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棉花糖小說 第955章 九七三 兩萬石! 文 / 竹下梨

    如此,這個事兒就算是定下了。

    「你身上還有一個差事。」董策盯著李貴道:「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差事,事關咱們磐石堡的生死,這個差事做的如何了?」

    「屬下明白,是關於今年的麥收。」

    說到這個話題,李貴眼中露出一抹喜色,腰板兒也是不由得停止了一些。

    觀察到他這個小動作,董策立刻就心裡安定了不少,知道這個差事,李貴肯定是幹得不錯,若不然的話,不會有這樣下意識的肢體動作。

    「好教大人得知。」李貴笑道:「崇禎八年的麥收,咱們磐石堡是個大豐年。去歲崇禎七年,咱們開始開墾土地,招募流民,流民男丁分田十五畝,丁女分田十畝,耕牛每頭分田十畝,並且發給耕牛糧種等等。這些土地,咱們都用來種的麥子。算上後來又陸陸續續過來的流民,分下的土地,種下麥子的土地,一共是三萬四千六百畝。」

    「這三萬多畝土地,因著是最早分的地,是以都是選的最為膏腴肥沃之土地,而且多半都臨著河或者是溝渠,是不折不扣的上好水澆地。再加上在開墾之前有燒荒,大量的草木灰積累下來,就更是肥沃。而且百姓們有耕牛,有大犁,能深耕,糧種也好。因此這些土地,每畝地產出的糧食,達到了一石二斗多,有的最膏腴的地面,每畝地產出達到了一石四斗!」

    「什麼,這麼高?」

    董策驚詫道。

    在得到李貴肯定的答覆之後,董策臉上驚詫之色散去,而後嘴角微微上鉤,露出一抹笑意,已然是喜形於色,臉上的笑意遮都遮不住,忍不住就要笑出聲來。

    一石為一百二十斤,一石二鬥,就是一百四十四斤,明朝一斤大致等於後世的五百九十多克,也就是說,這一畝地的產量,大約是一百七十多斤的樣子。這個產量,跟後世動輒畝產千斤,畝產數千斤的糧食作物相比,自然是不值一提。

    哪怕是不跟後世比,跟同為這個時代的另外一些地方的糧食產量相比,也是差勁得很。

    比如說在江南,有的膏腴美田,肥沃之地,畝產兩石都是很尋常,畝產三石的很是不少,畝產甚至能到四五石的,也不是沒有。

    但是別忘了,這裡是邊荒北地,是在小冰河時代籠罩下,連年大旱,連年酷寒的北地。

    在這裡,由於溫度低,不下雨,使得糧食產量非常之低,畝產四五斗的都很是尋常,而更多的情況,則是種子撒下去之後,因為沒有下雨,沒有水灌溉,沒有充足的陽光,導致顆粒無收。

    百姓們看著死活起不來的莊稼,心中的絕望一點一點擠壓,那種簡直如同明知自己大限將至卻只能等死的絕望感,想想便讓人窒息。

    在這苦寒北地,在這個時代,能有這些產量,已經是殊為不易。

    董策問道:「一共收了多少糧食?」

    「回大人的話。」

    李貴很是熟稔道:「按照咱們之前定下的規矩,每畝地收的租子,有的是四斗三升五合,有的五斗五升五合,到底多少,視情況而定,咱們這兒的魚鱗黃冊上,標注的都是清楚明白。從秋收開始,咱們便開始收糧了,到八月底,已經全部結束,一共入庫糧食一萬八千四百三十九石。」

    「將近兩萬石糧食?」

    「好,好!」

    董策終於不再忍耐自己的情緒,輕輕拍著桌子,哈哈大笑。

    兩萬石糧食有多少?

    大明朝初年,洪武朝時候,一年收上來的皇糧就有三千多萬石,兩萬石,尚不足那個數目的一千五百分之一。但別忘了,三千萬石,那相對的是整個王朝,而現下這兩萬石,相對的則是這個小小的磐石堡,是這個磐石堡的那幾萬百姓。

    相對於這三萬百姓來說,這兩萬石糧食,一點兒都不少。

    有了這兩萬石糧食,那些今年剛剛過來,雖然分了土地,也耕種上了,但是還沒有收成,沒有打下糧食來的百姓,就能安然的度過寒冬。這兩萬石糧食,足夠吃到明年麥收還綽綽有餘。

    而那些在崇禎七年就已經過來的百姓,都分了土地,這一次也有了大量的餘糧。除去交租稅之外剩下的所有餘糧,都是他們自己的。這些糧食,純粹供他們來支配。如果董策預料不錯的話,不少人都會把這些糧食屯起來。因為他們已經過夠了沒有糧食,忍饑挨餓的日子。

    屯上越多的糧食,他們越是安心。

    但董策並不想讓他們把糧食屯著,因為他很清楚,這些糧食若是屯著,就跟大量銀子銅錢被放在地窖裡屯著一樣,不在市面上流通,對於整體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他必須要讓這些糧食流動起來,變成磐石堡這個經濟體系的一部分。

    他有的是辦法。

    「對了。」

    董策忽然問道:「收糧食的過程中,有沒有淋尖踢斛,荼毒百姓等事情?」

    「請大人放心,絕對沒有這等事!」

    李貴斷然道:「大人您當初提過的,屬下等人也是很注意這等事,是以收租稅的時候,屬下等人都是分別去四處盯著,只要是發現有這等事,便當場嚴懲。只不過讓咱們比較滿意的是,並無此等事出現。」

    「嗯。」董策滿意的點點頭,道:「如此甚好。現在不能有,以後更不能有,此等事,務必杜絕,明白麼?」

    「是,屬下明白!」李貴應是。

    「嗯。」董策滿意的點點頭:「你的差事,咱說完了。」

    他轉頭看向張寒:「現在該說你的了。」

    張寒頷首微笑:「是。」

    「第一個,窯廠。」董策問道:「當初說好的,等到本官回來的時候,每個月要出十萬磚,而且還是大磚,這個如何了?」

    「回大人的話。」張寒笑吟吟道:「超額完成任務了。」

    「哦?」董策心下一喜,問道:「一個月能出多少?」

    「一個月能出十二萬磚了。今年春暖花開,大地解凍之後,這出磚的量就一下子上去了,從五月開始,每個月就能出這個數兒的磚了。」張寒笑道:「當初大人您說的是要出大磚,確實,咱們磐石堡現在百廢待興,四處都要建造。而且以後城內城外,百姓富裕了之後,少不得要建房建宅子,確實是更需要大磚的。只不過,尋常的磚,也是需要的。是以屬下冒昧,命令他們也燒了些尋常尺寸的磚,大致是十萬塊大磚,兩萬塊尋常尺寸的磚。」

    董策點點頭:「倒也成。雖是自作主張,不過倒也是想得周全,而且你差事做的不錯,大致算是功過相抵,本官便也不賞不罰了。」

    張寒笑了笑:「是,屬下明白。」

    他這一番自作主張的行為雖然是很有道理的,但終歸是自作主張,董策絕對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太多次,也不會鼓勵這種行為。若是大夥兒都這麼幹,那麼董策的命令還有什麼作用?

    所以是個不賞不罰之結局。

    其實張寒一直搞不明白,董策為什麼需要那麼多大磚,固然,磐石堡左近需要建造的東西非常多,但這些大磚,似乎也用不完。

    這也太多了一些。

    這幾個月下來,窯廠燒出來的磚積壓了五六十萬塊兒,也沒人買,也沒處賣去,也沒用出多少去,都積壓在窯廠附近。幸虧王羽手底下在建新兵大營,耗去了極多的磚瓦,不然擠壓的會更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