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自1991年南斯拉夫各共和國掀起「獨立」狂潮以來,南斯拉夫屢次爆發武裝衝突,其規模之大,蔓延之迅速,傷亡之慘重,是戰後歐洲前所未有的。 南斯拉夫位於巴爾幹半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歷來是列強必爭之地。南斯拉夫國內情況和周邊情況極為複雜,長期以來人們常用1至8來表達這種複雜性,即1個黨(南共聯盟)和1個領袖(鐵托);2種文字或使用2種字母(拉丁字母和基裡爾字母);3種官方語言(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或克羅地亞塞爾維亞語、斯洛文尼亞語和馬其頓語);4種宗教(東正教、天主教、新教和伊斯蘭教);5個主體民族(塞爾維亞族、克羅地亞族、斯洛文尼亞族、馬其頓族和黑山族);6個共和國(塞爾維亞共和國、克羅地亞共和國、斯洛文尼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黑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7個鄰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阿爾巴尼亞、意大利、奧地利和匈牙利);8個「聯邦單位」(6個共和國加上塞爾維亞共和國境內的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自治省)。隨著多黨制的實施,南共聯盟一黨掌權40餘年的局面被打破,到1990年底,南斯拉夫總共有248個政黨。1990年,南斯拉夫實行多黨制地方選舉後,克羅地亞政權被民族主義政黨所控制,而塞爾維亞共和國仍由共產黨(後改為社會黨)人掌權。克羅地亞新政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境內塞族人感到不安。1990年底,克新政權頒布新憲法,更引起塞族人的不滿。1991年初,克當局突然收繳塞族聚居區警察(大多為塞族人)的武器,3月雙方正式發生武裝衝突,而且衝突愈演愈烈。 1991年6月25日,南斯拉夫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兩共和國單方面宣佈獨立,引起斯洛文尼亞武裝力量與南人民軍發生武裝衝突。經歐共體調停,衝突雙方於7月7日達成停火協議,南人民軍撤出斯領土,斯境內武裝衝突暫告平息。 事隔不久,克羅地亞當局同克境內的塞族流血衝突再起,造成眾多人員傷亡。塞爾維亞共和國派「志願軍」去克境內為塞族人「助戰」,致使衝突越來越大。南人民軍隨後又去干預克境內衝突,使戰火愈燃愈烈。戰鬥主要集中在克境內的塞族聚居區,後來逐漸向克同波黑和塞爾維亞共和國的邊境地區蔓延。 斯、克兩共和國宣佈獨立後,在南斯拉夫引起連鎖反應,另有一些共和國相繼宣佈獨立,戰後重建的南斯拉夫聯邦制國家已逐漸解體。1991年7月7日,斯、克兩共和國雖然同意推遲3個月執行其「獨立」決定,但實際上並未放慢獨立步伐。10月8日,兩共和國正式宣告獨立,並表示與南斯拉夫聯邦「斷絕一切聯繫」。1991年10月15日,波黑共和國議會通過了《波黑主權國家問題備忘錄》,強調波黑是「主權國家」。11月20日,馬其頓頒布新憲法,宣佈馬其頓為「獨立的主權國家」。這樣,南斯拉夫6個共和國就有4個宣佈獨立了。 波黑共和國位於南斯拉夫中部,同克羅地亞和塞爾維亞相鄰。在436萬人口中,穆斯林族占43.7%,塞爾維亞族占31.4%,克羅地亞族占17.3%。波黑穆斯林族和克羅地亞族領導人為滿足歐共體承認其獨立提出的條件,於1992年2月29日至3月1日就是否贊成波黑為獨立主權國家進行全民公決。這一公決得到穆斯林和克羅地亞族的贊成,而遭到波黑境內佔人口31.4%的塞族人的堅決抵制。正當穆斯林族和克羅地亞族全民公決進入尾聲時,在薩拉熱窩教堂舉行婚禮的塞族人被暴徒槍殺,激起了塞族人的公憤。3月1日,投票結果公佈,有過半數的波黑公民贊成波黑為「獨立的主權國家」。夜間,武裝的塞爾維亞平民在薩拉熱窩以北120公里的圖茲拉,以及波斯尼亞北部布爾奇科至比耶利納的公路、特爾諾沃至福查的公路上設置路障,武裝衝突由此開始。 正當戰火在波黑境內蔓延之際,歐共體國家和美國分別於1992年4月6日和7日宣佈承認波黑為獨立主權國家,這無疑是火上澆油,使波黑內戰驟然升級。隨即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宣佈為獨立國家。穆斯林、克羅地亞族同塞爾維亞族為爭奪地盤爆發了大規模的內戰。波黑內戰的爆發,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國際社會為尋求內戰的和平解決,一招接一招:經濟制裁、人道主義援助、美國的空投、北約禁飛區、5國安全區、北約最後通牒和空襲等。和平計劃也是接連不斷:萬斯—歐文和平計劃、美國6點計劃、5國方案、「三分波黑」方案、歐—斯和平計劃、「聯邦加邦聯」方案等,但直到1995年5月,波黑內戰仍在繼續。 前南斯拉夫內戰是在冷戰行將結束、兩極格局走向解體的特定背景下發生的,衝突各方矛盾錯綜複雜,因而內戰也表現出特殊性來,突出體現在其民族性、長期性、國際化和非正規性上。第一是民族性。前南斯拉夫內戰的爆發主要是由於複雜的民族矛盾引起的,內戰爆發後,又主要是以民族為主要角色進行鬥爭。斯洛文尼亞與南人民軍的戰鬥,主要是佔多數的斯洛文尼亞族人尋求獨立。克羅地亞共和國境內的戰火,主要源於克境內的塞族聚居區塞族人與克羅地亞當局之間的矛盾,也就是克族和塞族之間的矛盾。波黑內戰是塞爾維亞族、克羅地亞族和穆斯林三大主體民族矛盾激化的結果。第二是長期化。前南斯拉夫內戰由於是在新舊格局轉換、國際關係正處在調整組合的背景下爆發的,且起因主要是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和領土爭端,衝突各方利益相互交錯,因而顯得異常複雜,致使戰火持續不斷,難以平息。波黑內戰從1992年4月爆發以來,戰火不斷,堪稱二戰後歐洲規模最大、最殘酷的戰爭。第三是國際化。前南斯拉夫內戰雖不像冷戰時期那樣受超級大國的直接控制,但也受到國際力量特別是一些大國的插手和干預。聯合國為尋求南斯拉夫危機的和平解決,多次派人、派團斡旋,並在前南斯拉夫地區部署了維持和平部隊。他們在南危機的和平解決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一些大國從各自的利益出發,試圖通過聯合國,為其插手南斯拉夫內戰披上「合法」的外衣。歐共體、北約等地區性組織也積極參加波黑和平進程。美國等西方大國,在涉及他們重大戰略利益的衝突地區,往往通過外交斡旋、武器援助,或以經濟制裁甚至軍事干預等手段,插手地區武裝衝突,這也是地區武裝衝突長期化的一個重要原因。第四是非正規性。參戰各方既有正規軍,又有大量民兵、警察、游擊隊及普通平民;衝突中使用的武器一般是普通的槍炮,甚至是刀、棍、棒等工具,幾乎沒有高技術武器裝備;大兵團的攻防作戰很少,組織指揮簡單。 曠日持久的前南斯拉夫內戰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巨大物質損失,迫使大批難民離鄉背井,給南斯拉夫人民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內戰也直接導致了南斯拉夫的分裂和瓦解。南斯拉夫內戰已使南分裂成5個獨立共和國,它們是斯洛文尼亞共和國、克羅地亞共和國、馬其頓共和國、波黑共和國和南聯盟共和國(由塞爾維亞共和國和黑山共和國組成)。隨著內戰的進一步發展,民族分裂運動在各共和國仍呈蔓延之勢。在波黑,三大主體民族同室操戈;在克羅地亞共和國,「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尋求脫離克羅地亞獨立;在塞爾維亞共和國的科索沃自治省,人口佔多數的阿爾巴尼亞族人也要求升格為「獨立共和國」。可見,內戰不僅導致了南斯拉夫一分為五,各共和國也面臨分裂的危險。而且,前南斯拉夫內戰久拖不決,成為歐洲最不穩定的地區之一,由此而帶來的民族分離主義、難民等問題又侵入歐洲一些國家,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歐洲的安全和穩定。 目前,波黑戰場仍硝煙瀰漫,波黑塞族和穆—克聯邦仍在激烈廝殺,西方國家也在加大干預力度,但波黑和談前景堪憂。展望未來,波黑衝突三方最終有可能達成和平協議,前南地區也有可能恢復和平,但是應該看到,在前南斯拉夫境內,仍有許多「死結」,特別是波黑三大主體民族的關係問題、克羅地亞的「克拉伊納」問題、塞爾維亞共和國境內科索沃自治省和馬其頓共和國境內的阿爾巴尼亞族人的獨立傾向問題等,這都會成為誘發衝突的不穩定因素,而且這些問題十分複雜,都不是在短期內所能解決的。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