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棉花糖小說 第883章 九零一 大喜事 文 / 竹下梨

    也是為了混個功勞,現在去雖然撈不到什麼大功勞,但至少劉若宰再給朝廷上奏章的時候,就會把他也寫進去,好賴提上一筆。

    而若是什麼時候要有陞遷調動的機會了,同時又存在著幾個競爭對手,上面定不下是誰來,到時候,這個功勞就能起到極大的作用。

    當日傍晚時分,劉若宰一行人又一次來到了大草灘。

    這一次,他們可就不像是上一次那般半被監視,半被押送到了大草灘察哈爾部貴人們的駐地,而是被一些蒙古騎兵簇擁著,很是禮遇的恭送到了這片水草最為肥美的區域。

    察哈爾部,汗帳之中。

    「朝廷的意思,大致就是這些。」劉若宰衝著上首笑道。

    他說話的對象,乃是察哈爾部現任大汗,林丹汗之子額哲,以及坐在額哲旁邊的囊囊太后。

    此時已經是晚上,巨大的汗帳內外,燈火通明。

    帳外點燃了數十個碩大的火盆,火光閃爍,把這大帳周圍十幾步之內都是照的極是亮堂。而大帳之內,則是點燃了上百根牛油大蠟燭,把大帳之中找的亮如白晝。

    此時大帳之中,已經起了宴席。

    宴席的正位,囊囊太后和額哲並肩而坐,蓋因兩人身份大致差不多。額哲是大汗,但他還未真正掌權,大權都掌握在囊囊太后這位林丹汗的大福晉手中,大致相當於中原王朝的攝政太后。

    而和囊囊太后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蘇泰太后,他雖然是額哲的生母,但卻也只能坐在下手。

    正位的左手邊,坐著的乃是大明的官員,劉若宰在上首,而後依次是王武略,劉大器,種大梁,董策,田實。

    雖然董策在這個群體中的地位極為重要,僅次於劉若宰,但在這種場合,他只能坐在倒數第二的位置。這等正式場合,是必須嚴格按照官位來做的。劉若宰是文官,也是眾人之首,自然坐在最上首,而下面的那些武將,便都是按照職位高低來坐了。

    在他們對面,則是察哈爾部的一干貴人們,蘇泰太后,烏雲娜福晉,囊囊太后的兒子阿布鼐等人都在。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重要人物,加起來大約有十六七個,比大明這邊人要多多了。

    這一次董策等人在過來,大夥兒的身份也都不同了。上次來的時候,基本上雙方屬於敵對的,互相提防的,那會兒劉若宰對待察哈爾部眾人的態度相當強硬,只要是察哈爾部有一點兒對他的怠慢,他都會極為憤怒的爭執。因為在那會兒的劉若宰看來,他代表著整個大明朝,代表著這個古老帝國的體面,不容輕辱!

    而這一次來,他便對囊囊太后和額哲恭敬多了,因為現在大夥兒都屬於一個體系的了。察哈爾部歸順了大明,如播州例,那囊囊太后和額哲也就都算是大明的權貴了,而且是最頂級的,皇帝也要禮遇的那種。劉若宰向來是個禮法觀念極重,循規蹈矩之人,自然會對他們表示尊重。

    「不知太后和大汗,意下如何?」劉若宰問道。

    額哲跟沒聽見他的話似的,坐在座位上怎麼也坐不住,扭脖子晃腦袋的,似乎渾身都不得勁。他眼睛直勾勾的瞧著帳外,似乎恨不得宴會趕緊結束,離開這處讓他別的喘不過氣來的大帳,騎上駿馬,帶著他的親衛們縱橫在草原上,肆意的射殺獵物。

    囊囊太后見他在明國的使臣高官面前丟了臉,心裡有一絲喜意,但臉上卻沒有表露出絲毫,而是厲聲斥責道:「額哲,你這樣很失禮!」

    額哲很怕他,低低哦了一聲,看向了劉若宰:「你方才說什麼?」

    囊囊太后歎了口氣,對劉若宰道:「這孩子還小,你莫跟他一般見識。」

    劉若宰趕緊擺手道:「不妨事,不妨事。」

    但心下,自然是有些不屑的。

    囊囊太后道:「貴國皇帝陛下提出來的這些,都是理所當然之事,我等會盡快啟程,但是,之前答應咱們的那些條件,我等的族人什麼時候開始安置,這些怎麼說?」

    「貴部提出的條件,陛下都已經答應了。等你們從京城回來,就可以著手安置了。」

    劉若宰說完之後,頓了頓,又道:「還有,下官不得不糾正太后,方才您說『貴國』,那是錯了。現下咱們都是大明的臣民,您直接說皇帝陛下就好了。」

    囊囊太后失笑:「對,這是我說錯了。」

    她很是爽朗道:「既然都答應了,那就好說了,我等會先商議一番,定然會盡快啟程。」

    劉若宰笑道:「如此大善。」

    正事談完了,接下來氣氛就輕鬆許多了。囊囊太后吩咐上菜,一道道極富草原特色的菜餚被端了上來,一罈罈美酒也被抬上來。這些美酒,可算是整個察哈爾部最後的一點兒存貨了,這一次囊囊太后直接下令都搬了上來。反正現下歸順大明了,以後什麼沒有?還用在乎這點兒酒?

    今日劉若宰等人到來,向察哈爾部眾人宣告了大明接受了他們的條件,也就意味著從今日起,察哈爾部正式歸順大明了,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對於雙方來說,這都是一件不得了的大好事。

    於大明而言,收穫了一位強力的臂助,免去了為禍北疆多年的心腹大患,可以騰出更多的兵力來對付建奴和流寇。而且察哈爾部的歸順,也是大揚國威的一件事,皇帝、朝廷,乃至於整個大明朝,臉上都是光彩。而等察哈爾部正式遷居到指定的地點,大明和察哈爾部開始互市之後,大明又會有渠道得到為數眾多的戰馬。察哈爾部的軍兵如果加入大明軍隊的話,也能極大的加強大明的軍事力量。

    而對於察哈爾部而言,從此之後,他們再也不用怕大明對付他們,有了大明這個靠山,建奴對付他們也多了幾分忌憚。當然,還有一個極重要的好處——從此之後,他們的物資又會充盈起來,尤其是貴人們,又能過上遮奢講究的好日子了。

    如此一件大喜事,自然值得慶祝。

    幾杯酒下肚,大帳裡的氣氛立刻熱烈起來,祝酒之聲不斷,察哈爾部的貴人們和大明來的眾人紛紛向對方敬酒。

    大夥兒開懷暢飲,就連幾位太后都喝了不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