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出版說明


  對于普通讀者和一般家庭來說,一套既薈萃了傳統文化精華,又在內容和形式上兼顧到現代人閱讀口味的、編校裝幀精良而价格低廉的古典名著叢書,可能是既高雅又實用的。有見于此,我社積數年之力,隆重推出“百部中國古典名著”普及叢書,以饗讀者。考慮到名著本身的代表性及各方面讀者的實際需要,入選書目的确定主要參考了几种影響較大的文學史、哲學史、史學史、科學史著作及現行的各類大、中學校有關教材。
  叢書的古典小說部分,選入了“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傳世精品。
  《七劍十三俠》一名《七子十三生》,是晚清俠義小說的代表性作品,在當時即被譽為“誠集歷來劍俠之大觀,稗官之翹楚”(江文蒲“初集”序)。作者唐芸洲,號桃花館主,姑蘇人,生平不詳。此書分三集陸續刊行,各六十回,共一百八十回。初集六十回刊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江文蒲在為初集作的序言中說:“吾知是書一出,其不脛而走也必矣。”誠如斯言,書刊行后“風行海內,几至家置一編”(月湖漁隱“二集”序)。光緒辛丑(1901)正月,二集六十四刊行,与初集一樣,其“膾炙人口,甚至有手不釋卷者”(月湖漁隱“三集”序)。同年六月,三集六十回問世,讀者得見金豹,月湖漁隱贊其“筆墨之奇妙,惊人之怪事,尤較之初、續兩集有過之無不及也”(月湖漁隱“三集”序)。
  《七劍十三俠》寫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間,賽孟嘗徐鶴(字鳴皋)等十二英雄(徐慶、羅季芳、一枝梅、狄洪道、王能、李武、楊小舫、包行恭、周湘帆、徐壽、伍天熊)聚義,各仗俠肝義膽、超群武藝,劫富濟貧,除暴安良,后在七子(七位以“子”命名的劍仙,即玄貞子、一塵子、飛云子、霓裳子、默存子、山中子、海鷗子)及十三生(十三位以“生”命名的劍仙,即凌云生、御風生、云陽生、傀儡生、獨孤生、臥云生、羅浮生、一瓢生、夢覺生、漱石生、鷦寄生、河海生、自全生)的幫助下,隨右都御史楊一清平定甘肅安化王朱寘鐇叛亂、隨僉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宁王朱宸濠叛亂,結果七子十三生与十二英雄各受封賞。書中所述安化王朱寘鐇及宁王朱宸壕作亂始末,系“据原史而增撰之”(月湖漁隱“三集”序),与史實大致相符。
  《七劍十三俠》問世后,續作与仿作紛出,以至于在清末明初形成了一個武俠小說的新流派。這种既貫穿懲惡揚善的傳統俠義精神,又閃爍著劍光俠影、亦真亦幻的劍俠小說,不但以其“令人色舞眉飛、拍案叫絕”(江文蒲“初集”序)的奇妙筆墨影響了同代人的創作,而且對于五十年代興起的以金庸、梁羽生為代表的所謂“新武俠小說”的創作也有著直接的影響。
  本社此次標點整理《七劍十三俠》,以浙江圖書館所藏上海書局石印本(初集、二集)及申江書局石印本(三集)為底本,參校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本等多种本子,斟酌去取,擇善而從,務求內容完備,文意貫通。對于整理工作中的不當之處,誠望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7年5月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