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超級中華帝國

龍騰世紀 第329章:青島會戰(二) 文 / 秋風起葉落

    「將軍閣下,卑職認為,光憑借海軍力量,而不加強膠州半島的陸軍實力,我們恐怕很難守住青島!」杉山元話音方落,這邊板垣征四郎就不顧山下奉文的制止,騰地站起身來。

    「哦?板垣君,說說你憑什麼認為大日本帝國皇軍無法守住青島?憑借帝國龐大的海空軍力量,加上數萬陸軍勇士,難道還守不住一個小小的青島嗎?」杉山元語氣冰冷略帶責備的說道。

    板垣征四郎毫無所懼,當即道:「首先,經過徐州會戰後,我前線各師團已經損失慘重,且因連續作戰,士氣與士兵們體力均大幅下滑,而且武器彈藥儲備也並不充足。」

    「最重要的是,兵力懸殊太大,目前皇軍在膠州半島的陸軍兵力加起來也只不過七八萬人,而且這中間還有許多傷兵、以這些兵力要防守以青島為中心的膠東半島,明顯有點捉襟見肘。

    而支那人,喬安邦的第十一集團軍加上李宗仁的第五戰區部隊,總兵力加起來已經超過了五十餘萬人,尤其是喬安邦的第十一集團軍,更是裝備精良,戰力強悍。」

    「就算在同等的兵力下,憑借皇軍現役武器裝備已經不足以與之抗衡,何況還有支那第五戰區的數十萬兵馬為其羽翼。」

    「哼!板垣征四郎,你不要忘了你是一名帝**人,大日本帝國皇軍是不可戰勝的!」杉山元有些惱怒的站起來喝斥道。

    「將軍閣下,卑職只是就事論事,徐州會戰以及淮南會戰皇軍的失敗事實告訴我們,皇軍必須吸取教訓和經驗,否則我們不但征服不了支那,還有可能會被支那人徹底擊敗!」

    「八嘎!」杉山元惱羞成怒,氣急敗壞的咆哮道:「住嘴,我想你已經不適合再擔任第五師團司令官一職!」

    「哼,如果帝國再不進行武器革新換代。那麼早晚必會失敗!而且會是後果慘重的慘敗!」板垣征四郎怒目相視說道,言訖便轉身大步離去。

    留下難以下台的杉山元臉色鐵青的咆哮起來:「八嘎牙路,我要宣佈,即刻解除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師團師團長一職,參謀長馬上擬電向大本營匯報!」

    「將軍閣下!」山下奉文剛想勸解,杉山元卻大手一揮道:「立即執行命令!」

    山下奉文無奈只好低頭:「哈伊,卑職馬上去辦?」

    ……………………………………

    就這樣,華北方面軍最能打仗的師團長板垣征四郎被新上任的方面軍司令官杉山元解除了第五師團師團長一職。改由安籐利吉中將接任。

    其實,板垣征四郎被解職也不光是因為在這次會議中與杉山元意見相左,頂撞了自己的頂頭上司,主要還是二次徐州會戰板垣征四郎打輸了,使得華北局勢驟然急轉直下。

    這才是板垣征四郎會被撤職的最大原因,不然以板垣征四郎在日軍將領中的出色戰績,杉山元是不可能直接做主解除他的兵權的,因為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師團乃是華北方面軍直轄的部隊,與第一軍和第二軍一樣都是戰略部隊,想要解除板垣征四郎的職務。那必須得到大本營的批准才行。

    由此可見,日本大本營對板垣征四郎在這次戰役中的表現著實不滿。

    板垣征四郎被解職後就沒有再回青島。而是得到了一張回國的免費船票。

    同時,杉山元也命令特工人員開始尋機挑撥虎賁軍與重慶的關係,妄圖挑動喬家軍與重慶兵戎相見。

    ………………………………

    雉和集虎賁軍龍山兵工廠。

    安葬好了父親後,喬安邦便迅速開始著手為接下來的青島會戰做準備,通過前線傳來的消息,日軍已經在膠東半島大肆增兵,尤其是日軍的海軍。小小的一個膠州灣竟然聚集了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三個艦隊。

    情況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喬安邦知道,攻取青島的戰役不能再拖了。必須盡快進行,而且越快越好,否則時間拖得越久,日軍的防禦實力就會越強。

    這次來龍山兵工廠,一來是視察一下各工廠流水線,順便鼓勵探望下日夜操勞為前線將士生產武器彈藥的兵工廠工人們。

    巡視完各個工廠流水線後,當喬安邦路過二哥喬安家原來設在工廠內的辦公室時,腳步不由得停了下來。

    推門走進去,辦公室裡面的擺設一切如舊,但一直笑著迎接他的二哥已經不在,物是人非,令喬安邦心裡感到十分的落寂和孤獨。

    想起往日種種,兄弟父子朝夕相處的點點滴滴,喬安邦只覺得鼻頭陣陣發酸:「二哥,爹走了,希望在天堂你能代我和大哥好生照顧咱爹,青島之戰就要開始了,你和咱爹的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我軍能旗開得勝,贏得此戰!」

    「總座,李副座來電!」門外忽然響起了雅莉的聲音。

    「哦,知道了!」喬安邦收拾了一下心情,留戀般看了看辦公室內的陳設,當即轉身離去。

    「怎麼了?」來到門口,雅莉已經在門外等候,喬安邦迎頭便問。

    「李副座來電說,日軍援軍正源源不斷的增加,膠縣守軍防禦日益完善,李副座請總座盡快返回前線主持軍事,盡早的發起進攻,遲則不利!」雅莉回答道。

    「嗯!」喬安邦邊走邊點頭道:「鶴齡兄倒是和我想的一樣!這樣,你馬上去安排一下,我們即刻出發前往膠縣前線,我要親臨前線指揮這次青島之戰!」

    「是!」雅莉連忙挺身應諾,又低聲問道:「是乘坐飛行器去,還是走陸路乘坐汽車?」

    「時間緊迫,坐飛行器,特戰營分批運送!」喬安邦道。

    「哦,明白!」雅莉點了點頭,跟著喬安邦朝兵工廠外快步走去。

    ……………………………………

    **月的膠東半島烈日炎炎,氣溫高達三十攝氏度,大地彷彿都被籠罩在火爐之中,炎炎悶熱。

    位於膠縣前線的虎賁軍前線陣地上。已經與日軍對峙了將近半個月的虎賁軍戰士們,抱著槍或躺或坐靠在戰壕中,有人更是將自己的軍裝外套脫掉,頂在頭上以遮擋烈日的照射。

    唯一相同的就是,所有官兵將士的臂膀上都裹著一塊白布,不光是前沿的一線部隊,第十一集團軍各師十餘萬將士盡皆如此。

    這是源自虎賁軍高級將領們自發組織的為喬思遠三軍戴孝,以示尊重。

    「都精神點。起來起來,都他娘的給老子精神點!」戰壕中忽然傳來了一陣粗獷的催促叫罵聲。

    戰壕中的戰士們聞言紛紛緊忙站起,目光齊刷刷的轉向來人。

    只見一名上尉軍官昂首挺胸大步流星的走了過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虎賁一師有名的虎將,一團二營第一步兵連連長趙全。

    趙全帶著兩名衛兵,一邊喝斥著部下們起身整肅軍容,一邊通告道:「都他娘的給老子聽著,一會總座就要來前沿視察了,都給老子精神點。誰要是在總座面前丟了臉,給咱們一連抹黑。老子決不輕饒他!都聽明白了沒有?」

    「明白!」一聽說總司令喬安邦要來,這群大頭兵們個個變得精神抖擻,興奮萬分。

    &&&&&&&&&&&&

    走在前沿陣地工事中,喬安邦有些驚訝的看著臂膀上盡皆裹著白布的士兵們,扭頭朝隨行的李品仙、李逸風等人詢問道:「鶴齡兄,逸風這是怎麼回事?」

    「總座你有所不知,喬老爺子離世。全軍將士都深感痛惜和難過,經過我們幾人商議決定,我第十一集團軍為喬老爺子全軍戴孝。不拿下青島絕不摘下這孝布!」李品仙解釋道。

    「哦!」喬安邦甚為感動,道:「家父何德何能受將士們如此愛戴,安邦感激不盡!」

    「總座你這話就見外了,喬老爺子不是你一個人的父親,他也是我們虎賁軍全軍將士的父親,我還是那句話,如果你現在發話,我軍即刻掉頭為老爺子報仇雪恨!」虎賁三師師長李居鵬開口表態道。

    「居鵬,弟兄們的心意我都明白,不過為家父報仇的事情,暫時先不提了,我還是那句話,眼下當務之急我們主要的對手還是日本人,民族仇恨大於個人恩怨!不攻入東京,難以告慰家父在天之靈!」喬安邦道。

    「總座說得對,如今民族危難之際,我們應該將個人恩怨暫時放一放,以國家大事為重,以民族利益為重,只要滅了日寇,想要報仇隨時可以!」李品仙點頭附和道。

    巡視了一圈前沿陣地,喬安邦帶著各師師長回到了自己的臨時前敵總指揮部。

    進入指揮部後,早有勤務兵為眾人準備了茶水和座位,更有侍從參謀將作戰地圖懸掛起來。

    分主次圍著會議桌坐定之後,喬安邦雙手按著桌面環視了一圈對眾人語重心長的道:「諸位同仁,諸位兄弟們,一別十餘日,吾甚是掛念你們,也掛念堅守在前沿一線的戰士們。」

    「在這十餘日中,我經歷了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光。說實話,家父的死,對我打擊很大,如果不是想著倭寇為除,山河未復,喬某真想隱居山林,好好過幾年清靜無為的日子。但是,一想到前線數以十萬計的將士們還在於日寇對峙,想著我們在虎賁軍建軍時曾經立下的誓言尚未兌現,安邦便寢食難安。」

    「家父臨死前說的幾句話讓安邦深為震撼,男兒升立於世,當提三尺青鋒建不朽之功業,英名於流芳千古,永受後世子孫之緬懷祭奠方不枉此生!如今,我與在座的諸位袍澤兄弟們,生於亂世,即是我們的不幸,也是我們的大幸,因為這個亂世,我們才能有機會、更有能力去改變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現在狀況,去為我們的後世子孫創造出一個和平、幸福、民主、富足的國家,讓他們以有我們這些先輩祖先為榮,以自己是一個中國人為榮!」

    「而我中華民族想要崛起,首先就要先滅掉時刻想滅我種族亡我國家的日本,滅日之戰從眼下的青島會戰開始,我有信心早晚有一天我們能並肩策馬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東京城!屆時將與諸君共飲與富士山下!」

    ps:感謝米澤兵兄弟與nkj8084兄弟打賞,尤其是要感謝nkj8084大大,好像是從秋風寫第一本抗日書就跟過來的老讀者了,中間經歷過抗日虎賁的太監,還一直支持秋風至今,真的很讓人感動,雖然每次他打賞的並不多,但這真的是一種無聲的鼓勵,持續的給予秋風動力,想想那麼多讀者一直以來的支持,真要太監了,實在是對不起人。

    另外感謝大秦盟主、看書堅持看書、gjfjmj等兄弟們的月票支持,因為月票刷新很快,所以很多兄弟們的名字就無法一一列舉了,希望大家見諒,秋風真的很感謝你們的支持和厚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