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楊瑊 袁繼謙 邠州士人 王商 謝彥璋 崇圣寺 任彥思 張仁寶 楊蘊中 王延鎬 僧惠進 田達誠 徐彥成 鄭郊 李茵 柳鵬舉 周洁 山東兗州龍興寺西南廊的第一個院子里,收藏著珍貴的經書。有一位法寶大師,曾經在靈神佛堂前看到一位白衣老者,連著看到了好几天,感到很奇怪,就上前詢問。老者說:“我不是人間的人,是楊書記官宅里的土地神。”法寶大師問他到廟里來做什么,老者說:“楊書記官剛愎暴戾,到處挖地基造房子,把我擠得沒地方住了!”法寶問他:“你為什么不給他降災呢?”老者說:“他的福壽气數未盡,我降災也制不了他。”說完就不見了。過了几年,朱瑾扔下兗州逃跑了,軍中大亂,楊書記全家被害。楊書記名叫楊瑊,赴考几次都沒考中,給朱瑾當了書記官。 在宮中當少監的袁繼謙,曾住在山東兗州侍護老人的病,當時他家住在子城東南角。有一天,仆人從門上拿來一個求見者的名帖,上面署名是前某州的刺史許延年,后面寫著想慰問并陳訴些事。袁繼謙不想見,勉強讓仆人請他進來。自己更衣束帶等著接見時,那人卻已經走了。据仆人說,那人是徒步走來的,穿著一身很舊的黑衣服,戴著一頂張開口的帽子,剛把名帖送進大門就轉身走了。這一年袁繼謙的老人果然死了。袁繼謙就把那張名帖和一些紙錢一同燒化成灰。 五代朱梁時,有個士人從雍州到邠州來,离邠州還有一百多里地時,已是晚上,但月光皎洁,士人就趁月光赶路。走到一個野地,忽然听見身后有車馬聲,越來越近,士人赶快躲到路邊草叢里。只見三個騎馬的人,看衣冠像是君王,后面也有徒步而行的,一面走一面談著什么。士人偷偷在几十步的后邊跟著,听見他們說:“現在咱們奉命到邠州取三千人的性命,不知用什么方法取才妥當,請二位出出主意吧。”一個人回答說:“應該通過打仗來取。”另一個人說:“打仗的辦法雖然好,但是讓君子和小人都受到戰禍就不好了。我看還是散布瘟疫為好。”几個人都很同意用瘟疫的辦法。他們說著就走遠了,再也听不清。士人到了邠州后,邠州果然鬧起了瘟疫,不少人在瘟疫中病死。 梁朝貞明甲戌年間,徐州統帥王殷將要叛變。八月二十日夜里,月明如晝,城中居民都听見大街上在過軍隊。從門縫往外看,只見都是穿著黑色布衣的兵,都沒有穿盔甲,起初都以為是州里的兵在偷偷地緝捕盜賊。忽然傳來大聲的呼叫喧嘩,還有歌聲和哀歎聲,夾雜著刀槍盾牌的撞擊聲,再看那些兵士一個個奇形怪狀,而且可怕,才知道都是鬼兵。他們從府衙出來,沖出州城南面的東門,城門雖然上了鎖他們照樣出入。這年冬天,王殷果然叛變,朝廷派劉鄩帶了五万大軍征討平叛,打了八個月叛亂才平息,徐州全境都受到戰亂的禍害。 梁朝的許州節度使謝彥璋遇害后,朝廷派宣和庫的副使郝昌遇到許昌,去清理謝彥璋的家產。打開一間偏房后,見謝彥璋的畫像上,左眼下邊有鮮血,大家弄不懂這鮮血是從哪儿來的,非常奇怪。謝彥璋喜歡吃鱉,他鎮守河陽時,命令打魚的每天必須供應他活鱉,如果漁夫捕不到鱉,就會受到重罰。城東有個漁夫,有一天大清早要下河捕鱉,沒走出一二里地時遇見了一個人,問他到哪儿去,漁夫說要下河捉鱉。那人說:“你今天不去捉行不行?”漁夫說:“不行啊,捉不到鱉要挨罰的。”那人說,“你如果不再下网,我就送給你五千錢,行不行?”漁夫答應了,就收了那人五千錢,背上往回走。等天色大亮時,漁夫越來越奇怪,怎么這些銅錢這么輕呢?一看,原來都是些冥府紙錢。 有一年的清明時分,漢州崇圣寺里來了兩個人,一個穿紅袍,一個穿紫袍,二人气度不凡,帶著不少車馬和仆從。寺里的和尚以為是州里的官員到了,忙跑出去迎接,一看不是。二人對和尚很恭敬的施禮,但很少說話,只是讓拿兩支筆來,每人在牆上題了一首七言絕句。穿紅袍的人題的是:“禁煙佳節同游此,正值酴醾夾岸香。緬想十年前往事,強吟風景亂愁腸。”穿紫袍的題詩是:“策馬暫尋原上路,落花芳草尚依然。家亡國破一場夢,惆悵又逢寒食天。”題完詩后,他們上馬很快地离去,出了松林中的小路就不見了,留下來一股特殊的香气一個月都不散。到現在,廟里牆上還留著他們題的詩。 四川昌州牧任彥思,有一天在家中閒坐,忽然听見空中傳來非常典雅悲切的音樂聲,一整天也沒斷。后來又听見空中有人說:“快給我擺設酒飯。”任彥思問是誰,空中的人并不回答。任彥思就在一個安靜的屋子里擺好酒飯,不一會儿就被吃光,后來經常這樣。如果不給擺酒飯,家里的東西就會被毀坏,虫子會鑽進人的耳朵,或無緣無故就著起火來。任彥思十分憎惡,就搬了家,但那鬼怪仍然常來,一直鬧騰了七八年。后來,任彥思忽然發現擺設的食物沒有被吃掉,空中也沒有音樂聲了,只見屋里的梁上用血題著一首詩:“物類易遷變,我行人不見。珍重任彥思,相別日已遠。”彥思十分厭惡房梁上鬼題的這首詩,用刀子去刮,然而那字卻滲入木頭里去了,到底也不知道那是個什么鬼怪。 校書郎張仁寶非常有才學,年紀很輕就死了,死后,他家將他的靈柩從成都運回家鄉閬中下葬。沒下葬前,暫時停放在東津寺里。清明這天,家里人忽然听到急促的敲門聲,開門看外面卻沒有人,發現門上有一片芭蕉葉,上面題著一首詩:“寒食家家盡禁煙,野棠風墜小花鈿。為今空有孤魂夢,半在嘉陵半錦川。”全家十分惊异。端午節這天,又听見敲門聲,張仁寶的父親從門縫向外看,果然是儿子仁寶,但身材有三丈高,雙腳不沾地。當時張仁寶正在大門上題詩,剛題了一句“五月午日天中節”,他父親就來開門了。父親開門看時,張仁寶就突然消失了。后來家人很快地將棺材埋葬,張仁寶就再也沒來。 進士楊蘊中犯了罪,被押在成都的府衙獄中。一天夜里,他夢見一個女人,雖然姿色不佳,但談吐十分文雅。她說:“我就是薛濤啊,就是死在這間房子里的。”說罷贈了楊蘊中一首詩:“玉漏深長燈耿耿,東牆西牆時見影。月明窗外子規啼,忍使孤魂愁夜永。” 四川梓州有陽關神,這位神就是蜀國的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這陽關神即嚴厲又靈應,梓州人對他又敬又怕。龍州軍中任判官的王延鎬,有一次娶了成都一個很漂亮的妓女,妓女名叫霞卿。王延鎬對霞卿十分寵愛,帶著她去梓州上任。他們經過陽關神的祠廟時,霞卿突然暴亡,只留下一個女儿,還不是王延鎬親生的,王延鎬十分悲痛哀怜。有一天,霞卿傳靈語說,她是被陽關神捉去了,經她一再請求才得以暫時解脫,從此后,又和王延鎬住在一起,并畫了她的像以為憑籍。平時梳裝打扮、飲食起居和過去完全一樣。她對王延鎬說:“等我把儿女嫁出去,就和你告別了。”延鎬打算再娶個女人,告訴霞卿,霞卿也很同意。后來延鎬就娶了沈彥循的女儿。從此家里如果來了女客時,就會有一只黑蝴蝶在筵席上飛來飛去,大家也習以為常,知道那蝴蝶就是霞卿。后來延鎬當了新津令,并把霞卿的儿女嫁了出去,給了很丰厚的嫁妝,后來就再也沒听到霞卿的消息。 西蜀有位和尚,俗姓王,法名惠進,住在福感寺。有一天他清晨出門,走到資福院門口時,忽然看見身后有一個渾身發藍的大個子跟在身后,而且越追越急。和尚赶快奔走躲避。到了竹簀橋,和尚一頭扎進一個老百姓家,那怪物也追了進來,死死拽住和尚不放,和尚掙不脫,就哀叫求告。那怪物問:“你姓什么?”和尚說姓王。那家伙說:“名倒是對,姓卻不對。”就放了和尚。和尚非常恐懼,投奔居民家很長時間,心神安定后,這才回到寺里。這天夜里,果然有一個与和尚同名不同姓的人死了。 江西廬陵有個商人叫田達誠。很有錢,但并不吝嗇守財,經常周濟窮人。他在新城造了一所宅院,有天夜里有人敲大門,開門看卻沒有人,這樣反复了几次后,田達誠就問道:“敲門的是人還是鬼呀?”好半天才听到回答說:“我并不是人,原住在龍泉,家里被洪水淹了,求你收留我暫住几天,等我家房子蓋好我就走。”達成不同意,說人和鬼怎么能住在一起呢,鬼說:“我只是寄宿几天,絕不會禍害你,而且听說你為人仗義疏財十分有義气,我才來投奔你的。”達誠就答應了。鬼又問讓他住在哪里,達誠說:“你就住在堂屋里吧。”鬼拜謝了達誠就走了。過了几天鬼又來了,說:“我已經在你堂屋里住下了,你一切都可照常,也可以請客人,只是讓你告訴家里人注意管好火,不然万一出了意外發生了火災,你會以為是我干的。”達誠就把堂屋收拾干淨供鬼自己住。有一次,達誠作詩,鬼忽然在空中說:“原來你還能作詩。我也喜歡作詩,咱倆一起作几首,怎么樣?”達誠就擺上酒,把紙、筆擺好。那鬼談論起作詩的道理十分精通,但桌上的酒和紙筆卻一點也沒動。可是大家一回頭的工夫,卻見酒被喝盡,紙上已寫好了詩句,而且寫了好几首,都很有新意,字是柳体,筆鋒遒健。有人問鬼叫什么名字,鬼說:“如果我說出我的名字,將會對主人不利,我還是把名字寫進詩中吧。”于是鬼就寫了一首詩道:“天然与我一靈通,還与人間事不同。要識吾家真姓字,天地南頭一段紅”。大家看后,仍不懂鬼的名字叫什么。又一天,鬼告訴達誠說:“我有個小儿子,娶樟樹神的女儿為妻,將要在某日辦喜事,想借你的后廳用三天,同時也報達你對我這么大的恩惠,你看行不行?”達誠就把后廳騰出來,用布幔圍上給鬼用。三天后,鬼感謝地說:“我家喜事已辦完,后廳還給你用。你對我真是恩重如山,但你家的那個老女仆,你真該打她一百板子。”達誠忙向鬼賠禮,并把那名老女仆召來用板子打。剛打了几下,鬼就勸道:“打她几下,讓她知錯也就算了。”后來達誠問那老女仆做了什么錯事,她說她曾在后廳的幔幕縫中向廳偷看,見里面辦喜事的賓客禮儀和一切陳設酒宴,和人間完全相同。過了一年多,那鬼告辭走了。后來,達誠到廣陵去辦事,去了很久沒回來,家里人十分著急,這時那個鬼又來了,說:“你們是不是挂念主人的安危?我可以去看看。”第二天鬼就回來了,對家人們說:“主人在揚子,一切平安,快回來了。他新納了個小妾,和他同住,我把他們帳子的后幅給燒了,和她開了個玩笑。”說罷大笑著走了。達誠回家后,家里人問他在外的事,他說的和鬼所報告的完全一樣。后來達誠到鬼的家鄉龍泉去打听鬼的住址,始終沒有打听到下落。 軍官徐彥成經常作木材生意。丁亥年間,他到江西信州的汭口場,那里沒有木頭可買賣,船在岸邊停了很久。一天晚上,看見有個少年帶著兩名仆人在江岸上徘回,看樣子好像是找什么人沒找到。徐彥成就把少年請到船上,設酒招待少年,十分恭敬。少年又感謝又慚愧,臨告辭時對徐彥成說:“我家在离這儿不遠的別墅里,您明天能否屈尊到敝舍坐坐?”徐彥成答應了少年的邀請,第二天就往少年家去,走出一里多地,少年已派仆人牽馬來迎接,不一會儿來到一個大府宅前,見門樓屋舍高大華貴,少年親自在門外迎接,大廳上已為徐彥成備下了丰盛的筵席。賓主邊喝酒邊談話,十分融洽。席間,彥成提到在這里住了很久也買不到木材,少年立刻說:“我有很多木材在山里,我讓他們給你運出來就是。”彥成住了兩天后,果然從山里運來了大批的木材,物美而价廉。買賣完畢,就去向少年辭別,少年又叫人抬出四塊大杉木板說:“那些木材是咱倆的生意買賣,這四塊板子是我免費奉送你,運到江浙一帶會賣上好价錢。”彥成運著木材回返,走到秦淮河時,正赶上吳國的國師去世了,把那四塊杉板買去,認為是作棺木的上等木材,彥成得錢數十万后,又買了大量的珍寶古玩返回汭口酬謝少年。彥成往來和少年作了三次生意,獲得了很高的利。隔了一年,彥成又到汭口去訪少年,村子還是原樣,但少年的華麗府宅卻不見了。彥成在村里打听,人們竟然根本不知道有少年這個人。 河北人鄭郊,考進士落了榜,在河南陳州蔡州一帶游玩。有一次路過一座墳,見墳上有兩竿竹子長得青翠可愛,就停下馬來口吟一首詩:“墳上兩竿竹,風吹常裊裊……”下兩句想了很久也作不出來。這時忽然听見墳里有人應道:“為何不作成‘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呢?”鄭郊大惊,再問下去,墳里就什么聲音也沒有了。 進士李茵是襄陽人,有一次他游御苑,看見有片紅葉從宮中的御河溝流出來,紅葉上題了一首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閒。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李茵把這片紅葉珍惜地收藏書箱中。后來唐僖宗巡幸四川,李茵跑到南山一個老百姓家,遇見一個宮女,自稱是宮中的侍書,叫云芳子。云芳子很有才學,李茵和她交往后,云芳子發現了那片紅葉,哀歎說:“這紅葉上的詩就是我寫的啊!”云芳子和李茵一起往四川去,一路上云芳子講了很多皇宮里事。到了綿州時,有一個宮中的太監田大人認出了云芳子,說:“你怎么跑到這里來了?”強迫她上馬將她帶走了,李茵非常難過。這天夜里,李茵住在旅店里,云芳子突然又回來了,說:“我用重金賄賂了田大人才把我放掉,今后我就跟你走了。”于是李茵帶云芳子回到襄陽。几年后,李茵得了病身体消瘦,道士說他臉上帶有鬼气。這時云芳子才向李茵說:“那年在綿竹和你相遇時,我其實已經上吊死了,為了報答你的情意我才跟了你。然而人、鬼是兩條不同的路,我怎敢害了你呢。”說罷擺下酒菜和李茵對飲,又寫了詩,然后就永遠地走了。 唐朝龍紀年間,有個讀書人柳鵬舉到杭州游玩。在伍相廟避雨時,看見一個女子抱著一把五弦琴,自稱是錢大夫家的女仆。鵬舉很喜愛她,就引誘她和自己私奔,將她藏在船中。后來女仆還是被官員抓住送回去,上吊身亡。但后來有一天這女仆又到柳鵬舉這里來了。柳鵬舉知道她是鬼,但女鬼說了很多想念柳生的話表達她的情意,柳生就把她留了下來,過了很久女鬼才离去。 霍丘縣令周洁,甲辰年罷官后在淮河一帶游歷。當時百姓正鬧饑荒,哪里也沒有旅店,周洁無處投宿。有一天,他登高遠望,遠遠看見有個村庄有炊煙,就直奔村庄而去。到了一個屋前,敲了半天門,一個女子開了門。周洁說要投宿,女子說:“家里沒糧,老少都病了,沒法待客,只有堂屋中的一張空床,你看能住嗎?”周洁就住了下來。那女子在周洁面前侍立著,不大一會儿,女子的妹妹也出來了,只是躲在姐姐背后看不見面孔。周洁自己帶著食物,就拿出兩只餅給了兩個女子,她們拿著餅進了里屋,關上門睡下,再也听不到聲音,周洁心里也有點害怕。天亮后周洁要去時,招呼兩個女的以便辭別,但喊了几次里屋沒有人應,周就破門而入,只見滿屋都堆滿了死人尸体,都已朽爛,只有那女子看來像死了十多天,她的妹妹臉部已經干枯了,兩只餅還放在她們的胸口上。后來,周洁把這些尸体都埋葬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