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斯皮爾伯格仿佛擁有無窮的創造力,從《大白鯊》、《奪寶奇兵》、《ET》、《辛德勒的名單》到去年紅遍全球的《拯救大兵瑞恩》,持續不斷的成功令業內人士為之眩目。在電影創作這個英才輩出、達爾文法則盛行的殘酷行當里創造了一個現代神話。作為當今好萊塢最成功的導演和制片人,他的作品已經成為整整一代人流行文化的導向標。 當11歲的斯皮爾伯格用他父親那架8毫米貝爾霍維爾發條攝影机拍攝有關飛碟和二戰的短片時,斯皮爾伯格影片中的兩個主要題材(科幻和戰爭)就已經初現端倪了。在因學業不佳而被迫從加州大學退學后,由于猶太人的身份,他幸運地進入了好萊塢的一個獨特的創作團体,從而得以充分吸收傳統美國通俗藝術的精華。 已經有不少的論者指出,斯皮爾伯格的藝術想像力并無特殊之處,由于期望觀眾理解自己的作品,為了保險起見,他并不愿意去開辟新的思路。与盧卡斯、斯考塞斯等靠想像力推進故事情節的導演相比,斯皮爾伯格更喜歡順應觀眾,而不是与之對抗。 在其傳統藝術創作風格的另一面,則是斯皮爾伯格無比精湛的電影技術。對此,影評家稱之為天生的自然而然的“電影感覺”。也許斯皮爾伯格本人在電影創作方面的天資和獻身于電影事業的快樂遮掩了這一工作的复雜性,大多數觀眾對此体會不深。然而所有有幸与其共事的藝術家卻無不對此留下深刻的印象。斯皮爾伯格在生活中是一個平和的人,但在技術工作中卻是一位不留情面的監督者。 美國通俗藝術的魅力在于直截了當、通俗易懂以及為之服務的技術手段和經濟規模。斯皮爾伯格深諸此道,他爭取觀眾的技巧就是從好萊塢的“雜貨”中提取精華,吸取各家之長,并將寬銀幕、色彩和立体聲等手段重新加以利用,通過展示那些無關緊要的意念和感覺而賦予無聊的東西以生命。据說,斯皮爾伯格對皮諾曹极為著迷,因為木偶的神奇僅僅是由于它被賦予了生命,電影藝術的追求也是如此。 現在,斯皮爾伯格放下了手中的新片,專心等待奧斯卡獎的評獎結果。也許,當本書到達讀者手中時,斯蒂文·斯皮爾伯格正走在通向奧斯卡獎領獎台的紅地毯上,在閃光燈的眩目光芒之下閉目陶醉。斯皮爾伯格當然可以擁有這份自情,全世界的觀眾早已在《拯救大兵瑞恩》的電影票房中投下了自己的選票。 ------------------ 文學殿堂 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