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混在後宮假太監

正文卷 第九十九章 八大王兵發麒麟關 文 / 天山雪

    第九十九章八大王兵發麒麟關

    小太監和胡三剛剛回到小店,就見黃仁和張發存牽著他的大白馬回來了,小太監大喜,詢問他們是如何將馬匹搞回來的。張發存喜滋滋地言道:「大人,我們去時,你那匹馬不知咋搞的,沒讓王爺的人牽走,尚在孫子旺的酒店後院馬房裡拴著,這就容易多了。可惜的是狗日的孫子旺沒在店中,他老婆見我們牽馬,前來阻止,被黃兄手起刀落,砍了。」「『半條街』被你們殺了?」小太監殺人無數,但他的刀下從來不死女鬼,這個風流女人死在他的部下手中,多少也和他有些干係的,未免心中唏噓。黃張兩位見小太監不悅,急忙問道:「大人,那個女人不該殺?」「該殺該殺!只是讓孫子旺那個狗賊又要多活幾天。」小太監回過神來,撫摸二人項背說,「你二人頭功一件,權且記在帳上。」小太監又對胡三介紹了一下這幾天的情況。「華師爺呢?」胡三半天沒見華世雄,問道。「我打發了他一個勾當,沒準也該到了。」小太監看此處人多,沒再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黃、張二人見兩位大人有話要說,找個機會出去了。胡三神神密密走到小太監面前,笑道:「大哥,有喜了?」「何喜之有?」小太監一愣。「我看是那家的女孩相中你了,你沒見她看你的眼神。」小太監說:「兄弟,國事大於私事,這事先放一邊,等把反王們平定了,我再請你喝喜酒不遲。」「會打仗嗎?」胡三驚問。「我算計已定,不出三天,反王必有動靜。」小太監胸有成竹的說。「那該怎麼辦呢?」胡三手足無措的言道。「不怕,打仗沒有你的事,你在後方給咱們準備糧草去吧!我來指揮這場戰爭,你等著看好戲吧,我定要把這些不知高低的眾反王繩綁索捆,一個個捉回京城問罪。」胡三羨慕地說:「還是大哥你有能耐,也行武也行,馳騁疆場,運籌帷幄,殺一個蠻賊如同捏死個小雞。誰能像你這樣轟轟烈烈活一輩子,也值了。」小太監笑笑說:「我這個人喜歡湊熱鬧,沒料到卻湊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出來。」胡三和小太監哥倆熟了,沒有不談的話,因而脫口說:「當初皇太后如果不是刀下留情,哥哥還會到處湊熱鬧嗎?」小太監點頭道:「兄弟說得太對了,天下都是完整的男人打下來的,沒聽說有太監或是不男不女的人幹成大事?」胡三還要說話,小太監製止道:「兄弟,不說了,軍情要緊,即刻我們去會合劉建勳,準備迎接八王爺。」早間,小太監的轎子剛一啟程,小姐忍不住便淚眼撲簌。老者驚問:「女兒這是怎麼啦,莫非還為昨夜的事驚慌垂淚?」「那狗賊並未佔到我半點便宜,我想那些作甚?」小姐搖搖頭說。「那是為何?」老者不解。「人家公子為救我,置自身性命於不顧,所為何來?你們到如今連人家的姓名都未問一個,日後如何得報恩人?」小姐抹抹眼淚說。老者點點頭,說:「說得也是,中間我曾經有過念頭,只是覺得事情唐突,腦子一閃,最終也未敢啟齒。」「什麼念頭,爹爹你說呀?」小姐催促道。「那位公子說他如今不是尚單身一個人嗎,我想撮合你倆到一處……」「爹爹你……」小姐打斷老者的話頭。「女兒莫非不允?」老者故意逗小姐。「爹爹你……」小姐頓時兩頰緋紅。「好便是好事,公子看來也是個正人君子,疾惡如仇的,只是……」老者欲言又止。「只是什麼?」小姐忙問。「人家公子那麼大的官兒,不會沒有妻室,怕你去了就做小。」老者說出了自己的心事。「做小就做小,只要天天和公子在一起。」小姐主意已決。「我明天就去找那位知府,讓他從中作伐。」老者想了想說。「多備些禮物,名義上就說是報答救命之恩去的,先探探人家的口風。公子若是無意,咱也不能失了身份。」小姐安排道。老者點頭稱善。小姐姓胡,和胡三是一姓,芳名叫作胡芬仙。老者胡員外,是個遠近有名的大財主,雖然不敢說富可敵國,但在南粵這一帶卻是數一數二的,在此表過不提。八王爺聚會,計議已定,擇日發兵討伐昏君惡相,奪回老皇爺的江山。各家兵馬集合起來,數了數共是一十六萬。人馬少是少了點,不過還可以在以後的戰事中,打了勝仗,隨時募集新兵,沒準還有不少投誠的皇家部隊哩!等到傻兄弟皇上發覺之後,再調集軍隊來時,他們怕已匯成了幾十上百萬的大軍了。為了指揮方便,原則上決定誰家的兵馬仍舊歸誰家調動,上陣的時候一齊用力,打完仗則分頭宿營。糧草用度,吃喝等項也是自家的羊自家趕,自家的娃娃自家管。王小五已被安置在福王府後宮某處的一個最妥當安全之地,屋內有十數個宮女輪流侍候,屋外有太監們把守大門。除了不能離開房子,他想幹什麼都行。他能幹什麼?這一點眾王爺們皆是心知肚明,大家都曾摸過他的下身,知道他的能耐。留王小五的目的也是大家商量好的,將來打下天下,也給他委任個一官半職。這人雖是宦官,治國的本事還是有的,不能荒了人才,量才錄用嘛!大軍正要出發之際,突然府前有一人高叫前來投誠,說自己熟讀孫子兵法,有經天緯地之才,願隨王爺們一起幹一番前無古人的大事業。福王本心不理,奈何兄弟們說話,此人既有熊心豹子膽,又有扶國安民之志,因此上必有鳳雛臥龍之道。他說他有日天的本事,也必然有日天的家什。不如招來,一問便知。福王想想也是,即命進殿說話。進來的人,頭戴道冠,身穿道服,足蹬麻鞋,手中還拎了把扇兒。身高不長不短,體形不胖不瘦,一張驢臉,說黃不黃,說白不白,上面還有幾顆麻子。鷹勾鼻,闊葉嘴,頦下有幾根山羊鬍須,兩隻貓眼滴溜溜亂轉,一看就是個不安本份的主,抑或是懷才不遇的角。來人也不磕頭,也不下拜,對上面座上的諸王只是手握扇兒揖了一揖,嘿嘿乾笑兩聲。「先生有何見教?」福王是個禮賢下士的王爺,況且目前又正當用人之際。「我願幫諸位王爺爭天下,奪社稷,建立一個新天地。」來人大言不慚的說。「先生是何稱呼啊?」老二寧王插話。「山人華世雄的便是,久在華陽知府鄒希貴手下公幹,後來方知此君奈是井底之蛙,並無大志。有朋友介紹說諸位王爺招賢納士,欲成就一番事業,故而前來投奔,不求封王拜相,只求展示一下我的才華,掙幾兩銀子回家養活老父老母、妻兒老小去乾。」「說得好!」眾王讚道,「鳥攀高枝,人鳧上水嘛!」「先生都讀過些什麼兵書?」有人問。「孫子的,黃石老人的,諸葛亮的八陣圖等等,都曾涉獵一二。讀的多了,一時半會也想不起那麼多。」華世雄想,反正吹牛皮不上稅的。「好樣的,你說得那些奇書得一樣即可安天下的呀!」有王叫道。「華先生如有意可到帳下,先委你個副軍師幹幹如何?以後論功行賞,再加封不遲。」福王不失時機的徵詢道。「副軍師就副軍師吧,反正咱是憑本事吃飯,是騾子是馬,蹓幾圈王爺們就知道了。」華世雄拍拍胸脯說。眾王大喜,再問華世雄攻城掠地有何妙策。華世雄不慌不忙地言道:「先取麒麟關。」「先生為何捨近而求遠,不近攻華陽而遠伐麒麟關呢??」有王不解,問道。華世雄搖搖扇子說:「你們想嗎?華陽雖近在咫尺,但由於是在諸位王爺的口邊,所以時有防備,是塊難啃的硬骨頭。不如出奇兵,一鼓作氣拿下麒麟關。麒麟關是個戰略要地,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再說,首戰獲勝,可壯聲威,揚我士氣。在麒麟關站穩腳跟之後,下一步再取華陽不遲。」華世雄明白,如諸反王即刻攻打華陽,小太監雖有準備,但尚立足未穩,眾王的部隊經多年磨礪,個個如狼似虎,恨不得一口吃下朝庭江山,劉建勳的那點人手豈能應付得了?小太監如有三個月的時間,儘管達不到兵精糧足,起碼也有了迴旋餘地。華世雄幹壞事幹得淋漓,做好事也做得徹底。眾王均是些花花王爺,哪裡能料得出這是華世雄的緩兵之計。還以為他的主意高明哩,紛紛翹起大拇指連讚好計。計議已決,福王命令下去,繞過華陽府城,大軍直搗麒麟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