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香藥 茶蕪香 三名香 五名香 沉香 龍腦香 安息香 一木五香 訶黎勒 白豆蔻 □齊香 無石子 紫馡 阿魏 蓽撥 胡椒 阿勃參 山薯 麻黃 荊三棱 服餌 服松脂 餌松蕊 賜茯苓 服茯苓 服菖蒲 服桂 餌檸實 服五味子 食術 服桃膠 服地黃 服遠志 服天門冬 飲菊潭水 飲甘菊谷水 食黃精 燕昭王的時候,有一個波弋國,進貢貢來了茶蕪香。如果把它焚燒,附著到衣服上,一個月之后香气不絕。如果讓它与地面接触,土塊石頭都香。讓它經過朽木腐草,朽木腐草就會枝繁葉茂,吐穗開花。用它薰枯骨,枯骨上就能再長出肌肉來。 漢朝雍仲子獻南海香物,被封為涪陽尉,當時的人們稱他是“香尉”。日南郡有香市,是商人們買賣各种香料的地方。南海郡有村香戶,日南郡有千畝香林,各种名香就出自村香戶和香林之中。朱崖郡有個香州,州中出產各种异香,大都不知道這些异香的名字。千年的松香聞十里,也叫它“三香”。 西海中有一個聚窟洲。洲上有一棵大樹。這棵大樹与楓樹相似,它的葉子有香味,香味能傳出几百里遠。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返魂樹”。用什么東西敲打此樹,它能自己發出聲音。聲音像牛的吼叫聲,听到的人都感到心神振駭。砍伐它的根,取根部的中心部分,放到玉釜中煮,取它的液汁,換另火煎熬,熬得像黑色的糖稀,可以做成藥丸,名叫“惊精香”,有的叫它為“振靈丸”,有的叫它“返生香”,有的叫它“鳥精香”,有的叫它“卻死香”。一种香五個名字。這是一种靈物啊,香气能聞几百里,死尸在地,聞到它的香气就活了。 唐太宗問高州首領馮盎云:“你家离沉香多遠?”對方回答說:“我家左右就出香樹,但是那些活著的樹不香,只有那些朽爛的才有香味。” 龍腦香樹,出在婆利國。婆利人叫它“個不婆律”。波斯國也有這种樹。樹高八九丈。大的有六七圍粗。葉是圓的,葉的背面發白。此樹不開花就結實。樹有肥有瘦,瘦的出“婆律膏”。香料在樹的內心,把樹截斷,劈開,才能取出來。膏是從樹頂上流下來的,在樹上砍出一個坎儿來接著就可以。入藥用,另有用法。 安息香樹,出在波斯國。波斯叫它為“辟邪”。樹高三丈,樹皮的顏色黃而黑。葉有四個角,冬天也不落。此樹二月開花。花黃色,花心儿微碧。只開花不結果。刻它的葉子,流出像糖稀一樣的膠來,名叫“安息香”。六七月的時候,安息香凝結變硬,就取下來。把它經過焚燒,就可以通神明,辟眾邪。 一棵樹上出五香:根是“旍檀香”,節是“沉香”,花是“雞舌香”,葉是“藿香”,膠是“薰陸香”。 高仙芝領兵征伐大食國,得到了訶黎勒,長五六寸。起初放在怀中,便覺得肚子疼,于是一連大便十几次稀屎。他說這是訶黎勒作祟,就想扔掉它。他向一位大食的長老請教,長老說,這种東西人帶在身上,一切病都會消除,便稀屎便出的是些惡物罷了。高仙芝就特別珍惜訶黎勒。天寶年末,高仙芝被殺,訶黎勒也就不知去向。 白豆蔻,出自加古羅國。他們叫它“多骨”。白豆蔻的樣子像芭蕉。葉子像杜若,長八九尺,冬夏不凋。花是淺黃色的。它的子實呈朵狀,就像葡萄那樣。果實剛結出的時候,略微呈青色,成熟之后就變成白色。七月收采。 □齊香,出在波斯國,佛林國叫它“頂勃梨他”。它的長度為一丈,圍長一尺左右,皮是青色的,皮薄而且光淨。它的葉像阿魏葉。每三個葉生在枝條的頂端。沒有花就結果。西域人常常在八月就把它砍伐了,到了腊月,它就又抽發新的枝條。枝條极為繁密茂盛,若不剪除,就枯死。七月的時候把它的枝砍斷,能流出黃汁,樣子像蜜,略有香味。把這种東西裝入瓦器里,治百病。 無石子,出在波斯國。波斯人稱它為“摩賊”。樹高六七丈,圍長八九尺。葉像桃葉但是比桃葉要長。三月開花,花呈白色,花心略微泛紅。它的果實是圓形的,像彈丸,剛長出的時候是青色的,成熟之后就是黃白色的了。果實上被虫子咬出孔的,正是成熟的。果皮上沒有孔的,入藥用。這种樹,一年結無石子,一年結跋屢子。跋屢子大如手指,三寸長,上邊有一層硬殼。里邊的仁像栗黃,可以吃。 紫馡樹,出在真腊國。真腊人叫它“勒佉”。波斯國也有此樹。樹高一丈,枝條茂密。它的葉子像桔葉,冬季也不凋落。三月開花,花白色,不結子。天有大露、大霧、大雨,滋潤它的枝條,就生出紫馡來。波斯國使者烏海及沙利深,說的一樣。真腊國使者折沖都尉沙門陀沙尼拔陀,說螞蟻運土到樹上做窩,土壤受到雨露的滋潤而凝結,便成為紫馡。昆侖國的紫馡最好,波斯國的較差。 阿魏,出在伽闍那國。伽闍那國就是北天竺國。伽闍那人稱阿魏是“形虞”。這東西也出自波斯國。波斯叫它“阿虞截”。樹高八九丈。樹皮青黃色。三月生葉,葉像老鼠耳朵。沒有花就結果。把它的枝砍斷,會流出糖漿一樣的液汁,時間久了便凝結變硬。佛林國的一個叫變的和尚,說的与此相同。摩伽陀國和尚提婆則說,把樹汁与米、豆的碎屑和起來,合成了阿魏。 蓽撥,出在摩伽陀國。本國呼為“蓽撥梨”。佛林國叫它“阿梨訶他”。它的苗高三四尺,莖像筷子那么粗,葉像蕺菜葉,子實像桑椹,八月可采。 胡椒,出自摩伽陀國。他們叫它“昧履支”。它的苗是蔓生的,莖极其柔弱。它的葉長一寸半,有細條,和葉一樣齊,條上結子實。子實是兩兩相對的。它的葉早晨展開,晚上合攏,合攏時就把子實裹在其中。子實的形狀像漢椒,特別辣又特別香。六月開始采。如今做胡盤肉食,都用胡椒。 阿勃參,出自佛林國。樹高一丈多。樹皮青白色。葉子細,兩兩相對。花像蔓菁花,正黃色。子實像胡椒,赤色。把它的枝砍斷,流出油一樣漿液,用來涂癬疥一類皮膚病,沒有治不好的。這种油特別昂貴,价格高于金子。 熙穆縣里山薯很多。《本草》上說,南山北側產的山薯叫“署預”,它消熱下气,補五髒。 麻黃,在莖的頂端開花。花很小,黃色。它是一簇一簇生長的。子實像覆盆子,可以吃。到了冬天它就枯死,就像草那樣,到了春天就又泛青了。 唐朝時河東人裴同的父親,患肚子疼病好多年,疼起來就不可忍受。他囑咐儿子說:“我死后,一定要把病從肚子里拿出來。”儿子照他的話做了,取出來一樣東西,像鹿條脯那么大。把它懸挂起來,時間久了就干了。有一位門客把這東西偷了去,見這東西堅硬如骨,用刀一削還煥發紋彩,就把它做成刀把,佩帶在身上。有一天他在路邊放馬,抽出刀來割三棱草坐在上面,那刀把便化成水。這位門客感到奇怪,就回去問裴同。裴同哭了,詳細地告訴了他。后來有病狀与裴同父親相同的,服下三棱草的漿汁,大多都靈驗。 上党有個叫趙瞿的人,患癩瘡病多年,久治不愈。眼看就要死了,有的人說,不如趁他還活著把他拋棄,不然這病往后一定會傳給他的子孫的。于是他家里就給他准備了一些行李干糧把它送走了,放在一個山洞里。他居住在山洞里,怨恨自己不幸,晝夜悲歎,整天价哭泣。有一個仙人從山洞外走過,覺得他可怜,就仔細地問他是怎么回事。他知道仙人不是等閒之輩,就一邊陳說一邊叩頭,哀求仙人救他。仙人從囊中取出一种藥來給他,教給他服藥的方法就走了。他服藥服了一百來天,癩瘡就好了。面色丰滿喜悅,肌膚潤澤光滑。仙人又路過這里來看他,他感謝仙人的救命之恩,同時要求仙人把藥方告訴他。仙人告訴他說,他吃的那藥,其實就是松脂。這山中松脂很多,如果他能經常服用,可以長生不死。于是他就回到家里。家里人乍見到他還以為他是鬼,特別惊愕。他就詳細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向家人述說了一遍。后來他就堅持經常服用松脂。身体漸漸轉輕,力气增長百倍,登高越險,終日不知勞累。一百七十歲了,牙齒沒掉,頭發不白。有一天夜里躺在炕上,忽然看見一個鏡子大小能發光的東西。他問別人,別人都說沒看見。他看見那東西漸漸變大,照得滿屋都像白天一樣明亮。又看到自己臉上有兩個女人。這兩個女人高二三寸。頭臉面目全具備,只是很小罷了。這兩個小女人就在他的鼻口之間游戲玩耍,如此將近一年的時間。兩個小女人漸漸長得如人大,就在他身側。他還常常听到彈琴瑟的聲音,听后獨自大笑。他在人間二百來年,臉色有如少年儿童。于是他就抱犢入山而去。他一定是個地仙。當地的人听說趙瞿服用松脂竟能如此,于是大家競相服用。那些人多力大的,就車運驢馱,決心把所有的屋室都裝滿。服用時間較長的,也沒過一個月。見沒有什么明顯的好處就停止了。即使是有毅力的也很難做到像趙瞿那樣。 《遁甲經》上說:“沙土之福,云陽之墟,可以隱居。”云陽氏,是古代的一個仙人。《方記》上說:“离南岳一百里的地方有一塊福地,松樹高達一千尺,圍長就好几尋。而且蕊是甜的,仙人可以吃到。相傳在山中修煉的人,采這松膏服用,不苦不澀,与其它各處的松不同。 沈約感謝始安王賜給他茯苓。這一枝茯苓重一十二斤八兩。現存在沈約的表章。 任子季,服用茯苓十八年,仙人玉女都前去跟隨他。他能隱形能現身,不再吃五谷,身上的瘡疤都自消自滅,渾身煥發著玉一樣的光澤。 韓眾,服用菖蒲十三年,身上長出毛來。他一天看書一万言,全能背誦下來。冬天他將身体袒露在外面也不冷。另外,菖蒲能生長在石頭上,一寸九節以上,開紫花的更好。 趙他子,服用桂花二十一年,身上長毛,日行五百里,力舉一千斤。 紅色的檸木子實,食用一年,老人就能返老還童,不食五谷。從前有個叫梁頃的道士,七十歲了才開始服用檸實,變得更年輕了。活了一百四十歲。他能夜間寫字,跑起來能追上奔馬。后來他進了青龍山而去。 移門子,食用五味子六十年,顏色如同玉女,入水不能被濕,入火不能被燒。 南陽一個姓文的人說,他的先祖在漢末大亂的時候逃進壺山中,餓得要死,有一個人教他吃術,于是就不挨餓了。十年之后他才回鄉里,面色顯得更年輕了,力气也胜過以前了。他自己說在山里的時候,身体輕快得直想蹦高儿,登高履險,一天也不知疲倦。行走在冰雪之中,絲毫不知道冷。他曾經看到一座高高的岩崖上,有几個人在上面賭博游戲,有一個讀書的俯視下邊。姓文的就听到他們在上面問答。一人說:“這人可不可以叫他上來?”另一個答:“不可以。”林子明服用術十一年,耳朵長了五寸,身体輕飄如飛,能超越兩丈多寬的深淵大谷。 桃膠,用桑木灰淹漬一下,吃了治百病。吃久了身上有光,在昏暗的地方,也像月亮出來了。多服用,就可以不吃五谷了。 楚子服用地黃八年,夜里看東西如同有光,手勁也大得胜過車弩。 陵陽子仲,服用遠志二十年,有儿子二十七個。他打開書,凡是看過的就不忘。 杜子微,服用天門冬八十年,他的妻妾為他生下子女一百四十人。他可以一天走三百里。 荊州的菊潭,它的源頭旁邊,長滿了芳香的菊叢。這些菊的滋液特別甜。深谷中有三十多戶人家,不能挖井,全靠飲用這潭中水。結果呢,上等壽二三百歲,中等壽一百多歲,七八十歲還認為是夭亡呢。菊能令人輕身益气,延年益壽,這就是證明啊。 南陽酈縣山中,有甜谷水。之所以甜的原因是因為谷上左右,全都生長著甘菊。菊花落入谷中,時間久了,所以水味也就變甜了。那些在谷中居住的人家,都不打井,全飲用甜谷水。凡是飲用甜谷水的,沒有不長壽的。高的一百四五十歲,低的也不下八九十歲。沒有夭亡的。這都是得力于這些甘菊啊。所以,司空王暢、太尉劉寬、太傅袁隗,都做過南陽太守。他們到任之后,都曾讓酈縣每月送甜谷水四十斛,用來平常飲用。這几位老大人多患風痹及眩冒之症,全都好了。但是不能得到大益處。像甜谷上的居民,從小生下來便飲用此水了。另外,菊花与薏花相似,只能以甜和苦來區別。菊甜薏苦。諺語說“苦如薏”。如今這里有貢菊,只是為數不多。一般都是生長在水側的。緱氏山和酈縣最多。仙方所說的“白精、更生、周盈”,全是一菊,根、莖、花、實不同名稱罷了。說法确是挺美,近來服用菊花的藥效不大,正是因為得不到真正的菊花呀。甘菊谷水,南方的气味,亦不足多說,但是那些谷上的居民延年益壽,況且又能吃到好藥,怎么能沒有好處呢? 臨川有一個士人,虐待他的一位婢女。婢女忍受不了他的虐待,就逃到山中。帶的干糧很快便吃光了,餓得厲害。她坐在水邊,見野草的枝葉十分可愛,就拔了一些,放到水里一洗,連根帶葉全都吃下,竟特別好吃。從此之后她就總吃這种草。時間長了。她就不愁挨餓了。而且,她覺得身体更輕捷更健壯了。夜里休息在大樹下,听到草中有野獸奔跑的聲音,她認為是老虎,心里十分害怕。于是她想,要是能到樹梢上去呆著就好了。她這樣一想,身子就不知不覺地已經上了樹梢了。到了早晨,她又想應該回到平地上,身子就飄飄然回到了地上。從此,他心里想到哪儿去,身体就飄然而去。有時候從這一山峰到另一山峰,她就像一只飛鳥似的。几年以后,那家有人上山砍柴發現了她,就向主人報告了。主人派人捕她。捕不到。有一天,見她在一座絕壁之下,就用細繩三面包圍她,她一下子就騰上山頂。她的主人更加惊异。下決心非捉住她不可。有人說,她是一個婢女,哪能有仙骨?只不過吃過一种什么靈藥罷了。可以做一頓好飯,多准備一些好吃的,讓它味道特別香特別美,放到她來往的路上,看她吃不吃。于是就按照這人說的去做了。她果然就吃了。吃完以后就不能再遠去了。于是就被捉住了。她詳細地述說了前前后后。問她吃的那种草的樣子,原來就是黃精。又讓她去到那山上,她卻到底也沒再獲得仙气。几年之后她便死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