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許漢陽 劉禹錫 周邯 資州龍 韋思恭 盧元裕 盧翰 李修 韋宥 尺木 史氏子 許漢陽本是汝南人。貞元年間,他乘舟走到洪饒州間。傍晚,江流很急,順著水邊的一條路線漂入,不知不覺漂出三四里,來到一個湖中。湖面雖然寬廣,但是水深只有二三尺。又向北走了一里左右,見湖岸竹樹繁茂,就想划過船去停泊。漸漸靠近,見這里的亭台屋宇很是廣闊。有兩個婢女迎著他的船微笑。這兩個婢女頭頂雙發髻,方形丫,臉白如玉。許漢陽感到惊訝。他油腔滑調挑逗她們,她們大笑著走入宅院。許漢陽整衣束帶,上岸去投宿拜謁。沒走上三五步,一位婢女便迎出來,直接領進內廳,讓他坐下。然后說:“這是女郎換衣服的地方。”過了一會儿,婢女讓許漢陽走進中門。院里到處都是大水池,池中的荷花、菱角之類散發著芬芳,四岸像碧玉一般文彩煥然。有兩座虹橋貫通南北。北邊有一個大閣。拾級而上,見上面有用白金書寫的三個大字:“夜明宮”。四面的奇花异草以及各种果樹,森然高聳,与云相接。那婢女把他領到閣樓的頭一層,那里的六七個婢女一齊向他下拜。又領到第二層,才見到六七位女郎。他還未等看清她們,她們就一齊拜見,并七嘴八舌問他從哪儿來。許漢陽詳細說明自己是無意中來到這里的。女郎們請他坐定之后,婢女們送上來飲食。這些飲食都是人間不曾見過的。吃完又喝酒。院子里有一棵几丈高的大樹,看枝干像梧桐。看葉子像芭蕉。樹上挂滿了還沒有開放的紅花,一朵朵大如酒杯。這棵樹正對著喝酒的地方。一位女郎端著酒,讓一名婢女捧來一只很像鸚鵡的鳥,放在面前的欄杆上。那鳥叫了一聲,樹上的花便同時開放,香气襲人。每一朵花中,都有一個一尺多高的美人。這些小美人個個都姿容婉麗,服飾飄擺,各有風韻。各种弦樂管樂的樂器都有。女郎一舉杯,便眾樂齊奏,忽而像蕭蕭馬鳴,時而像泠泠的水聲,就像仙樂一般。剛剛酒過一巡,天就已經黑了,月色明亮起來。女郎們談論的,都不是人間的事。都是許漢陽所沒有想到的。當時許漢陽就用人間的事与她們爭辯,女郎們沒法儿用常理回答。喝到二更天,宴席已經結束,那些樹上的紅花也一片片地落入池中,那些小美人也隨之落下,便不知哪去了。一位女郎拿來一卷文書給許漢陽看。許漢陽一看,是《江海賦》。那女郎讓許漢陽讀一遍。許流陽就讀了一遍。女郎又自己讀了一遍,然后讓婢女收了起來。一位女郎對眾女郎和許漢陽說:“我想好一首感怀詩,想給大家朗誦一下。”女郎們和許漢陽都說好,于是那女郎吟誦道:“海門連洞庭,每去三千里。十載一歸來,辛苦瀟湘水。”那女郎讓婢女把卷、筆、硯取來,請許漢陽為她把詩錄下來。許漢陽把卷打開一看,見卷全是金花底色的白素絲綢,上面用銀字寫的。卷像拱斗那么大,有半卷已經寫過了。看那筆,是白玉做的筆管。硯台是碧玉做的,用玻璃做的匣子。硯台里研的全是銀水。寫完之后,女郎讓許漢陽寫上自己的名字。打開往前看,看到了几首詩,都有人署名。有叫“仲方”的,有叫“巫”的,有叫“朝陽”的,而不見有寫姓氏的。這時候女郎就往回要那卷。許漢陽說:“我有一首和詩,打算接著寫到后邊可以嗎?”女郎說:“不可以。這書卷每次回家都要交給父母兄弟看,不想把你夾雜在里邊。”許漢陽說:“剛才把我的名字都寫上了,那怎么又可以了呢?”女郎說:“不是一回事,這不是你能明白的。”四更天一到,就讓人全都收拾了。匆忙中,一位婢女說:“您可以回去了。”許漢陽便起身。眾女郎說:“這次相會令人高興,只是對你怠慢了。”大家戀戀不舍,恨恨而別。許漢陽回來的時候忽然遇上大風,云色陡然變暗,每走一步都黑暗得看不見路。到了天明,他來看他夜間喝酒的地方,乃是一片空空的樹林罷了。許漢陽解開纜繩,走到昨晚所見江岸人家處,見有十几個人,好像發生了什么事情,于是就停船打听。有人說:“江口淹死了四個人,到二更天撈上來,三個人已死,另一個雖然像死了卻沒有完全死過去,有一個巫女為他洒拂楊柳水,念咒,四次才能講話,他說:‘昨天晚上水龍王的几個女儿及她們的姨表姊妹六七個人回過洞庭,在這舉行夜宴,用我們四個人做酒。因為客人不多,喝酒不多,所以我還能活著回來。’”許漢陽感到惊异,就問那個人說:“那個客人是誰?”那人說:“是一個窮酸的讀書人,不記得他的姓名。”那人又說:“听婢女說,這些小娘子特別喜愛人間的文字,但總弄不到。她常常想向一個窮酸文人求字而沒有法子。”許漢陽問那個窮酸文人現在什么地方,對方說已經開船走了。許漢陽想到昨天夜間的事,以及那些复雜的感触,都可以驗證了。他默默地乘船而回,覺得肚子里不大安穩,就吐了几升鮮血,知道這全是用人血做的酒,三天之后才平定。 唐朝連州刺史劉禹錫,貞元年中,寓居在滎澤。四月的一天,他獨自坐在林亭中,忽然間下起大雨,天地一片昏黑,很久才開晴。只有亭中的一棵杏樹云气不散。劉禹錫走近杏樹細看,看到一物形狀像龜鱉,特別污穢腥臭,有五斗大鍋那么大的東西。他就扔瓦礫打它。那東西就緩緩地登上台階,在檐柱下停住了。劉禹錫就退到床下,把書箱摞起來墊腳,觀察那東西。那東西仰視著柱子的頂端,慢慢用前爪子挖去半根柱子,于是大震一聲,屋上的瓦紛飛亂下。亭內東壁上,從上到下裂了一個一丈來長的口子。原先這亭東有几畝紫花苜蓿,劉禹錫這時從裂口可以分明地看到遠處這些苜蓿。雷震聲過后,那東西也沒有了。而東壁上的裂口,也自己吻合了。劉禹錫多次去看,苜蓿如舊,牆壁竟然沒有變化之處。 貞元年間,有一個叫周邯的處士,是一位文學豪杰之士。一個彝人賣奴隸,那奴隸十四五歲,看樣子很聰明伶俐。主人介紹說這奴隸善于入水,在水里如履平地一般。讓他沉到水底,雖然經日移時不上來,他始終都不覺得苦。說蜀地的溪、壑、潭、洞,沒有他沒到過的。周邯于是就買了這個奴隸,認為他的本領不一般,給他改名叫“水精”。周邯從蜀地坐船,出山峽,到江陵。經過瞿塘峽灩澦堆灘時,他就讓水精沉到水底,去看看水底到底有多深。水精入水,過了一會儿出來,撈得許多的銀器物,周邯高興坏了。每次小船泊于江岸潭邊,他都讓水精沉下去一次,又有收獲。沿江流來到江都,經過牛渚磯。自古說最深的地方,是溫嶠燃燒犀角照水怪的地方。他又讓水精沉下去。過了一會儿水精撈上來一塊寶玉,說水底下有水怪,說不准是什么樣子,都怒自狂舞,要抓他,自己僅僅能免禍。由此周邯也成為巨富。几年后,周邯有一個叫王澤的朋友在相州做太守,周邯到河北去訪問他。王澤很高興,与周邯一起游覽,歡宴,一天天沒有空閒。二人一起來到州北隅的八角井。所謂八角井,是用天然彎曲的石頭,把井壁砌成八角形。井口寬三丈還多。這口井,早晨和晚上煙云蒸騰,彌漫出一百多步外。黑夜,有火紅的光從井里射出來,可照出一千尺,看東西像白天一樣清楚。自古人們相傳說,有一條金龍潛伏在水底。有時候久旱不雨,人們到井邊來禱告,也很靈驗。王澤說:“這井里理應有至寶,只可惜沒有辦法探究它的虛實罷了。”周邯笑著說:“非常容易!”于是就對水精說:“你要能投到水底,看看井里有什么怪异,連王澤也會重重的賞你。”水精已經很長時間沒下過水了,很高興就脫了衣服下去了。很長時間他才出來,對周邯說:“有一條很大的黃龍,鱗如金色,抱著几顆明珠在那睡覺。水精想要把明珠搶過來,但是手中沒有兵刃,怕那龍忽然發覺,所以沒敢動。如果能有一把利劍,即使龍發覺了那也可以把它殺死,沒有什么可怕了。”周邯和王澤非常惊喜。王澤說:“我有劍,我這把劍還是一把不比尋常的寶劍呢。你可以拿我的劍下去把明珠搶來!”水精喝了些酒,帶著劍就下去了。過了一會儿,四面看熱鬧的人像牆一樣。忽然看見水精從井面跳出來几百步遠,接著有一條几百尺長,爪甲鋒利的金龍從空中來抓水精,人和龍都退進入井中。左右的人心惊膽戰,不敢近看。只是周邯心疼他的水精,王澤心疼他的寶劍,二人逡巡不定。有一位身穿褐裘,相貌古朴的老人來見王澤說:“我是土地神。先生怎能這么輕視自己的百姓?這口井里的金龍,是上天的使者,主宰那些瑰璧,澤潤一方生靈,哪能只相信那一把小小的寶劍,而想要趁龍睡覺去把明珠搶過來呢?龍忽然震怒,作用神化,搖得動天關,擺得動地軸,捶得碎山岳,砸得碎丘陵,百里大地變成江湖,万人之眾都要喂魚鱉。到那時候,你的骨肉怎么能保得住呢?從前鐘离不愛其寶,孟嘗君自返其珠。你不學他們,卻縱使貪婪狡詐之徒,鼓動狡詐貪婪之心,肆無忌憚地去奪寶。現在他已經被龍吃掉鍛煉那些珠子了!”王澤羞愧悔恨,無言以對。土地神又說:“你必須馬上悔過并且要褥告,不要讓金龍太生气了!”老人倏然离去。王澤立即就准備供品祭奠。 韋皋鎮守巴蜀的末年,資州獻來一條龍,身長一丈多,鱗和甲什么都有。韋皋把它用木匣子裝著,讓它在匣子里蟠屈著。當時正是正月初一,把它放在大慈寺的大殿上,百姓們一傳十、十傳百,隨便看了三天,結果龍被香火薰死了。《國史》上缺少這件事的記載。這是什么預兆呢? 元和六年,京兆人韋思恭与董生、王生三人結友,在嵩山岳寺修習學業。寺東北一百多步的地方,岩石下有一個取水盒。水盆的圍長一丈多一點,而深可裝得下十斛。水是隨打隨增多,打多少增多少,始終不見少。全寺的人都來打水。韋思恭等三人從春天住進來,到了七月中旬,有一天,三個人趁有空就去打水。走到石盆,他們看到一條大蛇。這條大蛇有几丈長,黑得像純漆,有白花,像錦,在石盆里彎彎曲曲地爬動。三個人嚇了一跳,看了好久。王生与董生商議說:“那東西可以打死拿回去吃。”韋思恭說:“不行。以前葛陂的竹,漁父的梭,雷氏的劍,尚且都是龍,怎么知道這名山大鎮之中就沒有龍呢?難道不是龍在這石盆里潛身嗎?況且這條蛇的鱗和甲,和一般蛇特別不一樣。這可要小心!”二人沒听他的話,就扔石頭把蛇打死,纏繞起來拿回去煮上了。二人都嘲笑韋思恭是假正經。不一會儿有人說石盆那里又有大蛇,二人跑去一看,又要下手擊蛇,韋思恭急忙勸阻。二人剛舉石要投,那蛇騰空而去。等到三個人回到院子里,蛇肉還沒煮熟。忽然听到山中有一种聲音,地也在顫動。一看,竟然是這山中風云暴起,飛砂走石。眨眼的工夫,風沙來到寺前,天昏地暗,對面不見人。寺中的人們在風云暴起之中有人禱告說:“不要錯擊了好人!”片刻,天上下火,其中多半下到三位書生的屋上,燒了個淨光。王生和董生都不知在哪。韋思恭在寺廊下沒啥事儿。所以,神化的道理也很明顯。不能全做善事,只說了一些好話,那么蛟龍之禍就沒有及身,何況那些經常行善道的呢!那王生和董生的尸体,過了兩天,才在寺門南邊找到。這是韋思恭親口說的。對于那些好殺生的人,此事足以為戒了。 從前唐太守盧元裕還沒做官時,曾經在七月二十五這天設置幡幢像,又把盂蘭盆放在其間,不一會儿就听到盆中有“唧唧”的聲音。盧元裕過去一看,見盆里有一條才一寸來長的小龍,形狀超逸,姿態奇麗,婉然可愛。于是他就用水澆它。這時候,只見那小東西伸足振鬣,轉瞬間長到几尺長了。盧元裕很害怕,有白云從盆中升起,那龍也追赶著白云而飛去。盧元裕就是盧翰的父親。 唐安太守盧元裕的儿子盧翰說,盧元裕年輕的時候,曾經結友在終南山讀書。有一天傍晚走在溪邊,從石崖中拾到一塊圓形石頭。這石頭瑩晶光亮如鏡子一般。正拿著玩,忽然掉到地上摔斷了,里邊有一條一寸多長的白魚,隨著那石頭宛宛轉轉落到澗中。只見那條小魚漸漸長滿一尺,不一會儿又長到一丈多。它鼓鬐奮爪,昂首掉尾。于是云雷暴起,風雨大作。 唐朝浙西觀察使李修,元和七年,是絳郡太守。這年,這個郡所屬的龍門縣有龍出現,當時看見的有上千人。郡守寫狀子報告太府知道。當時相國是河東府的張弘靖任河中節度使,相國的儿子前舒州刺史張以宗,曾經寫文章贊美這件事。 唐元和年間,前都尉韋宥出任溫州郡守,心中悶悶不樂,水路又很遠,天气灼熱,坐在船上也不好受。一天晚上比較涼爽,他就下船上岸,騎著馬和船并行。忽然間看到一個地方,沙淺流亂,蘆葦青青,于是他就撒開韁繩過去飲馬。走在蘆葦叢中,有的蘆枝拂打馬鞍,他隨手就抓上來一棵,一看,看到一根新絲制成的箏弦纏在蘆葦上。他立即就把箏弦拿下來,伸開一看,有兩尋來長。他把弦松開,弦又立即盤結回去。他很惊奇,就把它揣到怀里。來到江館,全家已經早到了。他是從前的駙馬,家里有歌妓和樂妓。他把那根箏弦交給箏妓說:“這是我從蘆葦上拾到的,挺新挺緊的,但是那是沙洲江岸,這東西是從哪來的呢?我覺得挺奇怪。你把它裝到箏上,听听怎么樣。”箏妓接過弦去,立即就去往箏上安裝,發現這弦与其它弦完全一樣,只是短了二三寸。當時正吃飯,箏妓先把弦放在那里,一放下它就又盤結起來。吃完飯一看,那弦居然蜿蜒搖動起來。箏妓吃惊地告訴大家,大家爭搶著來看,見那東西居然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韋宥吃惊地說:“莫非是一條龍?”于是他命人幫他穿戴好衣帽,燒香禱告。然后把那東西放到水盆里,投到大江里去。剛投到江流中,風流便大作,云霧蒸騰,惊雷滾動,天昏地暗,一條一百多尺長的白龍騰躍升空。在場的人全都看到了,老半天才漸漸消逝。 龍頭上有一种東西,樣子像博山形狀,叫尺木。龍沒有尺木,就不能升天。 有一個姓史的人,在唐元和年間,曾經和几位道士游華山。當時天气很熱,大家坐在一條小溪旁歇息。忽然有一片手掌大的樹葉順流而下。那葉子紅艷可愛,姓史的就把它撈上來,放到怀里。坐了不到一頓飯的時間,他覺得怀里很涼,就悄悄地起來觀看,見那葉子上開始起鱗。他很害怕,把它扔到林子里,就告訴大家說:“這一定是條龍,應該赶快离開!”頃刻之間,林子里開始冒出白煙,布滿山谷。他們往山下跑,還沒跑到一半,風雨已經很大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