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二)


  從湘江的浮橋上過來一副擔架,顛簸在濃烈的硝煙中。由於飛機轟炸,擔架走走停停,有時又被蜂擁前進的隊伍擠到旁邊,在隊伍裡就掉得愈來愈遠。
  擔架後面有四個警衛員,一個挎紅十字包的年輕醫生,緊緊地跟著它,保護著它。
  擔架上躺著一個年輕人,約有二十八九歲的樣子,容貌秀美,戴著一副近視眼鏡,溫文爾雅,頗有一點學者風度。他臉上的表情是平靜的,如果仔細看來,就會看出他是在極力忍受著痛苦,僅僅是在下級面前才顯出那種若無其事的平靜。
  他就是中革軍委副主席和紅軍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他是頭一年春天,在一座古廟裡開會,遭到敵機空襲負傷的。傷很重,彈片把腸子打穿,後來又化了膿。沒有麻醉劑,也得施行手術。整整八個小時,他的額上全是黃豆大的汗珠,卻沒有吱一聲。人們沒有想到,這個文弱書生內在卻如此剛毅。由於當時沒能把彈片亂出來,腐骨沒有清除,一直流膿,只好接了一根橡皮管子把膿排出體外。這樣就不能不增加他許多痛苦。長征以來,他就坐在用青竹子紮成的擔架上。經過兩千餘里的行程,幾個擔架員的衣服早已掛得破破襤襤的了。
  這位紅軍總政治部的領導人,是十年前,也就是他十九歲的時候,投身到共產黨的隊伍中來的。他的命運幾乎是當時一般青年人都會遇到的命運。當時,他在蕪湖的一個教會中學讀書,由於看不慣外國校長欺侮中國人而參加了驅逐洋校長的學潮,緊接著就被開除。隨後,家裡又給他娶了一個比他大三歲的女子,他不樂意,這就跑到了上海。在這裡,他上了上海大學的附屬中學。這個以國民黨的元老於右任為校長的學校,卻是一個鼎鼎大名的共產黨人在那裡辦學,這就是鄧中夏。此外,瞿秋白、沈雁冰、施復亮等都在那裡教書。王稼祥就從這時接受了共產主義的影響,參加了共青團。當年,也就是一九二五年十月,他被保送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由於他聰敏好學,又有些英文底子,俄文學得很快。不到兩年,他就作為高材生結業,經過嚴格考試,進入蘇聯造就馬列主義理論幹部的最高學府——紅色教授學院。那時同學中能夠同他比肩進入這座殿堂的,只有張聞天、沈澤民等人。一九三○年學成回國,在上海中共中央宣傳部當幹事。一九三一年一月,在共產國際東方部部長米夫的支持下,召開了黨的六屆四中全會,扶王明上台。王明為了貫徹他那條「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路線,就向全國各個蘇區派去了欽差大臣。王稼祥也在這時,同任弼時一起化裝成牧師,輾轉進入中央蘇區。不久,他就成為蘇區中央政治局的委員,中革軍委的副主席和紅軍的總政治部主任。但是世界上的一些事情,常常會發生戲劇性的變化,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年輕人同毛澤東共事之後,竟合作得不壞,並且常常流露出對毛澤東的欽佩,這難免就使事情複雜化了。
  現在,擔架隨著隊伍進入一帶密密的松林。飛機暫時看不見他們,人們的心情就變得舒緩一些。王稼祥也微微地閉上眼睛,想休息一下。這時,他聽見前面隊伍裡有幾個人正在一邊走一邊竊竊私議。聲音不算很大,但還聽得清晰。
  只聽一個江西口音說:
  「王參謀,這到底是上哪裡去呀?」
  「不是說同二、六軍團會合去嗎?」一個福建口音回答。
  「二、六軍團在哪兒呢?」
  「說是在湖南什麼地方。」
  「能夠會合嗎?」
  「鬼才知道。」
  「唉!」那個江西口音的歎息了一聲,「前四次反『圍剿』打得多痛快,一次就消滅他好幾個師,俘虜是成千地捉,光師長就抓了好幾個;就是第五次反『圍剿』搞糟了,連蘇區也丟了,你說這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還不是那些『洋房子先生』搞的!」「我看也是。」江西口音的說。「莫斯科的『洋房子』又加上上海的『洋房子』……」說過,哈哈大笑。
  「還有『獨立房子』!」福建口音的也哈哈大笑。
  「你常見『獨立房子』嗎?」江西口音的停住笑問。
  「怎麼不常見,可是我怕見他。」
  「也不過鼻子高一點兒,有什麼可害怕的!」
  「咦,那人長著一對貓眼,黃眼珠,一瞪可真嚇人!」
  「你少見他一點就是了。」
  「我們這搞事務工作的,少見也不行。他三天兩頭叫去訓我。難伺候呵!他挑警衛員要一般般高的,漂亮的;他的馬要用香肥皂刷洗,備好馬,他先用手從馬頭摸到馬尾,有一點點灰,就要罵人。有一次,把我罵了個狗血噴頭……」
  「為什麼?」
  「那一次,我騎著馬去給一位首長送信,離他的門還有好遠,就被他叫下來,大罵了一頓,問我懂不懂紅軍的規矩,你猜是為什麼?原來是我過他的門前沒有下馬。」
  「聽說,『獨立房子』一天吃一隻雞?」
  「雞?還得有咖啡呢!」
  「聽說,他煙抽得也凶?」
  「對,美麗牌的罐頭煙,一天一筒。你看前邊還給他擔著整整一挑子呢!」
  「這也太過分了!我們的毛主席、周副主席、朱總司令都是吃筲子飯,一人一份,一點不能多吃,吃點南瓜豆腐菜,剩點菜湯加點開水一喝就完了,『獨立房子』怎麼這樣?總書記就不說說他!」江西口音的有點氣憤了。
  「唉,說他?言聽計從噢!什麼事都是『獨立房子』說了算!」
  「哼,要不然他也許還不這樣呢!」
  說到這裡,談話停下來。好像彼此在思索著什麼。
  過了一陣子,只聽江西口音的又問:
  「毛主席呢?」
  「他不管什麼事了,出發前聽說住在一個山上。」
  「現在呢?」
  「聽說他跟著中央縱隊走,身體壞得厲害,現在不知道過來了沒有。」
  「唉,什麼時候……」
  話聲停下來,好像彼此都沒有再談下去的意思。擔架走出了樹林。路上又是人流滾滾,塵土飛揚。王稼祥從擔架上側起頭來,望了望那兩個說話的人,一個是總部的老參謀王柱,另一個是剛從下面調上來的小參謀肖明。這兩個參謀今天公然議論「朝政」,而且語多不敬,要擱平時,至少要受到特派員的注意和查問,可是今天聽來卻也不無道理。王稼祥只望了他們一眼,又把頭側過來躺著去了。
  說實在的,這兩個參謀無意的談話,深深地觸痛了他,引起他的羞愧與不安,促使他反省自己的責任。「洋房子先生」,毫無疑問地把他包括在內,有人甚至背地裡把他和「王明、博古、張聞天」稱為某種路線的「四大金剛」。然而他心中卻不無隱痛。中央蘇區是從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贛南會議」上開始指責毛澤東的,當時批判他是「富農路線」、「等待」、「右傾」和「狹隘經驗論」。情況匯報到中央,中央還認為批得不夠,說是以「狹隘經驗論」代替了對「右傾機會主義」的批判。所以就來了一個更厲害的批判,這就是一九三二年十月上旬的「寧都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對毛澤東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指責,王稼祥實在聽不下去。因為他自進入蘇區已經同毛澤東有將近兩年的合作經歷。他不僅感到毛澤東學識淵博,對中國社會理解透徹,而且在軍事上確實有奇才,一韜一略,常能出人意外,所以接連粉碎了敵人三次「圍剿」,取得很大勝利。因此,在後來討論是否撤銷毛澤東的軍事職務時,他是反對把毛澤東趕出軍隊的,這是他今天可以感到自慰的地方。
  但是,在兩種對立物的鬥爭中,往往是很難找到轉圜餘地的。堅持黨性,又往往會觸動派性。被黨中央派去貫徹全面「進攻路線」的「布爾什維克」,竟然同「右傾機會主義者」妥協,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所以,他同他的幾位掌權的莫斯科的親密同窗,就不能不發生隔閡。一九三三年初,臨時中央進入江西蘇區,有一次,他同博古一起聊天,就發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那時,毛澤東已被撤去了軍事職務,頗有餘閒,除了調查研究,就潛心讀書。博古從外面來,帶了不少外文和中文的馬列書籍,毛澤東就借書來了。博古對他還算客氣,借了幾本給他。可是等到毛澤東抱著書走出去的時候,博古就帶著譏笑的口吻對王稼祥說:「老毛還學馬列呀!」王稼祥聽著很不順耳,就隨口說:「他就是不懂外文,其實讀馬列的書也並不少,而且很注意消化。要說古書,那我們這些人就不及他了。」博古高傲地笑道:「山溝溝裡出什麼馬列主義!」王稼祥又反駁說:「要論打仗,那他硬是行咧!」博古見他對毛澤東如此心折,竟公然在自己面前稱讚他,心裡更是癢辣辣地不好受,立刻說:「打什麼仗?完全是『守株待兔』罷了;這同黨的進攻路線是完全不相容的!」王稼祥也反駁道:「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避實擊虛,積極創造機會消滅敵人,怎麼能說是『守株待兔』呢?」兩個人竟這樣一來一往,弄了個不歡而散。
  被撤去軍事職務的毛澤東,住在瑞金的一個叫高鼻□的小山上。山上有一座寺廟,他就住在那座寺廟裡。有時下去搞點調查研究,有時就潛心讀書。那種生活自然是清冷的。雖然他的熱烈信徒們有時悄悄地來談一談,但畢竟門前冷落車馬稀了。王稼祥看在眼裡,覺得很不是個滋味,有時也上山去看看他。兩個人談起當前的戰局和打法,竟有許多觀點接近,心底的感情也就有了進一步地交流。談到激動處,毛澤東常常搖搖手說:「沒有辦法!我們是居於少數哦!」
  形勢越來越惡化,而來自黨內的壓力卻沒有絲毫減輕的樣子。一九三四年一月,第五次反「圍剿」打得難解難分,紅軍眼看就要被敵人逼到絕境的時候,中央還開了一個五中全會。會議宣稱第五次反「圍剿」是「爭取中國革命完全勝利的鬥爭」,要大力反對「主要危險的右傾機會主義」,反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調和態度」。會議還決定,派張聞天到政府裡去當人民委員會主席,而事實上毛澤東早已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主席,政府的工作本來是由他做的。這無疑是剝奪了毛澤東的軍權之後,把政府方面的工作也剝奪了。王稼祥參加了五中全會。那天,他正發高燒,昏昏沉沉。他沒有能頂住這個強大的壓力,他舉了手。事後,他懊悔萬分,多次責備自己,作為一個共產黨員是軟弱了。人世間許多感情都會漸漸消逝,唯獨內疚會長留心頭,甚至陪伴到人的終生。對一個正直的人更是這樣。剛才兩個參謀的談話,又一次勾動了他心之深處的情愫,使他陷入深深的思索……
  「唉喲!」只聽擔架上叫了一聲。原來一頭馱炮的騾子擠上來,幾乎把擔架撞翻,擔架員打了好幾個趔趄,才站定了腳步。
  「你們長眼睛了嗎?」幾個擔架員瞪著炮兵狠狠地罵道。
  年輕的醫生小彭和幾個警衛員,也紛紛趕過來責問:
  「把首長碰壞,你們負得了責任嗎?」
  「算了,算了,」王稼祥擺擺手。「他們又不是故意的!」
  擔架停在路邊,等炮兵過完,才繼續上路。
  路上又歇了幾次,才爬上三千界的山埡口。王稼祥向西一望,紫濛濛的雲氣一片迷茫,在那層層疊疊的山海上,停著一輪血紅的落日。
  「咱們歇歇吧,同志們也太辛苦了!」
  王稼祥招呼擔架停下來。他自己離開擔架活動了一會兒,隨後要過望遠鏡,站定那修長的身子向東凝望。只見界首浮橋那裡,已不見人影,顯得氣象森嚴,彷彿部隊過完,指揮部已下令封江。北面一帶松林中,槍炮聲也漸漸稀落,自北而西的條條道路,都有紅軍密集的隊伍,正向西面一帶大山撤退,那想必是鏖戰數日的一軍團了。而那彎彎曲曲的湘江上,仍然斷斷續續地漂浮著屍體、圓圓的斗笠和文件……
  這時,飛機又在上空出現。人們正在紛紛隱避,下面山徑上卻有幾個人不慌不忙地走著,後面還跟著一匹白馬。走在前面的那個高個子,步態悠然,像若無其事的樣子。警衛員小丁一看急了,就尖著嗓子嚷道:
  「那是誰?注意防空囉!」
  走在前面的那個高個子,停住腳步,仰起頭看了看飛機,見飛機拐了彎,就又走起來,還是那樣步調悠然。小丁還要再喊,被年輕的彭醫生止住:
  「你瞧,是不是毛主席過來啦?」
  一說是毛主席,王稼祥急忙收起望遠鏡,往下一看,見前面那個高個子微微駝背的姿勢,果然像毛主席,就往下迎了幾步。
  毛澤東和他的幾個警衛員,已經走了上來。王稼祥仔細一望,見毛澤東面容黃瘦,顴骨高聳,疲憊之中還帶著病容,顯得相當憔悴。過長的頭髮從他那八角軍帽的兩側露出來,身上滿是灰塵,還背著一把破雨傘。
  不知怎地,王稼祥頓然升起一種憐惜之情;就走上去握著毛澤東的手說:
  「毛主席,你的身體看來很不好呀!」
  「主要是睡眠不好。」毛澤東微微一笑。
  接著,他關切地問:
  「稼祥,你的傷怎麼樣啦?」
  「還沒有太惡化。」王稼祥指指山埡口下面的擔架員,「就是苦了他們。」
  說著,他拉著毛澤東,靠著一棵大樹坐下來,頗為感慨地說:
  「真沒想到,今天遭受這樣大的損失!」
  毛澤東低下頭想了想說:
  「大概也只能如此!」
  「你看,這種打法行嗎?」
  毛澤東笑了一笑:
  「這叫『叫花子打狗,邊打邊走』!」
  「這種局面能繼續下去嗎?」
  聽見這話,毛澤東驀然一驚,側過頭來望了王稼祥一眼,沒有說話。
  王稼祥聰敏的眼睛一閃,知道毛澤東不好說什麼,就接著說道:
  「現在實際上就是李德專權,博古什麼都聽他的。應當把他們轟下來!」
  毛澤東眼睛一亮,像電花閃了一下似的。但是,他沒有馬上回答,停了一會才說:
  「辦得到嗎?」
  王稼祥似乎胸有成竹:
  「我想提出,開一個會,總結這一階段的經驗。」「那好。」毛澤東緊緊握住王稼祥的手說。「恐怕還得活動活動。」
  兩個人站起來,都覺得輕鬆了許多。毛澤東先送王稼祥的擔架上路,隨後跨上白馬。
  夕陽已經落山,山路漸漸溶進夜色裡。毛澤東聽著得得的馬蹄聲,眼前出現了一幅又一幅的圖畫。而首先出現的一幅畫面,是江西寧都的一座祠堂。那時也像現在這樣暮色低垂,會議經過對他的激烈批評之後,要最後決定了。毛澤東看得清清楚楚,有三個人是不同意讓他離開部隊的。一個就是紅軍的總司令,那個臉上已經開始出現皺紋的,完完全全像老農民的朱德。你想不到這個一天到晚對誰也笑嘻嘻的人,在關鍵時刻竟然如此倔強。他的嘴角下垂著,灼灼的目光凝視著屋角,就像大山一樣巋然不動。而另一位就是周恩來,他積極主張讓毛澤東繼續留在部隊指揮作戰。第三個就是這位年輕的、修長的總政治部主任。當時的毛澤東,一種深深的感激之情就萌發在心底了,這幅圖畫就像刻在心上似地終身難忘。今天,他又看到這只年輕的手要支持他了。在深濃的暮色裡,他臉上出現了長期不曾出現過的從內心裡露出的微笑。……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