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籠子里的小丑


  很多朋友看見我專收瓷臉做成的娃娃,總是不喜歡。他們說:“陽气那么重,看上去好似有靈魂躲在里面一樣,根本不可愛,看了就是怕的感覺。”
  真的,布臉娃娃是比較可親的,可是瓷臉人偶的那份靈气,在布娃娃身上是找不到的。雖然我也覺得瓷臉人偶的表情甚而接近戲劇,那份怕的感覺我也有過聯想,可是偏偏去收集它們。一共有三十八個。
  這一個瓷人精品,有一位女朋友忍痛割愛給我的,她是一位畫家,我們專愛這种尖銳美的面具、人形,放在房中小孩子來了都不肯近門,我知道孩子們不喜歡那种第六感。
  瓷人放在台灣的家中很久,沒有一個角落配得上它,因為它太冷。我只好把它放在盒子里了。
  好几年以后,去了一趟竹山,在那一家又一家藝品店中,看來看去都沒有合意的東西。雖然竹子不俗,可是竹子做出來的手工藝總是透著一點匠气,是設計上的問題,和竹子本身無關的。
  就在一個极不顯眼的角落里,看見了一個朱紅的鳥籠,我立刻喜歡上了那份顏色和線條,也不還价,提了它就走。事實上,我不愛什么動物,除了馬和流浪的野狗之外,其他的動物都不太喜歡,也只是個養植物的人。
  回到台灣來的日子,總是擠著過,悠閒的生活在這儿沒有可能。在這儿,忍受被打扰的滋味就好似上了枷鎖的人一樣,只活在每天的記事簿上,就怕忘了那天給了人什么承諾。有一次拒絕了別人的要求,對方在電話里很無禮的嘲諷了我几句,啪一下挂了。
  并沒有因此不快,偏偏靈感突然而來,翻出盒子里的瓷人——那個小丑,拿出鳥籠,打開門,把這個“我”硬給塞進籠子里去。姿勢是掙扎的,一半在籠內,一半在籠外。關進了小丑,心里說不出有多么暢快——叫它替我去受罪。“你怎么把人放在籠子里呢?快快拿出來,看了怕死了。”我的一個朋友進了我家就喊起來。
  我不拿。
  “風水不好,難怪你老是生病。”又說。
  我還是不拿。
  以后許多人問過我這小丑的事情,我對他們說:“難道——你,你的一生,就不是生活在籠子里嗎?偶爾半個身子爬了出來,還算幸運的呢。”
  心里本來沒有感触的人,听了這句話,都會一愣,接著而來的表情,就露出了辛酸。
  這樣偶爾的整人,成了我生活中一种不算惡意的玩笑。看了這張照片上——你,你在籠子里的什么地方呢?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