗著自己的美麗和地位,向薛平貴頻頻發動進攻,象一團火焰一樣猛烤著薛平貴。薛平貴心里一直挂牽著長安寒窯中苦等自己的妻子王寶釧,他不愿意背叛她誠摯的愛心;可是自己在沙陀部隊里一直默默無聞,若不抓住春花公主這個台階,以后怕是很難再有高升的机會,何況若是惹惱公主,自己還不知道能不能在這里呆下去。權衡再三,薛平貴成了沙陀酋長的“駙馬爺”,他在沙陀軍中的地位自然也就急驟地升高了。當然,他不會忘記結發之妻,曾多次趁唐廷專使前來大同慰勞之際,悄悄托使者為王寶釧帶去書信金帛,接濟伊人的生活,當然他沒告訴她自己在這里已另配佳偶。而寒窯中的王寶釧始終矢志不移,紡紗度日,一心一意籌待著良人衣錦榮歸。 一年又一年地過去了,總也不見薛平貴歸家的身影,后來竟還斷了音信。是薛郎變心了嗎?不是,是政局在這時發生了急劇的動蕩。 沙陀酋長朱邪赤心的嗣子李克用屯兵蔚州,對朝庭頗為不滿,因而野心勃勃地四出擴充勢力、地盤,唐廷忍無可忍,出兵討伐沙陀軍,朱邪赤心与李克用父子率眾逃入陰山一帶的達靼人地區,薛平貴自然也追隨他們到了陰山。陰山与長安兩地遙遙,不通音訊,薛平貴心想不知何時才能与寶釧團聚。 就在這時,黃巢在山東冤句聚眾起義,大軍浩浩蕩蕩,由江西、浙江、福建至廣州,再經桂州至潭州,占領了兩湖廣大的地盤。唐僖宗乾符年間,因治國無道,天下扰攘不安,到了廣明年間,黃巢趁机率軍攻陷了東都洛陽,緊接著又突入潼關,直逼京師。長安情勢緊迫,大唐軍隊力不足用,朝廷只好派特使到陰山赦免李克用之罪,并賜以官爵,請他率軍人京援戰。 于是,李克用于中和二年率沙陀兵一万七千人南來,會合諸路勤王援軍,攻克了已被黃巢占領的長安,保住了大唐江山。 薛平貴隨軍來到長安,固沙陀軍戰功輝煌,李克用成了唐室功臣,薛平貴也水漲船高,被朝廷委以重職。功成名就的薛平貴只身步行來到武家坡的寒窯中,終于与分別達十八年之久的妻子王寶釧見面了。那情那景,已是用文字難以描述,總之,夫妻相見,直從正午嗚咽流淚到黃昏。 王寶釧終于走出了寒窯,被接入薛平貴府中。這時薛平貴已有了王寶釧与朱邪春花兩位妻子,兩個人不分大小,平起平座,相處得甚為和睦、經過了十八年的苦盼,王寶釧終于有了一個美滿的家庭。而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載的故事也被人們傳為美談,并搬上了戲曲舞台。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