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卷第四百二十七 虎二


  費忠 虎婦 稽胡 碧石 黿嚙虎 李徵 天寶選人

費 忠
費州蠻人,舉族姓費氏。境多虎暴,俗皆樓居以避之。開元中,狄光嗣為刺史,其孫博望生于官舍。博望乳母婿費忠勁勇能射,嘗自州負米還家,山路見阻,不覺日暮。前程尚三十余里,忠懼不免,以所持刃,刈薪數束,敲石取火,焚之自守。須臾,聞虎之聲,震動林藪。忠以頭巾冒(“冒”原作“胃”,据明抄本改。)米袋,腰帶束之,立于火光之下,挺身上大樹。頃之,四虎同至,望見米袋。大虎前蹶,既知非人,相顧默然。次虎引二子去,大虎獨留火所。忽爾脫皮,是一老人,枕手而寐。忠素勁捷,心頗輕之,乃徐下樹扼其喉,以刀擬頭。老人乞命,忠縛其手而詰問之,云是北村費老,被罰為虎,天曹有日歷令食人,今夜合食費忠,故候其人。适來正值米袋,意甚郁怏,留此須其复來耳,不意為君所執。如不信,可于我腰邊看日歷,當知之。忠觀歷畢。問“何以救我?”答曰:“若有同姓名人,亦可相代。异時事覺,我當為受罰,不過十日饑餓耳。”忠云:“今有南村費忠,可代我否?”老人許之。忠先持其皮上樹杪,然后下解老人。老人曰:“君第牢縛其身附樹,我若入皮,則不相識,脫聞吼落地,必當被食。事理則然,非負約也。”忠与訣,上樹,擲皮還之。老人得皮,從后腳入,复形之后,大吼數十聲,乃去。忠得還家。數日,南村費忠鋤地遇啖也。(出《廣异記》)
  費州的蠻人,整族都姓費。那地方被老虎害的人很多,一般人家都是蓋樓而居,以避免虎害。開元年中,狄光嗣是刺史。他的孫子狄博望在官舍出生。狄博望乳母的丈夫費忠英勇善射,有一天他扛著米從州往家走,山路難走,不知不覺就黑了天。离家還有三十多里的路程,費忠不免有些害怕。他用帶在身邊的刀,割了几捆柴,敲石頭取火,點起火堆守在那里。不一會儿,他听到了虎的聲音。虎聲震得林木叢都在發抖。費忠把自己的頭巾蓋在米袋子上,又把自己的腰帶系在米袋子上,讓米袋子象個人似的站在火光之下。他自己挺身上了大樹,頃刻之間,四只老虎一塊來到。望見米袋之后,那一只最大的老虎一下子跳過去,一看不見人,便默默相視,無可奈何。稍小一點的那只老虎領著兩只虎崽离去,大虎獨自留在火堆旁。大老虎突然把皮脫掉,變成一位老人,枕著手睡起覺來。費忠素來力大敏捷,心中對這位老頭很沒瞧起。他慢慢從樹上下來,一下子掐住了老頭的喉嚨,用刀抵住老頭的脖子。老人求他饒命。費忠把老頭的雙手綁起來,然后開始盤問他。他說他是北村的老費頭,被罰當老虎,天上的官署有日歷命令他吃人,今夜應該吃費忠,所以就等著費忠來。剛才來正遇上米袋,心中很是不快,留在這里等他再來,沒想到讓你捉住了。要是不信,你可以看看我腰邊的日歷,看看就知道了。費忠看完了日歷,問道:“怎么做才能救我?”老頭說:“如果有姓名相同的人,也可以頂替。以后事情暴露了,我得受罰,不過只罰挨餓十天罷了。“費忠說:“現在南村也有個費忠,他可以替我嗎?”老人答應了。費忠先拿著他的皮爬到樹上,把皮綁到樹梢上,然后再下來解放老頭。老頭說:“你只管把自己牢牢地綁在樹上。我要是進入虎皮,就不認識你了,如果你听到虎嘯就掉下來,一定得讓我吃掉,事情就是這樣,并不是我不守約。”費忠和他告別,爬到樹上去,把皮扔下來還給他。老頭接過皮去,從后腳進入,恢复了虎的樣子之后,大吼大叫了几十聲,就离去了。費忠回到家中。几天后,南村的費忠鋤地時遇上虎被吃了。

虎 婦
唐開元中,有虎取人家女為妻,于深山結室而居。經二載,其婦不之覺。后忽有二客攜酒而至,便于室中群飲。戒其婦云:“此客稍异,慎無窺覷。”須臾皆醉眠,婦女往視,悉虎也。心大惊駭,而不敢言。久之,虎复為人形,還謂婦曰:“得無窺乎?”婦言初不敢离此。后忽云思家,愿一歸覲。經十日,夫將酒肉与婦偕行,漸到妻家,遇深水,婦人先渡。虎方褰衣,婦戲云:“卿背后何得有虎尾出?”虎大慚,遂不渡水,因爾疾馳不返。(出《廣异記》)
  唐開元年間,有一只老虎娶了一個人家的女儿為妻,在深山里蓋房子居住,過去兩年,那女人也沒發覺丈夫是只老虎。后來忽然有一天,來了兩位客人。客人自己帶著酒,就与丈夫聚飲起來。丈夫警告她說:“這兩位朋友与別人不太一樣,你可千万不要偷著看他們!”不多時他們全喝醉了睡在那里。她去一看,全是老虎,心中大吃一惊,卻不敢說出來。過了一些時候,虎又恢复成人樣,回來問她道:“你大概偷看了吧?”她說她根本就不敢离開半步。后來她忽然說想家,想回去看看。十天之后,丈夫帶著酒肉和她一塊回娘家。將要走到娘家的時候,遇到一道深水,妻子先過去了。丈夫脫衣服的時候,妻子戲耍地說:“你身后怎么有一條虎尾巴伸出來呢?”虎很羞慚,于是就不渡水,回頭奔入深山,再沒有回來。

稽 胡
慈州稽胡者以弋獵為業。唐開元末,逐鹿深山。鹿急走投一室,室中有道士,朱衣憑案而坐。見胡惊愕,問其來由。胡具言姓名,云:“适逐一鹿,不覺深入,辭謝沖突。”道士謂胡曰:“我是虎王,天帝令我主施諸虎之食,一切獸各有對,無枉也。适聞汝稱姓名,合為吾食。案頭有朱筆及杯兼簿籍,因開簿以示胡。胡戰懼良久,固求釋放。道士云:“吾不惜放汝,天命如此。為之奈何?若放汝,便失我一食。汝既相遇,必為取免。”久之乃云:“明日可作草人,以己衣服之,及豬血三斗、絹一匹,持与俱來。”或當得免。胡遲回未去,見群虎來朝,道士處分所食,遂各散去。胡尋再拜而還。翌日,乃持物以詣。道士笑曰:“爾能有信,故為佳士。”因令胡立(“立”字原缺。据明抄本補。)草人庭中,置豬血于其側。然后令胡上樹,以下望之高十余丈。云:“止此得矣。可以絹縛身著樹。不爾,恐有損落。”尋還房中,變作一虎。出庭仰視胡,大嗥吼數四,向樹跳躍。知胡不可得,乃攫草人,擲高數丈。往食豬血盡,入房复為道士。謂胡曰:“可速下來。”胡下再拜。便以朱筆勾胡名,于是免難。(出《廣异記》)
  慈州有個叫稽胡的人以打獵為生。唐開元年末,他在深山追赶一頭鹿。鹿跑得很急投入一室。室中有一位道士。道士穿著紅衣服靠桌案坐著。他見了稽胡感到惊愕,問稽胡是怎么來的。稽胡首先詳細地通報了自己姓名住址,然后說:“剛才我追赶一頭鹿,不知不覺就跑到你屋里來,請諒解我的冒失。”道士對稽胡說:“我是虎王,天帝命令我主管老虎們的吃飯問題。一切野獸都有各自的被吃對象,沒有冤枉的。剛才听你說出你的姓名,你應該被我吃。”桌案上有筆、杯和簿籍。道士順手就打開簿子給稽胡看。稽胡看了,嚇得戰栗了好長時間,苦苦地要求放了他。道士說:“不是我不放你,天命如此,又能怎樣呢?如果放了你,我就失去一頓飯。不過你既然遇到我,我就一定要想法救你。”過了一會又說:“明天你可以做一個草人,把你自己的衣服給草人穿上。再准備三斗豬血,一匹絹。把這些東西一塊拿來,也許能得救。”稽胡遲疑未決的時候,看到一群老虎前來朝拜道士。道士把吃的分給它們,它們便各自散去。稽胡不久也下拜告還。第二天,他就帶著那些東西來到道士這里。道士笑著說:“你能守信用,所以是好樣的。”于是就讓稽胡把草人立在院子里,把豬血放在草人一側。然后讓稽胡上樹。道士在下邊望著他爬到十丈高的時候說:“停在那儿就行了。可以用絹把身子綁到樹上,不然,恐怕掉下來。”隨即他便回到房中,變成一只老虎,來到院子里仰視著稽胡,大聲吼叫了几聲,向著樹上跳躍。知道吃不到稽胡,便抓過草人,拋起几丈高,然后去吃那豬血。吃光豬血,進屋又變成道士,出來對稽胡說:“可以赶快下來了!”稽胡下來行再拜禮。老道便用朱筆勾掉稽胡的姓名。于是稽胡的一場大難免除了。

碧 石
開元末,渝州多虎暴。設机阱,恒未得之。月夕,人有登樹候望,見一倀鬼如七八歲小儿,無衣輕行,通身碧色,來發其机。及過,人又下樹正(“正”原作“止”,据明抄本改。)之。須臾,一虎徑來,為陷机所中而死。久之,小儿行哭而返,因入虎口。及明開視,有碧石大如雞子在虎喉焉。(出《廣异記》)
  開元年末,渝州多次發生老虎吃人的事,設了有机關的陷阱,總也沒有捉到它。一個有月光的夜晚,有一個人爬到樹上去望,見有一個倀鬼,就象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光著身子輕手輕腳地行走。他全身是碧色的,來到陷阱便發現那里邊的机關。等他走過,樹上的這個人又下來重新裝好机關。不一會儿,一只老虎徑直走來,被陷入陷阱而死。不一會儿,小男孩哭著走回來,就進到老虎的口中。等到天明打開陷阱一看,有雞蛋大的一塊碧玉卡在老虎的喉嚨里。

黿嚙虎
天寶七載,宣城郡江中黿出,虎搏之,黿嚙虎二瘡。虎怒,拔黿之首。而虎瘡甚,亦死。(出《廣异記》)
  天寶七年,宣城郡江里的一個黿爬上岸來,老虎見了就扑過去咬它。它把虎咬傷了兩處。老虎大怒,就拔下了黿的腦袋。但是虎因為傷得太厲害,也死了。

李 徵
隴西李徵,皇族子,家于虢略。微少博學,善屬文。弱冠從州府貢焉,時號名士。天寶十載春于尚書右丞楊沒榜下登進士第。后數年,調補江南尉。徵性疏逸,恃才倨傲,不能屈跡卑僚。嘗郁郁不樂。每同舍會,既酣,顧謂其群官曰:“生乃与君等為伍耶!”其僚佐咸嫉之。及謝秩,則退歸閉門,不与人通者近歲余。后迫衣食,乃具妝東游吳楚之間,以干郡國長吏。吳楚人聞其聲固久矣。及至,皆開館以俟之。宴游极歡。將去,悉厚遺以實其囊橐。徵在吳楚且周歲,所獲饋遺甚多。西歸虢略。未至,舍于汝墳逆旅中。忽被疾發狂,鞭捶仆者。仆者不胜其苦。如是旬余,疾益甚。無何,夜狂走,莫知其适。家僮跡其去而伺之,盡一月而徵竟不回。于是仆者驅其乘馬,挈其囊橐而遠遁去。至明年,陳郡袁參以監察御史奉詔使岭南,乘傳至商于界。晨將發,其驛者白曰:“道有虎暴而食人,故過于此者,非晝而莫敢進。今尚早,愿且駐車,決不可前。”參怒曰:“我天子使,眾騎极多,山澤之獸能為害耶?”遂命駕去。行未盡一里,果有一虎自草中突出。參惊甚。俄而虎匿身草中,人聲而言曰:“异乎哉,几傷我故人也!”參聆其音似李徵。參昔与徵同登進士第,分极深,別有年矣。忽聞其語,既惊且异,而莫測焉。遂問曰:“子為誰?得非故人隴西子乎?”虎呻吟數聲,若嗟泣之狀。已而謂參曰:“我李徵也。君幸少留,与我一語。”參即降騎。因問曰:“李君,李君,何為而至是也?”虎曰:“我自与足下別,音問(“問”字原闕。据明抄本補。)曠阻且久矣。幸喜得無恙乎,今又去何适?向者見君,有二吏驅而前,驛隸挈印囊以導。庸非為御史而出使乎?”參曰:“近者幸得備御史之列,今乃使岭南。”虎曰:“吾子以文學立身,位登朝序,可謂盛矣。況憲台清峻,分糾百揆,圣明慎擇,尤异于人。心喜故人居此地,甚可賀。”參曰:“往者吾与執事同年成名,交契深密,异于常友。自聲容間阻,時去如流,想望風儀,心目俱斷。不意今日,獲君念舊之言。雖然,執事何為不我見,而自匿于草莽中?故人之分,豈當如是耶?”虎曰:“我今不為人矣,安得見君乎?”參即詰其事。虎曰:“我前身客吳楚,去歲方還。道次汝墳,忽嬰疾發狂走山谷中。俄以左右手据地而步,自是覺心愈狠,力愈倍。及視其肱髀,則有厘毛生焉。又見冕衣而行于道者、負而奔者、翼而翱者、毳而馳者,則欲得而啖之。既至漢陰南,以饑腸所迫,值一人腯然其肌,因擒以咀之立盡。由此率以為常。非不念妻孥,思朋友,直以行負神祗,一日化為异獸,有靦于人,故分不見矣。嗟夫!我与君同年登第,交契素厚,今日執天憲,耀親友,而我匿身林藪,永謝人寰,躍而吁天,俯而泣地,身毀不用。是果命乎?”因呼吟咨嗟,殆不自胜,遂泣。參且問曰:“君今既為异類,何尚能人言耶?”虎曰:“我今形變而心甚悟,故有撐突。以悚以恨,難盡道耳。幸故人念我,深恕我無狀之咎,亦其愿也。然君自南方回車,我再值君,必當昧其平生耳。此時視君之軀,猶吾机上一物。君亦宜嚴其警從以備之,無使成我之罪,取笑于士君子。”又曰:“我与君真忘形之友也,而我將有所托,其可乎?”參曰:“平昔故人,安有不可哉?恨未知何如事,愿盡教之。”虎曰:“君不許我,我何敢言?今既許我,豈有隱耶?初我于逆旅中,為疾發狂。既入荒山,而仆者驅我乘馬衣囊悉逃去。吾妻孥尚在虢略,豈念我化為异類乎?君若自南回,為繼書訪妻子,但云我已死,無言今日事。幸記之!”又曰:“吾于人世且無資業,有子尚稚,固難自謀。君位列周行,素秉夙義,昔日之分,豈他人能右哉?必望念其孤弱,時賑其乏,無使殍死于道途,亦恩之大者。”言已又悲泣。參亦泣曰:“參与足下休戚同焉,然則足下子亦參子也。當力副厚命,又何虞其不至哉?”虎曰:“我有舊文數十篇未行于代,雖有遺稿,盡皆散落,君為我傳錄,誠不敢列人之閾,然亦貴傳于子孫也。”參即呼仆命筆,隨其口書,近二十章。文甚高,理甚遠。參閱而歎者再三。虎曰:“此吾平生之素也,安敢望其傳乎?”又曰:“君銜命乘傳,當甚奔迫。今久留驛隸,兢悚万端。与君永訣,异途之恨,何可言哉?”參亦与之敘別,久而方去。參自南回,遂專命持書及撐賻之禮,寄于徵子。月余,徵子自虢略來京詣參門,求先人之柩。參不得已,具疏其事。后參以己俸均給徵妻子,免饑凍焉。參后官至兵部侍郎。(出《宣室志》)
  隴西的李徵,是皇族的后代,家住在虢略。李徵小時候學識淵博,善于寫文章,二十歲就得到州府的推荐,當時被稱為名士。天寶十年春,他在尚書右丞相楊沒主考下考中進士。几年后,被調補任了江南尉。李徵性情疏遠隱逸,恃才孤傲,不能屈從于卑劣的官吏,常常郁郁不樂,悶不作聲。每次与同僚聚會,酒酣之后,他就看著這群官吏說:“我竟然与你們為伍了嗎?”他的同僚都嫉恨他。等到卸了任,他就回到家里,閉門不与任何人來往。一年多以后,他家的衣食不保,他就准備了一些衣物東游吳楚之間,向郡國長吏求取資助。吳楚一帶的人听到他的名聲本來已經很久了,等到他到了,人家都大開著館門等著他。對他招待得特別殷勤,他宴游极歡。臨走的時候,給他优厚的饋贈都填滿他的口袋。他在吳楚將近一年,得到的饋贈特別多。回虢略的路上,住在汝墳的旅店中,他忽然得病發狂,鞭打他的仆從,打得仆從無法忍受。這樣過了十几天,病情更重。不久,他夜里狂跑,沒有人知道他到哪儿去了。家僮循著他跑走的方向找他,等著他。一個月過去了,他也沒回來。于是,仆人騎上他的馬,帶著他的財物遠遠地逃走了。到了第二年,陳郡袁參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詔出使岭南,乘坐驛站的車馬來到商于地界。早晨要出發的時候,驛站的官吏解釋說:“路上有虎,而且吃人,所以從這儿過的人,不是白天沒有敢走的。現在還早,請在這儿多住一會儿,決不可現在就走。”袁參生气地說:“我是天子的使者,人馬這么多,山澤里的野獸能怎樣?”于是他命令立即出發。走了不到一里,果然有一只老虎從草叢中突然跳出。袁參非常吃惊。很快,虎又藏身回草叢里了。那虎用人的聲音說道:“奇怪呀,差點傷了我的老朋友!”袁參听那聲音象李徵。袁參和李徵同時登進士第,兩個人的交情极深,离別有些年頭了,忽然听到他的話,既惊訝又奇怪,而且沒法推測。于是就問道:“你是誰?莫非是老友隴西子嗎?”虎呻吟几聲,象嗟歎哭泣的樣子,然后對袁參說:“我是李徵,希望你少等一下,和我說几句話。”袁參從馬上下來,問道:“李兄啊李兄,因為什么而至此呢?”虎說:“我自從和你分手,音信遠隔很久了,你沒有什么變化吧?現在這是要到哪儿去?剛才見到你,有兩個官吏騎馬在前,驛站的官吏拿著印口袋引導,難道是當了御史而出使外地嗎?”袁參說:“最近有幸被列入御史之列,現在這是出使岭南。”虎說:“你是以文學立身的,位登朝廷的殿堂,可謂昌盛旺達了,況且你一向清廉高尚,盡職盡責英明謹慎,特別与眾不同。我很高興我的老朋友居于這等地位,很值得慶賀。”袁參說:“以前我和你同時成名,交情甚厚,不同于一般的朋友。自從分离,時間象流水一樣過去了,想企望你的風度和儀容,真是望眼欲穿。沒想到今天在這里听到你的念舊之言。既然這樣,那么你為什么不見我呢?為什么要躲藏在草莽之中?咱們是老朋友的情分,難道應該這樣嗎?”虎說:“我現在已經不是人了,怎么能見你呢?”袁參便詰問是怎么回事。虎說:“我以前客居吳楚,去年才回來,途中住在汝墳,忽然有病發狂跑到山谷之中,不久就用左右手著地走路。從此我覺得心更狠了,力气更大了。看看胳膊和大腿,已經長出毛來了。看到穿著衣服戴著帽子在道上走的,看到背負東西奔走的,看到長著翅膀飛翔的,看到長有羽毛奔馳的,我就想吃下他,到了漢陰南,因為饑腸所迫,碰上一個人很肥,就把他捉住吃了。從此就習以為常。不是不想念妻子儿女,不是不思念朋友,只因為行為有負神祗,一旦變成野獸,有愧于人,所以就不見了。天哪!我和你同年登第,交情向來很厚,今天你執管王法,榮耀親友,而我藏身草木之間,永不能見人,跳起來呼天,俯下去哭地,身毀無用,這果真是命嗎?”于是他就呻吟感歎,几乎不能自胜,于是就哭泣。袁參問道:“你現在既然是异類,為什么還能說人話呢?”虎說:“我現在樣子變了,心里還特別明白。所以有些唐突,又怕又恨,很難全說出來。幸虧老朋友想著我,深深諒解我莫可名狀的罪過,也是一种希望。但是你從南方回來的時候,我再遇上你,一定會不認識你了。那時候看你的軀体,就象我要獵獲的一個東西,你也應該嚴加防備,不要促成我的犯罪,讓世人取笑。”又說:“我和你是真正的忘形之交,我將求你辦一件事,不知是不是可以?”袁參說:“多年的老朋友,哪有不可的呢?是什么事,你盡管說!”虎說:“你還沒答應,我怎么敢說。現在既然已經答應了,難道還能隱瞞嗎?當初我在客棧里,有病發狂,跑進荒山,兩仆人騎著我的馬帶著我的財物逃去。我的妻子儿女還在虢略,哪能想到我變成异類了呢?你要是從南方回來,給我捎個信給我的妻子,只說我已經死了,不要說今天的事。希望你記住。”又說:“我在人世間沒有資財,有個儿子還年幼,實在難以自謀生路。你位列仕宦的行列,一向主持正義,昔日的情分哪是他人能比的,一定希望你念他孤弱,時常資助他几個錢,以免讓他餓死在路上,也就是對我大恩大德了。”說完,又是一陣悲泣。袁參也哭泣著說:“我和你休戚与共,那么你的儿子也就是我的儿子,應當盡全力,怎么還能擔心我做不到呢?”虎說:“我有舊文章几十篇沒有留行于世上,雖然有過遺稿,但是都散失了。你給我傳錄一下,實在不敢列入名家的行列,但是希望能傳給子孫。”袁參就喊仆從拿來筆墨,隨著虎的口述作記錄。近二十章,文品很高,道理深遠。袁參讀后贊歎再三。虎說:“這是我平生的真實情感,哪敢希望它傳世呢?”又說:“你奉王命乘坐驛站車馬,應該是特別奔忙的,現在耽擱了這么久,誠惶誠恐。和你永別,异途的遺憾,怎么說得完呢?”袁參從南方回來,就專門派人把書信和辦喪事的禮物送給李徵的儿子。一個多月以后,李徵的儿子從虢略來到京城拜訪袁參,要找他父
親的靈柩。袁參沒有辦法,就詳細地述說了這件事。以后袁參從自己的俸祿中拿出一部分給李徵的妻子儿女,以免他們的饑寒之苦。袁參后來官做到兵部侍郎。

天寶選人
天寶年中,有選人入京,路行日暮,投一村僧房求宿。僧不在。時已昏黑,他去不得,遂就榻假宿,鞍馬置于別室。遲明將發,偶巡行院內。至院后破屋中,忽見一女子。年十七八,容色甚麗。蓋虎皮。熟寢之次,此人乃徐行,掣虎皮藏之。女子覺,甚惊懼,因而為妻。問其所以,乃言逃難,至此藏伏。去家已遠,載之別乘,赴選。選既就,又与同之官。數年秩滿,生子數人。一日俱行,复至前宿處。僧有在者,延納而宿。明日,未發間,因笑語妻曰:“君豈不記余与君初相見處耶?”妻怒曰:“某本非人類,偶爾為君所收,有子數人。能不見嫌,敢且同處。今如見恥,豈徒為語耳?還我故衣,從我所适。”此人方謝以過言,然妻怒不已,索故衣轉急。此人度不可制,乃曰:“君衣在北屋間,自往取。”女人大怒,目如電光,猖狂入北屋間尋覓虎皮,披之于体。跳躍數步,已成巨虎,哮吼回顧,望林而往。此人惊懼,收子而行。(出《原化記》)
  天寶年間,有一個候選的官員入京,這一天走到天色很晚,就到一個村子的僧房去求宿。和尚不在,當時天已經昏黑,不能另找別的地方了,于是就在和尚的床上睡下了。鞍馬放在另一間屋里。天要亮的時候,將要出發,偶然在院子里巡行,來到院后的破屋中,忽然看到一位女子。這女子十七八歲,容色非常美麗。她蓋著虎皮,正在熟睡。此人就慢慢走過去,拽虎皮藏起來。女子醒了之后,非常惊懼,因而做了這人的妻子。這人問她為什么如此,她說是因為逃難來到這里,离家已經很遠。這人就讓她另騎一匹馬,和他一起進京赴選。選就之后,又共同赴任為官。几年后任期已滿,她給他生了好几個儿子。這一天他們一起走路,又來到以前借宿的地方。和尚把他們迎納進去,住了一宿。第二天,出發之前,那人笑著對妻子說:“你是不是還記得我和你初次相見的地方呢?”妻子生气地說:“我本來不是人類,偶爾被你收去,有了好几個儿子,能不嫌我,和我共同生活。現在你卻恥笑我,難道只是說說而已嗎?你還給我以前的衣服,讓我到我要去的地方。”此人這才道歉說自己說了過頭話。然而妻子怒气不消,要原先的衣服要得更急。此人估計不可制止她,就說:“你的衣服在北屋里,自己去取吧!”女人大怒,雙目射出電光,瘋狂地跑到北屋,翻出虎皮披到自己身上,跳躍几步,變成一只大虎,咆哮几聲,向山林奔去。此人非常害怕,領著孩子上路而去。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