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六回 赴科場江中遭禍 報恩德寨內存身


  詞云:
  
  可怜禍福事無常,功名頃刻惶惶。月影空花,宁不凄涼。誤入桃源,洞房說蕭娘。堅辭名義,困我書香,無限思鄉。
                右調《濕羅衣》

  話說云龍野人細觀張、万二人道,“二子器宇不凡,日后必為衣紫之客。惟張子美中不足,結發無齊眉之慶,后得治民清廉,則介福彌深。二子終身已定,惟王子前途浩遠,不能細述,老道有偈言八句,汝可記著。”取筆寫于紙上,遞与王云。王云雙手接過,看上面寫的道:
  
  丁火虛惊,不遂功名。
  藍田雙玉,前定夢英。
  哀哉生我,南北埋塵。
  子孫瓜瓞,榮壽康宁。

  王云看過,不能細解,心甚怏怏。云龍野人道:“汝不必躊躇,終身之事,盡在于此,日后自然應驗。”張蘭道:“弟子等科試在耳,可能得第?”云龍野人道:“功名之事,老道不知。路途惊恐,最宜慎之!”遂垂眉不言,三人只得頓首致謝而出,道人即系云龍真人,王云乃群仙降世,云龍真人故此來點化他一番,次日所以就隱去不題。
  且說他三人出得觀中,來到張蘭家坐下待茶。張、万二人欣喜,惟獨王云不悅,只將這八句偈語吟哦,始不能解。道:“內云‘不遂功名’,‘哀哉生我’,頗為不祥。”万鶴見王云憂郁,遂道:“清霓兄不消憂慮,弟觀此偈語后兩句大為吉昌,為人在世,只看終身之吉凶,以前顛沛些何必介意。”王云道:“這道人相兄等榮貴終身,獨与小弟不言,必有患難,故此憂慮。”〔万鶴道〕:“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之禍福,總在上蒼与圣人。清霓兄才智過人,何以一時之糊涂?”王云聞言大喜道:“承長兄指教,弟頓開茅塞。”隨談笑自若。三人又說了閒話,各人散去。
  不覺光陰易過,倏又望期。王云命家人雇下一只大船,次日早晨整備行裝,一應物件,帶了錦芳,拜別了母親。夫人隨吩咐道:“路途自要小心。”隨同了錦芳,來到河下,張、万二人尚還未到,王云先上船,安排好琴書行李,复至船頭上,望見張、万二人遠遠來了。行至船邊,王云道:“二兄快請登舟。”張、万二人上船進艙,揖罷,万鶴道:“清霓兄來之何早?”王云笑道:“弟不比兄等有尊嫂留戀。”万鶴道:“此時由兄說趣話,說兄的日子在后邊。”王云就吩咐開船。船家即忙解纜開船,望北進發。張、万二人各帶家童一個,共是主仆六人,惟有三人談今論古,說詩道文,到不寂寞,是日舟抵無錫,王云吩咐將船泊于惠山濱內。船泊已定,三人同登岸觀惠山景致,但見那:
  
  巍巍殿閣不胜幽,古柏蒼松隱佛樓。兩岸柳陰藏市館,鐘聲揚出亦悠悠。香云繞,品泉流,錫山峰對惠山頭。落葉飄來魚鼓靜,暮煙綠徑月升樓。
                 右調《鷓鴣天》

  三人觀玩了一會,見金烏西墜,玉兔東升,在一座石碑上坐下,看那山嵐煙霧,夜色闌珊,張蘭道:“舟中暑熱,莫若將酒席移來此處小飲,可乎?”王云道:“小弟亦有此意。”隨命錦芳到船上取了酒肴,到山上擺下,三人共飲,只見月光如晝,万鶴道:“對此良夜,我等三人在此小飲,廣寒中仙子應有怜乎?”張蘭道:“月中素娥見了我等二人未必怜也。只恐見了清霓兄到要動情,正所謂月里嫦娥愛少年。”王云道:“二兄休得取笑。待弟作一歌以記其意,若何?”万鶴道:“如此更妙。”王云隨歌道:
  
  人生于世最樂兮,花酒情長乎良朋。
  皓皓月照山川兮,白云悠悠四海升。
  姮娥笑我寂寥兮,云睹寒宮也相乘。
  風清露沾青衿兮,妒煞闍藜几眾僧。

  張蘭道:“清霓兄之歌,曲盡其景,吾等不為寂寞矣。”王云道:“亦要請教二兄一歌,未知有此興否?”張蘭道:“對此美景,亦當獻丑。”隨歌道:
  
  霞觴映月青山兮,寂寂松濤玄鳥啼。
  頑石留人心醉兮,造化相持我獨迷。
  盈盈一水名利兮,此時此際樂更齊。
  只隔故園六時兮,計程應到百里溪。

  張蘭歌罷,万鶴亦應聲道:
  
  良夜迢迢清風兮,蒼翠山環古剎宜。
  舉手月落金卮兮,笑將吞月幻虛奇。
  英豪處世慣樂兮,西海飄游任我居。
  蕭蕭竹木敲林兮,夜深白露來酒里。

  王云道:“二兄歌思甚佳,胜弟百倍,惟秀芝兄有怀鄉之念。”張蘭道:“怀鄉之念,何人不有?”張蘭起身道:“夜深矣,我們上船罷。”三人一齊步下山來上船,家人收拾杯盤回來,次早開船,途中閒話之事不談。
  且說舟行不兩日,已到京口泊住。三人上岸,步到江邊,見一派的江水,急波滾滾,往來帆影,真如一葉。王云向張蘭道:“此時江景到也可觀,更兼金、銀、焦、蒜几山,惜乎天色已晚,不能上去一游。”張蘭道:“在此一望,總在目中,何必登臨?”万鶴道:“對岸一望之地,諒是瓜州,今日何不過去?”張蘭道:“天色已暮,明日長行。”說罷,三人仍回舟中安歇不題。
  到了五更時候,三人就催船家開船,不期是夜竟大霧漫漫,船家道:“要待霧散才能開得。”他三人那里肯听,只是叫開。船家也不敢十分違拗,只得解纜往江北進發——所以讀書人那曉得江中利害。一者也是合刻下有禍,卻才放到中流,巧巧遇著一只賊船,才劫得客商回來,見了王云的船,趁著這樣的大霧,正中机謀,說聲“動手”,就將王云船來搭住,斬斷繩帆,七八個強人跳上船來。王云船上的船家見了,個個束手而戰,任這些強人打入艙中,一掠精光。內有一個強徒,將王云看了兩眼,就將王云馱過船去了,眾強人就揚帆而去。從船家看見強盜已去,方出來思想埋怨。張、万二人及家人俱各面面相覷,見此光景,甚覺慘然。張蘭跳腳道:“就遲些開船也罷,誤在催逼,遭此橫禍!”万鶴道:“行囊劫去到也罷,為何將清霓兄搶去?令人不解!若是仇人搶去,害了性命,王年伯就是此子,豈不休矣!”張蘭道:“事已出乎無奈。”隨叫船家仍回京口。万鶴道:“此事正應道人之口了。”張蘭道:“何以見得?”万鶴道:“前日清霓兄偈言首二句說‘丁火虛惊,不遂功名’,今日是丁巳日,況道人云:‘途路惊恐,慎之。’今皆應驗。”張蘭道:“如此看來,也是大數,清霓兄不至喪命。”說話之間,船已到京口。張蘭同万鶴寫了兩張呈子,到府、縣官投遞,府、縣兩處曉得王仁誠之子被盜劫去,不敢怠慢,即忙差了捕役,分頭緝捕。
  你道如何捉著這伙強人?張、万二人一連候了几日,并無消息,只得听府官差人去緝捕,船竟回蘇。錦芳先到府中報知主母,夫人聞言,慟之欲絕者几次,眾丫環、婦女救醒。少頃張、万二人來到,請出夫人,揖罷坐下。夫人道:“小儿只說同二位尊相北上,以為万安,不幸又遭此傾生之禍,未知能有相會之日否?今二位尊相到舍,有何見教?”張、万二人道:“年伯母在上,小侄等來非為別事,令郎被盜劫去,自然尊介來已經稟過,前令郎与侄等未起程之先,玄妙觀有道人能知未來之事,侄等同令郎去問終身,道人有八句偈言付与令郎,上有‘丁火虛惊,不遂功名’。前日被劫,卻是丁巳日,又有虛惊二字,況年伯未嘗結怨于小人,今雖被劫去,諒無加害之理,伯母請自寬心。”夫人道:“承二位尊相安慰老身,但母子難免不悲傷耳。”万鶴道:“侄等叨在令郎交契,尚然關切,何況伯母是母子天性。但前日侄等在京口已經報了府、縣,府、縣目今僉批差人嚴獲,少有音訊,即當來報府。伯母大人且少寬怀,保重貴体要緊。”說罷道:“侄等且告辭,再來請安大人罷。”張、万二人別去不題,且說夫人在家逐日悲慟,修書差人上京報信不題。
  卻說王云被劫之事。誰知這個強盜就是元宵釋放的滕武,已入長興山為盜,后來李霸死了,這些嘍羅們就立他做了寨主。只因李霸未死做寨主的時候,下山劫掠鄉村,見一小女子生得好,他竟擄上山來做了女儿,名喚英娘,年才六歲,生得百伶百俐,所以就与他書讀,故此認李霸為父。到了十三四歲上,人又生得一貌如花,詩書文墨無所不通,所以李霸更愛如掌上明珠。一日問英娘道,“汝以此才貌,吾必要与汝覓一快婿,也不枉帶你上山。”英娘知身非所栖,以字匪人,故此不避羞赧,向李霸道:“爹爹若与孩儿擇婿時,其人才貌若不与孩儿相等者,誓死而難從嚴命。”所以李霸臨終,托与滕武道:“倘吾去世,汝當任此山寨之王。我有義女英娘,才貌兼全,真人間之奇儿。汝當為擇一才貌兼全的快婿,不可妻于匪人,為他終身之恨。”隨喚出英娘來,命拜滕武為父,拜畢,李霸道:“莫負我重托!莫負我重托!”大叫數聲而死,當時各各舉哀挂孝。殯殮已畢,眾人推滕武任其山寨,屢屢曾吩咐覓獲才郎不得。卻好此日劫掠財物,又撞著王云一表人才這樣一個少年,故此搶過船來。
  不兩日到了山寨,王云不知就里,所以惊得魂不附体。只見三四嘍羅上山去了,頃刻同了兩頭目下來,對眾嘍羅們道:“与相公整好衣冠,請上去相見。”王云听得“相見”二字,心中才少定,起身整好衣冠。二人上前向王云打躬道:“先生請行。”王云問道:“此處何地?將我劫來作何計較?”二人道:“先生不必惊疑,到寨中便知分曉。”王云始知原是強人,無可奈何,只得同著二人走上山來。一般也有關隘,到還有條款布制,也不細去看他。不覺已走到寨中,只見廳上一人端然坐在那里。這二人上前稟道:“蒙大王差迎奇士已至。”滕武道:“著他上來。”隨喚王云,王云就上前,端然立著道:“汝等何敢劫擄宦家子弟?應得何罪?”滕武聞言冷笑道:“此處并非城池皇地,惟我獨尊。什么宦家不宦家!你大模大樣,見了俺也不行個禮儿,反出大言,押制誰人?”王云怒道:“汝等強徒,群聚山林,擅自稱尊,豈人類也?吾頭可斷,焉能屈膝于汝等賊子乎?”滕武見王云毀罵,勃然大怒道:“黃口孺子,無知小儿,俺到优待于汝,汝反毀罵于俺!”喚左右:“与我斬訖報來!”嘍羅聞言,急忙動手。才接王云的兩個頭目張成、孫虎上前稟道:“請大王暫息雷霆。這書生小子不知利害,看擇人之難,待小將以言勸他。”滕武道:“既如此,松了綁,汝等可去問他姓名、鄉貫,再來回報。”二人領命,帶了王云到別室坐下,道:“先生适才之言語,太覺猛了。古人云:‘在他檐下過,怎敢不低頭?’”王云憑他二人說長道短,只是個不開口。張成道:“先生尊姓大名?貴鄉何處?乞道其詳。”王云自己暗想道:“欲待言,又恐加害我。且相机而應,巧處商量。”隨道:“小生姓王名云,祖貫蘇州,家君仁誠,現居翰院。”“原來是一位公子,多有失敬了!實不瞞公子說,大王有一位淑女,真正才貌兼全,欲得一佳婿,今遇公子,如得連城之璧,欲贅東床,共成大業。公子若依在下,可以俯就此段良緣,切莫過于固執,以失其和心。”王云聞言,變色怒道:“小生乃名門貴裔,豈肯納賊女為妻?”張成忙掩住王云口道:“公子謹言,恐生事端。”王云道:“有何大事,可速速送我下山!若不送我回去,到速求一死,免污祖上聲名。”張成笑道:“公子,你突將性命看輕了。大王之女,生得絕世無雙,這樣美事不可錯過。”王云又怒道:“汝等一般狂徒,何必嗩嗩!”
  張成見王云十分執拗,到將言語傷人,就怒惱起來,向孫虎道:“小子無知,兄看守他在此,我去回复大王,再作定度。”隨到前廳,將王云之言一一稟知。滕武惊道:“原來就是我恩人,何不早言!”忙整衣冠來見王云,就倒身下拜道:“肉眼無珠,冒犯台顏,望恕不才無知之罪。”王云一時竟茫然不曉,隨攙起滕武道:“兄何前倨而后恭?不識何由?”滕武道:“諒恩人也不認得不才了。向蒙公子元宵活命之恩,就是愚下。”王云道:“原來你就是滕兄。別后多時,不意就創此等大業!”滕武隨邀王云到大廳上坐下,向王云打躬道:“小弟們不知大駕,誤犯虎威,罪莫大焉。”王云道:“不知者不罪。”滕武就吩咐手下排宴。王云道:“明日乞令一人送小生下山,足見高誼。”滕武道:“公子不必焦〔慮〕,且消停一日。但山寨中無非村醪野味,實非敬客之物,愚下也還有片言相告。”王云道:“承兄美意,實該領情,但家慈在堂,一聞此信,不但悲傷,更加朝夕懸望,能令為子者安乎?還是賜我還鄉更叨愛矣。”滕武道:“公子不必介怀,少不得要送駕回府,只是還未到此日。”說話之間,筵席已經擺下,滕武起身奉王云上席一座,滕武對面一席,下邊几席是眾頭目。須臾坐定,滕武向王云道:“雖然村醪野味,公子若不嫌簡褻,可請用一杯。”王云思鄉心重,那里咽得下喉去,所以只推無量。正是:
  
  一心一念報深恩,詩賦無情志獨存。
  清酒難回君子意,為關名節執辭婚。

  王云見滕武加意殷勤,自己回想道:“這班人終是強盜,我若過于推卻,他起獸心害我,豈可策料。他若再來勸時,我且勉強也飲他兩杯。”主意已定。話說滕武見王云不酒不看,隨起身到王云席上道:“想是公子一人寂寞不飲,待愚下來奉陪。”王云起身道:“小生實系酒量不胜,何勞大王錯愛?”滕武道:“就少可見意,也盡不才之心。”隨滿斟一爵,奉与王云。王云接來,勉力飲盡。又奉了兩爵,滕武才歸原席。大眾又勸,王云堅辭。少頃席散,送王云到一書房安歇。
  不知不覺的住了五六日,一日滕武向王云道:“不才受先寨主之托,權守此山寨,實在欠才,不能任此。近來朝廷昏弱,權臣當道,不能使英豪才士得志。不才觀公子正是少俊英豪,莫若守此寨,以圖大業,不才愿讓,不識公子意下若何?”王云聞言,正色道:“大王何害小生為罪人也?小生雖未上進,家君現居翰苑,世代簪纓。若為此不法之事,貽千古臭名,滅祖宗之蔭。雖身首异處,實難從命!”滕武見王云立志堅牢,出言惡撞,面含慍色道:“公子不愿為也,听憑尊意,決不相強,但要留公子在此幫助不才,共守此寨,待朝廷招安之日,同下山去。”王云見滕武面容不善,恐触其怒,只得含糊答道:“小生才疏學淺,恐不能應教于左右。”滕武道:“公子不用過謙。”又道:“不才還有一事相告。”王云聞言,諒是說親,隨道:“大王又有何見教?”滕武道:“不才有一女,可稱淑媛,但無君子可配。念遇公子而不為,君子再往何求?若不見棄,愿奉公子以侍箕帚。”王云接著說道:“承大王雅愛,實該領教。奈小生已經聘過荊妻,有妨尊命,望乞海涵。”滕武見王云堅意辭婚,就拂然道:“公子自抱鏗金戛玉之才,諒我等山雞難配鳳凰,然有女亦不愁無婿!”隨吩咐各路關隘上人等,“若遇王相公,不許令其下山。如有放行者,定按軍法!”王云被滕武當面譏刺,也無奈他何;又听得不放下山,真正只好肚中暗苦,也只得勉強住下不題。
  卻說英娘年已及笄,每常閒坐花亭想道:“奴家生在名門,被強徒帶上山來,稱人為父。我枉有才貌,陷在山寨之中,終無出頭之日,將來不知作何結果?”時下又值秋景蕭蕭,更触起一番愁緒。他自己思前想后,想到這個心酸的去處,留不住兩行清淚,介破了芙蓉嬌面,這已無怪其然。蛋說這英娘身邊有一個待儿,名喚香珠,生得到也有几分姿色,人又乖巧,望見英娘不在房中,尋到亭子上來,只見英娘一人獨坐,面帶憂容。香珠就問道:“小姐,你一人在此,為何煩惱?”英娘道:“你丫頭家曉得甚么,怎知我心中之事?”隨歎而吟道:
  
  秋光何事逼愁人,景物無情恨獨親。
  久困山中終是了,紅顏命薄果然真。

  香珠听了英娘之吟,道:“小姐愁腸不言,賤婢已知。”英娘道:“汝小小年紀,知何事來?”香珠道:“小姐所愁者,久困山寨,父侍他人,一也;再者,迢迢城市,而小姐縱有才貌,那得門當戶對?若字近人,其名不正,二也;大王費心与小姐擇婿,那有豪門貴客而到此山寨中,結其絲蘿者誰肯自濁?此三也。賤婢忖度,小姐心上只此三件,所以難釋其怀。”英娘听得香珠之論,竟愕然道,“汝小小年紀,到有此一番度量。你可曉得大王連日所作何事?”香珠道:“我也不知盡細,只听得前日嘍羅們下山,擄了一個人上來,又說是大王的恩人,大王就將小姐許他為婚,那人反到不允,可是奇也不奇?”英娘道:“那人不允其事,必然是高士。”香珠道:“小姐未識其面,何以知其高士?”英娘道:“是有婚而辭,亦不可料。不然,自居清白,不肯与賊女為配,故此知其高士。”香珠道:“依此說來,小姐終身不能成婚了。”英娘道:“蠢丫頭,胡言亂語!”因歎道:“真是紅顏命薄,陷于此,有妨情白,不如棄此主以謝世,到還清洁!”香珠聞言惊道:“小姐何出此言?憑此才貌,諒不居于人下,偌大個世界,宁無人物?前日擄來那人,未知若何,待賤婢去探個消息。”英娘道:“休得胡為!姻緣自有定數,所慮者非此。只因負我一詩一韻于空山,自怜其情也。”香珠笑道:“小姐進退相關,將來作何計較?”英娘不答,竟回房不題。
  且說工云在寨中度日如年,所恨者滕武不放他下山,朝夕思親,怎能脫离虎口?所以對著這秋肅天气,更助其愁,道:“我王云生于宦門,功名婚姻如此命蹇,今又遭此不幸之禍!”想到苦恨的田地,因作恨辭兩闋以記之,云:
  
  丹桂飄香候,离愁日積新,西風蛩調助愁嗔,蕭蕭落葉頻。白云飛去易,紅樹間河津。高秋山郭慕萱椿,悠悠悶系心。
             調寄《巫山一段云》
  山林阻斷鄉關翰,孤雁哀聲魂散。寶鏡光盈人(情)玩,予恨觀銀漢。哀情夢里神凝半,客底离愁時按。花鳥幽林無伴,篱菊頻頻歎。
                調寄《桃源憶故人》

  王云書罷,自己吟了兩遍,甚覺無聊,在房內低著頭走來走去。忽然見房中擺設不凡,奇道:“不想此間如是幽雅,我到不曾留意,正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隨步到外邊來一看,竟也有花卉假山。又細細一看,道:“原來是一座小花園,其功到也精巧,不料此等匹夫,也有這作為!”王云那知是英娘的指點所造,故此英娘常日在此園亭之中拈章弄筆,玩月吟花,所以這房只隔得英娘的臥室一進。起先王云原在外廂安歇,滕武見王云愁深無解,故送到此處,以慰其心,所通英娘內室之門已經鎖斷。王云初進來時因愁悶忘情,今日見之,稱賞不了,重复走進房來,見圖史堆滿,筆硯精良,惊訝道:“我自上山,未曾見有文人交接,莫非滕武之女果有才情?”又道:“非也,他要贅我為婿,故設此局以動我心,不可被他所惑。”又見壁上貼著些甚么,上前一看,就喜得手舞足蹈,大贊道:“不料山寨之中有此才士,我深敬之。”看去詩詞頗多,單道兩律云:
  
  杏林春色
  園林春曉景重重,碧草萋萋襯落紅。
  玉露附花花有色,錦云磐樹樹無窮。
  流鶯乘早啼深處,歸雁迷芳繞此中。
  斜挂酒旗留醉眼,賞心日日怨東風。
  中秋晚月
  小窗初涌月光平,气肅秋宵分外明。
  庭院碧梧金露靄,廣寒丹桂彩云輕。
  素娥因恨怜秋夜,青女常愁怨漢清。
  鴻雁一行音斷續,寨林新歎歸思生。

  王云看到二詩,沉吟道:“滿壁詩詞,若出男子之口,必無這等秀媚;若出于女子之口,又絕無脂粉之气,令人不能識辨。”重又將這此二詩細細推敲一會,道:“這詩還是閨中之句,詞內俱穩愁怨,未知何故,其情景倒与小生并驅。世間我只道就是夢云小姐,誰料此地又有這才女!可見天下之大,閨閣中才子不時而有,希為男子者不可以才自負。”又道:“也還不可深信,或者抄錄他人之句。移來蠱惑于我,也未可知。”又想道:“他既抄錄,不抄幽閒麗句,反錄愁恨之章,只怕還是真的。”
  正在疑真疑假之時,抬頭只見花陰深處,一青衣女子冉冉而來,想道:“園中女子從何而至?諒必滕賊他家眷。”隨步出來,只見這女子在那里折桂花,且是生得俏麗,王云竟走到園中,上前問道:“小娘子折桂何用?”那女子見人問他,欲待發作,看看王云是一位俊偉書生,所以含笑不答,竟去折花。王云見問又不答,折花奈樹又高,因道:“小娘子折取不著,待小生折取一枝,付与小娘子何如?”隨扳樹折一枝在手,香珠正中其怀,怎奈素不相識,不好就要,只是站立躊躇。王云道:“小娘子又不折花,端然站在那里,意欲何為?”香珠見就問他折花,答道:“才承先生慨允賜花,值之折下,又不見付,亦不知何意?”王云見他嬌聲嚦嚦,就要歪纏起來,道:“花乃貴園之物,豈有不付小娘子之理?但要請教小娘子:可是大王身邊的侍儿么?”香珠見王云殷勤相問,那有不答之理,隨道:“不是,我家大王從來沒有夫人。”王云道:“大王沒有夫人,小娘子又不是大王的侍儿,一定鄰家女子愛花而來。”香珠道:“更不是,此地乃山寨之中,那有鄰家?”王云笑道:“好個山寨之中沒有鄰家,叫小生卻到難猜,不如小娘子直道了罷。”香珠道:“妾乃小姐身邊的侍儿。”王云道:“小娘子又來哄小生了,适才說大王沒有夫人,忽然就生出一位小姐來了?”香珠道:“先生有所不知——小姐系先大王所遺。”王云道:“你家先大王姓甚名誰?”香珠道:“先大王姓李名霸,在今夏初身故。先大王見滕將軍能事,臨終故將大事托之,立為寨主,所以小姐就拜滕將軍為父。”王云道,“原來如此!小姐芳名喚甚?青春几何?”香珠道:“先生素無相識,問得好奇!我家小姐乃閨閣名姝,豈得輕与人言?先生肯与花則付之,若不肯,妾去叫人來折。”王云見香珠搶白了几句,羞得滿面通紅,忙陪罪道:“非是小生失言,因小娘子言及,故此相問,誰知就触犯小娘子之怒。”香珠見王云躅促,不覺可怜,隨笑道:“我家小姐乃世間罕有之人,豈能擅向人言?”王云見香珠轉口,陪笑道:“据小娘子說來,怎樣才与人說?”香珠道:“要禮到,少言一二。”王云道:“小生知罪矣。”忙向香珠深深一揖:“我如今禮到,先要請教小娘子的芳名,然后再請教小姐的芳名。”香珠遂答禮,掩口笑道:“先生請自尊重。賤婢名喚香珠。”王云道:“好個芳名!自然是麗人所用。小姐的芳名亦乞賜聞。”香珠道:“小姐名喚英娘,年方十七,尚未字人,真正才貌絕世,詩文詞賦件件皆通,此乃實言。請教先生是何方人氏,因何得到此地?”王云忍不住兩淚雙流,香珠惊訝道:“先生淚從何來?”王云道,“承小娘子見問,未免触動离愁,所以傷感。小生乃蘇郡人士,姓王名云,表字清霓。因爾科試,舟過京口,被你大王手下之人擄上山來,汝大王亦是蘇郡人。歲首曾到舍間為盜,被小生獲住,未曾究治,反贈他銀兩釋放,誰知反成大事。”香珠道:“怪不得大王有‘恩人’之稱。此時大王也應將恩報恩了,何以先生反倒悲泣起來?”王云道:“小娘子有所不知。汝大王要將小姐招贅為婚。我想出自名門,豈肯与他為婿?恐其日后難免人談論,所以不曾從命,故此触怒大王,始才關禁小生在此。”香珠笑道:“這是先生立身之行止。若論這樣一個美人,就俯就此良緣,也不辱沒了先生。”王云搖首道:“這事如何使得!縱然是九天仙女臨凡,也難以從命。”說罷又流下兩行清淚。香珠道:“先生汪汪流淚,思鄉之念,且自耐煩。”王云道:“小生思鄉念切,也無處可訴,今幸遇小娘子,得以剖其衷。”香珠道:“妾來此已久,恐小姐見責,二則恐有人來,明早再當請教罷。”王云將桂花付于香珠,香珠接花竟裊裊而去。王云被香珠這一番說話,倒弄得不上不下,疑疑惑惑的,道:“前有吳小姐,一場跋涉,尚無毫厘之間,不意又有一個英娘。”又想道:“任他是才貌兼全,難免賊女二字,又不曾見面,豈可多用這想慕之心。”
  不題王云自言自語,且說香珠折花回去,英娘怒道:“你這賤人,叫你折花,就去了這一日!”香珠道:“樹高難折,因此耽遲。”英娘道:“胡說!你明明在那里玩耍,還要遮掩。可實對我說就饒你,不然打你三十竹片!”香珠想,也瞞他不得,遂道:“就是有話,怎敢在小姐面前說。”英娘道:“但說不妨。”香珠道:“賤妾去園內折花,正折不著,廳內走出一個少年書生來,他道:‘你折不著花,待小生折一枝与你可否?’賤婢那時正無人折,正中我意。不期他折花在手,不肯就与我拿來,要問我是那個身邊的侍儿。賤婢竟不答他,他又殷勤再三相問。故此無奈,只得對他說了。其次又問小姐的芳名……”英娘道:“你可曾對他說么?”香珠道:“也曾說來。”英娘道:“賤人,我的名字豈可輕与外人說的?”香珠道:“賤婢原不肯的,見他問得可怜,故此相答。”英娘道:“你可曉得此生的姓名?那方人氏?因何到此?”香珠道:“他姓王名云,字清霓,姑蘇人氏,上京去科試的,就是前日被大王擄上山來的。他說大王也是一處人,曾在他家為盜,被這生獲住,反贈金放的,所以才有‘恩人’之稱。大王要將小姐配与王生,不出小姐前日之料,這生堅辭不允。”英娘聞言,心中明白,道:“這生年紀有多少了?相貌何如?”香珠道:“看他年紀,只在二十之下,相貌到与小姐相等。”只因香珠這一說,打動了英娘往日想思,因沉思良久道:“据你說,此生有貌,未知可有才?他次后還說些甚么?”香珠道:“他說:‘小生還有思鄉的愁緒,還要相告。’欲向我言,是賤婢要緊回來,所以也未曾言及。”英娘歎道:“奈男女各別,不能試王生之才志。”香珠道:“小姐不可錯過這佳偶,雖然王生推卻,他不知小姐這才貌。若知道,必然俯就。”英娘道:“汝論雖善,但儿女之事,非媒的、父母之命不可。”香珠道:“雖在嫌疑之際,也要從權變。待賤婢明早再借折花為由,探他口气如何。”英娘道:“不可造次。此生立志已堅,恐取其辱。”香珠道:“小姐守身,言非無理。但此山寨之中,非獨不保后事,倘字不得人,目下不隨權變,恐失其大事。”英娘道:“我心已惑,听汝為之。只是不可走漏消息。”香珠道:“這個自然,不必小姐吩咐。”他二人議論不題。
  且說王云自香珠去后,回至房中,看了壁上之詩,愈看愈奇,道:“如果是英娘所作,其才不亞于夢云,雖有盜女之名,也顧不得他,且就其婚,得占人間雙美,亦快事也。”又想道:“前日這般拒絕滕武,如今怎好又去求他?”又想道:“莫若我且題詩一首,待香珠再來,煩他帶去,且探一探英娘的才調何如,再作理全。”隨展開花箋,題成一律,疊成方胜,壓在硯底下。
  正在沉思之際,滕武走進來道:“公子在此沉思何事?”王云到著一惊,起身道:“大王請坐。小弟乃离鄉之人,豈無思乎?”滕武坐下笑道:“不才送公子在此,也還少可解悶?”王云道:“幽雅之處,雖可解悶,也難釋鄉思。若大王果然見愛小生,放我還鄉,此情此德,沒齒不忘。”滕武道:“公子不必心焦,歸期自有。不才原留公子在此,別無他意。目下有一言請教:寨中人馬有半万之外,何奈糧餉不敷,請公子以何策教我?”王云道:“承大王下問,但小生詩文之中還能應教,若云軍伍之事,實是茫然。”滕武道:“公子抱經略之才,何必過謙,望乞賜教,以救蒼生。”隨向王云一揖。王云答禮道:“大王,小生雖有小見,未知大王得能听從?”滕武道:“愿求妙旨。”王云道:“大王聚烏合之眾,每每劫掠客商,其罪莫大焉。在于客商,遠离父母,撇子拋妻,希圖微利以養生,忽然被動,富者猶可,若然小本營生,其情慘然,既已囊橐一空,流落他鄉,其父母妻子有倚門之望,饑寒之苦,是時儿啼母哭,家資日散。大王若察此情,豈能忍為?莫若散去軍兵,改業為良,豈非美策?”滕武道:“公子之論,未為不可,但不才受先大王之托,一旦毀他事業,与理不合。”王云道:“大王既不從此,還有一永遠之方。”滕武道:“愿聞。”王云道:“若許荒山,可命兵丁開出,改作良田,耕种麥谷,足可以軍。”滕武道:“此真良策也。”王云道:“若此法一行,少要劫掠,以害生民。”滕武道:“承公子金玉之言,待不才成功之日,自當報效。”隨辭去不題。
  且說香珠次早又到園中折花,遇見王云,不知說些甚么,且看下回分解。
  
  江南一夢到仙峰,不异良緣遇玉容。
  因是蕊珠宮里客,故數幻事巧相逢。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