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王子喬 鳳綱 琴高 鬼谷先生 蕭史 徐福 王母使者 月支使者 衛叔卿 張楷 陽翁伯 姬喬王子是周靈王的太子。平時喜歡吹笙,能吹出鳳凰鳴叫的聲音。有一次,他在河南的伊水和洛水之間漫游,被一個叫浮丘公的道士接到嵩山上,一住就是三十年。后來人們到山里去找他,桓良看見了他。他對桓良說:“請你轉告我家里的人,七月七日那天在緱氏山上可以等到我。”到了七月七那天,人們來到緱氏山上,果然看見太子喬騎著一只白鶴停在山頭。只是看著人們,并不到大家跟前去,還頻頻舉手向人們致意,過了好几天才騎鶴飛去。后人為他在緱氏山和嵩山立了祠廟。 鳳綱是漁陽人。經常采集各种花草,用水泡過以后再用泥封起來。從正月開始一直到九月末,埋在土里一百天,拿出來以后用火煎九次,成了一种有特效的藥。凡是將要死的人,只要把這种藥放在嘴里,都能立刻活過來。鳳綱平時經常吃這种藥,到几百歲仍然一點不衰老。后來鳳綱進了地肺山,在那里成仙而去。 琴高是趙國人,因為有善于彈琴的技藝,在康王家做舍人。琴高尊崇道家始祖涓、彭的修煉法術,經常在河北的冀州、涿郡一帶漫游。他活了二百多年以后,說要進入涿水里去捕捉小龍。他和弟子們約定說:“某月某日你們都沐浴齋戒,在涿水的祠廟里等著我。”到了約定的時間,琴高果然騎著一條紅色鯉魚從河里游出來,上岸后坐在祠廟里。這天河邊有上万人看見了他。琴高停留了一個多月,又進入涿水中去了。 蕭史是位仙人,不知道他是什么時候得道成仙的,看容貌像是二十來歲的人。他善于吹簫,而且能讓簫發出鸞鳳和鳴的聲音。蕭史生得風度翩翩,瀟洒英俊,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神仙。但他卻混跡在人世間,誰也不知道他是仙人。秦穆公有個女儿名叫弄玉,也很會吹簫,穆公就把她嫁給了蕭史。從此蕭史就教弄玉吹簫學鳳的鳴聲。學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簫聲就和真的鳳凰的叫聲一樣,甚至把天上的鳳凰也引下來了,停在他們的屋子上。秦穆公專門為他們建造了一座鳳凰台。蕭史、弄玉就住在那里,好几年不吃不喝。有一天,弄玉乘上鳳、蕭史騎著龍,兩人雙雙升空而去。秦國的人后來建了鳳女祠,祠里還能常常听到簫聲。現在山西洪州西山頂山,還有一個石屋,里面有蕭史的仙壇,還有蕭史本人的圖像。不知是哪朝哪代留下的。 徐福字君房,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秦始皇時,西域大宛國有很多冤屈死的人橫陳在野外道旁。有些鳥銜來一种草蓋在死人臉上,死者就立刻复活了。官府把這件事奏報給秦始皇,秦始皇就派人帶著那种草到北城請教鬼谷子。鬼谷子說那草是東海里祖洲的不死草,長在瓊玉的田地里,也叫養神芝,葉子像菰米,不成叢地生長,一株不死草就能救活上千人,始皇听后認為這种不死草一定可以找得到。就派徐福帶著童男童女各三千人,乘著樓船出海去找祖洲。然而徐福出海后一去不回,也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后來沈羲得道成仙時,道家始祖黃帝和老子派徐福為使者來接沈羲升天。徐福當時是乘白虎車、度世君司馬生乘龍車、侍郎薄延之乘白鹿車,他們一起到人間來接沈羲。從此人們才知道徐福已經得道成仙了,唐朝開元年間,有個讀書人得了個半身枯瘦變黑的怪病,請了宮中的御醫張尚容等來看也不知道是什么病。病人把全家聚在一起商量說:“我已經病成這樣了,還能活多久呢?我听說大海里有神仙,干脆我就去求仙方吧,也許就能治好我的病呢。”家里人留不住他,只好給他派一個仆人,帶上糧食來到山東登州的大海邊上,正好看見海邊有條空船就讓他上了船,把東西也放到船里,張起船帆,隨著風就走了。這個士人在海上漂流了十几天,靠上了一個孤島,見島上有好几百人,好像正在朝拜一個什么人。士人上岸后,見岸邊有個女人在洗藥,就向那女人打听他們都是些什么人。那女人朝遠處指了指說:“你看那邊在大床當中坐著的那個白發老翁,那就是徐君,大家都在朝拜他。”士人又問徐君是什么人。女人說:“你沒听說過秦始皇時出海求仙的徐福嗎?”士人說知道。女人說:“他就是徐福。”過了一會,朝拜的人都散了,士人就上前拜見徐福,說了自己的病情,請求徐福給治療。徐福說:“你得的是必死的病,但遇到了我,你就能活了。”徐福起初給士人一些很好吃的飯食,但盛飯的碗特別小,士人嫌碗小飯太少。徐福說:“你能把碗中的飯吃完,我就再給你添,管你吃飽,只怕你連這小碗里的飯都吃不完呢。”士人就大口地吃飯,沒吃几口,就像吃了好几大盆飯似的,很快就飽了。徐福又給他酒喝。酒杯也极小,剛喝一點儿就醉了。第二天,徐福又給士人几粒黑色藥丸讓他吃下去,吃下去以后,就便出了好几升黑色的稀水,病就好了。士人請求在徐福這里作點事。徐福說:“你是人世上有官位的人。留在這儿不合适,我會讓你乘著東風回去,你別怕道路太遠回不去家。”徐福人給了他一袋黃色的藥,并說:“這藥能治任何疾病,再遇見有病的人,可以用羹匙量著喝一點就能治好病。”士人回到登州以后,把藥獻給宮中。當時唐玄宗把那藥給有病的人吃。一吃病就治好了。 漢武帝天漢三年,武帝到東海巡游,西王母派了使者獻給武帝四兩靈膠和一件吉光毛皮袍子。武帝把這兩件禮物交給宮外的大庫收存。并不知道靈膠和皮袍有什么妙用,認為西方仙國雖然遙遠,但送來的這兩件禮物卻沒什么特別,對前來送禮的王母使者,也沒什么賞賜,也沒有送走。后來有一次武牽到華林苑狩獵,用弓箭射虎和犀牛,弓弦突然斷了,王母的使者正好在武帝身帝隨侍,就對武帝說:“請您拿一分王母獻來的靈膠,用嘴把膠浸濕后,就可以把斷了的弓弦接好。”武帝照使者的話做,果然把斷弦接上了,而且讓几個武士從兩面使勁拽弓弦,弓弦也不斷,比沒斷時還要結實。武帝惊奇地贊歎說:“這靈膠可真是寶物啊!”靈膠呈青色,像碧玉一樣閃光。那吉光皮袍是黃里透白的顏色,是用神馬的皮毛作的,放在水里不沉,放在火里也燒不焦。武帝這時明白兩件禮品都是珍貴的寶物,就重賞了使者禮送他回去。那靈膠產自鳳驎洲,洲在西方大海中,整個洲是個正方形,長寬都是一千五百里,四面是連羽毛都浮不起的弱水環繞著。洲上有很多鳳和獨角寶馬,好几万匹馬群居在一起,把鳳的嘴和獨角馬的角放在一起煎熬,就熬成了靈膠,起名叫“集弦膠”,又叫“連金泥”。弓弩斷了的弦和折斷了的刀劍只要用這膠一粘,立刻就接好了,而且永遠不會再斷裂了。 漢代延和三年春天,漢武帝駕臨安定。西胡月支國的國王派使者向漢武帝進獻了四兩香料。香料像麻雀蛋一樣大小、像桑椹那樣紫黑色。漢武帝認為香料并不是中國缺少的珍品,就交給了外庫。月支國使者又獻了一頭猛獸,像出生五六十天的狗,有狸貓那么大,毛是黃的。漢武帝見月支國使者抱著這么個東西進了大殿。看那個動物皮毛禿疏沒精打采的,心想這月支國弄個什么玩意來進貢,心里不太高興,就問使者:“這么個小動物,稱得上什么猛獸啊?”使者回答說:“能統領千禽百獸的動物,不一定非得是龐然大物。獨角的神馬可以統領龐大的象而稱王;鳳凰也不大,但可以鎮住展翅几十里寬的大鵬,可見大小不是最重要的。我們月支國离這里三十万里,但我國東風像柔和的旋律一樣,千日吹拂,高天的云中也合樂曲之呂,多少個月音樂聲也不散。中國出現了一位愛好修道的君王,我們月支國國王一直仰慕中原的興盛、尊崇道家風范,所以視金玉為糞土,卻特別看重神靈寶物。因而千方百計找到了這种神香,深入天林捕到了這只猛獸,為了尋找寶物,我們國王不惜乘著駿馬拉的車渡過弱水河,騎著駿馬穿越大沙漠,長途跋涉,路上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整整用了十三年的時間。這神香能夠救活將死的病人,這猛獸能避除各种妖魔鬼怪,所以這兩件寶物是救濟百姓的最重要的東西。沒想到皇帝陛下您竟不覺得這兩件寶物的珍貴。莫非是我們月支國的卜者算卦算錯了嗎?現在我拜見陛下,您不是一位高尚明君。人們常說,眼睛看得多了會貪心不足,說話說多了會招惹是非,身体好動會招致傷害,心中的欲望多就會奢侈,沒有听說過一個君王有這四多而能治理好天下的。”漢武帝听了這番話后,雖然沒說話,但心里很不痛快。就叫使者讓那頭獸叫一聲听听看到底怎么樣,使者就用手指著那獸讓它叫一聲,那獸伸出舌頭舔了半天嘴唇,突然一聲吼叫,聲音大得像天空中響起一聲響雷。接著又吼了几聲,兩只眼睛發出閃電般的白光,半天才停下來,漢武帝被這猛獸的吼聲嚇得差點昏過去。兩手捂住耳朵也擋不住聲音進入耳中,几乎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侍護在他身邊的扈從和武士嚇得連儀杖和刀槍都扔掉了。武帝更加討厭這頭怪獸,讓人把它送到上林苑里喂老虎。然而老虎們一見這頭怪獸,立刻嚇得聚在一起連動都不敢動了。武帝忌恨月支使者在金鑾殿上出言不遜,打算問他的罪。然而第二天連使者帶怪獸都不見了。到了始元元年時,京城大鬧瘟疫,病死的人有一多半,武帝就取來月支國貢的神香在城里點燃,沒想到凡是死了不超過三天的人都活過來了。香气過了三個月還不散,這一下武帝相信神香是奇珍异寶,就把剩下的神香珍藏在一個盒子里。有一天打開來看,神香卻不知怎么消失了。据說這种神香出于東海中的仙島“聚窟洲”的人鳥山上,這座山中樹很多和楓樹差不多,樹發出的香气傳到几里地之外。名叫“返魂樹”,這种樹本身能發出像牛群吼叫的聲音,使人听了心惊膽戰,把這种樹的根砍來放在玉制的鍋里熬煮后把汁取出來,再用小火慢慢煎熬,一直煮成黑色軟糖稀的樣子再把它制成藥丸,這种藥丸名叫“惊精香”,也叫“振靈丸”,還叫“返生香”,“振檀香”,“卻死香”,一共有六個名字。看來這种香确實是神靈的珍寶。 衛叔卿是中山(今河北省定縣一帶)郡人。因為長期服用云母石而得道成仙。漢儀鳳三年(按:漢沒有“儀鳳”這個年號,原文有誤。)八月壬辰這天,漢武帝劉徹在金殿上閒坐。忽然有一個人坐著白鹿拉的云車從天而降,來到殿前。這位仙人有三十來歲,面貌像孩童般紅潤,穿著羽衣戴著天神的金冠。漢武帝惊訝地問:“您是誰?”那仙人回答說:“我是中山郡人衛叔卿。”武帝說:“你如果真是中山郡人,那你就是我的臣民了,可以到我跟前來說話。”衛叔卿本來听說漢武帝喜好修道才來拜見,以為武帝看見他以后會對他特別优待尊重。如今一見面漢武帝就擺出君王見臣子的架子,心里大失所望,就不再應聲。接著就忽然消失了。漢武帝挺后悔,就派了個使者叫梁伯的到中山郡。到處尋訪衛叔卿,沒找到。只找到了衛叔卿的儿子叫衛度世,使者就把衛度世帶回來見武帝。武帝問他:“你父親現在什么地方?”衛度世說:“我父親從少年時就好修道求仙。曾服丹、石之類的藥希望能超世登仙,他從來不過問世間的事,离家出去,已經四十多年了。他曾說過,將來要進太華山去修煉。”武帝就又派了使者和衛度世一起到華山去找衛叔卿。到了山下打算往山上爬,一看山上有大火沒法上去。等了几十天大火也不熄滅。衛度世說:“我父親大概是不愿帶你一起上山,才興起這大火的吧。”于是衛度世就齋戒祈禱后獨自上山去。還沒走到山頂,在一座懸崖的下面看見了他的父親衛叔卿。正和几個人坐在山石上下圍棋。只見他頭頂紫色的云霞繚繞不絕,坐的是玉石做的床,還有几個仙童打著傘蓋執著符節站在他身后。衛度世向著父親恭敬地叩拜。衛叔卿問道:“你來作什么?”度世說:“皇上前些日子和您見面太倉促,沒能和您好好談談,所以派了使者梁伯跟了我一塊來找您。皇上希望能再見您一面。”衛叔卿說:”上次是天帝派我去的,為了警告武帝人間要有大災難,告訴他大災來臨的時間和消災的辦法,好使他的國運能夠延長一些。沒想到這個家伙十分傲慢自負,根本不懂得道學的真諦。反而對我擺起皇帝的架子讓我向他稱臣。我不想告訴他了,所以才离去。現在我要去和中黃太乙神一同校定天界的歷法,我不會再去見他了!”度世又問道:“不知道和您坐在一起的都是誰呢?”衛叔卿說:“他們是洪崖先生、許由、巢父、飛黃子、王子晉和薛容。現在人間將要大亂,天下無人治理,以后几百年中陰陽五行中的土和金都將衰亡,人間一片混亂。你回去以后,可以取出我藏在屋子西北角大柱子下的玉匣,匣里有天神寫在絹上的經文,你按上面寫的藥方服藥,一年后就可以駕云飛行。成仙后還到這里來找我。這些事回去后也不必對皇帝說。”于是度世拜別了父親,下山后見到使者梁伯,什么也沒告訴他。但梁伯心想度世上山后一定有所收獲,就向度世磕頭,請求把道術傳給他。度世和梁伯一同來華山時,見梁伯為人忠厚誠實,就把見到父親的情形告訴了他。梁伯雖然從度世那里知道了一些道術,但不知道柱子下面埋著神仙藥方的事。后來度世從家中柱子下挖出了玉匣,匣中封存著服后可以飛升成仙的神香,就取出來服用。原來這神香就是五彩的云母石,于是就配了藥吃下去,也讓梁伯吃了。后來兩個人一同成仙飛升而去。度世把那仙方留給了他的儿子,世上也有不少人得到過那個仙方。 張楷字公超,會道家的方術,住在西岳華山里。張楷能作法興起五里大霧,還懂得治病的醫道和“坐在立亡”的法術。向他學習道術的人使他的門庭若市,人們稱他的府宅為“霧市”,因為他家的周圍常有他興起的霧气籠罩著。現在華山還有一條山谷以他的名字命名,叫作“張公超谷”。 陽翁伯是盧龍人,對雙親特別孝敬。父母死后埋葬在無終山,山有八十里高,上面沒有水。陽翁伯在父母的墳旁蓋了一間房守靈,白天黑夜的痛哭,感動了天神,天神在墳墓旁開出一條清泉。他就把水引向官道,供行人取用。有一次,有一個來泉邊飲馬的人送給陽翁伯一升白石子儿,讓他种在地里,就會生出白玉來。陽翁伯把石子儿种下以后,果然生出白玉石,其中二尺長的白璧就有好几雙。有一天,忽然有一個天界的仙童凌空而降,帶領陽翁伯來到海上仙山,讓他拜見群仙。并介紹說:“這就是种玉的陽翁伯。”這時一位仙人說:“你對待父母十分孝順,感動了天神,把玉石的种子給了你,你果然种出了玉。你和你的妻子都應該成仙,現在這個宮就是你以后居住的地方。今后天帝會到這儿巡游視察,把十塊玉作為禮物,你可以把它獻給天帝。”說罷,讓那仙童送陽翁伯回去。陽翁伯就把十塊玉送給仙童。北平徐氏有個女儿,陽翁伯想向她求婚,讓人去向徐氏說媒。徐氏對媒人說:“讓翁伯給我一對白璧作聘禮就可以了。”翁伯給了徐氏五對白璧,就娶了徐氏的女儿。過了几年,云中有龍降下來,陽翁伯夫妻就乘龍升天了。現在人們還把他們的屋宅叫“玉田坊”。陽翁伯成仙以后,他的子孫在田中立了個大石柱子記錄他成仙的事。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