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風水金瞳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山美水美風水美 文 / 天仙地瓜

    高陽看著人家這一對年輕親密的情侶,他還真有些羨慕,禁不住輕輕歎了一口氣。「哎,什麼時候,我能和我的夢中情人一起在這美麗的棲湖邊合影留念呢!」

    高陽看著一直看著人家走遠,才有些戀戀不捨地順著湖邊的小路,向前面走去。

    高陽來到一個湖邊的小碼頭前,站在小碼頭上,可以看到整個棲湖的風光。

    高陽看到整個棲湖像一碗清水,碧綠透徹。湖底的水草清晰可見。還有一些美麗的紅色鯉魚游來游去。

    高陽看著這湖光山色,突然就想到關於棲湖的一些美麗傳說。

    說起棲湖的來歷,有著許多優美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找到了一塊白玉,他們一起琢磨了許多年,白玉就變成了一顆璀璨的明珠,這顆寶珠的珠光照到哪裡,哪裡的樹木就常青,百花就盛開。但是後來這顆寶珠被王母娘娘發現了,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將把寶珠搶走,玉龍和金鳳趕去索珠,王母不肯,於是就發生了爭搶,王母的手一鬆,明珠就降落到人間,變成了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也隨之下凡,變成了玉龍山(即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西湖。

    其實,棲湖是一個瀉湖。根據史書記載:遠在秦朝時,棲湖還是一個和錢塘江相連的海灣。聳峙在西湖南北的吳山和寶石山,是當時環抱著這個小海灣的兩個岬角。後來由於潮汐的衝擊。泥沙在兩個岬角淤積起來,逐漸變成沙洲。此後日積月累,沙洲不斷向東、南、北三個方向擴展。終於把吳山和寶石山的沙洲連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沖積平原,把海灣和錢塘江分隔了開來,原來的海灣變成了一個內湖,棲湖就由此而誕生了。

    關於「棲湖」這個名稱,最早開始於唐朝。在唐以前,棲湖有武林水、明聖湖、金牛湖、龍川、錢源、錢塘湖、上湖等名稱。到了宋朝。蘇東坡守杭時,他詠詩讚美棲湖說:「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別出心裁地把棲湖比作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美人西施。於是,棲湖又多了一個「西子湖」的號。

    高陽看著美麗的棲湖,想著這些美麗的傳說,他突發奇想。都說棲湖風景如畫。可她到底算不算是一塊風水寶地呢!有沒有人用羅盤測量過棲湖的風水方位呢!

    「哎,我今天也沒有什麼事,不如用羅盤測一測棲湖的風水吧!」高陽一邊想一邊就繼續向前走。

    要測量一個地方的風水,也要找到這一個地方的中心點。

    高陽看到,棲湖面積很大,而她的中心點,只能在水上了。可是他又不能坐到船上去測量風水呀!再者說了,現在是冬天。在棲湖邊的遊船也很少有人座。根本沒有人來管理。

    高陽沒有辦法,只好圍著棲湖又走了一會。他看到前面有一座石橋連著一條堤岸。這一條堤岸,應該就是著名的蘇堤了。從這一條蘇堤上走過去,差不多可以走到湖的中心了。

    「好,就上蘇堤就可以了。」高陽想著,就加快了腳步,然後很快就走到了蘇堤前面。

    雖然是冬天,可西湖邊還是有很多遊人的。特別是這一條蘇堤之上,人流也是熙熙攘攘的,來往不斷。

    高陽走上蘇堤來到斷橋之上,他憑欄遠望,感覺眼前的西湖被蘇堤分成了兩個湖。他怎麼看,感覺都有些彆扭。

    風水學之中,主要有兩派,一派是形勢派,一派是理氣派。形勢派主要是用利用地形的天然走勢來確定這一塊地方是不是風水寶地。

    就比如說,看到一座山造型奇特,像是一隻巨大的雄鷹展翅欲飛,那麼,他們就會把這一座山叫座雄鷹展翅。

    這樣的山勢,在形勢派的風水先生眼中,就是一塊風水寶地。

    也就是說,形勢派,主要是用直觀的形象也理解風水寶地與普通地方的區別。

    要是照這樣的說法,在形勢派眼中,所有的風景名勝都自然是風水寶地了。根本不用看,一定是風水寶地。

    因為所有的風景名勝的地方,都是湖光山色,風景如畫,自然是風水寶地了。

    高陽之前,也研究了各派的風水學說。感覺形象派風水學說,很容易讓人接受。可又感覺太形而上學了。太注重表面現象,忽視本質的東西。

    而理氣派,又好像太抽像了。完全把風水學理念化,固定於九宮格之中。讓九宮格來演繹天地的變化無常。

    所以,理氣派的理論太過抽像,一時是讓普通人無法接受。高陽一直覺得,這兩種風水理論,雖然是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可又有些針鋒相對,針尖對麥芒的意思。

    其他,看風水就應該把這兩種理論結合起來,不能太直觀地看地表的形態,但也不能完全相信九宮圖的抽像理論。

    我們應該吸收這兩派風水理論之中的精華東西,去除一些糟粕的東西。然後,用兩者都涵蓋的方式去看風水。

    高陽一直也在琢磨要怎麼樣能看好風水。真正看大地的氣象。他就是吸取這兩派風水理論的長處,然後想要創立自己獨特的風水理論。

    可要創立一個風水理論,談何容易,這須要長期的社會實踐,不斷地總結經驗,才現有的經驗基礎之上,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論。

    高陽現在站在斷橋之上,他突然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想要創立自己的風水理論。

    雖然他感覺自己這個想法有些可笑。想想,當今的風水師。那一個算得上的宗師級別的風水師。所有的風水大師,也只不過是跟著古人的路走罷

    了。

    可高陽是一個認準了方位,就一定要做成功的人。他知道要創立一個新的風水理論。須要很長時間的社會實踐,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

    但是他想,世上無難事,只要有心人。只要肯努力,就沒有做不成功的事。

    想完了這些事情,高陽就想從西湖開始,用自己的理論來看看西湖的風水。

    高陽現在走下斷橋。然後一直往前走。本來,他想要在蘇堤中間,也差不多是西湖的中心位置。來進行西湖的風水數據測量。

    可是當時人太多,高陽感覺不很方便。

    因為,要測量一個地方的風水方位,一定要在人不太多的地方。人太多。人的氣象。還有人的腳步聲,都會影響到羅盤的準確性。

    高陽一看,這裡不行。在這裡很難測出西湖的準確風水數據。

    於是高陽走過蘇堤來到對面一片小樹林之中,這裡環境比較安靜。他看到在前面清波門的小樹林之中,有一個亭子,看上去古樸別緻,很是好看,於是就走了過去。他抬頭一看。上面寫著「清照亭」三個字。

    「啊,這就是紀念李清照的清照亭呀!我好像早就聽說過了。可還從來沒有看到過呀!」高陽走到亭子裡,在裡面看了一會。感覺這個亭子建的很好,站在亭子裡,不但可以看到西湖的全貌,還可以看到後面孤山環繞,真是一個不錯的觀景點。

    看著這個亭子叫清照亭,高陽還真就想到了歷史上的大才女李清照了。

    想她可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可以和男人比肩的才女。只可惜生不逢時,她生活時代,正是宋朝歷史上最屈辱黑暗的時代。

    那發生在一千年前的靖康之難,不但是宋朝歷史的轉折點,也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而李清照就生活在大宋江山分崩離析的時代。她的一生都在躲避著戰爭的陰雲。最後在西湖邊了卻一生。

    古人有句話叫國家不幸詩家幸。李清照可能就是這樣的『幸運』之人吧!正是因為她生活在大宋最黑暗的時代,所以,她才成了大宋歷史上最耀眼的學之星。

    「中原父老望旌旗,杜鵑啼血淚秭歸。過眼西湖無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這一首詩無疑是對李清照的最高褒獎了。把一個小詞女,同我們偉大的民族英雄相提並論,還有什麼樣的讚美之詞,能勝過這一首催人淚下的詩句呢!

    高陽雖然對學沒有什麼興趣,可是此情此景,也讓他有些詩情畫意了。

    「哎,古人都這麼讚美李清照,我也吟一首讚美李清照的詩吧!」高陽坐在清照亭裡,想了一會,就輕輕地吟道:「誰把杭州做汴州,醉生夢死忘國憂。可恨西湖無情物,牽動詞女萬古愁。」

    高陽只所以這樣寫,當然也是從那一首南宋愛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之中演化過來的了。這一首詩,我們都耳熟能詳了。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的遊人醉,真把杭州做汴州。」主要是諷刺南宋統治階級,不想光復中原,只是想臨安杭州苟且偷生醉生夢死。

    高陽吟過了詩,也把思緒從古代又拉回到了現代。

    現在高陽坐到清照亭之中,他從衣兜裡拿出玉羅盤,開始看看西湖的風水方位。

    這個地方,雖然不是西湖的中心位置,可是要把西湖周邊的幾座山也加入其中的話,就可以算是中心了。

    高陽把玉羅盤放到清照亭之中的一個石桌之上。然後等到天池的磁針不在轉動時,他看了一下西湖的方位。

    西湖坐酉山卯向,周天九十度。三面是山,一面是水,方位上屬於正方位。也就是西湖方位和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上,屬於東西方位。

    西湖之所以叫西湖,正是因為,她的坐山是西的原因吧!從風水角度來看,西湖還真的是一塊風水佳地。

    高陽看好了方位,又把羅盤收了起來。他又來到了蘇堤之上。現在高陽看到蘇堤雖然是西湖上的一景,叫做蘇堤春曉。可是要從風水學上來看。這個蘇堤修的並不好。

    蘇堤從形勢上來看,是把原本整體的西湖給切下了一塊,這就違反了風水原則。風水學的原則就是要整齊。圓潤,方正,和諧,統一。

    而風水學忌諱的就是零亂,瑣碎,分割,破壞。蘇堤雖然在為了灌溉農田才設計的。但那只是從實用主義出發來做的事罷了。可要是從風水學上來看。這個做法還是有問題的。

    可不管怎麼樣,西湖就是一塊風水寶地,不會因為這一點小問題。就影響了大局。其他任何風水寶地,也都會有一些小問題的。這就像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一樣。天下沒有完美的事物。

    高陽看過了西湖的風水,就又順著蘇堤走到斷橋之上。今天天氣不錯。雖然是冬天。可江南的冬天,還是比較溫暖的。高陽和那些遊人一起欣賞著西湖的美麗風光。

    由於,想到剛才蘇堤的事情,高陽也就想到了。蘇軾這個古人了。都知道,蘇軾是因為朋黨之爭,讓皇帝老子把他貶到了杭州的。

    但蘇軾這人還挺樂觀,一看杭州西湖風光不錯,還真就在這裡『安居樂業』了。他帶領老百姓修建了蘇堤。灌溉了農田,也算是為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了。

    閒暇之餘。他還沒有忘了自己的業餘愛好。看著西湖美好風光,他就又開始詩興大發了。

    在一個陰雨綿綿的早上,蘇軾一起床,推開窗子,一看,西湖上面,煙波浩渺。由於是昨天晚上剛剛下過小

    小雨,這時西湖的湖面上就有一些薄霧。

    這一層薄霧就像是一層薄紗一樣纏繞在西湖身上。把西湖裝點的分外神秘美麗。彷彿是一個剛剛沐浴完畢,從溪水中走出來的一個身披薄紗的美麗少女,那晶瑩剔透的白嫩肌膚,還有那美麗如花的臉龐,一切,都讓人意亂情迷心醉神往。

    西湖這美麗的一幕景致,剛好讓一位大詩人目睹了。這一下,一首流傳千古的詩句誕生了。

    「水光瀲灩睛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的這一首西湖贊,可以說把西湖美麗形容到了極致。

    試想,天下那一個女人敢和天下第一美女西施相提並論。那一個湖泊,又敢和西湖相提並論。把西湖美化到了極致的詩句,非蘇軾這首西湖贊不可。

    所以,自從蘇軾寫了這一首詩後,就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詩句了。他也算是用盡了自己的才華。把一首千古絕句留傳到了人間。

    試想,蘇軾在西湖邊生活了很多年,他應該寫了很多有關西湖的詩句,可我們都不知道,只有這一首留傳千古,這也是很有道理的。

    這一首詩寫的實在是太好了。可以說是蘇軾的巔峰之作了。在他之後,也就沒有人再去寫讚美西湖的詩句了。

    所以,大才女,李清照在西湖邊生活了二十年,也沒有寫讚美西湖的詩句,可能也和這一首西湖贊有關。就是因為,大家覺得蘇軾這一首詩寫的實在是太好了。所以,沒有人再再去寫讚美西湖的詩句了。

    就連民族英雄岳飛,能把金兵打的落花流水,也敢不賣趙構的賬,可他不敢寫讚美西湖的詩句,這就是因為,誰也寫不出能比蘇軾這一首西湖贊更好的詩了。

    因為蘇軾這傢伙,他一下子就把西湖給比做西施了,那別人還怎麼寫了,總不能再把西湖比做嫦娥吧!

    什麼叫寫絕了,就是說象西湖讚這樣的詩句。因為,他已經把所有美麗的詩句給壟斷了,所以,別人再也沒有美麗的詩句可以引用了。

    寫到這,大家是不是覺得,作者把蘇軾這人捧的太高了,已經到了無可比擬的地步了。那好,不如咱也貶他一下,要不然,高處不勝寒的,這大冬天把蘇軾給冰感冒了怎麼辦呀!

    皇帝都貶過蘇軾了,那咱老百姓也可以貶他一下呀!要說,老百姓不應該貶他的。人這修了蘇堤不是為老百姓做了好事嗎!

    可高陽自由他的理由,高陽想。我是一個風水師,蘇堤雖然從實用角度來看,是一件好事。可是從風水角度來看。又有些破壞西湖的風水。

    於是高陽突發奇想,要吟一首貶蘇軾的詩句。

    正在這時,他剛好也聽到身邊有一位美女,和男朋友一起在欣賞西湖的風光。

    這女孩可能是一個大學生,也可能是中系的吧!看著美麗的西湖,她就禁不住把蘇軾的西湖贊給吟了出來。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啊——西湖好美呀!蘇軾好偉大呀!

    「才子好色西湖美,晴雨俱秀曖風香。看著西湖想西子,嬌妻美妾無顏色。」蘇軾。你修了蘇堤破壞了西湖的風水,真是該貶。

    高陽剛好想要吟詩,一聽到這個女孩的聲音,他也就接了過去。那女孩一聽。這分明是和她唱反調的。於是就白了高陽一眼。然後就幸幸的拉著男朋友的手離開了。

    不過。一邊走,一邊還和男朋友開玩笑。「喂,你會不會看著西湖想西子呀」。

    那男孩笑道:「假如你能夠象西湖一樣美的話,我可能就不會想她的。」女孩聽了,就狠狠打了男朋友一拳:「去你的,那個女孩能長得像西施一樣漂亮呀!」

    「是呀!所以說,剛才那哥們吟詩吟的不錯呀!蘇軾就是該貶嗎,誰叫他看見西湖就忘了自己的老婆了呢!」這女孩的男朋友。只是向前跑了幾步,又回頭看著女友笑道。

    之後。兩人又一邊說笑著一邊到遠處去了。高陽看著他們的背影,禁不住笑著搖了搖頭。

    高陽看過了西湖風水,也就來到了湖邊的長椅上,開始學習他的風水知識了。

    高陽一邊看書,一邊用羅盤在現場進行實踐,他感覺,這樣,很快他就能領悟到風水學的內含了。

    不知不覺,高陽在西湖邊呆了半天,看到太陽西沉,天色已晚,他就又回到了旅館裡了。

    這幾天,高陽也沒有想什麼,就是學習一下風水知識,還有到西湖邊用羅盤學習測量地表建築的方位。

    在對西湖進行了方位測定後,高陽又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看看整個杭州市的風水方位呀!

    可杭州市很大,要是到現場進行測量,高陽感覺有些不太現實,他想,只有用地圖來測量一下了。

    高陽看到,從地圖上來看,杭州城坐坤山艮向,周天三十度。方位屬於西南——東北。

    杭州城的風水主要也是靠山,西北的天目山,是杭州城的大靠山,正是因為從天目山出發的一些支系山脈,支撐著杭州城的風水氣脈。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不僅風景秀美,還是江浙一帶有數的風水寶地,難怪南宋小朝廷會在杭州定都,而不是選擇離中原更近的南京。杭州西接天目山,北連杭嘉湖平原,南臨錢塘江,為通江達海的河口三角洲地段,風水格局十分優異。

    杭州位於錢江的北岸,大運河在此與錢塘江相交。它的西北是天目山,西南和東南是

    莫干山和會稽山。它風景如畫,山色秀,封建統治者很樂意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所以在此建都,則會偏安一隅而無王者之氣,以至於宋代詩人林升斥責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有關杭州的風水,田汝成在《西湖遊覽志》記載明正德三年(1508)郡守楊孟瑛所述:「杭州地脈,發自天目,群山飛翥,駐於錢塘。江湖夾挹之間,山停水聚,元氣融結……南跨吳山,北兜武林,左帶長江,右臨湖曲,所以全形勢而周脈絡,鍾靈毓秀於其中。」

    這樣說來,杭州自古就是一塊風水寶地,是許多人士喜歡遊覽觀光的地方。這裡的人景觀很多,歷史化底蘊十分豐厚,可以毫不誇張地方,西湖的每一滴水裡,都包含著傳統化的氣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