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張無頗 王錡 馬朝 卻元位 夏陽趙尉 盧嗣宗 三史王生 張生 長慶年間,進士張無頗在南康住。在准備赶考之前,曾到廣東番禺縣去找一位認識的府帥求助。然而等他到了番禺后才知道府帥已換了個不認識的人。他投靠無門。憂愁得病倒在一個旅店里,他的仆人也离他而去。這時忽然有一個會算命的袁大娘來到旅店,細看了看無頗后,說,“您絕不會永遠這樣窮困下去的。”無頗就賣了一件衣服請袁大娘喝酒。袁大娘說,“你現在窮困在這里,我告訴你一個辦法,你如果去作,不出十天半月,自然會富貴起來,而且還能延長你的壽數。”無頗說,“我如今又窮又餓,你怎么說我就怎么做。”大娘說,“我有一盒玉龍膏,是能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你可以因為這個藥得到一個貴族女子。你可以貼一個布告,說你是神醫。如果是普通人來求醫,你就不要給他治。如果有身份高貴的人來求醫,你就去給他治,給他用這個藥就行。”說罷就給無頗一個暖金盒,里面裝著玉龍膏。袁大娘又說,“天冷時你拿出這個暖金盒來,屋里就立刻會非常熱,連爐子都不用生了。”無頗拜謝了袁大娘,并且貼出一個布告。過了几天,果然有一個穿黃衣的人,象是宮中的太監,急急地敲無頗的門,對無頗說,“我們廣利王知道你有仙丹靈藥,所以派我來召見你。”無頗想起袁大娘的話,就隨太監去了。來到江邊,見停著一只畫船,上船后,船走的又輕又快。走了有一頓飯功夫,來到一個城前,守衛十分森嚴。太監領無頗走過了十几道大門,來到大殿。殿前列隊站著很多服飾華麗的美女。太監上殿報告說,“大王召的張無頗已經到了。”這時有人打開殿門的帘子,見殿上坐著一個人,穿著皇帝的衣服,頭戴遠游冠,由兩個穿紫衣的侍女攙扶著走下殿階。兩個紫衣侍女對無頗說,“不必跪拜了。”大王說,“我知道你不是南越人,不是我的臣民,不用行禮了。”無頗一定要跪拜,大王立刻大大地彎下腰來答謝,說,“我實在太冒昧了,把你這位賢人從遠方請來。我的一個最疼愛的女儿得了病,听說你有神膏,如果能給我的愛女治好病,我真是太感激你了。”說罷,叫兩個太監把無頗領到公主住的院子去。無頗跟著又過了好几道大門,來到一個小殿。只見樓閣畫廊的帘上都裝著珍珠,門楣上鑲著寶石,整個宮殿都鑲金挂銀,到處都彌漫著一种特殊的香气。不一會儿,有兩個宮女打開珠帘,召無頗進了公主的寢宮。無頗見珍珠繡帳里有一個少女,看樣子剛剛十六七歲,穿著紅色綢緞鑲金邊的衣裙。無頗就給這位公主切脈。過了半天說,“公主您的病是心火所苦。”然后拿出玉龍膏,請公主就著酒吃下去,公主立刻就好了。這時公主就從頭上拔下一個翠玉作的雙鸞篦送給無頗。無頗不敢接受,公主說,“我并不是付給你看病的報酬,只是表達我的心意罷了。我父王還會正式酬謝你的。”無頗只好拜謝收下了。太監就領無頗去見大王。大王拿出了“駭雞犀”、“悲翠碗”等极貴重的金玉寶物贈送無頗。無頗拜謝接受了,太監又領無頗出宮送他上了那只畫船。無頗回到番禺,光賣那只“駭雞犀”就得了銀錢巨万。那位公主美麗嬌艷楚楚動人,無頗也很想念她。一個多月后,忽然有個青衣使女,敲門送來一個紅信箋。上面題著兩首詩,沒寫姓名,無頗接過詩箋后,那青衣使女就忽然消失了。無頗說,“這一定是仙女寫的詩。”兩首詩是:“羞解明璫尋漢渚,但憑春夢訪天涯。紅樓日暮鶯飛去,愁殺深宮落砌花。”“燕語春泥墮錦筵,情愁無意整花鈿。寒閨欹枕夢不成,香炷金爐自裊煙。”不一會儿,以前的那個太監又來了,對無頗說,“大王又召你去,我們公主又病了,病情和上次一樣。”無頗很高興地又隨太監去了。見到公主后,又給她切了脈。這時侍女們說,“王后到。”無頗赶快到門外台階下相迎。這時听到女人環珮的聲音傳來,見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在一大群宮女的簇擁下走來,看樣子就是王后了,無頗赶快跪拜。王后說,“這次又勞動你到這儿來,實在慚愧。可是我女儿病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病。”無頗說,“這是以前的病根沒除掉,公主有心事,所以又犯了。我再給她服一次藥,定能去除病根。”王后問,“藥在那里呢?”無頗就把那個暖金藥呈給皇后、皇一見藥盒,半天沒說話,現出很不高興的樣子,安慰了几句公主就走了。王后回去對大王說,“咱們的女儿不是病了,而是和無頗有情了。不然的話,為什么咱們宮里的暖金盒會在無頗手里呢?”大王感歎地說,“既然我們的女儿象漢代賈充的女儿看上了韓公子,我們也只好盡快地成全他們,別使女儿再吃苦了。”無頗出來后,大王請他到另一個房間住下,給了很丰富的禮品,并設宴慰賞。然后又召見無頗說,“寡人很敬慕你的為人,想把我的愛女許配給你,你意下如可?”無頗喜出望外,連忙多次拜謝大王。大王就命宮中管事的,選定了良辰吉日,為無頗和公主舉行了隆重的婚禮,大王和王后對無頗的尊重,超過了對其他的那些女婿。無頗在宮中住了一個多月。每日歡宴游樂。大王說,“張郎不同于別的女婿,必須回到人間。好在昨夜我到冥府去查了生死薄,你的陽壽還很多。這樣,我的女儿不至于長期守空房。你若回番禺去,离我們太近,來往會讓人們奇怪。如果讓你到南康去,又离我們太遠,況且南康也不是我管轄的范圍了。我看,你不如回韶陽去吧,這樣兩方面都很方便。”無頗說,“我也正是這個意思。”于是大王開始給無頗准備了很多服裝珍寶,還備了船。無頗說,“我的侍衛和仆從就由我來安排吧,不要用陰間的人了。”一切准備好以后,無頗就离別了大王。臨別時大王說,“以后我每隔三年去看你們一次,你千万不要對別人說。”無頗帶著公主在韶陽住下,人們都不知道他們的來歷。剛住了一個多月,一天袁大娘忽然敲門,無頗一見袁大娘大吃一惊。袁大娘說,“張郎今天日子過得這么好,你和你小娘子該謝謝我這個媒人了吧!”無頗和妻子赶快拿出很多貴重珍品答謝袁大娘,大娘就走了。無頗問妻子,妻子說,“袁大娘就是袁天綱的女儿,穆先生的夫人。暖金盒就是我們宮中的寶物。”后來每隔三年,廣利王一定夜晚到張無頗家來看望女儿女婿,后來這事引起了別人的怀疑,就搬走了。搬到那里去了,誰也不知道。 寶歷年間,天興縣丞王錡曾到隴州去。半路上在一棵大樹下休息,解下馬鞍來放在地上靠著睡覺。忽然听見一陣馬蹄聲從西邊傳達來,只見一個紫衣人坐在車里,后面跟著几個騎馬的隨從。紫衣人停車后對隨從說,“請王錡縣丞到我這里來。”隨從領王錡來見紫衣人,看見紫衣人已坐在一個陳設齊備的帳篷里了。紫衣人和王錡坐著談了好半天了,王錡仍不知該怎么稱呼他的官銜,所以答話時常常吞吞吐吐覺得很失禮。紫衣人發覺了,就說,“我已經潦倒二十年了,不過您要稱呼我,還是可以叫我大王的。”王錡就問,“不知大王從何處來?”紫衣人說,“我就是秦代的大將軍蒙恬。當年我為秦始皇修建長城,以這個功勞多次蒙受重任。后來秦始皇歸天了,我被一些小人陷害誣告,終于被殺了。我死后,天帝仍然認為修長城是勞民傷財害了百姓,發配我到吳岳當一個管山岳的官。當時管山的官都有稱號,人們就也管我叫大王。可是后來吳山卻划歸華山管轄,而我罰配的年限還沒滿。我管吳山的實權已交給華山君,我什么可管的都沒有,整日守著一座空山,山里人煙稀少,十分寂寞。又因為我已虛有了大王的稱號,不能再放下架子當更小的官,所以現在只是個名義上的大王而已。這次和您相遇,想求您幫幫忙。”王錡說,“我只不過是個無名的小縣丞,既無能又懦弱,見到大王十分榮幸,但又能為大王做些什么呢?”蒙恬說,“我是由于敬慕您才來和您見面,一看您果然是個很有風度十分正直的人。如果能得到您的關照,能否為我辦點事呢?”王錡說,“我一定遵命。”蒙恬就說,“我閒散了這么久了,很想再能有點作為。然而現在到處都沒有空缺,兵馬也都有主管,我不能去硬奪別人的官職。三年后,興元地方將會有八百名無人統領的士兵,我如果早點做好准備,就可以作這八百人的統領。我要托的事,是請你給我一万張紙錢,我以這些錢做軍餉,就可以辦成了。”王錡當即答應了,然后就惊醒了,嚇得出了一身汗。于是就買了一万張紙燒了。到了太和四年,果然發生了興元節度使李絳被害的事,新上任的節度使溫造把反叛的八百名士兵全部殺了,這就是蒙恬托夢說的那八百名士兵。 馬朝是天平軍中的一個士兵。太和初年,滄州發生了李同捷的叛亂,上面命令駐守鄆城的軍隊前去平叛,馬朝也在平叛的軍隊里。部隊到了平原南面,和叛軍對峙了十多天。馬朝的儿子馬士俊,從鄆城送飯到部隊來找父親。馬上就要和叛軍會戰了,馬朝年紀大了,就向主將報告說,“我的大儿子士俊,年輕有力,又善于射箭,請允許他替代我參加會戰。”主將同意了。戰斗開始后,鄆城部隊受挫撤退,馬士俊身受重傷昏倒在戰場上。半夜里他蘇醒過來,忽然听到傳呼點名的聲音,好象有十几個大小軍官就在附近。當時沒有光亮,士俊看不清是些什么人,只听見有人按照本子上的記錄一個個的點名。點到馬士俊跟前,喊的卻是父親馬朝。旁邊有人說,“這不是馬朝本人。”于是點名者命令赶快去把馬朝捉來。說完這些人就走過去了,一直走了很遠,還能听到他們點名的聲音。士俊很害怕,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就掙扎著爬起來慢慢往回走,到四更才到了軍營。營里的軍官收留了他,攙扶他找到了父親。馬朝原以為士俊已經陣亡,一見又惊又喜,赶快給他洗傷上藥,然后說,“你喝一點兌了酒的粥,就能睡著了。”然后就出去打水。當時軍營里人馬很多,每二三百人才有一個井。井周圍一百多步都挖了水溝,把井水引進溝里,讓士兵們能圍著打水。馬朝用水罐打水,剛要提起來時,腳下一滑,跌倒在地上。地上恰恰有一段折斷了的軍刀,一下子穿透了馬朝的胸口。馬士俊在營帳里等了半天不見父親回來,怕出什么事情,告訴了同事后,到井邊一看,馬朝已經死去。而士俊十多天后就痊愈了。 太和初年,河東衙將卻元位奉命護送使者京城。走到沙苑,天色將晚,看見一人,身材有一丈高,穿著紫袍,佩著金飾,儀表威嚴,騎著白馬,馬也有一丈多高。前面開路的侍衛近十名,也非同凡人,都帶著弓箭,從南面馳來。卻元位很惊异,停下馬來躲避。這時只見那神人舉起鞭子指著西方,那些侍從也隨著往西面張望。卻元位也往西面看,什么也沒看見。等他一回頭,那群人已經消失了。元位嚇出了一身汗,雙腿哆嗦,不覺跌下馬來,生了熱病,只好被抬了回來。原來才知道,那天河東連帥司空李愿死了。 馮翊管轄下有個夏陽縣,靠著黃河,縣東有池塘在太華山的中部。山頭平時霧气迷漫云煙繚繞,白天晚上都能看見。城南有個瀵泉,泉水清澈見底,水里一切都歷歷在目。太和年間,有位姓趙的到夏陽當縣尉。有次雨過天晴,他約了几個朋友到瀵泉附近賞月。忽然看見一個人,臉很黑,穿著綠袍子,在水流中間游來游去,邊游邊唱道,“夜月風皎皎,綠波空悠悠。”趙生吃了一惊,那個人也忽然回頭向岸上望,好象也很吃惊,很快沉入水里,只露個腦袋,過了一會就不見了。趙生第二天又到這里來,見离岸傍十步,有一個廟,門上寫的是瀵水神廟。趙生進了廟,見神坐的兩旁排列著几個泥作的偶像,其中有一個穿著綠袍,看他的長相,很象昨天看見的那個水里的人。趙生說,“這個瀵水神竟讓他管的人在自己眼皮底下做怪,怎么得了!”就打算把廟拆毀。旁邊有個官員說,“這個神廟能夠興風雨幫助庄稼生長,如果毀了廟,恐怕會給本地人民帶來災害。”于是就作罷了。 蒲津縣有舜的祠廟。廟的旁邊,還有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祠。二位女神的偶像容貌塑得十分秀美。開成年間,范陽人盧嗣宗到蒲津當代理地方官。一天,他和几位朋友一同游舜廟,又進了娥皇女英祠。盧嗣宗對著二女神的神象開玩笑說,“我想跟二位女神去,作奴仆也行,怎么樣?”說罷還不斷地拜禮祝禱。朋友們都說,“你怎么能用這樣不敬的言詞來侮辱女神呢?”盧嗣宗大笑起來毫不在乎。以后他還常常獨自游娥皇祠,酒醉后總是胡言亂語,調笑侮辱女神。于是嗣宗突然得了病,被人從廟里抬了回來。只見他滿臉恐懼,渾身戰抖,汗如雨下,當天夜里就死了。這天夜里,家里的仆人看見闖進來十几個人,連打帶拖的把盧嗣宗拉出了家門,直奔舜祠而去。后來就發現他尸体后背上有很多紅道子,象是被鞭子抽的。蒲縣人都覺得這事太奇怪了。 有個王生,不知道名字,專門攻讀三史,讀得很精。王生性情好夸耀學問,說話很隨便。每當讀書遇到講古代的事,常常憑主觀判斷。旁邊如果有人不同意,他就大肆攻擊。王生曾到沛縣游玩,喝醉酒進了漢高祖的廟。他看著高祖的神像說,“你能提著三尺寶劍,滅了殘暴的秦國,除了強大的楚國,卻不能免去你母親叫‘烏老’這不雅的名字。你作歌說,‘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你真能威加四海嗎?”王生在廟堂里走來走去,長時間很放肆的盯著高祖神像。王生回到家后當天夜里剛睡下就死了。死時他看見有十几個騎士闖進來把他抓到漢高祖廟,高祖手按寶劍大怒說,“你沒看過几頁史書,就敢褻瀆我,你說我母親名叫烏老,這是那本書里說的?你要是找不出根据,你就有罪難逃!”王生磕頭說,“我曾讀過您的傳記,司馬遷和班固在您的傳記中說您母親是劉媼,在注釋中說‘媼,烏老反’。可見烏老就是你母親的名字了。”王生又說,“這事史書上有記載,教師也這樣講過,象白日一樣的明白,不是我憑空編造的呀!”漢高祖怒气更盛地說,“我的皇宮和泗水亭上都立有碑紀,明明白白地記著我母親的姓名,你怎敢以外族的什么‘媼氏’,稱我的母親為‘烏老’呢?讀錯了史書,不懂書中的真義,還敢借酒醉跑到我的大殿上胡言亂叫,就應該以犯上之罪處置你!”高祖還沒說完,外面西南方就有喝道聲,說是太公來了。太公剛走上大殿,就看見王生,就問高祖,“這是什么人,你對他這樣辱罵是為什么呀?”高祖赶快下階迎接,說,“這是一個狂妄無禮的人,犯了該斬的大罪!”這時王生就緊緊盯著太公說,“我讀遍了史書,見歷史上嘲笑君王的人都沒有因而獲罪,我只不過在廟里說了几句笑話,難道比在街上或在宮廷里說這笑話的罪還大嗎?”漢高祖生气地質問道,“史書上難道還記載有嘲笑君王的事嗎?你舉例給我看看!”王生說,“我就舉大王你的例子行不行?”高祖說,“行。”王生說,“大王你登了帝位后,大宴群臣,給你的父親太上皇獻壽,有沒有這事?”高祖說,“有啊。”王生說,“獻壽時,你對太上皇說,‘父親您過去常說我是無賴,沒有置下家業,不如我弟弟好。現在你看我的家業和我弟弟比,誰的多?’這事有沒有?”高祖說,“有。”王生問,“宮中的群臣听了你的話都高呼万歲,大笑起來,這事有沒有?”高祖說,“有。”王生說,“你這不是嘲笑侮慢你的太上皇父親嗎?”太公听后對高祖說,“這人講的有理,你快放了他吧。不然,你就得把你的杯盤中的食物讓給他了。漢高祖默不作聲,半天才悻悻地說,“殺了這家伙,怕弄髒了我的寶劍哩!”命人扯著王生的頭發打耳光。一耳光把王生打醒了,一看,天已經亮了。用鏡子照臉,見臉上有紅紅的指印,過了好几天才消失。 進士張生善于彈琴。好讀孟子的書。赴考回鄉時游蒲關。進了舜帝城。這時天已經快黑了,進城的人搶著赶馬往城門里涌。張生就打馬飛馳加快速度,這樣馬跌倒,不一會儿馬就死了。張生無處投宿,就找到一個廟里,求管廟的小官留他住一宿。小廟吏指一指廟側的廂房說,“除了這里再也沒地方了。”張生只好對付著住下來。夜里剛剛睡下,張生就見兩個穿紅色衣服的人走來說,“舜帝要召見你。”張生就急忙跟著走。見到舜帝后,舜帝問道,“你有什么技藝?”張生回答說,“臣是個讀書的人,常讀孔、孟的著作。”舜帝說,“孔子是位圣人,朕早就知道。孟子是什么人,你怎么把他和孔子相提并論?”張生說,“孟子也是能傳達圣人意志的人。他向來崇尚仁義,設禮樂對人民進行教育。”舜帝問,“孟子也寫書嗎?”張生說,“孟子著作有七千二百章,都是和孔子的弟子們辯論和回答問題的。他的《魯論》、《齊論》都講述了很好的道理。”舜帝又問,“你能記得孟子的文章嗎?”張生說,我不但能背誦孟子的文章,而且懂得文章中深刻的含意。”舜帝就讓張生大聲朗讀,他仔細听著。當念到《万章問》時,張生背誦原文:“舜往于田,號泣于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問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然則怨乎’?答曰,‘長息問于公明高曰,舜往于田,則吾得聞命矣。號泣于旻天,怨于父母,則吾不得知也。’……”背誦到這里,舜帝讓張生停住,十分感慨地說,“原來也有并不真懂道理就寫文章的人,這就是個例子啊。朕离開天下臣民一千八百二十年了,這當中,秦始皇竊取了天下,凶狠暴虐,殘害黎民,燒毀我的文獻典籍,毀滅了我的帝系,蒙蔽百姓的眼睛,獨斷專行,無限度地滿足他的私欲。而百代之后,經史的記載也是錯誤百出,有些記載和事實出入太大,簡直是笑話一樣。比如我听說史書上贊頌唐堯盛世,說堯坐在皇帝的室座上連衣服都不動就把天下治理好了,意思說唐堯時天下太平無事。然而堯帝平撫百姓的騷亂,協調万國之間的矛盾,這不都是說明有事而不是太平無事嗎?至于后來洪水大泛濫,淹沒了平原在山陵間洶涌,人民悲痛哀歎失去生計,這些事實和‘垂衣而治’的說法不就差得更遠了嗎?我也听說史書上贊揚我的功績,說我‘無為而治’,意思說我對天下事听之任之,天下就自然太平了。可史書上又偏偏記載了我‘接待四方來的賓朋,把七种重大的政事都理順管好,像天帝一樣尊嚴。祭祀祖先,視察高山大河,為民祭告所有的神靈。流放了允兜和共工,殺了治水不利的鯨,赶跑了三苗。’我做了這么多事,這不和‘無為而治’相去太遠了嗎?現在孟子又說我向著蒼天哭號是因為心中積怨太多,這更不是我干的事了。我認為,不能做成的事做成了這是靠天的祐護,不能達到的目的達到了這是靠命運。我哭是怨我的命運,跟父母沒有關系,只能向蒼天哭訴了。在《万章問》這篇文章里,孟子回答不出万章的問題就信口胡說,這樣傳達圣人的意志,怎么能對頭呢。”說罷又感歎了好半天。過了一會儿舜帝又問張生學不學彈琴,張生說,“喜歡彈,但彈得不好。”舜帝就讓人取來琴,對張生說,“你不听一听我彈五弦琴,唱《南風》曲,怎么能回去有所夸耀呢?”說罷,就一面彈琴一面唱了起來:“南風薰薰兮草芊芊,妙有之音兮歸清弦。蕩蕩之教兮由自然,熙熙之化兮吾道全,薰薰兮思何傳。”歌唱完了,又彈了一曲《南風》,音律十分清新流暢,听后令人心情清爽。張生忍不住大聲贊歎說,“太美妙了!”然后就突然惊醒過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