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棉花糖小說 第957章 九七五 掌控所有 文 / 竹下梨

    「試想一下,若是在蓑衣渡有一級官府,至於如此麼?至於挖個溝渠需要商議這麼久麼?至於到現在都沒人管麼?」

    「沒有官府,便沒有人組織,沒有人動員,也就幹不了什麼事兒,動員不起什麼人來。

    txt小說下載80txtt

    在縣以下,官府的權力,被那些豪紳大戶,宗族士紳們給竊取了。」

    董策一揮手,斬釘截鐵道:「咱們磐石堡,這事兒不成!」

    「咱們磐石堡治下,要做到牢牢的掌控所有人,官府要下到鄉鎮那一級,甚至是村子裡。」

    「現在,咱們磐石堡的規模和人口,大致可算作是一個縣。而下面那些保,可算作是村子這一級別了。現下保長們,是不拿俸祿的吧?」

    董策問道。

    這話是問李貴的。

    「回大人的話,是不拿俸祿的。」李貴道。

    「給他們俸祿。」董策斷然道:「你們下去議一議,看看這個俸祿給多少合適,但是有一點,俸祿給了他們,卻不能給他們任何特權。他們是官兒,沒錯,但是,除了能管人,能做事之外,不能給他們任何特權。尤其是不能不納糧,不納銀!」

    最後那『不能不納糧、不納銀』是重點,董策很清楚,若是給這些保長如同大明朝那些有功名的讀書人一般的特權,會衍生出多麼大的弊端。

    就會像是現在的大明朝一樣,由於某些人可以不納稅,使得很多人都掛靠在他們家中,那些人會向他們掛靠的這家交納租子,但他們就不用再交皇糧國稅了。而交納的那些租子,可是比向朝廷交納的低多了,他們的負擔輕得多了。

    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但對朝廷來說是大壞事。大量的戶口和田地消失在朝廷的魚鱗黃冊中,開國之初統計的全國耕地有九百萬頃左右,到了萬曆年間就只剩下了四百多萬頃,哪怕是張居正改革之後,也不過是只有七百多萬頃而已。

    但事實又怎會是如此?國朝昇平數百年,太平盛世之下,荒地不斷被開墾,許多湖泊都被填上成了耕地,耕地總數只會越來越多,不可能越來越少。

    消失的那些耕地,自然都被地方上的豪族士紳們給隱瞞下來了。

    這事兒,朝野上下都知道,但誰也不敢辦,誰也辦不了。

    崇禎皇帝都不行。

    因為那樣一弄,得罪的是整個文官士紳集團,得罪他們的後果是極其恐怖的。誰敢動,誰就會被毀滅!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唯有改朝換代,才能根治此事。

    董策繼續道:「不但現在是這樣,以後咱們磐石堡規模越來越大了,就更要這樣。」

    「這些保長,要三年一換,定期審核,看看他們差事做的好是不好。別再把他們看作是以前的那種保長里正,要把他們看做朝廷的官員。」董策看向李貴:「這是你的差事,要好生做。」

    「是,屬下明白。」李貴道:「回去之後,屬下便好生琢磨琢磨,拿出個章程來。」

    「嗯。」董策點點頭:「該當如此。」

    他又強調了一句:「唯有像咱們這般做,動員能力才能加強!一聲令下,保長們那裡立刻動作,百姓被很快的組織起來,要做什麼,都是很方便。」

    「對了,還有。」董策對李貴道:「一定要定期清查隱匿的丁口,隱匿的田畝。」

    「是。」李貴應道。

    「你們自家沒隱匿田地吧?」董策環視一圈兒,半開玩笑道。

    大夥兒趕緊道:「沒有,絕對沒有。」

    他們每個人都分了不少田地,多的二百畝,少的也有一百四五十畝,這是董策分給他們的,也是為了讓他們多增加一些收入,日子過得更寬綽一些。不過,董策手下這些官員們,一個個家裡人丁都不是很興旺,而像是張寒這種,就更是孑然一身,分了田地也沒法子種。

    不過董策有辦法。

    他當初允許這幾家,每家手下都收納一些佃戶,當然,全憑自願,願意來我這兒種地就來,不願意來也不勉強。不過還有有人願意來,因為他們身份終歸不一樣,給人的感覺,托庇於他們門下,會更安全,更穩當一些。

    這些流民們流離失所,歷經辛苦,心裡都很有些不安全感,能托庇於官人的府下,便有人覺得很是安心。

    「不隱匿就好。」董策笑了笑:「你們俸祿不低,本官也時常有賞賜,還分了田地,以後分給你們的田地也會更多,光靠著這些田,便足夠養活一家老少了。」

    大夥兒都明白他說的什麼意思,趕緊應諾。

    「行了,今日就到這兒,都散了吧。」董策站起身來,擺擺手道:「大夥兒回去之後,也都琢磨琢磨,動員能力這個詞兒,到底是什麼意思,包含什麼,都好生想想。」

    「是!」眾人齊聲道。

    董策擺擺手,繞過屏風,出了這大廳。

    廳堂中眾人也紛紛散去。

    「動員能力!」

    大夥兒今日又學到了一個詞:動員能力。

    這會兒已經不用董策解釋了,大夥兒都明白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了。雖然他們沒法子用很概括的語句描述出來,但不影響他們的理解。

    想起董策方纔的話,都是若有所思。

    董策回了內宅,已是中午,飯菜都備好了,大夥兒都瞪著他。

    董策陪著母親和紅袖吃了頓中飯,下午又是美美的睡了一覺,一覺醒來,已是日落西山,紅霞漫天。

    院子的涼亭裡,石桌石凳擦拭的乾乾淨淨,桌上擺放著一盞清茶,董策站在桌邊,看著這初冬時分那燦爛的雲霞,心中有異樣的情緒在湧動。此時天地暗沉,除去紅霞所在的西邊兒天空外,其它地方的天空都是一片青黑,在這青黑色的天幕下,抬頭一望,有大樹的枝杈橫生出來,光禿禿的,平白多了幾分淒涼枯敗。

    四週一片寧靜,唯有時不時一陣烏鴉的叫聲撕碎這寧靜。

    董策輕輕吁了口氣,有多久,自己沒有這麼看過天空了?

    只是此時,內宅的門被輕輕敲響了,外面響起長隨白忠旗的聲音:「大人,您之前吩咐我,這個點兒提醒您去簽押房處理事務的。」

    董策啞然失笑。

    這俗事事務,便如一張大網,自己就像是那網裡的蜘蛛一樣,在裡頭爬來爬去,卻也爬不出來,只是,這張網,卻是自己織就的。

    似乎,還樂在其中。

    他微微一笑,沉聲道:「本官知道了。」

    崇禎八年十一月初十這一日,一大早,董策就來到了磐石堡新兵大營。

    磐石堡新兵大營卻並不在磐石堡裡面,而是修建在城北,青鋒山東邊兒。

    本來這新兵大營是要修建在城中的,但讓大夥兒都沒想到的是,想要進入磐石堡的流民們來的這麼多,這麼快。來的流民多,可以挑選出來充當兵丁的自然也就多,沒多久的功夫兒,竟然是挑出來一千多合格的預備兵員。

    本來按照董策當初的構想,這新兵大營,是一批批對新兵進行訓練的,一次也就是幾百人,因此不用太大,城內完全建的下。

    但現在就,一下子要作訓這麼多的新兵,就要更大數倍的地盤兒,城內沒有這麼大的地界兒了。

    只好就修在城外。

    還好,董策走之前並未對新兵大營的位置有過什麼特別明確的說明,位置也未曾定下來,所以建在城外,也不算是違背命令。

    一大早吃過飯,董策便叫了王羽,在一群家丁的簇擁下,出了北城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