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樊籠 好怀念剛來台灣時那些竹篱編成的圍牆。 那個時候,我們与所有的鄰居之間,都只隔了一道稀疏的竹篱,在院子里的一切活動,大家都能看得到孩子的粉紅衣裙,笑聲或者哭聲也都變得非常的親切熟悉。 可是、今天的我們,因為大家都如此,都要住在厚厚的磚牆里,都要在玻璃窗外加上了粗糙的鐵窗;所以,在城市里的居民,也不得不把自己緊緊地鎖在一個封閉的世界里面,“鄰居”已經跟著變成了一种冷硬的名詞,不再能給我們以任何与陽光、花香、孩子的笑聲有關聯的印象了。 不少的現代人就是這樣地把自己封鎖起來,無論是無可奈何或者心甘情愿,有形或無形的樊籠永遠存在在我們周遭。在生活里,人類還不斷地用各式各樣的條件來划分界限,條件相差得越多,那界限便畫得越深,無形的牆也筑得越厚。終于形成了一道不可跨越的鴻溝。 藝術家敏銳的心靈首先對這种現象起了反應,在很多現代繪畫与雕刻作品中,我們都可以感覺到這种人与樊籠之間的掙扎。 沙金(ZADKINE)在一九四三年作成一件題名為“女囚”的雕塑。女囚們的雙手伸出在堅硬冰冷的鐵檻之外,腳也正嘗試著邁出來;但是,這個雕像給人的最初的感覺,卻好像女囚的身体与鐵檻已經合而為一了。兩個女囚的面部表情各异,但是都充盈著一种對自由的渴望,只是,樊籠与赤裸的身体互相糾纏,暗示著這是一种自我的禁錮。 在沙金的作品里,我們還可以看到掙扎与渴望的痕跡,而在玻維赫里(PEVE-RELLI)的,“自閉的人”里,人与鐵檻完全溶合,在這張畫里,給人一种靜止,退縮的感覺,樊籠已經不是從身外加入,而是從身体內部向外筑成的了。 這張畫使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一個美麗安靜的愛爾蘭女孩,在夏日阿爾卑斯山仍有積雪的山谷里,向我說的那一段話: “你知道,我有時候真想把自己封閉起來,能夠离人多遠就多遠,能夠藏入多深就多深。不思不想,只求別人能夠把我忘記。” 但是,在平常的生活里,她是一個好像很能适應這個社會的女子,功課很好,能力很強,在大學里一面做助教,一面修數學博士的學分,除了稍嫌安靜之外,并沒有任何异常的現象。事實上也是,放眼我們周遭,很難看得出來哪些人是真正适合這個社會,而哪些人并不是。或者,我們可以說:所有的人都在努力使自己适應這個世界,努力扮演著社會分配給他的角色,有時候是自覺的,有時候卻是不自覺的。 在我們在周遭,有著無數的樊籠、無數的規則像森林一般豎立著,無數的界限像無數的門,人生永遠在等待与渴望之中,可是,開啟了一扇門之后,另外一扇門又呈現了出來。廖修平在他的版畫里,曾有過一段時間,反复表現“門”這一個主題,想必是有他的深意吧。 這個世界對廿世紀的人來說,似乎充滿了門与樊籠,藝術家因些也無法不反映出這一种苦悶。 吶喊·不安 再安靜的湖水,也有洶涌不安的時刻;再安靜的叢林,也有呼嘯怒吼的時刻。安靜而絕望的人類,在遇到外來的強烈刺激,或內心情緒達到飽和時,也會忍受不住而發出來自心深處的吶喊。 在孟克(MUNCH)的作品里,常常利用一些戰栗不安的線條,來加強畫面的不穩定与狂熱的气氛。在他那張“吶喊”里,這种線條特別強烈,身后跟隨著兩個魅影似的陌生人,在橋上夕照的光輝中,畫中的主角雙手高舉,不得不大聲呼叫起來。畫家將他安排在右下角,面對著他再無空隙,再無去路,而暮靄沉沉,他將何以自處? 在培根(BACON)的作品里,也總有一种不安的感覺,他的人像雖然是一种故意的安排,人臉總在動態之中,模糊不清,使人覺得畫面上的主角總是在向各個不同的方向窺視,不停的動,停不住的不安。 培根酷愛在黑色背景上刷下青灰色的鐵檻,在檻內的人張著嘴,似乎在發出無聲的吶喊。 叔本華在他的生存空虛說中這樣表示:“我們在生存,除了‘現在’漸漸消失外,再也沒有可供立腳的任何基礎;所以,生存的本質是以不斷的運動作為其形式。我們經常追求的‘安靜’,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的生存,像走下陡坡的人一樣,一停下來就非倒下不可,只有繼續前進,以維持不墜。它又像放在指頭上取得均衡的木棒一般,也如同運行不絕的游星,游星如停止運行,便立刻墜落在太空之中。——所以生存的形式是‘不安’。” 每次看到一些西方現代繪畫,我就常常很慶幸、我幸好是個東方人。 真的,在東方的思想体系里,“安靜”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覺,就算是在運轉的宇宙里,人類也應該可以為自己找到一個安靜的角落。我們中國的先哲給我們在這方面已經做了很多成功的試探,不是東方人是不容易領會其中精髓的。可惜的是,中國的現代畫家卻無法很成功地把這种安靜的感覺表達出來。 我們只好耐心地等待了。 孤獨 佛洛伊德認為:“我們內心的活動,常与出于想像的作品,有不謀而合之處”。也就是說,在本質上,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詩人和藝術家。在觀賞藝術作品時,能感動我們的,通常也就是早已埋藏在我們心中的那些感情,我們所觀賞的,并不是藝術家個人的作品,而是藝術家把我們內心的活動重新在畫面上安排出來,再等待我們去認同罷了。 其實,人心原是相通的,我們本來可以和人人坦誠相見,一起分享歡樂与悲哀,生活會容易得多。但是,這种理想并不容易達到,人類天性多疑,一般人都以透露私已的感情為恥,一旦失常透露了一點,也會馬上感到悔恨,會千方百計想法子去彌補。童年的天真逐漸被冷酷的人世所污染,赤子之心逐漸消失,日甚一日,終于使我們變成一個又一個孤獨的個体。 在德爾浮(DELVAUX)的畫中,便常有這种感覺出現,在他一九四二年畫成的油畫“美人魚的村落”里,描繪出一條長巷,八個面目相似.衣著相似的長發女郎,面對面坐在門前。陽光普照,遠處海灘上美人魚群正在戲水,近處這些女子卻安靜地端坐,雙眼空茫地向前瞪視,不向任何人顯展出友誼的表示。整張畫面雖然安排得很擁擠,但是中間的一條空巷卻因而有了一种极度的孤寂。 好几年前我也畫過一張題名為“晨愁”的油畫,整個畫面是一种灰藍与灰黑,只有中間人物透明的身影上有一塊晴朗的天空,天空下有一棵孤獨的樹。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處不敢向別人展示的園林,而對藝術家來說,這處園林就有如一塊未經琢磨的璞玉,一個亟待挖掘的無畫寶藏。 孤獨的人總以為世界上只有他一個人有這种思想,卻不知在每個角落和每個時間里,都有其他的人也和他抱著一樣的想法,和他同樣的孤單。有一天,終于有一個藝術家唱出了一首寂寞的悲歌,這一首歌在開始時也許帶點猶疑,聲音很輕,但是唱到中途,就會有了新的聲音加入,有了新的朋友,歌聲越來越大,終于四谷回響,變成了一首熱情的詠歌。 就這樣,透過一個藝術家的彩筆,使人類發現,自己一直隱瞞著的,并且還會引以為病的思想,竟然有了同伴,竟然有了一种新的面貌和新的解釋;因此,在藝術品之前,孤獨者找到了心靈上的契友,世界也就會比較美麗了。 鄉愁 我們一般人解釋鄉愁,總是把它固定為對故鄉的思念,我卻比較喜歡法文里對鄉愁的另外几种解釋——一种對已逝的美好事物的眷戀,或者,一种遠古的鄉愁。 我喜歡問我的學生: “每當夕陽西沉,大地昏暗的時候,如果你正在路上,還沒有回到家里縱然周圍有人群、有房屋、有燈光,你的心里是不是還會有一种惶惶然不安的感覺呢?” 每次,大約總有一半的學生和我有同感,那是一种很恍惚的感覺:夕陽將落未落,暮靄蒼茫,心中會有一种不安与疼痛的感覺。走在路上,只覺得故國河山如云霧般從腦海中升起,而對母親的渴念,對童年的追憶,也如絲如縷般來到心中,平日夢中求之不來,今日眼前揮之不去,鄉愁与夕陽之間竟然有如此密切的關系嗎? 有美學家和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心中有一些情緒源自古遠的遺傳,就是所謂集体的潛意識,是由遺傳的力量所形成的心靈傾向。也就是說,我們既然可以承認尾椎骨是一种早期演化中還留在我們身上的一些遺跡,那么,在心靈的深處,應該也同樣還保留了一些線索,是我們還不大能确定的一些感情与思想,來自古遠的初民。 而鄉愁,一定也是這樣發生的吧。現代人的心靈之中,一定還有些和古遠的先民相通的東西,于是,在日暮昏黃時,和古老穴居時代的人一樣,我們對家的眷戀与對黑暗的恐懼同時出現,想到家,因為它是個安全的象征,而母親的怀抱,就是我們所有哺乳類生物最原始的一种安慰了。 因此,盡管我們是處身在車水馬龍的城市里,或者是在笑語喧嘩的室內,仍然會在夕暮時襲來一股鄉愁,那份憂郁的感覺淵源于上古時代,卻因文明的發展、世局的動蕩而顯得更加尖銳,更加突出了。 每個時代都像一個人,都有他特殊的偏見和心中的弱點。在馬格里特(MAGRITTE)一張題名為“日日”的油畫里,有一种很清新的意味,在一層又一層深藍淺藍的山巒前面,是一片長著荒草的坡地。假如沒有那一張透明的面孔出現的話,整張畫面也不過只是一幅安靜美麗而又單純的風景畫而已;但是,畫家一添上了那一張沒有外輪廓的面孔,整個畫面就充滿了一种追憶的感覺,山巒与煙云都因此有了更丰富的生命,變成了每一個現代人都失落了的夢中家園。 又像夏卡儿(CHAGALL)的作品,在特別甜蜜的色彩里,描繪出他對老俄羅斯的怀念。几十年的流浪生涯雖然使他的筆触帶有一种淡淡的酸楚,但是透過畫筆,童年真純美麗的時光仍能倒流,帶給愛好他作品的觀眾以無限的低徊与欣喜。 又好像抗戰時的那一首歌:“万里長城万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盡管很多人的故鄉并不在長城之外,但是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使得歌曲里的鄉愁變成了眾人的鄉愁;于是,歌聲就成了一种象征,歌聲一起時,那夢里的故鄉就讓每一個人都熱淚盈眶了。 戰爭 一九四○年的夏末,在法國一個叫做拉斯格(LASCAUX)的小地方,四個從十一歲到十七歲的男孩子奔跑在丘陵起伏的田野上,到處搜尋他們走失了的小狗。其中有個小男孩忽發奇想,要鑽到岩石中的一個隙洞里去看看。他們滑下一個深有六、七公尺的狹窄通道,進入了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洞里,果然,小狗在里面,又叫又跳地迎接它的主人,孩子們都很高興,其中有一個,一面笑、一面划火柴准備找出路。 他划的火柴帶我們所有的現代人回到了一万五千年以前的世界! 火柴的微光閃起時,一万五牛年以前初民的藝術作品就在岩洞的四壁甚至洞頂上俯視著他們,在火光的照耀下,色彩鮮艷,所畫的獸類栩栩如生。 其實,在那樣原始的世界里,就已經滿布著戰爭的陰影了。人要与天爭,要与獸爭,最后,也要与人爭。牆上的繪畫,有人說是狩獵之前他們總要聚在一起祈禱,然后由祭司把預定獵物畫在牆上,視民深信這樣能控制野獸,在獵人与獵物相峙之時,能產生出勇气,加強了征服對方的可能性。 這些壁畫給我們一种證明,遠自穴居時代,繪畫就能帶給人類以安慰和希望。 不是嗎?一万五千年以來,在這地球上何時沒有戰爭呢?不管用的是很簡單的或者极复雜的武器,不管是因為任何的藉口,這么多年來,戰爭何嘗有一日止息過?人類何曾度過一天絕對平靜的日子呢? 對現代人來說,面對死亡的威協,也許不會像如民那樣頻繁和直接,文化也因此才能逐漸變得繁富与精致。但是,兩次世界大戰是兩次浩劫,浩劫過后,人類才忽然發現,原來生命可以變得這樣荒謬与脆弱,廿世紀的人因此而失掉了對人類价值的信仰,而這种信仰曾是十九世紀的人類所引以為榮的一切的基礎。 在這個時候,不甘心的,仍然是那一群心靈特別敏銳的藝術家們,他們在戰火的廢墟里翻尋著,渴望能找出一种讓人類重新生活下去的安慰与希望,渴望能重新找回人類的尊嚴,重新找回對生命的信仰。 這樣的一种努力有時候在外表并不容易被別人察覺,甚至常常會因為夸張和非理性的舉動使大眾產生了誤解,就像那些從一開始就以叛徒姿態出現的達達派。 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出現的達達派,就像一群走在絕路上的青年,面對著傳統的高牆,奮不顧身地撞上去,雖然撞不出一條生路,但是,卻讓后來的人認識了那面牆,看清了那面牆的阻礙,從而設法走出另外一條新的路來。所以,達達派的嘲諷,以及他們的荒唐行徑,也有內在嚴肅的一面,足可發人深思。 但是,藝術到底變成什么樣子了?現代人的生活從藝術作品里的反映到底有几分真确性?這些都是需要有几十年的時間距离才能仔細觀察上來的,我們此刻正處在一個漩渦里,所有的答案,所有的流派,都混合糾纏在一起,一時之間是無法理出一條脈絡來的。 戰爭給人類的影同既深天遠,除了那如惡夢般的几年使你無法喘息之外,等到戰爭過去了,在你心里,在你周遭,那些不能看見,不能捉摸的陰影還不知道有多少! 在達利(DALI)的畫中,我們常見到這种陰影。粘濕,不快的東西,緊緊貼在你的肌膚上,面向著沙漠的背影總是殘缺的,支撐著拐杖。而在荒漠無人的廣大空間里,有無邪的少女正揭起一塊如水般透明的帘幕。 另外,沙金(ZADKINE)一九五四年的作品:“一個被摧毀的城市的紀念碑”,也給戰爭下了一個注釋。有一年春天,剛從奼紫嫣紅的郁金香花展里暢游出來,來到鹿特丹的港區里,我看到了這一座深色的雕塑。一個高舉雙手仰天呼號的巨人,從心到腹卻是被劈開的分裂著,她掙扎著的軀体好像在抗拒這殘忍無情的浩劫,襯著后面的藍天白云,給人一种庄嚴而又悲哀的感覺。 站在雕像前,我熱淚盈眶,怀中原來繽紛的郁金香花束也在霎時失去了所有的顏色。 戰爭原是要付出很高的代价的。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