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丹丘子 瀚海神 薛延陀 睦仁茜 兗州人 隋文帝開皇末年,有一位老翁去拜見唐高祖李淵,他的相貌很不一般。高祖非常敬重他,從容不迫地布置酒筵,喝到興起之時,那老翁談到時事政治說:“隋朝將要滅亡,李氏宗族將要興起,取而代之。這是上天的旨意,不是您自身決定的呵。希望你能夠自愛自重,好自為之。”高祖感到戒懼不安,且悵然若失,急忙拒絕了。老翁說:“既然是天神授命,只管用好了。隋朝的楊堅在前代沒有什么名气,北周時襲父爵為隋國公,后廢靜帝自立的,權力超越了晉魏南北朝任何一個皇帝。可是,他雖然一時得到天子之位,平定了南方的國土,還是得被你推翻。上天將對你有所開導。”听罷此言,高祖暗自高興,于是詢問治世經驗。老翁說:“你在品德方面已經修養成了,容貌又有大貴之相,如果應承天帝的旨意接受此命,定會不費力就能取得成功。但是,你應該排在丹丘子的后面。”高祖問道:“丹丘是誰呀?”老翁說:“跟你住的很近,但你卻不知道他。將來帝位所屬,只有你們二人。然而,丹丘生在你的前面,他把精力和情感都集中到世俗之外,恐怕不會再為國家和社會的綱紀而費心。倘若他屈就于此,你如果不打算和他在中原相爭,那就應該去輔佐他。”高祖問:“丹丘先生在什么地方?”老翁說隱居在鄠縣和杜縣的交界處,高祖隨即藏劍于袖中前去拜見丹丘子。高祖的到來,雖然將對丹丘不利,然而丹丘在道德修養方面十分透徹深遠,臉上冷若冰霜,看他的儀表就會使人敬畏不已。高祖來到之后就伏身在草棚前拜見,那丹丘先生坐在几案后面養神,泰然自若。高祖拜謁完了站起身來。丹丘先生忽然說道:“我很久就厭惡凡世了,而你胸中卻一直裝著世事;你我二人對國家和社會的了解是相當懸殊的,可值得慶幸的是,我沒有因此被你忌恨。”高祖愕然不已,向他道謝,又跪下說道:“隋朝就要亡了,已經有神人告訴我說,如今由上天賜予帝位的人,就在我們李氏宗族之內。我在往日夢中所見的征兆,稱為‘鐘末運’。我知道你修道德濟世之道,也是想找尋天人合一的征兆。如果我們兩個不相上下,必將用武力一決雌雄,把才智全用在搞陰謀詭計、爭權奪勢之上,誰也不講善和德,我擔心中原大地會受像劉邦、項羽爭雄那樣的災亂。我今天到這里來,其實是有很多心思和想法的,想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呵。殊不知你會把大唐基業揖讓給我,而要步隱居不仕的巢父和許由的后塵。我所說的不過是雞虫一般的淺見,不足以說明大的道理呵。”丹丘先生笑著點點頭。高祖又進而說道:“憑天下之廣大,有些事情不是一個人所能考慮周全的。我看前朝的治与亂,原因在于得到沒得到輔佐之人。是不是伊尹、周公、皋夔那樣的良臣。自秦漢以來,碌碌無為的庸才是靠不了前的;漢高祖劉邦得蕭何、張良而未能很好發揮他們的作用,應該為此歎息。現在,你還沒有為帝位而動心屈身,當然可以看不起伊尹皋夔。一句話可以致國運昌盛,得到或沒有得到對我都是個教誨。”丹丘先生說:“當年陶朱在會稽山用五千多人,戰胜了強吳。后來他离開越國到齊國為相,在齊國他沒有什么可以稱道的。難道這能說他在越國就聰敏而到齊國之后就愚笨了呢?功業應該隨著時代而興,不可妄動,廢興你自己早已經心里有數。時事好坏,不是人力所能左右。而且不是我所能夠知道。”言罷,高祖沒有再說什么,他知道自己不能推讓,悵然地望著丹丘子越走越遠。武德初年,高祖秘密派遣李世民到鄠縣和杜縣的交界處尋訪,然而,丹丘子住的屋子已經化作一片廢墟了。 并州以北七十里處有一座古墓。唐代貞觀初年,每天天一亮,這里立即會出現一万多鬼兵,舉著鮮艷的旗職,把這座古墓包圍起來。不一會儿,墓里又沖出鬼兵几千人,步兵和騎兵夾雜在一起,雙方在墓旁拼力撕殺,天快亮時便各自退去。就這樣鬧了快一個月了。忽然在一天晚上,又有一万多鬼兵從北邊沖殺過來,在距古墓几里地遠的地方擺下了陣勢,一個農民見狀嚇得拔腿就跑。這時,有一位鬼將軍,派十几個人把那農民抓到跟前,并對他說:“你不要害怕,我是瀚海神呵。我的愛妾被手下一個小將帶著私奔,逃進那座古墓里。這座古墓的主人張公,又借給他兵馬,与我拼戰。我离開瀚海一個多月了,尚未抓住這個賊,十分气憤。你應當為我去拜見那古墓的主人張公,說我來此的目的就是捉拿叛將,他為何將此人藏在墓中,還借兵讓他跟我對抗?他應該馬上把那叛將驅赶出來,否則,最終我要把他殺死的!”接著就派出一百多士兵,監視那農民向古墓走去。農民來到墓前,高聲傳達瀚海神說的那些話。好久,古墓里殺出兵馬上前迎戰。只見有兩個神人,騎在馬上,并肩站在大旗下,周圍劍戟刀槍林立。其中一個神人急忙把農夫召呼過去,也讓他傳話過來說:“我生前當過三十年勇將,死后埋葬在這里,跟隨我的共有騎兵步兵五千多,全都是精兵強將。今天,你的一員小將投奔于我,我已經同他宣誓結交,不能不幫他的忙呵。如果你堅決想和我拼下去,我最終將把你打敗,使你無法再回到瀚海。如果你想要暫且保住現在的職位,就應當立即返回。”農民又把這番話傳給了瀚海神。瀚海神听罷大怒,帶兵前進,對手下發令說:“不攻破這座古墓,咱們今天就都戰死于墓前!”隨即又拼殺起來。三次進攻均未成功,一直打到天黑,古墓中的兵馬敗下陣去,活捉了那名叛將。接著他們又殺進墓中,找到了潮海神的愛妾,把她押送回去。張公及其手下兵士,全被斬殺于墓前。瀚海神命手下人放火燒了那座古墓,賜給那位農民一條金帶子。第二天,那農民又到墓前觀看,只見那大火還沒有滅,墓旁邊有許許多多的枯骨和木頭人。 突厥的沙多彌可汗,于唐代貞觀年間,對部下及百姓不施恩惠,且大開殺戒,弄得舉國上下惶恐不安,人人自危。一天,有位客人來向薛延陀部落首領乞食,主人把他引進帳內,讓妻子准備飯食。他的妻子抬頭看去,只見那客人長著一顆狼腦袋,主人卻沒有發覺。妻子去通知鄰居,一起來看。這時,那個狼頭人已經吃掉主人逃走了。人們聚到一起前追赶,追到郁督軍山時,遇到兩個人,追赶的人們告訴他們此行的原因。那二人道:“我們是神人呵。你們的薛延陀部落應當滅亡了,我們就是來取你們首領腦袋的。”追赶的人們听罷此言,全嚇得跑了回來。唐太宗派將領率兵攻打薛延陀部落,部落里的人們相互惊扰,這樣一來鐵勒各個部落全亂了,旋即被回紇人斬盡殺絕,這個部族便滅亡了。 唐代的睦仁茜,是趙郡邯鄲縣人士。從小就鑽研經學,不相信鬼神。他常常想試探到底有無鬼神,就去拜見看到過鬼的人并跟他學習,十多年一無所獲。后來他把家遷往縣城,在路上看到一個人,像個大官,衣帽十分威風而考究,騎著好馬,騎馬的隨從就有五十多人。他看著睦仁茜卻沒有言聲。后來,經常看見他,十年之內,一共見過几十次。后來有一次,他停下馬來,喊睦仁茜說:“我經常看見你,感情上便有些眷戀而傾慕,真想和你交往、游玩呀。”睦仁茜當即朝他揖拜,問他是什么人,回答說:“我是鬼呵,姓成名景,本來是弘農縣人,西晉時當過別駕,現在任臨湖國的長史。”睦仁茜問他國家在什么地方?國君叫什么名字?回答說:“黃河以北,統稱為臨湖國,國都建在樓煩縣西北處的沙漠地帶。我們的國君是已經死去的趙武靈王。他今天統治這個國家,總的還要受泰山府君的控制和管理。每月派一名宰相去泰山朝覲。所以多少次路過此地与你相遇呵。我只能給你一樣好處,就是能夠讓你事先知道福難而設法避開它,可以免去受罪。但生死和大禍大福是早就有定數的,不能變動了。”睦仁茜听從了成景的話,成景于是把他的從騎常掌事送給睦仁茜,派他跟隨仁茜而去,有什么事情必須事先向上報告,并說道:“凡是你所不知道的,就應當來告訴我。”于是便告別。常掌事一直跟隨著睦仁茜,就像個侍從似的。每次睦仁茜提出問題,常掌事沒有不事先知道的。隋代大業初年,江陵來的岑之象做了邯鄲縣令。岑之象的儿子叫文本,年紀不滿二十,岑之象請睦仁茜到家中教導文本。睦仁茜將与鬼相遇這件事告訴了文本,并對他說道:“成景長史對我說:‘有一事羞于啟齒你還不知道;但我既然与你相交,也不能不告訴你呀。鬼神之道也是要吃飯的,但不能夠吃飽,常常忍饑挨餓。如果能夠吃上人間的飯菜,一年之內都飽飽的。所以,那些鬼們都常常偷吃人間的飯食。’我很窮又十分珍重自己的名聲,就不能去偷了。那么你就宴請他一頓吧!”他既然告訴了文本,文本立即就派人准備飯食,備設珍羞。睦仁茜說:“鬼是不想進人的房間的,可以在外面河邊支起布棚擺下筵席。”岑文本照他說的一一去做了。時間到了,睦仁茜看見成景与兩位客人赶到,騎馬的隨從就有一百多人。落坐之后,岑文本起身向席間的客人再次揖拜,并道歉說自己准備的食物不夠精細,也轉告成景感謝之意。岑文本開始設宴時,睦仁茜拿黃金玉帛贈給他。岑文本問是什么東西,睦仁茜說:“鬼所用的東西,全都和人用的不一樣。但只有黃金和絹帛,能夠通用。但也不如假的好。把黃金鍍在錫塊上當金子,用紙做絹帛,才是最貴重的上品。”岑文本照他說的去做了。等到成景吃飽了,又把他的從騎叫過來坐著吃開了。岑文本把所作的假金錢及絹帛送給成景,成景十分喜歡,謝道:“由于我而給你找麻煩,而你卻把這些東西送上來,十分感激。請問,你是不是很想知道自己的壽命呀?”岑文本辭謝道:“我不愿知道。”成景笑著离席而去。几年之后,睦仁茜患上了病,他沒有因為疾病沉重、處境窘迫而躺倒。一個多月之后,睦仁茜問常掌事這是怎么回事,常掌事也不知道;便又去找成景長史,成景回答說:“我也不知,下個月要去泰山朝覲,問清因由再告訴你。”到了下個月,成景來告訴他說:“你的一個同鄉趙某人,原來是泰山的主簿,現在主簿一職空缺,因此他推荐你當此官,有意讓你管理文案,管事的人召你前去。但是文案整理成后你也就該死了。”睦仁茜問他到底該不該去。成景說:“你的壽命應該活到六十多歲,現在才四十歲。但是趙主簿橫豎都要把你征召去,你應當去呀。”又說:“趙主簿如果問起來,你就說与他昔日是同學,恩情深厚。今天有幸被任為泰山主簿。”夢中,那位趙某說:“正赶上一個官職空缺,神君讓我選人。我已經把你的名字報到神君那里,神君默許用你。你老兄既然不能夠得到長生,命中注定必有一死,那樣死后的人都集中到一起,你就未必能夠當上官了,何必吝惜一二十年的苟安生活呀?!現在文案已經發下來了,不可能再收回去,希望你作出來的決定,什么也不要亂怀疑。”睦仁茜又擔憂又害怕,病更加嚴重了。成景對睦仁茜說:“趙主簿一定想致函給你,你可以自己前往泰山,向泰山府君陳訴,就能免去你的這個職務。”睦仁茜問怎么才能見到府君,成景說:“到泰山廟的東面,再過一個山岭,那片平地就是府君的明府,你到了那個地方,自然就可以見到他了。”睦仁茜把這事告訴了岑文本,文本為他准備行裝。几天后,成景又告訴仁茜說:“文狀要寫成了,你前去陳訴一定會害怕的,那就應當赶快做一尊佛像,這樣那文書自然就會撤銷了。”睦仁茜囑咐文本,花三千錢在寺院的西牆上畫一尊佛像。畫完了,成景就來告訴他:“你的那件事終于免了!”睦仁茜知道自己不信佛,對此半信半疑,問成景說:“佛法說人有三世因果輪回,這是真是假?”成景回答說:“全是真的。”睦仁茜說:“即然如此,那么人死之后應當分別進入六條道,怎么會全變鬼呢?而趙武靈王和你這樣的人,現在還是鬼,這……”成景說:“你們那個縣共有多少戶?仁茜說:“一万多戶。”成景又問:“監獄中押著多少人?”仁茜回答:“平時在二十人以下。”成景又問:“你們那万戶之內,做五品官的有几個人?”仁茜回答:“沒有一個。”又問:“做九品官以上的有几個人?”仁茜回答說:“几十個人。”成景說:“所謂六道的合理划分,就跟這是一樣的。能夠在死后進入天道的,一万人中沒有一個,這就像你們全縣也沒有一個做五品官的;能夠在死后進入人道的,一万人中有几個,這就像你們縣里做九品官以上的有几十個人差不多;人死后下地獄的,一万人中也有几十個,這就像你們縣監獄里關押的囚犯。人死之后,只有做鬼和畜生的,才是最多的呵,這就像你們縣里的納稅服役的人家一樣。進入這條道的,也有等級之分。”于是,他指指自己的隨從說道,“這人就遠遠赶不上我了!其實,不如他的人還有很多很多。”睦仁茜問道:“鬼也有一死嗎?”成景回答說:“是的。”睦仁茜又問:“那么鬼死之后進入什么道?”成景說:“不知道,這就像人知道生而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似的。”仁茜問道:“道家的章醮,到底有沒有益處?”成景說:“道者就是陰間總管六道的天帝,稱為天曹。閻羅王,就像人間的皇帝一樣。泰山府君,如同現在尚書令的職位,五道神如同各位尚書。像我們那樣的國家,就跟現在的大的州郡一樣。每次處理人間的事情,都是由道士上表求神乞請保佑,如求神降恩等等。天曹受理之后,接著對閻羅王說:于某月某日,接到某人的申訴等。應當盡快公正地處理,不能不顧事由而冤枉人。閻羅王敬受而認真地奉行,就像人世間奉詔一樣。在這里,沒有充分理由是不能請求赦免的,有冤屈也必然能夠得到申報。怎么能說沒有益處呢?”仁茜又問:“請佛家保佑怎么樣?”成景說:“佛是大圣呵,不發文書,但他所要保佑的人,天神都會敬奉的,差不多都會得到寬恕和諒解。如果福大之人,雖然生前有過罪惡,陰司的文簿上也不得追記。這些都不是我所見過的,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說完就离去了。睦仁茜一兩天就起床行走,病也好了。岑文本父親死了,岑文本回到老家。睦仁茜給他寫信說:“那些鬼神准是些貪婪且善于諂媚之徒,當初你請他們吃飯,顯得那么殷勤、熱情;如今知道再無利可圖,与我相見便顯得十分冷淡。但是那位常掌事還一直跟隨著我。另外,本縣縣城已被賊寇攻陷,人几乎被殺光了。我由常掌事領著,賊寇們看不見,竟然保全了性命。”唐貞觀十六年九月八日,太宗皇帝賜文官們在玄武門前練習射箭,岑文本當時是中書侍郎,也參加了,自己對別人講出了上述之事。 唐代兗州鄒縣有個人姓張,忘記他的名字了。張某曾經當過縣尉。貞觀十六年,他想進京城參加每年一次的官選,希望朝廷量才授官。路過泰山時,他進廟中祈禱請神保佑,廟中的府君及夫人連同几個儿子等,全現出了原形。張某向他們一一揖拜完畢,當走到府君的第四個儿子身邊,見他儀表和容貌俊美出眾,同行的五個人當中只有張某祝頌道:“我要能同四郎交往,飲酒賦詩,一生很快就過去,何必要當官呢?”等他走出几里地之后,忽然有几十個騎馬的人,揮鞭而來,隨從告訴他說這就是四郎。四郎對張某說:“剛才見你對我高看一眼,所以前來拜望你。”又說:“知道你想參加大選,但今年是不會封你官職的,還恐怕在中途遇到禍事,不要再去了。”張某不听,執意告別而去。走出一百多里,張某和同伴赶夜路時,被強盜劫掠一空,衣物用具全被搶走了。張某立即祈禱說:“四郎怎么不來幫助我呀?”俄頃四郎的車馬全來了。見狀,四郎惊歎好久,立即派手下人追捕強盜。那強盜踉踉蹌蹌,神魂顛倒,又轉回原地,四郎命人打他几十棍杖。那強盜的屁股和胳膊全被打爛了。然后,張某与四郎告別而去。四郎指著一棵大樹說:“你回來的時候,要在這里喊我呵!”這年,張某果然落選而歸。到了約定的地方,他大聲連喊四遍四郎。不一會儿,四郎就來了。他領著張某邊走邊說:“咱們一起到這片墳地看看吧。”走了不遠,前面樓檐凌空,气勢雄偉,十分壯觀;而且,侍衛們神色嚴峻,把守甚嚴,如同保衛皇帝一樣。張某隨四郎走了進去。四郎說:“咱們必須去參拜府君,才能夠平安無事。”四郎領著他往里走,經過十几道門,趨身而進,終于來到大堂之下。張某拜謁完畢,只見那府君十分魁偉威嚴,便有些膽戰心惊,不敢抬頭再望。府君判案好像用紅筆書寫,字都很大。府君讓手下人宣布說道:“你能夠同我的儿子交往,使我深深感到你具有美好的品德。你應當在此住一兩天,我再設宴招待你。然后你再自便吧。”當即,他被人領了出來,到了一座客館。這里已經擺下了丰盛的酒菜,那些珍奇的山珍海味應有盡有,而且有人奏樂助興。當天,張某与四郎同室而睡。就這樣過了三宿。第四天天一亮,張某在亭堂間游玩,徘徊往來,無意之中看見一個院子,正好見到自己的妻子在里面。她戴著枷鎖,低著頭站在一些當官的面前。張某回到房間,十分不高興。四郎感到奇怪,便問他怎么回事。張某把剛才的事說了。四郎大吃一惊,道:“不知道嫂子來到這里呀!”隨即,親自前往各司法部門詢問。各司法部門共有几十個人,見四郎來了,全都走下台階,迭足而立,一個個現出十分恐懼的樣子。四郎用手勢把一個司法官喚到跟前,跟他說了這件事。司法官回答說:“我們不敢違命呵。但是……那也必須得讓錄事知道。”隨即把錄事召了進來。這位錄事答應下來,說道:“這就必須把這個案子夾在眾多的案子當中,才能便于一起宣判,方可達到目的。”最后,司法官判決說:“這位婦女所犯罪行,已經在別的案子里得到了甄別校正。另外,她還有抄寫經書持齋多年的功德,不該立即處死。”隨即,張某的妻子被放了出來,讓她回家。夫妻二人和四郎揮淚告別。四郎因而說:“只有立功修德,才能夠延年益壽呵。”張某騎著原來的馬,他妻子向四郎又借了一匹馬,夫妻雙雙往家走。妻子雖然是鬼魂,但与平時沒什么兩樣。快走到家了,大約還有一百步遠時,妻子忽然就沒了蹤影。張某十分惊异而恐懼。進了家門,就看見儿女們號啕大哭,一問,才知道已經出殯了。張某立即呼喚儿女們。急忙去墓地挖墳。棺材打開了,妻子忽然坐了起來,笑著說道:“因為思念儿女,別怪我先走了一步呵。”于是,她在死亡六七天之后又蘇醒過來了。這個故事是兗州人講的。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