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混在後宮假太監

正文卷 第一一九章 俏女王盛宴七英雄 文 / 天山雪

    俏女王盛宴七英雄

    朱林宗縱馬頭前開路,那兩柄陰陽錘,一銅一鐵,好生了得!碰上的死,挨上的傷,掛上的不掉層皮就算萬幸。他圍著法場走了一圈,少說也有百十個人頭落地。剛才番王兵見只有五六個人鬧事,便跑去鎮壓,誰知後頭還有大股部隊,原來人家是早有預謀的呀!

    這次事件主要是番王沒有一定的思想準備,以為大不了就是殺一個已被廢黜的女王,有什麼大驚小怪?人頭割下來不就是走個過場嗎,政權都到手了還有什麼可顧及的?誰知竟出了這麼大的亂子?番王自己手裡的金剛寶劍也被人換成了裝飾華麗的殺豬小刀,這成何體統?法場成了屠宰場,原有的警戒部隊根本就不是偷襲部隊的對手,王爺的主力部隊都在不同的各個地方,現在急令他們立即發兵救駕,到哪裡去找,談何容易?

    番王一看大勢已去,環顧左右,跑得跑逃得逃,身邊竟只剩下那一位漢人王妃,他苦笑問:

    「你為何不跑?」

    王妃垂淚,慼慼哀哀道:「奴家隻身一人投奔王爺,活著不能和王爺日日相伴,但願死後能和王爺埋一塚。」

    番王深受感動,欣然道:「世有紅顏知己,吾有貞烈王妃,此生足矣!」遂拔出那把曾誤以為是金剛劍的匕首,自吻而亡。

    (作者註:此王妃並非常人,她的傳奇故事在以後的章節裡還要專門講到,在此說明一下)

    烏兒蘇丹此時已恢復了元氣,幸好是昨日提前服了解藥,體內毒性除了大半,她從小太監手裡接過那把真正的金剛寶劍,被一幫兄弟們簇擁著走上正中主席台,女單于大聲呼喊道:

    「反王已歿,其餘不問,降者免死!」

    追隨反王的部將首領,哪一個是不怕死的?一時間法場上就跪倒了一大片。有幾個賊臣賊將剛想從後門裡溜走,被遲發唐候個正著,借用小太監的那桿神槍,唰唰唰一連幾槍,捅了不少窟窿眼兒。剩下的人看不是頭,急忙又返身入內,匍匐於地懇求女王饒命。

    烏兒蘇丹很快收拾好殘局,國不可一日無主,軍不可一日無帥,當日即重登王位,宣佈平叛勝利結束。大開牢門,大赦天下,尤其是監獄中關押的舊臣舊將,悉數官復原位。這日臨朝議事,忽有門官來報,王府門前有一漢人農婦打扮的女人領小王子和小公主求見。女王大喜,站起來下階親自出迎,母子母女抱頭大哭。哭夠多時,女王方才想起,指給巴圖和烏蘭說:

    「潘君安、潘小安快來給父王磕頭!」

    小太監倆小娃娃自是見過的,但因是生於帝王之家,倒是別人為他倆磕頭的事多,他倆何曾給別人磕頭?一是母王的命令不得不從,二是眼前這人他倆一見就感到由衷的親切,遂不是很規範地俯在地下說:

    「父王你好!」

    小太監激動得眼中溢出些許淚花兒,他一生殺人無數,可是他從未無辜殺人。這家狗番王為了篡奪王位,差一點就要了這倆小傢伙的命,這可是他的親骨肉啊!如果事情真是那樣發生了,不知他會如何面對?他急忙彎腰一手抱起一個,左親一口右親一口,憨憨地笑道:

    「不叫王爺,叫一聲爹爹就成。」

    他的淚珠兒落在倆娃娃的小臉頰上,他不想讓人看見,但最終還是讓人看見了。

    「爹爹!」

    「爹爹!」

    「是我先叫的!」

    「是我先叫的!」

    兩個孩子打起了嘴仗,互不相讓,爭得不可開交。爭強好勝,不屈人下,長大了可能又是潘又安第二、第三。

    小太監把所有的兄弟都叫到近前,然後把小娃娃放到地上,說:

    「君安小安,這是你的六位叔叔,快趴下給你們的叔叔們磕頭請安。」

    六人不敢,推脫說:「大哥,叫一聲叔叔我們已是十分知足了,這娃娃還小,頭就免磕了吧!」

    倆小娃娃還在猶豫,小太監不容置疑地說:

    「快磕!」

    母王也在後面幫腔:「快磕!」

    小王爺、小公主咕咚咕咚一人一口氣連磕了六個,共是一十二個。倆小傢伙活了五年多,還是頭一回磕這麼多的頭。

    六人紛紛摸口袋掏銀子想給侄兒侄女送點紀念品,摸了半天啥也沒摸出來。小太監解圍笑道:

    「兄弟們免了吧,把他們母子母女從死亡邊緣救出來,這是多大的恩德?我要讓這兩個小傢伙一輩子也不能忘記他們的親叔叔們!」

    烏兒蘇丹命人將兩個娃娃帶下送入府中,然後問那個漢人婦女,說:

    「你是何人,焉何知道小王爺和小公主的下落?」

    「奴家曾是王妃,侍候過番(反)王數日。番(反)王要殺小王爺和小公主,是我私藏下來的。」

    張發存、黃仁見說細細一瞅,果然是那夜陪番王睡覺的女人。遂問道:

    「既是你有心護佑小王子,也算你積德行善,功高無比。那我來問你,那夜你為何攛弄反王把解藥燒了?燒了解藥不是我們大嫂就沒命了嗎?」

    「沒燒沒燒!我燒的是包藥的袋子和我的一綹頭髮,不信你們看,藥還在我這兒呢!」說罷,漢人婦女從袖筒裡摸出一個紙包兒。

    張發存過去打開一看,正是他放進去的狗屎團兒,遂往地下一扔,笑道:

    「你一片苦心可嘉,這藥就算了,這是我那晚偷換了的狗屎蛋兒。」

    「怪不得我聞著臭哄哄的味道不對勁兒呢?」漢人婦女囁嚅道。

    女王說:「你雖然給壞人幹過事,但終究你還是個好人,這樣吧,賞你一百兩黃金,回家孝敬你的父母去吧!」

    「我不要金,也不要銀,只求留在番地,嫁個番人度此一生。」婦人執拗道。

    女王再問端詳,婦女只是低頭不語。烏兒蘇丹沒了主見,小太監想起一個人,說:

    「丹兒,在這次行動中,有一人功不可沒,莫如把這個女人賞了他吧!」

    烏兒蘇丹問是何人,小太監講了一遍牧羊人的故事,女王急令宣斯日古楞進殿。牧羊人神色慌張地進來,也不知先給誰磕頭為好,往上看也不敢看,撲騰爬在地上就說:

    「奴才給王爺王后請安了!」

    烏兒蘇丹離座,走下台階親自扶起,安撫道:「斯日古楞大哥,這次我的夫婿潘將軍他們多虧了你的照應,不是你他們也無處安身,而且你冒死掩護他們。你的功勞最大,我賞你一千兩黃金吧!」

    四個轱轤急忙搖手說:「不要不要,當初如不是潘王爺從狼群裡救我,哪裡有我的今天,我的命就是他的,他要我怎樣就怎樣,你要賞就賞潘王爺吧!」

    「好一個仁義的牧羊人!」小太監不由讚道,「四個轱轤大哥,既然不要封賞,這個女人就送你做個老婆吧!」

    小太監指了指一旁站的漢人婦女,斯日古楞稍一猶豫,囁嚅道:

    「我倒是沒事,就怕你嫂子那兒說不過去……」

    烏兒蘇丹接過話頭說:「嫂子的工作由我去做,你今後就在我跟前做事,先到王府裡當總管吧!」

    斯日古楞喜出望外,倒頭又要下拜,女王笑道:

    「好了好了,免禮吧,以後都是一家人,不拘禮數,大家都不要這麼客氣了。」

    是日,烏兒蘇丹大擺宴席,犒賞眾英雄。共擺了七七四十九桌,唯獨頭一桌特別起眼,小太監和烏兒蘇丹穩坐上席,往下兩邊依次是左為張發存、賀老五、肖天雷,右為黃仁、遲發唐、朱林宗,下首是四個轱轤。

    烏兒蘇丹說:「我長這麼大,從未和王位以下的人坐在一起喝過酒,今日受夫君點撥,才知如何待人。早知如此,就不會發生這次王兄反叛的事了。手下要有得力的人,就要用心去交,咱們漢人裡有句老話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不是這個道理?」

    眾皆點頭稱讚。

    小太監解釋說:「可以這樣說,不過我們漢人還有一句話叫『四海之內皆兄弟』你如果以後把你周圍甚至全國的百姓們都看成是你自己的兄弟,就什麼事都好辦了。」

    女王點點說:「夫君言之有理,這些道理你是從哪裡學來的?」

    「原來我也不懂,走出深宮以後,學會了。」

    烏兒蘇丹還要問話,小太監攔住說:「不說了不說了,今天是吃飯的日子,你嫂子款待我們,不吃白不吃啊!」

    眾皆哈哈大笑。

    大家都把酒杯端起來敬大嫂,烏兒蘇丹笑道:

    「真是豈有此理,不是你大哥,我命都沒有了,還是敬你們大哥吧!」

    小太監不肯,只好夫妻喝了個交杯酒,倆人對飲而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