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前几年,丈夫的二姐從國外回來,我們陪著她到台灣各地去玩了一圈,許多年沒回國的姐姐是個很爽快樂天的人,一路的行程也因而充滿了笑聲。 回程的時候,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塞車,我們的車子在一條很高很長的橋上停了下來。那天天气很好,我們又不急著赶回家,所以雖然在橋上跟著別人大排長龍,我們仍然心情很好,談興也很高。 我記得,我是那樣對經組說的: “這也是個難得的机會,可以讓我好好看一看橋下的風景。” 想不到姐姐卻這樣回答我: “要是在這個時候有飛机來轟炸的話,我們可是一個也逃不掉啊!” 我滿怀詫异地看著她,一個看起來這樣快樂的人怎么會有這樣可怕和奇怪的念頭呢?這眼前的青山綠水和“轟炸”和“死亡”又能夠扯上些什么樣的關系呢? 當然,對我來說,丈夫的姐姐仍然算是客人,所以在那個時候我也只能把疑惑藏在心里,沒敢問出來。 到了晚上,想了起來就輕聲問正坐在身邊的丈夫,他說: “我想,大概是她小時候挨轟炸挨怕了吧。” 在讀王鼎鈞先生的“山里山外”時,王先生也是這樣說的: ——一個在夜里逃過難的人看見夜,總是想起逃難,總是覺得前前后后飄蕩著游絲一樣的恐怖,不容易再領略夜景的美。 一個在少年的時候就陷身在這种漫天烽火里的生命,怕終生是不可能忘記那些縱橫的烙印了吧。 讀王鼎鈞的“山里山外”,就是在讀著一個靈魂在戰亂里的烙印,讀著一顆心在烈火里的鍛煉。流淚是因為他的傷痛也是我們整個民族的傷痛,微笑是因為幸好他有著一個真誠的靈魂,幸好他有著一顆純金的心。 幸好在這樣殘酷的世界里他仍然保有著一顆象金子一樣的心。 因此,在這樣悲苦流离的歲月中,“山里山外”里的那個少年仍然能夠用心用眼去体會周遭一切人物、事物与景物里的“美”,使得這一本書除了有扉頁上所說的“有力地呈現了大時代中一個‘流亡學生’的感怀、理念、夢想和抱負”之外,更等于在我們的眼前用一支無法替代的彩筆,為我們繪出了那万里江山。 在“山里山外”這一篇里,一開始就是這樣寫的:“我想翻越一座山。山以嚴峻的臉色對待我。它是万古千秋生了根的閘門,阻擋兵馬,過濾游子,保證林木鳥獸。行人如水,自古繞山而行。” 忽听得有銅鈴般的聲音喊:“賣涼水!”吃惊中看見一位白了頭發扶著拐杖的老婆婆守著水罐和碗,牽著一個六、七歲的男孩。男孩模仿雄雞的姿勢叫了一聲:“賣冰水!”瓦罐和陶土燒成的碗都和老人的皮膚一樣粗糙易毀,水卻象孩子的聲音一樣清澈新鮮。 一句“行人如水,自古繞山而行”便說出了人与山之間自古以來的關系与規律。然而在抗戰的時候,所有的規律都被破坏了,少年必須要用一切的力量在山中跟隨著前行者踐踏出一條路來。 但是,就算在那樣荒涼的山路上也有生活,也有人家,也有祖有孫;小小六七歲的男孩用盡力气來叫賣他那白了頭發的婆婆所准備好的涼水,所以要鼓起胸膛伸長了脖子,象只雄雞一樣發出聲音來。 我反复讀著最后那兩句:“瓦罐和陶土燒成的碗都和老人的皮膚一樣粗糙易毀,水卻象孩子的聲音一樣清澈新鮮。”那一座嚴峻的山,那一條荒涼的路,那祖孫二人和過路少年的一場相遇,那整個中國人都知道、都熟悉也都沒有忘記的故事,就都在一碗清水中清楚而又完整地出現了——老人雖老而易碎卻仍然堅持,那孩子雖小而軟弱卻有著天真的聲音和勇气,少年雖然獨行在荒山之中卻有著不肯放棄的盼望;三個小小的人物說出了整個國家對這一場戰亂的態度,說出了中國人在怎樣的環境里也能生存、也要生存。你說,這樣的筆,這樣的功力怎能不令人肅然起敬,屏息懾服呢? 這篇“山里山外”中還有一段:“——說到這里,平靜的山里忽然起了一陣風,只覺遠處的竹林起起伏伏,近處的樹木雨打海潮一般響,惊起多少大鳥小鳥從竹叢里從林梢間沖出來盤旋飛翔。好象滿山都有聲音催我們赶路。就在這時候,眼前驀地一暗,升起一股襲人的陰气,原來是山高太陽低,山峰遮住斜日,盡管遠處還明亮如鏡,暮色卻早一步到了山腰。虞歌說:‘走吧,款晚先投宿。’我問今夜宿在哪里,她伸手向前一指,遠處林梢挂著一匹灰白色的羅紗,我知道那是炊煙。” 整段文字就是一整幅深深淺淺有風聲也有日影的畫面,深的地方不能再加一筆,淺的地方也不能再減一分。抗戰到今天作者提筆的時候中間已經有四十多年了,四十多年以前一個荒山中的夕暮刻在少年的心上,竟然可以刻得那樣深、那樣清晰又那樣動人。 我想,除了是因為“當時年少”和“今日的功力”之外,恐怕還是因為有著那一顆象金子一樣的心的緣故吧。 當然,如果只是贊歎作者寫景寫情的功力,這個世界上寫得好的人有那么多,我們只需要靜默領受,含著感激的心去閱讀就可以了。 但是看“山里山外”卻一直有著一种非要說出來不可的感動。和朋友交換讀后心得的時候也是這樣,搶著要說話,搶著要說自己最喜歡是那一段和那一段,還有那一段。 我喜歡作者寫他書中的那個號長:“——中等身材,鼓著個圓圓的肚子,顯得很矮;眼球上總是纏著血絲,有人說這是因為他吹號把微血管吹漲了。這副模樣,穿上軍服也顯不出威武,更何況他的風紀扣多半敞開,他的皮帶多半挂在肚皮上,他在操場里出現的時候,皮帶上又多半挂著一支鬧鐘,每走一步,那支鬧鐘就重重的拍打他的大腿,鬧鐘的打的打指揮他,他就打打的時指揮我們。” 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號兵有著一個愿望,想在這一千多個流离失所的“小鬼”里找一個徒弟來傳他師父江南號圣一門的香火,學生們讓他失望了,他也只好歎口气說:“唉,年頭不同了,現在的年輕人不學這一行了。” 但是,等到前來挑戰的年輕號兵心服口服向他跪倒求他收留的時候,他卻又堅決推辭了,學生不明白為什么,倒是炊事班長了解他:“號長那里是想徒弟?他是想儿子;再說也不是想儿子,他是想老婆!” 這樣一個寂寞的人几乎可以如愿收到一個徒弟的時候又狠不下心來。原來可以在災民中買到一個十四歲的孩子,但是在該談的都談過了,只等一手交錢一手交人的時候卻又被骨肉分离的慘況改變了心意。 因此,號長是一個只能頂著老天安排好的路往前認命地走著的中國人,因此,在中秋的夜里,他用號音來安慰游子的時候,心情其實也是和游子一樣的——“心里哀也不是,樂也不是,只是在冷清里想一种溫柔,在現實里想一陣茫然。” 坐在月色里,坐在清光注滿大气,流瀉漫山遍野的月色里,游子渴望著遙不可及的親情。“月亮偏西了,月光引起的惆悵,引起的想象,形成一到重擔,壓得我們永遠坐在那里,不能起身。我們甚至連改變姿勢的气力也沒有。月神把我們點成了化石,一种會流淚的化石。” 本來說好是這天晚上取消晚點名,不吹熄燈號的。 但是,“就在這近乎麻木和自棄的時候,號聲響了,老號長似乎沒有睡。今夜,他似乎挂念我們。他似乎把教官宣布暫時廢止的熄燈號斷然恢复了。他要提醒我們夜深了。他要催我們上床,勸我們珍重。今夜的熄燈號比平時低沉一些,比平時緩慢柔和。號音象暖流一樣沖刷我,由我的頭頂沿著脖子灌下,使我全身酥麻。我沒有動,別人也沒有。可是號角繼續在吹,吹了一遍再吹一遍。他不喚回我們的靈魂、我們的知覺,誓不罷休。他用即生即滅的號音和万古千秋的月魄競爭。一遍又一遍,他吹出那有厚度的聲音,有磁力的聲音。一遍又一遍,號聲音綜合了簫的聲音,琴的聲音,母親的聲音,愛人的聲音。 一遍又一遍,他簡直要把月光吹熄。 一遍又一遍,他終于把一塊塊化石吹醒。” 每次讀到這里,都不自禁地會落淚。我想,王鼎鈞已深愛著這一個不平凡的小人物,所以,在全書的最后一段,在好漂亮的火把前,在跳動的火光里,在同學終于和解了的歡呼之中,在巍峨的鐵教官出現的時候,他也讓號長重新拿起那一把軍號來。 “終于惊醒了號長,他從閣樓里爬出來,做游行隊伍的開路先鋒。他以退休之身,披甲再起,反复吹奏一支進行曲,依然嘹亮,依然雄壯,依然如來自天上,依然如九泉相應。 翻開“山里山外”這本書的第一頁,在目次之前,就寫好了八個大字: “本書人物均系虛构” 我想,初看這八個字的意思,好象作者是希望我們把這一本書當作小說來看,最好是不要深究。 但是,把全書都看完了以后,再回頭來看這八個字的時候,我卻覺得這八個字還有還有沒有說完的話,沒有說完的意思。 那個意思就是說:本書人物都是虛构的,但是其中每一個人所代表的生今卻都是有血有肉,再真實也沒有的。本書中有些情節也許是虛构的,但是在這些情節之后的故事卻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的也都沒忘記過的。 書里面每一個人都在,每一個人都有他特有的聲音,特有的形象和特有的舉動。 請先看這一個: “——我看見那戴著白手套的手。看見黃呢軍服上快刀裁過似的棱折。看見斜陽的光線在他黑色的靴筒上彈跳。看見他好象從錢幣上走下來的側影。……我看見了他的高大,等他轉過身來站在台口,我又看見他的寬闊。那個站在他身后一角的分校長就是膨脹三倍也赶不上。他是穿上衣服的一塊岩石,而分校長是披上衣服的一棵竹。” 這是總校長。 請再看這一個: “——不料進來的是個女同學,高個子,臉膛黑里透紅,顴骨油亮,她是誰?好象見她打過女籃的前鋒,名字不知道。” 她就是有勇气有膽識的顧蘭。 還有死用功的申包胥,愛做大哥的何潮高,美麗的有著一嘴好看的白牙的虞歌,喜歡一路走一路畫的菊秋,從無戲言而又象謫仙一樣的音樂老師,還有憤憤不平的佟克強,這些書中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可能是虛构的。 可是,那些沒有名字的人物充塞在書中的每一個角落,雖然也許只出現一兩次,有時候甚至只用兩三行就交待了他們的一生,我們卻絕不能相信他們也是虛构的了。 讓我們看這一段: “廟門之外,風正撫弄遍地帶芒的麥穗。風也拂過我洗過烤熱過的毛孔,特別輕柔。在春風是我看見一隊人、一個奇特的隊伍走來,人与人之間連著繩子,四條平行的繩子穿過他們的身体,遠遠看去,這些人好象扶著纜索小心翼翼的通過危橋。他們的目標也是這座樓。等到距离近了,才知道這些瘦弱、疲憊的人,被人家用長長的繩子結成一串,組成一條多肢的爬虫。” 這些人是沒名沒姓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的人物,在書中是少年親眼看到的新征的壯丁,瀕臨死亡邊緣的饑渴的“壯丁”。 再看另外兩段: “出校門,簡直就是鑽隧道了,兩壁貼滿了黑溜溜的眼睛,隱隱的閃著星星點點的光。這么多眼睛看我們西遷!我覺得附近的老百姓全來了,來怜惜我們的漂流,來贊佩著我們的奮斗,來看只有抗戰時期才有的壯麗的一景。我們的眼也烏溜溜,彼此隔著重重黑紗,交換匆匆一瞥,流星一樣在他們眼底消失。” ——在我發怔的時候,多少人從我身旁流過去,領隊的何潮高溜到我眼前來,人沒停,話留下,他催促我:“跟上去,當心掉隊!” ‘誰在學校里?’我追上去。 ‘老百姓點著火把揀東西,揀我們丟下不要的東西。’ 我听了,惊訝、悵惘和滑稽的感覺混合著襲來。我還以為他們舍不得我們呢,原來,是他們聚集在那儿等著揀垃圾。說不定,我們早走、快走,方稱他們的心。 難道真是這個樣子嗎,我不肯相信!” 在這兩段里面出現的老百姓,甚至連面容都沒有看見,只有“兩壁貼滿了黑溜溜的眼睛,隱隱的閃著星星點點的光”。 我們再看一段: “——門外巷內扶老攜幼許多人,說是要瞧女扮男裝的游擊英雄。有個老太太一直追問老伴;‘你看他真是女的嗎?真是女的嗎?’有個女孩上來拉顧蘭的衣角:‘你認識不認識雙搶黃八妹?’顧蘭受也不是,辭也不是,笑得尷尬。然后,他們把注意力投給陳光明,看他一步高一步低,看他齜牙咧嘴,看他額角比別人先出汗。有個小伙子從后面擠到前面來問:‘你的臉,是鬼子的炮火打的吧,’不等他回答,一把挽住了。‘你要到那里去?我推車送你。’說完,去推他的骨碌骨碌的獨輪車。” 在這里,老百挂靠近了,有對話了,有行動了。那個壯健忠厚,推著獨輪車的小伙子离不開母親,不能親自去打鬼子,因此非要讓他以為是被鬼子炮火打傷的陳光明坐在他的獨輪車不可。在這里,作者讓我們看到一個又一個真實可親的中國人。 所以,在全書每一個段落里,充滿了我們無論如何也都認得出來的真實人物,我們無論如何都能親切感覺到的中國人。不管他們是全身蜡黃,瀕臨死亡的壯丁,是無聲無息打著火把去揀垃圾的民眾,還是圍攏過來表達他們的羡慕与同情的鄉民;我們都認為沒有一個人是虛构的,沒有一個人可能是虛构的。 在八年抗戰,甚至更長久的戰亂時光里,王鼎鈞把每一個看得見或看不見的同胞都記下來了。這些血淚經歷也許是他身受的,也許是他听說的,在他心里藏了四十多年,這樣長久的埋藏終于形成了一种力量,讓他不能不寫,不得不寫。于是,在也是摻和著血淚寫出來的字句里,每一個受過苦的靈魂,每一個謙卑忍受過的心靈都順序地走到我們的眼前來,向我們說出了整個中國的一場浩劫,和浩劫里他們每個人身受的痛苦和憂傷。 在讀完了這樣的一本書以后,我實在很希望王鼎鈞先生能在書的最后一頁再加上一句話: “本書人物雖系虛构,他們的遭遇卻是絕對的真實!” 中國人真是一個很奇怪的民族,在怎樣的苦難里都活過來了,在怎樣卑賤困苦的境地里都不倒下去,都沉默地忍受著一切、沉默地往前一步一步地走著。 抗戰八年好象結束了,可是跟隨著那一場戰爭所牽連出來的顛沛流离到今天還沒有完。 我是個在抗戰最后的末期才出生的人,所以,整個戰今的陰影并沒有直接影響到我。但是,“覆巢之下無完卵”,象我今天這种奇怪的命運也是因著這場浩劫而形成的。 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地方竟然可以是我的故鄉,所有的知識也不過只是父母所告訴我的一個名字而已。三十多年的鄉愁只有在候鳥鳴空而過的時候心中方覺得刺痛,因為我已是一棵移植的樹深植在溫暖的南國。 心里不是沒有想說的話,也不是沒有埋藏著的故事,但是如果不能把它們用最精确的形式表達出來的話,不如還是繼續埋藏起來的好。 讀了王鼎鈞的“山里山外”,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做“一個時代的見證”。我想,用整個心靈整個生命去面對著這個世界,在几千万几万万看過來的人中間,總會有一個人提起筆來寫的吧,總會有—個人提起筆來寫下我們這個時代里所有的遭遇,所有的歡樂与痛苦的吧。 如果我是那些不能寫的中國人中間的一個,就讓我好好地去過我的日子,把我的故事留下來,等著有一天有一支筆會重新將我提起,重新把我從那已經遠去的年月里再現出來。 如果,如果我是那些可以寫的中國人中間的一個,那么,我更要好好地去過我的日子,不管會遭遇到怎樣的挫折或者怎樣的誤解,我都要把它們看成是長路上必經的鍛煉,我要努力去面對生活,努力讓自己也終于可以保有著一顆象金子一樣的心。 中國人的遭遇在等待著中國人來寫,只有中國人才能明白每一顆逆來順受的心靈里的光芒与烈火。 我想,王鼎鈞先生在寫“中國人三書”的時候,必定也是有著這樣的心情与信心的吧。 我向這樣的一支筆致我最深深的敬意。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