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混在後宮假太監

正文卷 第一四七章 郭半仙暗中施蠱惑之術 文 / 天山雪

    郭半仙暗中施蠱惑之術

    王丞相急問:「大仙,何為蠱惑之術,竟然這麼厲害?」

    郭道成笑曰:「不怕丞相笑話,我道歷來主張光明正大,所謂蠱惑者,乃是邪術也!小太監以男身潛入宮中,本也算邪惡之人,所以以邪術降他,雖然有些齷齪,名聲上也不大好聽,但也是他咎由自取。這也是本道出道以來頭一回施此小術,即便是有違道祖之教誨,觸犯了道教道規,折了本道陽壽,乃也是為江山永固,黎民安康,以惡治惡,以邪祛邪,有事我一人頂著,丞相不必多慮。」

    王書貴大喜,站起來雙手合十,一躬到地說:

    「大仙啊,既然您有如此好手段,索性把那個佟丫頭也一塊兒除了吧!」

    「佟丫頭是誰?」郭道成問道。

    「就是皇太后啊!」王書貴叫道,「以我朝一貫舊制,婦人不可入朝當政,她偏要坐在皇上的屁股後頭指手畫腳,禍亂朝政,有違三綱五常,三從四德,您說這樣婦人是不是邪惡之人,該不該除去?」

    郭道成聽罷不敢怠慢,遂端坐椅上,閉目安神,右手大拇指從食指搓到小拇指,然後又從小拇指搓到食指,如此三番五次,口中唸唸有詞。不一會兒睜開眼來,神情冷峻,搖搖頭說:

    「不可,萬萬不可!」

    「為何不可?」王丞相納悶,問道,「她和小太監本是同一條道上的惡人,小太監可除,為何佟老婆子不可除。」

    郭道成高深莫測地笑道:「丞相只知不其一,不知其二,此乃天機不可洩露也,請施主不要為難貧道了。」

    王書貴不敢強勉,嚥下一口吐沫又說:「大仙說的也是,先除了這個妖孽小太監,朝中之事尚有老夫掌管,定要使皇家江山社稷固若金湯,黎民百姓永享太平安康。」

    郭道成念道:「丞相貴為相國,日理萬機,還時時想到黎民百姓,實實令貧道汗顏。」

    王書貴轉了話題,道:「大仙所需一應事物,我即刻著人去辦。」

    郭道成稍微一想,說:「也不要什麼太大的排場,興師動眾的沒必要。只要給貧道安置一間靜室即可,香火燒紙等物自然是少不了的。還要三牲之首,一隻白公雞,七七四十九斤饅頭,六六三十六斤熟牛肉,八八六十四枚鮮桃,黃米若干,香油少許,稻草人胡亂扎一個,筆墨紙硯等,就是這些。另外,在貧道作法期間,斷不可有人在門前逗留喧嘩,尤其是婦人更不可,丞相切記。」

    王書貴點頭應允,說:「大仙放心,您只管行事,別說人,狗都不敢哼一聲的。」

    「施主,還有一事相告,」郭道成又吩咐說,「宮中這幾日發生之事要隨時向我通報,不知丞相後宮可有人否?」

    「這個更是請大仙無憂,老夫的女兒為當今皇后,啥事她辦不了?老夫這就令人去宮中和皇后娘娘打聲招呼,讓她早做準備。」

    郭道成說:「如此最好。」

    「老夫還有一事請教大仙。」王書貴欲言又止。

    「丞相但說無妨。」郭大仙沒猜出老王的心事。

    「請問大仙,這場法事下來,大約花費多少銀錢?」王書貴算了人賬算錢賬,他目前手頭拮据,不得不把醜話說到前面。

    「至少十萬兩!」郭道成一口咬定。

    「怎要這許多銀子?」王書貴心裡撲騰一下,差點沒喊出聲來,十萬兩幾乎要他的老命了,有些家產看樣子得變賣。

    「潘又安非比常人,十萬兩銀子買下他一條性命算是最便宜的了。」郭大仙笑笑說,「施主若是不便,貧道這就立馬走人,丞相再另請高明。」

    「不不不,」王書貴阻止說,「放在平時區區十萬兩也不是個大數,只是最近……算了,不說那些了。**師您只管行事,錢不夠我再去設法,即便是砸鍋賣鐵我也豁出去了!江山社稷要緊,錢財是啥?狗屁不是!」

    「出家人不言錢,」郭道人說,「本來說這些話有些多餘,既然丞相說到錢的事上了,我也囉嗦兩句。出家人不言錢,但是出家人要吃飯,整日整月整年隱蔽在深山老林裡閉門修煉,哪個好心人會頓頓送湯送飯的上得山來?時間久了,我們也不得不下山一趟,攬些生意,多少掙幾兩銀子。山裡生活雖然清貧,我們也不是頓頓有酒有肉。山門要不要修繕,洞府要不要粉刷,一應家俱物什,哪樣能少得了銀子?還要開匠人的工錢,還要舉行道友活動,拜祭祖先,設壇作法,呼風喚雨,如此等等,丞相你幫我算算,一年下來沒有幾十萬兩銀子的周轉,山門早就該倒閉了。」

    「也是也是。」王書貴喏喏道。

    郭道成接著又說:「十萬兩銀子在丞相你身上只不過是九牛一毛,可對於我們山門來說,卻是一筆可觀的收入。貧道我打個比方說吧,丞相你是我們山門的大施主,也是大買主,我們也喜歡和你們這些有錢有勢的人打交道啊!」

    「道長說得句句在理!」王書貴點頭說。

    王書貴正在用人之際,不得不仰人鼻息。他也想了,小太監一旦一命歸西,佟老婆子就沒猴耍了。到那時功成名就,再讓小皇上來個登台禪位,他名正言順地坐上皇帝寶座,萬里江山都是他的了,十萬兩銀子算個鳥啊?

    郭大仙斜眼睨視了王書貴一眼,侃侃而談道:「出家人不打誑語,除了實話再無別言。本來我們也是以行善積德為本,傷人害命的事更是斷然不可的。因是丞相你說了話,加上又是為民除害,為江山社稷著想,貧道才勉強應承下來,否則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是決難從命的。我的話說完了,趁我現在尚未作法,各路神人還沒請到,丞相若要後悔也不遲,貧道起身走人就是,分不取。」

    王書貴慌忙作個輯,連連搖手道:「大仙乃是得道成仙之人,怎和我等凡夫俗子一般見識?適才講了,十萬兩就十萬兩,事成之後立即貨款兩清,必定足額奉上。」

    是夜,王書貴著人輟了把椅子面對那間靜室坐在院子中央,遠遠看去,只見那屋臨時安置的煙囪裡冒出縷縷濃煙,時不時還有隱隱雷動、劈啪作響的聲音從屋子裡傳來。王丞相心裡暗忖:這回是請到真神了!

    一日三餐,皆有郭道人自己帶來的小童取送,旁人是不敢走近那間小屋的。王丞相本要閤府上下沐浴更衣齋戒三日,郭半仙說:

    「這個就不必了,我們道家向來主張潔身不記口,飲食方面不是很講究,有好酒好肉只管拿來,以便貧道養足精神好做事。」

    丞相見說,吩咐下去,殺豬宰羊,並放翻了一頭從集市上買來的老驢。後院大伙房裡晝夜都是蒸氣繚繞,大鍋小鍋裡料精肉香,燉得湯沸水滾,香味四溢。

    王丞相又格外開恩,全府放假三日,條件是:嚴守大門,許進不許出,頓頓肉飯加菜,活動只限房中院內。但不許高聲喧嘩,走路高抬腳,輕邁步,若有違者,亂棒打死。

    眼下還有一事,就是銀兩尚不夠數,七湊八湊,夫人丫環們的金銀首飾全都收集了來,最後還差一萬多兩。王丞相又是個好要臉面的人,不便和郭大仙討價還價。最後萬般無奈之下,王丞相突然想起他家還有一樣寶物。說出口來不好聽,不過東西確實是貨真價實的好東西。此物不是別物,乃是一把尿壺。

    王丞相為官多年,交友甚廣,有一位古董商人就是他的門前常客。這一日他和古董商人正在客堂上飲茶,有一童兒躲躲閃閃地雙手抱一陶瓷罐兒從他倆面前走過。古董商人忽然發現了什麼,大叫道:

    「小娃娃過來!」

    童兒不敢把尿壺置於客人面前,雙手背過去捏著罐沿兒,朝古董商人鞠一躬,道:

    「爺爺何事吩咐?」

    「娃娃,把你手裡的罐兒讓我瞧上一瞧。」商人說。

    童兒起初不肯,怕污穢之物污了客人的眼睛,囁嚅道:

    「不是什麼稀罕物品,爺爺還是不看了吧!」

    老爺在旁斥道:「既是客人要看,讓他看看無妨。」

    童兒這才把那把尿壺雙手遞給古董商人。商人接過去細細一瞅,立即大驚失色道:

    「哎呀,這是一件國寶!」

    王書貴在一旁笑道:「屠夫喜的是膘肥,學生怕的是書厚,你們幹這行的把個破尿罐子也當成寶了!」

    「哥哥這就是你的不是了,尿罐子分幾種,一是看它的作工,二是看它是什麼人曾經用過的物事,三上看它的年代久遠。」

    王書貴不以為然的說:「照你這麼說,我家這把尿壺還有些來頭哩?這還是你嫂子出嫁那年,她娘家那邊陪送過來的,到我府上可是也有些年頭了。」

    「大有來頭哩!」商人兩手緊緊攥著壺沿兒說。

    「什麼來頭?」王書貴看古董商的臉色,知道不是蒙人的。

    「不瞞哥哥你說,我要說出這把壺的來頭,恐怕得嚇你個半死。」古董商人誇張的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