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不要勉強 因為主持節目的緣故,听了很多离婚的故事,有些可能不太合乎電視審查的尺度,自動蒸發掉了,但它卻是事實。 至少有兩個案例有如下類似的荒謬。四十多歲的女人說,在她上一任的婚姻期間,她的前夫曾經帶過四個女人回家和她睡在同一張床上,還在她旁邊做愛。也許你會很惊訝,她做何反應呢?她很委屈地說,為了孩子,她連這都忍了,他怎么還嫌她不好,還惡言相向呢? 什么可以忍,什么不可以忍呢?這是很多以傳統美德自“美”的女人從來沒有想過的事吧。一開始,她們就忍辱負重,忍到沒有界限,不能伸只能屈,卻沒有得到一些公平的待遇和体諒。我也不禁怀疑,人類一進人婚姻之中,常不知不覺地變成一場權利斗爭,不斷退讓的那一方,便不得翻身。 她們在“忍人所不能忍”的狀態下為維系婚姻“努力”著。我可以同情她的苦,卻很難設身處地地同情她的“愚忠”。 “努力”和“勉強”的差別 “努力”和“勉強”的差別在哪里呢? 你多少愿意承受的壓力叫努力,不愿意卻得承受的叫做勉強。 還有正向目標的忍耐叫做努力,只會使事實向負面發展的叫做勉強。 你為了你想要的東西向前沖時是努力,你在挽回根本不可能成長的關系叫做勉強。 兩人還在朝共同目標向前進時所吃的苦是努力,兩人已經不愛了還要死撐活拖叫做勉強。 你開心為別人做一件事可以努力,你努力了別人還不開心就是勉強。 知其不可而為之還能精神奕奕是努力,反之只會日漸消沉是勉強。 傷了人之為人的基本尊嚴就是勉強。 努力,或許會讓你越挫越勇越成功;勉強,只會讓你越勇越挫越失敗。 你是在努力還是在勉強?我想這是我們可以用來判斷“要不要”、“留不留”、“忍不忍”的標准。 別讓勉強奪去生命活力 我看到的這些案例,當事人所受的教育都不算低。她們談到過去的傷心處時,嘴角竟有不可思議的嘲謔式笑意,好像在述說著一個“我也覺得惊訝”的故事。她們應已經明白自己過去的勉強像是吃錯了藥吧! 習慣了勉強的人,總會找一些連自己也無法說服的借口。 在目前的工作上、婚姻中、愛情里,你是在努力還是在勉強呢? 人生難免會有一些要勉強的地方。但如果勉強多得太難承擔,久而久之精神上也很難正常。生活中也會出現一些勉強我們的人,他們會以為,他們覺得好吃的,我們就會上口(我們也很容易犯勉強親密的人的毛病)。有些人只看得到自己,放縱自己的控制欲,并不明白自己的行為對他人是一种糟蹋。父母勉強孩子做与他們本性不合的選擇、夫妻之間彼此勉強過彼此都不快樂的生活、情人勉強對方為自己改變人生方向,在我們的周遭這類事例層出不窮。 我剛剛舉的實例只不過是勉強中的“超級個案”。 你一定被勉強過,所以應該明白勉強的痛苦,不要再讓勉強變成一种像風濕性關節炎那樣的慢性病,奪去生命活力。 誰還要當超人? 最近看了一篇有關亞洲婦女處境的調查報告,其中最令人惊訝的是,亞洲婦女中,只有台灣的女人多數表示:“下輩子我要當男人!” 在亞洲,台灣顯然不是婦女地位最低的地區,也不是最重男輕女的地方;但是,日本女人不想在下輩子當男人,印度女人也沒想在下輩子當男人,只有台灣女人下輩子多半要變性。 為什么呢?其中一位受訪婦女顯然說出了一般台灣已婚職業婦女的悲哀:“我不是女強人,而是女超人!當我老公最幸福了,他有一個能干的老婆為他料理家務,為他生儿育女,還要為他分擔家計!”微微的悲憤之中,也夾帶著隱隱的驕傲。 不少生于X世代之前的現代媽媽确實有“女超人”的超能力,她們既享受不到舊女性的特權(待在家中等老公拿薪水回來),又嘗不到新女性的滋味(自由獨立,高興怎么過日子就怎么過日子);她們受過高等教育,渴望平等,但環境卻不讓她們感覺公平。 她們工作、家事甚至家計一肩挑,很努力地在做個“雙面成功”的女人,但日子過得好累好累。她們的丈夫也未必是坏男人,而是介于舊好男人和新好男人之間。不新不舊的“灰色地帶”男人——既沒有舊好男人的能力(完全不讓太大操心經濟問題),又沒有新好男人的美德(好歹幫忙做一半的家事)。他們還有大男人的威儀,也還會像舊時代男人一樣,把照顧自己和養儿育女的職責交給女人。 雙面成功的女人,常是雙重的奴隸 女人自詡要做個“雙面成功”的女人,卻常把自己變成雙重的奴隸。遇上個循規蹈矩的男人,再累也還會換得一個美滿的姻緣;但若遇到一個不知感恩的男人,可能被“軟土深掘”多年,得到一個外遇案件作為回報。“你這么能干,當然由你承擔!” “你很棒,沒錯,但是我活得沒有成就感!”“我需要一個‘需要我’的女人!”“你一點生活情趣也沒有!所以我……”“誰叫你對我這么好……”這些說辭,常常被振振有辭地送給女超人們。 确實,一個已婚的現代職業女性,每天常常忙得跟螞蟻一樣,而所謂生活的情趣与細聲細气溫柔款款的情調,都是需要時間才能醞釀的“閒”情。有時間睡飽就不錯了。 生活的物質再怎么丰富,生活的品質依然匱乏。 你真的要做女超人嗎?你做女超人真的不得已嗎?也許命運把你推到這里,使你不得已變成女超人,但是別讓自己的盡心盡力換來的只是疲憊,只是削弱了自己,壯大了對方。讓一個要和你走完一生的人認為“反正你兩邊都會負責任,我就兩邊都不必負責任”,變成一個被寵坏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超人”常常制造“弱人” 不想當女超人,要趁早;關系定型后,要求對方多盡點義務會變得很困難。如果他娶你只是為了“兩全其美”,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能溝通的話,早一點告訴他,他也有雙邊的責任,不只是你。 台灣當然不單只有女超人,也有少數男超人,他們同樣盡了雙邊的极大責任,既養家又操持家務,結果只會寵坏了身邊的女人。“超人”常常制造“弱人”——擁有“超人”無所不能個性的人,并沒有考慮到,在婚姻中,兩個人各在天平的一方,一方太重,一方太輕,都會使婚姻無法平衡。當超人,除了勉強可以自夸能力之外,并沒有太多的好處;勉強自己當超人,也常因長期負擔過高而心存怨尤。婚姻不是升學考試,你也不必為了一百分當超人,或要求對方當個一百分的超人。任何婚姻中有了一個超人,一定有人很不快樂或很不成熟,失去了和諧的美。 如果你是單親爸爸或單親媽媽,那么,為盡責任,超人當定了。那才是“不得已”當超人。 “能者=多勞”是必然的,多勞而能常樂的人,大可以卯足了力气當超人;如果不能,就該好好思考,自己要這么累這么怨嗎?千辛万苦當超人,會不會有負面的作用? 我相信,沒有任何一方感覺自己在當超人的婚姻,才是和諧美好的婚姻。 正在當超人的台灣女人,不要眼巴巴地想著下輩子當男人,這輩子好好為自己想想吧! 沒錯,不可能會公平 社會上,女人怨歎“父權社會”對她們不公平,男人也常抱怨,現代女子對他的諸多要求并不公平。比如:“為什么約會一定要我買單!”(有人還會抱怨:為什么第一次約會一定要男人買單?你們不是力求女男平等嗎?)“為什么逢年過節總是我得送你禮物?” 不管是誰發出了“不公平”的呼聲,都表示工作分配出現了不平衡,也意味著感情關系出現裂縫。社會法則通常要感到不公平的人多忍耐點,關系才能維持平和。但有時不公平像一匙又一匙的鹽,如果你這只魚不斷容忍水中鹽濃度的升高,遲早會變成一條咸腌魚。 目前感情關系的實質要求上,女性被要求做的通常比男人多,難怪她們會發出不平之鳴。大部分的女性自我要求或被要求做個“家庭与事業兼顧”的女人,在与另一半相處時也被希望成為“在外獨立,對內柔弱”的女子,而多半的男性只要負單向的責任。 學會打開不公平的結 是不是因為事實上文明社會的女性已經太勞心勞力,所以文藝片中出現的男性角色所忍受的情感重量必須不公平,才能贏得觀眾(大部分是女性觀眾)的熱淚?如果劇情不變,把某些知名文藝片的主角性別調換一下,票房可能會潰不成軍。比如: 如果《英倫情人》,一個有夫之婦愛上丈夫的好友,變成一個有婦之夫愛上老婆的女友,又為她赴湯蹈火,恐怕沒有人要看。 如果《鐵達尼號》,變成窮女孩愛上富家公子,最后死的是那個窮女人,富家公子獨活,又結婚生子,也沒有人要看。 (有時我會無聊地想,如果登上鐵達尼號的是台灣人,那么他們會讓老弱婦孺先上救生艇嗎?還是一大群青壯年男子自己先逃算了?我實在沒啥把握。) 如果《麥迪遜之橋》是一個有婦之夫和一名流浪的女子發生了三夜情,忍辱負重地選擇家庭,含辛茹苦了一輩子,最后要求把自己的骨灰和那個女人撒在一起,會有很多人討厭這么“孬种”的外遇故事。 如果《X情人》的天使是女人,為了一個有女友的男醫生威脅她:如果我“碰”不到你,我就墮下紅塵,嫁給別人了,女人會覺得她很傻。 如果《二見鐘情》,桑德拉·布洛克的角色改為男人,小收票員愛上心目中的白雪公主,救了她之后謊報自己是她的未婚夫,卻又愛上白雪公主的妹妹,一定會給觀眾罵死。 所有的文藝片在精神上會要求男人對愛多付出許多,這是不是對現實的反動呢?“痴情女”沒有人要看,“痴情男”才能保證票房!因為看文藝片的多是女人,或是被女人拉去的男人。其實,現代社會對男人女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公平。 沒錯,不可能事事公平。 不論男男女女,你只能對自己公平一點。工作上或生活中鹽分太高的時候,你得對自己公平一些,決定去留,決定如何解決,或干脆輕松一下,光抱怨不公平只會浪費時間。 學會打開“不公平”的結,或許費力,總比讓結越打越大好。 無論如何,總要往好處想 在德瑞莎修女創辦的加爾各答“儿童之家”的牆上,有這么一段話: 人們不講道理、思想有問題、自我中心,不管怎樣,總是愛他們; 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說你別有用心,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以后,身邊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敵人,不管怎樣,總是要成功; 你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遺忘,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 誠實坦率使你容易受攻擊,不管怎樣,總是要誠實坦率;你耗費數年所努力的可能毀于一旦,不管怎樣,總是要努力; 人們确實需要幫助,然而如果你幫助他們,可能遭到攻擊,不管怎樣,總是要幫助他們; 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你可能會被踢掉牙齒,不管怎樣,總是要將你所擁有的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 是的,盡管我們會看到,再怎么努力也可能會得到負面的東西,但我們不在退潮時抱怨海,也不在月缺時埋怨月亮;我們不必變成完全的樂天派,但在陷入僵局時,最好還是要往好處想。 想著“howto”解決困境,才能找到出路 一件坏事、一個損失已經來到面前,再往坏處想,只是幫負面的敵人在打擊自己而已,陷入困境時,面臨難以忍耐的打擊時,与其不斷地鑽牛角尖問“Why(為什么)”,不如在問三分鐘的“Why”之后,赶快想“howto(怎樣)”以行動去除不快和委屈的感覺。 一直想著“why”的人,會在失敗与打擊中留很久;想著“howto”解決困境,找出一條正路來的人,才具有成功的品質。 到目前為止,我遇到的個人小困境還真不少,我的個性絕不能算是個樂觀者,但值得慶幸的是,我不喜歡在迷宮中兜圈子兜太久,一定要找一條出路來。 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好了。 我記得念初二時,我曾在周記上寫,好羡慕北一女校的樂儀隊在節日上的表演,如果我能念那個學校,該有多好。當時的導師是代導師,一向用打壓方式批周記,她的評語是:年紀小小不要“好高騖遠”。當時在鄉下學校念書的我成績不佳,她的評語下得有道理。我沮喪了兩天,第三天,就效法當時政治標語“化悲憤為力量”,決定到台北考北一女校。我也如愿考上了。(雖然,我沒能進樂儀隊:想進樂隊,成績不夠好;想進儀隊,身材不夠高。确實是“好高騖遠”。) 高中國文老師給過我作文零分,大一國文老師給我的分數也是不及格,退稿被退了一百次,但我從來沒有放棄過寫作。我正面思考,心想,總會找到知音。 過了很多年,很幸運地有出版社愿意出我的書,可也有七八年的時間,我一直是個第一版也賣不完的作者,但我并沒有打擊自己:“文字怎能混飯吃?”我想,即使不能飛翔展翅,我還是會寫得很開心,有人愿意出我的書,真好。 剛步人社會時,在一家雜志社當編輯。新手上任,我兩天之內就把所有版面所需要的文章全補齊了,興沖沖地拿給老板看。老板并沒有稱贊我“化險為夷”的功夫,反而不屑地說:“在我們這里,只有最蹩腳的編輯才會下這种標題!”當場我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心里有個念頭差點沖出來:“我辭職算了!”但難過了一個小時之后,我閉著眼睛深呼吸,然后拿著我的標題去請教社里的資深編輯,重改了一次,勇气十足地再度放到老板桌上。他雖然沒稱許我,至少沒再說我“蹩腳”。 雖然他的說話技巧有欠高明,但如果他沒有那么直接地打擊我,恐怕我當蹩腳編輯的時間會久很多。 打破僵局,扭轉困境 第一次有人請我演講時,我緊張得嘴唇發抖,說話毫無章法。主辦單位的A小姐當然不太快樂。大概有兩年的時間吧,我還一直听到有人對我說:“你和A小姐是不是有仇,為什么她對我們說你實在講得很爛呢?’我當然有點生气,但仔細想想也沒錯,她听到的那“第一場”,我确實講得結結巴巴。我發憤圖強,堅決要學會演說的技巧和培養演講的膽量。又過几年,我接到A小姐的電話,她希望我接她承辦的演講。 剛主持電視和廣播時,表情生硬,說話技巧也很差,也有朋友“不小心”對我說: “是不是找不到人才找你?”當時我已經夠沒自信,聞言如五雷轟頂,很想打電話告訴制作單位:“我不适合,另請高明吧!”還好,我的正面思考又把我帶回“howto”變得更好,仔細改正自己的缺點上來。現在,我想我比當時“初生之犢”的我,一定好多了。 只有正面思考和正面行動能打破僵局,重建自信。 有朋友出賣過你,你不必把坏處擴大,發誓不再信任朋友;你只需正面思考,想想怎樣為自己找真正的朋友。 有情人欺騙你的感情,你不要以偏概全地說:“天下男(女)人都不是好東西!” “不要再談感情!”要想想怎樣找到一個愛你的人、适合你的人! 這個社會有些不公平,但你不需要每天詛咒“社會黑暗,滿街狼犬”,你不能改變大社會,但可以做點小善事。不要一邊罵台北市交通混亂,一邊闖紅燈。 不管怎樣,總是要正面思考,正面行動,也許你不能扭轉乾坤,至少你可以扭轉困境! 控制,對你有多大好處? “小姐,你是台北市人嗎?” “嗯。” 我無意識地回答了一個yes之后,忽然發現自己掉進一個陷阱里頭。 “那你要選陳水扁還是馬英九?” 喔喔。又來了。我的心跳開始加速,我在他車里呀。也就是說,他只要有一點不爽,我的小命就有一點危机。 每逢選舉,再“政治白痴”都很容易激烈地成為“政治受害者”。有朋友的六十歲母親因為“答錯”而被赶下車,有人因為和司机立場對立而一路享受噪音教訓与云霄飛車。也有人以不理不睬做回應,卻被指為“驕傲”、“瞧不起他”而遭到冷言冷語相譏,一樣不好受。 選舉期,人們擠進計程車,最害怕的問題一定和我一樣,除非你天生好辯。 逃也逃不走,不理他也不是。現在我已經學會了巧妙的逃避方式,以“進”為“退”:“你的看法呢?你覺得選誰比較好?” 通常,他就會“龍顏大悅”地滔滔不絕說了起來。我只要“嗯!嗯!嗯”就可以,雖然依舊犧牲了我的安宁,但至少不會在小小的密閉空間內感覺到“我想殺了你”的敵對气氛。 控制是雙輸,尊重是雙贏 不是每一件事都要溝通的,大家將來未必再相遇,跟你辯起來,實在費力气。你不可能用你的想法改變我,我也不會因我的能言善道改變你。 聰明人不會主動挑起損人不利己的“對立”戰爭,也不會讓自己的“控制欲”變成“逆我者亡”。 有一位開計程車的朋友就跟我說:“很多人喜歡問你要選誰,對不對?其實,我覺得這樣問人家,有點無理取鬧。你的態度如果不好,人家本來要選那個人,現在也不選那個人了,反而有反效果。如果你把立場不同的客人赶下車,那更是為你支持的人幫了倒忙。” 但是,很多人沒有反省到,他的“控制欲”是一點益處也沒有的。 我常想,在生活中,我們有多少的控制欲沒有被覺察出來呢? 台灣人很好客,請客時幫別人夾菜,并沒有先問別人喜不喜歡吃這道菜。(我常硬著頭皮吃下很多我不愛吃的東西,你呢?) 干杯文化也常是控制欲的延伸。“不干,就是看不起我!”這樣的話,我們常在大伙儿聚會時听到,除非你酷愛杯中物,否則你一想到要和這樣的人吃飯,你就頭痛。這种干杯文化也導致許多酒后駕車肇事的悲劇,間接殺了不少人。 父母常以“我是為你好”,發揮控制欲。“乖”的贊美,代表孩子受你控制了,你贏了。但你因材施教了嗎?他快樂嗎?則是長期被忽略的問題。 公司中,有的主管常靠挑撥或制造內部斗爭來鞏固自己的控制欲,其實減低了員工的工作效率,損人不利己。 一群朋友中,你也許會發現嗡嗡嗡的小蜜蜂,他殷勤地制造兩個朋友的“小小”問題,再出面來解決,其實只是證明自己的重要。那也是一种控制欲。 有些情人以“把他吃得死死的”洋洋得意。你得到什么好處呢?控制別人,一定很費力。 “控制”的反義詞決非“放縱”,而是“尊重”。順其自然,放輕松;控制是雙輸,尊重是雙贏。 如果你一直欲振乏力…… 要知道,你的身体雖然滋養你的靈魂,助他成長,但到頭來卻常給靈魂錯誤的建議。 軀体的欲望,從某個方面來看,像個陰晴不定的伙伴,你必須耐心對待。這种耐心會為你帶來好處。它能擴大你的愛心,讓你感受和平。 ——Rumi(回教蘇菲詩人)如果你一直覺得欲振乏力,是想法出了問題,還是身体出了問題?這是我最近看了杰米森博士的《躁郁之心》后得到的問題。 平常我們都會說,要照顧身体。但是有時也得承認,不管我們如何想照顧身体,我們常被身体左右著。身体的故障原因常是宿命的。 很多人再努力都無法抵抗由基因帶來的疾病。很多致命的疾病仿佛隨著命運而來,高興什么時候暴發就暴發。 ------------------ 轉自書香門第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